消毒供应中心布局设计综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61122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毒供应中心布局设计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消毒供应中心布局设计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消毒供应中心布局设计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消毒供应中心布局设计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消毒供应中心布局设计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毒供应中心布局设计综述.docx

《消毒供应中心布局设计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毒供应中心布局设计综述.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毒供应中心布局设计综述.docx

消毒供应中心布局设计综述

消毒供应中心布局设计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中心供应室的概念

中心供应室在医疗单位中是一个重要部门。

在《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中,将中心供应室划分在医技系统。

中心供应室承担着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和供应工作,在建筑设计中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消毒隔离法规和标准。

应自成一区,宜靠近手术部设置,并有直接联系。

严格按“三区制——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设置。

并应按单向流程布置,由污到净,不交叉、不逆行,为污染递减逐渐净化的流程。

工作人员的办公用房单独设计区域,与操作区分开。

工作人员进入操作区应卫生通过。

用房组成包括清洗消毒、包装制备、灭菌、无菌储存、一次性使用无菌用品库、卫生材料库、质检、贮存、发放和更衣室等。

中心供应室在开展清洗消毒的工作中,需要配置清洗和消毒的设备和装备,在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水、电、蒸汽、压缩空气、环境净化等条件要求。

中心供应室既是医院物资材料的使用单位,又是管理的部门。

与医疗各部门联系的密切度、频度、急切度为高强紧密。

因此,中心供应室的信息系统属于管理信息系统的物流管理信息,必须设有充足的信息接点,纳入医疗单位整体的网络设计中。

中心供应室只有通过科学的完整的建筑设计才能不断提高无菌物品的质量,有效减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为医疗质量的安全提供保障。

第二节、中心供应室的作用和功能

中心供应室在医院中主要承担的业务包括:

污染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无菌物品的供应、库存规划、成本核算、设备的使用维护等内容。

是医疗单位中进行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处理的核心部门,是无菌物品供应的物流管理中心。

中心供应室的工作质量与医疗护理质量、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执行密切相关,在医院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位置,为各项医疗工作的开展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节、建设中心供应室应遵循的原则

中心供应室在建筑设计中,建立安全屏障实行隔离措施是贯穿始终的设计原则。

房间和布局应该符合人流、物流、气流洁污分开的消毒隔离原则;物品处理过程由污到净逐步净化单向流程设计;环境洁净度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相关标准的要求。

中心供应室对污染物品、清洁物品、无菌物品施行严格的分类管理,必须按物品分类原则在相应的区域中,固定使用设施和设备。

因此,要在各区建立完善的设施。

中心供应室作为医疗单位的物流系统,必须具备高效率的无菌物品生产和供应能力。

需要在功能设计中注重建筑条件和设备配置相适应,满足高效率的生产能力要求和发展;入口和屏障的设置满足对流程的引导和限制。

区域内的工作流程实行开方式设计,减少内部工作流程的交叉、回路,提高效率。

医院消毒灭菌系统是一个完整的无菌物品循环使用和供应的系统。

循环过程包括三个部分的链接。

包括中心供应室,物品处理的核心部门;无菌物品的运转和供应渠道,入口和通路以及运输方式;无菌物品的使用部门,在物品使用前暂存和使用后初步污染处理的病区设施。

只有在建筑设计中实现以上三个部分的完整链接,全面考虑无菌物品整个流动的过程和环节,才能达到中心供应室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第二章分类

第一节管理的分类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的管理模式可以分为两种,分散式管理模式和集中管理模式。

1、分散式管理:

分散式管理模式为;医院消毒供应室负责病房、门诊和专科诊疗单位的消毒灭菌工作。

医院手术室单独成立手术部供应室负责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

或者在手术室对器械进行清洗包装后送到供应室进行灭菌。

这种方式便于及时就地处理污染物品,降低污染扩散的危险。

2、集中式管理:

在现代化医院通常采用集中管理模式:

在医院建立消毒供应中心,实行集中的消毒灭菌,包括手术室物品的处理。

这种方式使洗消灭菌工作有专业人员操作和管理,利于质量控制。

减少资金、占地和人力的投入。

已成为发展的趋势。

这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在建筑设计上应该各不相同。

在设计中必须考虑到清洗灭菌量、工作流程、运输量、储存量等变化,才能保证消毒供应工作的开展。

集中管理模式的消毒供应中心需要着重增加建筑规范及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增加房间设置、增加运输通路、提高无菌储存条件、洗消设备配置、库房面积等方面的考虑。

第二节物品的分类、用量的测算

1、污染物品:

指已经或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

包括病人使用过的可重复使用的医疗械、布类包装、运输车和容器。

2、清洁物品:

经过清洗消毒处理合格的物品。

包括经过清洗消毒处理合格的医疗器械、运输车和容器。

外购的医疗卫生产品。

洗衣房清洗消毒的手术敷料和各种布类包装材料。

3、无菌物品:

经过清洗、消毒、灭菌处理合格的物品。

包括经过中心供应室清洗消毒、灭菌处理合格可重新使用的物品。

灭菌处理的敷料类物品。

外购一次性使用的无菌物品。

4、用量的测算

医院类型:

总病床数:

住院病人/月平均:

急诊病人/月平均:

门诊病人/月平均:

儿科病人/月平均:

手术病人/月平均:

²根据以上统计,测算出一次性物品使月用量,主要包括静脉输液类,注射器类,纱布类。

计算人均使用量和储存量。

外科/日平均:

换药、口护、导尿、静脉切开、其它

内科/日平均:

换药、口护、导尿、静脉切开、穿刺包、其它

住院病人/月平均数:

急诊病人/月平均数:

门诊病人/月平均数:

儿科病人/月平均数:

²根据以上器械制做量统计,测算出每日病区清洗量(升),病人

的人均使用量。

手术类型和台数/月平均(30天):

手术室清洗物品/月平均/(30天)=(日/升):

普外科手术量/日平均、

胸心手术量/日平均、

脑外手术量/日平均、

妇科手术量/日平均、

其它手术室灭菌物品(升)

手术室敷料使用量(升)

手术室敷料储存量(升)

²根据以上全部通即可测算出以下数据。

标准筐装量(升)/日平均

病区清洗物品(升)

病区灭菌物品(升)

病区无菌物品储存量(升)

手术器械清洗量(升)

各类手术/每台:

使用器械(升)和敷料(升)的两及比例

灭菌总量/日平均:

(病区物品量/日平均)

灭菌柜数:

灭菌器容量:

²根据以上全部测算可以测算出清洗设备、灭菌设备、装载设备的配置数量。

第四章区域划分、房屋组成及用途

第一节污染区

中心供应室处理已经或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医疗器械物品的区域。

区域范围和房间包括污染清洗间物品、手套或特殊物品清洗间、运输车清洗间。

1、污染清洗间;用于污染回收、分类、清洗消毒。

2、手套或特殊物品清洗间;手套或特殊物品清洗。

3、运输车清洗间;运输车和运输大型容器的清洗暂存。

第二节清洁区

中心供应室清洁区指经过清洗消毒合格物品的包装制备处理区,区域范围和房间包括准备消毒器械制备包装间、敷料包装间、高温蒸汽灭菌区或间、低温灭菌间、监测室、工艺用水制作间、一次性无菌物品库房,清洁物品库房。

1、消毒器械制备包装间;用于病区和手术室器械的检查、包装、灭菌前的暂存。

2、敷料包装间间;用于敷料的分类、折叠、存放、敷料包包装。

3、高温蒸汽灭菌间或区;用于物品灭菌处理。

4、低温灭菌间;用于对物品进行化学方法的低温灭菌处理。

5、监测室;用于物品灭菌效果检测和工艺用水的检测等。

6、工艺用水制作间;用于软水、纯净水或蒸馏水设备间。

7、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库房;储存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

8、清洁物品库房;储存清洁敷料和备用耗材。

第三节无菌区

中心供应室无菌区是灭菌合格物品的储存区域;一次性无菌器材(中包装)的储存区域。

必须设置独立的无菌间

1、无菌间;无菌物品储存区域。

第四节缓冲区及出入口

1、污染区;需要设置污染缓冲间,手工清洗物品传递窗、污染物品出入口。

(1)染区污染回收专用入口;回收污染物品。

(2)传递窗;用于传递手工清洗消毒物品或清洁区传回污染区的需要重新清洗的物品。

宜采用通道式双门互锁传递窗,高度与物品转运车近同。

(3)污染区人员入口;污染区人员进入。

(4)污染缓冲区;进入污染人员卫生处理的区域。

2、清洁区;需要设置清洁敷料入口和缓冲区、清洁区缓冲间、待灭菌物品接收入口、无菌物品领物区。

(1)清洁物品和敷料入口和缓冲区;用于洗衣房敷料的接收或清洁卫生材料的接收,避免接收时干扰灭菌区和器械制作区的工

作。

(2)清洁区缓冲间;用于人员进入时的卫生处理。

(3)待灭菌物品接收入口;接收病区需要灭菌物品的入口。

(4)无菌物品领物区;领取合法房无菌物品的区域。

3、无菌区;设至无菌室缓冲间、无菌物品发送窗口、无菌物品下送车的出入口。

接收手术室器械灭菌消毒供应中心,需要考虑手术室送物出口的设计。

(1)无菌室缓冲间;无菌区人员的入口和卫生处理的区域。

(2)无菌物品发送窗口;无菌室供应物品的窗口。

(3)无菌物品下送车的出入口直接;无菌物品下送车出入口。

(4)手术室物品发送出口;手术室物品发送。

第五节办公、生活区

中心供应室人员的办公、生活区包括会议室、护士长办公室、电脑室、员工休息室、更衣室、卫生间、浴室、杂用间。

1、会议室;学习培训

2、护士长办公室;开展管理业务工作。

3、电脑室;物资及管理人员。

4、员工休息室;值班人员休息室。

5、更衣室、卫生间、浴室;工作人员卫生处置。

6、杂用间;卫生用具的清洗消毒和储存。

第五章各区平面设计

第一节污染区

1、污染清洗间的回收分类和清洗工作可设一室。

按工作流程划分为回收分类区(病区、手术室分为两区)、传染物品处理区、手工清洗区、机械清洗区。

各区之间有一定距离。

2、操作区域的划分按污染递减的处理顺序。

回收进入靠近分类取,传染物品靠近分类区或设在减灾相对独立一角或一室,清洗与分类要保持充分的距离。

3、手套清洗必须分室,防止粉尘污染扩散。

4、手工清洗消毒物品的传递窗与清洁区相连。

5、污染回收通路采用通道或电梯,如果和手术室连接应再设专用入口。

6、推车清洗间靠近无菌物品发放区。

第二节清洁区

1、器械间和敷料间必须分开,避免环境和器械收到棉絮微尘污染。

2、器械间和敷料间两室相连利于包装灭菌工作的开展。

3、使用双门消毒灭菌器时其位置应靠近器械包装区和无菌室。

也能够和器械包装区连为一体。

4、使用单门灭菌器时可单独设置为一室,经过通路与包装区连接,可不设门利于运输。

5、低温灭菌靠近无菌室,便于物品的传递。

6、手术室器械和病区器械分台分区制作包装。

7、敷料间设充足的敷料储存架或柜。

8、监测室设置于清洁区。

9、接收需要灭菌物品的入口,靠紧灭菌区域。

10、清洁物品入口,靠近敷料间的缓冲区域。

方便进行清洁敷料等物品的初步分类和储存

11、清洁区缓冲间靠近器械包装区,便于工作人员洗手,进入时避免敷料间毛絮的污染。

第三节无菌区

1、菌间必须与其他房间和区域隔断,单设为一室。

2、无菌间靠近压力蒸汽灭菌室和低温灭菌室,易于提高运输效率。

3、无菌间靠近发放区便于物品的发送供应。

4、无菌室靠近一次品库房,便于请领储存和装车发送。

第四节缓冲区

1、无菌区缓冲间连接在无菌区和清洁区之间。

2、清洁区缓冲间连接在清洁区和工作人员生活、办公区之间

3、污染区缓冲区连接在清洁区或工作人员生活、办公区于污染区

之间。

4、缓冲区缓冲间面积不应小于3m2。

第五节办公、生活区

1、工作人员活动区与操作区分开

2、更鞋区靠近入口处

3、有条件的时卫生间、浴室男女分室设置。

第六章装备

第一节污染区

污染区必须配置不锈钢手工清洗水池,多功能超声清洗机(清洗超声、喷淋冲洗、煮沸消毒上油、烘干)或台式超声清洗机,洗衣机,针头清洗设备,污染物品分类台,运转车,储物柜,手套包装台,车辆清洗压力水枪,有条件时应配备喷淋清洗机,传染物品洗消灭菌器,大型喷淋清洗机等设备。

1、多功能超声清洗机;具有清洗超声、喷淋冲洗、煮沸消毒、烘干上油的功能,可处理多种类别的器械物品。

2、台式超声清洗机;超声清洗多种类的器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