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最新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61085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41 大小:10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最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最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最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最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1页
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最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最新版.docx

《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最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最新版.docx(1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最新版.docx

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最新版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一、指导思想

遵循语文新课标改革的规律,结合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与“识字”、“课文”组成。

“识字”两个单元,每单元4课,共8课;“课文”6个单元,每单元4课,共24课;每单元1个综合练习,共8个。

“识字”课有三种形式:

词串识字(1、2、5、6)、形近偏旁的比较(3、4、7)、特殊偏旁的认识(8)。

每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相对集中:

第一单元:

春光篇(1-4);第二单元:

哲理篇(5-8);第三单元:

亲情篇(9-12);第四单元:

勤学篇(13-16);第五单元:

爱国篇(17-20);第六单元:

科技篇(21-24)。

以上安排为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练好语文基本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每单元一个综合练习,重视综合性和实践性,一般包括学用字词句、朗读背诵、写字、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主要用以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并在语文能力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有适当的扩展。

三、教学措施

1、通过语言文字训练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语言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

联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重视识字教学,教给学生识字方法。

重视形近字、同音字的比较,加强边读边写;重视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运用中掌握所学的生字。

3、阅读教学要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培养阅读能力。

重视朗读训练,在朗读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课堂上要有充分时间进行朗读训练,要人人都有读的机会。

开始训练默读。

重视字词句的训练,要把字的教学放在词和句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

词句教学要抓重点、难点,为学生设置思考的路子,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

重视自然段教学,为中高年级的段、篇训练打好基础。

4、听说训练要在学生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给学生创造各种听话、说话的机会,激发学生听说的愿望,保证训练时间,坚持大面积训练,及时纠正语病,让全班学生都有练习说话的机会。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做到抓两头,促中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七、课时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备注

1

培养学习习惯(4)、识字1、识字2

6-7

2

识字3、识字4、练习1

6-7

3

1、古诗二首、2蚕姑娘、3月亮湾

6-7

4

4我学写字、练习2、5谁的本领大

6-7

5

6.蜗牛的奖杯、7.狐假虎威、8.猴子种果树

6-7

6

练习3、9.母亲的恩情、10.沉香救母

(一)

6-7

7

11.沉香救母

(二)12.木兰从军

13.歌唱二小放牛郎

6-7

8

练习4、识字5、识字6

6-7

9

识字7、识字8

5-6

10

练习5、14学棋

5-6

11

15“黑板”跑了、16.晚上的太阳

5-6

12

17.智慧鸟信箱、练习6

5-6

13

18.草原上的盛会19.鸟岛、20.台湾的蝴蝶谷

6-7

14

21.欢乐的泼水节练习7

5-6

15

22.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23.下大雨

5-6

16

24.雨后、25.会走路的树、

练习8

6-7

17

复习

18

复习

 

第一单元备课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

《识字1》采用“词串”的形式,介绍了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这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

《识字2》采用“词串”的形式,围绕“桂林山水”这一中心内容展现了桂林山水的景色和当地特有的风情。

《识字3》以图表的形式按实物图、古文字、偏旁字形的顺序形象地展示了两组偏旁的演变过程,有助于学生辨析形近偏旁。

《识字4》以图表的形式展示了两组形似偏旁的本义。

课文图文并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练习1》共安排了5个版块,内容包括认清笔顺、学用字词句、写好铅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其中“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是练习重点。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1个偏旁,1个多音字。

2、认真观察图画,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3、了解春节等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灿烂的民族文化。

4、了解文字的发展演变过程。

5、了解偏旁与字、词之间的联系,认识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6、认清笔顺,学习部首查字法,练习写字,注意写好笔画多的字,熟记四条成语,说话要注意姿势。

教学重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能把字写得端正、匀称。

2、区别形近偏旁。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

2、认识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勤查字典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

在掌握有关查字典的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主动识字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结合勤查字典的教学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以及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勤查字典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

在掌握有关查字典的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教具准备:

挂图(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经过大家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的知识。

可是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要学会更多的知识,我们可以请教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那就是——字典。

二、指导看图。

1.图1:

图中是谁?

她正在干什么?

(一位老师正在向同学们介绍字典)

2.图2,图3: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有谁,她们正在干什么?

她们的态度怎样?

图2:

在小姑娘的房间里,妈妈正在指导她使用字典之类的工具书。

图3:

一位老师指导学生查阅字(词)典。

3.你们还记得查字典的方法吗?

谁来说一说。

(两种查字典的方法都可以)

4.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图4:

同桌的两位同学读书时遇到“拦路虎”,他们就向字典请教。

图5、6:

在家中,两位同学读书时遇到了困难,都在查阅字典。

三、你读过哪些课外书?

你使用过字典吗?

在什么情况下用的?

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

四、查字典比赛。

拿出你的字典,用你最熟悉的方法查一查,完成表格。

生字

读音

字典的页码

组词

 

小结:

字典等工具书是不会说话的老师,遇到疑难问题,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可以自己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来解决。

我们只有勤于查阅字典等工具书,才能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主动识字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结合勤查字典的教学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良好的习惯。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有勤于查阅字典等工具书,才能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中的“主动识字”。

教师板书课题,齐读。

主动识字就是怎样识字呢?

教师介绍:

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很美,内容丰富。

同学们都很喜欢我们要读书,学习各种知识,就得先识字。

而识字一面要靠老师教,一面要靠自己主动学习。

这样,才能认识更多的汉字,读更多的书,掌握更多的知识。

在你认识的字中有哪些是自己主动学来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学的?

二、指导看图。

1.看第3页上面的图,同桌相互说一说图上的小学生在做什么,他手里拿的是什么?

2.交流讨论:

⑴图上的小学生在做什么,他手里拿的是什么?

(在课堂上,老师请这位同学当小老师,让他拿生字卡片领读。

⑵你认识卡片上面的字吗?

说说你是怎样认识的?

3.看第3页下面的图,图上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左面的是一个学习小组的四位同学,通过图片主动识字,并请老师评判。

右面的是两位同学在游览时主动识字。

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些小学生识字的态度都很认真,内心十分喜悦。

4.你自己游览过哪些地方?

通过游览认识了哪些字?

(先小组交流,再指名说一说。

5.教师小结: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我们不仅要在学校主动识字,而且要在课外,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主动识字。

不认识的字可以有选择地记下来,回来查字典解决。

三、作业设计。

准备一本课外识字本,把你在课外认识的字记下来。

比一比,谁认识的字最多。

 

识字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一个偏旁。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春节等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一个偏旁。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春节、清明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知道的有哪些?

二、看图读韵文。

1.(出示挂图)你知道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人们在干些什么吗?

2.自由读韵文,要求:

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指导看图,学习部分生字。

你喜欢哪幅图上节日的活动?

(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图上的有关内容)

1.第一幅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

全家人围在一起干什么?

(相机出示词语:

饺子)

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什么呢?

(拜年)

2.第二幅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

(清明节)

老师介绍清明节: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

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

扫墓。

清明节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

踏青。

四、指导读生字词,韵文中第一、第二行词语。

出示:

春节饺子拜年

清明扫墓踏青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顺词语)

五、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

你们知道了哪两个传统节日?

(春节、清明)春节民间风俗习惯是什么?

(饺子、拜年)清明节呢?

(扫墓、踏青)

六、指导学习生字

1.出示:

饺拜扫墓踏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重点指导:

“扫”是平舌音。

2.认识新偏旁“手字旁”。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学生口头说词。

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写生字。

6.教师范写生字。

7.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七作业设计。

1.朗读韵文以及生字。

2.用一两句话描写春节图或扫墓图。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