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中考化学试题有答案和解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61014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烟台市中考化学试题有答案和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烟台市中考化学试题有答案和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烟台市中考化学试题有答案和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烟台市中考化学试题有答案和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烟台市中考化学试题有答案和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烟台市中考化学试题有答案和解释.docx

《烟台市中考化学试题有答案和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烟台市中考化学试题有答案和解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烟台市中考化学试题有答案和解释.docx

烟台市中考化学试题有答案和解释

烟台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题(有答案和解释)

山东省烟台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蓄电池放电B.风力发电C.水力发电D.太阳能发电

考点: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

根据题意,选择的能量转化是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即发生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

解:

A、蓄电池放电,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能量,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选项正确.B、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故选项错误.C、水力发电,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故选项错误.D、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选项错误.故选:

A.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时应发生相应的化学变化来产生能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分)(2015•烟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化学符号及含义正确的是(  ) A.2H��1个氢分子B.��1个镁离子 C.2NO2��2个二氧化氮分子D.Na2+��1个钠离子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

解:

A、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故2H表示2个氢原子,故A错误;B、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故表示+2价的镁元素,故B错误;C、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故2NO2表示2个二氧化氮分子,故C正确;D、钠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表示为:

故一个钠离子可表示为:

Na+;故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3.(2分)(2015•烟台)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B.过滤 C.检查气密性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考点:

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从人体安全的角度考虑;B、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C、根据检查气密性注意事项分析;D、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解:

A、取用细口瓶里的液体药品是,要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对准手心,瓶口与试管口挨紧.故A选项不正确;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倾倒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故选项B不正确;C、检查气密性,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再用手握着试管外壁,故C选项正确;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D选项不正确.故选C.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2分)(2015•烟台)6月1日为“世界牛奶日”.某品牌高钙牛奶中富含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糖类都属于有机物 B..人体缺钙易引起甲状腺肿大 C..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D..误食重金属盐可喝鲜牛奶解毒

考点:

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专题:

化学与生活.分析:

A、根据有机物的定义判断;B、根据钙的生理功能判断;C、根据糖类的元素构成分析;D、根据重金属中毒的原理和解毒方法判断.解答:

解:

A、有机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除外),蛋白质和糖类符合定义,故A正确;B、人体缺钙易引起骨质疏松,故错误;C、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正确;D、可溶的重金属盐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之失去生理功能,牛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饮用牛奶可防止人体蛋白质被破坏,故D正确.故选B.点评: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把健康饮食的问题提到了生活的日程上,因而对六大营养素的考查也成了中考热点之一,特别是六大营养素包括的种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虽然试题难度小,但出现频度高,要引起高度重视. 5.(2分)(2015•烟台)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 B.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 C.温度和溶剂的种类不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

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

A、溶液属于混合物;B、根据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的条件考虑;C、根据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考虑;D、根据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骤考虑.解答:

解: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A错;B、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的条件:

在同一温度同一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故B错;C、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

温度、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故C错;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故D正确.故选D.点评:

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6.(2分)(2015•烟台)科学家研制出以锶原子为钟摆的“晶格钟”成为世界上最精准的钟.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Sr为金属元素B.乙图中X=2 C.锶原子的质量为87.62gD.锶原子的质子数是38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的意义以及具体的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中一个小格表示的意义进行解答即可.解答:

解:

A.Sr的元素名称为锶,由偏旁“金”可知,属于金属元素,故正确;B.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X=38�2�8�18�8=2,故正确;C.87.62是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而不是其实际质量,故错误;D.原子序数=质子数,锶的原子序数为38,则其质子数为38,故正确.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了微粒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7.(2分)(2015•烟台)2015年“世界地球日”的中国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 B.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C.“水华”与“赤潮”诱发的根源不同 D.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考点: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绿色化学;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富营养化污染与含磷洗衣粉的禁用..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

根据化学肥料对农业生产的关系以及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

解:

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引起环境污染,错误;B、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差,错误;C、“水华”与“赤潮”诱发的根源都是水中营养元素过量引起的,错误;D、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以及保护环境的措施. 8.(2分)(2015•烟台)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错误的是(  )物质用途性质A二氧化碳作气体肥料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氮气的化学性质较稳定D洗洁精洗涤油污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A.AB.BC.CD.D

考点:

常见气体的用途;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

A、由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B、根据熟石灰的性质用途解答;C、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解答;D、根据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解答.解答:

解:

A、二氧化碳能做气体肥料,是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故说法错误;B、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是一种碱性的物质.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改良土壤结构.故说法正确;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可以用作食品保护气,故说法正确;D、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故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 9.(2分)(2015•烟台)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水的三态变化��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B.闻到远处饭菜的香味��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水通电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

解:

A、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水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B、闻到远处饭菜的香味,是因为香味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闻到香味,故选项解释正确.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故选项解释正确.D、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是因为原子之间间隔变小的缘故,原子的大小本身并没有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

D.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2分)(2015•烟台)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B.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C.用食盐水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施用复合肥硝酸钾能使作物枝叶繁茂,并增加抗倒伏能力

考点:

酸碱盐的应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答:

解:

A、石灰乳和硫酸铜都具有杀菌作用,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可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正确;B、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可以用于清除铁器表面的铁锈,正确;C、食盐氯化钠与水垢不反应,不能用于清除水垢,错误;D、氮元素能促进枝叶繁茂,钾元素能使茎秆粗壮,故用复合肥硝酸钾能使作物枝叶繁茂,并增加抗倒伏能力,正确;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 二、选择题(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