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604471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5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及答案.docx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及答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及答案.docx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8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目前对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较为一致的看法是(C)9-300

A.智力高者必定有高创造性

B.高创造性者智力未必高

C.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D.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2.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分为(C)9-305

A.实践归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

B.提出问题、查阅文献、思维求索与得出结论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

D.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文献查阅与得出结论

3.维特罗克提出了学生学习的(B)2-49

A.同化模式B.生成模式

C.顺应模式D.启发模式

4.下列说法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是(D)2-56

A.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5.智力技能按其性质可分为(A)6-200

A.感知技能与思维技能B.决策技能与推理技能

C.元认知技能与决策技能D.监控技能与反思技能

6.蒙台梭利认为,动作教育主要训练幼儿的(C)6-218

A.跳的动作、跑的动作与抓握动作

B.坐的动作、走的动作与跑的动作

C.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

D.走的动作、抓握动作与书写动作

7.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D)1-18

A.自然科学B.偏重自然科学的边缘科学

C.社会科学D.偏重社会科学的边缘科学

8.“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D)3-74

A.华生B.弗洛伊德C.斯金纳D.巴甫洛夫

9.“中介变量”的概念首先是由谁提出来的?

(C)3-87

A.格思里B.赫尔C.托尔曼D.卡特尔

10.关于概念的结构,目前心理学中主要有哪两种理论?

(C)7-233

A.分析说与综合说B.模板说与分析说

C.特征说与原型说D.演绎说与归纳说

11.教材中未提到的幼儿概念学习水平的检测方法是(D)7-252/253

A.守恒法B.分类法C.排除法D.两难故事法

12.教育活动设计程序有五种观点,以下选项中教材中未提及的是(D)10-354/355

A.媒体观B.胚胞期系统观

C.标准系统观D.综合评价观

13.构成师幼互动行为的要素包括(A)13-416

A.外显的行为要素与内隐的心理要素B.教师行为与幼儿行为

C.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D.良好行为与不良行为

14.总的来说,幼儿的学习方式的发展过程是从(B)4-109

A.接受学习向发现学习发展

B.单纯联合学习向中介性联合学习发展

C.经典条件反射学习向操作条件反射学习发展

D.刺激-反应学习向动作联锁学习发展

15.布鲁纳提出了下列哪三种表征系统?

(A)4-126

A.动作表征、肖像表征与符号表征B.形象、线性排序与图式

C.命题网络、图式与产生式D.命题、线性排序与产生式

16.J.克劳森提出了儿童个性形成过程哪四个阶段?

(B)8-263/264

A.认知、练习、整合与定型

B.模仿与服从、感受暗示、认同与内化

C.感知、接受、练习与稳定

D.观察、模仿、认同与形成动力定型

17.游戏的心理结构包括(A)5-145

A.认知与情感B.认知与行为

C.情感与意志D.意志与行为

18.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包括(B)12-394

A.成长记录袋、评定包与作品评定

B.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C.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与终结性测验

D.档案袋、业绩评定与同伴评价

19.亲子互动结构的三个层次一般可分为(A)14-454

A.爱的基础、成长的喜悦与健全的教育

B.无私的爱、细心的呵护与严格的管理C.促进身体发展、亲子间游戏与审慎的教育D.提供足够的营养、丰富的亲子间游戏与双向的情感交流

20.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涉及的要素包括教育活动的(C)11-383

A.时间、空间、背景、人物与素材B.时间、地点、人物、活动与个性

C.空间、时间、内容、材料、形式与气氛D.时间、场地、主题、设计与卷入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1.师幼互动13-415

答:

师幼互动,简单地说,是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广义的师幼互动既包括发生在托儿所的教师与3岁前幼儿之间的互动,也包括发生在幼儿园的教师与3岁-6岁幼儿之间的互动。

狭义的师幼互动专指发生在幼儿园的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22.学习迁移4-135

答: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3.个性化教育11-375

答:

所谓个性化教育是指承认儿童的能力差异,从而按照不同的能力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充分地发展每一个儿童的可能性和每一个儿童的能力的教育活动过程。

24.运动教育6-212

答:

在现代幼儿教育中,“运动教育”(MovementEducation)就是把身体活动与问题解决有机结合,培养动作(运动)技能的一种教育模式。

幼儿会从中得到充分的发展,获取丰富的经验,并能享受极大的乐趣。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5.幼儿概念学习的特点。

7-247/249

答:

(1)概念学习的操作化

(2)概念学习的个性化(3)概念学习的情绪化

26.简述桑代克对学习实质的解释。

3-75

答:

桑代克认为,学习有两种基本情况,一种是新反应的获得,即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另一种是刺激与反应间力量的变化。

这两种学习的实质都是使某刺激与某一特定的反应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联结,并使其联结的力量得以巩固的过程。

27.简述幼儿园开展幼儿教育活动的教育组织形式。

10-33

答:

(1)集体活动组织形式,指全班一起进行的教学与学习活动。

(2)小组活动组织形式,指由部分幼儿组成小组一起进行的教学与学习活动。

(3)个别活动组织形式,是一种幼儿的自我组织形式或教师对幼儿的个别教育活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8.试述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

5-178

答:

(1)游戏的发展往往以游戏类型的变化表现出来。

每个年龄阶段,儿童都有某一种自己偏爱的游戏类。

这一特点,从游戏的发展历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出。

(2)游戏类型的数量在不同年龄阶段各有不同,基本上呈倒U型关系。

幼儿时期,游戏的类型在数量上最多,而婴儿期的和学龄期的游戏类型数量均低些。

这是由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及教育要求不同所造成的。

(3)游戏所用的时间,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用于学习、劳动的时间增多,相应地用于游戏的时间相对减少。

(4)用于特定游戏的时间,相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注意稳定性增强,自我意识能力和自控能力增强。

因此,游戏也由原来的泛化变得集中起来。

(5)儿童游戏没有一定的模式。

儿童游戏最普遍的特点是自由:

不管时间和地点,想什么时候玩就什么时候玩,想在什么地方玩就在什么地方玩,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一直玩到没有兴趣为止。

儿童游戏的天敌就是限制。

(6)儿童游戏的发展与非游戏活动有着系统的联系。

在特定条件下,游戏活动与非游戏活动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29.试论述学习与发展的辨证关系。

2-59/61

答:

一、发展对学习的制约作用

心理学意义上的发展包括个体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部分。

这两者都对学习产生着制约作用。

1、首先,学习需要以个体的生理发展为自然前提,个体的生理发展,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为有效的学习提供物质的可能。

学习受个体的生理发展所制约,生理发展影响学习的效果和速度。

2.、其次,学习必须依赖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已有水平。

学习必须适应个体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应有不同的学习要求,不同的学习内容与不同的学习形式。

二、学习对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

学习对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表现为两个方面。

1、个体的生理发展是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受“用进废退”的自然法则支配,因而学习可以促进个体的生理发展。

适度的学习和训练可以明显地促进人类个体的生理发展。

2、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在一定的学习需要的基础上实现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构建心理结构而实现的。

总之,学习与发展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相互促进的。

个体身心发展的已有水平为学习提供必要的生理与心理基础和可能;而学习又使个体身心发展的可能变成现实,从而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30.根据班图拉的研究,人的某些社会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获得。

请考生设计一个简要的教学案例,描述你将如何通过引导儿童进行观察学习,使儿童学到某一社会行为的。

答:

【书上知识点】

8-270

观察学习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就是替代性学习和替代性强化。

替代性学习实际上就是指观察学习,亦称模仿学习,指人可通过观察模仿习得新的行为模式。

替代性强化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对示范者——榜样的强化及其引起的行为变化来改变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趋于正强化,而避开负强化。

【案例】

1.主题是“勤劳”;

2.目的是让同学们养成勤劳的品德;

3.教学内容及活动:

放映动画片,让孩子观察小蜜蜂。

教师点拨蜜蜂的勤劳能干,自己做蜂窝还要自己采蜜。

在讲述《锄禾》中劳动人民的形象,强化踏实勤劳的形象。

最后举班上勤劳的同学的例子,树立现实中的榜样。

浙江省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882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维特罗克提出了学生学习的(C)2-49

a同化模式B.顺应模式c生成模式D.启发模式

2.“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D)3-74

a华生B.弗罗伊德c斯金纳D.巴甫洛夫

3.布鲁纳提出了下列哪三种表征系统(A)4-126

a动作表征、肖像表征与符号表征B.形象、线性排序与图式

c命题网络、图式与产生式D.命题、线性排序与产生式

4.游戏的表征形式包括(D)5-153/154

a交往行为、友善行为与意志行为B.认知行为、情感行为与意志行为

c交往行为、攻击行为与宣泄行为D.认知行为、交往行为与宣泄行为

5.下位学习包括哪两种学习模式(A)7-245/246

a派生下位学习与相关下位学习B.连锁下位学习与归属下位学习

c联结下位学习与分化下位学习D.经典下位学习与操作下位学习

6.幼儿道德情感发展三个时期依次为(B)8-286

a他律性时期、过渡性时期与自律性时期

B.“原伦理状态”时期、前道德情感时期与他律性时期

c前道德情感时期、道德情感时期与后道德情感时期

D.“伦理状态”时期、“社会状态”时期与“心理状态”时期

7.影响幼儿创造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有(D)9-310

a先天图式与后天习得图式B.智力与性情

c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D.遗传、环境教育与个体主观因素

8.以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为依据,根据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的教育侧重点,可以把教育活动划分为(B)10-339

a课堂教育活动、体育活动与游戏活动

b生活教育活动、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

c教学活动、娱乐活动与游戏活动

d学习活动、娱乐活动与体育活动

9.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原则包括(D)11-381

a通用性、有效性、适龄性与针对性

b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与安全性

c普遍性、适用性、特殊性与教育性

d互动性、效用性、特殊性与安全性

10.构成师幼互动行为的要素包括(A)13-416

a外显的行为因素与内隐的心理要素

b教师的行为与幼儿的行为

c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

d良好行为与不良行为

11.下列选项中属于不良亲子互动类型的是(B)14-457

a民主型B.支配型

c保护型D.放任自由型

12.我国古代学习过程结构模式是围绕哪两条主线展开的(A)2-50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B.启发与强制c讲习与质疑D.训导与诱导

13.布鲁纳是下列哪种学习形式的积极提倡者(B)3-83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

b掌握学习D.成功学习

14.游戏准备包括哪四个方面(A)5-189

a游戏时间、游戏地点、游戏材料与经验准备

b教师、小朋友、游戏材料与游戏场所

c游戏主题、游戏材料、游戏场所与心理准备

d游戏内容、游戏材料、游戏时间与游戏地点

15.一个概念可以从哪四个方面进行分析(C)7-232/233

A概念内涵、概念外延、概念表述与概念形式

B概念名称、概念因素、概念表述与概念本质

C概念名称、概念例证、概念属性与概念定义

D概念内涵、概念外延、概念内容与概念形式

16.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涉及的要素包括教育活动的(C)11-383

A时间、空间、背景、人才与素材

B时间、地点、任务、活动与个性

C空间、时间、内容、材料、形式与气氛

D时间、场地、主题、设计与卷入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有效互动型教师心理特征的是(D)13-430/434

A教师对学生宽容尊重B.教师在情绪上的安全感

C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D.教师的活泼开朗的个性

18.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是通过以下哪两方面而实现的(B)8-260/262

A学校教学与个体努力B.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

C教师教育与个体追求D.家庭榜样与个体自觉

19.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D)1-18

A自然科学B.偏重自然科学的边缘学科

C社会科学D.偏重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

2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J•克劳森提出儿童个性形成过程要经历哪四个阶段(B)8-263/264

A认知、练习、整合、定型

B模仿与服从、感受暗示、认同、内化

C感知、接受、练习、稳定

D观察、模仿、认同、形成动力定型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自我效能感3-92/93

答:

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行为活动能否导致特定结果的预期,而不是对行为将产生的结果的直接预期。

简而言之,自我效能感就是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完成某一成就行为进行预期主观判断时所产生的体验。

技能学习6-201

答:

技能学习就是通过练习去逐步掌握特定动作、活动模式的过程。

3.自我表现材料9-330

答:

所谓自我表现材料,是指教师给幼儿提供的各种各样的能充分发展各个幼儿创造性反映能力的绘画、拼图、泥工、绣花、舞蹈等媒体。

4.个性化教育11-375

答:

所谓个性化教育是指承认儿童的能力差异,从而按照不同的能力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充分地发展每一个儿童的可能性和每一个儿童的能力的教育活动过程。

 

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简述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

5-178/179

答:

游戏的发展往往以游戏类型的变化表现出来游戏类型的数量在不同年龄阶段各有不同,基本上呈倒U型关系

游戏所用的时间,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少用于特定游戏的时间,相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儿童游戏没有一定的模式儿童游戏的发展与非游戏活动有着系统的联系

简述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8-279

答:

第1阶段:

前道德阶段(即无律阶段)

此阶段大约出现在4岁~5岁以前。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所支配。

因此,这个阶段的儿童逐不能对行为做出一定的判断。

第2阶段:

他律道德阶段:

此阶段大约出现在四五岁至八九岁之间,以学前儿童居多数。

此阶段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打破杯子就是坏事),而不考虑行为意向。

故而称之为道德现实主义。

第3阶段:

自律道德阶段:

自律道德始自9岁。

10岁以后,大约相当于小学中年级。

此阶段的儿童,不再盲目服从权威。

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同样的行为,是对是错,除看行为结果外,也要考虑当事人的动机,故而称之为道德相对主义。

按皮亚杰的观察研究,个体的道德发展达到自律地步,是与其认知能力发展齐头并进的。

因此,对一般儿童来说,自律阶段大约跟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同时出现。

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特点。

12-394

答: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主体多元化,其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家长、幼儿和同伴。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内容生活化。

幼儿园对幼儿的评价包括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如游戏、实验、参观、讨论、就餐、睡觉等,而学校教育评价的内容则具有单一性,多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技术多样化。

在幼儿园中,对幼儿的评价必须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并以定性为主。

在技术上,常会借助于各种测验或量表,如成就测验、创造力测验、能力测验、评估量表、基本技能测量表、行为量表和行为操作图表等。

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论述幼儿学习动机的发展。

4-131/132

答:

外部动机起主导作用,内部动机逐渐发展幼儿的学习动机主要源自想得到成人的肯定和好奇。

前者属于外部动机,后者是稳定的内部动机的前身。

幼儿的外部动机在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潜在的动机,要通过个体在实践中不断成功,才能真正表现,才能具有特定的方向,即奥苏伯尔所提出的认知内驱力。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幼儿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为了获得知识、技能)即内部动机逐渐发展起来。

这对于幼儿学习特别是较枯燥的学习是有很大意义的。

(2)动机主从关系开始形

较小的学前儿童,其动机的主从关系是在具体情况下,在狭窄的范围内形成的。

在遇到动机之间的斗争时,往往以较近的、较容易达到的目标动机取胜,动机系统还带有情境性,因而还是相当不稳定的。

年龄较大的学前儿童则能逐渐摆脱那些外表较诱人的情境,形成较稳定的动机体系。

幼儿的学习动机也是如此。

试述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四种模式。

10-356/360

答:

所谓教育活动设计模式是教育活动设计的运行图式,它撇开复杂的细节,而提供教育活动设计运行的主要原则的抽象图式。

在此,我们主要介绍递进式、放射式、立体式和网络式等四种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有直接指导作用的设计模式。

递进式,将一个内容分成若干阶段,逐步推进的教育活动设计模式。

这里所说的一个内容,可以是一个主题,也可以是一个学科活动单元,还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教育活动。

采用这种模式设计教育活动,不要求有很多的活动形式,但活动之间必须是递进的关系。

前者构成后者的基础,层层推进,不断深入。

放射式,指通过各种渠道完成一个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设计的形式。

其“主要内容”的含义与深化式设计模式相同。

这种活动设计模式的特点是:

和主要内容相关的活动之间是并列的,相对独立的,它们之间的先后顺序和逻辑关系不严密,但活动形式要求尽可能的多样。

立体式,指将一个主要内容分解成为若干个子内容,子内容再分解为若干个次子内容的教育活动设计形式。

其“主要内容”的含义与前同。

这种活动设计模式一般是为了解决一个重大的问题,它涉及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将内容分解细化,层层镶嵌,呈现出立体的姿势。

网络式,指将深化式、放射式和立体式结合起来形成的教育活动设计形式。

网络式活动设计模式的最大特点是:

以多层次、多方面、多渠道的结构活动形成纵横交错、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活动网络。

上面这个示意图是全方位的结合式,递进式、放射式和立体式等三种活动设计模式全部结合在一起了。

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商店”时,某老师发现游戏进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于是就叫幼儿暂时停止游戏,重新讲了一遍游戏规则,然后幼儿再继续进行游戏,你认为某老师的游戏指导方式正确吗?

请说明理由。

5-188,191

答:

不正确。

游戏指导是一个连续的师生互动过程,必须尽量保证游戏中儿童的主体地位。

儿童要在游戏活动中获得发展,就离不开与周围环境的人、事、物发生交互作用,而一旦儿童投入进这一游戏中,这些交互作用就是连续的,会受到自然的和社会的客观规律的制约。

教师的作用不是控制这种客观规律,而是顺应于客观规律,发挥儿童的主体性和周围环境的积极因素的影响,控制不利因素,防止消极因素的影响,达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相结合”。

因此,尽量减少游戏的中断的次数,是游戏发挥功能的重要前提。

5-188

题目所描述的情况并非只能采取中断游戏的策略。

游戏过程儿童可以通过更合适的引导避免一些问题。

比如教师可以运用平行游戏法的策略,在一旁也玩同样的游戏,偶尔发表一些无特指对象的评价性看法,虽然没有和儿童交谈,但可以用这种法式吸引儿童的注意,从而达到指导目的。

另外还有合作游戏法,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加入游戏过程中,并不有碍于儿童掌握游戏的进程,教师可以根据游戏情境的需要对儿童的语言和动作作出应答性的反馈,也可以偶尔提出问题。

对于教师的建议,儿童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

通过这种暗示帮助学生避免问题。

还可以通过指导游戏法,在游戏汇总扮演一个关键的角色,至少部分控制游戏的进程,在游戏的过程中,通过教师自己的“角色”传授一些新的规则和玩法,一般用于角色游戏和规则游戏。

最后教师还可以作为“真实发言人”处于游戏之外,使儿童保持游戏与外在真实世界的联系。

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是有目的地怀疑游戏中的假想情境,将真实引进游戏。

这种指导方法适用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智力游戏。

但是这种方法不宜多用,即使有必要使用,也要尽量注意提问简洁,避免长时间中断或多次中断而导致游戏中止。

5-191

可见,除了中断游戏,还有更多的策略使老师可以发挥指导作用。

 

全国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882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据了解,开始出现以“幼儿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如日本学者若井邦夫等著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20世纪的( C.80年代 )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2.一般我们认为可以把幼儿教育心理学思想追溯到( D.卢梭 )

A.福禄贝尔             B.裴斯泰洛齐

C.蒙台梭利             D.卢梭

3.维特罗克学习过程的生成模式包括四个方面,它们是( C.生成、动机、注意和先前经验 )P50

A.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      B.动机、注意、感知和记忆

C.生成、动机、注意和先前经验    D.先前经验、动机、注意和思维

4.下列选项在布卢姆认知领域六个层次的分类中没有提到的是(D.综合运用)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A.分析               B.领会

C.评价               D.综合运用

5.下列选项中,在潘菽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分类中没有提及的是(C.创造性学习)P58

A.知识的学习

(1)         B.动作技能的学习

(2)(3)智慧技能的学习

C.创造性学习            D.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学习(4)

6.学生的学习准备包括哪两个方面(C )P61

1、个体生理因素的发展,特别是脑神经系统的发育与成熟,这是学习准备的物质基础;2、个体智力因素的发展,包括智力与技能两方面。

这是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