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600115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0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docx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docx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

闭卷

题型:

选择题10题,每题2分;

名词解释:

6选5,每题4分;

简答题8选6,每题5分;

分析题5选3,每题10分;

第一章、概论

信息和数据的定义和区别,

数据是存储在一种媒介物上的非随机的记号或符号,它对客观世界中某种实体(具体对象、事件、状态或活动)的特征进行描述,是可识别的、抽象的符号。

数据的类型:

数字、数值、文本、图形、图像、照片、地图、声音、影像。

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对有价值的数据。

数据经过处理后,其表现形式仍然还是数据。

这也说明了信息与数据的关系是原料与成品的关系。

信息是有一定含义的数据,是经过提炼、筛选、分析和加工等处理过程的数据。

信息的分类,

1)按企业主体来分类:

内部和外部信息

2)按规范性分类:

格式化和非格式化信息

3)按描述性分类:

定量和定性信息

4)按描述字符分类:

文字和数字信息

5)按重要性分类:

重要与次要信息

6)按社会中的应用领域分:

政治、军事、经济、管理

7)按企业管理层次分类:

战略规划层信息、战术层信息、作业控制层信息

信息的属性

1)信息价值性:

如何才能表现出来?

2)可加工性:

扩充、压缩、分解、综合、抽取、排序

3)可传输性:

我们天天在传输信息!

4)可存储性(如何存储?

5)共享性(如何实现共享?

6)信息的滞后性:

由于加工而滞后

7)信息的时效性:

最显著的特征

系统的特点:

集合性,相关性,层次性,整体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

系统工程思想

1)总体最优思想

2)组合思想

3)分解协调思想

4)系统程序思想

信息系统的分类,功能

1)过程控制系统2)信息资源服务系统

3)管理信息系统4)其他信息系统

数据→收集→存储→加工→传输→输出→信息

1)信息收集

⑴手工方式⑵自动化方式

2)信息的存储

3)信息的加工

4)信息的传输

5)信息的输出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类型(3种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以现代管理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系统思想为主导,建立起来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并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信息的人机信息系统。

1事务处理系统TPS,特点:

高度结构化的信息,信息量大.问题明确,处理方法规范,提供的信息一般是规范的报表

2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

3决策支持系统DDS,特点:

解决半结构,非结构化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

第二章、信息技术

条码技术概念、优点,

条码系统是由条码符号设计、制作及扫描阅读组成的自动识别系统

条码技术的优点:

●信息采集速度快。

计算机键盘的普通录入速度是每分钟200字符,而利用条码扫描录入信息的速度是键盘录入的20倍;

●采集信息量大,利用条码扫描,一次可以采集十几位字符甚至几十k的信息,使录入的信息量成倍地增加;

●采用条码技术误码率低于百万分之一;

●相对其它自动识别技术成本较低、操作简单。

一维条码码制,商品条码及其检验位计算,

●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以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条”指对光线反射率较低的部分,“空”指对光线反射率较高的部分,这些条和空组成的数据表达一定的信息,并能够用特定的设备识读,转换成与计算机兼容的二进制和十进制信息。

●一维条码只是在一个方向(一般是水平方向)表达信息。

●码制:

EAN码,39码,交叉25码,UPC码,128码,93码,Codabar(库德巴)码

EAN商品条形码亦称通用商品条形码,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制定,通用于世界各地,是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商品条形码。

我国推行使用的也是这种商品条形码。

EAN商品条形码分为EAN-13(标准版)和EAN-8(缩短版)两种。

校验位计算

)代码所有数字包括校验码自右向左编号;

2)将所有偶数位置上的数值相加;

3)第二步结果乘以3;

4)从序号3开始,将所有序号为奇数的位置上的数值相加;

5)将第三步的结果与第四步的结果相加;

6)用一个大于第五步结果且为10的最小整数倍的数减去第五步的结果,差即为校验码。

校验码计算实例

•Q:

如何得出校验码?

•690146398007X

•X700893641096

•7+0+9+6+1+9=32

•32*3=96

•0+8+3+4+0+6=21

•96+21=117

•120-117=3

二维条码特点,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二维空间存储信息的条码,称为二维条码。

1高密度2具有纠错功能3多种语言文字表示4加密机制

条码技术应用

以条码在快递物流公司的应用为例。

每一个快递物流公司其整个工作流程主要包含以下部分:

接货→中心库房的分拣→出库→全程跟踪

病历;超市存包;农产品追溯;墓碑管理;比价;

GPS概念,组成部分【软件分类:

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程序设计语言与编译系统,应用软件】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由美国研制的导航、授时和定位系统。

GPS定位系统组成包括三大部分:

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

21颗工作卫星及3颗备用卫星组成;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

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

5个监测站:

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GIS概念,信息组成,GIS功能及应用说明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处理与空间位置相关的信息的科学。

空间信息可以从三方面来描述:

位置信息、非位置信息(属性信息)和时间信息

GIS数据包括两大类型:

1.空间数据2.非空间的属性数据

GIS功能及应用说明

功能

(1)数据采集与输入

(2)数据编缉与更新

(3)数据存储与管理

(4)空间查询与分析

(5)数据显示与输出

应用

(1)城乡规划

(2)资源清查

(3)自然灾害监测

(4)土地调查

(5)城市管网

(6)宏观决策

(7)在交通领域的发展

EDI概念,要素组成,EDI应用EDI是一种在公司之间传输订单、发票等作业文件的电子化手段,是用标准的格式以电子方式在计算机之间自动进行的传送企业商业交易资料的技术,它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实现各有关部门或公司与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过程。

EDI三个要素:

计算机应用、通信网络和数据标准化。

EDI应用

 

EDI与Email的区别

(1)EDI传输的是标准化和结构化的数据文件;而E-mail则是传输非标准化的文本文件,电子邮件虽然可以附着各种格式的附件。

(2)EDI是计算机间的自动数据处理,EDI实际上是在两个计算机的应用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可以没有人工干预;而E-mail是人控制传递信息,接收的计算机系统无法自动识别所传输的信息,需要人工进一步加工。

(3)标准不一样。

(4)EDI是机构到机构之间的数据传输;而E-mail则是个人到个人的信息传输。

第三章、MIS开发过程和方法

MIS五种开发方式及各自特点

1购买成熟软件

●如果有合适的软件,购买成熟软件是最快的一种方式,也是成本费最低的方式。

●节省时间和费用、技术水平较高,而且可以提高本企业的管理水平,规范企业的管理,企业趁此机会解决许多累积的问题,如机构的改革。

2部分定制

3委托从头开发

●资金充足;

●没有MIS分析、设计及软件开发人员或开发队伍力量较弱;

●希望拥有MIS的源代码;(

4合作开发

合作开发方式适合于有一定的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人员、程序设计人员、系统维护使用人员、资金充足、时间充裕的但开发队伍力量较弱的企业,希望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建立完善和培训提高自己的开发技术队伍,便于将来的系统维护和升级。

5完全独立开发

●独立开发的主要优点是企业可以最终拥有系统的源代码,方便对系统的升级和维护,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其他类似系统,开发的系统可以做到完全适合自己的需要且满意度较高。

条件成熟时可以把系统软件推向市场,成立计算机软件公司,进一步获得收益。

这也是大部分完全独立开发单位自己独立开发系统的主要原因。

●完全独立开发风险较高,成功的比率很低,系统开发往往拖期。

一旦失败,造成很大损失。

MIS的开发原则:

效益第一原则,分步实施原则,适应性原则,规范化原则,可靠性原则

结构化开发方法的思想核心:

阶段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化

生命周期、特点、缺陷

生命周期是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整个过程(分阶段实施):

1)系统规划:

根据企业的整体目标和发展战略,2)系统开发:

包括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3)系统实施4)系统运行与维护

特点:

①严格区分工作阶段

②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原则:

自顶向上是主导原则,自底向上是辅助原则

③工作成果文档化、文档规范化和标准化

④用户原则

⑤适用性

缺陷

①开发过程复杂繁琐,难以准确定义用户需求。

 

 ②系统开发周期过长,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③见效慢,风险较大。

 

 ④相当耗费资源。

 ⑤不适用于面向决策的系统开发。

快速原型法基本思想、特点

基本思想

●根据用户的需求迅速构造一个低成本的用于演示及评价的试验系统(原型)

●由用户对原型进行评价

●在用户评价的基础上对原型进行修改或重构

●目标:

用户对所用的原型满意

特点

●遵循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认识的过程都是循序渐进的。

对问题的描述,受环境的启发会逐步完善。

●将仿真模型引入系统分析的初始阶段,用户和开发人员沟通十分直观和便捷,不再是空对空,解决了结构化方法中最难于解决的问题

第四章、系统总体规划

系统总体规划的目标、

1从企业的发展战略出发:

2制定管理信息系统长期的发展建设方案;

3规划系统的目标范围、功能结构、开发进度、投资规模、主要信息技术、参加人员和组织保证;

4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

5并进行项目开发的可行性认证。

●总体规划的重点是确定系统目标、总体结构和子系统的划分。

原则,

⑴应支持企业的总目标。

⑵从宏观上应着眼于企业的高层管理工作,兼顾各管理层的要求,但开始不宜过细。

⑶规划时应摆脱对现有的组织结构的依从,从系统的功能进行规划。

⑷系统结构能满足企业管理的全面、全局和长期的需要。

企业战略规划和MIS战略规划的关系,

MIS战略规划的内容

(1)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总体结构和约束条件。

(2)企业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情况和评价。

(3)企业的业务流程现状、存在的问题,流程在新信息技术下的重组。

组织的资源状况,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情况、人员的配备情况以及开发费用的投入情况。

(4)对影响规划的信息技术发展方向的预测。

(5)近期计划

对以上内容形成系统规划报告。

影响系统总体规划的关键因素,

1)企业战略是系统总体规划的核心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应一致,这是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的首要关键因素。

●高层领导参与。

2)有效性

实效!

3)管理信息系统环境适应性

制定MIS战略规划的三个方法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企业系统规划法BSP、关键成功因素法、企业信息分析与集成技术、产出/方法分析和投资回收法等。

SST法步骤

把整个组织的战略目标看成是一个“信息集合”,该集合由组织的使命、目标、战略和其他战略性组织属性组成。

 在制定MIS的战略规划时,从组织的战略目标导出MIS战略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集由系统目标、系统约束和系统战略构成。

⒈识别和阐明组织的战略集

 ⑴勾画出组织的关联集团结构

 ⑵确定关联集团的要求

 ⑶定义组织相对于每个关联集团的任务和战略。

 构成组织的战略集。

 ⑷解释和验证组织的战略集

 ⒉把组织的战略集转化为MIS战略集

⒊提出MIS的结构

BSP步骤

BSP是一种能够帮助规划人员根据企业目标制定出MIS战略规划的结构化方法。

它是通过对企业全面调查,分析其信息需求,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方案的一种方法

①准备工作。

成立由最高领导牵头的委员会,下设一个规划研究组,并提出工作计划。

 ②调研。

规划组成员通过查阅资料,深入各级管理层,了解企业有关决策过程、组织职能和部门的主要活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③定义企业目标。

企业的总目标和各级部门的子目标,然后确定MIS的目标。

④定义业务过程。

是BSP方法的核心。

业务过程指的是企业管理中必要且逻辑上相关的、为了完成某种管理功能的一组活动,例如产品预测、材料库存控制等业务处理活动或决策活动。

⑤业务过程重组。

业务过程重组是在业务过程定义的基础上,找出哪些过程是正确的,哪些过程是低效的,需要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进行优化处理,还有哪些过程不适合计算机处理的特点,应当取消。

⑥定义数据类。

数据类是指支持业务过程所必需的逻辑上相关的数据。

就是要识别和定义由企业过程所产生、控制和使用的数据。

这些数据支持企业过程,并且在逻辑上相关,所以将其按照逻辑相关性进行归类,称为数据类。

⑦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目的是刻画未来信息系统的框架和相应的数据类,因此其主要工作是划分子系统,具体实现可利用U/C矩阵。

⑧确定总体结构中的优先顺序。

对信息系统总体结构中的子系统按先后顺序排出开发计划。

⑨完成BSP研究报告,提出建议书和开发计划。

业务流程重组概念、

BPR是指对企业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企业关键的性能指标如成本、质量和服务等获得巨大的提高

手段

●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合并一些些活动,减少管理层次,取消审批检查。

●组织结构变革.变革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组织精简,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主要技术,

企业流程重组的主要技术是简化和优化流程。

流程简化的主要思想是:

战略上精简分散的流程;职能上纠正错位的流程;执行上删除冗余的流程。

简化原则。

P106

业务流程改进四原则

●E(eliminate:

取消)

●C(combine:

合并)

●R(rearrange.重排)

●S(simplify:

简化)

调查的类型和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

⑴查阅资料法⑵开调查座谈会

⑶调查表法⑷实地调查

⑸取样调查法⑹重点调查

项目可行性分析内容

1)技术方面上的可行性

2)经济方面上的可行性

3)社会环境方方面上的可行性

 

第五章、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的目标是确定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和任务完成新系统的逻辑方案设计、方法自顶向下、逐步求精。

开发过程阶段化,层次清楚内容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功能分析和划分子系统分析、数据属性分析、数据存储分析、数据查询要求分析、数据的输入输出分析等。

详细调查的方法

组织结构图,

业务功能图,

序号

部门名称

职能

1

总务办

包括企业高层领导办公室,负责一些常规管理工作

2

销售部

制定经营销售计划,负责销售的实施

3

技术开发部

进行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支持

4

物资部

负责原材料的采购、管理,对产品、半成品、原材料的库存管理

5

制造部

按销售计划组织生产

6

质量部

负责产品质量、原材料等的质量检测,出具产品合格证

7

动力设备部

为生产提供动力设备保障

8

财务部

对应收、应付账款进行管理,负责一切与资金相关的活动

9

人力资源部

进行人员招聘、培训、考核、变动管理,制定企业的人才管理计划

业务关系图的结构和意义

 

业务流程图定义和结构

业务流程图的基本符号也可简化如下图:

数据流程图(DFD):

基本符号和意义,能绘制顶图和第一层数据流程图(根据描述或认知能力),熟悉数据流程图的绘制原则,能分析数据流程图中存在的问题。

数据流图的基本组成要素只有四个:

外部项、数据加工、数据存储、及数据流

 

●商品批发商业务:

第一层数据流程图

实体关系图(ER图):

根据描述或认知能力绘制ER图

绘制原则

1、抽象性:

只反映抽象的数据流向、处理过程和数据存储。

2、数据流程图分解原则:

参照系统的组织结构图和功能体系图进行分解,每一层的加工不要太多,8个以下较好,深度3~4层为宜。

3、处理过程独立原则:

分解出的处理过程相对独立,处理过程间联系少而简单。

4、数据流程图中数据流线可以交叉、但应尽量减少交叉线

5、对业务错误和例外情况,在数据流程图中可不细画,而在处理逻辑中描述。

数据词典的目的和内容

处理过程逻辑描述的形式,及相互转换;

用专用工具进行更为细致的描述,说明其内部的处理过程,对数据流程图做必要的补充。

这就是处理逻辑说明。

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和处理逻辑说明三者构成了系统的逻辑模型。

处理过程的逻辑描述工具主要有结构化语言、决策树和决策表。

决策树、

决策树左边结点为树根,称为决策结点。

与决策结点相连的称为条件,从左向右依次排列各条件,根据每个条件的取值不同,树可以产生很多分支,最右方的端点(即树梢)表示决策即所采用的策略。

中间各结点为分段决策结点。

决策表的绘制;

决策表的编制,首先要明确处理过程的功能与目标,然后要识别影响决策的各项条件,列出这些条件可能出现的状态,并制定出决策的规则。

决策表组成见下表。

(见P135例)

条件

1

2

3

4

5

6

7

8

条件组合

挂号包裹?

Y

Y

Y

Y

N

n

n

N

重量w>10kg

Y

Y

N

N

Y

y

n

N

距离>800kg

y

n

y

n

y

n

y

N

可选处理方法

C=w*3.5+(w-10)*0.5

应选处理方法

C=w*3+(w-10)*0.5

C=w*3.5

C=w*3

C=2.5*w+(w-10)*0.5

C=2*w+(w-10)*0.5

C=2.5*w

C=2*w

了解什么是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第六章、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的原则

❑系统性原则

v要从全局出发来进行系统设计。

实现信息的共享,各子系统的相容,人机的协调,信息系统与组织的协调等等。

❑经济性原则

v在进行系统设计时,要注意在保持系统具有一定先进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系统的开发成本和营运成本,力争低投入,高产出,不盲目地追求在硬件上、技术上的先进性。

❑实用性原则

v系统应该能够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功能完备、响应快捷、使用方便。

❑适应性原则

v系统应该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在允许的各种环境条件下,系统能够稳定的运行。

❑易维护性原则

v必须采取措施保证对系统方便地进行维护,节省维护费用,延长系统的寿命。

❑可靠性原则

v系统应具有容错能力。

发生故障,也能恢复重新运行,并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安全性原则

功能模块结构图的绘制:

根据认知能力,根据数据流程图绘制

 

软件模块划分的原则,

●模块是组成系统的基本单位。

模块具有输入和输出、功能、内部数据、处理过程等四个特性。

●模块划分的原则是要求划分出的模块要具有相对独立性、模块之间的依赖性尽量小,便于分阶段完成

●一个系统分解成模块的基本要求:

(1)模块内聚度高

(2)逐层分解划分模块

❑(3)模块间低耦合度

模块分类

❑⑴M类:

完全由手工处理的模块。

❑⑵C类:

完全由计算机处理的模块。

❑⑶I类:

输入模块。

❑⑷O类:

输出模块。

❑⑸D类:

人和计算机对话的模块。

MIS平台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的平台设计也是系统总体配置方案设计,包括计算机处理方式、软硬件选择、网络系统的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

数据库设计的3NF,根据不规范ER图设计规范的数据库

所谓第三范式,指的是这种关系不仅满足第二范式,而且它的任何一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任何主关键字。

代码设计的原则,商品编码和身份证码的设计规制,代码的种类;代码校验位的计算;

新的身份证号码是由18位数字组成的,它们分别表示:

(1)前1、2位数字表示:

所在省份的代码;

(2)第3、4位数字表示:

所在城市的代码;

(3)第5、6位数字表示:

所在区县的代码;

(4)第7~14位数字表示:

出生年、月、日;

(5)第15、16位数字表示:

所在地的派出所的代码;

(6)第17位数字表示性别:

奇数表示男性,偶数表示女性;

(7)第18位数字是校检码

代码的种类和编码方法

⑴顺序码

⑵分组码

⑶助记码

⑷缩写码

代码校验

检验方法常用的是“加权取余”,即选一组确定的权值和模,将原代码加权运算,然后除以模数,将余数作为检验码。

如何选取权值和模,由开发人员自己确定。

输出设计的内容、方式

内容

1)规范的外部信息输出

2)内部信息输出

方式

1)显示器输出

2)打印输出

3)电子文档输出

输入设计的原则,输入设备,输入数据校验,人机对话方式类型

输入格式的设计

输入设计主要是窗体设计。

屏幕输入格式的原则是:

输入格式要尽量与原始单据格式类似,屏幕界面要友好。

输入数据的整体布局简单的有纵栏式、表格式

输入设备

1)键盘输入

2)自动输入设备

条码阅读器、语音输入设备、扫描仪、光电识别、手写输入设备、自动接收设备、触摸屏、IC卡读卡机

3)电子数据导入

数据校验

1)重复录入校验

2)打印校验

3)范围校验

4)平衡校验

5)逻辑校验

人机对话类型

1)对话方式类型

⑴菜单方式

⑵填表式

⑶问答式

⑷提问式

第七章、系统实施

系统实施的主要任务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或工作内容是:

(1)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平台;

(2)编程,物理上实现系统;

(3)进行系统测试,排除错误并完善功能;

(4)用户培训;

(5)进行系统交接;

(6)制订系统管理和操作制度,正确运行系统。

程序设计内容

2)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内容

(1)人员的组织与管理

(2)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度量

(3)管理信息系统软件项目计划

(4)风险管理

(5)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质量保证

(6)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过程能力评估

(7)管理信息系统软件配置管理

系统测试步骤,系统测试方法

系统测试工作有以下五个步骤:

单元测试、组装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

每一步都是在前一步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系统测试方法大体上分为人工测试和机器测试

人工测试目的在于检查程序的静态结构,找出程序设计的逻辑错误。

人工测试是机器测试的准备,是测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系统转换方式及各自特点,系统转换前的准备工作

系统转换就是用新系统替换老系统的过程系统

转换关键的任务是选择系统转换方式和转换时机。

一般的,按新、旧系统的并行关系,系统转换有以下几种方式:

直接转换、并行转换、分段转换。

准备工作

组织准备

物质准备

文档的准备

数据准备

用户培训

系统维护,软件维护的类型

维护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