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蒋王核心区城市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95415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市蒋王核心区城市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扬州市蒋王核心区城市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扬州市蒋王核心区城市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扬州市蒋王核心区城市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扬州市蒋王核心区城市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扬州市蒋王核心区城市设计.docx

《扬州市蒋王核心区城市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市蒋王核心区城市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扬州市蒋王核心区城市设计.docx

扬州市蒋王核心区城市设计

扬州蒋王新城片区

城市设计

 

08城环

(2)班

 

蒋鑫

 

080511214

 

1背景分析BackgroundAnalysis

2现状介绍ExistingCondition

3案例分析CaseStudy

4愿望与目标Vision&Goals

5设计理念DesignConcept

 

一背景分析

三个分析层次

1宏观—长江三角洲及南京都市圈层面

⑴国际产业资本大量转移到长三角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依仗区位、产业基础、体制环境等优势受到全球资本和产业的亲睐。

⑵上海的核心辐射效应加大。

“一核六带”

长三角目前处于产业扩张和结构调整共存的阶段,传统产业迅速向外部圈层转移,支柱产业加速外溢,寻求相关配套。

随着长三角的优化重组,上海的区域地位和国际地位得到增幅,对江北发展的带动性创造更多机会。

⑶长三角扩容,影响范围向苏北发展。

2006年3月,长三角城镇群进一步扩容,新增7个城市加盟。

23城格局将是长三角的下一步发展阵型。

南京都市圈

⑴扬州处于南京都市圈100公里紧密圈层

以南京为核心,一外围距离核心城市约50公里范围内仪征、句容、马鞍山、滁州市区来安县和全椒县为核心圈层;以距离核心城市约100公里范围内扬州、镇江、芜湖以及滁州、巢湖的北部和淮安南部为紧密圈层。

⑵扬州是南京都市圈沿江城市带发展党项上的重要节点。

苏北开发的门户

南京都市圈将按照“一带一轴三通道”重点发展:

沿江城市带、南北向城镇发展轴和三条主要公路通道。

在交通上将以东西向为重点,建设都市圈沿江交通走廊加强与上海、苏锡常地区的联系,完善核心城市对外辐射通道,加强中心城市与周遍城市的联系。

扬镇组合

⑴区位交通格局是扬州发展的新机遇。

润扬大桥、宁启铁路、西北绕城公路的建设及南京长江二桥的建成,完善了扬州交通条件,缩短了扬州至镇江、南京的时空距离,为扬州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⑵扬州在整个长三角的交通体系中仍被边缘化,需同镇江加强联系。

在长三角的城际轨道交通规划中,由于长江的阻隔,扬州一直未纳入直接通行的范围。

要融入整个长三角的区域环境,需要同江南的镇江市加强联系。

⑶区位和交通优势---截流是发展的根本

上海、南京两大都市圈相互影响的门户地段;

江苏沿江产业带的重要节点;

扬镇组合板块的核心地带;

沟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与贯穿东西的长江

如何利用自身交通区位有时,“截流”往来发展要素并从中获益,而不是成为区域经济体系中的“通过性节点”

润扬大桥—加紧了扬镇组合的联系。

加固了“截流”的态势。

2中观---扬州市域及城区层面

⑴要成为开发的带动区域,城市向长江发展的节点;

⑵城市近期发展的重点;-----“打造精致扬州”

⑶城市化的重点区域。

扬州市城市定位

城市职能:

⑴沿江地区的核心城市

⑵南京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之一

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传统特色的旅游城市和现代人居生态园林城市

⑷以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以服务功能、集散功能和信息功能为主的中心城市

产业定位:

⑴重点发展养殖加工、种植加工、城郊休闲农业为主的新型农业

⑵以纺织、化工、汽车、船舶等为支柱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形成以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以都市型工业为重要补充的新型工业结构。

⑶充分依托扬州港、南京港和京沪、宁通两条高速公路,发展与上海国际物流中心角色互补、与周边城市错位发展的物流中心。

⑷发展长江、古运河、三江营、瓜洲、龙山“两线三片”风景旅游区,并与南京、镇江旅游互促互融,连为整体。

交通优势

沿河、沿江、通海的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发展成现代化城市的良好“骨架”

⑴“128”的良好区位优势。

扬州拥有良好的区位有时,1小时达南京,2小时达上海,8小时达北京。

润扬大桥、宁启铁路、西北绕城、沿江公路是扬州下一步发展的强心剂。

⑵海、江、河沟通,水、公、铁联动,强壮“骨骼”的构架。

扬州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教会处,宁通高速公路与京沪高速的交汇,宁通城镇聚合轴线与新宜城镇聚合轴线交汇处,有条件成为长三角辐射苏北、鲁南、皖东的重要交通潜力轴。

扬州运河文化

 

扬州:

千年古运河孕育了扬州的古代文明,往日的辉煌造就了扬州通史式的文化长廊。

文气、秀气的扬州,既是山川秀丽的风景城,又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城、历史悠久的博物城。

3微观---邗江蒋王层面

⑴截流和西部轴线的历史机遇

⑵现代服务业的萌芽期

⑶东西联动,南北衔接的区位使命

机遇+契机:

扬州西线发展轴是邗江和蒋王的发展契机。

二现状介绍

⑴区位分析

扬州城市西部发展轴西北绕城交通轴从城区穿过

⑵现状交通分析

绕城高速穿越蒋王镇区;

东区外围道路已经修建成型;

车站前路的地区带动性。

⑶现状水系分析

现状水系丰富,水量充沛,水质良好;

水岸景观开发潜力巨大。

⑷基地原有绿地以农田为主,一旦居民搬迁,将成为发展开放空间的良好基础。

现状水系

现状道路

 

现状商业

现状住宅

周边要素分析

新城西区服务需求

⑴近10万人的庞大居住片区配套服务以及其他服务性单元是一个小型、功能多样的商业混合到居住区

⑵实新城西区只有一个金华城中城的大型综合性超市。

无法对周遍的居小型、功能多样的商业混合到居住区

之中,作到MIXED-USE。

邗江工业园服务需求

⑴现有工业区内,缺少相关的专业性综合性的服务业。

⑵市政、税务、金融、银行等工业必备服务块匮乏。

⑶工业区配套住房安置不足。

⑷没有现代工业的服务性商务总部。

⑸现代工业所需要配合的大型货物运输和物流服务缺乏。

⑹邗江工业区总体功能定位应为:

扬州新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区工业的集结区域,以优势特色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区

⑺现状人口:

区内现状居住户数1044户,居住人口4006人

三案例分析

第一开发模式:

东、西联动

东部:

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衔接新城西区和邗江工业园,形成城市服务性纽带。

西部:

现代农业、农业旅游,同时配合东部协同发展,为东区农民提供安置。

功能分区

第二开发模式:

蒋王整体发展,农业+旅游+主题公园+扬州副中心

借鉴深圳欢乐谷、东京Disney的“旅游+地产”互补互利模式开发蒋王。

打造精致扬州主题。

功能分区

 

四愿望与目标

1愿望

 

 

2目标及策略

⑴功能对接,互相循环发展

⑵功能重构,多样化,混合化

-----提倡城市功能复合、商、住合理配比,增加发展活动的适应性

⑶高强度开发、集约使用

⑷梯度开发、合理安排建筑时序

五设计理念

1混合使用土地

遵循新都市主义的规划手法,提倡高度混合的土地使用模式。

使多种城市功能在空间上的联系更为直接,减少未来区域内的交通量,从城市设计的初期就以低污染为己任,提升城市活力,避免“死城”效应。

2发展现代服务业

扬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迫切性

•按照一般经济规律看,当一个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

美元时,其服务业将逐渐成为三次产业之首;

•扬州的人均GDP现已超过3000美元,但与北京、上海相比较其服务业发展却明显滞后;

•主要表现在:

——总量规模的差距

——传统服务业比重仍然较高,现代服务业不足

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增长是扬州市增强城市综合功能的必经之路

3旅游+地产开发模式

(1)与时俱进的规划思路

(2)旅游-配套-地产的三段式模式体系

(3)多种产业主题结合

(4)持续的发展战略观

(5)整合资源系统

4生态城市

什么是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生态、社会、系统等工程技术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和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人类聚居地。

生态城市应满足以下标准:

(1)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

(2)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

(3)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高;

(4)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

(5)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环境质量高,

(6)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

(7)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

(8)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

 

 

THANKS!

!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