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死亡问题初探.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95082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人死亡问题初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现代人死亡问题初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现代人死亡问题初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现代人死亡问题初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现代人死亡问题初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人死亡问题初探.docx

《现代人死亡问题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人死亡问题初探.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人死亡问题初探.docx

现代人死亡问题初探

现代人死亡问题初探

(提要)

自有生命之物产生以来,就有了死亡的现象,但动物只有存与亡的问题,而唯有人类才有所谓死亡问题。

当死亡的状态、死亡的事件和死亡的性质与我们人期待的状态与性质不符,有差距或差距甚大时,才构成了死亡的问题。

现代人面临着复杂的死亡问题,它强烈地影响到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必须探讨现代人的死亡问题,并从中引申出解决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

现代人死亡问题解决途径

作者简介:

郑晓江,1957年生,江西万载人,南昌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生死哲学。

现代人死亡问题初探

 

郑晓江

自有生命之物产生以来,便有了死亡现象;唯出现了人类之后,才有所谓死亡

问题。

死亡是有生之物生命中止的实存,而死亡问题则是人对死亡这种现象的性质

与状态的看法、评判和观念。

本文主要探讨现代人所面临的复杂的死亡问题,并进

而引伸出解决的方法与途径。

一、何谓现代人之“死亡问题”?

即便是人类,也不是所有的死亡现象、死亡的状态和死亡的事件都构成了所谓

死亡问题;只有那些死亡的状态、死亡的事件和死亡的性质与我们人期待的状态与

性质不符,有差距或差距甚大时,才构成了死亡的问题。

(1)比如,在想象中自己会有

高寿,可人们也许在50、60岁时便要面对死亡的降临,这就构成了死亡问题;

而若我们活了80、90岁,与我们想象中的寿命差不多,甚至还更长,那就不构

成死亡的问题。

又如,我们每个人皆希望自己死前不要受到严重疾病的折磨,可结

果我们却遭受到这一状况的侵害,这也构成了死亡问题;而若我们真的在临终前无

甚痛苦,无疾而终,那么,便不成其为死亡问题。

可见,人类的死亡事件和死亡的状态与其它任何有生之物的死一样,是一种客

观的实存现象,只是因为人类有思维、有观念、有判断,在人的这些主观评价之中,

死亡的实存才转变为某种死亡的问题。

当死亡的性质与我们主观评价的差距越大时,

死亡问题就越大;当死亡的状态与我们主观评价之间的差距较小时,则死亡问题就

越小。

可实际上,生物、动物可以没有死亡问题(它们只有死前的疼痛),而人则

不可能没有死亡问题,因为无论死亡的性质与状态多么的好,皆不可能完全满足人

们所有的企盼。

故而,在死亡的问题上,不同人那里的区别不在有与无,而仅仅在

于其问题的大小和程度如何。

一般而言,现代人较之古代人有着更大更深更重的死亡问题,这又是因为什么

呢?

第一、现代人对寿命的预期要大大高于古代人,可与实际上的寿命相距甚远,

这就形成了严重的死亡问题。

中国古人有句老话,叫做:

“人到七十古来稀”,生

命的预期约70年,实际上,古人活到所谓一个“甲子”(60岁),便能满足了。

现代人依靠不断发达的科技、医疗保健、体育锻炼等的帮助,寿命已经大大超过了

古人,人活到70岁已经不希罕了。

但这并没有消弥人的死亡问题,相反却加大了

死亡问题的程度。

因为,科学常常宣称人的生理性机体可以存活120-150年,

这就大大地挑激起现代人的生命预期,可实际上能活到100岁的人就可说是少之

又少了,而活到150岁者就根本闻所未闻。

“在发达国家,只有万分之一的人活

过100岁。

¨¨¨经过查实的最高年龄是114岁。

有趣的是,这个数字来自日

本,日本国民比其他国家的国民寿命长一些,妇女平均寿命82、5岁,男子平均

寿命76、6岁。

美国白种人与日本人相对照,妇女是78、6岁,男子是71、

6岁。

(2)这样,死亡的实存与人们死亡的预期间的距离比之古人大多了,

这就造成现代人之死亡问题也更大更深了。

由这样一种死亡的实存引发的死亡问题多表现为人死前的不安。

因为临终者觉

得自己这个时候就要“上路”,实在是不应该,本应多活一段时间,还要多多享受

一些人间之福;现在却不得不“上路”,实在是于心不甘!

这样,在精神上和心理

上,临终者皆不能接受死亡的来到,临终前的不安状态形成了现代人严重的死亡问

题。

第二、现代人已无所谓正常的死亡,它形成了人们死前的强烈悲伤。

在古代社

会,死亡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这让人们逐渐地把大多数的死亡事件当做某种正常和

必然之事。

中国古人常以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变化喻人之生死,认为人从生到死,

就尤如四季的更替一样是自然而然的:

“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

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

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

今又变而之死。

是相与春夏秋冬四时行也。

”(3)既然如此,人们

又何必喜生厌死呢?

对如此自然之事(死亡),我们又何必心生悲伤呢?

此外,具

有宗教信仰者,更是能把死亡视为人生必经的一个阶段,是人生最后一个成长的机

会,甚至还能因为憧憬死后更幸福的生活而欣然地进入弥留阶段。

特别是,在古代

社会,疾病虽然也早就被人所认识并进行了许多的治疗活动,但大多在患病状态下

去世者并不知晓其病,而被视为正常的因衰老而亡。

现代人则不同,虽然对人人必死有着比古人更为理智的认识,但却并没有因此

而对死亡的降临有一个更为安详的接受态度,反而产生更为强烈的死亡悲伤。

原因

是,现代人无论是不是在一个自然而然的状态下去世,皆被视为非正常。

人们大都

是在医院中经过各种治疗(有许多是非常折磨人的治疗),然后才被宣告“医治无

效”而死亡的。

即便不是在医院中死去,人们也习惯地将死者视为因某种疾病所致。

美国著名的医生舍温·纽兰指出:

在现代社会,老年人无疾而终的事是不被承认的:

“美国联邦政府发表它的《死亡统计预测报告》,从该报告的前15项死亡原因中,

或从其他任何无情的一览表中,都找不到一个项目适合某些刚过世的人。

《报告》

异常整齐,它把80-89岁及90-99岁的人所患的特有的一些致命疾病在病

因栏中列出来。

即使死亡年龄为3位数的人也逃脱不了制表人的分类术语。

¨¨¨

作为一名具有行医执照35年的医师,我从未鲁莽地在死亡证明书上写过‘年老’

一词,因为我知道,如果这么填写,这份表格将退回给我,并有某位官方记录保管

人的简要附注,通知我,我已违反了法律。

世界上任何地方,无疾而终都是‘不合

法的’”。

(4)这样,在现代社会,正常死亡的观念实际上已经从人们的头

脑中被驱逐出“境”了。

那些年龄非常大,显然是衰老而死者,人们也不认为是正

常的死亡,因为所谓的“衰老”在现代社会的医疗体系中,也是某种或某些病症造

成的(如心血管的毛病、中风等)。

由于现代人之死皆被视为一种非正常的现象,对临终者而言,死亡的悲伤也就

更大了,因为他或她觉得自己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死去实在是不应该,怎么这样发达

的医学科技就治不好自己的病呢?

而死者的家属之内疚心理和痛苦也更深了,因为

他们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死者,为何没有早日发现亲人的病并及时治愈它呢?

等等,

诸如此类的心理活动皆加大和加深了现代人之死亡的悲伤,从而引发深刻的死亡问

题。

第三、因不知死及死后将何之引发出的现代人更为强烈的死亡焦虑。

一般而言,

死及死后的问题是一种超验的问题,人的任何知识都来源于经验。

而人活着时,他

不可能知道死;人死之后,他又不能体验不能言说。

所以,死及死后之事在人们的

知识范围之外,在任何的年代里人们要从经验中知晓死及死后之事都是不可能的。

既然如此,又为何说现代人的死亡焦虑比之古人要更大呢?

关键在于,生活在传统

社会里的人,没有那么多的科学知识,他们一般要比现代人更关心精神及灵魂之事,

且更相信古老的传说、神秘的传统风俗或宗教的教义。

所以,他们能够用一些神秘

的观念、超验的看法来了解死、来解释死,来知道死及死后的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

无论这些观念与看法在今天人们的眼中显得是多么的毫无道理,乃至荒唐可笑,可

古人们的确从中获得了对死及死后世界的认识,并可能因此而得到某种死亡的承诺:

比如,因“此生”的为善而得到死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天国”的保证;因

“此生”有着对他人的深仇,又得知死后可变厉鬼复仇而获得的临终前的喜悦,等

等。

这一切都大大减轻了古人的死亡焦虑,当然,这并不是说古人所有的死亡焦虑

都可消弥于无形。

再看现代人,应该说,那些曾经给古人带来关于死及死后知识的观念都还在,

都没有消失,有些观念还因为科学研究的发达和传播的方便而更易于被人们所获取,

可这并未给现代人带来消除死亡焦虑的福音──因为我们不相信了。

现代人大多在

正规的学校接受教育,获得的是科学的观念与实证的精神,凡不能被经验获取及科

学实验证明的东西,一概被斥之为“假”。

在科学这面“照妖镜”下,许多宗教的、

民俗的观念皆现出了神秘的“原形”,被人们归入到迷信的范畴。

这也许是社会的

进步,是科学观念的高歌猛进,但是,在人类之死亡的问题上,超验之死及死后的

世界如何让人所知便因此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甚至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于是,

现代人便被抛进一个观念的吊诡之中:

一方面,不知死及死后的世界,必然导致强

烈的死亡焦虑,所以,人们都强烈地希望去了解死及死后的世界;另一方面,人们

因为科学的发展而放弃了传统的认识死及死后世界的“工具”、“桥梁”和手段,

可又没有找到新的方法与途径,所以也就无法由“此岸”到达“彼岸”,知晓死及

死后的世界,由此引发出比之古人更大更深的死亡焦虑。

第四、因死亡而导致的丧失,引起现代人更大的死亡痛苦。

人在现实生活中,

丢失了心爱之物,一般都会引发精神上的不快;而丧失的东西价值越大,则引发的

不快也越大;当人们面临着丧失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物,包括自我的躯体,人世间一

切的友情、亲情和人情时,其精神与心理上就不是一般的不快了,而必然引发巨大

的痛苦。

世间上任何一种状态都不能导致我们发生丧失一切的后果,唯独死亡除外。

人之死亡是与世间的一切完全脱离的过程,其结果便是丧失掉一切,这在古今中外

都是一样的。

中国民间有一句非常形象的话很能说明这种丧失的性质,叫做人“生

不带来,死不带去”。

世间之物有无限之多,但那一样东西是我们生时带来的呢?

我们生下后,长大了,奋斗了,获得了,聚集了许多许多的东西,可又有那一件是

我们死时能够带走的呢?

因此,所谓人死亡的痛苦大部分源于这种丧失一切的可怕

及可悲的状态。

既然人之死皆意味着丧失一切,又怎能说现代人之死亡痛苦要大于传统人呢?

因为,现代人拥有的东西比之传统人更多更好了。

古之家财万贯就已经不得了、已

经不常见了;而在现代人眼中,家财万贯已然稀松平常,没什么了不起的。

实际上,

无论从拥有物的数量还是质量上来比较,现代人都要远远地多于和高于传统人。

个面对死亡的乞丐,其口袋里只有一元钱,则无论他由死亡引发的不安、悲伤、焦

虑有多大,他丧失的痛苦都可以是不大的;而一个面对死亡的百万或亿万富翁,也

许其它因死亡引发的不安、悲伤与焦虑不是太大,可他的因丧失引发的死亡痛苦则

一定很大很深。

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一个死者而言,他若只拥有一块钱,那死亡对

他造成的损失只有一块钱;可对一个积累起亿万财富者而言,死便造成了他亿万的

损失。

相比较而言,自然是后者的死亡痛苦更大更强烈。

当然,这还仅仅是从物质

性财富占有量来考量的,若联系到更多的其它因素,比如,物质财富多者,其人际

的关系必更多,其亲情友情等也更为复杂,所以,他在损失其巨额财富的同时,也

必然要丧失更多更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也加重了死亡的痛苦。

从总体上看,现代人

比之古代人拥有的物质财富和人际的关系都要更多更复杂,因此,死亡引发的痛苦

也就要大于传统社会的人,这是不言而喻的。

在古代,人们也有预立遗嘱的做法,

但一般都比较简单;现代人立的遗嘱则越来越复杂,原因就在于其财产的量与质在

分割上越来越困难了。

第五,现代社会因“虚拟空间”、大众传媒的渲染、甚至歪曲,而使人们死亡

的恐惧更强烈了。

在古代社会,人之逝后往往是在众亲人的环绕之下,经沐浴更衣,

在隆重的葬礼后,再回归尘土。

所以,死亡有时被美学化了,人们称之为“白喜事”

,也用鞭炮、喝酒等喜庆的方式来显示对死者的哀悼。

当然,死尸面目的恐怖、死

后尸体的腐烂,在任何时代都成为人们强烈的死亡恐惧之源。

不过,在现代传媒的

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在死亡处理的高度技术化的条件下,人们的死亡恐惧显然比

之传统社会要大的多。

那些恐怖电影、录像,大肆渲染死亡的可怕,如临终前的极

度痛苦、死尸狰狞的面孔,以及死后尸体的解剖、烈火焚烧或腐烂等等,这一切皆

造成了现代人对死亡的恐惧,加重了现代人的死亡问题。

以上所列的死亡的不安、死亡的悲伤、死亡的焦虑、死亡的痛苦和死亡的恐惧,

构成了现代人主要的死亡问题。

应该说,任何一个年代的人皆有各种各样的死亡问

题,不过仔细考察一番,不同时代人的死亡问题还是有着轻与重、大与小之别的。

我们固然可以骄傲地指出,现代人依靠越来越发达的科学技术,获得了更好的生活

水平,也因此延长了自身的寿命,推迟了死亡降临的时间,从而也推迟了死亡问题

发生的时间。

可是,我们同时也必须意识到,科学毕竟不是万能的,它虽然成功地

推迟了死亡问题发生的时间,却不能取消死亡问题。

实际上,正如以上所分析的,

现代人的死亡问题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不是少了而是更多了,这就需要我们高

度地重视,去寻找各种方法与途径加以解决。

二、有无减轻现代人之“死亡问题”的方法?

应该说,完全解决人类的死亡问题,目前及未来都是不可能的。

中国古代的道

教追求的“长生不老”、“肉身成仙”,就是试图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死亡问题的

一种神秘的方式。

可是,古今中外毕竟没有任何一个人因练了所谓“内丹”(气功)

,或服食所谓“外丹”(金丹)而永生不死了;人类是否能在未来的年代里依靠完

善的“克隆”技术而实现生理生命的永存还很难说。

因此,到目前为止,企图用实

现“不死”来解决人类之死亡问题是不现实的,也是徒劳的,实际上这种方法还加

重了人类的死亡问题。

因为,不死之求与必死之现实两者之间产生的紧张太强烈了,

其导致的人之死亡的问题也就必然很大。

所以,在探讨解决人类死亡问题的途径时,

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

我们都是人而非“上帝”或“神仙”,只能去寻找减轻(

减少)死亡问题的方式,而决然做不到将自身的死亡问题全部抹除掉。

其一,人们因寿命的预期与实际上的生命年限之间的不符所产生的临死前的心

理不安与不甘,需要人们从对生死的本质有真正的体认来加以解决。

人们首先应该

立于宇宙发展和自然大化的角度来看待生死。

意识到有生者必有死是这个世界的不

移不变的法则,这是一种自然的过程,故而也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人们虽然都盼高

寿,希望能活得越长越好,但是必须意识到自我的生命总是有限的,无论寿命的长

短,人终有一天要面对死神。

对这一刻的到来,我们希望越迟越好,但当它来临之

际,我们就不必害怕去面对它。

因为,死亡的降临不会因为你的不安和心不甘而隐

去或退去,它在要来时就必会来到。

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尽量地把不安心转变为

安心,把不甘心换成甘心。

这就叫对生死的达观。

《庄子》云:

“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是从。

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

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

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5)自然大化对于

人而言,尤如生我养我之父母一样,我们人必须完全的服从。

自然给我生命,让我

劳作而生活,又使我老而临近于死,这一切无不是自然造化的巧妙安排,我们怎能

强悍而不从呢?

怎么能不安于死亡降临的命运呢?

由此,我们便能获得了面对死亡

的心安,寻找到了解决死亡问题的途径,并因此提升了自我的死亡品质。

此外,我

们现代人要放弃只求生命长短的数量观,置换成刻意提升生命内含的品质观,认识

到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不在活得是长还是短,而是由其生活是否丰富、人生是否有创

造性等生命的内含所决定的。

因此,我们每个人不必盯着寿限不放,一味地追求高

寿,低品质甚至无品质的活又有何意义呢?

它不过是增加了自我的痛苦和家庭与社

会的负担而已。

所以,人们固然是要去关注自我的寿命长短,可更应该操心的还是

生命过程中的体验是否丰富和创造是否众多,有了这些,我们便可面对死亡而安然

放心,无论死亡来临的时间是在后(寿长)还是在前(寿短)。

其二,人们因为不承认有正常的死亡状态而导致的强烈的死亡悲伤,需要从生

物衰老的科学中获得解决的方法。

从生物学来说,任一生命的机体都尤如一架不停

运转的机器一样,时时刻刻在磨损着。

人的生理性器官从形成之日始便处于运动之

中,它们当然要被损耗。

一但经过长时间的运转,人的生理性器官便走向不可复员

性的衰竭之中,于是,人们就必不可免地步入死亡。

虽然这时人们的外在表现是患

了这样的病,或那样的病,可在本质上都是因为人的机体在不断的老化所致。

此时,

从外在的方面来说,人们当然还是应该积极地求助于医学科技,尽量地去医治自我

的疾病;可从内心而言,则应该明白自己的身体正在走“下坡路”,而这是一条一

去不返之路,它一直要把我们带往死亡之域。

意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在思想

上有如此的观念准备,我们才能拥有一种正常死亡的意识,以使我们能够接受死亡

降临的实存,不把人之死皆归为非正常的现象。

如果我们还能进一步,把即便是因疾病而亡也能视其为一种正常,毕竟人会患

病也是一种自然且必然的现象;那么,我们就更加能摆脱许多死亡问题的困挠,大

大减轻自己的死亡悲伤。

舍温医师说:

一个人只有“接受了寿命有限数的观点,就

能体会到生命有对称的美。

生活的网络中,既有快乐与成就,也有痛苦。

那些想超

越寿命活下去的人,会失去对年轻人的正当观感,并对年轻人主事感到不悦。

正因

为我们的一生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做值得做的事,才有了做事情的迫切感。

否则,

我们就会滞留在因循之中。

”这位医生还引法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蒙田的话说:

“你的死亡是宇宙秩序的一部分,是世界生命的一部分¨¨¨是让你诞生的一个条

件。

研究哲学就是要明白死亡。

把地方腾给别人,就像别人把地方腾给了你。

”(6)

这样一些看法,无疑都说明了,人由生而之死是一合理又合情的事情,所

以,我们不要回避死,相反,应该将其视为迟早要到来的一正常的生命结局。

如果

能达到这种境界,死亡的悲伤便会远离我们,死亡之问题也就相当程度上得到了缓

解。

其三,要解决现代人因为不知死及死之后将何之所引发的死亡焦虑的问题,也

许应该求助于古老的宗教观念。

具有科学思维者,常常只能相信经验范围内的事,

那么,他们可以停留在“此岸”而不必达至“彼岸”,对死及死后之事不去知晓,

做一种存而不论的处理,他们因此也许能避免产生死亡的焦虑问题。

但是,对大多

数人而言,他们或者不具备科学性思维,或者在科学性思维之外,仍具有那么些神

秘性思维,或者本来便文化素养不高,等等。

这样,他们都会希望知道死是怎么回

事?

死之后又会发生什么事?

究竟自己面对死亡时应该做些什么?

诸如此类的问题

困挠着许许多多的人。

可以肯定,这部分人的数量要远远大于那些具有完全的科学

思维者。

对于这大多数人而言,具有一些宗教的观念也许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比如,基

督教或天主教就告诉人们,“上帝”创造了整个世界和人类,当人类的始祖“亚当”

和“夏娃”在幸福的“伊甸园”内无忧无虑地生活时,受到了一条狡猾的蛇的引诱,

吃了上帝不允许他们吃的“智慧树”上的果子,于是人类这两个始祖便被震怒的上

帝赶出了伊甸园,带着原罪生生死死于尘世之中。

人类只有虔诚地信仰上帝,仁慈

处世为人,才有可能赎去罪过,死后能复返上帝的怀抱,进入那永生的“天堂”。

(7)佛教则教导众生,人生在世,不过就是在生、老、病、

死的“苦海”中挣扎,即便是“死”亦无法让人脱离这个“苦海”,因为人死之后,

可能堕入更可怕的诸如地狱、畜生等“恶道”中受到更大的痛苦。

所以,人生在世,

只可虔诚礼佛,行善度人,终则通过“涅般”──“死”──往生“西方极乐”,

达到永生不死、幸福无限之境。

可见,世界各大宗教在教义和教规上的差异虽然非常之大,但它们都不约而同

地具备一个相似的观念,那就是:

死并非人生命的完全毁灭,人只要在生前做出某

些特定的操作,便可能达到永生不死之境。

所以,死并非不可知,它不过就是由此

“生”到下一“生”的中介;而人死后决非不知何之,而是可能进入到更为幸福的

“彼岸世界”。

宗教这样解答人之死及死后的世界为何的问题,当然会有许多人产生困惑,也

会有许多人表示不相信;可问题是,到目前为止,科学还无法回答死及死后世界的

问题。

何况许多人处在死亡的边缘上时,并不总是从科学的角度去看问题的,甚至

可以说,有相当多的人宁可从神秘主义出发,相信有个“来生来世”,并热切地企

盼自己能够“往生”于其中,获得比此生更为幸福的生活。

对于临终者的家属而言,

当然毫无例外地也盼望亲人去世后有个更为幸福的地方在等着他或她。

值此之时,

我们最好不要去执着于是“有”还是“无”、是“对”还是“错”的两极判断,而

应该从最大限度地安慰临终者的心灵、抚慰逝者亲属之心愿出发,决不去破坏人们

对死后世界存在的美好向往,甚至于还可以去鼓励人们拥有这样一些观念,唯如此,

才能将现代人的死亡焦虑大大地降低或减轻,从而提升现代人的死亡品质。

其四,要解决现代人因为拥有的更多而产生的死亡痛苦问题,非得极大地改变

人们的人生观不可。

现代社会及经济的运作,皆以突显个人为核心:

为激发人最大

的体能和智能,必须将个人拥有物的不可侵犯性尽可能地用法律和制度严格地规定

下来。

由这一经济社会状况所决定,人们也就十分习惯于将你的我的他的分得一清

二楚,要尽量保持自己已有的,也要尽量将已有的数量和质量不断地增加,这成为

了现代人几乎全部的生活宗旨。

这样一种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现状无疑形成了现

代人最为典型的“个我主义”人生观。

也许人们在现实的人生过程中,会觉得这种人生观确实很好很妙,不仅有大用,

而且享受无穷。

但是,若人们换一角度,不是由“生”观“生”,而是由“死”来

观“生”的话,便可立即发现这种个我主义的人生观有着重大的缺陷。

因为这种人

生观导致人们产生一种无穷的攫取欲:

人们生前无论拥有的是多还是少,皆觉得不

够多不够好。

于是,人们疲身心于名利场中,陷入无穷无尽的拼斗,而自我之人生

便永远处在焦躁不安与无可奈何之中。

而一当人们面对死神时,会发现问题一下子

全部都颠倒过来了:

人们无论拥有的是多还是少,都会觉得拥有的很多很多,只是

无法消受它们,而且将永远不能消受,这又造成了人们临终前极大的死亡痛苦。

见,个我主义的人生观既不能让我们的生活过得幸福,又使我们走向临终时痛苦万

分,实在是应该置于抛弃之列。

那么,我们要想解决因丧失而导致的死亡痛苦,应该拥有那种人生观才最好呢?

关键在于,我们不能从经济的运作方式中抽象出安排人生的原则,而应该建构一个“

由死观生”的方式,也就是说,我们要在活着时从观念上和意识上“先行到死”,

立于死后的基点来观照自我的人生。

这样,我们便可立即发现:

我们生前无论拥有

的是多还是少、是优还是劣,我们都拥有得很多很多,因为相比较于死时的完全丧

失,我们现在那怕只有“一文钱”,那也是很“富有”的,如此,我们又何会有人

生中总是“一无所的”的感觉?

也就不会产生焦躁不安与无可奈何的负面的心理状

态。

而人们也可以不斤斤计较于你的我的和他的之区分,非常乐于在现实生活中对

他人援之以手,用己之所有尽可能地帮助别人。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必死,都必会丧

失所有的世间之物,那我们为何还要死死地执着于己物与他物之分呢?

又有何物不

能舍弃以助人呢?

有了这样一种人生观,人们那种临终前因对拥有的一切难以割舍

造成的死亡痛苦也会自然地消失于无形,因为,持有如此人生观者,根本就没有无

法割舍的东西。

这不就相当好且又相当妙地解决了现代人的死亡问题了吗?

可见,现代人要树立一个健康的人生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