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93167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服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服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服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服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服装行业分析报告.docx

《服装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行业分析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服装行业分析报告.docx

服装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服装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1月

一、行业管理

1、行业主管部门

2、行业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目前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关于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若干意见的通知》、《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关于加快推进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涉及的主要相关内容如下:

二、行业发展状况

1、服装行业发展概况

目前,我国拥有超过十三亿人口的庞大消费人群,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我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服装消费市场之一。

(1)我国服装行业保持快速增长

服装是生活必需消费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我国服装行业销售额相应快速增长。

根据Wind资讯,2007年至2017年,我国限额以上服装零售总额从2,110亿元增加至10,35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24%,高于同期GDP复合增长率均值。

(2)我国服装行业供给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为288亿件,整体来看市场供给充足,但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普遍较低,特别是在品牌服装领域,有自主设计能力和品牌运作能力的服装企业相对较少。

(3)中高档休闲服装是服装市场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使用场景,服装主要分为正装、休闲装及运动装三大类。

其中,休闲服装涵盖的品类和所适用的场合最为广泛,是人们工作、学习、旅游、社交等的常用穿着。

按照产品的零售价格及品牌定位,成人休闲服装可进一步划分为低档、大众、中高档和高档等多种类别。

其中,中高档休闲服装通过较强自主设计能力和品牌运作能力,以较为合理的价格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成为服装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

(4)消费升级,中高端服装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初见成效。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80%,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经济开始从以投资为主导向以消费为主导转型。

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和未来消费的不断升级,消费者对服装的消费理念也正在发生变化,服装消费更加强调服装的舒适性、个性化、时尚化、文化内涵等因素。

上层中产及富裕阶层消费者、新世代消费者更加偏向选择符合自身经济基础、身份地位、性格特点和审美的服装品牌,服装消费观念的转变强化了消费者对品牌服饰的消费需求,提高了对中高档品牌服饰的需求,中高端服装市场的前景更为广阔。

(5)品牌、渠道竞争逐渐取代传统加工制造的竞争

在服装价值链上,设计约占40%,营销渠道约占50%,生产约占10%。

也即设计和营销处于价值链的顶端,生产加工处于价值链的底端。

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良好的终端渠道越来越重要,过去单纯依靠制造环节低成本的价格优势占领市场的竞争模式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2、我国女装行业发展特点

女装行业是服装行业的重要子行业,与男装行业相比,女装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

随着国内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加速升级,越来越多的国际女装品牌进入国内市场,加剧了国内女装行业的竞争。

国内女装行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如下:

(1)女装市场更加细分化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不断升级,女性消费者对服装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不同类型的消费者穿着品位差异也逐步增大,因此,女装市场日趋细分化。

女性消费者越来越追求与自己身份和喜好相符合的服装产品,因此,只有定位明确的女装品牌才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清晰的市场定位也是产品提升市场占有率的基础。

(2)国内女装企业的设计水平有待提升

相比于国际领先服装企业,设计是中国服装企业的普遍弱点。

我国现代服装设计起步晚,设计水平相对比较落后;而且国内的女装企业缺乏完善的设计师培养机制,使得中国的女装设计水准很难提升到一个新台阶。

目前中国还没有真正具备世界影响力的服装设计师。

相比于男性,女性消费者对服装设计更为关注,因此,大力提升设计水平的女装企业将更有可能获得消费者认可,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3)国际品牌加速进入国内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收入的增加,中国女装消费市场容量迅速扩大,在国际一线品牌CHANEL、LouisVuitton、DIOR、BURBERRY等进入国内市场后,一些快时尚服装品牌UNIQLO、GAP、ZARA、H&M等也陆续登陆中国市场。

这些企业在资金、人才、设计等方面优势明显,拥有一套商品策划、设计、生产、零售完整的运营模式。

国际品牌的加速进入,一方面加剧了行业的竞争,为国内女装企业带来一定的经营压力;另一方面强化了消费者的品牌消费意识,使品牌消费逐渐成为服装消费的主流,为国内品牌服装企业创造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4)高档女装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高档女装的市场需求也将持续增长,高档女装行业将呈现良好的发展空间。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城镇化、消费升级、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居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是促进我国服装,特别是高档女装消费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

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促进服装消费需求增加

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人口与消费市场。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经济总量的不断提升,我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0年-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自19,109元增至36,396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64%。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提高大大促进了城乡居民在服装产品方面的消费支出。

2010年-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由902元增加到1,238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63%。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促进服装消费需求增加。

②城镇化将推动服装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截至2017年末,中国城镇常住人口已经达到81,34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52%。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预计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

城镇居民衣着消费支出远高于农村居民,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人口快速增加,我国服装类产品的消费需求潜力巨大。

③人口结构变化和受教育水平提高有助提升高档女装消费需求

国家统计局2016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44岁女性人群占总人口比例约为18.97%。

该群体消费观念超前,对时尚、个性化产品的需求更大,将成为中国时尚品牌的主力消费人群,为品牌服装发展创造了庞大的市场需求。

此外,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品牌服装的需求。

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岁及6岁以上大专及以上女性人口数占6岁及6岁以上女性人口数的比重为11.18%。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一般购买力比较强,且更注重消费的体验,对高品质、个性化、时尚化的产品需求更高,因此,教育水平的提高也会提升品牌服装的市场需求。

3、我国男装行业发展概况

(1)男装行业的产品结构

在男装的不同着装场合来看,男式正装的历史最悠久,发展也最平稳。

商务正装一直以来占据了男装消费较高的市场份额,但是近年来增速有所减缓。

商务正装其穿着场合相对少,消费人群相对小,市场容量有限,且经多年发展已近成熟,所以目前正装的增速较慢,在男装市场的份额也逐步下降。

随着社会发展,服装的穿着场合愈发细分,人们也更加注重休闲和半休闲场合的装扮,成为在正装和运动装之后快速发展的服装类别。

由于购买人群和穿着场合的范围比较大,休闲装的销售增速将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进入高峰期。

(2)时尚化和个性化的男装品牌才能满足消费者的诉求

中国年轻一代的巨大购买力和人们对时尚的追求是推动时尚休闲男装市场增长的主要原因。

在国外,男装的商务化、休闲化和时尚化已经融为一体,更多的有品位的男人在追求服装的个性化与时尚化。

男士在选择服装时,除了考虑功能性的要求之外,更多的会将服装作为传达自身个性或者品味的方式。

同时考虑服装与所处的环境的融合性,会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服装,并且通过款式与颜色的变化传达信息。

随着国际服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紧跟国际流行趋势、多样化、时尚化、个性化已经成为中国男装发展的主要方向。

4、我国童装行业发展概况

近些年来,我国的童装消费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二胎开放和消费升级,童装市场的快速增长显得尤为突出,已成为服装行业发展的一个新兴增长领域。

(1)童装行业需求增长加快,市场空间较大

2015年10月29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自2013年我国局部开放二胎政策以来,中国新生婴儿数量开始开启了高速增长模式。

在2013年局部开放二胎政策后,新生婴儿数量增加。

截至2017年,我国0-14岁人口达23,34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6.78%。

随着二胎政策的落地与推广,我国婴童数量将保持增长趋势,持续增长的婴童数量给童装市场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

(2)收入增长和消费升级,童装消费规模扩大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经济总量的不断提升,我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0年-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自19,109元增至36,396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64%。

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促进了婴童消费的增长。

除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外,“80后”、“90后”进入婚育高峰期也进一步促进婴童消费规模的快速增长。

“80后”、“90后”多数为独生子女,成长环境优越,对生活品质要求更高,更加注重优生优育的育儿观念,喜欢把自己的孩子打扮的时尚漂亮。

80、90年代的父母已成为了现代家庭的消费决策主体,同时,通过长期的收入水平提升,以及目前主流的“4+2+1”家庭结构,现代家庭的孩子的消费支出有两代人的财富积累为基础,放大与促进了童装的消费需求。

目前,童装消费已经成为家庭消费的重大支出之一,童装消费集中地体现了家庭支出的消费升级。

“4+2+1”或“4+2+2”的家庭结构和品牌意识增强的消费观,将催生出一种以儿童主导消费的新型文化。

(3)童装行业尚处成长期,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与男装、女装等服装品类相比,我国童装行业起步较晚,国内专业童装企业普遍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发展。

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我国童装行业尚处于成长期阶段,市场需求增长迅速,成长空间巨大。

三、行业竞争格局

1、女装行业竞争格局

国内女装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企业众多。

由于女性消费者更加注重服装的时尚化和个性化,因此,与男装相比,女装行业品牌数量更多,女装企业规模也偏小,市场集中度较低。

随着国际一线品牌CHANEL、LouisVuitton、DIOR、BURBERRY等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快时尚品牌UNIQLO、GAP、ZARA、H&M等最近几年也纷纷在国内设立销售终端,加剧了国内服装消费行业的竞争。

我国高端女装市场起步较晚,目前已形成一些知名的高端女装品牌,如朗姿、玛丝菲尔、维格娜丝、雅莹、歌力思等。

这些女装品牌多成立于90年代,经过二十余年的经营,具有独立的研发设计能力、形成独特的风格和品牌形象、建立起销售渠道,在国内拥有一批较为稳定的消费群体。

但由于国内消费者品牌意识刚刚崛起。

但奢侈品牌的建立需要品牌内涵的数十载沉淀,现阶段国内尚未出现可与国外奢侈品巨头抗衡的奢侈品女装品牌。

因此,尽管中国女性高端消费需求旺盛,但奢侈女装市场几乎被国际奢侈品牌垄断,本土品牌的身影较少。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文化的弘扬及影响力的扩大,未来我国必将孕育出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奢侈品牌。

2、男装行业竞争格局

(1)男装行业属于完全竞争行业,行业内竞争较为激烈

中高档休闲男装作为男装的一个细分行业,和整体男装行业同属于完全市场化竞争行业,行业内企业和品牌数量众多,竞争激烈。

近几年国外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极大地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

国际一线品牌拥有资金、品牌和设计等方面的优势,走高端、高价位的道路,在一二线中心城市具备强大的竞争优势。

目前已进入中国中高档男装市场的国际品牌包括GiorgioArmani、ErmenegildoZegna、Cerruti1881、Dunhill、HugoBoss等。

(2)品牌的竞争成为主要竞争形式

中高档休闲男装主要定位于具有如下特点的男士:

收入和消费水平较高,比较注重生活品质,注重体现个人品味和社会地位,愿意为高品质和较强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付费。

因此消费者在选择服装消费时,对价格的敏感程度相对较低,而对品牌和品质的敏感程度较高,他们更加倾向于选择自己喜爱的品牌进行消费。

因此中高档休闲男装行业内企业的主要竞争形式为“品牌竞争”,而品牌蕴含的文化和品质则是品牌竞争的核心。

3、童装行业竞争格局

虽然我国童装市场潜在的空间与容量巨大,但因起步较晚,目前童装市场集中度较低。

较低的市场集中度给童装品牌带来了机会。

由于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竞争格局,我国童装市场目前品牌众多,行业竞争较为激烈。

除了众多的专业童装品牌外,随着成人服装市场趋于成熟以及童装市场相对快速的增长,众多国内外成人服装品牌企业也纷纷加入该市场,加剧了行业竞争。

四、行业的进入壁垒

1、品牌壁垒

品牌是企业优良的产品质量、完善的售后服务、良好的产品形象、深厚的文化内涵、优秀的管理团队等因素所形成的一种综合评价和认知,是企业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与消费者建立起来的信任。

特别是高档及奢侈女装品牌,更是需要长期的积累与沉淀。

对于新进入者而言,品牌是资金和资源所无法替代的巨大障碍。

2、设计壁垒

研发设计能力直接决定其产品风格、品牌个性和文化内涵,是服装企业创建品牌的基石。

设计水平是目前制约品牌服装企业,尤其是女装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由于研发设计能力的不足,大部分国内品牌服装企业难以生产出具有较高时尚度的产品,不能满足中高收入消费群体的需要,制约了其潜在市场的开发。

3、营销网络壁垒

店铺是主流品牌服装最主要的销售渠道,但是对于讲究品牌形象的服装零售商而言,店铺的作用还包括产品展示和品牌传达。

许多国际休闲时尚服装品牌甚至很少使用广告,而将店铺作为其最主要的宣传媒介。

对于以百货商场为主要销售渠道的中高端品牌服装,建立营销网络首先需要得到来自商场的认可。

百货商场选择楼层布局不仅考虑产品档次,也会考虑到品牌、销售额等多种因素。

品牌服装开设店铺对周边的商业环境要求较高,部分服装公司通过不断提高销售渠道档次,在更高端的商场开设店铺、进驻多个重点城市高端商圈及商场,以此来提高公司及其服装品牌的影响力,黄金地段的商铺资源形成了较高的营销渠道壁垒。

4、完整供应链壁垒

在国际品牌服装企业的影响下,以生产外包为主要特征的轻资产经营模式正越来越多地被众多品牌服装企业所采用。

由于企业部分或者完全不拥有生产设施,因此采取上述经营模式意味着企业必须拥有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才能保证体系的高效率运转。

除此以外,企业还需建立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监督、控制和管理,协调各方准确而同步地完成由供应链某环节的变化所触发的调整工作。

因此,在通过生产外包控制经营成本的同时,企业的供应链整合能力也必须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拥有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形成了较高的供应链壁垒。

5、管理壁垒

企业管理能力和精细程度决定了企业运作的效率和成本,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经营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品牌女装企业管理是对设计、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等多方面流程进行有效整合,是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逐渐积累出来的,本行业的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期内获得。

五、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原因

从事品牌经营的服装企业拥有自主设计能力和终端渠道,能够确保企业获得较高的附加值,净利率、毛利率大幅高于传统服装制造行业。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虽然我国是一个服装大国,但一直以来都处于产业链的下游,附加值低。

因此,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产业支持政策,如《关于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若干意见的通知》、《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关于加快推进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积极推动服装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是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重点。

(2)品牌服装的市场需求持续快速增长

随着我国人均GDP增长,2017年我国人均GDP已达5.97万元,居民消费进入快速增长和结构升级阶段,品牌服装也将迎来巨大的市场需求。

根据Wind资讯的数据,2010年至2017年,我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服装零售额从2,110亿元增加至10,35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24%,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我国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预计将由2010年的1.5亿人增长至2020年的4亿人。

消费升级和中产阶层的扩容将带动品牌服装的需求持续增长。

(3)品牌消费逐渐成为服装消费的主流

传统的服装消费更多地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强调保暖、遮盖、耐穿等因素。

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和居民消费的不断升级,居民对服装的消费理念也正在发生变化,服装消费更加强调服装的舒适性、个性化、时尚化、文化内涵等因素。

居民从购买标准统一的服饰逐步转变为选择符合自身经济基础、身份地位、性格特点和审美的服装品牌,服装消费观念的转变强化了居民对品牌服饰的消费需求,提高了对中高档品牌服饰的需求。

(4)电商渠道崛起为行业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我国网络购物规模在近年来发展迅速,对于线下实体销售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受益于更为低廉的价格、打破地域限制的购物方式,电商渠道更加受到消费者青睐,从长远看,网络购物所带来的基于大数据、需求导向的突破实体空间、时间限制的新零售模式变革将有效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进而为品牌服装企业构建全渠道零售模式创造了条件。

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将为服装产品的设计流程、零售方式、仓储物流体系等带来深刻变革,也将为行业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2、不利因素

(1)国内服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服装消费市场的迅速增长,在部分女装顶级国际品牌早先进入国内市场后,一些定位较低的平价时尚品牌也陆续登陆中国市场。

虽然中国已经成为国际时尚品牌的主要市场,但各大国际时尚品牌在中国的渗透率仍然远落后于该品牌在其所属国的渗透率。

国际时尚品牌的进一步参与将使得国内中高档时尚休闲服装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

这些企业在资金、人才、设计等方面优势较为明显,拥有一套商品策划、设计、生产、零售完整的运营模式。

国际时尚品牌的陆续进入,加剧了中高档时尚休闲服装品牌服饰领域的竞争。

(2)我国服装自主设计和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我国服装行业过去以生产为主,受制于投入不足及缺乏相关人才,目前部分国内中高档时尚休闲服装企业尚未能形成清晰的商品企划思路,亦缺乏根据自身品牌定位及时尚潮流趋势设计差异化产品的能力,自主设计和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表现在:

第一,部分企业品牌意识不强,设计和研发投入资金不足,难以形成自己独特设计风格;第二,现代时尚产业要求服装企业对消费者喜好变化和流行趋势迅速反应,我国部分服装企业缺乏有效的创新机制,设计师对时尚敏感性不足,新品设计周期普遍较长;第三,部分服装企业缺乏完善的设计师培养机制,服装设计水准很难提升到一个新台阶。

七、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1、设计研发水平

目前全球休闲服装市场的时尚及潮流以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为中心,同时北美及日韩的服装设计水平也具有较强影响力,其他国家及地区大多处于潮流跟随状态,国内休闲服装行业的设计能力总体上与国外时尚大国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受经济产业的发展模式和我国服装业的发展历程的影响,我国并没有重视发展服装行业前端的设计研发工作。

随着行业的发展及市场需求的变化,设计研发开始得到重视,我国服装业产业链的发展正在经历由中后端向前端转移。

国内企业通过参与国际服饰市场考察,国际服饰时尚交流活动,与国际知名设计机构合作,聘请国际优秀设计师等方式,不断学习积累,提升设计能力,逐步缩小与国际领先服装品牌的差距。

2、信息技术的应用

传统服装行业产业链长、产业部门多、市场反应慢,而服装消费者对时尚型、个性化的需求日益强烈,互联网具有无时空界限、信息量大、互动性、即时迅速、便利性、个性化塑造与满足等特点,智能技术可实现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柔性化改造。

互联网和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对市场需求快速反应、降低成本、按需生产、全球采购和营销、产品创新、沟通便利、库存减少,进而实现组织的扁平化、供应链的缩短和管理的信息化、制度化。

以智能制造和“互联网+”为核心的智慧零售创新体系不仅能够减少被浪费的成本,还能挖掘被忽视的资源。

“互联网+”是一种信息资源,信息资源不仅仅是信息技术,更是信息数据本身。

在O2O、C2B的过程,服装企业对于消费者生活方式、流行趋势的把握,以及客户数据的分析、决策和随之而来的快速反应。

未来服装行业的发展是线下与线上的融合,渠道零售端的融合将倒逼行业供应链的互联网改造,产品将更体现个性化,去库存、小批量多品牌的订单需求拉动服装制造供应链条向柔性生产发展。

3、高科技面料的推广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环保理念的深入,服装行业开始注重对高科技面料的使用,如富纤、氨纶等高科技面料的运用,使服装既有天然面料的舒适性,又容易清洗,且能保持良好的形态。

国际纺织强国各有优势,意大利着重于上乘的丝料制造和印染,英国着重于精纺羊毛和斜纹软呢的开发,日本则重在高科技光纤和磨光技术研究。

一套服装可能汲取了各国最优秀的纺织工艺,成为全球面料技术的融合展示。

目前,我国面料行业的技术水平与意大利、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内高档服装品牌较多使用进口面料。

八、行业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

1、行业周期性

总体而言,服装消费,尤其是品牌服装的消费与经济周期的波动存在一定联系。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上升周期中,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升带动其服装消费需求增长及消费升级,而经济增速放缓甚至衰退的周期中,服装消费需求受到一定抑制。

2、行业区域性

区域性方面,我国服装行业呈现两个特点:

一、北方由于四季较为分明,秋冬款女装的上架时间均早于南方;二是东南沿海地区和一二线城市由于经济较为发达,对服装尤其是中高档服装的消费需求较之其他地区更为集中。

3、行业季节性

服装消费存在着一定的季节性波动,尤其是对于中高档品牌服装而言,除了季节更替引起的必要需求外,由于产品具有较为突出的时尚潮流因素,其换季置装的需求更为突出。

一般而言,由于第一季度、第四季度服装面料成本和售价较高、节日消费集中,因此第一季度、第四季度相对处于旺季。

九、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联性

服装行业的上游为面料行业。

面料风格、品质对服装的风格与档次影响较大。

近年来,我国服装面料技术创新、产品性能、产品设计等方面均有大幅提升。

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纺织面料行业的发展,降低了服装行业对进口面料的依赖度。

但我国面料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明显差距,如流行色鲜艳度不足,织物结构及外观风格有明显差距,手感及功能不能满足要求;质量、批量稳定性和重现性较差等。

我国面料行业发展相对滞后使得中高档服装仍较多的使用进口面料。

服装行业的下游为终端消费者。

宏观经济景气度、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职业、性格特点等都会影响消费者对服装价格、设计风格、品质等的选择。

总体而言,目前我国消费者对服装的消费表现以下特征:

第一,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选择服装时更关注服装品质,追求个性化、时尚化的产品;第二,中高收入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较低,更关注服装的款式、色彩和舒适度;第三,注重消费体验,关注购物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