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防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91607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通病防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质量通病防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质量通病防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质量通病防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质量通病防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通病防治.docx

《质量通病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通病防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通病防治.docx

质量通病防治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一、工程概况

1、本工程位于广州大学城西北-东南中轴线的南部,中环西路南侧,外环西路北侧,广东工业大学校区与华南理工大学校区之间,南面临近岭南印象园及珠江三支香水道。

,由14栋住宅楼和相应的公建配套组成,总建筑面积约150095㎡,其中地下部分建筑面积约46009㎡;设两层地下室;地上16层,地上部分建筑面积约104086㎡,包含1栋3层的肉菜市场,建筑面积约2620㎡;1栋垃圾站,建筑面积约150㎡;其他老人服务站、文化活动中心、物业管理、居民健身所等,建筑面积约3420㎡。

2、本工程建设单位为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广州城建开发设计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广州城建开发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广东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暂定开工日期为2011年6月10日,竣工日期为2013年9月30日,施工总工期为844个日历天。

二、编写依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大学城DS1202、1301地块设计图纸

三、主要质量通病

1、现浇混凝土的开裂;

2、墙体抹灰层裂缝、空鼓;

3、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4、渗漏;

5、钢筋偏位;

6、模板变形、偏位;

四、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现浇混凝土开裂的控制措施

(1)、地下室外墙板裂缝控制

地下室外墙裂缝的发生是由于水化热温升回降速度过快,砼表面失水收缩,地下室底板约束过大引起,其出现的原理为:

长墙结构产生温度和收缩变形,在高度方向是自由的,但在纵向却受到另一结构地下室底板的约束,在长墙承受降温和收缩作用时,必将产生缩短变形,受到底板的约束,引起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抗拉强度时便引起开裂,裂缝方向永远垂直于拉应力方向,故为竖向。

我公司通过大量工程实践总结出控制地下室外墙板裂缝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

、针对钢筋设置及绑扎不均匀导致混凝土抗收缩能力不足措施

我们与现场设计师进行混凝土收缩分析,提出水平钢筋放置于竖向钢筋外侧的建议,并协同设计进行地下室外墙受力验算,确认水平钢筋放置外侧安全、合理、切实可行。

同时加强现场操作工人施工交底和质量管理,控制钢筋绑扎成型质量。

、针对商品混凝土质量差造成混凝土易开裂的措施

选用细度模数1.8以上中砂和人工破碎碎石。

并严格控制,做到原材料专门堆放,进行定期检查。

采用发热量小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减小混凝土凝结过程中的发热量,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达到减小墙体内外温差,减少裂缝的目的。

掺加具有微膨胀左右的WG-HEA膨胀抗裂剂。

该外加剂属于国家星火产品,能有效补偿和抵抗混凝土的收缩,避免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

、针对成型后混凝土养护中的通病的措施

我们按照“穷尽可能、全面防治”的要求,加大成本投入,专人负责养护工作,进行监督和控制。

进行养护技术交底。

由于模板的覆盖,养护水分很难渗入到墙体内部,不利于内部温度的降低和膨胀剂的水化产生抗裂作用。

我们制订了加快拆模时间,24小时后拆模,保证养护水分充足方案并进行了实施。

不间断浇水5天,湿润养护一周。

拆模后及时全面覆盖麻袋,不允许墙面出现外露现象。

(2)、楼面局部开裂措施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在施工中抓住三个主要环节,是控制和减少现浇楼板裂缝的关键:

、钢筋工程:

现代住宅因其智能化及消费者要求的提高,管线的预埋成为必不可少的措施。

但由于管线过多,使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度减少,从而造成现浇楼板在砼成型后应力不均,呈现一些细小的规则裂缝。

而施工中人为或机械碰撞钢筋,又使钢筋有保护层厚度过大,间接导致了裂缝的形成。

另外,因室外气温温差变化较大,特别是经历酷暑与寒冬的建筑物东西山墙,成为45°规则裂缝产生的集中之处。

针对上述钢筋设计与施工中的裂缝成因,相应采取措施,未雨绸缪,是可以防患于未然的。

预埋管线过多是不可避免的,但若在管线上下各覆盖Φ4@100宽600的钢筋网片,控制水电管线间距在20毫米以上,则避免了因管线过多造成的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力下降。

施工中,为预防人为踩踏板筋,则可在钢筋网下设置间距1米的钢筋马凳,并多设供人行走的跳板,尽量减少人为或机械损坏、踏坏钢筋。

建筑物东西山墙处45°裂缝是楼板裂缝较为集中的,因建筑物内外温差较大,钢筋与混凝土收缩性能不同,它是不可避免的。

但施工中若在此裂缝较为集中之处会同设计,在外墙转角处放置Φ8@100、长度为梁长三分之一的钢筋,是可以减少裂缝的。

、模板工程:

市场经济下的建筑市场,利润与成本是建筑企业长期思索的课题。

而配备模板的套数与其周转期的长短,则直接关系着成本的大小。

而因拆模过早,砼强度未达到或因模板支撑系统不牢,楼面荷载影响造成楼板超值挠曲,也可能造成板中通长裂缝。

一般住宅工程应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砼应达到拆模强度要求才允许拆底模,考虑到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模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

因此,确保结构上两个楼层来承受施工荷载,最底部一层方可作为周转安装使用。

(即施工层砼浇筑完毕,其下一层承受施工层的荷载,最下一套模板方可拆除以保证施工进度。

此外,模板支撑中竖向连系杆应设置合理,支撑立杆应采用Φ48壁厚不小于3.5的钢管,其间距不大于900毫米,模板拆除过程中,随意扔钢管冲击楼板,也可能造成不可恢复的裂缝和变形,应尽量避免。

、混凝土工程:

随着商品混凝土的推广和普及,混凝土振捣工艺也逐步提高,因振捣不匀产生的裂缝逐渐减少甚至杜绝。

因此,混凝土振捣终凝成型的养护工作成为重中之重。

在混凝土终凝前,若因木蟹压抹不及时或次数不到,现浇混凝土板面也容易出现龟裂。

而在养护期内,砼强度未达到1.2Mpa,后续工序的施工,尤其是重物冲撞,也容易使板面出现不规则裂缝。

实践证明,砼浇捣后,在其终凝前采用木蟹进行三次压抹处理,能消除砼在塑性收缩阶段由于收缩变形引起的表面裂缝。

木蟹压抹阶段项目部派专人监督实施。

在气温较高(超过30℃)时,浇水养护是保证砼成型时的关键。

工地应根据现场实际设置竖向水管,并配有足够扬程的水泵,在砼浇捣12小时内对砼覆盖塑料薄膜养护。

薄膜养护应采用一次性材料,保证覆盖全部楼板,始终保持塑料薄膜内有凝结水,后续工序应尽量避免对塑料薄膜的破坏。

此外,砼养护期间,对于开间跨度较大的楼板,应尽量避免吊装堆放重物,以免外力冲击楼板。

砼强度未达1.2Mp时,不得进行后续工序施工。

2、墙体抹灰层裂缝、空鼓的控制

(1)、抹灰层裂缝空鼓产生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操作经验不够、培训教育不够

工人没有操作经验和受过系统的培训就上岗,没有掌握操作要领,违反操作规程。

进行科学的三级技术交底;加强岗前培训,每个大工必须经过岗前培训上岗;制定奖罚措施

、砂过细、含泥量大

砂子不能太细,太细的砂子易使砂浆收缩而产生裂缝,含泥量影响砂浆强度。

严格控制砂材料质量,必须逐车检查和按规定复试;由于成本问题,砂必须过筛达到规范要求优先用于外墙抹灰。

面层砂必须过水。

、基底表面粘结力不强

与抹灰层结合不好,当缺乏必要措施时,抹灰层容易分离空鼓。

将砼光滑的表面冲洗干净,用扫帚甩上一层1:

1糊状水泥砂浆。

砌体表面人工抹水泥砂浆2mm,用以打底毛化,增加与基层的粘结

、混凝土墙柱与砌体变形差异

框架结构混凝土构件与墙体材料结合处,多是两种不同的材质相接,其材料线胀系数不同,有些相差成倍数。

在温度变化时引起两种材料变形差异,如两者间的拉结构造处理不好,会出现分离式的裂缝,常见的墙柱间竖向裂缝和梁底的水平裂缝等。

砌体与砼水平连接设置改进拉结筋;混凝土墙体与砌体相接处挂钢丝网;砌体砌至梁底面500处间隔一段时间后用膨胀砼添实。

砌体砌筑前必须隔夜浇水,砌筑砂浆必须饱满。

砌体与砼之间的拉结

、抹灰层与基体墙体强度差异

抹灰层与基体的材料强度等级悬殊,两者在干缩、温度变化的共同作用下伸缩不一致,对结合层产生水平的挤压力,形成粘结层的剪切破坏,易形成空鼓、裂缝等质量问题。

分隔条控制在3m之内。

保证使用同一批水泥。

保证灰饼、冲筋与粉刷砂浆是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搅拌。

、基底湿润掌握不好

外墙面浇水不透或不均匀。

由于砖有很高的吸水率,墙面浇水不透,会吸收砂浆中的水分,使砂浆中水泥的水化反应缺乏足够的水,影响底层砂浆的强度增长,使底层砂浆与墙面的粘结力降低。

面层砂浆强度的增长将会促使底层砂浆与墙面剥离,从而产生空鼓、裂缝。

墙面浇水不匀,造成不同部位水泥反应的程度有差异。

在内部应力的作用下,在砂浆强度较低的部位产生应力集中。

制定专人在抹灰之前对墙面分数遍浇水润湿,保证浇透均匀,让基层吸收一定的水分。

、基底表面不干净。

当基体是混凝土构件,混凝土表面残留了脱模剂,由于清理不干净,使抹灰层与基体之间起了隔离作用。

施工前将基体表面的尘埃、脱模剂、油渍等影响粘结牢固的物质用钢丝刷彻底剔除干净。

、抹灰层超厚,各层抹灰作业跟得太紧

为了赶工或图省工,一次成活,抹灰层太厚或各层抹灰作业跟得太紧,加之施工操作不当,砂浆因自身重力而下坠,易使底层砂浆与墙体初始形成的粘结力发生破坏,而对砂浆产生挠动,或与墙体产生相对位移。

另一方面,抹灰层太厚使得砂浆内、外层水化反应有差异,造成了砂浆内外层强度增长的不均匀,也会在内部应力作用下产生空鼓、裂缝。

分层压实;一次抹灰控制在相关规定之内;拉大前后遍抹灰层的操作时间,间隔时间不少于3d。

当面层为涂料时采用底层粘结层,中层找平层,面层装饰层三层抹灰。

底层应采用1:

2.5水泥砂浆打底,厚度为5-8mm,中层1:

1:

4混合砂浆找平,厚度7-9mm,面层1:

1:

6混合砂浆压光,厚度7-9mm。

当面层为面砖采用前两遍抹灰。

(2)、砼结构与砌体围护墙间的裂缝防治措施

砌体与砼结构之间的施工缝,由于两者材料收缩性能的不同,容易使粉刷层发生明显的垂直和水平收缩裂缝,严重影响房屋的美观性,虽然对房屋的安全没有什么影响,并且目前也还没有彻底加以克服的办法,为此,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尽可能好地加以克服:

、在围护墙砌筑时,务必将两侧垂直缝灌满砂浆,不得留有空隙;对于顶部的水平缝,在采用斜砖或平砖砌筑后,务必一定要用砂浆将缝隙严密嵌满、嵌实,这二条是减小裂缝开展的最根本性措施,否则再采取其它高代价的措施也是难于收效的。

、在两种不同材料的水平和垂直缝交接处,粉刷前应增设400mm宽钢板网(两边各200mm左右),使裂缝进一步分散和减小,以避免集中产生一条较大的收缝裂缝。

3、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粗砂,严禁使用山砂和混合粉。

、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空隙,填充墙砌筑完毕并间隔15天以后,方可将其补砌挤紧;补砌时,对双侧竖缝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嵌填密实。

、砌体结构坡屋顶卧梁下口的砌体应砌成踏步形。

、砌体结构砌完成后宜60天后再抹灰,并不得少于30天。

、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应一次浇筑完成。

、框架柱间填充墙拉结筋应满足砖模数要求,不得折弯压入砖缝。

4、防渗漏措施

、外墙防渗漏措施

外墙的防渗漏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牵一发而动全局,必须制订全面仔细的技术措施,确保每一个施工部位的安全可靠。

1)、外墙漏水的原因:

当降雨量超过10cm/h时,墙面就构成整批水幕,故水对整个墙面的净水压同样为70kg/m2,这是造成外墙渗水的主要外因。

内因则是墙面有裂缝,墙面的砂浆吸水性较大,防水性较差。

2)、漏水部位:

A、外墙填充墙的框架梁上口、下口及两侧。

B、外墙窗门口四周。

C、外墙混凝土体的对穿螺栓孔处。

3)外墙防渗漏做法:

外墙渗水的防治涉及面较大,我公司总结以往的处理经验,以“全面预防,重点控制”为指导思想的采取以下一些防治措施:

在主体施工阶段重点控制:

A、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标号、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本身结构振捣密实。

避免出现冷缝,并加强主体外墙混凝土的养护,确保混凝土表面不出现裂纹。

B、尽量不在外围竖向结构特别是墙、栏板上留置施工缝。

施工混凝土栏板及砌筑外墙前,要将底部残渣清扫干净,用水冲净灰尘。

C、外墙混凝土穿螺栓套筒施工时要保证室外部分比室内部分低20mm,雨水不至内灌。

D、外柱墙、栏板上使用穿墙螺栓固定模板位置时,除应按施工措施规定留设穿墙洞,另需要设置堵头,对穿墙螺栓孔分二次堵洞,如地下室墙示意。

在装修阶段重点做好:

A、外墙砌体分三次完成;砌体砌筑至梁或板底时,砌体充分沉降后用斜砖楔紧,斜砖上下两端砂浆要饱满。

砌筑砂浆内掺少量粉煤灰及防水粉,改善和易性,保证砖水平和竖向缝饱满,隔断渗水通道。

B、在外墙管道、洞口外圈用防水砂浆堵实。

C、在混凝土墙面与砖墙交界处和电线管等破墙处加钉300mm宽钢丝网一道,沿缝居中,两边各搭接150mm,用射钉钉紧绷牢,以防抹灰开裂。

D、墙面抹灰是墙面防水防漏的关键工序,要通过对第一层砂浆的抹平、压实来实现切断抹灰层的毛细管,并通过在砂浆中掺加适量的聚合物来提高砂浆的拒水、防渗、防漏性能。

此后,再满刷一道聚合物水泥浆作为抗渗加强层,从而达到使墙面不渗不漏的目的。

E、外窗台比内窗台低不少于20mm,并做出向外排水坡度。

上窗眉必须作出鹰嘴,坡度均为≥20%。

在不便做鹰嘴的雨蓬挑板下要做20mm的滴水线,并把板底的普通乳胶漆改为具有防水性能的外墙涂料代替。

F、外墙窗框安装后进行堵(塞)缝,塞缝采用聚合物的干硬性1:

2水泥砂浆分层填实,然后在外侧涂刷防水改性砂浆两道。

确保铝合金窗框下不空鼓,若发现空鼓,则用压力灌浆注入四周边框。

4)、外墙应采取高压水喷淋的方式进行试验,如发现渗水现象,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卫生间地面及隔墙防水措施

1)、卫生间砌筑墙体前必须先浇筑150高素混凝土带。

2)、卫生间地面做要按照设计要求精心施工防水涂膜。

卫生间防水要在墙根部上翻到顶。

3)、防水层施工前应对结构进行试水。

若有渗水必须找出源头,进行处理,直到不渗水为止。

4)、上下水管道洞应严格按规定分次封堵,管根嵌防水胶,并逐一进行试水。

水管四周200范围内适当由管边向外找坡。

5)、卫生间墙体1.8米以下墙面批挡为水泥砂浆,建议必要时加适量防水粉。

6)、卫生间地面应低于其它地面50mm,并按规定起坡(坡向排水地漏),坡度为1%,地漏应低于相邻地平面不小于10mm。

、屋面防水施工措施

屋面楼板混凝土结构施工时,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钢筋间距,保护层的厚度,混凝土结构振捣要密实,并蓄水加强养护。

1)、屋面砼施工不得留设施工缝和出现冷缝。

2)、屋面砼采用平板震荡器振捣密实时,其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3)、要加强砼的收水压光工作,应用两次压光,以减少裂缝的出现。

4)、要加强砼的养护,要创造条件蓄水养护,当不得蓄水养护时,设专人每天淋水保湿,每天淋水不少于6次。

5)、屋面防水层或找平层施工前其基层要清理干净,彻底清除结构层上面的松散杂物,予埋予留孔洞应填塞密实。

6)、严禁在原位批挡,原位拌制防水砂浆,以避免砂浆拌制不均匀而产生脱壳分离。

7)、要加强找平层或防水层的批挡压光工作,掌握好压光时间,压光一般以不少于三遍为宜,消除抹痕和闭塞细毛孔,达到压平、压实、压光。

8)、屋面施工前,必须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经监理工程师审核确认后方可组织施工。

9)、在屋面各道防水层或隔气施工时,伸出屋面管道、井(烟)道及高出屋面的结构处均应用柔性防水材料做泛水,其高度不小于250mm(管道泛水不小于300mm);最后一道泛水材料应采用卷材,并用管箍或压条将卷材上口压条,再用密封材料封口。

10)、刚性细石混凝土防水屋面施工除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A、钢筋网片应采用焊接型网片;

B、混凝土浇捣时,宜先铺三分之二厚度混凝土并摊平,再放置钢筋网片,后铺三分之一的混凝土,振捣并碾压密实,收水后分二次压光;

C、分格缝应上下贯通,缝内不得有水泥砂浆粘结。

在分格缝和周边缝隙干净干燥后,用与密封材料相匹配的基层处理剂粉刷,待其表面干燥后立即嵌填防水油膏,密封材料底层应填背衬泡沫棒,分格缝粘贴不小于200mm宽的卷材保护导

D、保水养护不小于14天;

E、屋面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进行蓄水或淋水试验。

、门窗的防渗漏措施

1)、安装密封条应留有伸缩余量,一般门窗的装配边长20~30mm,在转角处应斜面断开,并用胶粘贴牢固,以免产生收缩缝。

2)、横向及竖直组合时,应采取套插搭接,形成面组合搭接长度宜为10mm,并用密封膏密封。

3)、门窗外框与墙体的缝隙填塞应按设计要求处理。

门窗框与墙体安装缝隙的处理,如设计有规定时,按设计规定执行。

如设计未规定填缝材料时,应填塞水泥浆,如室外侧留封槽口,填嵌防水密封胶。

4)、窗楣做鹰嘴、外窗台低于内窗台,外窗台做向外排水坡

窗楣及窗台块料贴面,其外角采用夹角镶贴。

窗外周边留宽5mm深8mm槽,防水胶密封。

安装用螺丝应用铜或不锈钢螺丝。

窗台内外高差>10mm。

5)、门窗安装前应进行三项性能的见证取样检测,安装完毕后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现场检验。

6)、门窗框安装固定前应对预留墙洞尺寸进行复核,用防水砂浆刮糙处理,然后实施外框固定。

固定后的外框与墙体应根据饰面材料确定间隙。

7)、门窗安装应采用镀锌铁片连接固定,镀锌铁片厚度不小于1.5mm,固定点间距:

转角处180mm,框边处不大于500mm,严禁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门窗框。

8)、门窗洞口应用干净干燥后施打发泡剂,发泡剂应连续施打、一次成型、充填饱满,溢出门窗框外的发泡剂应在结膜前塞入缝隙内,发泡剂外膜破损。

9)、门窗框外侧应留5mm宽的打胶槽口;外墙面层为粉刷层时,宜贴上“┻”型塑料条做槽口。

10)、打胶面应干净干燥后施打密封胶,且应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

严禁在涂料面层上打密封胶。

、楼地面渗漏的防治技术措施

1)、上下水管等预留洞口坐标位置应正确,洞口形状为上大下小。

2)、管道安装前,楼板板厚范围内上下水管的光滑外壁应先做毛化处理,再均匀涂一层401塑料胶,然后用筛选的中粗砂喷洒均匀。

3)、现浇板预留洞口填塞前,应将洞口清洗干净、毛化处理、涂刷加胶水泥浆作粘结层。

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4小时蓄水试验。

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填塞。

管道安装后,应在洞口处进行24小时蓄水试验。

4)、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四周清理干净,阴角处粉成小圆弧。

防水层的泛水高度不得小于300mm。

5)、地面找平层向地漏放坡1~1.5%,地漏口要比相邻地面低5mm。

6)、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施工完毕后,应进行24小时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20~30mm。

7)、卫生间墙面防水砂浆应进行不少于2次的刮糙

5、防止钢筋偏位措施

1)预防钢筋材性的缺陷的措施

①严格执行钢筋进场的一整套验收制度,包括检查出厂证明书,作机械性能试验,进行外观检查,核对钢筋的品种、规格等。

②发现脆断现象或焊接性能不良,应作化学成分检验。

③重视钢筋的保管工作,防止机械损伤或沾染油污。

需要在现场存放较长时间的钢筋应堆入仓库或料棚,并用垫木垫起20厘米以上,防止浸水或受到雨露浸蚀。

钢筋应按不同等级、规格分批挂牌堆放。

严禁各种钢筋无牌混杂堆放。

④不符合要求的钢筋必须退货;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2)预防梁、板的受拉钢筋有效高度减小的措施

①梁、板底受拉钢筋下要用规定厚度的预制水泥垫块垫稳,不得用石子、碎砖代替,也不能用两块薄垫块合成一块使用。

②严格控制梁、板的截面高度、特别是悬臂板根部的截面高度。

③负弯矩钢筋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板内负弯矩钢筋可用撑筋,也可用铁丝吊在楞木上;负弯矩钢筋必须扎牢、放稳。

④板内预埋管应穿在负弯矩钢筋之下、弯矩钢筋之上。

⑤对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钢筋布置以及板内主、副筋的正反方向等易出错构件的钢筋布置,必须交底清楚,尽可能做好标记,避免产生差错。

⑥钢筋绑扎、安装完成后,必须认真进行隐蔽工程验收,仔细检查弯矩钢筋及负弯矩钢筋的位置;浇捣混凝土前应进行复查,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浇捣混凝土时应配备专人“看钢筋”,如有移位及时修复。

混凝土工也应该懂得尽量在操作过程中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移位、变形。

浇混凝土时不准移动钢筋。

3)预防柱内纵向受力钢筋移位的措施

①下柱伸出柱顶部分钢筋至小应加一道临时箍筋,箍筋尺寸应比上柱箍筋缩小,使上柱钢筋正好在外侧与下柱钢筋联接,再用木框或铁框卡住,牢靠地固定下柱伸出钢筋的位置。

②上柱钢筋与下柱伸出钢筋应绑扎或焊接牢固。

上柱与已移位的下柱伸出钢筋联接时,应保持上柱钢筋的设计位置。

③柱身钢筋应按要求每隔800mm左右用带铅丝有凹槽的水泥垫块扎牢,紧贴柱模板,固定位置。

柱子纵筋与箍筋应按要求扎牢,经检查无误后,再封柱子模板,柱子纵筋应保持顺直。

④浇捣柱凝土时严禁拆除柱顶的固定框架及临时箍筋,不得强行弯折伸出钢筋,注意保持伸出钢筋的正确位置,不得用震动器强行撬震柱子纵筋,防止绑扎松扣及水泥垫块脱落。

4)预防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够的措施

A、水泥垫块

①施工前准备好水泥垫块,水泥垫块应按级配比认真浇捣,并加以养护,保证其必要的强度,垫块厚度正确。

②垫块的间距一般为800mm左右,以垫块间的钢筋不下垂为准。

梁、柱的垫块应垫在纵筋处,板、槽的垫块应垫在钢筋交叉处。

③垫块应垫稳,柱中的垫块要扎牢,防止移位、脱落,严禁用碎石、碎砖充作垫块。

B、浇捣混凝土前要检查水泥垫块等措施是否完好,浇捣混凝土时要注意保护,使保护层有一定的厚度。

C、严格控制保护层厚度的施工误差不大于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

D、混凝土保护层也不得超厚,否则将产生有效高度减少的缺陷。

5)预防钢筋间距不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歪斜不齐的措施

①箍筋要通过计算确定只数和间距,摆箍筋时应先在统长纵筋上划线,然后按线距摆开。

②梁钢筋穿好以后,一般可按架立钢筋、弯起钢筋、受拉钢筋的顺序与箍筋绑扎,避免骨架歪斜不齐。

③梁受拉区好有两排以上钢筋,可用短钢筋垫在两排钢筋之间,使上排钢筋位置正确,控制上、下排钢筋的间距。

④认真交底,特别是箍筋间距有变化时要交代清楚。

⑤认真操作、纵筋在两端处要对齐,间距均匀分布;板内纵横两个方向均应先划线,然后摆开钢筋,进行绑扎,两层钢筋间应加撑筋,保持间距。

6)预防钢筋接头和锚固的缺陷的措施

①分清受拉区、受压区中“同一截面”内接头数量、搭接长度的规定。

配筋表须经技术负责人审查签字。

②认真交底,认真操作。

③焊接机械,、设备应符合使用要求,焊条品种、规格与钢筋搭配合宜,钢筋端头间隙适当,坡口面加工平顺,角度准确。

焊工必须按规定持证止岗。

7)预防节点处钢筋布置不合理的措施

①现浇肋梁楼盖主次梁、板的节点处上部钢筋的布置应为:

主梁负弯矩钢筋在最下皮,次梁负弯矩钢筋中间,板钢筋在上面,双向板较小跨度方向钢筋一般受力较大,应放在较大跨度方向钢筋下面。

②连续梁中间支座或框架中间节点处的上部钢筋应贯穿支座或节点,不得在支座或节点内截断、接头。

框架梁端节点处上部钢筋在节点内的锚固长度应符合有关规定,并伸过节点中心线,需要弯折时要保证其水平段长度,弯折后长度不应小于10d。

③现浇上、下柱纵筋搭接头,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框架顶部节点柱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较大,在柱内锚固有困难时,可弯折锚固在梁、板内。

④锚固筋的长度、插入节点深度,不仅配筋时注意不要搞错,绑扎安装时也要按规定仔细检查。

⑤所有应在节点处增加的箍筋、吊筋,均应按要求绑扎牢固。

梁端第一个箍筋距离节点边缘不大于50mm。

6、防止模板变形、偏位等措施

、轴线偏位的预防措施

A、精确弹线:

每层都必须从同一基准点出发测出各条轴线,并按测量的要求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