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课外阅读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91444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课外阅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二年级课外阅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二年级课外阅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二年级课外阅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二年级课外阅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课外阅读教案.docx

《二年级课外阅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课外阅读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课外阅读教案.docx

二年级课外阅读教案

二年级课外阅读教案

第一课课内得法课外活用

一、指导目的

二、1、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二、指导重点:

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三、课前准备:

1、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

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四、指导课时:

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推荐文章引入指导

1、引入语:

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

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

2、请1~2位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3、同位互相推荐好文章。

二、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

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老师会推荐一组这样的文章。

[因为我们在学习的第五组刻纹饰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

2、提问:

没有老师的帮忙你准备怎样读懂它呢?

[随机板贴]

3、过渡:

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语文课内也学过不少,同学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板贴:

课内得法]

4、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与文书38、67、68、71、75、82页的黄泡泡里分别藏着什么样的读书方法。

5、生汇报讨论所得。

[随机板贴]

6、小结。

[板贴:

课外活用]

三、运用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

1、学生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

2、学生汇报读书所得。

3、小结:

真高兴!

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更多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

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

课内得法,课外活用。

好文章向大家推荐。

 

第二课种下一份意外的惊喜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与人为善,真诚友好的良好品质.

2,反复阅读文章,理清脉络,把握内容(教学重点).

3,理解文章表达的深刻含义(教学难点).

教学设想:

1,反复阅读文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什么是意外的惊喜.

2,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意外的惊喜”与“种下”的关系.

指导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高手云集的舞台上,你的才艺展示搏得了阵阵掌声;上学路上,同学主动与你打招呼,给你一个会心的微笑,在你的耐心帮助下,同学的学习进步了,不好的行为习惯完全改掉了,这些,都是你得到的一份意外的惊喜,这份意外的惊喜,或许是你努力的结果,或许是你根本就没有想到的。

二,解题:

我们先琢磨琢磨题目,这对理解文章是有帮助的.1,看看题目的语法结构;2,题目中的重点词是什么?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既是“种下”,就是有意而为之,那为什么叫“意外”呢?

“惊喜”能种下吗?

带着这样的问题,大家默读课文.

2,①指名朗读1—5段.

②指名朗读6—10段.

3,概括1—5段的主要内容:

“我”曾经得到的意外惊喜.

4,概括6—10段的主要内容:

别人曾经得到的意外惊喜.

1,1—5段写的是“我”得到的意外惊喜,说说“我”得到了那些惊喜?

2,这些惊喜是“我”曾预想或期望得到的吗?

明确:

⑴①不知来自何方的问候与馈赠;②素不相识的人给“我”讲述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③向“我”介绍富有生气、值得写的人物;④寄来新书,新书带“我”领略异地绝美的风光.⑵这些惊喜“我”并未预想或期望得到,因为写出好的、感人的作品,在“我”看来,是创作者的本分之事,一个人应该认真地、真诚地去对待自己的职业.

3,为什么叫“意外”呢?

“我”的作品得到别人的认可,无意中给了别人美好的精神享受或审美愉悦,在“我”根本没想到的情况下,别人给“我”回报.

4,6—10段写的是德拉夫妇、托尔斯泰、女友得到的惊喜,他们得到了什么惊喜?

他们得到的惊喜也是意外的吗?

明确:

⑴①德拉夫妇得到的是他们彼此真切的爱;②托尔斯泰得到的是他自己种下的树苗已长大了,已枝繁叶茂,绿荫如盖了;③女友得到的是和男友志趣相投的情缘。

⑵德拉夫妇一方为另一方种下爱、种下真诚,相互都得到了对方的温暖、尊重,他们有真正的爱情和幸福;小时侯出于好奇所做的游戏,没想到现在给了托尔斯泰巨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男女双方对知识的渴求,种下了互相倾慕的种子,才有了爱情的萌芽。

6,第八段中说“饱经忧患的老人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你认为是什么启示?

明确:

一个人只要以一颗不求回报的平常心来对待这个世界,真诚对待别人,把快乐送给别人,为别人无私地奉献,他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五,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你种下过什么意外的惊喜吗?

和大家交流一下

 

第三课春天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交流阅读感受,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2.通过阅读描写春天、赞美春天的文章,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积累语言。

教学理念:

  创设浓浓的读书氛围,采用多种方法让孩子阅读,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领悟做人的一些道理,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

指导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1.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录音磁带,会唱的同学拍手跟着唱。

2.听后,师问:

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歌?

(春天)

3.是啊,美丽的春姑娘已经悄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那么你们在哪看到了春天的痕迹呢?

(生自由谈)那么用什么样的文字能把我们看到的春天描写下来?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春天,阅读几篇描写春天的文章。

二、指导阅读。

(一)阅读“春暖花开”的文字。

1.读了这些你觉得春天给你了什么感觉?

带着自己的感觉,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边读边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你会读得更美!

2.这两段有很多好词佳句,把你喜欢的词句读出来,再美美地读一读,记一记。

3.交流所画的词句,有感情朗读。

(二)走进“童话城堡”

1.过渡:

阅读完春天的美文,让我们走进春天的童话城堡。

2.听一听《花孩子找颜色》想一想:

花孩子们分别找到了什么颜色?

你最喜欢哪个花孩子?

3.交流。

(三)感受“春的使者”

1.是谁带来春的消息,春天的使者是谁呢?

2.学生朗读《春天》。

三、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阅读了有关春天的几篇文章,感受了春天的美好,积累了一些描写春天的好词佳句,收获可真不少。

“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希望课后大家能多阅读一些好的书籍,去获得更多的知识。

 

第四课《夏夜》《冬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2.学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语言文字之中。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打比方、拟人的写作手法。

2.通过阅读这样的文章,学会作者的写作手法,为下一次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几天校园的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夏天怎样?

秋天又是怎样?

现在呢?

)冬天给你们的感觉是怎样的?

(指名)

2.看来同学们对季节的感悟还是比较丰富的,你还记得我们学的第四单元——韵味吗?

韵味是什么,是啊,我们可以在语言文字之中细细体会。

你能背诵一下你喜欢的句段吗?

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韵味。

(指名背诵)

3.老师就给你推荐《课外阅读》上的一篇文章,请你来用心读读,用心感悟。

二、指导阅读

1.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夏夜》,利用工具书自己学会生字生词,看看文章是如何来写夏天的夜晚。

①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书中有一些词语非常的美,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

②看来大家能够利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真不错!

那么作者是如何来写夏天的夜晚,你发现了吗?

(指名回答:

写作手法——打比方、拟人……)

③这么美的文章,除了了解它的写作手法,还要积累其中的优美句段、词语,你准备积累哪些词语呢?

在书上标注出来。

谁来说说你画的词语或是句段?

④同学们积累了这么多,老师也想积累几句。

谁想读读?

(指名读)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2.其实《冬娃》也同样运用了刚才我们提到的这些写作手法,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文章。

①请你自己读读,看看《冬娃》哪些地方用到了拟人的写作方法,做出标记。

②指名回答

③请你自己读读这几句,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回答)

④你能带着这种恬静、欢乐再来读读这两句吗?

⑤这篇文章你想积累哪些词语?

⑥你愿不愿意把我们积累的词语和写作手法用到你的文字之中?

那就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3、老师给你准备了美丽的景物,请你用心体悟,然后选择一个景物,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4.生练笔,老师巡视指导。

5.交流: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同学们的大作。

三、总结

同学们,我还记得张晓风说过:

“我喜欢看书,特别是在夜晚。

在书籍里面,我不能自抑地要喜爱那些泛黄的线装书,握着它就觉得握着一脉优美的传统,那涩黯的纸面蕴含着一种古典的美。

历史的兴亡、人物的迭代本是这样虚幻,唯有书中的智慧永远长存。

热爱读书吧!

四、拓展推荐

老舍《济南的冬天》

朱自清《春》

第五课《父母心》

一、指导目的:

1、通过认识阅读课外书的作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回顾总结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利用阅读卡,让学生把自己阅读的收获积累下来,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二、指导的重点:

指导学生如何概括文章大意以及如何选择积累好词妙句。

三、课前准备: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父母的心》

四、指导课时:

2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激趣导入

哪个同学看过课外书的请举手。

看来你们班同学都是爱看书的好孩子。

师也很喜欢看课外书呢,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怎样看课外书。

(二)认识看课外书的作用

师:

哪个同学从幼儿园开始就喜欢看书?

你真厉害,还没识字就开始看书了,你真是个爱看书的孩子。

你能跟大家说说你为什么那么爱看书吗?

(生回答)

师:

当你们看了一个精彩有趣的故事以后,通常会怎么做呢?

(生谈自己的做法)

师:

是啊,当我们看了有趣的故事以后,都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好朋友听,和朋友一起分享,这样也起到了看书的作用。

板书:

分享有趣的故事内容

师:

你们上小学以后,语文老师常常会布置你们看课外书,那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生谈自己的想法)

师:

对,看课外书不仅让我们了解很多有趣的故事、科学,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你们知道怎样读书才能使我们有更多的收获吗?

(生答)

师根据回答总结:

把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以后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板书:

摘好词妙句

看了故事以后,自己一定会有一些深刻的体会,从中明白一些道理,我们可以把这些感受写下来。

板书:

写感受

(三)概括读书的方法

师:

大家回顾一下,平时你是怎样看书的,你知道有哪些读书的方法?

(精读、速读)

师:

当你读书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语时,你会怎么做?

(问爸爸妈妈、问同学老师、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

(语文书18页、34页、77页的小泡泡有相关的提示,生不会回答时可以指导理解)

(四)运用读书方法进行阅读

1、师:

原来我们班同学啊,都那么会读书,现在老师向你们推荐一个很感人的故事,有一对非常贫穷的夫妻,他们有四个孩子,但是却穷得难以维持生计,有个贵夫人想用一笔钱去换他们的一个孩子,你们猜他们会答应吗?

这个故事叫《父母的心》,想知道结果就自己去看吧。

请你们用速读的方法看完这个故事以后再来跟大家分享这个感人的故事。

2、生进行阅读(快速默读)

3、生分享故事内容(概括内容大意)。

师对如何概括大意作适当的指导:

什么时候?

谁?

在哪里?

发生什么事?

4、师:

要想有更多的收获,我们还要把文章中用得好的词语和描写生动的句子摘录下来,现在我们进行第二次阅读,你们说这次要用什么方法去读呢?

那就拿起铅笔,用你喜欢的方法去细细品读吧,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你的同伴一起品味,边读边把你觉得用得好的词语和生动的句子画出来。

5、生进行第二次阅读。

(精读)

6、阅读反馈:

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

好在哪里?

你认为哪个句子写得生动?

为什么?

师对说得中肯的答案给以肯定,鼓励学生如何去品词品句。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生谈感受)

(五)总结:

今天同学们通过平时学会的阅读方法,自己学习了《父母的心》这个感人的故事,懂得了每个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颗崇高的爱心。

其实有关这个题材的文章还有很多,大家可以回去找找,看看你能找到几篇这类型的文章,带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六)作业:

完成阅读卡

 

第六课《名人故事》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初步的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前准备:

1、准备《十万个为什么》、《名人故事》两本书。

2、准备《李四光》一文,学生人手一份。

3、搜集学生学生想要查阅的问题、信息。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自主发现: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你们知道读书的好处吗?

学生交流

师:

还记得关于书籍的一些名人名言吗?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我们老祖先留下的一句话。

是的,读书是一种享受,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而且读书还能让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上课前有一位同学请教老师这样一个问题:

鱼儿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地沉浮?

老师还没来得及查找,现在你们每个小组都有一本《十万个为什么》,现在也让你们来当一回小老师,愿意帮这位同学找到问题的答案吗?

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找的最快?

2、学生自主查找。

3、小组汇报。

4、师:

看来读的书多了你们也能当老师啊,谁来告诉老师你们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交流。

5、师相机把学生的方法写在黑板上:

浏览目录---寻找页码---读文章的正文

小结:

孩子们,在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犹如大海,我们学是学不过来的,幸好我们有一位不会说话的良师益友---那就是书。

学会查阅书籍,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已经成了我们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

二、巩固练习,深入探究

1、过渡语:

其实刚才我们已经发现了一种最简单实用的读书方法--查阅,下面我们再来练习一下,谁来根据《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的目录给大家出题。

2、学生自由出题,小组竞赛。

3、情境创设:

刚才我们是直接指定了一本书查找,可有时我们想要找的信息不知道在哪本书里面,比如:

我想让同学们到图书馆独立查找有关地质学家李四光的资料,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可以和小组内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4、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小结:

到科学家的故事里寻找。

6、师相机板书:

确定图书门类

7、巩固练习:

师出示题目由学生自主选择练习:

(1)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2)到北京旅游的资料。

(3)大诗人李白的相关资料。

(4)春节的传统习俗。

8、小组自由选择练习,汇报。

 

师小结:

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在浩如烟海的书籍里要想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还得掌握一定的方法。

齐读板书。

三、引向深入,学会选择。

1、师导语:

刚才我们已经掌握了查阅资料最基本的方法,可是真正找到了自己需要的文章还要能够准确地选出自己所最想要的资料。

比如在学习《奇怪的大石头》一课时老师让我们在课前查阅我们前面提到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的相关资料,在上课的时候还要交流,你觉得应该向同学们介绍李四光老先生的哪些方面?

2、学生自由讨论。

3、小组汇报交流。

师小结梳理。

4、看来同学想知道还真不少,不过你们想了解的这些情况老师都已经带来了,就在你们桌子上,赶快去读吧,答案就在其中。

注意:

遇到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就用笔标上一个三角号。

5、学生自由阅读,师巡视了解。

6、读完了,谁来说说自己标出的段落。

(生答)可是在上课的时候由于时间关系,老师是不会让你把这些段落读完的,所以你还再去读自己画出的段落,用横线标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来。

生再读画,师巡视了解。

7、现在谁再来读读自己画出的句子?

(生读)师:

你看,这么长的一篇文章现在就剩下这么几句话了,这也就是你们最想了解的东西。

在同学们发言的时候你可要注

 

第七课《窗边的小豆豆》导读

教学目标:

1、通过导读,让孩子对故事的内容有一定了解,享受读书的快乐。

2、激发学生对新书《窗边的小豆豆》的阅读兴趣,产生阅读期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入题,激发阅读兴趣

导入:

孩子们,你想象过这样一所学校吗,两棵小树长成的活的门,几辆电车就是自己的教室,更奇特的是想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下午还可以去公园散步,运动会上的项目都是学生们自己设定的,暑假里老师还会带学生去海边洗温泉!

是啊,看着同学们瞪大的眼睛,一定非常惊讶和羡慕吧!

下面就让我们到这所特别的学校“巴学园”里去和那个叫小豆豆的女孩儿做个朋友吧!

(出示书的封面)!

二、出示书名,了解作者

1、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分享的书。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书名。

2、读了书名后,你有什么想说的,或想问的吗?

在日本,窗边族,指的是那些被人们冷落了的孩子。

他们不是有生理缺陷,就是有心理上的或者性格上的缺陷。

3、想读一读这本书吗?

(师拿着书)在看一本书以前我们先要仔细看看这本书的封面。

(出示书的封面)这本书的封面除了告诉我们书名之外,还告诉我们什么呢?

作者:

黑柳彻子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

她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1981年出版后,不仅在日本,而且在全球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截至2001年,日文版累计销量达938万册,成为日本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

该书已被译成了33种文字,介绍到世界各地,英文版在美国出版时,《纽约时报》发表了两个整版的书评文章,这一“殊荣”,不仅在她之前没有人获得过,在此之后也再无第二个人。

该书的英文版仅日本国内销量就达70多万册,至今无人超越。

1984年,联合国的官员在读完英文版的《窗边的小豆豆》后,认为“再也没有比她更了解孩子的了”,因而任命她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亚洲历史上第一位亲善大使。

三、看封面,认识主人公

1、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这本书的主人公吧,这就是这本书的主人公豆豆(出示封面主人公的图)

2、有同学看过这本书吗?

那么请你说说小豆豆在你心中是个怎么样的女孩子呢?

或者:

看图片,你觉得小豆豆是个怎么样的小姑娘?

(指名回答)

3、教师补充介绍:

就是这么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姑娘,刚上小学一年级就被开除了。

因为她总是忘了自己是在学校是在教室上课,总是做一些让老师头疼的事,让老师无法上课,也影响同学学习。

你知道小豆豆是谁吗?

4、她就是作者黑柳彻子。

(对照图)了解了这些有什么想法?

5、这首先要归功于她的校长老师——小林宗作先生。

所以在这本书的扉页后面专门有一页写着这么一句话:

谨将本书献给已逝的小林宗作老师

6、读了这句话有话要说吗?

四、分享经典情节,激发读书热情

1、小林老师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17页《校长先生》这个故事。

2、《校长先生》这个故事讲的是豆豆和小林老师初次见面的情景,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小林老师是个怎样的人呢?

3、那么小豆豆的心里对这位校长又是怎样的感觉呢?

4、师:

天真无邪的豆豆曾经因为自己的举动而遭受到其他老师和小朋友的另眼相待,可是在小林校长这里,她感到碰上了真正可亲的人。

真为小豆豆遇到这样一位老师感到高兴。

五、看目录,了解大概内容。

1、刚才我们看了这本书的封面和扉页,(拿书)知道了一些知识,孩子们,你们以后如果有了一本新书,也要好好看看封面哦,这样你积累的知识就会越来越丰富了!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本书的目录。

(一起翻阅书的回目录):

2、一看目录,我们就知道,这本书是由一个个小故事串联起来的,好好读一读你最想读哪个,为什么?

3、指名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目录给我们提示了好多信息,比如:

故事的大概内容啊,故事还涉及到哪些人物啊等等,所以我们以后读书不要忽略了目录哦。

4、好,下面就满足大家的好奇心,翻到你最想看的那个故事,好好的过把瘾。

5、学生读书,出示提示:

我看了《__________》这个故事,觉得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照大屏幕上的提示,先和同桌小声交流一下,再汇报给大家听。

五、设置悬念,激起读书兴趣

1、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能交流到这里了。

2、有看过这本书的孩子还想再看一遍的吗?

能不能说说理由?

 

第八课《三字经》

教学目的:

1、阅读《三字经》片断,学习三字经里介绍的知识,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懂得勤奋学习的道理。

2、激发学生阅读中华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感悟经典内容的能力。

指导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三字经》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读书。

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这节课,老师向大家推荐了《三字经》这部经典。

《三字经》可谓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子,简介《三字经》:

  《三字经》流传到现在,已经八百多年了,版本可多了。

虽然版本有所不同,但主要结构都没有改变。

全书虽只有一千多个字,但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包括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名人故事等各方面的信息。

《三字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专家们对《三字经》也非常推崇,他们说三字经是“千古一奇书”,如今,《三字经》被翻译成好几个国家的文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这部奇书,读读《三字经》。

二、读《三字经》,讲人文故事

 1、《三字经》这本书让我们认识了很多名人,而且这些名人的故事也已经成为千古佳话。

出示填空:

_____¬_,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zhù)。

(做父母的真是用心良苦啊,听了你的故事,我知道了孟子之所以能成为大学问家,跟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

_____¬_,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真是个有孝心的孩子,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做人的准则。

_____¬_,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我想问问孔融,你怎么会这么做呢?

能友爱兄长、友善对人,也会感受到他人的温暖的。

2、让我们再读读他们的故事。

指导读。

3、小结:

读《三字经》,让我们了解了许多名人故事。

这些名人故事都是在告诉我们如何学会处事做人。

相信你们读了之后,一定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三、读《三字经》,学史地知识

  说《三字经》是一部奇书,不仅让我们知道了那么多名人故事,而且,我们读三字经,还可以从中读到各种各样的知识。

 1、出示片断:

(1)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2)稻粱菽(shū),麦黍(shǔ)稷(jì)。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shǐ)。

此六畜,人所饲。

 2、这里有好多的生字,你能读准吗?

自己读一读。

指名读。

齐读(有滋有味地读一读)读得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3、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