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文学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90117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古文学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古文学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古文学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古文学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古文学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古文学史.docx

《中古文学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古文学史.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古文学史.docx

中古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化史

导论

四大文化系统

中华文化系统(即儒家文化系统,它涵盖或辐射了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东亚诸国)

印度文化系统(即印度佛教文化系统,它涵盖或辐射了印度等南亚地区)

阿拉伯文化系统(即伊斯兰教文化系统,它涵盖或辐射了阿拉伯半岛、中远东、北非等地区)

西方文化系统(即希腊罗马文化系统或基督教文化系统,它涵盖或辐射了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区)。

一、文化与文明

1、文化的定义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易·贲卦·彖传》)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

”(孔颖达正义)

“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刘向《说苑·指武》)

2、传统文化

一、文化的含义

(1)所谓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每个民族中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

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它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聚拢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

(2)传统文化并非静止不变,传统文化一经形成,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更,其形式和内容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传统文化既有流动性的特征,同时又有恒常性的一面,即它的合理内核不可能随时代的发展而消解,而是随着历史的推移被融入到现代文化中,生生不息,并不断自我更新。

3、文明是人类进步的状态,是文化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

一、文化的含义

文化

文明

传统文化

现代文化

一、文化的含义

1关于文化的释义、广义文化说和与狭义文化说有何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应该如何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如何理解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一、文化的含义

1朱希祥著:

《当代文化的哲学阐释》(第一章和第二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方汉文著:

《比较文化学》(第一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二、中国文化的生成背景

1、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环境因素及其文化特征

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元性

我国自古以来疆域辽阔,土地面积广大,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各种不同区域地理条件差异明显,整体地理环境独立封闭,这是我国总体地理环境的显著特征。

从地形地貌类型看,我国地形从东到西可划分为沿海低洼平原地带、平原向高原过度地带以及高原地带三种类型。

地形地势西高东低,高度由西向东依次递降,呈现出三大阶梯式的地形地貌,从西部的高山到东部的沿海,海拔悬殊,差距达到9000多米。

从气候气温方面来看,我国气候带由北向南可分为亚寒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等六种类型。

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降雨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多雨地区和干旱地区的降雨量悬殊巨大。

地形地貌的差别,气候类型的差别,海拔高度以及降雨量的差别等等,必然形成不同的地理气候区域环境,由此产生不同的经济类别区域,形成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性与多元性格局的存在形态。

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元性,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密切相关。

河谷型文化:

以农耕为主,内聚力和容纳性强;

草原型文化:

以畜牧业为主,流动性和外向性;

山岳型文化:

封闭性和排他性;

海洋型文化:

开放性和冒险精神较强。

如果再从地理环境更小范围区域出发,则可以把中华地理区域环境所涉及的、带有明显地方区域个性差异的文化现象,细分为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关东文化、岭南文化等等。

把诸多不同地理差异或地缘特征的文化类别综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姿多彩,类别多样,以及文化内容的博大精深,极其丰富。

(2)地理环境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性与独立性

东南面为太平洋,西南面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

西面帕米尔高原以及高原以外茫茫无际的沙漠戈壁,正北面是干旱的大草原和西伯利亚辽阔的针叶林地带。

这些天然的地理

障碍,把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隔离开来,形成了相对封闭隔绝的自然环境。

A中国传统文化生长发育在这样一种四周封闭的“大陆——海岸型”地理环境中,理所当然造成一种地理隔绝;特殊的地理条件,阻断了中国同外部世界更多的交往,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一种与生俱来的封闭性。

这种封闭性主要表现为文化的传播障碍和输入障碍。

B恰恰因为与外部世界处于封闭隔绝的状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并由此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具有极强的独立性。

C封闭性与独立性,既是中国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

.

(3)地理环境的广阔性与完整独立性,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连续性

A、空间的广阔性决定了文化的包容性

B、地理环境的完整性与独立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连续性与稳定性的先决条件。

(4)优越的农耕地理环境,形成凸现农耕文明的传统主体文化

A中华文明最为重要的发源地黄河流域,土地肥沃而疏松,加上温带气候条件,成为中国农耕文化发源地之一,黄河因此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B长江流域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湖泊众多,为水田农耕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长江成为中华民族的第二条“母亲河”。

除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外,其它如淮河流域、珠江流域、四川盆地、关中平原等大面积地区以至于整个长城以南的中华大地,都是以农耕经济为主的重要经济生产区域。

二、农耕地理环境支配下的中国“天下中心”观

“中国”一词,在古代典籍里,中是指方位,四方之中;国的本义是城邑(大城曰都,小城曰邑狭义“中国”是指方形的城,主要是指天子的都城或京城,也包括京师周边的地区。

后来,“中国”一词地理空间开始扩展,由狭义到广义,其范围扩大到中原地区,包括黄河中、下游流域。

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们习惯上称明朝或清朝为“中华帝国”,简称“中国”。

从此,“中国”才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

中国也被称为华夏。

孔颖达《左传注疏》: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夏即大的意思,指高大壮观。

中国是礼仪大国,可称为夏国。

华,指丝绸服装颜色艳丽,华彩美观。

在夏前面加上一个华字,称华夏,是古代黄河流域的祖先因其华美丝绸服装独步天下,与周边四夷迥然有异并引以为自豪,于是以“华夏”自居。

由于中原地区是华夏人居住活动的地区,处在周边四夷之中,于是又称中原或中国为中华。

古代中国人建构的“天下中心”地理观,包括这样几层含义:

其一,中国人自己所在的地方是世界的中心,也是文化或文明的中心。

其二,地理空间越靠外缘,就越偏僻荒芜,住在那里的民族也就越野蛮,文明的等级也就越低。

其三,野蛮而不开化的周边四夷必须接受中原王朝也就是受接中国的制约与管辖。

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中国“天下中心”地理观念意识,制约了中国人的思维视野,导致中国人夜郎自大、故步自封,严重阻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拓发展。

第一次对中国人“天下中心”观念带来震撼的,是明朝末年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

利玛窦带来了一张反映欧洲文艺复兴地理学成就的地图,名为“万国全图”。

图上的中国并不处于世界中心,仅仅是在一个洲即亚洲的某一部份。

三、农耕地区与游牧地区的矛盾冲突与文化融合

1、古代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异质差异

①农耕文化的基本持征

A、安土重迁,定居封闭,因循守旧,缺乏开拓创新意识

B、居安求稳,和谐有序,不尚武力,热爱和平

•农耕生产靠天吃饭,生产者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一年四季风调雨顺收成稳定,,日子平安生活稳定,这样就形成了农耕民族居安求稳的性格心态。

•农业生产必须顺应自然气候,顺应天时,与季节变化协调一致;一切农事活动,以全年二十四个农事节气为指导,有条不紊地依次进行,这样就形成了和谐有序的生产、生活秩序,形成了农耕文化的和谐性。

•处在居安求稳,和谐有序生产活动和生活状况中的农耕居民,总是表现出一种不尚武力,热爱和平的防守心态。

C、以土为本,稳定型强,依恋故乡,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容纳性

•土地是农耕民族的归宿与希望,农耕居民很早就形成了“以土为本”的“恋土情结”。

由于农耕生产方式扎根土地,生产区域长期固定,群体不流动,生产模式不变化,反映在文化上,必然是一种不急不躁的稳定心态,形成不轻易变动的稳定文化系统。

•另一方面,对土地的认同,对家乡依恋,往往形成农耕居民极强的乡土凝聚力,把这种乡土凝聚力放大,最终内化演变成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而农耕民族浓厚的乡土情怀进一步扩展升华,便成为热爱祖国的民族情感和誓死捍卫祖国的民族精神。

•强大的在凝聚力使农耕民族充满自信,再加上农耕生产自给自足,食物资源稳定,形成农耕居民无求于人知足长乐的优越心态,而自信与优越,对外来文化往往大度宽容,形成农耕文化极强的容纳性。

当其它类型文化进入农耕区域以后,农耕文化对它们具有很强的吸收包容或同化能力,通过吸收容纳其它异质文化不断丰富发展,农耕文化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主体文化。

D、勤劳务实,自给自足,无求于人而安于现状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这一特点一方面养成了农耕居民兢兢业业,足踏实地,自力更生,自食其力的勤劳务实精神。

另一方面,也由此造成农耕居民知足常乐的社会心态,形成农耕民族无求于人,安于现状的群体文化人格。

②游牧文化的基本持征

•A、流动外向,开拓进取

•以水草为转移不断转换地域空间,流动性的群体,流动性的生产方式,必然导致游牧文化的外向性与开拓性。

•大规模四处流动,敢于踏上陌生的土地,勇于开拓新的生存空间,不断和陌生的群体相碰撞,使游牧民族与生俱来带有一种开拓进取的积极精神。

B、强悍好勇,崇尚武力

•游牧生产紧张、惊险、刺激,充满拼搏和危险。

正是这样一种特殊的生产生活环境,不仅养成了游牧居民强健的体魄和强悍的性格,而且形成了游牧民族讲究体力,重视骑射,争强斗勇,崇尚武力的尚武精神。

C、扩张进攻,掠夺性强

•与流动性、外向性或开拓性相随而来的,是扩张性与进攻性。

因水草放牧的需要,游牧民族不断外向流动扩展地理空间。

•为了生存,游牧族群有时候会大规模地集结起来袭击平原农耕居民,掠夺粮食、牲畜及其它物质财富。

游牧民族剽勇强悍,崇尚武力的群体特点,为其对外扩张掠夺,提供了进攻动武的种种优势。

•为了减轻来自西北游牧民族南下进攻的巨大军事压力,中原地区从战国开始,陆续调动人力物力,修筑建造了旨在防御游牧民族不断南下进攻的万里长城,在中国农耕区域与游牧区域之间,人为筑成一道巨大的南北分隔屏障界限。

D、地域转换频繁,文化有缺稳定

•频繁迁徙转移,使游牧民族没有自己固定的地域空间,它的文化处在不断的地域迁转流动中,漂移不定,没有像农耕文化那样牢固的乡土地缘根基,不能形成自己稳定的体系,容易被其它文化类型所吸收,或者被农耕文化所改造融合。

2、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互补融合

•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通过迁徙、互市、和亲等经济文化的碰撞接触,两种文明相互对话、互相交流、互为补充、相互同化,最终形成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混血融合的整体发展趋势。

尤其是农耕文化,通过不断吸收融合异质游牧文化而蓬勃发展,充满生机,不仅发展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主体,而且铸就成为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容纳性的生命根基。

(1)、民族融合的历史规律

古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中,汉族融入少数民族的“胡化”现象是个别性、局部性、偶尔性或间歇性的现象,不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而南迁游牧民族不断融入汉族大家庭,被汉民族彻底同化,才是中国古代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主流。

(2)、民族融合的途径方式

第一,生产实践途径

进入中原农耕区域的游牧民族,要适应该地区农耕生产力水平,必须放弃游牧旧制采纳新制,而这种新制只能是农耕汉族的既有制度,制度一改变,必然加速游牧民族自身的汉化进程,促使他们尽快融入汉民族。

第二,婚姻关系途径

进入中原农耕地区的北方游牧民族,在长期和汉族杂居相处的过程和汉人通婚,这是最为直接的血缘关系融合途径。

在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方式中,婚姻混血的融合方式最为快捷见效。

通过婚姻家庭的建立,不仅更有利于思想的交流,语言的学习以及生活习俗的认同,而且婚姻关系本身,从血统稀释或体质进化的角度,大大加快了民族融合的速度。

第三,权力推动途径

在汉族地区建立政权的游牧民族统治者,采取种种强制措施,强迫本民族成员统统汉化,这种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汉化融合,是古代民族大融合过程中的常见现象。

•如公元494年前后,北魏鲜卑族皇帝孝文帝宣布废鲜卑语、废鲜卑服、废鲜卑姓,要求所有鲜卑族人必须说汉话、写汉字、穿汉服、改汉姓,和汉人通婚等等,这一空前规模的汉化运动获得巨大成功。

•又如,满族入主中原不久,不少满清贵族便已“习汉书入汉俗,渐忘我满洲旧制。

(3)、民族融合的历史意义

•A、极大地丰富了农耕汉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

•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大量胡物或胡文化元素(如胡床、胡服、胡乐、胡舞、胡戏、胡食等)被汉民族采纳吸收。

B、推动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壮大,促进了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每一次民族大融合高潮掀起,都推动着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都给古代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繁荣。

C、源源不断的少数民族融入汉民族,促进了汉族共同体的混血发展

历史上每一次民大族融合,都有大量少数民族源源不断融入汉民族,使得汉民族的发展,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毛泽东同志对汉民族的历史发展,曾作过这样的论述,他说:

“汉民族人口多,是长时期内许多民族混血形成的”。

周恩来总理在阐述汉民族人口数量时,也曾经这样论述说:

“汉族所以人数这样多,就是因为它吸收了别的民族。

”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历史,雄辩地证明,历史上的游牧少数民族,他们对汉民族的发展壮大,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二、中国文化的生成背景

【本节关键词】

地理环境农耕经济游牧经济交流融汇

二、中国文化的生成背景

【本节思考题】

1、试述与地理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

2、简述农耕地理环境支配下的中国“天下中心”文化观

3、简述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基本特征

4、试述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不同特征差异

5、试述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途径方式及其历史意义

二、中国文化的生成背景

【本节参考文献】钱穆著:

《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第一章)商务印书馆,2000。

三、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与思维方式

(一)基本精神

1、天人合一物我相通

《礼记·礼运》曰:

“人者,天地之心也。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第二十五章)

2、自强不息兼容并包

张岱年:

“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周易

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

‘天行健,君

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3、以人为本崇尚道德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雍也》)

“子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述而》)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

a、以“德治”代“政治”——政治道德化

“子路问君子。

子曰:

‘修己以敬。

’曰:

‘如斯而已乎?

’曰:

‘修己以安人。

’曰:

‘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百姓。

……”(《论语·宪问》)

b、以“礼治”代“刑法”——法律道德化

“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

刑罚积而民怨倍;礼义积而民和亲。

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之善者异。

或导之以德教,或殴之以法令。

殴之以法令者,法令积而民哀戚。

哀乐之感,祸福之应也。

”(《大戴礼记》)

c、以“人治”代“法治”——泛道德主义对专制主义的影响

“人君为政,在于得人,而取人之则,又在修身;能仁其身,则有君有臣,而政无不举矣。

”(朱熹)

d、德本财末——经济道德化

“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荀子·王制》)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e、文以载道——文学道德化

f、美善统一——艺术道德化

4、和而不同中行无咎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和”是把众多矛盾的事物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中”是在“和”的基础上所达到的居中不偏、兼容两端的境界。

就主张将矛盾对立的各方面统一起来说,二者具有同一性,都有辩证的意味。

“和而解”之后所达到的既是矛盾的和谐统一,又是事物的中道之境,即最佳状态。

要想把杂多对立的事物调和统一起来,就必须去“同”而取“和”。

(二)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

1、延续性

2、伦理性

中国文化的伦理性特点,主要源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制度。

宗法是中国古代社会血缘关系的一种原则,其主要精神是嫡长继承制,其基本要点是大宗(“百世不迁之宗”)、小宗(“五世则迁之宗”)的区分。

《孟子·滕文公上》曰:

“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被封建王朝视为最严重的犯罪是“十恶”:

1.谋反;2.谋大逆(毁坏皇室的宗庙、陵墓和宫殿);

3.谋叛(背叛朝廷);4.忤逆(殴打或谋杀祖父母、

父母、伯叔等尊亲);5.不道(杀一家非死罪者三人等);

6.大不敬(冒犯皇室尊严等);7.不孝(对祖父母和父母

不抚养、诅骂、控告,或在他们丧期内嫁娶作乐等);

8.不睦(殴打或控告丈夫等);

9.不义(长官杀属吏或属吏、士卒杀长官等);

10.内乱(亲属之间发生奸情)。

十恶大罪被认为是直接触犯封建国家统治基础和统治秩序

的,因此处刑十分严厉,并且不准赦免,故曰“十恶不赦”。

3、政治性

中国文化实质上是文官和朝臣的文化。

它重政治、重仕途,轻商贾、轻科学。

如果说西方文化的特征是经济文化、市场文化,那么中国文化的特征则是政治文化、官场文化。

前者是经济决

定政治,官场被市场化;后者是政治决定经济,市场被官场化。

4、世俗性

“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

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

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

非是而欲厌阅者之心,难矣!

(三)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1、整体综合的直观思维

重在对事物的现象作整体综合的思考,而不受逻辑规律的束缚

2、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

3、类比推导的联想思维

4、观物取象的象征思维

“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律;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

”(《灵枢·邪客》)

“求天数之微,莫若于人。

人之身有四肢,每肢有三节,三四十二,十二节相持而形体立矣。

天有四时,每时有三月,三四十二,十二月相尽而岁月终矣。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

【本节思考题】

为何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政治性特征?

历史上中国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体现出什么特点?

为什么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伦理道德倾向?

举例说明“天人合一”思想在传统文化中的表现。

举例说明中国文化观物取象、类比推导、对立统一和整体综合思维。

(第二章的内容缺失了,可参考另一份的)

第三章

中国职官制度

第一节宰相制度

一、秦汉的三公制

1.“三公”: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中央政府最高官员,并称三公,位同后世的宰相。

丞相是最高的行政长官。

太尉是最高的军事长官。

御史大夫为副丞相,既是皇帝的机要秘书长,又掌管朝廷内外监察,是全国最高的监察长官。

2.汉初官制因袭秦制,仍立丞相。

后因皇帝宠任外戚与近臣,尚书的权力扩大,丞相变为听命于内朝的执行官,失去参与最高决策的权力。

尚书在汉初本是宫中掌管章奏、图籍的小官。

随着决策权由外朝向内朝转移,权力甚大,再以大司马大将军来兼任,从而成为中央的重臣。

西汉末,丞相改称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称“三公”,东汉初仍设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至此,三公成了并无多少实权的挂名宰相。

另一方面,尚书有审驳诏命、参议朝政与选署诛赏之权,加之正式成立尚书台,长官称尚书令,以尚书仆射为副职,尚书成为独立机关,尚书令虽官品不高,但实权已超过三公。

尚书令本由士人充任,但有时也有以宦官充当的,称为中尚书令,或中书令,所以汉代的尚书令与中书令,是同职而异名。

东汉时,作为皇帝侍从之官的中常侍一律由宦官担任,因在皇帝左右,掌传达诏令等事,所以权力颇大,成为新的内朝,可控制尚书台事,于是尚书与皇帝逐渐疏远,转变为行政机关,这是宰相制度在东汉的又一变迁。

二、隋唐宋元的三省制

1.隋唐建立以三省六部为主体结构的中央官制。

三省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其职责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2.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管官吏任免、军事、赋税、财政;司法、科举、学校、工程、水利、交通等,“六部”之名沿用到清末。

三省的建制始于魏晋。

曹魏时,尚书台为最高行政机关,尚书令即是宰相,其副手尚书仆射为副相。

魏晋时专设中书省,以取旨为职掌,即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令,长官为中书令;又添设门下省,掌驳议,长官为侍中。

三省的职责分别为决策、审核和执行。

三省的首长均为宰相,共议朝政。

其一,尚书令基本不再设置,而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尚书省首长。

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每部下辖四司。

吏部掌管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兵部掌管武官的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户部掌管土地、户籍、赋税、财政;刑部掌管司法、刑狱;礼部掌管朝廷礼仪、祭享、贡举、学校;工部掌管工程、水利、屯田、交通。

其二,中书省正式成为制定政令的机构,主官为中书令,次官为中书侍郎,下面的骨干官员为中书舍人。

其三,门下省主官为侍中,次官为黄门侍郎,下面的骨干官员为给事中。

给事中掌封驳之任.

其四,为了制衡其权力,常差遣三品以下的官员参预宰相事务,宰相并不限于三省的首长。

其五,授予翰林学士承旨拟撰重大诏令的职责,中书舍人的制诰之权被分解。

其六,专设政事堂于门下省,侍中出席议政,而给事中仍有权封驳,政令的决定,由两省共同负责。

其七,于中书、门下二省设讽谏之官,包括散骑常侍、谏议大夫、拾遗、补阙,他们各分左、右,“左”属门下省,“右”属中书省,其职责为议论朝政得失,要求有失辄谏。

二、隋唐宋元的三省制

3.宋代的宰相遇事须以札子向皇帝请旨,宰相听命执行,权力小于唐代。

宋代三省长官“不预朝政”,成为虚衔,在三省之外另设宰相的办公机构于禁中,称为“政事堂”或“中书门下”,简称“中书”。

真正的宰相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

其下设“参知政事”,是为副相。

掌管全国军务的最高机构是枢密院,以枢密使、枢密副使为其长官。

一般把副宰相与枢密院首脑称为“执政”,而把宰相与执政合称为“宰执”。

宋代的宰相有事须以札子向皇帝请旨,由皇帝最后定夺,宰相听命执行。

4.元朝以中书省总理政务,枢密院执掌兵权。

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

尚书省则废而不设,其职权归中书省,六部也改由中书省统辖,

中书省长官为中书令,必以皇太子担任,为荣誉性虚衔,实际是以左右丞相、平章政事为宰相,下有左右丞、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右丞相必以蒙古人充任。

三、明清的内阁制

1.朱元璋撤中书省,废丞相,一切政务统归六部,由皇帝亲自辖制,传统的宰相制度从此废除。

明成祖时命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因该机构设在宫廷,故称内阁。

内阁权位日益提升,凡中外奏章,皆由内阁大学士先用小票墨书贴于疏面进呈皇帝,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