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化学总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1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89901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二轮化学总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二轮化学总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二轮化学总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二轮化学总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二轮化学总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二轮化学总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11.docx

《高考二轮化学总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二轮化学总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1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二轮化学总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11.docx

高考二轮化学总复习专题限时训练11

专题限时训练(十一)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A卷(时间:

30分钟 分数:

50分)

1.(2014·福建卷)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

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

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

答案:

C 解析:

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经过发酵可制得乙醇,A项正确;乙烯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可制得乙醇,B项正确;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乙醛的分子式为C2H4O,二者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C项错误;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取代)反应生成乙酸乙酯,D项正确。

2.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乙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C.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键

D.丁在稀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

C 解析:

甲为甲烷,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为乙烯,它使溴水褪色的原因是由于和Br2发生了加成反应;丁为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能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丙为苯,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3.(2015·石家庄模拟)分子式为C3H4Cl2的链状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7种B.6种C.5种D.4种

答案:

C 解析:

分子式为C3H4Cl2的链状有机物有:

4.(2015·济宁一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乙醇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通过乙烷的取代反应或乙烯的加成反应都可以制取纯净的氯乙烷

C.淀粉、纤维素都属于糖类,它们通式相同,但它们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D.

可与2molNaOH反应

答案:

B 解析:

乙烯、乙醇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正确;乙烯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物只有氯乙烷,而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不仅生成一氯乙烷,还有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四氯乙烷等产物,故无法获得纯净的氯乙烷,B错误;淀粉、纤维素通式相同,但n值不同,二者都是混合物,所以淀粉和纤维素不属于同分异构体,C正确;

,含有1个酯基与1个羧基,酯基与羧基能与氢氧化钠反应,D正确。

5.(2015·湖北模拟)下列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判断错误的是(  )

选项

有机物

同分异

构体数目

A

分子式为C5H12

3

B

分子式为C5H10,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5

C

分子式为C4H10O,能与Na反应生成氢气

4

D

分子式为C4H8O2,能与NaHCO3反应

3

答案:

D 解析:

戊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正戊烷、异戊烷与新戊烷,A正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为戊烯,分别为1戊烯、2戊烯、2甲基1丁烯、2甲基2丁烯、3甲基1丁烯,故总共有5种,故B正确;能与Na反应生成氢气,说明为醇类,C4H10O可写成C4H9OH,丁基的个数为4,故总共应有4种醇,故C正确;能与NaHCO3反应说明为羧酸,C4H8O2可写成C3H7COOH,丙基有2种,故D错误,故选D。

6.豆油被加热到185℃时会产生如图所示的物质。

关于该物质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9H16O2

B.该物质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该物质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该物质属于烃类化合物

答案:

D 解析:

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9H16O2,A项正确;该物质含有碳碳双键,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也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C项正确;该物质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D项错误。

7.(2015·长春一模)有机物A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可发生以下系列转化,B、D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B.1molB物质可以与足量Na反应生成0.5molH2

C.B、D、E三种物质可以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D.由B、D制备E浓H2SO4只作吸水剂

答案:

D 解析:

有机物A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则A为CH2===CH2,A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CH3CH2OH,B发生催化氧化生成C为CH3CHO,C进一步氧化生成D为CH3COOH,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为CH3COOCH2CH3。

A项,由上述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A正确;B项,羟基与钠反应生成氢气,1molCH3CH2OH物质可以与足量Na反应生成0.5molH2;C项,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气体生成,乙醇与碳酸钠溶液互溶,而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不互溶,溶液分层,现象各不相同,可以进行区别,故C正确;D项,乙酸乙酯制备中浓H2SO4作催化剂和吸水剂,故D错误。

8.(2015·威海模拟)向有机物X中加入合适的试剂(可以加热),检验其官能团。

下列有关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试剂

现象

结论

A

金属钠

有气体产生

含羟基或羧基或

羟基、羧基

B

银氨溶液

产生银镜

含有醛基

C

碳酸氢钠溶液

产生气泡

含有羧基

D

溴水

溶液褪色

含有碳碳双键

答案:

D 解析:

遇金属钠有气体产生,说明有机物X中含羟基和羧基中的至少一种,A项正确;遇银氨溶液产生银镜,说明有机物X中含醛基,B项正确;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气体,说明有机物X中含有羧基,C项正确;溴能与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发生加成反应,能与苯酚发生取代反应,因此溴水褪色不能证明有机物X中一定含有碳碳双键,D项错误。

9.(2015·全国卷Ⅱ)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

A.C14H18O5B.C14H16O4

C.C16H22O5D.C16H20O5

答案:

A 解析:

由1mol酯(C18H26O5)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可知,该酯为二元酯,分子中含有2个酯基(—COOR),结合酯的水解反应原理可得“1molC18H26O5+2molH2O

1mol羧酸+2molC2H5OH”,再结合质量守恒定律推知,该羧酸的分子式为C14H18O5。

10.(2015·临沂模拟)乳酸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有关乳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乳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

B.1mol乳酸可与2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

C.1mol乳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molH2

D.有机物

与乳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B卷(时间:

30分钟 分数:

50分)

1.(2015·茂名模拟)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脂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CO2和CH4都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C.糖类化合物都具有完全相同的官能团

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答案:

B 解析:

A项,蛋白质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而油脂的相对分子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B项,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有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故B正确;C项,葡萄糖的官能团是羟基和醛基,而果糖的官能团是羟基和羰基,故C错误;D项,豆浆煮沸使蛋白质发生了变性,故D错误。

2.(2015·银川模拟)某工厂生产的某产品只含C、H、O三种元素,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

下列对该产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羧基

B.与CH2===CH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C.能发生氧化反应

D.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

答案:

D 解析:

根据图式结构和碳的四价原则,可推知该分子的结构简式为CH2===C(CH3)COOH,分子中部分氢原子不可能在双键决定的平面上。

3.(2015·全国卷Ⅰ)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

A.1∶1B.2∶3C.3∶2D.2∶1

答案:

C 解析:

根据乌洛托品的结构式写出其分子式为C6H12N4,因为乌洛托品是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而制得的,根据原子守恒可得化学方程式为6HCHO+4NH3===C6H12N4+6H2O,根据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得,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C项正确。

4.有机物Q的分子式为C5H10O3,一定条件下Q遇NaHCO3、Na均能产生气体,且生成气体体积比(同温同压)为1∶1,则Q的结构最多有(  )

A.12种B.10种

C.8种D.7种

答案:

A 解析:

与NaHCO3反应能生成气体说明结构中含有—COOH,由生成气体量值关系知还有—OH,Q可视为—OH取代戊酸分子中的氢原子后形成的,戊酸有四种:

CH3CH2CH2CH2COOH、(CH3)2CHCH2COOH、(CH3)3CCOOH、CH3CH2CH(CH3)COOH,羟基取代它们分子中的氢原子时分别有4种、3种、1种、4种取代方式,故共有12种不同的结构。

5.(2015·开封二模)下列关于分子式为C4H8O2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酯类的有4种

B.属于羧酸类的有2种

C.存在分子中含有六元环的同分异构体

D.既含有羟基又含有醛基的有3种

答案:

D 解析:

A项,C4H8O2属于酯类的同分异构体,为饱和一元酯,若为甲酸与丙醇形成的酯,甲酸只有1种结构,丙醇有2种,形成的酯有2种,若为乙酸与乙醇形成的酯,乙酸只有1种结构,乙醇只有1种结构,形成的乙酸乙酯有1种,若为丙酸与甲醇形成的酯,丙酸只有1种结构,甲醇只有1种结构,形成的丙酸甲酯只有1种,所以C4H8O2属于酯类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故A正确;B项,C4H8O2属于羧酸时,可以是丁酸或2甲基丙酸,共有2种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C项,存在分子中含有六元环的同分异构体:

,故C正确;D项,C4H8O2属于羟基醛时,可以是2羟基丁醛、3羟基丁醛、4羟基丁醛、2甲基2羟基丙醛、2甲基3羟基丙醛,共5种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

6.(2015·文登市二模)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乌头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式为C8H6O6

B.乌头酸可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C.乌头酸分子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

D.1mol乌头酸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3molH2

答案:

B 解析:

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6H6O6,故A错误;含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羧基,可发生取代反应,故B正确;含3个—COOH,可发生酯化反应,碳碳双键不反应,故C错误;含3个—COOH,1mol乌头酸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1.5molH2,故D错误。

7.(2015·东北三校二次联考)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将盛有CH4与Cl2的集气瓶放在光亮处一段时间

气体颜色变浅,瓶内壁附有油状物

B

将乙烯在空气中点燃

火焰呈蓝色并伴有黑烟

C

向盛有苯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性KMnO4溶液,充分振荡

液体分层,溶液紫色褪去

D

将蔗糖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水浴加热,取反应后的溶液少量,加入几滴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

出现砖红色沉淀

答案:

A 解析:

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B错误;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错误;蔗糖在稀H2SO4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在检验水解产物葡萄糖之前需加入NaOH溶液中和催化剂H2SO4,D错误。

8.(2015·安徽模拟)聚苯乙烯塑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其单体苯乙烯可由乙苯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制取:

,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含有5个碳碳双键

B.属于不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C.分子式为C8H10

D.通过加聚反应生成聚苯乙烯

答案:

D 解析:

A项,苯乙烯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和1个苯环,故A错误;B项,苯乙烯分子中的碳氢键为极性键,碳碳键为非极性键,属于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C项,苯乙烯的分子式为C8H8,故C错误;D项,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通过加聚反应生成聚苯乙烯,故D正确。

9.(2015·泰安模拟)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6H10O5)n可表示淀粉或纤维素

B.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

2C2H5OH+2CO2↑

C.反应③得到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和乙酸,可用饱和氢氧化钠溶液除去

D.反应③和④都属于取代反应

答案:

C 解析:

乙酸乙酯能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故不能用NaOH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少量乙酸和乙醇,应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10.(2015·济南一模)如图是甲、乙两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与乙互为同分异构体

B.甲与乙都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C.在一定条件下,甲与乙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D.甲与乙都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

答案:

D 解析:

甲、乙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甲、乙中都含有碳碳双键,都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故B正确;甲中含有羧基、乙中含有酯基,所以一定条件下二者都能发生取代反应,故C正确;甲中含有羧基,能和钠反应生成氢气,乙中不含羧基或羟基,不能和钠反应,故D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