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上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89792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31 大小:7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语上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一语上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一语上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一语上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一语上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语上下.docx

《一语上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语上下.docx(1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语上下.docx

一语上下

第六单元分析

  本单元共有6篇课文和一个口语交际“秋天来了”。

本单元我们感受到孩子们最炽热的真情,那是各族儿童对祖国母亲强烈的爱,对家乡幸福生活的热情赞颂。

我们看到那欢快的小雨,片片的落叶,当空的太阳,这些都被赋予了美好的情感,是孩子美好心愿的寄托,天真想法的体现。

《买文具》中“问一问、买一买”就是生活的再现;《小雨沙沙》、《秋娃娃》是孩子的视野,孩子的语言、孩子的想法;而《悯农》让孩子明白尊重劳动,反对浪费的道理。

课文注重了情趣童趣,用孩子的视角去看,这世界就充满趣味,多彩多姿。

  本单元引导学生走进他们熟知的场景,仔细品味这些儿歌,去感受生活,激发他们乐于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

  本单元重点依然是识字,注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课时从50课时至59课时。

1、我们都是中国人

累计课时:

(50)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们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一个和睦、幸福的大家庭,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

2、认识8个生字,会写其中4个。

教学重点:

1、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2、识字和朗读。

教学难点:

识字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方法。

教具学具:

生字卡片,小黑板、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约5分钟)

同学们,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我们的祖国也叫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让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团结欢乐的大家庭,它拥有56个民族。

简单介绍一些民族。

引导设疑:

什么叫“祖国”?

我国都有哪几个民族?

二、解疑合探。

(20分钟)

1、看图,说出图上有哪些民族的小朋友?

他们在干什么?

2、教师总结:

是啊,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大家手拉手,心连心,共同创造着祖国的未来。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4、教师领读、指名读、齐读。

5、说说短文写的什么,了解大意。

6、请学生读课文,给予评价。

7.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zhōnɡɡuōrénhàntǔhuízìjǐ

中国人汉土回自己

(2)、指导组词说话。

(3)、指导在田字格里书写。

指导“人”字的撇要高于捺,撇和捺不能分开。

“土”写的时候注意第一横比第二横短。

带“口”的字的书写规则:

先里头后封口。

(5)比一比看谁写得好。

并进行展览、评议、交流。

(6)在书写中试写。

三、质疑再探。

(约5分钟)

提问:

小朋友们,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问题?

预设:

我们是哪族人?

你知道身边还有哪些族的人?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适当讲解。

四、运用拓展。

(10分钟)

1.读一读:

汉族回族土家族

2.在拼音本上规范书写:

人土中回。

板书设计:

 我们都是中国人

 汉族、藏族、土家族、回族……

 中国

教后反思:

2、小雨沙沙

 累计课时:

(5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

2.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

3.体会春雨滋润万物的美好情景,产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激发兴趣,连贯朗读课文。

2.认识8个生字,按规则书写4个生字。

教学难点:

认识8个生字,正确书写4个生字。

教具学具: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5分钟)

1.小朋友们都爱猜谜吧,今天老师请大家猜个谜语好吗?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雨)。

2.师:

春姑娘来了,带来了春风,也送来了春雨。

沙沙沙,雨点落下来了。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歌《小雨沙沙》。

板书课题。

借助拼音读题,

引导设疑:

小雨为什么是“沙沙的”?

春天的小雨会是怎么样的?

它们都落在哪里?

二、解疑合探。

(25分钟)

1.师范读,并提出要求:

(1)小雨点落在哪里?

(2)谁有什么变化?

2、指名回答,同桌间说一说。

3.读通课文。

ɑ.借助拼音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同桌合作学习,互相纠正字音。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

(2).抽学生朗读课文。

(3).试着背课文。

(4).同桌互背,指背,齐背。

5.识字教学,指导书写。

ɑ.师出生字,词卡让生认读,组词。

b.同桌合作学习,找出好记的,难记的字,选择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记住生字。

c.指导书写。

(1)“巴”的第二笔写在竖线上,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写得宽些。

(2)“雨”里面的四个点要对称,平均才好看,都向右下。

(3)看一个字写一个字,完成“写一写”。

(4)先描红后仿写,在本上各写四个。

(5)、把写得好进行展评、指正。

三、质疑再探。

(5分钟)

小朋友,你们注意观察过春雨吗?

你还有哪些要问的吗

预设:

春天的雨还会落在什么地方?

又会是什么样子?

指导学生交流,师生共同解疑。

四、运用拓展。

(5分钟)

1、你会画一幅《小雨沙沙》图吗?

画下来吧。

小组比一比,谁画得棒。

2、把这篇课文背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2小雨沙沙

花园里花儿张

鱼池里鱼儿摇

田野里苗儿拔

教后反思:

 

3、太阳

累计课时:

(5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4个字,并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8个生字,正确书写4个字。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具学具:

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5分钟)

老师板书“太阳”,跟老师读课题。

提问:

读了课题,你想到什么?

引导设疑:

太阳是怎么出来的?

太阳都是从哪里出来的?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诗歌。

二、解疑合探。

(25分钟)

1、借助拼音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初步了解字义,并比较识记字形。

在:

独体字,里面是“土”。

是:

上下结构,上面是个“日”字。

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少了中间的一横。

的:

左右结构,左边是个“白”字。

平:

独体字,“苹果”的“苹”去掉草字头。

村:

左右结构。

左“木”,右“寸”。

鸡:

左右结构,左边是“又”,右边是“鸟”。

鸟:

独体字,笔顺:

撇、横折钩、点、竖折折钩、横。

美:

上下结构,上面是“羔”,下面是“大”字。

2、同桌互评互议识字的情况,教师适时点拨。

3、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适时评价并进行展评。

4、带着前面的疑问,自读课文,看看自己能读懂些什么。

5、教师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谈。

(1)请大家出主意,我们可以怎样来读好这篇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太阳可以从哪些地方升起来?

(3)学到这儿,你想对太阳说点什么?

6、启发学生抓重点词读:

村、鸡、鸟、美

7、这课出现了一个新的标点符号,请赶快把它找出来。

认识“;”。

8.感情朗读,升华认识.

ɑ、再次有感情朗读全文,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b、出示最后一句,学生练读。

c、把喜欢的词句再读读,并记住他们。

三、质疑再探。

(5分钟)

课文学完了,你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预设:

为什么说整个世界是被太阳照出来的?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师点拨:

万物生长都要靠太阳。

太阳与人、动植物的关系等。

四、运用拓展。

(5分钟)

1、学生到教室外观察,太阳还能从哪些地方出来?

是怎样出来的?

3、观察太阳像什么。

板书设计:

3、太阳

 

照出美丽的世界

大海水里跳

平原草里冒

山村雄鸡叫

森林鸟声闹

教后反思:

 

4、秋娃娃

累计课时:

(53)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基本笔画:

卧钩。

  2、学会本课新词,积累运用,有感情朗读儿歌。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秋天的一些特征,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书写生字。

教法学法:

三疑三探教学法

教具学具: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5分钟)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秋娃娃》,大家看,图上正在树下写信的娃娃就是秋娃娃。

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引导学生设疑:

秋娃娃是谁?

秋娃娃都在给谁写信?

都写些什么?

二、解疑合探。

(25分钟)

1、先自读课文,用以前学过的拼音,解决所遇到的生字。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板书:

秋好心下身方冬衣

3、读了这篇课文,你把所有的生字都解决了吗?

好!

谁来读读黑板上的字?

4、指名读、齐读、男女分读(教师正音),教师领读。

5、出示自探提示: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笔划出:

秋娃娃都写信给谁了?

写信给他们干什么呢?

6、生字解决了,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秋娃娃都写信给谁了?

谁来回答?

(指名回答)。

7、写信给他们,要他们快快干什么呢?

指名回答。

8、“秋娃娃,好心肠,摘下树叶写信忙”,看到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回答。

9.引导学生思考:

秋娃娃为什么让大雁动身去南方?

让松树准备过冬粮?

让我们多穿衣?

10、好!

大家一起再读课文,思考:

秋天有哪些特征?

11、同桌一起讨论:

秋天都有哪些特征?

然后指名回答。

12、读了课文,请你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你懂得了什么?

指名回答。

13、这首诗是问答形式,下面我们男生问,女生答,有感情地读一遍。

然后,女生问,男生答。

 

三、质疑再探。

(5分钟)

到现在为止,秋娃娃写的信我们都看完了,你还有哪些问题呢?

(学生提问,学生回答)

预设:

秋娃娃还会把信写给谁?

写些什么?

同桌讨论,指名回答。

四、运用拓展。

(5分钟)

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教师适当讲解或点拨。

板书设计:

4秋娃娃

写信给:

干什么:

大雁飞南方

松鼠准备冬粮

你我他多穿衣服

教后反思:

 

5买文具

累计课时:

(54)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表示一种事物数量用什么词,要符合语言习惯,逐步积累量词。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方法

教具学具:

本课生字卡片和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5分钟)

猜谜语引出各种文具。

大哥说话先喝水,(毛笔)

二哥说话先脱帽。

(钢笔)

三哥说话先挨刀。

(铅笔)

四哥说话雪花飘。

(粉笔)

四四方方像块糖,

五颜六色气味香,

你若纸上写错字,

它把错字一扫光。

(橡皮)

小小身体细又长,

身穿彩衣春心肠,

嘴巴尖尖会写算,

只见短来不见长。

(铅笔)

大家说的都很好,这些都是文具,板书课题。

引导学生设疑:

我想知道这些文具有什么用?

平时我们去买文具时应该注意什么?

二.、解疑合探。

(约25分钟)

在创设的购物情景中,学生要学习购物,怎样问价,准确找出相应人民币,清楚自己要买的东西;“售货员”要准确,清楚地报价?

注意量词的使用要正确:

一个书包,

两个本子,

三只彩笔,

一块橡皮,

一把小刀。

1.先自由小声读,再抽读。

同桌俩合作用一问一答的方式练习朗读。

2.同桌俩表演展示。

ɑ:

你好,请问XX多少钱?

B:

XX()()钱

……

(可根据其他东西的价格进行提问,答不上来时,其余小朋友可帮助。

3.注意提醒学生运用礼貌用语,说话要大方。

4.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wénbāoyuánběnzijiǎodāopí

文包元本子角刀皮

(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找出生字中难记的字,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字方法,记住生字的字形。

(3).指导书写生字。

三.、质疑再探。

(约5分钟)

学习了本课,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或是感兴趣的问题,请提一提,大家帮帮你?

预设:

你还知道哪些文具,它们是多少钱呢?

引导大家互相说说,进行评议,交流。

四、运用拓展。

(5分钟)

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教师适当讲解或点拨。

板书设计:

5.买文具

书包本子

彩笔小刀

橡皮尺子……

教后反思:

 

 6悯农

累计课时:

(55)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并能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懂得尊重劳动,爱惜粮食。

教学重点:

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教学难点:

书写生字,正确流利朗读古诗。

教法学法:

三疑三探教学方法。

教具学具: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5分钟)

  1、指导学生观察插图:

农民伯伯耕作情景。

2、同学们,你们看到这幅图会想到什么?

设疑:

我想知道农民伯伯在田里干什么?

从他的表情上看到什么?

  3、揭示课题,解题,简介作者。

二、解疑合探。

(20分钟)

  1、师范读诗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圈出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再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3、通过识字游戏你能读准生字的音吗?

4.读懂诗文,想象画面。

(1)、听老师范读,感知全诗,学习五言绝句读法。

 

(2)、听老师描述古诗内容。

 (3)、学生自由读,齐读,比赛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全诗,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这首诗的意思。

 (4)、自由试背,同桌互背,指名背诵。

  5、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字,让学生自己观察、讨论,交流写好这些字的关键。

 

(2)、指名说说你准备怎样记住这些字。

 (3)、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大家展开评议。

三、质疑再探。

(5分钟)

小朋友,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要问吗?

请提一提,大家帮帮你。

预设:

“皆”“日当午”“辛苦”怎么理解?

前两行诗写出了什么呢?

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共同解疑,教师点拨。

重点理解农民伯伯种地的辛苦。

我们要热爱和同情农民。

四、运用拓展。

(10分钟)

 1、做“找朋友”的游戏,巩固所学词语。

 2、“一字开花”练习组词。

  3.作业:

 

(1)、做课本93页的3题,描描写写。

 

(2)、把你想写的字写一写。

板书设计:

 6、悯农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来之不易

谁知盘中餐,珍惜粮食

粒粒皆辛苦。

教后反思:

口语交际:

秋天来了

累计课时:

(5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感受秋天的美,激发兴趣。

2、能把自己看到的秋景,用普通话清楚的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做到态度大方,有礼貌。

3、别人讲话要注意听,培养认真听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说起来,真正地交流起来。

教学难点:

说话能力的培养。

教法学法:

“三疑三探”教学法。

教具用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5分钟)

1、带学生到校园里或山坡上、野外、果园里去观察,让学生实地去观察秋天的景色,拾秋天的落叶,找出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好,为口语交际做好准备。

2、观察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学生自己推选出组长,后由老师交代活动要求:

(1)注意安全。

(2)爱护花草树木、庄稼。

(3)重点观察找出秋天的特点有哪些?

二、解疑合探。

(25分钟)

1、小组内交流。

组内交流的要求要低,让学生把看到的秋天说一说,说一句完整的话,说几句更好。

目的是鼓励学生能把自己观察到的秋景说出来,敢说,愿意说,有兴趣说。

2、你能从天上或者地上发现什么?

(天: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秋风习习,秋色宜人,树叶飘落,雁南飞……)

3、班上交流。

要求发言的同学用普通话说,态度自然大方,同时,注意听别人讲话,能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

4、教师小结。

对学生的口语交际情况进行总结表扬,同时告诉学生一年有四季,秋天是美丽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

冬天、春天、夏天也各有各的特点,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季节的变化,探究各个季节的特点。

5、教师和学生共同组织口语交流。

(1)、引导:

秋天到了。

(2)、看到的景物: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果园里的苹果红了,菊花开了,大雁往南飞,地里的稻子成熟了,黄澄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啊!

秋天真美啊!

我爱秋天。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秋天之情)

6、引导学生说短文。

(1)、教师领说。

(2)、学生试说。

(3)、指名说。

(4)评选优秀的到讲台上说说,大家评评、议议。

三、质疑再探。

(5分钟)

1、把今天看到并且自己喜欢的秋天的特点,讲给家长听。

2、星期天和家长一块儿到野外去看一看,再找一找秋天还有哪些特点?

在家长的引导下收集写秋天的词语,看谁说的多又好。

四.运用拓展。

(5分钟)

学生将自己说的话写下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教师检查,纠正文中的错误。

板书设计

秋天来了

天变凉了……

树叶黄了……

苹果红了……

教后反思:

 

积累与运用(六)

累计课时:

(57)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积累与运用”训练、巩固本单元所学内容,让学生学会运用。

2、通过自己学习、协作学习、参与竞赛,引导学生积累运用,激发学生学语文兴趣。

教学重点:

读、说、写、积累词汇。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语文兴趣。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词语卡,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约5分钟)

1、同学们,我们班大多数同学的普通话说得非常好,老师想让大家比一比谁的普通话说得最好,谁读儿歌读得最棒?

2、班上分组进行,人人参与,选出一位代表。

3、由四个组的代表读,评价。

4、认读卡片zhchshɑnɡenɡei-uiɡ-hn-l

5、齐读儿歌,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二、解疑合探。

(25分钟)

1、听师范读,试着跟读。

2、领读。

3、自由读,评价、齐读。

4.积累词语。

(1)、出示词语卡,指名认读,并领读。

(注意即时评价、更正)

(2)、抽读、训练读、对读。

(3)、开火车读。

(4)、选一个词语说句子。

5.写写你想写的词语。

(1)、选上题中6-12个词语写在书上的田字格中。

(2)、同桌比一比,评一评。

(有错即纠)

(3)、表扬:

谁写得词语全对画红旗。

若同桌俩都全对画两个红旗。

(4)你能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吗?

能不能用你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呢?

6.学习拍手歌。

(1)、师边读边拍手,暗示学生参与。

师:

有趣吗?

生:

有趣!

(2)、师:

想做这个游戏,得先熟儿歌。

如果谁读得好,记得快,就上台和老师一块来。

(3)、同桌俩合作练习,先跟录音拍手,然后对拍、对唱。

(4)、放录音,师生对拍、对唱,男女对。

(5)、推荐一名与老师对拍,全班学生合唱。

(6)、说一说,这首《拍手歌》教你懂得了什么?

7.学习《问答歌》

(1)、同桌看图说一说。

(2)、试谈《问答歌》。

(3)、同桌用《拍手歌》的形式对一对。

(4)、分男女问答对《拍手歌》。

(5)、你还能自编一首对一对的《问答歌》吗?

8.自主识字园地。

(1)、故事导入:

小猪嘟嘟来到一片鲜花盛开的草地上玩耍,红的花,黄的花……绿的操,花花蝴蝶,让嘟嘟着了迷,忽然天上压下来一堆云,云越压越低,一会要下大雨了,小鸟看见了,叫它赶快回家,它却没听见,怎么办呢?

如果你将云朵上的汉字读准一个,云就散一点,全都读准了,云儿就全逃跑了……

(2)、大家一块来,谁能读好、试一试。

(3)、指名读:

如:

杨、杨树;写、写字……

(4)、完成下面作业:

我认识()个字。

三、质疑再探。

(约5分钟)

学习了本次运用,你感到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要问吗?

预设:

“玉不琢,不成器”什么意思?

“人不学,不知义”有什么意思?

它教育我们要怎么做呢?

引导学生交流,评议,共同解疑。

四、运用拓展。

(约5分钟)

1.读读“读读记记”的两句诗,并在本子上好好写两遍。

2.把“你还认识我吗”中的词语每个写三遍。

3.读读背背《问答歌》

板书设计:

 

积累与运用(六)

入小学,求学始。

少壮时,应努力。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教后反思:

 

第六单元复习课

累计课时:

(58)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20个生字,要求会读会认会默,会用所学生字口头组词,会将组词正确写出来。

2.鼓励孩子们会背要求背诵的课文,初步理解课文意思。

3.通过本单元复习能把汉字书写漂亮、美观。

教学重点:

识字学习,在教学中要鼓励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规范书写生字,掌握生字的笔顺和组词。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学法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1.教师:

孩子们,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几个新笔顺和几个新的生字娃娃,今天我们要对这些生字进行复习,认真牢记它们的样子。

2.设疑:

这一单元主要是学习了生字,请同学们回顾一下:

ɑ.这单元学习了哪几个新笔顺?

b.我们总共学习了哪几个新的生字娃娃?

c.你会背诵课文吗?

3.学生提问,教师及时梳理问题。

4.出示自探提示:

认真看看这单元的生字,注意识记的生字和我们提出的问题,一会我们共同解决。

二、解疑合探(20分钟)

1.交流自探结果:

ɑ.这单元学习了哪几个新笔顺?

举例说明。

指名回答。

--3个新笔顺:

卧钩弯钩提

卧钩(生字心的第二笔是卧钩)

弯钩(生字子的第二笔是弯钩)

提(生字汗的第三笔是提)

b.教师把这3个新笔顺和其对应的生字板书在黑板上。

学生齐读并书空。

c.这3个笔顺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认真指导学生书写者三个笔顺是要写规范。

2、我们总共学习了哪几个新的生字娃娃?

ɑ.指名学生回答。

——20个重点生字:

人土中回儿巴乐雨平鸟在的下心方衣刀子文皮午当汗农

b.教师板书生字,学生齐读生字。

c.指名学生认读其中生字,并用生字组词语。

学生领读组词。

d.学生默写重点生字,并组词语。

e.指名学生用词语口头造句子。

学生间相互评价。

f.我们这一单元学习了一组多音字,有哪同学还记得?

指名学生回答。

——生字“乐”。

它是多音字,一个读音是lè,另外一个读音是yuè。

╱lè(快乐)(可乐)

╲yuè(音乐)(乐队)

4、出示生字和对应音节连线。

下午yuyi

语文xiɑodɑo

小刀yuwen

雨衣xiɑwu

5、你会背诵课文吗?

指名学生背诵课文,古诗,儿歌。

采取赛背的形式进行。

三、质疑再探。

(5分钟)

1.总结复习要点。

2.质疑:

这节课对生字进行了复习,你们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预设:

95页的三字经很有意思。

我还想知道还有哪些和学习有关的三字经呢?

想读读记记。

3.在班级内互相交流补充。

四、运用拓展。

(5分钟)

1.同桌出示一些常见字,让同桌互相猜一猜,拼读拼读,注意把声调读准确。

2.你还打算给同学们出些什么有意思的题目呢?

3.鼓励学生课外识字,提高识字兴趣。

板书设计:

 人土中回儿巴

乐雨平鸟在的

下心方衣刀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