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89058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音乐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七年级音乐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七年级音乐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七年级音乐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七年级音乐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音乐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七年级音乐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音乐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音乐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七年级音乐教案MicrosoftWord文档

第一单元  乘着歌声的翅膀

一、 教学内容

1、欣赏我国近几年新创作的优秀的流行歌曲《中国娃》、《众人划桨开大船》,学唱中外经典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森林水车》、《长城谣》。

2、了解常用拍子与指挥图式,交给学生基础知识。

二、 教学目标:

1、会唱所教歌曲,并能背唱其中的1—2首。

2、能大胆自信且充满激情的独唱或与同学一起演唱。

3、对歌曲的处理有一定的创意。

三、 教学重点:

充分挖掘学生对歌曲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用舞蹈表现音乐的原始欲望。

四、 教学难点:

把握好课堂、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进行创作。

五、课时安排:

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周)

一、 组织教学,提出本学期的要求。

二、 发声练习:

3/4  5  0   3  0     1  0   |   5  0   3  0     1  0    ‖

    lu      lu        lu           la      la        la  

三、导入课题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我们的周围洋溢着欢歌笑语。

今天,我们要乘着歌声的翅膀,去领略艺术殿堂的无穷魅力。

四、新课教学:

1、介绍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课时安排。

2、学唱歌曲《孤独的牧羊人》。

(1)歌曲欣赏,听一遍,请学生注意歌词的演唱顺序。

(2)介绍歌曲风格特征:

这是美国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是家庭教师玛利雅在交孩子们玩木偶时唱的一首歌。

这首歌吸取了流行与瑞士、奥地利等国山区的约德尔民歌调的风格、真假声的交替以及领唱、重唱、合唱与色彩绚丽的伴奏交融在一起,音乐跌宕明快,诙谐风趣。

歌曲中衬词用“尤得儿”唱法演唱,“尤得儿”是瑞士、奥地利以及德国巴戈利亚一带的一种独特的民间唱法,特点是真假声急促交替交换,造成一种如同在山谷间快乐地吆喝而传来空灵的回音似的效果。

(3)随乐学唱大约两次,与学生分析,整首歌曲就由三句构成,了解歌曲的结构,就很容易学会。

(4)跟着音乐伴奏进行演唱后,由老师纠正唱错的地方。

(5)启发学生在舞台上如何表演这首歌曲:

小组唱、表演唱等。

为班级演唱会做准备。

3、欣赏日本歌曲《森林水车》。

(1)、教师提问学生唱过哪些日本歌曲,对日本歌曲有什么感受?

(忧郁,哀伤)如《樱花》,主要构成的音有哪些?

但并不是所有的日本歌曲都是这种风格的,比如《森林水车》。

(2)学生欣赏《森林水车》后,谈谈对歌曲的感受(活泼、轻快、明亮)。

(3)教师小结:

两手歌同样是日本歌曲,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

主要就是他们用的调性不一样,《樱花》用小调写成,主音在6,《森林水车》用大调写成,主音在1,前者暗淡柔和,后者明快活泼。

(4)学生视唱歌谱,尤其注意#2和#4的音高,让学生体会《森林水车》的明快。

4、小结本课。

教后记:

《孤独的牧羊人》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学生对它很感兴趣,但是演唱时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不断地鼓励学生。

第二、三课时(第二、第三周)

一、 组织教学,检查出勤情况。

二、 发声练习:

4/4     5    4   3   2 | 1 — — —‖

        mi       ma        mi

三、 复习旧课:

1、全班同学跟随音乐演唱《孤独的牧羊人》。

2、启发学生如何用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

3、跟伴奏音乐,用力度变化表现歌曲。

4、用轮唱的形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并给予评分。

四、 新课部分:

1、学唱《森林水车》

(1)上周已经欣赏过这首歌曲,由于歌曲的旋律比较容易唱,因此,要求学生跟着老师的钢琴先把歌谱唱好。

(2)唱歌词,教师纠正学生唱错的地方。

(3)学生讨论这首歌最合适用什么演唱形式?

为演唱会的准备做铺垫。

2、学唱《长城谣》

(1)学生先欣赏一次作品,之后谈谈对这首作品的感受。

(2)介绍作品。

歌曲创作于1937年。

原是电影剧本《关山万里》中的插曲,后因“八一三”抗战爆发,影片没拍成,这首插曲却成为风行与大后方的一首抗战歌曲,并由周小燕在新加坡录成唱片,流传国外。

这是一首独唱歌曲。

音乐苍凉悲壮,质朴自然,感情深切而不缠绵,兼有抒情和叙事的特点。

旋律线条起伏不大,节奏进行平稳,结构单一。

歌曲采用平易近人的音乐风格,叙述人民被迫流亡的苦难,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

(3)跟琴学唱歌曲。

(4)引导学生如何唱好这首歌:

叙述中带有悲凉的感情,声音要连贯、统一。

“自从大难平地起”,带有激愤、仇恨的情绪,与前面乐句形成对比。

咬字要结实有力,字头要喷口而出。

声音饱满,语气坚定。

(5)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6)歌曲适合什么演唱形式?

(学生讨论)

3、欣赏歌曲《中国娃》

(1)歌曲介绍:

这是一首带有中国民间风味的通俗歌曲,隐含了对祖国和家乡的深情。

(2)欣赏歌曲1—2遍。

4、欣赏歌曲《众人划奖开大船》

(1)歌曲介绍:

这首歌曲颇具号召力。

歌词平时质朴,富于民间风味,赞颂了团结一致、勇往无前的精神。

曲调劳动号子风格浓郁,流畅有力。

(2)欣赏歌曲。

(3)领唱与伴唱的练习,尝试演唱歌曲第一部分。

5、口风琴练习:

课本15页的新疆民歌《颂祖国》和朝鲜民歌《买花姑娘》,写出指法安排给学生,指导学生练习。

6、第三课时复习旧课时间,也是用轮唱的形式演唱歌曲《长城谣》,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给予评分。

7、小结本课。

 

第二单元《我的好朋友》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乐器法,介绍竖笛各口琴的结构及简单的演奏法.第二部分是视奏与练习,其目的是通过让学生试奏一些乐曲片段来掌握基本演奏方法.第三部分是合奏练习与表演.这三个部分相互关联,协同渐进.

二,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语言说出竖笛和口琴的结构的特点.

2,能用正确的方法吹奏竖笛的口琴,演奏自己熟悉的乐器也可以,并能较好地表现乐曲情感.

3,在与他人的合奏中,能相互照应,并对自己与他人的演奏进行评价.

三,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乐器的兴趣,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的演奏方法,提高视谱能力,较好地表现音乐.

四,课时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上课礼仪

安定情绪,师生互相问好.

二,导入新课

了解学生是否在小学学过竖笛或其它乐器,如钢琴,电子琴,口风琴,铜管乐器,小提琴,黑管,长笛,二胡,古筝,葫芦丝等等,我们喜欢演奏的乐器就是我们的好朋友.

三,新课教学

1,简介竖笛

竖笛是世界各国普遍流行的吹奏乐器之一,它音色悠扬,简单易学,既能独奏又能与各种打击乐器组成以竖笛为主的小乐队,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

(1)竖笛种类较多,有六孔,七孔,八孔,九孔,十孔之分,其中以六孔竖笛最容易学.我们主要学习六孔竖笛.

(2)介绍六孔竖笛

较多的学生曾在小学时学过竖笛,要求他们下星期带回来参加合奏表演.

(3)教师示范竖笛的吹奏.讲解正确的吹奏方法.

示范吹奏《小星星》和《四季歌》.

2,简介口琴

(1),口琴的音位排列

有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三个部分.它发声是由吹气和吸气形成.

(2)教师示范演奏

吹奏《让我们荡起双桨》和《送别》.鼓励学生有兴趣的话可以买一个来学习,老师负责辅导.

3,视唱练习

视唱课本中的乐曲《小星星》,《颂祖国》,《卖花姑娘》,《我们多么幸福》,《红河谷》,《新年好》.让学生懂得演奏乐器一定要学会视谱,才能演奏得准确.

4,出示部分打击乐器:

大鼓,小鼓,沙锤,双响筒,三角铁,碰钤等,教师示范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选出几个学生出来表演合奏《新年好》.)

四,试奏

以宿舍为一个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分别上台试奏,下一节课正式表演.

五,课后小结

其实我们平时也可以组成小乐队,没有打击乐器可以自己做,即将什么也没有,拍拍手,跺跺脚,模仿模仿打击乐器的声音也可以.只要你热爱生活,音乐何处不在.

第三单元    壮丽的诗篇

一、 教学内容:

1、这是一节以听赏为主的音乐欣赏课,通过介绍《中国,我可爱的母亲》、黄河颂》、《欢乐颂》、《芬兰颂》、《走进新时代》等五首中外经典作品,让学生了解声乐作品常见的体裁之一——颂歌的风格特点。

2、掌握和了解以下三个知识点:

(1)什么是颂歌?

(2)革命烈士——方志敏。

(3)作曲家——冼星海、贝多芬、西贝柳斯。

3、让学生在课后收集颂歌的乐谱或音像资料与同学们分享。

二、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什么是颂歌。

在听赏感受中能辨别出颂歌这种音乐体裁的歌颂对象及演唱形式。

2、能简述颂歌体裁的概念。

3、能记住音乐主题,并能哼唱其中的两至三个主题。

能将自己对颂歌的感受说出来与同学分享。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颂歌的分类。

2、教学难点:

颂歌的特点及颂歌的对象。

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音乐是一种艺术,由于艺术实践的不同,形成了众多的体裁和样式。

今天,我将给同学们介绍众多声乐体裁中最常见的一种声乐体裁——颂歌。

(三)新课教学:

1、 音乐知识(展示课件)

你了解颂歌吗?

颂歌是音乐作品的一种体裁。

体裁是指文艺作品的类别或品种。

颂歌和赞美祖国、人民、英雄人物、壮美的山河及一切美好事物的音乐作品都属于颂歌的范畴。

接下来,我们听赏几首颂歌,请同学们在听赏的同时,注意这些歌曲的特点以及它的演唱形式和歌颂对象。

2、 作品欣赏

(1)《黄河颂》(展示课件)

在听赏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黄河颂》的作者——冼星海。

① 作者简介(展示课件)

冼星海(1905——1945)生于澳门的一个贫苦的船工家庭。

1935年从法国巴黎音乐学院留学归国后,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

1938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任教。

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

他有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歌曲《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

被称为“人民的音乐家”。

② 作品介绍(展示课件)

《黄河颂》是一首男高音独唱歌曲,选自《黄河大合唱》。

这是一首庄严的颂歌,曲调有开始的悠扬抒情逐渐发展为深沉、宽广、激昂、热情、自豪地歌颂了祖国的悠久历史及中华儿女的坚强性格。

③ 作品听赏(展示课件)

听赏完《黄河颂》之后,同学们能否告诉老师,这首颂歌的演唱形式(独唱)和歌颂对象?

(歌颂对象是祖国的悠久历史和中华儿女的坚强性格)这首歌的特点是什么?

(曲调悠长宽广,气势豪迈激昂。

(2)《欢乐颂》

① 作者简介(展示课件)

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欧洲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

他一生创作了九部交响曲,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以及其他各种不同体裁和形式的音乐作品,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欧美被尊称为“乐圣”。

② 作品简介

《欢乐颂》是贝多芬创作的《第九交响曲》中的第四乐章第二部分中节选的。

旋律从气质上和结构上具有浓厚的德意志民间的乡土气息,表达出人民的心声。

这首曲子不仅节奏单一而规整,具有进行曲风格,而且气势雄伟、庄严、旋律进行中的级进又使其具有颂歌的性质。

③ 作品听赏

这首作品有什么特征呢?

(该曲具有进行曲的风格,气势庄严雄伟)

④ 歌曲分析

节拍:

4/4拍,结构:

方整的二部曲式,由四个乐句组成。

⑤ 试唱歌曲。

(3)《走进新时代》

① 听赏

② 总结该曲

这是一首现代歌曲,以什么演唱形式演唱呢?

(领唱与合唱)歌颂了什么呢?

(歌颂党和人民)曲调深情柔美。

③ 全班同学一起演唱这首歌,归纳出颂歌的特点及类型。

3、 知识小结

(1)颂歌的特点:

节奏平稳、速度缓慢,旋律宽广、庄严、宏伟、亲切、热情。

(2)类型

速度较慢,旋律悠扬宽广,具有庄严宏伟的气势,如:

《黄河颂》。

采用进行曲的体裁,具有刚毅豪迈的气概,如〈欢乐颂〉。

具有抒情歌曲的特点,亲切深情。

结构多是二段体,第一段旋律和情绪平稳,第二段旋律和情绪比第一段要激动,有时速度加快。

如〈走进新时代〉。

4、 活动与思考(展示课件)

(1) 辨析体裁:

听赏完下列歌曲后,将颂歌体裁的作品收集到指定的区域。

(2) 搜集各种各样的颂歌给同学们欣赏。

五、 课堂小结:

艺术是个大门类,音乐体裁众多,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的颂歌只是其中很小的部分,课后同学们可以多收集一些不同演唱形式的颂歌来与同学们一起演唱,唱出我们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第四单元    声音的表现

一、 教学内容

本单元通过图、文的展示,引发学生的想象,通过师生对音源材料的加工,创造新的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 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声音的表现设计活动,大胆地展开想象,运用声音材料进行创造,体验与他人合作进行音乐创作的快乐。

2、在集体创作活动中,能对自己和他人的“声音的表现”进行简单的评价。

三、 教学重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四、 教学难点:

时间调控,启发学生展开想象。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带给我们丰富多彩的情感享受。

情绪有多种多样的表达,高兴时唱唱快乐的歌曲,吹吹口哨;悲伤时听听舒缓的音乐,都能给我们带来情感上美的享受。

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球迷“神猴”》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去体验“神猴”的快乐与悲伤,并用不同的声音材料展示故事的场景与主人公的情感。

(三)图、文与音乐的联想(创作)

1、 出示图《第一次比赛》——“幼狮”与“神猴”队的比赛

问:

“幼狮”给了“神猴”一个下马威,“神猴”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出示声音材料,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选择。

2、 出示图《球迷歌》

比赛继续进行,场外有球迷歌声。

(放录音《球迷歌》)

请同学们设想比赛场面,说一说“神猴”的心情。

请学生自己选择声音材料,表现“神猴”的的心情和比赛场面。

3、 出示图《输球了》

请学生观察,图中谁是“神猴“?

他的心情会怎样的?

请学生选择声音材料。

提示“乱锤”的声音特点。

4、 出示图《养伤的“神猴”》

运用声音材料,时钟、鸟啾、蝉鸣、喇叭声、歌声进行设计,表现“神猴”的心情。

提示:

《飞吧,足球》的音响是强还是弱?

5、 出示图《养好伤的“神猴”》

全班学唱《生命的奖杯》。

6、 出示图《声音的海洋》

请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出示的声音材料,分组设计,表现比赛场景。

7、 分组展示《声音的海洋》场景音乐。

(四)小结、深化练习

刚才我们一起对“神猴”的故事进行了音乐创作,下面我们发挥集体的力量,在老师给大家提供的场景中进行音乐创作。

出示《北京申奥成功》电视画面。

学生讨论后,要求每人手中的乐器和声音材料为画面配上音乐。

(五)全班齐唱《球迷歌》,边唱边走出课堂。

第五单元   八音和鸣

一、 教学内容

八音是古代以制作乐器的材料为依据,将中国民族乐队分成的八个类别。

本单元在内容上分为《吹打震山河》与《丝竹绘美景》两部分。

第一部分以中国传统乐曲中最负盛名的《将军令》为欣赏材料,通过感受乐队音响,同时由教师“带领”学生认识乐队的编制,分清吹管、弹拨、拉弦、打击等四种不同类型的乐器。

重点感知吹管乐器组和打击乐器组的音色,让学生将图片中的乐器与音响中的音色结合起来;第二部分《丝竹绘美景》,先欣赏江南丝竹《紫竹调》,以补充《将军令》中听得不够清晰的几种乐器,如二胡、笛子、琵琶等。

最后安排了《阳春白雪》《渔舟唱晚》《空山鸟语》,让学生随着乐器声音的变更、乐曲风格的不同,领略民族器乐的魅力,在配以古诗、风景图片,让学生随着音乐、看者图画、想着古诗,步入民族音乐的优雅殿堂。

二、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常见民族乐器的名称及其分类。

2、能够记住《紫竹雕》的音乐主题,及《阳春白雪》、《渔舟唱晚》、《空山鸟语》之后,用简单语言描绘其音乐意境。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感知吹管乐器组和打击乐器组的音色,让学生将图片中的乐器与音响中的音色结合起来;让学生随着音乐,步入民族音乐的优雅殿堂。

四、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及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还在从事非常简单的劳动时,就利用劳动工具等物品制成乐器来演奏、伴歌和伴舞,表达朴素的思想感情,如七千多年前就有了骨笛和埙等乐器。

(二)古代乐种根据制作材料划分为“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三)我国的民族乐器经过长期的改造与完善,现已形成四大类别,即“吹拉弹打”。

这是按照各种乐器的演奏形式、发声方式来进行分类的。

(四)欣赏民族管弦乐队演奏图及音乐《丰收锣鼓》片断。

(五)由乐队图片导入乐器类别划分及种类:

吹:

指吹管乐器,包括笛、笙、萧、唢呐等。

拉:

指拉弦乐器,包括二胡、板胡、中胡、高胡、京胡、革胡、坠胡等。

弹:

指弹拨乐器,包括琵琶、柳琴、三弦、中阮、大阮、扬琴、筝、古琴等。

打:

指打击乐器,包括大鼓、堂鼓、锣、钹、木鱼、碰铃、梆子等。

(六)我们刚才看到的民族管弦乐队是在近代借鉴西洋管弦乐队的编制规则建立起来的。

那么,我国传统的民乐合奏有哪些形式呢?

(可让学生先回答。

传统的民乐合奏形式有四种基本形式:

1、 清锣古乐:

打击乐器合奏。

2、 吹打乐:

吹管乐器与打击乐器合奏。

3、 弦索乐:

拉弦乐器与弹钹乐器合奏。

4、 丝竹乐:

弦乐器与吹管乐器合奏。

(七)今天,我们欣赏的第一个曲目,是上海民族乐团根据苏南吹打《将军令》改编而成的同名合奏曲,由中央民族乐团演奏。

1、 欣赏全曲。

思考:

音乐中采用了哪些主要乐器?

刻画了什么意境?

(音响强烈、气势宏伟、振奋人心)

2、 学生自由讨论,然后回答上述问题。

3、 吹打乐在戏曲中作开场音乐或为战争摆阵等场面伴奏,民间艺人也常通过它来增添节日的热闹气氛,“吹打震山河”这句话就非常形象地表述了吹打乐的音乐特点。

(八)在欣赏完这一曲热闹、喧腾、气势宏大的吹打乐之后,我们接着来欣赏一曲与吹打乐形成鲜明对比的音乐。

1、 提示:

民乐小合奏——《紫竹调》。

2、欣赏全曲。

思考:

在该曲中又采用了哪些乐器?

音乐意境如何?

(音乐细腻、轻巧、优美)

3、讨论后回答问题,点出“丝竹乐”、“丝竹绘美景”。

4、该曲结构非常清晰,共分四部分:

合奏 笛子领奏 二胡领奏    合奏。

5、分段欣赏,比较前三部分主旋律,试唱主题。

(采用了音乐主题加花变奏的传统技法)

(九)课堂小结

吹打乐与丝竹乐是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音乐性格截然不同。

吹打音乐的合奏音响刚强、演奏风格粗旷,善于表现富有气魄、威武雄伟、波澜壮阔的场景和热烈火辣的情绪;丝竹音乐格调清新、秀丽,曲调流畅、委婉,富有情韵,合奏的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又相互和谐。

第二课时

(一)导言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欣赏了两种风格迥异的民乐合奏曲。

在我国传统的音乐宝库中,器乐独奏曲占了很大的比重,这是因为我国的民族乐器大多具有非常独特的音色,从音域音区的角度看,大多为高音乐器,适于独奏。

如:

竹笛独奏曲《扬鞭吹马运粮忙》、《姑苏行》等。

琵琶独奏曲《月儿高》、《十面埋伏》等。

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战台风》等。

二胡独奏《二泉映月》、《良宵》等。

这节课,我们重点来了解三种弦乐器:

琵琶、古筝、二胡。

(二)琵琶独奏曲《阳春白雪》

1、 乐器简介:

弹拨乐器之一。

2、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就是对琵琶这一乐器的音色特点非常生动的描绘。

3、 欣赏全曲,结合标题体会乐曲意境。

4、该曲有名《阳春古曲》,是一首优秀琵琶古曲,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地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

音乐主题一在全曲中起了统领的作用,是全曲各个部分的合头,主题二出现在音乐的第三部分。

全曲采用的的是循环变奏体结构,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常见的一种曲式。

5、视唱,记住主题一。

(三)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

1、 乐器简介:

弹拨乐器之一。

2、 欣赏全曲:

该曲是娄树华根据古曲《归去来》发展而成。

3、 师生交流:

(1)引导学生视厂唱主题一,并结合图文提示,谈谈该曲音乐形象。

(2)谈谈欣赏感受。

4、 引导学生互评,小节学生发言。

(四)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

1、 乐器简介:

拉弦乐器之一。

刘天华为二胡作有一系列练习曲及十首独奏曲。

他吸收小提琴演奏技巧的某些长处,把二胡从伴奏乐器上升为独奏乐器,为我国近代二胡演奏学派奠定了基础。

2、 欣赏全曲:

该标题取自唐代王维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以“鸟”代“人”。

乐曲用拟声手法模仿百鸟鸣叫,刻画了一幅美丽清幽的山林景观,音乐化的鸟鸣声使乐曲达到了造型性与抒情性的完美结合。

3、 分段欣赏:

(1)引子

(2)第一部分主旋律(第一、二段)

(3)第二部分主旋律(第三、四、五段)

(4)尾声(再现主题一)

4、 学生自由发言,谈欣赏感受。

(五)欣赏推荐曲目。

(六)本课总结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在传统的民族音乐海洋中摘取了一两朵小小的浪花,它紧紧是我们对传统文化了解的开端,许多宝贵的音乐遗产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去探索,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期盼着我们的共同努力。

第六单元   运动的旋律

一、 教学内容;

本单元属于“音乐与相关文化”领域,主要涉及“音乐与社会生活”和“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两个方面的内容。

截取了“运动”这一社会生活中更为具体和专门化的场景以及“体育”这一与音乐艺术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通过探讨、感受运动与音乐的紧密联系,以及音乐艺术与体育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对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艺术之外的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欣赏、了解一些在运动项目中或运动场上常出现的音乐,并通过聆听这些音乐,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

生活中到处充满音乐,没有音乐的生活是苍白的,是不可想象的。

2、能根据运动形式的特点,选配不同风格的音乐。

3、能自信、轻松地运用某些运动项目的基本动作随音乐表演。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让学生初步理解音乐与生活密切关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主动探索音乐的兴趣。

2、精心设计活动方案,使学生自信地、充分地将自己对音乐的发展展示出来。

3、在教材呈现内容的基础上、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最大限度地丰富教学容量,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4、欣赏歌曲《足球梦》、《向奥林匹克出发》。

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 今天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一起跟着老师一起来跳跳健美操,做做热身运动。

2、 放音乐,合着音乐节奏跳健美操。

3、 大家都跳得很好。

范小萱的这首健康歌,大家都会唱,为了健康,人人都需要运动,但请你们想像一下,如果刚才没有音乐伴奏,跳起来感觉有什么不同吗?

(请几位同学谈谈感受)

有了音乐的伴奏,能使我们在完成动作时准确的把握每一个节拍,更重要的是激发我们的情绪,培养节奏感、韵律感,陶冶美的情操。

可见,音乐与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讲讲《运动的旋律》

(三)运动的旋律

1、 说起运动,同学们应该知道,有些运动项目是必须有音乐伴奏的,请大家想想,有哪些运动项目是有音乐伴奏的?

(用聊天试谈话,学生自由回答)

2、 同学们都说得很好。

现在请你们欣赏四种运动项目的片断,请大家边看边思考,他们的音乐有什么特点?

(播放vcd)

3、 刚才大家欣赏了四个片断,对它们的音乐特点应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上台做一道连线题。

(出示题目)

花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