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课时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88791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5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课时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课时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课时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课时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课时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课时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

《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课时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课时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课时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

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课时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人民版必修2

课时三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程标准

学法指导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结合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探讨战后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及影响。

2.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知识点一 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形成的条件

(1)二战期间美国建立起庞大的经济调节机构统管经济,并投资兴建了大批企业,其调节和管理职能深入到各主要经济部门。

(2)二战结束时,美国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2.表现

(1)政府运用财政和________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2)政府广泛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

(3)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________政策。

3.特点

(1)美国私人________实力雄厚,缓和了政府巨额投资与私人资本积累有限的矛盾。

(2)政府干预经济不是实行工业国有化。

(3)依靠增加________开支和大量军事订货、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和社会固定资本投资。

(4)美国的经济体制仍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4.影响

(1)伴随政府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美国快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

(2)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________”。

知识点二 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1.二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

(1)理论:

________主义。

(2)政策:

把充分就业作为主要目标。

(3)结果

①积极作用:

美国经济高度繁荣。

②局限性:

造成巨大的财政赤字、高额国债和严重的通货膨胀。

2.20世纪70年代

(1)背景:

美国经济陷入________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困境。

(2)政策:

尼克松、福特和卡特政府交替使用紧缩财政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

(3)结果:

无法摆脱“滞胀”困境,凯恩斯主义失灵。

3.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时期)

(1)理论:

货币学派和________理论。

(2)政策

①里根政府通过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

②用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

(3)结果

①1982年底,美国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状况得到缓解。

②造成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并存的局面。

4.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时期)

(1)政策:

“宏观调控、________”。

(2)宗旨:

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政府干预。

(3)目标:

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

(4)措施

①缩减政府开支、裁减政府雇员、适当增税、鼓励消费。

②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新技术、教育、健康保险和环境保护的投资。

(5)效果:

解决了赤字问题和失业问题。

知识点三 美国的“新经济”

1.特点

美国经济蒸蒸日上,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逐年走低。

2.原因

(1)克林顿政府扶持________产业。

(2)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

3.评价

(1)积极方面:

创造了经济扩张的奇迹。

(2)局限性

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

②________资本依然占据支配地位,左右国家政策。

③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并存。

知识点四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1.英国的________经济

(1)特征:

私人企业与国有化相结合、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

(2)进程

①形成:

1945~1979年运用了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②发展:

1979年~20世纪90年代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实行了货币主义政策。

③进一步发展:

20世纪90年代由国家过多干预向经济自由主义转变,出现了“多市场、少政府”的趋势。

2.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

(1)背景:

二战后,法国加大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

(2)方针:

1946年,确定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化和建设福利国家的发展方针。

(3)特征:

________与市场相结合、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共存的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

(4)影响

①法国是西方国家中唯一实行明确的经济发展计划的国家。

②法国的政府干预模式使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

3.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

(1)特征:

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2)内容:

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用收入调节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

(3)结果:

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4.日本的________型市场经济

(1)形成: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

(2)特征: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政府始终掌握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

(3)结果:

1987年,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图示巧记】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

【历史概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

实质是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当资产阶级国家直接参与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它就成为经济上的总的垄断资本家,或称为“理想的总资本家”。

【图示巧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历史概念】经济“滞胀”

指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用以概括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现象时的专门术语。

经济“滞胀”的新特点则是经济衰退与物价上涨现象同时出现和存在。

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后进入了“滞胀”阶段,重创了各国的经济。

【图示巧记】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轻巧识记】美国“新经济”

【易错防范】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还是后来的“混合经济”,都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不可能超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范围。

正是因为这种调节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所以它尽管有用,但起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自主学习答案】

知识点一

2.

(1)金融 (3)福利主义 3.

(1)垄断资本 (3)政府 4.

(2)黄金时代

知识点二

1.

(1)凯恩斯 2.

(1)生产停滞 3.

(1)供给学派 4.

(1)微观自主

知识点三

2.

(1)高新技术 3.

(2)②垄断

知识点四

1.混合市场 2.(3)计划 4.政府主导

主题

 二战后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

[史料探究]

1.二战后美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史料 国家提供巨额科研经费,组织大规模的科研活动,如宇航工业从60年代末起,每年耗费50多亿美元。

国家为私人垄断组织扩大国外市场,如从50年代中期起,为加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进行补贴。

——《二十世纪的世界历史》

思考 依据史料,概括二战后美国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措施。

答案 措施:

发展高科技;协助开拓国外市场;对一些外贸出口产品进行补贴。

2.美国新经济时代

史料 克林顿实施“第三条道路”……促进美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美国经济年增长率达到2.6%,通货膨胀率控制在3%,财政赤字连续四年下降。

失业率则从7.1%降到5.1%,还创造了1000万个就业机会。

思考 所谓“第三条道路”指什么政策?

其宗旨是什么?

克林顿时期美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答案 政策: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宗旨:

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

特点:

经济增长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进入新经济时代。

[史论形成]对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认识

(1)生产力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展开,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2)生产关系调整: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国家干预深入到分配领域,保障低收入阶层利益,促进经济的发展。

(3)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拓展延伸]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

(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是国家干预的重要方式。

(2)制订经济计划,不是指令性的,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以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主题

 二战后欧洲国家的经济调整

[史料探究]

1.二战后英国的经济模式

史料 英国工党执政时期,政府掀起了国有化浪潮。

保守党上台后,加强私人企业经济,强调市场竞争的作用,减少政府干预经济的活动。

撒切尔政府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让市场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思考 依据史料,概括英国经济政策的变化和经济模式的特点。

答案 变化:

由国家过多干预向经济自由主义转变。

特点:

私人企业与国有化相结合、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2.社会福利政策

史料 一般说来,欧洲各国的福利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

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

思考 依据史料分析欧洲福利国家制度的特点。

答案 社会保障覆盖面广,具有普遍性;社会保障项目设置全;社会保障项目资助金额高。

[史论形成]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

(1)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普通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故被称为“社会减震器”。

同时它又有利于扩大消费市场,缓和供求矛盾。

(2)福利制度是垄断资本家为缓和国内矛盾、挽救资本主义制度而不得不支付的一种代价,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按资分配”的制度,并不能彻底消灭贫困和两极分化,不能同社会主义相提并论。

(3)福利国家制度带来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也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课堂小结

知识网络

答题术语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进入新的飞速发展时期。

形成了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胀”,凯恩斯主义失灵。

里根政府采用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理论,终于使经济走出衰退,而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政策使美国经济重新高涨,迎来“新经济”时代。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虽然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但政府干预是其共同之处,这也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1.(2017·山东潍坊高一检测)法国政府于1946年正式颁布“国有化”法令,国有化企业涉及煤炭、电力和运输等基础工业。

在金融业中,国家控制了60%的银行业务和40%的保险业务。

这表明(  )

A.法国走上了计划经济的道路

B.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C.法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公有制成为法国经济的主体

解析 二战后法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其中一项内容是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但不是实行计划经济,故A项错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与材料“国有化企业涉及煤炭、电力和运输等基础工业。

在金融业中,国家控制了60%的银行业务和40%的保险业务”不符,故B项错误;法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与“法国政府于1946年正式颁布‘国有化’法令”相符,故C项正确;通过国有化,发达国家改变了单一所有制形式,在私有之外出现国有制,但并非公有制成为主体,故D项错误。

答案 C

2.(2017·江苏盐城高一期末)二战以后,受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的西欧各国,纷纷行动起来,打造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社会工作的“三驾马车”。

这表明西欧各国致力于(  )

A.开发“新经济”B.发展第三产业

C.建立福利国家D.实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解析 “新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开始出现的新经济增长模式,与材料中“三驾马车”不符,故A项错误;第三产业是指服务业,与材料中“三驾马车”不符,故B项错误;“打造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社会工作的‘三驾马车’”是福利国家的内容,故C项正确;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材料中“三驾马车”侧重点不同,故D项错误。

答案 C

3.(2017·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1948年,英国宣布要建设“从摇篮到坟墓”均有保障的国家。

这指的是(  )

A.国家保障人民充分的民主

B.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

C.军队为国民提供安全保障

D.普遍实施国有化政策

解析 二战后,英国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社会保障制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福利国家。

故答案为B项。

答案 B

4.(2017·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二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

……(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

……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关于福利制度的认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根除了贫富分化

B.是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的根本原因

C.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扩大了政府财政支出,存在降低人们工作积极性等弊端

解析 据材料“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可得,社会福利制度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存在降低人们工作积极性等弊端,故D项正确。

答案 D

5.(2016·贵州学业水平测试)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取得一定成功,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其理论依据是(  )

A.重商主义B.自由主义

C.凯恩斯主义D.货币学派理论

解析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的“凯恩斯主义”,选择C项。

答案 C

6.(2016·云南学业水平测试)2004年7月,美国权威杂志《福布斯》评出了一份“战后美国总统经济成就”的排名,克林顿排名首位。

克林顿时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以“新边疆”为施政纲领

B.以“伟大社会”为施政纲领

C.经济繁荣,通货膨胀和失业率走低

D.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解析 依据教材知识,克林顿时期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经济获得较快增长。

答案 D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受中东石油危机等影响,美国经济陷入困境。

从1973年12月持续到1975年5月,GDP下降了5.7%,工业生产下降了15.1%……1974年消费物价上涨11.4%,1975年上涨11%。

——韩德强《世界经济危机史简述》

材料二 面对严重的经济问题,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失灵。

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是反对凯恩斯主义的重要学派。

货币学派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的手段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国家过多干预经济。

供给学派认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扩大供给,主张通过减税刺激人们的投资和工作的积极性,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

里根政府采用了这两个学派的观点,对经济运行机制进行调整。

——吉尔德《财富与贫困》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的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问题给美国带来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指出里根政府运用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理论,为解决上述经济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解析 第

(1)问应结合材料一从美国20世纪70年代经济衰退入手,进行分析。

(2)问要求结合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理论说明美国如何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答案 

(1)问题:

通货膨胀与生产下降并存。

影响:

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2)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

【学习思考】

1.如何理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教材120页)

提示 

(1)美国垄断资本实力雄厚,建立现代企业所需的巨额投资与私人资本积累有限的矛盾不像西欧国家那么尖锐;政府干预经济不是实行工业国有化,而是依靠增加政府开支和大量军事订货、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与社会固定资本投资,推动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发展。

(2)虽然美国政府在新兴工业部门、公共事业部门和关键生产部门建立了一批国有企业,但美国的经济体制仍然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2.左表中的数字说明了什么?

(教材第123页)

提示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开始了经济复苏,摆脱了70年代以来的经济“滞胀”困境。

1982年以后美国经济连续增长。

说明里根政府实行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是有效的。

3.里根政府与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政策有哪些不同?

(教材第123页)

提示 第一,奉行的经济理论不同。

①里根政府实行振兴经济改革,实行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经济理论;②克林顿政府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第二,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措施不同。

(1)里根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措施:

①以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医治通货膨胀;②以大规模减税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③以加大国防开支(1985年正式推出战略防御计划)来促进高科技、社会经济和国防力量的发展,医治生产停滞。

(2)克林顿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措施:

①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②通过精简政府机构缩减开支,增加税收,鼓励消费解决财政赤字;③通过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投资教育科技、社会保险、大力投资环境保护来解决就业问题;④推行积极的对外贸易政策,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促进经济的发展。

4.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发展出现哪些新特点?

(教材第124页)

提示 “新”在较长时期内经济持续繁荣并高速发展;“新”在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同时出现,基本实现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新”在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

打破了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联动的关系。

【自我测评】(教材第126页)

1.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主张有何不同?

提示 三个经济学派经济主张的主要不同是:

(1)凯恩斯主义经济主张是“有效需求决定论”。

主张充分就业,刺激消费需求;运用货币政策,扩大投资需求,加强国家干预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2)货币学派的经济主张是:

影响经济发展的是货币供应量。

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以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

(3)供给学派的经济主张是“供应决定论”。

在供给和需求关系上,供给决定需求,供给创造需求,只要供给充足,需求就会跟上,整个社会经济就会稳定增长,主张通过减税刺激经济发展。

2.举例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提示 如美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力度;新经济时代到来;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福利制度进一步完善等。

【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第126页)

请思考:

为什么美国的财富总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美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是谁?

提示 美国的财富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中的原因:

第一,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垄断资本控制国家政权,国家政权为垄断资本服务。

第二,推动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的“新”因素的原因:

①以信息技术和因特网为驱动力的“新经济”,由于原本贫富的差别,决定了受教育程度的差别,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②飙升的股市,繁荣的股票市场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原本个人拥有的资本量和知识技能的差别决定了进入股市所获取的信息及股票收益能力的巨大不同。

③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生产要素的国际化,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拉大了原有的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

美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垄断资本家。

课时作业

1.(2016·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二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的经济理念是(  )

A.计划经济B.自由放任

C.重商主义D.国家干预

解析 二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发展迎来“黄金时期”,选择D项。

答案 D

2.阅读下图,艾德礼战胜丘吉尔当选英国首相的原因是(  )

A.促进经济发展B.维护世界和平

C.实行社会保障D.维护大国地位

解析 从材料中看出,艾德礼的承诺是“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这是艾德礼战胜丘吉尔当选英国首相的重要原因。

答案 C

3.(2018·北京西城区高一下学期期中)某班同学做了一个经济史学习的网页。

如果在“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栏目下再增加一个链接,则链接项①应该是(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经济“滞胀”现象的出现

C.“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戈尔巴乔夫进行经济改革

解析 二战后,美欧等国家普遍采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盛行,故A项正确。

答案 A

4.(2018·河南洛阳高一下学期期中)1981年,里根总统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整顿和调整。

进入21世纪之后,小布什政府将“竞争招标”私有化新理念扩展到了国有企业和政府改革当中,美国国有企业进入私有化改革的新阶段。

这些措施(  )

A.有利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B.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均完全放弃了凯恩斯理论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联邦政府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行不断的调整其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C项正确。

答案 C

5.(2018·湖南永州高一下学期期中)在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很多人把政府提供的福利看作为自己的“福利权”,分不清楚“权利”和他人“给予的权益”。

这种观念(  )

A.增加了社会问题发生率

B.降低了人们工作积极性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D.降低了社会消费总水平

解析 由材料内容可知在“福利国家”制度下,受救济者只知享受福利,而忽视“高福利”是由“高税收”提供的,这种观念会让人们忽视生产,从而降低工作积极性,故B项正确。

答案 B

6.(2017·山西太原高一检测)二战后法国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障立法;密特朗上台后,又推行大规模的国有化,在工业、金融等领域对大型私有企业实行国有化。

这说明法国(  )

A.加强国家干预经济B.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确立国有制为主体D.推行社会福利制度

解析 根据材料“社会保障立法”和“推行大规模的国有化”可知,是国家在分配和生产领域加大对经济的干预力度,故A项正确。

答案 A

7.(2017·浙江湖州高一检测)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某一国家逐步确立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但政府始终掌握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这一国家是(  )

A.中国B.美国C.德国D.日本

解析 二战后,日本确立了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但政府始终掌握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故D项正确。

答案 D

8.(2018·四川乐山高一下学期期中)在《福布斯》杂志开展的“战后美国总统经济成就”排名榜中,克林顿排名首位。

这是因为克林顿(  )

A.构建起太平洋商业帝国B.终结了战后两极格局

C.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推动了信息技术革命

解析 克林顿当政期间,其最大的经济成就是推动了信息技术革命并成功使美国经济重现辉煌,故D项正确。

答案 D

9.(2018·河南洛阳高一下学期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

1935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案》,以此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政府出钱建立养老保障。

1974年的《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1986年的《税法改革修正案》、2001年的《经济增长与减税调和法案》、2002年的《公司改革法案》,这些法案规定雇主要为其雇员建立私营退休金制度。

与此同时,美国积极发展和鼓励个人养老储蓄,以作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补充。

经过不断调整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