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学海导航》高考生物一轮同步训练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87510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学海导航》高考生物一轮同步训练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学海导航》高考生物一轮同步训练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学海导航》高考生物一轮同步训练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学海导航》高考生物一轮同步训练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学海导航》高考生物一轮同步训练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学海导航》高考生物一轮同步训练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docx

《届《学海导航》高考生物一轮同步训练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学海导航》高考生物一轮同步训练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学海导航》高考生物一轮同步训练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docx

届《学海导航》高考生物一轮同步训练第13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

题组一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2013·广州调研)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兔的白毛与猪的黑毛B.眼大与眼角上翘

C.鸡的光腿与毛腿D.果蝇的红眼与棒眼

 2.下列各项可能存在等位基因的是(  )

A.四分体B.一个双链DNA分子

C.染色体组D.非同源染色体

 3.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涵是:

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后,通过推理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为什么F1只有显性性状,F2又出现隐性性状?

”属于孟德尔提出的问题之一

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D.“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4.(2013·新课标卷)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规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5.下列关于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在一个生物群体中,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B.F2的表现型比为3∶1的结果最能说明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

C.自交是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

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6.测交法可用来检验F1的基因型的原理是(  )

A.与F1进行测交的个体是隐性纯合子

B.测交子代出现不同的性状表现

C.测交不受其他花粉等因素的影响

D.测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能直接反映F1的配子类型及比例

 7.(2013·泉州调研)孟德尔在豌豆的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和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分别是(  )

A.杂交和自交;测交B.自交;杂交和测交

C.测交;自交和杂交D.杂交和测交;自交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后代只有一种基因型

B.杂合子的性状表现中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作用相同

C.显性性状是指杂种后代中表现出来的性状

D.显性性状的个体可以是纯合子也可以是杂合子

 9.建模是重要的科学思想方法,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

假设Ⅰ、Ⅱ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围棋棋子代表它们产生的配子,每一个袋子内黑白棋子数目相同,每次分别从Ⅰ、Ⅱ小袋中随机抓取一个棋子并记录字母组合。

将抓取的棋子分别放回原来小袋后再多次重复。

分析下列问题:

(1)若黑子标示D,白子标示d,每一个袋子内黑白棋子数目要保持相同,以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次分别从Ⅰ、Ⅱ小袋中随机抓取一个棋子并记录字母组合,是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3)一些同学设计了表格,以记录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填写空白处,完善表格。

基因型

出现次数

实际百分比

理论百分比

DD

10

25%

25%

________

22

55%

________

dd

8

20%

25%

(4)试分析,该同学实验的实际百分比与理论百分比存在差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二 基因的分离规律

10.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规律实质的是(  )

11.纯种高茎玉米和矮茎玉米杂交,F1全为高茎,F1自交得F2,在F2中选出高茎玉米,让其自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之比为______________,DD、Dd、dd三种基因型之比为__________;如果让F2全部自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之比为    ,DD、Dd、dd三种基因型之比为____________。

12.(2013·山东卷)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曲线Ⅱ的F3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4

B.曲线Ⅲ的F2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4

C.曲线Ⅳ的F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

D.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

13.(2012·湖南师大附中月考卷)老鼠的皮毛黄色(A)对灰色(a)为显性。

有一位遗传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含显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显性基因(A)的卵细胞不能结合。

如果杂合的黄鼠与黄鼠(第一代)交配得到第二代,后代(第二代)相同基因型老鼠继续交配一次得到第三代,那么在第三代中黄鼠的比例为(假定每对老鼠产生的后代数量相同)(  )

A.1/3B.4/9

C.2/3D.1/2

14.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1自交产生的F2的表现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①②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

B.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

C.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

D.P中白果的基因型是aa

15.(2013·新课标Ⅱ卷)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

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

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

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E、F、G、H表示,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

(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

该实验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012·北京卷)在一个常规饲养的实验小鼠封闭种群中,偶然发现几只小鼠在出生第二周后开始脱毛,以后终生保持无毛状态。

为了解该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6组小鼠交配组合,统计相同时间段内繁殖结果如下。

组合编号

交配组合

●×

×■

×

●×■

●×□

○×■

产仔次数

6

6

17

4

6

6

子代

小鼠

总数

(只)

9

20

29

11

0

0

12

27

110

0

13

40

注:

●纯合脱毛♀,■纯合脱毛♂,○纯合有毛♀,□纯合有毛♂,

杂合♀,

杂合♂

(1)已知Ⅰ、Ⅱ组子代中脱毛、有毛性状均不存在性别差异,说明相关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

(2)Ⅲ组的繁殖结果表明脱毛、有毛性状是由________基因控制的,相关基因的遗传符合    定律。

(3)Ⅳ组的繁殖结果说明,小鼠表现出的脱毛性状不是      影响的结果。

(4)在封闭小种群中,偶然出现的基因突变属于______________。

此种群中同时出现几只脱毛小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测序结果表明:

突变基因序列模板链中的1个G突变为A,推测密码子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由GGA变为AGAB.由CGA变为GGA

C.由AGA变为UGAD.由CGA变为UGA

(6)研突发现,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突变前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推测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蛋白质合成____________。

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蛋白质会使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功能下降,据此推测脱毛小鼠细胞的____________下降,这就可以解释表中数据显示的雌性脱毛小鼠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

17.(2012·福建卷)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

杂交实验如图1。

   图2

P   裂翅♀ × 非裂翅♂

      

F1   裂翅    非裂翅

 (♀102、♂92)  (♀98、♂109)

图1

请回答:

(1)上述亲本中,裂翅果蝇为____________(纯合子/杂合子)。

(2)某同学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认为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请你就上述实验,以遗传图解的方式说明该等位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3)现欲利用上述果蝇进行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

请写出一组杂交组合的表现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得知,等位基因(A、a)与(D、d)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或dd的个体胚胎致死。

两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不发生交叉互换。

这两对等位基因____________(遵循/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

以基因型如图2的裂翅果蝇为亲本,逐代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基因A的频率将__________(上升/下降/不变)。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

1.C 兔的白毛与黑毛、猪的白毛与黑毛分别是一对相对性状;同种动物眼大和眼小、眼角上翘和眼角偏下分别是一对相对性状;果蝇的红眼是眼色性状,棒眼是眼形性状,不是一对相对性状。

2.A 等位基因存在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

四分体是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由成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含有4条染色单体的时期,可能有等位基因存在;非同源染色体上不存在等位基因,染色体组内的染色体都是非同源染色体。

3.B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这是一个事实,不是推理的结果,也不是假说。

在“假说—演绎”方法中,除进行推理和提出假说外,还应遵循一定的事实。

4.A 此题不难,但会有不少考生错选,原因是对所学知识的本质不能很好地把握,而是仅限于表面的记忆。

本题通过孟德尔实验验证所需要满足的条件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对孟德尔实验验证所要注意因素,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孟德尔分离规律的本质是杂合子在减数分裂时,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去,独立地遗传给后代。

验证孟德尔分离规律一般用测交的方法,即杂合子与隐性个体杂交。

杂交的两个个体如果都是纯合子,验证孟德尔分离规律的方法是杂交再测交或杂交再自交,子二代出现1∶1或3∶1的性状分离比;如果不都是或者都不是纯合子可以用杂交的方法来验证,A正确;显隐性不容易区分容易导致统计错误,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所选相对性状必须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如果受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可能符合自由组合规律,C错误;不遵守操作流程和统计方法,实验结果很难说准确,D错误。

5.C A错误,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6种不同的交配类型;B错误,最能说明基因分离规律实质的是F1的配子比为1∶1;C正确,测交虽能鉴别是否为纯合子,但不能保留纯合子,而且对自花传粉的小麦来说测交操作繁琐;D错误,通过测交不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但可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是否是纯合子、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6.D 测交时的亲本之一是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含隐性基因的配子,该配子不影响F1中等位基因分离后两种类型配子的性状表现,因而能直接反映F1的配子类型及比例。

7.A 孟德尔是通过杂交和自交发现了问题,并提出了假说,通过测交验证了假说。

8.D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个体,若显性个体不为纯合子,则后代有两种基因型;杂合子的性状表现中显性基因能遮盖隐性基因的作用,从而表现显性性状;显性性状是指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的杂种后代中表现出来的性状;显性性状的个体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所以可以是纯合子也可以是杂合子。

9.

(1)杂合子产生两种数目相同的配子 

(2)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后代的基因型 (3)Dd 50% (4)统计数据过少,就可能产生较大的误差

解析:

图中Ⅰ、Ⅱ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则袋子内黑白棋子代表配子,要有足够的实验次数才能反映规律。

10.C 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11.5∶1 3∶2∶1 5∶3 3∶2∶3

12.C 本题考查了遗传学分离规律的应用与种群中涉及计算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相关知识,虽然只是一道选择题,却考查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图文转换能力以及分析综合能力。

题目中提到四种小麦的交配方式:

杂合子连续自交时每自交一次,Aa的概率变为上一代比例的1/2,图中曲线Ⅳ符合这个规律,所以曲线Ⅳ代表连续自交。

自交得到的Fn中Aa的概率为(1/2)n,纯合体比例为1-1/2n,Fn-1中纯合体的比例为1-(1/2)n-1,二者取差,结果应该是1/2n,所以C不对。

由于在杂合子的连续自交过程中没有外界因素的选择,所以其各子代间的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所以D中关于曲线Ⅳ的描述正确;杂合子的随机交配:

可按哈迪-温伯格定律分析。

P中Aa比例为1,随机交配子一代中Aa概率为1/2,接下来继续随机交配并没有外界条件的干扰,A和a的基因频率不改变,Aa的比例也保持定值,曲线Ⅰ符合此种小麦的交配方式,同时D中关于曲线Ⅰ的描述正确,即D选项完全正确。

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

P中Aa概率为1,自交一次并淘汰隐性个体后Aa概率为2/3,再自交一次并淘汰隐性个体后Aa的概率为2/5,即0.4。

再自交一次并淘汰隐性个体后Aa的比例为2/9,所以曲线Ⅲ为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并且B选项正确。

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

P中全部是Aa,随机交配一次(可以视为Aa的自交)产生子一代中淘汰掉隐性个体后Aa概率是2/3,再随机交配产生子二代并淘汰掉隐性个体,此时A基因频率为3/4,a的基因频率为1/4,产生子三代中Aa的比例为2/5,曲线Ⅱ符合此种情况。

在Ⅱ的F3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4,即A正确。

13.B 据题意,子代个体中不存在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以Aa基因型的个体杂交的后代中Aa占2/3,aa占1/3,第三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2/3×2/3=4/9。

14.D 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①②过程判断,黄果是隐性性状。

因为F1黄果自交后代都是黄果,所以F1黄果是纯合子,肯定是隐性性状(F1中显性性状的个体必定是杂合子)。

也可通过③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

F2中白果的理论比例是:

1/2×3/4=3/8。

15.

(1)AABBCCDDEEFFGGHH aaBBCCDDEEFFGGHH 

(2)用该白花植株子代分别与五个白花品系杂交,观察子一代花色 若子一代全为紫色,说明该白花植株是由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而导致的;若在五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有白花植株,说明该白花植株是五个白花品系之一

解析:

本题通过基因的分离规律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对分离规律的理解能力和杂交实验的设计能力。

(1)依据“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可推知,紫花应为显性纯合子,另5个白花品系只有1对基因为隐性纯合。

若该紫色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基基因型可表示为:

AABBCCDDEEFFGGHH(顺序可换),另5个白花品系系即将该8对显性基因中的一对改为隐性基因,因此5个白花品系的基因有8种可能,如:

aaBBCCDDEEFFGGHH等。

(2)依据题意,紫花品系中偶然发现1株白花植株。

这株白花可能是该紫花品系中原存在一对杂合基因,通过杂交产生的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或是该紫花品系另外的显性基因突变产生的。

若是前者,新发现的白花植物(若只用隐性的那一对基因表示:

aa)应与前5个白花品系之一有相同的隐性纯合基因(即其中之一必然也含有aa);若为后者,新发现的白花植株应为新突变的隐性基因(若只用隐性的那一对基因表示为:

bb),且此基因在前5个白花品系表现为显性纯合(即都没有bb,而是BB)。

故可通过该白花植株子代分别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观察子一代花色:

若后代出现白花,则为前者;若后代没有白花,则为后者。

16.

(1)常 

(2)一对等位 孟德尔分离 (3)环境因素 (4)自发/自然突变 突变基因的频率足够高 (5)D (6)提前终止 代谢速率 产仔率低

解析:

(1)考查基因的位置,据“脱毛、有毛性状不存在性别差异”可知,该性状与性别无关,位于常染色体上。

(2)考查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据第Ⅲ组的繁殖结果可得有毛∶脱毛≈3.8∶1,接近一对相对性状的性状分离比3∶1,可得出,该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符合孟德尔分离规律。

(3)考查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据Ⅳ组的繁殖结果,亲本都是脱毛纯合子,后代全部都是脱毛,说明该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而不是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

(4)考查基因突变的类型:

自然突变和人工诱变;同时出现几只脱毛小鼠说明突变基因的频率高。

(5)考查基因与密码子的关系,基因序列模板链中的1个G突变为A,则密码子改变为由C变为U,只有D选项符合题意。

(6)基因突变导致表达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变小,说明蛋白质的合成提前终止;该蛋白质会使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功能下降,说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减弱,新陈代谢速率下降。

对比雌性脱毛小鼠和雌性有毛小鼠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雌性脱毛小鼠产仔率低。

17.

(1)杂合子 

(2)

P     XAXa   ×   XaY

     裂翅      非裂翅

F1   XAXa  XAY  XaXa  XaY

   裂翅♀∶裂翅♂∶非裂翅♀∶非裂翅♂

    1  ∶ 1  ∶  1  ∶ 1

(3)非裂翅 裂翅 (4)不遵循 不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遗传学的知识,涉及的知识点有基因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实验设计方面,主要是以遗传图解的形式来判定基因的位置。

(1)F1出现了非裂翅,说明亲本的裂翅是杂合子。

(3)用一次杂交实验,确定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需要常染色体遗传的杂交结果与伴X遗传的杂交结果不一致才能判断。

可用组合:

非裂翅♀×裂翅♂,若是常染色体遗传,后代裂翅有雌也有雄,若是伴X遗传,后代裂翅只有雌;也可以用组合:

裂翅(♀)×裂翅(♂),若是常染色体遗传,后代非裂翅有雌也有雄,若是伴X遗传,后代非裂翅只有雄。

(4)由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图2所示的个体只产生两种配子:

AD和ad,含AD的配子和含AD的配子结合,胚胎致死;含ad的配子和含ad的配子结合,也会胚胎致死;能存活的个体只能是含AD的配子和含ad的配子结合,因此无论自由交配多少代,种群中都只有AaDd的个体存活,A的基因频率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