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信息化环境建设促进信教深度融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87418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信息化环境建设促进信教深度融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加快信息化环境建设促进信教深度融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加快信息化环境建设促进信教深度融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加快信息化环境建设促进信教深度融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加快信息化环境建设促进信教深度融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快信息化环境建设促进信教深度融合.docx

《加快信息化环境建设促进信教深度融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信息化环境建设促进信教深度融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快信息化环境建设促进信教深度融合.docx

加快信息化环境建设促进信教深度融合

加快信息化环境建设促进信教深度融合

----七台河市第六中学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前实现学校现代化需求为导向,以建设数字化学校、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基本目标,以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教育服务与监管为根本任务,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提升学校信息化整体水平,为促进学校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促进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步伐,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七台河市第六中学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二、遵循原则

⒈优先发展原则

我校坚持信息化优先发展原则,把学校信息化和学校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从我校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制定切合实际的学校信息化发展思路和规划。

⒉需求导向原则

以我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对学校信息化的需求为导向,对学校信息化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制定三年发展规划、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

3.注重实效原则

坚持以应用促建设,边应用边建设,充分合理利用学校信息化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优化资源配置,切实提高信息化设施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

三、试点校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1.基本概况

七台河市职业技术学校是省级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试点学校,位于七台河市茄子河区杨扬大街东段,校园面积2.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有24个教学班,现有教师101人,其中专任教师90人,学历达标率100%。

2.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学校为24个高中教学班全部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实物展台、音响设备等)。

其中高一课改实验班8个,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

其次,学校配备有高性能品牌电脑微机教室2个,高性能计算机160台,配备有多媒体专用教室两个,视频会议室一个,

第三,建设网络备课室。

学校对16个教师办公室网线和电源线进行了连接,教育网实现了全覆盖,101名教师人手一个笔记本,实现了百人同时参与网络学习和电子备课。

第四,建成了千兆校园网、容量为4T的服务器,校园网络接入点达200多个。

第五,为所有功能教室和管理处室配齐台式电脑,学校信息化基础环境初步构建,为提高学校信息化水平奠定了基础。

第六,学校信息化应用不断加强,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新课程教学方式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一系列教育创新研究课题蓬勃开展。

学校开齐开全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均能运用网络检索教学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信息化教学已在我校所有学科中普遍开展。

全校电子邮件系统和校园网系统全面普及;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学校建立了统一的网络教学或辅助教学平台,教务管理、办公自动化、处室级部管理的信息化应用初步显示出管理的高效益;学校门户网站建设趋于完善,获得了市级网站建设一等奖,逐步实现了对上的信息发布、网上办工、政务公开和信息交流。

四、信息化建设发展目标

总目标:

到2013年,基本建成网络全覆盖、资源全覆盖和服务全覆盖的学校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学校信息基础数据库、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库、教育管理与校务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和数字化终身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建立学校信息化规范体系、数据体系、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和高效运行的建设机制;建立教育技术支持服务体系;教育信息资源极大丰富,师生信息素养得到较大提升;学校信息化整体水平走在全省前列,为提前实现学校现代化目标提供良好的服务和强有力的支撑,推动教育思想、观念、内容和模式的全方位变革,促进我校教育的高标准均衡发展。

具体目标:

⒈学校管理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学校办学高品位、有特色、现代化。

⒉“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理论完善,应用广泛,走在全市前列。

⒊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度高,培养科科有熟练信息化的名师。

⒋课程实施水平走在全市前列。

⒌社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效果明显提高,学校知名度、信誉度不断提升。

⒍学生信息素养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进步较大,参加国家、省、市级比赛获奖人数逐步增加。

⒎教育教学内涵丰富,教学质量提高幅度大。

五、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㈠主要任务

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2012年我校将新建实习、实训楼,将加强和完善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网络体系建设,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传统教室、功能室和实验室的改造,建设网络全覆盖、服务全覆盖的学校信息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

⑴加强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到2013年,全校学生机比由现在的6:

1提高到3:

1,多媒体教学用房配备从目前的20%提高到50%;进一步提高多媒体教室的利用率,加强多媒体教学,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

⑵加强教育网络体系建设。

以1G以上的带宽接入外网,到2013年,学校建成无线校园网。

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全覆盖。

⑶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在学校的建设和应用。

积极开发在线辅助教学、视频教学、数字展示及虚拟实验和移动学习等教学研究、应用和服务

⒉教育信息资源与平台建设

加强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建成促进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信息基础数据库、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库及教育管理与校务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化终身学习支持服务平台等各种应用系统,切实提高学校信息化公共服务能力。

⑴建立学校教育信息基础数据库和教育管理与校务公共服务平台。

建立覆盖学科、学生、教师等基础信息的教育信息基础数据库、教育管理与校务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信息化支撑系统、电子校务系统,加强数据统计分析、综合利用和数据共享,为学校管理和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提高教育管理效率。

⑵建立学校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库和数字化终身学习支持服务平台。

建成以学校教育资源网为核心,以学校基础教育资源库、特色课程资源库、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课程资源库、数字化实验室、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和终身学习资源建设为基础,内容丰富、多层次、智能化、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

⒊学校信息化应用能力建设

以促进教育体制、思想、观念、模式、内容、方法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深入开展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科研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

到2013年,信息技术全面覆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科研的各个领域,全校教育资源网注册用户比例达到90%,教师的信息素养进一步提升,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学校信息化成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

⑴建立开放的、多层次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培训体系。

坚持全面提高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完成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教育技术专业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完成100%的教育管理人员的信息化领导力和管理能力培训,培养一批教育技术专业骨干,提升信息环境下教育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和评价能力、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与共享能力、教育信息环境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教育教学软件的研制和开发能力。

⑵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在全校开展10项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改革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项目。

深入开展基础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设,积极探索以教材网络化、资源课程化、教学多样化、学习个性化、活动协作化、管理数字化、服务智能化、环境虚拟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一批教学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引领、带动学校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⑶多形式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

组织开展全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教师自制多媒体教学软件评比活动,调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

多形式开展学生信息技术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建设网络环境下的校园电视台,提升学生的素质,使之得以成功的适合的教育。

⒋学校信息化标准与规范体系建设

建立与我省学校信息化标准规范相衔接、符合我校实际的学校信息化规范体系、数据体系和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使学校教育信息标准体系达到省级标准,确保我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⒌教育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教育技术应用指导,构建教育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为学校教育技术设施的使用、维护和管理提供技术保障与支持服务,提高应用效率和效益。

㈡重点工程

⒈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科学建设”原则,建设以服务学校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应用为主旨的网络全覆盖、资源全覆盖和服务全覆盖的校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学校信息化公共服务能力。

——加强和完善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网络体系建设。

为学校提供高速、稳定、开放、动态、安全的传输网络。

——以学校、教师、学生、财务、设备、科研等基本信息为基础,收集整理学校基本数据和动态信息,建立相应的教育信息基础数据库;整合各处室、级部的校务应用系统与资源,建立教育数据统计与分析系统、教育监管与动态监测系统、学生学籍管理与素质评价系统、师资与科研管理系统、教育门户网站与协同办公系统、应急指挥与视频会议系统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教育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教育数据采集及系统技术服务体系。

提高管理决策科学化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

——建立包括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素质与能力培养、教育教学应用等多方面内容的教育资源库;建设300节教育精品课程资源、30门校本特色课程资源、26个教育主题教学资源;全面开展数字化实验室建设和书香校园工程;

⒉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建立开放多层次、可更新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培训体系,深入开展信息技术在校务、教学、科研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不断提升应用的层次和水平,为学校改革和发展提供持续的信息化智力支持和实践经验。

——制定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规划,积极开展各类培训。

采取通识培训和专业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网络远程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和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信息化通识培训、教育技术骨干培训。

完成100%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育技术专业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培训,培养一批教育技术专业骨干,全面提升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学校信息化应用能力。

——深入开展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科研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支持各级部、各学科和备课组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继续推进各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创建;开展我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竞赛、教师自制多媒体教学软件评比活动,形成一批教学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的指导和监管,净化网络环境,提倡“绿色上网”。

开辟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专线,建立德育教育数字资源平台,加强网络道德研究,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和行为规范。

六、保障措施

㈠转变观念,为学校信息化发展提供思想保障

学校信息化是学校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缩小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和公平的重要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要充分认识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学校内部各层面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明确任务,积极探索全新的教育机制、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加快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应用,促进各项工作和谐发展。

㈡加强领导,为学校信息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建立学校信息化组织保障体系。

成立七台河市第六中学学校信息化试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下设七台河市第六中学学校信息试点工作办公室,负责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学校信息化工作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和标准,管理学校信息化项目,统筹学校信息化重大应用系统建设,加强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宏观协调力度。

成立七台河市第六中学信息化专家委员会,聘请市、局的信息化专家作为我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学校信息化办公室的专家咨询机构,为我校信息化工作提供规划建议和技术咨询。

强化学校教育信息中心的职能,加强教育数据和资源的建设和管理,为信息化规划的实施和支持服务提供技术保障。

建立一把手负责的学校信息化建设决策机构,明确信息化工作管理职能部门,加强统筹协调,理顺关系,统筹学校信息化在各部门中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学校信息化的总体效益。

㈢加强管理,为学校信息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完善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学校信息化检查评估机制。

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三年规划、数字化资源建设规划、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规划,加强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加强信息化标准研究,建立和完善七台河市第六中学学校信息化标准体系。

建立和完善学校信息化检查评估机制、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保障和激励机制。

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工作定期总结表彰制度。

把学校信息化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和评估考核,并作为学期、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推进学校信息化工作。

㈣加强安全管理,为学校信息化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建立学校信息化安全运行保障机制。

严格执省和市的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规、政策,建立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系,制定统一的网络运行、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规章制度和技术保障措施。

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加强信息内容管理和网络安全监控,全面实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等级保护制度,确保网络健康发展。

㈤加强队伍建设,为学校信息化提供人才保障

建立学校信息化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激励机制。

建立七台河市第六中学教师(教育管理人员)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培训体系和第六中学学校信息化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加大引进与培训的力度,加快具有现代信息素养、能够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具有研发能力的骨干队伍和网络管理员专业队伍。

规范对教师聘任的教育技术能力要求,并把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绩效作为教师考核、评优、晋升职务职称的内容之一。

提高教育技术应用积极性和创造性。

㈥加大投入,为学校信息化发展提供经费保障

建立学校信息化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将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和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经费列入年度预算。

确保资金投入,保障信息资源建设和应用;鼓励企业参与,采取适应信息化发展的市场运作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学校信息化建设领域,拓宽经费筹措渠道,促进学校信息化试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信息化建设试点市教育信息化的先导工程,对全面加快教育信息化至关重要,我校一定抓住本次试点工作的契机,大力加强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模式、新办法、为我省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七台河市第六中学

2012.2.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