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选择题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86503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选择题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选择题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选择题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选择题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选择题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选择题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选择题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选择题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选择题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选择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2019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选择题专项练习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央视文化节月《经典咏流传》立足于传统文化,深度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让古典诗词以流行乐曲的面貌重新呈现”,自首播以来创下了同类节目收视新高,成为开年以来“清流综艺”的最新代表。

这表明

①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②现代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③传统文化因不断创新而焕发生机与活力

④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开展“五有五无”教育活动。

“五有”指待人有礼貌,学习有习惯,环境有意识,活动有目的,就餐有秩序。

“五无”指校园无吵闹,集会无喧哗,在校无违纪,考试无作弊,教室无手机。

开展这一活动

①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②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

③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④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②③B.③④C.①④D.①②

3.下列对漫画看法正确的是

①漫画反映了落后文化现象

③对此文化现象应该予以抵制、取缔

②漫画反映了腐朽文化现象

④对此文化现象应该予以改造、剔除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4.到2017年为止,中国在146个国家共建立525所孔子学院,这让中国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

我们的目标:

做大做强“孔子”这个国际品牌,进一步发掘和丰富孔子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并不断创新发展,以“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胸怀走向世界。

“和而不同”指的是

A.能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B.中华文化和别的民族文化是互不联系的

C.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虽不同,但在逐渐走向融合

D.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5.“北京数字学校”是传统教育模式与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学生可以通过北京数字学校门户网站、歌华有线电视点播课程资源,随时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名师同步课程进行学习。

数字学校的启动,说明

①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②现代信息技术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③大众传媒能够以超越时空局限的优势,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媒介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6.2018年,浙江省图书馆围绕“快乐阅读”的理念;推出了“阅读悦自己”系列主题活动,将优质数字资源和服务进一步深入到基层,并有效覆盖各年龄段、各类人群,居民上网率达85.9%、数字化阅读接触率达84.8%,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64本,远超全国水平。

浙江省图书馆的做法

①依托科技进行文化创新,增强了文化的影响力

②说明科技创新是推动传统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旨在满足各类人群的阅读需求,健全文化市场体系

④是创新文化传播途径,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有效方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7.汉字中蕴涵着中国人独有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追求,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凝聚着中国人的文化认知与文化情感。

随着时代发展,很多汉字形成的语境已经改变,理解汉字起源与演变更为不易。

但个别人却热衷于从汉字字形中寻找“微言大义”,把某些道理或看法附会到现代字形中,乱解误读汉字。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汉字形成语境的改变是由汉字的演变决定的

②乱解误读汉字会给汉语的理解和使用带来混乱

③汉字作为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该得到科学传承

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8.短视频由于互动性高、趣味性强,已成为青年最喜爱的信息获取形式之一。

共青团中央等主流媒体顺应时势做出有益调整,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的发声表达方式,确保正能量传递到青年心中,在“未来阵地”的建设上发挥着巨大的现实作用。

材料说明

①正能量的传播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②正能量的传播离不开短视频等物质载体

③新传媒的出现丰富了文化资源传递的方式

④新传媒的出现激发了人民群众文化创新的主体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大型电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用107个改革故事,勾连历史与现实,让改革开放40年的宏伟画卷生动呈现出来,向改革开放致以敬意,为改革开放写史,为伟大时代讴歌,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共鸣。

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

①为改革开放写史,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产物

②向改革开放致敬,为深化改革开放提供智力支撑

③讴歌伟大时代,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④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了精神指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平遥古城和丽江古城是我国仅有的两座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获得成功的古城。

我国之所以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④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1.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好品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将这些思想贯彻其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首条,明确了整部民法典的核心和灵魂。

这启示我们要

①加强传统文化的积累,促进文化的发展

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③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加强道德和法律建设,使道德与法律合二为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中共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领导体制机制和党内法规建设。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使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①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②有利于提升党在组织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履职能力

③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④有利于党在村振兴中依法执政、科学立法建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3.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保护传统村落,既要追溯“从哪里来”的方式,也要标记“向何处去”的注脚。

保护传统村落需要

①改变原有传统村落展现的独特结构体系

②还原传统村落原貌让人们守住传统文化

③在乡村振兴中要更好地守护我们的乡愁

④从乡村历史文脉中吸取文化营养之精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有一-种音乐,叫“治愈系”,可以给予身心以持续、恒久、连续的舒畅感,有利于治愈我们的负面情绪。

现存最古老的中医宝典《黄帝内经》就谈到“五音对五脏”关系。

由此可见

A.传统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C.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D.意识形成离不开人脑,是人脑的机能

15.中文有多美?

如果你不是中国人,永远体会不到有种相思叫“断肠”,有一种遥远叫“天涯”,有一种朦胧叫“江南”,有一种乡愁叫“明月”;学习了中文,你一定能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读出中国画的美;你会明白黄鹤楼、岳阳楼不止是一座楼的名字;你会懂得扬州的故事、敦煌的美丽。

中文之美,传统之美美轮美奂。

材料说明

①文化多样性能够提高人的审美素养  

②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中华文化走在世界前列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6.400多项专利,7项世界之最、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被誉为“21世纪第八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圆了几代人的桥梁梦,也让滴水不漏、120年使用寿命的中国标准惊艳了全世界。

下列与材料所蕴含的民族精神相符合的是

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②山再高,往上登,总能登顶

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④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7.处处涤荡“唐风宋的”的灵山禅意小镇拈花湾,为人们打造了一个自然、人文、生活方式相融合的旅游度假目的地,追求-种身心、灵独特体验的人文关怀,让人们体验无处不在的禅意生活,从而开创“心灵度假"的休闲旅游新模式2017年小镇旅游创收6亿元。

从文化角度看,禅意小镇的打造

①承袭了传统文化、发展了先进文化  

②成为国家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推动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促进了传统禅文化与现代经济的融合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8.《我不是药神》成为2018年暑期档票房和口碑双高影片。

人民日报评论:

“很久没有这么经典的中国电影了。

”电影出品方认为,要做出好内容、受欢迎的影片,首先要注重立意,解决好方向问题。

其次选材要注重与受众的“共情”效应。

影片之所以成功是因为

①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

②反映了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③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④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收了国外的有益成果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9.面对传统节日、传统民俗的日渐式微,有识之士呼吁要让传统节日滋养我们的文化自信,要用更加虔诚的态度、投入的感情、丰富的活动过好我们的传统节日,让传统节日成为增进亲情、友情爱情的良辰佳节。

这一呼吁的文化依据是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文化自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③文化创新的本质在于深人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④文化发展的目的就在于继承好本民族优秀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在中国“进博会”的文旅展区,“文化+科技”的结合吸引许多观众流连驻足。

谷歌大中华区首席市场官黄介中说:

“谷歌艺术与文化致力于通过技术让每位用户都有机会接触艺术与文化,领略艺术与文化的魅力,我们将通过科技将上千家博物馆呈现于人们的指尖之上。

”由此可见

A.科技推动文化传播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B.大众传媒的发展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

C.现代信息技术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D.文化传播对于科技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2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诫子书》)家训作为一个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不仅会内化为个人一生的教养与原则,也在社会伦理政治秩序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传统文化的家训

①是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巨大物质力量  

②是个人成长中具有持久影响力的文化印记

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④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选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2.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民族精神,对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为同心共筑中国梦厚植起精神之魂、信仰之根、力量之源。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

A.人人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B.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一切外来思想文化

C.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D.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

23.江苏不断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提升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努力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

这有利于

A.增强人民对世界文明理念的认同感

B.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

C.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D.推动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

24.我们常用醍醐灌顶来形容一个人被人点醒,突然醒悟。

其实醍醐和灌顶,分别都有典故,还跟印度有关,最早是一种佛教术语。

这说明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积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D.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

25.每逢重要节日,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就载歌载舞,苗族的竹杆舞和花腰舞、蒙古族的摔跤舞、傣族的孔雀舞……让人仿佛走进了民族风情博物馆。

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①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②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③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

④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6.中国的方言是“十里不同音”,据有关部门统计,由于受到地理阻隔、人口迁徙等因素的影响,各地方言有着不同的韵味。

可见中华文化

A.相互交融,日渐趋同

B.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C.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D.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27.故宫将展示主题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推出《我为故宫修文物》等节目,与互联网联袂走上“新文创”之路。

这启示我们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

A.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B.坚持文化复古主义

C.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

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8.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这样评价《国家宝藏》:

“文物讲述故事,故事浸透文物……回望历史,诠释文化,可以说是真正中国式的节目创新。

”这说明

①文化创新的根基就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③文艺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传播者

④文化创作要着眼于人民的文化需求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9.“精日”分子迷恋日本流行文化,盲目崇拜日本,贬低中华民族,更有甚者明目张胆地颠倒黑白,美化日本侵华战争,对青少年成长带来极大的危害。

这要求我们必须高度警惕

A.守旧主义B.民族虚无主义C.历史虚无主义D.封闭主义

30.下图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会徽,该会徽的设计体现了

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承

C.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博采众长

D.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是推陈出新

31.德国“奔驰”和“宝马”、美国大片和“苹果”,在赚取商业利润的同时,还将严谨务实的“德国印象”和探险求新的“美国价值”传至世界各地。

这是通过这一途径进行文化交流。

A.教育活动B.人口迁徙C.大众传媒D.商业贸易

参考答案

1.B2.B3.D4.A5.A6.C7.B8.C9.B10.D11.C12.B13.D14.B15.C16.A17.D18.C19.A20.A21.D22.D23.B24.C25.A26.B27.A28.D

29.B30.A31.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