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84988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身边的植物

1、校园植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初步认识校园里常见的植物。

2、了解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植物也存在不同的差异。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好奇心,体会解决问题的乐趣;产生观察植物和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搜集信息。

2、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植物进行比较,认识植物特征。

【教学难点】:

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植物进行比较,认识植物特征。

【教学准备】:

植物和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在校道边上栽种着各种各样的植物,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它们各自有哪些特征?

在其他地方也能找到它们吗?

二、活动一:

认识校园里的植物

1、观察、比较生物园植物上的标识牌,初步认识校园里植物的名称以及分布特点。

2、继续观察并描述植物的名称、形态特点和生长环境。

3、在观察的过程中使用关键词记录并交流。

三、活动二:

给校园里的植物分类

1、学生整理活动一所任女士的植物,把分类的范围确定下来,并对植物进行编号,也可以制作成简单的植物卡纸,方便后期的分类操作。

2、梳理选定植物的信息(如形态特征等),并按之前的编号整理和记录,使活动有序进行。

3、通过比较植物之间的相似性,把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植物归类,师帮助学生找出作为分类标准的特征。

板书设计:

1、校园植物

植物:

名称形态特点生长环境

观察记录

植物类别植物名称植物特点

教学反思:

对于把观察到的植物信息记录下来,部分学生并未能很好地完成此项任务,教师应从观察的目标、方法和记录要点等方面对学生给予相应的指导。

在学生分类的过程中,还可鼓励学生不只是选择一个特征作为分类标准,可选择另一个特征作为分类标准进行再次分类,学会科学的分类方法。

 

2白兰和银杏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初步认识白兰和银杏各组成部分的特征。

2了解白兰和银杏具有许多相同的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植物世界是多姿多彩、多种多样的;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完成科学探究。

【教学重点】:

1、能用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2、学习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乔木具有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学习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乔木具有的共同特征。

【教学准备】:

植物、图片和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四位主题人物在学校阳台上看到白兰和银杏的树冠顶部。

那么它们的树干是否一样呢?

二、活动一:

观察白兰和银杏的茎

1、在观察前制订详细的观察计划

2、观察和比较两者的茎有什么特点

3、小组讨论、交流和整理发现

4、生汇报,师评价

5、归纳它们的共同特征

6、引导总结乔木的概念

三、活动二:

辨识白兰和银杏

1、找出白兰和银杏的各个器官

2、分步进行细致观察,把各器官的形态特点和细节描述用文字、数据和简图记录下来

3、观察和比较两种植物的外形特点

4、描述它们茎和叶之间的差异

5、讨论辨识白兰和银杏的方法

6、生汇报,师评价

板书设计:

2白兰和银杏

白兰银杏

共同之处:

植株高大,有明显且坚硬的主干(乔木)

树皮灰色灰褐色

叶子椭圆形扇形

教学反思:

四年级的学生虽然能用简短的语言描述植物的特点,但是语言缺乏科学性,这需要老师在平时的上课多讲解、多指导,从小培养。

 

3月季和茉莉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初步认识月季和茉莉各组成部分的形态特征。

2、初步认识灌木的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用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探究学习。

【教学重点】:

1、能使用科学词汇、图示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

2、用比较法对不同植物进行比较,找出灌木具有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用比较法对不同植物进行比较,找出灌木具有的共同特征。

【教学准备】:

植物、图片和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小区的绿道边,园丁正在修剪茉莉和月季,小朋友发现它们的枝条好密,好像没有主干。

那么它们有没有主干呢?

二、活动一:

它们有主干吗?

1、在观察前制订详细的观察计划

2、观察和比较两者的茎有什么特点

3、小组讨论、交流和整理发现

4、生汇报,师评价

5、归纳它们的共同特征

6、引导总结灌木的概念

三、认识月季和茉莉

1、观察和比较两种植物的外形特点

2、描述它们茎、叶、花之间的差异

3、讨论辨识白兰和银杏的方法

4、生汇报,师评价

板书设计:

3月季和茉莉

月季茉莉

茎的共同特点:

矮小,且分支众多,较难找到明显的主干(灌木)

茎小枝粗壮,圆柱形,有短粗的刺小枝圆柱形,有柔毛

叶奇数羽状复叶,宽卵形叶对生,单叶,圆形、卵状椭圆形

花四季开花,花朵较大花朵较小

教学反思:

学生由于在上节课在观察白兰和银杏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所以,学生在本节课中的描述渐渐科学化、系统化。

 

4醡浆草和狗尾草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初步认识醡浆草和狗尾草各组成部分的特征。

2、初步认识草本植物的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通过观察、思考和探究有所发现、有所发展的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1、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用比较法对不同植物进行比较,找出草本植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用比较法对不同植物进行比较,找出草本植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准备】:

植物、图片和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花坛里面生长着狗尾草和醡浆草,两位小朋友被狗尾草狗尾状的花穗所吸引,但是哪一种才是狗尾草的叶子呢?

二、活动一:

认识醡浆草和狗尾草

1、观察并比较书中的插画,了解它们的外形特点

2、描述两者的茎和叶有什么特点

3、小组讨论、交流和整理发现

4、生汇报,师评价

5、归纳它们的共同特征

三、活动二:

寻觅身边的小草

1、观察书中的插画

2、寻找校园内的草本植物

板书设计:

4醡浆草和狗尾草

醡浆草狗尾草

共同特点植株比较低矮,茎叶都比较柔软

区别叶互生,掌状复叶,倒心形扁平,长三角状狭披针形

花伞形花序圆锥花序

教学反思:

在观察身边的小草的时候,学生可对植物进行分类,在分类之前应制定观察计划和做好分类准备:

如何进行观察记录?

能否用简图来描述和记录植株的整体形状?

等等。

 

5葡萄和爬墙虎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初步认识葡萄和爬墙虎的各组成部分的特征。

2、初步认识藤本植物的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与人合作,共同完成探究活动,贡献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

1、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搜集信息。

4、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植物进行比较,找出藤本植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植物进行比较,找出藤本植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教学准备】:

植物、图片和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围墙上爬满了爬墙虎,在靠近围墙的小路上架着葡萄架,长满了葡萄藤。

那么这些葡萄藤怎么爬在墙上?

它们不是葡萄藤吧?

二、活动一:

观察葡萄和爬墙虎

1、在观察前制订详细的观察计划

2、观察和比较两者的茎和叶有什么差异以及它们攀缘方式的差异

3、小组讨论、交流和整理发现

4、生汇报,师评价

5、归纳它们的共同特征

三、活动二:

校园里的“藤”

1、观察书中的插画

2、在校园和社区各处寻找类似的植物

3、做观察记录

板书设计:

5葡萄和爬山虎

葡萄爬山虎

攀缘方式通过卷须攀附在其他物体上生长通过卷须吸附在物体上生长

共同特点都长着细长的藤,不能直立生长,借助吸盘、吸附根、卷须、蔓条及茎本身缠绕或攀附在其他物体上生长

教学反思:

部分学生的观察记录依然有点杂论,条理性不强,这需要教师多多指导和训练。

 

6睡莲和荷花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初步认识睡莲和荷花的各组成部分的特征。

2、认识水生植物适应环境的形态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环境与植物的密切关系,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在教师的引导下制订探究计划。

2、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植物进行比较,找出水生植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植物进行比较,找出水生植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教学准备】:

植物、图片和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四位小朋友在池塘边观赏睡莲和荷花。

睡莲和荷花都生长在水里,还有哪些植物也在水里生长呢?

它们具有哪些特点?

二、活动一:

寻找水生植物

1、认识水生植物

2、观察并描述水生植物的特点

3、对比水生植物,找出它们在水中的生长方式的不同

4、交流并汇报

5、点评

三、活动二:

如何适应水生环境

1、继续观察睡莲和荷花的植株

2、比较茎、叶和根的形态

3、找出两者适应水生环境的形态特点

板书设计:

6睡莲和荷花

睡莲荷花

适应水生环境的特点:

有特殊的通气组织;叶面积通常比较大,有较丰富的叶脉组织

教学反思:

单靠图片并不能很好地对植物进行观察和比较,为了达到教学的良好效果,教师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用本地常见或校园栽种的水生植物进行教学。

 

7参观植物园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初步认识地球上不同种类的植物。

2、通过参观植物园的活动,初步建立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植物多样性,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能制定完整的探究计划,进行植物园植物种类调查。

2、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植物进行比较,认识植物特征。

【教学难点】:

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植物进行比较,认识植物特征。

【教学准备】:

植物、图片和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植物园门口宣传栏张贴着鸟巢蕨的介绍。

四位小朋友准备进园参观。

鸟巢蕨真有趣,看鸟巢蕨为什么要去阴生植物区里找?

植物园为什么要分区?

二、活动一:

植物园的分区

1、出示王莲、鸟巢蕨和光棍树的图片。

在植物园,这些植物分别会种植在哪些植物分区?

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分组交流并进行讨论。

3、学生汇报,老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4、小结

5、观察植物园的平面分区图,讨论植物为什么要分区种植?

不同类的植物有哪些特点?

它们对环境的要求有哪些?

6、完成观察记录表

7、学生汇报,老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8、播放视频短片,介绍植物园。

了解各种植区典型植物的外形特征,完善小组的活动报告。

9、小结

三、活动二:

学做植物标识牌

1、在植物园或公园里,植物的种类非常丰富。

我们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快速地了解植物的信息呢?

2、交流寻找解决方法

3、出示不同的植物标识牌图片

4、比较不同的植物挂牌,找出其中包含的信息

5、学生分组交流并填写观察记录

6、学生陈述发现

7、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自己喜欢的植物标识牌

8、展示作品,交流经验和体会

9、小结

10、比较标识牌和植物知识展板的异同

11、讨论如何改进标识牌

12、完善标识牌

板书设计:

7参观植物园

植物园分区认识更多的植物

环境茎的特点经济、效用植物标识牌植物知识展板

教学反思:

有的学生制作的植物标识牌信息量过多,有的信息是多余的,这有必要提醒学生制作植物标识牌的时候要简单清晰、准确易懂、轻巧美观并经久耐用,要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改进制作。

 

8网络课堂:

有趣的植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植物。

2、了解不同地区生活着各具特色的植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在互联网上交流研究成果的兴趣和习惯,并体验与人分享交流的乐趣。

【教学重点】:

1、学会使用不同的观察和记录方法进行观察和研究。

2、能通过多种渠道查阅搜集植物资料。

【教学难点】:

学会使用不同的观察和记录方法进行观察和研究;能通过多种渠道查阅搜集植物资料。

【教学准备】:

植物、图片和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花店里栽种着各种各样有趣的植物,有“肉肉”的芦荟,有长着小刺的仙人掌,还有形态各异的猪笼草。

正因为有了它们,我们才拥有了这生机勃勃的世界。

二、学习主题

1、明确研究的主题

2、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3、通过实地观察,利用文字、照片等方式记录相关主题的植物的外形特点以及有趣的现象

4、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搜集相关资料

5、详细分析和介绍该主题的植物或其有趣的现象

6、整理资料

7、指导学生上传资料

8、学生利用电子演示文档、照片、视频等,与同学们分享

板书设计:

8网络课堂:

有趣的植物

1.确定主题

2.制定方案

3.分工合理

4.认真执行

教学反思:

由于网络课堂在课外展开,为了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做好反馈工作,教师要及时关注、了解各小组学生照片上传的进展情况。

这样,教师一方面可以适时地鼓励进度良好的小组,另一方面,也能了解学生在网络课堂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9动物需要事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了解动物通过各种方式摄取事物以满足自身需要。

2、知道动物能从食物中获得营养物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思路完成科学探究。

【教学重点】:

1、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作出假设。

2、通过观察、查阅资料、调查等方式搜集信息。

【教学难点】:

了解动物通过各种方式摄取事物以满足自身需要。

【教学准备】:

植物、图片和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池塘里,几只鸭子在水里游,其中一只鸭子尾朝上,脑袋和上半身都钻进了水里。

这些鸭子在干什么?

为什么鸭子的脑袋要钻进水里?

二、活动一:

动物的摄食

1、出示兔子、小猫和鸟觅食的图片

2、讨论和交流这些是什么动物?

它们在做什么?

3、汇报

4、小结:

摄食的概念

5、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通过什么方式摄取食物

6、分组交流并完成观察记录

7、汇报

8、播放动物觅食的视频

9、完善小组的活动报告

10、汇报

11、小结

四、活动二:

动物为什么要吃东西

1、思考为什么动物需要食物?

食物可以提供什么给动物?

2、搜集、分析资料

3、小组交流并填写讨论记录

4、展示讨论结果

5、播放不同的动物觅食获得营养的视频

6、思考:

这些营养物质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7、查阅资料

8、小组交流并填写讨论记录

9、展示讨论结果

10、点评

11、小结

板书设计:

9动物需要食物

摄取食物的方式从食物中获得营养物质

 

教学反思:

因为自身的体验和经验,学生大都清楚食物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意义。

但是,他们不一定清楚了解食物里究竟有什么营养物质,以及这些营养物质对动物的生长、运动、维持体温等生理活动的作用。

本活动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搜集、分析资料,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知道这些营养成分对动物生长发育的意义。

 

10、动物喜欢吃什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了解动物所需要的食物种类。

2、了解动物的食性,认识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的区别。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动物,培养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对现象发生的原因作出假设。

2、能通过归纳和分类的方法,区别动物的不同食性。

【教学难点】:

了解动物的食性,认识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的区别。

【教学准备】:

植物、图片和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池塘边,翠鸟刚刚捕捉到了一条鱼,正站在树枝上歇息。

翠鸟吃鱼的呀!

它们吃不吃果子呢?

二、活动一:

动物吃什么

1、介绍自己了解的动物,说说它们以什么作为主要食物

2、实地观察常见动物的觅食情况

3、思考要了解动物以什么为食,除了观察它们吃什么,观察它们的粪便是否可行

4、讨论并观察

5、汇报

三、活动二:

动物的食性

1、观察周围的动物吃什么食物

2、完成观察记录

3、归纳动物的食性

4、分析更多的动物的食性

5、整理、分析动物的食性

6、对动物的食性进行分类

7、汇报

8、小结

板书设计:

10动物喜欢吃什么

动物的食性

植物动物植物和动物

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

教学反思:

在活动二中,学生只是观察周边动物进行研究动物的食性,这个了解的范围比较窄,平时学生在生活接触到的动物几乎就是那几种,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动物的食性,从而引出植物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的概念,教师有必要通过视频或者图片等手段让学生了解到更好这方面的知识。

对于书中未提及到的腐食性动物,教师也可以进行课堂上的延伸,开阔学生的视野。

 

11动物怎样消化食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动物摄取食物后,会在体内对食物进行消化,并吸收营养物质,同时排出废物

2、认识动物的体内有专门用来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

初步了解食物被消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体验合作学习,愿意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推理、概括的方法分析结果,解决

问题。

2、能使用科学词汇陈述结果。

【教学难点】:

了解动物的食性,认识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的区别。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在鸟类的繁殖季节,如果观察过鸟类的育雏过程,常常会见到这样的情景:

亲鸟除给雏鸟喂食外,还会从鸟巢中衔走一些东西。

在教科书的情景中,小朋友们见到了啄木鸟亲鸟从树洞里衔了一块东西飞了出来,而他们剐剐见到亲鸟衔了果子喂雏鸟。

喂完雏鸟后,它又衔了什么东西飞走了呢?

二、活动一:

吃进去的食物变成了什么

1、阅读教科书的文字,了解动物摄取食物之后是怎样的

2、出示蚕食桑叶的图片

3、观察身边的动物在摄食后的排便情况

4、做记录并交流讨论

5、汇报

三、活动二:

食物在哪里被消化

1、查找资料,了解鱼、青蛙等常见动物的消化过程

2、出示青蛙的消化系统示意图

3、食物从口腔进入青蛙消化道内,然后按照食物经过的路线,认识各个消化器官的名称和顺序(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4、认识各个消化器官的作用,从而了解食物在青蛙体内的消化、吸收的过程。

5、归纳小结: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肝脏等器官,组成了青蛙等动物的消化系统。

食物在消化道中被分解,有用的物质被吸收,食物残渣形成粪便后被排出体外。

板书设计:

11动物怎样消化食物

常见脊椎动物的消化系统主要组成部分:

口腔、食道、大肠和肝脏等器官。

教学反思:

人和动物吃完东西会排便,这是孩子们已知的生活常识。

活动一中学生并未能很好地对动物摄取食物后的排便情况进行描述,所以应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动物食用食物后的排便情况,包括排便的时间、粪便的形态和颜色,以及与食物形态和颜色的差异等,从而推断食物进入动物体后发生的变化。

 

12动物需要水分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观察狗、兔等常见动物,了解动物必须喝水的事实

2、通过观察身边的动物,以及查阅资料,认识水分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动物,培养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能从具体现象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2、能运用观察、查阅资料等方法,认识动物获取水分的方式

【教学难点】:

能从具体现象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几位小朋友带着小狗在草地上玩耍。

妍妍从狗笼中取出了一瓶水,问波波:

“你是要给小狗喂水吗?

”观察常见的动物是否需要喝水。

二、活动一:

它们也要喝水吗

1、播放各种动物喝水的观察视频

2、交流它们是否需要喝水

3、汇报

二、活动二:

它们需要水分

1、播放视频和展示图片

2、交流讨论各种动物对水分的需求

3、归纳

4、思考:

水是通过动物的消化系统被吸收到体内的吗?

5、讨论交流

6、汇报

板书设计:

12动物需要水分

动物摄入水分的方式不同

动物需要水分维持生存

教学反思:

在上一节课(《动物怎样消化食物》)里,在介绍食物在动物消化道中的变化时,已经涉及了水分的吸收的问题。

在讨论水是不是通过动物的消化系统被吸收到体内的环节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

水分跟其他食物一样,也是从口腔进入到消化道中的。

但因为水足小分了的物质,不需要消化就能被动物所吸收。

在消化道中,水分主要是在小肠和大肠中被动物体所吸收。

 

13动物需要空气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知道动物都需要呼吸。

(2)知道常见脊椎动物的呼吸系统的组成。

(3)了解常见脊椎动物的呼吸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观察鲤鱼(或金鱼、鲫鱼)的呼吸现象.了解鱼在水中怎样呼吸

2、观察和了解更多的动物的呼吸现象,认识它们的呼吸器官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体验合作学习,愿意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能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有证据的推断。

3、学会用科学词汇、图示的方法对所观察的现象进行整理和分析

【教学难点】:

学会用科学词汇、图示的方法对所观察的现象进行整理和分析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客厅里,几位小朋友围在金鱼缸前。

几条金鱼在鱼缸里游动,鱼嘴一张一合,吐着泡泡。

琪琪说道:

“瞧,金鱼的嘴总是-张一合的!

”波波觉得,金鱼好像是在喝水。

金鱼是在喝水吗?

他们是在呼吸吗?

二、活动一:

鱼在水中怎样呼吸

1、阅读书中的文字,了解所有动物都会呼吸

2、思考:

鱼是怎样呼吸的?

3、观察水中的鱼,了解鱼在水中呼吸的特点

4、讨论交流

5、汇报

6、进一步观察鱼鳃的结构,清楚了解鳃的特点

7、讨论交流

8、汇报

9、小结

三、活动二:

其他动物怎样呼吸

1、播放视频

2、观察这些动物的呼吸特点

3、了解空气通过什么途径进入肺中

4、讨论交流

5、汇报

6、小结

板书设计:

13动物需要空气

脊椎动物的呼吸方式大体一致

空气进入肺中的途径:

空气鼻腔气管肺

教学反思: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认识鱼鳃的结构很容易,再配合视频,拓展学生对其他动物的呼吸器官,加深学生对动物呼吸的认识。

 

14养分的输送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动物的全身各个器官分布的血管

2、通过模拟实验,了解心脏在血液循环过程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主动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主动与人合作,分享他人的发现,体验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1、能从具体现象的观察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学会进行模拟实验。

【教学难点】:

学会模拟实验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在实验桌前,四个小朋友围在一起,桌面上摆放着青蛙、兔子等动物的知识卡片。

妍妍正拿着一幅鱼在食草的图片。

因为刚学过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知识,孩子们把它们联系起来,正在议论营养物质和氧是怎样运送到动物全身各处的。

二、活动一:

密布全身脑袋血管网

1、阅读教科书的文字,了解营养物质和氧是怎样运送到动物全身各处的

2、播放玻璃猫鱼的视频,观察其体内的骨骼、内脏器官和血管网

3、交流讨论

4、观察鱼和兔的血液循环示意图

5、认识血管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