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信息管理系统形成性考核作业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8256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信息管理系统形成性考核作业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电大信息管理系统形成性考核作业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电大信息管理系统形成性考核作业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电大信息管理系统形成性考核作业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电大信息管理系统形成性考核作业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信息管理系统形成性考核作业及答案.docx

《电大信息管理系统形成性考核作业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信息管理系统形成性考核作业及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大信息管理系统形成性考核作业及答案.docx

电大信息管理系统形成性考核作业及答案

信息管理系统作业

(第1-4章)

一、填空题

1.信息技术及其产业是全球信息化的重要技术基础.

2.我国国家信息化体系由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队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等6个要素组成。

3.信息使用能力取决于这样几个因素:

信息敏感力、信息转化力和信息决策力。

4.管理现代化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主要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组织、

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5.信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能量、时间及其他.

6.信息加工不可避免地产生时间延迟,这也是信息的一个重要特征:

滞后性。

7.按系统论的观点,系统应有5个要素,即输入、输出、处理、反馈、和控制。

8.一般认为管理信息系统是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边缘科学。

9.MRP—II的中文名称是制造资源计划。

10.企业资源计划的英文缩写是ERP。

11.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可以概括为四大部件,即信息源、信息处理器、

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

二、单项选择题

1。

一般情况下,可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和基层,其中高层管理属于(B)

A、战术级管理B、战略级管理C、控制层管理D、作业层管理

2.管理活动的高、中、基3个层次分别对应着3种类型的决策过程,即(A)

A、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结构化决策

B、非结构化决策、结构化决策和半结构化决策

C、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一般性决策

D、非结构化决策、过程性决策和结构化决策

3。

系统的存在需要3个基本条件,即:

(D)

A输入、反馈、处理B时间、地点、事件

C计划、控制、执行D目标、功能、结构

4。

信息系统的英文缩写是:

(B)

A\IMB\ISC\IND\FS

5。

C/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

(A)

A、客户/服务器模式B、文件/服务器模式

C、分时/共享模式D、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6、信息技术引入企业管理大约起源于20世纪(B)

A、30年代

B、60年代

C、90年代初D90年代末

7。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英文缩写分别是:

(C)

A、OA、CIMS

B、OA、CMIS

C、CIMS、OA

D、CMIS、OA

8.MRP-II是在什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D)

A、企业资源计划

B、办公自动化

C、MPS

D、物料需求计划

9.DSS是指:

(C)

A、专家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决策支持系统

D、经理信息系统

三、判断正错(正确用T表示,错误用F表示)

1.当前推进国家信息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推进电子商务(T)

2.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的成功之本(T)

3.信息的获得有赖于对信息源的开发利用(F)

4.相对于内部信息源而言,外部信息源的开发利用较容易(F)

5.简单地说管理的过程就是基于信息的决策过程(T)

6.通常情况下管理层次是由于管理者的能力太强造成的(F)

7.半结构化决策通常是针对确定型的管理问题(F)

8.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T)

9.信息与数据的绝对是相对的,很难相互转化(F)

10.通常信息浓度越大,信息源和接收者间的梯度越大,信息的扩散性越弱(F)

11.信息的可压缩性是指信息经过浓缩、概括等处理后,而不至于丢失信息的本质(T)

12.传递的环节越多,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失真的可能性就越小,但传递速度会减慢(F)

13.一个系统通常可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具有层次结构(T)

14.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合成系统,但计算机并不一定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条件(T)

四、简答题

1.请说明管理层次与幅度的含义。

即将管理组织划分为几个登记,不同的管理层次标志着不同的职责和权限。

其幅度通常划分为:

高层管理,根据组织内外的全面情况,制定长远目标;

中层管理,依据高层管理所确定的总体目标,制定资源分配计划和进度表,并组织基层单位实现目标;

基层管理,按中层管理具体组织人力实施.

2.信息具有哪些属性

它们一般都具有以下一些基本属性:

1)普遍性2)事实性3)层次性4)可压缩性5)扩散性6)非消耗性7)共享性

8)变换性9)可转化性

3.请简要说明信息处理过程

答案:

信息的处理过程基本上包括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维护和使用等几个阶段.

(1)信息收集。

其的前提是明确信息收集的目的;确定信息收集的内容;规定信息收集的程度和精度;

(2)信息传输。

需要做到:

建立大容量的信息通道;规定合理的信息流程;减少信息传递的环节;(3)信息加工。

就是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加工处理过程;(4)信息储存。

将信息保存起来,以备将来应用,信息存储也属信息的积累,这在管理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5)信息维护.保持信息处于可用状态叫信息维护,要求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安全性、及时性等;(6)信息使用。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方面;二是如何实现价值转换的问题。

技术问题主要解决如何提高信息处理和传递速度,价值转换是指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提高效率、加强管理控制,寻找市场机会。

4.简述系统分解的原则.

为了保证系统分解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一般来说需要考虑如下几项原则:

1)可控制性原则系统内部的元素一般是可控制的,而系统外部的元素则不可控制,因而在把系统中的若干元素划分为同一子系统时,该子系统应能管理和控制所属的所有元素;

2)功能聚合性原则在系统内部的元素通常按功能聚集原则来进行子系统的划分,软件系统通常是由若干模块构成的,而模块具有各自的功能;

3)接口标准化原则标准化接口有助于提高系统之间信息交换的效率,增强系统的扩充能力.

5.简述系统分解的目的.

答案:

在研究和描述系统的过程中,人们会发现所面对的系统通常都是庞大而又复杂的,一般无法通过一张图表一下子把系统所有元素之间的关系表达清楚,这时就需要按一定的原则把复杂的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

每个子系统的复杂程度相对总系统而言要小的多,便于人们的分析和理解,这就是系统分解的目的。

(第5-7章)

一、填空题

1.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大支柱是: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和现代化的管理。

2.人们通常用SA表示结构化分析,而用SD表示结构化设计。

3.OOA、OOD、OOP分别指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4.按照结构化思想,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划分为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运行维护等5个阶段。

5.一般将系统产生、发展和灭亡的生命历程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

6.企业系统规划方法是一种常见的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其英文缩写是BSP。

7.企业系统规划方法工作流程的第一步是研究项目的确定。

8.分解和抽象是结构化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两个基本手段。

9.系统分析处于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上接总体规划,下联接系统设计,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10.系统分析工作的关键点或称工作要点在于理解和表达。

二、单项选择题

1。

原型化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即(B)

A、探索型、开发型、直接型

B、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

C、灵活型、结构型、复杂型

D、目标型、实验型、探索型

2。

总体规划阶段的最终结果是(C)

A、系统分析报告

B、系统设计说明书

C、可行性报告

D、用户操作手册

3.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工作应重点在哪个阶段进行(A)

A、总体规划阶段

B、系统分析阶段

C、系统设计阶段

D、系统实施阶段

4.下面哪句话最准确地概括了结构化方法的核心思想(D)

A、由分解到抽象

B、自顶向下,由细到粗,逐步抽象

C、自下而上,由抽象到具体

D、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

5.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包括:

(A)

A、数据流、加工、文件、数据源和终点

B、数据流、处理、加工、数据源和终点

C、数据流、数据流名、加工、处理

D、数据源、加工、文件、外部项

6。

有时也将系统分析称作(D)

A、业务流程分析

B、现行系统分析

C、可行性分析

D、逻辑设计

7..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从本质上来说,是规定系统应该(B),即系统的逻辑描述。

A、由什么模块组成

B、做什么

C、怎么做

D、做什么和怎么做

8。

通常称数据流图为(C)

A、CAM图

B、CASE图

C、DFD图

D、CAD图

三、判断正错(正确用T表示,错误用F表示)

1.进行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是总体规划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T)

2.一般认为BPR就是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取代人决策的过程(F)

3.企业高层领导不一定参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去(F)

4.进行总体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数据流分析(F)

5.MIS的经济可行性通常很难用定量的方法准确度量(T)

6.初步调查是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F)

7.逻辑模型要解决系统“干什么”,同时也要解决系统“如何干”等问题(F)

8.系统分析的主要步骤是先确定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再建立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T)

9.进行数据流程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描述业务流程(T)

10.数据流图的子图与父图的数据流必须平衡(T)

四、简答题

1.请简述系统开发方法的必要性,常用的开发方法有哪些?

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就是从问题提出、开发班子组成、总体规划、系统分析与设计、到系统实现和运行维护的全过程。

由于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规模大、复杂程度高的人机系统,因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各种硬、软件环境的支持,需要开发队伍中每个成员以及用户的通力合作。

因此,为了取得开发的成功,必须利用有效的方法和技术,必须对开发过程作严格的组织和管理,也就是说,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一种有效的系统开发方法。

常用的开发方法主要有:

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的方法、原型化方法.

2.请画出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模型,并说明各阶段的主要内容和文档。

3.简述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1)对现行系统的初步调查

(1)现行系统的目标和任务

(2)现行系统概况(3)现行系统的环境和约束条件

(4)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和子系统的划分(5)新系统的开发条件

2)新系统的目标

答案:

总体规划主要是编制指导性和纲领性文件,主要包括:

(1)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2)制定一套系统开发的文档规范作为各分系统书写文档的标准;(3)设计系统总体结构;(4)设计系统总体网络结构;(5)初步进行系统所需编码分析;(6)初步完成系统的接口设计;(7)制定系统的安全标准;(8)设计统一规范的系统平台;(9)制定系统运行及维护标准;(10)统一协调系统的开发与实施.

4.系统开发应具备怎样的条件,请简要说明原因。

1)企业高层领导应重视和介入

企业高层领导是否重视,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使用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企业业务人员要有积极性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需要由他们提供有关数据。

在系统建成投入使用后,他们是系统的直接操作者,系统运行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使用和配合.

3)企业要一定的科学管理基础

在企业中,没有科学管理的基础,就无法建成有效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4)要有一定的投资保证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一项资金耗费较大的工程项目,计算机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机房设备等都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