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盐化肥》全章优秀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82525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19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盐化肥》全章优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盐化肥》全章优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盐化肥》全章优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盐化肥》全章优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盐化肥》全章优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盐化肥》全章优秀教案.docx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盐化肥》全章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盐化肥》全章优秀教案.docx(1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盐化肥》全章优秀教案.docx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盐化肥》全章优秀教案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作用和简易鉴别方法.

3.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4.掌握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

5.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6.记住“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并学会在复分解反应中使用.

1.通过阅读教材相关部分内容,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2.通过探究粗盐的初步提纯,学会粗盐提纯基本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实验操作能力.

3.通过比较碳酸盐的相关化学方程式,能简单地归纳出相同点,为复分解反应概念的引出作好铺垫.

4.通过相关资料的阅读,增加课外知识.

1.通过实验和探究,消除了前面阅读整理知识的单一性,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相关资料和图片的展示,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本单元的两个课题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盐和农业生产中化肥的作用、用途展现化学的魅力.考虑到这一单元是初中阶段无机化学知识的最后部分,在介绍常见的盐和化肥的组成、用途和作用的同时,结合相关内容对前面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了适当归纳、提高或延伸,如介绍了酸、碱、盐的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分离提纯物质及化合物的分类(供选学)等.

本单元的特点是寓化学知识的学习和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于实际应用中,学用结合融为一体.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主要介绍了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四种盐.食盐是生活中最常见、人们最熟悉的盐,也是学生最早认识的盐.把盐等同于食盐是较常见的误解.本课题一开始就在上一单元所学盐的概念的基础上,提醒学生注意这二者的区别,既有警示作用,说明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也可加深学生对盐的概念的理解.教材接着指出,即使在生活中,人们常见的盐也不止食盐一种,进一步印证上述盐类的概念,同时引出本课题主题——生活中常见的盐.考虑到后三种盐在组成上的共性及相关内容量的平衡,将四种盐分为两部分:

一是氯化钠,简介氯化钠的用途、在自然界的存在及晒制.二是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在简要介绍了这三种盐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之后,通过前面已学的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及含碳酸钙的建材被盐酸腐蚀的照片,自然地引出碳酸钠、碳酸氢钠相关性质的探究实验,意在让学生认识到含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的盐具有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共性.至此,在酸、碱、盐的反应中,从生成物情况来说,学生已接触过生成水的反应(中和)和生成气体的反应,尚未接触生成沉淀的反应,因此教材列举了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生成沉淀的反应,并由此概括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进而由讨论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本课题末给出了两个资料,一个结合纯碱用途简介为我国制碱工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侯德榜先生的事迹,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另一个结合碳酸钙的性质简介石笋和钟乳石景观的形成,是联系实际和地理知识的好例子,具有展现化学魅力、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课题2化学肥料》介绍的化肥的知识很有限,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化肥和农业发展的一些趋势,树立一些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相关资料,如化肥发展的概况和趋势等;也可以结合本课题后的调查与研究发动学生收集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可以结合生物课的学习,开展化肥对植物生长影响的课外实验活动.地处农村或靠近农村的学校,应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补充一些具体种类的化肥、农药的应用知识和技术,使学用结合.注意利用对有关化肥、农药使用利弊的思考,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使他们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解决原有问题、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往往又可能会引出新的问题,因此使他们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是永无止境的.

实验活动8通过粗盐的提纯,训练学生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技能.

【重点】

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关系;生活中几种常见盐的组成及用途;化肥的种类及应用;酸、碱、盐的反应——复分解反应;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

【难点】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建议:

氯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多,教材中只列举了一些最常见的例子.教学中可以发动学生结合课后习题多列举一些,如盐水漱口防治口腔炎症、预防感冒等,以开拓学生思路,活跃课堂气氛.

在生活中利用碳酸钠、碳酸氢钠较多的是它们的碱性──去油污.教材中有意回避了这一点.这主要是为了避免涉及水解问题.在教学中很可能遇到学生提出有关问题,可以简单告诉他们这两种盐溶于水呈碱性,不宜过多、过早讲述盐水解的知识.在这里留下一点悬念,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课题2化学肥料》教学建议:

教材中化肥的知识很有限,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化肥和农业发展的一些趋势,树立一些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相关资料,如化肥发展的概况和趋势等;也可以结合本课题后的调查与研究发动学生收集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可以结合生物课的学习,开展化肥对植物生长影响的课外实验活动.

地处农村或靠近农村的学校,应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补充一些具体种类的化肥、农药的应用知识和技术,使学用结合.

注意利用对有关化肥、农药使用利弊的思考,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使他们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解决原有问题、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往往又可能会引出新的问题,因此使他们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是永无止境的.

教材中安排了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的“探究”;氮肥的简易鉴别资料的学习以及调查与研究家乡近几年来使用农药和化肥的情况(包括品种和用量),作物产量情况等,并对这些情况进行归纳、分析,对当地化肥使用是否合理提出看法和建议的活动.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相关资料,如化肥发展的概况和趋势等,也可以结合课题后的“调查与研究”发动学生收集资料,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运用及价值.

实验活动8教学建议:

实验部分的一些操作在上一学期已经学习过,但由于练习不多,相隔时间又较长,应要求学生作好预习,提醒学生复习称量、过滤等操作,使学生实验时心中有数,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同时避免盲目地“照方抓药”.

对实验中出现的新仪器和操作技能,教师要加以指导.例如,蒸发溶液时要注意倒入蒸发皿里的溶液以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为宜,倒入过多溶液,加热至沸腾时易迸溅.

另外,如果粗盐溶解后产生沉淀过多,应提醒学生:

过滤时最好先让上层滤液滤过,然后再将混有大量沉淀的溶液倒入漏斗.以免沉淀先行进入漏斗后可能堵塞滤纸纤维的间隙,使过滤速度过慢.

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2课时

课题2化学肥料

2课时

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课时

单元复习教案

1课时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课时

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组成及在生活中的用途.

2.初步学会鉴定碳酸根离子的方法.

3.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的方法获取化学知识.

2.通过对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合作精神.

2.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了解我国科学家侯德榜作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激发爱国热情和学习激情.

【重点】 

1.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难点】

碳酸根离子检验方法的探究.

【教师准备】 仪器:

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等.

药品:

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等.

【学生准备】 多渠道收集四方面的资料:

①日常生活中,你所见到的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高锰酸钾、碳酸钙等实物.②食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③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等几种常见的盐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的用途.④氯化钠、碳酸钙在自然界的存在情况,居住地的碳酸钙的含量如何?

人们是怎样从自然界中获取氯化钠、碳酸钙的?

导入一:

【展示】 展示图片:

【材料】 四川海螺沟酒店亚硝酸钠中毒事件的新闻报道.

大洋网-广州日报2010年10月11日报道:

昨天晚上,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海螺沟游客集体中毒事件出具的检验结果报告令人触目惊心.检测显示,1公斤面条含10.8克亚硝酸盐,1公斤烫饭含11.3克亚硝酸盐,1公斤泡菜含8.41克亚硝酸盐.权威专家透露,2~3克亚硝酸盐足以令一个成人致命,这顿早餐可谓剧毒宴.酒店错将工业用盐当成了食盐.

【提问】 食盐和盐是同一物质吗?

导入二:

【材料】 在古罗马表示富有与贫穷,不看拥有黄金的多少,而是比藏有盐粒的数量,被历史上称为食盐货币时代.我国的西藏过去也使用过盐巴货币.为了换取生活必需的一小块盐巴,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贵州解放前只有少数人家吃得起吊盐(吃完饭以后,用舌头在吊挂着的盐块上舔一下),可见当时食盐的贵重.

导入三:

【故事】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很喜欢吃糖,于是他就问他的厨师说:

“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

”厨师说:

“这个世界上最好吃的是盐.”国王很生气,于是把厨师关了起来,同时命令全国人民只能吃糖,不准吃盐.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他的国民个个都愁眉苦脸的,而且有很多人出现了不同的症状,于是他不得不取消了这项命令.

  [过渡语] 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里的“盐”指的是食盐,化学名称是氯化钠.

一、氯化钠

思路一

【板书】 一、氯化钠

【提问】 氯化钠有哪些性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2~73页,然后完成下面表格:

氯化钠

化学式

俗称

主要用途

在自然

界的分布

  【展示】 食盐的用途及分布.

【讨论】 如何从海水中得到食盐?

【交流展示】 

(1)食盐的物理性质: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2)食盐的用途:

①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100g生理盐水中含有0.9g医用氯化钠)、用盐水消毒和漱口等.

②农业上,用10%~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③食品业,用食盐腌渍蔬菜、鱼、肉、蛋等,使这些食品风味独特,还延长保质期.

④工业上:

重要的化工原料.

⑤交通上:

将氯化钠撒在雪上,可使路面积雪消融,减少事故的发生.

(3)存在:

海盐、湖盐、井盐、岩盐等.

【教师点拨】 亚硝酸钠为工业用盐,颜色状态和食盐相似,误食会使人中毒.

[设计意图]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分析如何从海水中得到食盐,这样得到的食盐含有较多的杂质,如何提纯食盐是实验探究活动中重点探究的问题.

  思路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过渡】 为什么国王取消了不准吃盐的命令?

因为食盐是生活的必需品,是人体健康离不开的必备物品.

【交流】 课前布置同学们对家中的食盐进行“实验与观察”.

(1)在家中观察食盐的颜色、状态.

(2)品尝食盐的味道.

(3)取一药匙食盐分别投放在冷水和热水中,观察食盐溶解的快慢.

(4)食盐的用途很多,请同学们通过查阅报纸、书刊或上网了解食盐的用途,并以“食盐的妙用”为题编制资料卡片.

(5)通过此次对食盐用途的了解,说说对你知识的积累有哪些新的启发.

【板书】 一、氯化钠

【活动】 根据学生所谈到的食盐的用途,引导学生归纳氯化钠在医疗、农业、食品、工业和交通等方面的用途.

1.氯化钠的用途

投影图片:

氯化钠的用途.

【介绍】 食盐在生活中的妙用:

(1)沐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食盐,可使皮肤强健.

(2)鲜花插入稀盐水中,可数日不凋谢.

(3)新买的玻璃器皿,用食盐擦一下,不易破裂.

(4)洗有颜色的衣服时,先用5%的食盐水浸泡10分钟,然后再洗,则不掉色.

(5)铜器生锈或者出现黑点,用食盐可以擦掉.

(6)误食有毒物,喝一些食盐水可以起解毒作用.

……

展示自己的资料卡片,谈谈自己所了解到的食盐的用途.

【整理、归纳】 

(1)医疗上:

配制生理盐水(100g生理盐水中含有0.9g医用氯化钠)、用盐水消毒和漱口等.

(2)农业上:

用10%~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3)食品业:

用食盐腌渍蔬菜、鱼、肉、蛋等,使这些食品风味独特,还延长保质期.

(4)工业上:

重要的化工原料.

(5)交通上:

将氯化钠撒在雪上,可使路面积雪消融,减少事故的发生.

了解食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妙用.

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熟悉的方式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

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的方法.

食盐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习化学,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解决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触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2.氯化钠的生理作用

【讲解】 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人食用的氯化钠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于体液中.钠离子可维持细胞内外正常的水分分布,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氯离子是胃液的主要成分,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补充食盐可补充出汗、排尿等排出的氯化钠.需注意的是不能长期过量食用食盐,而钠离子摄入过少会使钾离子进入血液,使血液变稠,皮肤变黄.

3.氯化钠的分布

【提出问题】 同学们知道哪些地方蕴藏有大量的氯化钠吗?

4.食盐的制取

【提问】 你想知道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吗?

(1)播放录像:

海水晒盐.

提取自然界中的氯化钠:

取海水、盐湖、盐井中的水,先蒸发其中的水分,达到饱和再蒸发,食盐就会析出.这样制得的食盐中含有很多杂质,又叫粗盐.

投影图片:

盐田.

你想知道工业上是如何制食盐的吗?

(2)播放录像:

工业制食盐的过程.

聆听讲解.

 

学生看书思考、回答:

自然界中的海水、盐湖、盐井、盐矿中蕴藏有大量的氯化钠.

 

观看录像、图片,获取新的知识.

 

观看录像,了解工业制食盐的大概过程.

让学生了解氯化钠重要的生理作用.

 

使学生养成看书、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理解、归纳能力.

 

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生切身体会化学和生产的密切联系.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了解食盐的几种制取方法.

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思路一

  [过渡语] 刚才我们展示的盐中,除氯化钠外,还有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它们也是常见的盐,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盐.

  【展示】 碳酸钙的用途.

【交流】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可以作为补钙剂.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3~74页内容,然后完成表格: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钙

化学式

Na2CO3

NaHCO3

CaCO3

俗称

主要用途

  【板书】 二、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钙

化学式

Na2CO3

NaHCO3

CaCO3

俗称

纯碱、苏打

小苏打

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主要用途

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

焙制糕点、治疗胃酸过多

建筑材料

  [设计意图] 用丰富的实际素材让学生感知熟悉的对象,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探究实验】 学生自选药品探究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稀盐酸的反应,把现象填入下面表格中.

实验步骤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钙

向三种物质中分别滴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写出上述各物质间的反应方程式.

Na2CO3+2HCl

2NaCl+H2O+CO2↑

NaHCO3+HCl

NaCl+H2O+CO2↑

CaCO3+2HCl

CaCl2+H2O+CO2↑

[设计意图] 向学生渗透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的思想.培养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学生讨论】 

(1)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稀盐酸的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

(2)如何检验碳酸根离子?

【交流】 碳酸盐的检验方法:

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若有气体生成,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此样品为碳酸盐.

【学生活动】 请学生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教师演示】 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现象】 试管里出现白色沉淀.

【分析】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一种难溶物:

Na2CO3+Ca(OH)2

CaCO3

+2NaOH.

【讨论】 下列化学反应中的生成物和反应物的物质类别.

Na2CO3+Ca(OH)2

CaCO3

+2NaOH

CaCO3+2HCl

CaCl2+H2CO3

Na2CO3+2HCl

2NaCl+H2CO3

NaHCO3+HCl

NaCl+H2CO3

【提问】 观察产物的组成离子与反应物的离子,有何特点?

组成产物的离子来自哪里?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 产物都是由两种反应物的阴、阳离子交换后得到的.

【板书】 三、复分解反应: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练习】 判断下列反应的类型:

H2SO4+Cu(OH)2

CuSO4+2H2O

Fe+2HCl

FeCl2+H2↑

H2SO4+2NaOH

Na2SO4+2H2O

Fe+CuSO4

Cu+FeSO4

【提示】 学生辨别练习,注意提醒学生不要把置换反应也认为是成分的交换.

[设计意图] 拓展学生思维,把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解决实际问题.

思路二

  [过渡语] 生活中的盐除了食盐氯化钠外,还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等.

【板书】 二、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

【展示】 向学生展示三种盐的样品.

让学生观察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简述其外观及性质.

【集体交流】 各组代表汇报相互交流的情况.(教师作必要的补充,给予恰当的点评)

【指导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3~74页内容,交流教材的文字、图片等信息资料.整理资料,完成下表.

氯化钠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钙

化学式

主要用途

组成上的共同点

结论

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是指    ;化学中所说的盐是指    . 

  【教师】 教师巡回指导,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点拨补充.

【板书】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钙

化学式

Na2CO3

NaHCO3

CaCO3

俗称

纯碱、苏打

小苏打

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主要

用途

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

焙制糕点、治疗胃酸过多

建筑材料

  【交流】 各组代表汇报交流整理后的资料;其他学生可以补充、修正;教师给予提示、补充、点评.

【引入】 学生板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CaCO3+2HCl

CaCl2+H2O+CO2↑

【提问】 展示一瓶纯碱,我们要知道纯碱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应采取什么方法?

【演示实验】 

(1)将0.5g碳酸钠放入试管,并加入2mL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2)用碳酸氢钠代替碳酸钠,重复上述实验.

【学生思考】 实验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什么问题?

【交流】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现象

出现大量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迅速,出现大量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

生成二氧化碳

生成二氧化碳

  【指导】 指导学生板演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问】 上述三个反应有何共同点?

怎样检验某种物质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

【学生实验】 检验水垢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

将少量水垢放入试管中,并加入5mL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现象.

【观察、分析】 分析水垢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总结检验的方法:

用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讲述】 在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这一组实验中,相同的反应物是稀盐酸,称为这组实验的恒量;不同的反应物是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我们称为这组实验的变量.(可板书注明)

CaCO3+2HCl

CaCl2+H2O+CO2↑

Na2CO3+2HCl

2NaCl+H2O+CO2↑

NaHCO3+HCl

NaCl+H2O+CO2↑

【提问】 你所知道的酸除盐酸外,还有哪些酸?

【举例】 稀硫酸、醋酸、柠檬酸等.

【提问】 上面一组实验(三个实验)中为相同的酸与不同的盐反应,那么相同的盐能与不同的酸反应吗?

请设计实验证明.

【学生实验】 

(1)将醋加入放有碳酸钠粉末的试管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2)将柠檬的汁挤出,代替醋做上述实验.

【观察、分析】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不同的酸也能与相同的盐发生反应.

【提问】 上述实验中,哪些反应物为恒量,哪些反应物为变量?

(指导学生注明)

恒量

变量

Na2CO3+醋酸

Na2CO3

醋酸

Na2CO3+柠檬酸

Na2CO3

柠檬酸

  【总结】 相同的含碳酸根离子的盐能与不同的酸反应.

[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实验让学生去感知、体验、对比,加深对正确知识的印象,纠正错误认识,完成新知识的理解.

【设问】 分析上述反应,从单质、化合物的角度以及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结构关系讨论各反应的共同点.

【学生讨论总结】 都是化合物间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归纳】 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一般形式与特点.

【讲解并板书】 三、复分解反应: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特点:

AB+CD

AD+CB.

【提问】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否也属于复分解反应?

为什么?

【学生讨论总结】 属于复分解反应.因为这类反应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教师举例】 HCl+NaOH

NaCl+H2O,在这个反应中,H+与OH-结合生成H2O,Cl-与Na+结合生成NaCl.

【拓展延伸】 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它有毒、有咸味,外观与食盐相似.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危害人体健康,甚至致人死亡.亚硝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食盐水溶液呈中性.如果让你来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你能设计实验方案区别吗?

方法1:

取少量溶于水,测量溶液的pH,显碱性的是亚硝酸钠.

方法2:

取酚酞溶液分别加入亚硝酸钠和氯化钠溶液中,变浅红色的为亚硝酸钠溶液,不变色的是氯化钠溶液.

1.第24届国际制作面包点心相关产业展于2015年2月18日至21日开展,制作面包用到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

               

  A.NaHCO3B.Na2CO3

C.NaClD.NaOH

解析:

制作面包用到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氢钠,其化学式为NaHCO3.故选A.

2.(2014·苏州中考)下列有关纯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纯碱难溶于水

B.纯碱是碱而不是盐

C.纯碱既可从内陆盐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

D.纯碱中含有的少量小苏打可以用稀盐酸除去

解析:

纯碱易溶于水;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纯碱既可从内陆盐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纯碱、小苏打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C.

3.(2014·齐齐哈尔中考)有关酸、碱、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业上常用稀硫酸除铁锈

B.水壶中的水垢常用食盐水来清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