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模式分析本科论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80951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21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模式分析本科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模式分析本科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模式分析本科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模式分析本科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模式分析本科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模式分析本科论文.docx

《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模式分析本科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模式分析本科论文.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模式分析本科论文.docx

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模式分析本科论文

摘要

本文从木薯种植、加工及利用上分析了世界木薯产业发展状况及广西木薯产业化状况,通过对广西当地两家木薯加工企业参与下的木薯产业化模式及当地木薯种植户的木薯成本收益的典型调查,分析了当前广西木薯产业化主导模式的运行情况,即“公司+基地+农户”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两种。

结果表明,木薯产业化发展稳定并提高了农户收入,木薯产业化的发展使木薯的经济附加值提高了5-8倍。

在对木薯产业链联结的分析上,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使得产业链间形成良性循环,“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实行有助于解决利益联结机制问题,同时对木薯产业化进行集团化发展可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然而,当前木薯产业化中存在木薯品种单一、农户与公司合作关系不稳定以及木薯加工企业规模小、深加工品匮乏等问题。

综合分析之,在木薯产业化的发展中,本文认为目前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应注重生产基地建设、农户与公司利益共同体的形成、产业化模式的完善以及木薯加工企业建设等问题。

 

关键词:

广西木薯产业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Abstract

Thispaperanalyzedtheplanting,processingandutilizingofcassavasinordertopointoutthedevelopmentofthecassavasindustriesoftheworldandthecassavaindustrializationofGuangxi.Accordingtothetypicalinvestigationofthelocalprocessingindustriesofcassavaswhichrealizeditsindustrializationin“company+base+farmers”and“leadingcompany+cooperative+farmers”,thispaperanalyzedthecompaniesoperationandthecost-benefitofthefarmers.Itdemonstratedthatthedevelopmentofthecassavaindustrializationstabledandraisedtheincomeofthefarmers;inaddition,italsomadetheaddingvalueincreased5-8times.Intheanalysisofthemodeofthecassavaindustrialization,thispaperprovedthatthe“company+base+farmers”madethelinkageoftheindustryrecycleingoodcondition,andthe“leadingcompany+cooperative+farmers”wasgoodatthesolutionoftheinstitutionofthelinkagebetweenthecompanyandthefarmers.However,therearesomeproblems,likethesinglespeciesofthecassava,theunstapledcooperationbetweenthecompanyandthefarmersandthedevelopmentoftheprocessingindustriesthemselvesinthedevelopmentofthecassavaindustrialization.Toconclude,thispaperconsideredthatinthefutureofthecassavaindustrializationdevelopment,moreattentionsshouldbefocusintheconstructionofthebase,theformationofthebehalflinkagebetweenthefarmersandthecompany,theperfectionofindustrializationmodeandtheimprovementoftheprocessingcassavaindustries,etc.

Keywords:

GuangxiCassavaIndustrialization;“company+base+farmers”model;“leadingcompany+cooperative+farmers”model

目录

第一章导言................................................................................................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1

1.2有关概念界定2

1.2.1木薯产业化2

1.2.2“公司+农户+基地”产业化模式3

1.2.3“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化模式3

1.3文献综述3

1.3.1国内外关于农业产业化理论的研究成果3

1.3.2国内外关于木薯产业化的研究5

1.4研究目标和内容8

1.4.1研究目标8

1.4.2研究内容8

1.5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8

1.6论文的创新性9

第二章世界木薯产业的发展状况............................................................10

2.1世界木薯生产概况10

2.2世界木薯加工和利用状况11

第三章我国木薯产业发展现状..................................................................13

3.1我国木薯产业现状13

3.2我国木薯产业化发展模式及现实性14

第四章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模式分析..................................................16

4.1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概况16

4.2广西木薯产业化模式I——“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18

4.2.1J公司参与下的产业化模式18

4.2.3关于J公司原材料选择的调查20

4.2.3关于农户木薯成本收益的典型调查21

4.2.4关于模式I的特点总结23

4.2.5模式I中存在的问题23

4.3广西木薯产业化模式II——“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化模式23

4.3.1M公司参与下的产业化模式23

4.3.2关于M公司的产业化集团化发展研究25

4.3.3关于模式II的特点总结26

4.3.4模式II存在的问题分析27

4.4本章小结27

4.4.1从两个案例中得到的启示27

4.4.2存在问题分析28

第五章结论和建议.......................................................................31

5.1结论31

5.2建议31

5.2.1加强生产基地建设,提高木薯综合利用效率31

5.2.2以市场为导向,建立木薯龙头企业,推进木薯加工业的发展32

5.2.3完善木薯产业化发展模式,建立产业化利益共同体33

5.2.4创新发展木薯产业化集团化的经营模式,提高木薯的附加值34

5.2.5加强政府和其他政策性银行对木薯产业化的扶持,提高木薯产业的竞争力34

致谢.....................................................................................................................................................36

参考文献...........................................................................................................37

 

图表目录

图11木薯产业化示意图2

图12技术路线图9

图13简单的产业化模式9

图211996-2005年世界木薯总产量和收获面积10

图312001-2005年我国木薯产量13

图322000-2006年我国鲜木薯和木薯干进出口量变化情况13

图33我国木薯利用状况14

图412004-2006年广西木薯淀粉和木薯酒精产量17

图42J公司“公司+农户+基地”产业化模式示意图19

图43J公司木薯酒精产业生产链流程图19

图44进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农户的成本收益分析22

图45M公司“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产业化运行模式24

图46广西农垦集团木薯产业化示意图25

图47产业化集团化的低成本、高平均利润框架26

图51理想的广西木薯产业化运行机制34

表212001~2005年世界木薯产量11

表22木薯制成品应用领域一览表12

表232020年木薯生产与规划12

表411995~2000年广西木薯种植面积和产量16

表42木薯与其他农作物生产酒精的经济性比较20

表43各种能源作物单位面积产酒精比较20

表44各种能源作物的净能比21

表45关于木薯成本收益的调查21

表46木薯制成品的附加值核算28

第一章导言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攀升和资源的日渐趋紧,石油供给压力空前增大,替代性的生物能源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在此生物能源热潮中,虽然以玉米、陈化粮等粮食作物作为原料是摆脱对传统石化能源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优秀替代能源,然而,生物燃料的大量生产加大了对农作物的需求。

据粮农组织报告,生物燃料生产在近一段时期“吃掉”近1亿吨谷物,这其中消耗量最大的是美国,美国预计2007-2008年度投入至少8100万吨玉米。

这些生物燃料的投入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家粮食安全问题。

专家警告,生物燃料最大的担忧在于“与粮争地”,大规模改种生物燃料植物已经造成美国和墨西哥玉米价格上涨,并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

我国人多地少,不可能采取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来增加生物燃料的投入。

我国玉米产量本来就少(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我国玉米有所减产,比2006年减少了7%,供需处于紧平衡),就更不可能利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

于是,在我国东北地区玉米乙醇兴起的同时,2007年下半年,国家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发改委紧急叫停利用玉米制作乙醇的项目,同时在《生物燃料乙醇暨车用乙醇汽油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发展生物燃料产业必须坚持“非粮”原料路线。

在粮食生产减少,人口增加的前提下,现有约600万吨粮食乙醇除确保人食用、医用外,工业和燃料乙醇今年要努力实现非粮替代。

发展生物质燃料,我国要实事求是,坚持走“非粮”原料路线。

因此,我国生物质燃料应着重发展以木薯、红薯、甜高粱、甘蔗、秸秆等农作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

官方明确,在国务院批准实施《生物燃料乙醇及车用乙醇汽油十一五发展专项规划》前,除按规定程序核准启动广西木薯乙醇一期工程试点外,任何地区无论是以非粮原料还是其它原料的燃料乙醇项目核准和建设一律要报国家审定,可见,在这几种燃料作物中,木薯可谓最佳粮食燃料作物的替代品。

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之一,誉称“淀粉之王”、“地下粮食”。

木薯粗生易栽,适应性强,可在其它主要作物生长不良的旱地和边际零星土地上栽培,获得良好的产量和质量,亦可间作于幼林和疏林地的行间,或与豆类、瓜类以及禾本科作物间作或轮种,利于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旱地农业中有重要作用。

更重要的是木薯能够像玉米一样生产酒精、淀粉等深加工品,甚至其成本要比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要低,加工工艺简单。

最重要的是,木薯“不与粮争地”,“不消耗粮食”的特性使其成为日后生物质燃料的主要原材料以及粮食的替代品之一,对缓解能源紧张起到重要作用。

但是目前木薯产业化还处于初期阶段,从《全球木薯发展战略》到现在,尽管全球对木薯淀粉的需求增加了,但是也就除了泰国已经完成了木薯向木薯深加工的转换外,其他的很多木薯主产国没有真正地发展木薯深加工,有的地方甚至还只是把木薯作为主粮使用。

因此,研究木薯产业化的发展对解决我国生物燃料的生产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物,同时由于木薯可当粮食,因此,木薯也可成为解决粮食安全的一个补充。

广西是木薯生产大省,该省的木薯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占了中国的65%以上,而且广西木薯产业正在进行产业化发展,尤其是广西省武鸣县木薯产业化发展更为成熟。

因此,选择研究广西木薯的产业化从一定意义上也就表明了我国木薯的产业化的发展,从而可以找出适合广西乃至我国木薯产业化发展的模式。

目前广西木薯产业化经营模式主要是“公司+基地+农户”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在有的地方已经形成“农户+基地+科研单位+政府”的产业化模式,并且有些模式在实践上证明了其现实性。

此外,在加工方面,中粮集团把广西北海作为生产基地投资建立木薯乙醇工程的事实表明了广西木薯产业正在迅速发展,而且实证表明部分的广西木薯产业化的发展模式的成功。

可见,对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并有效地解决当前广西木薯产业化链条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寻找出更适合广西木薯产业发展的模式,促进广西木薯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户收益,进而提高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1.2有关概念界定

1.2.1木薯产业化

木薯产业化就是在保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稳定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区实际,把木薯作为本地的重点产品,围绕木薯实现该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农工商、产供加销一体化生产经营,达到产业区域化、经营市场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的目的,从而使木薯产业真正走上城乡优势互补,产业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其运行机制图1-1:

图11木薯产业化示意图

木薯产业化运行模式可用图1-1来说明:

农户在生产基地生产木薯,生产基地作为加工业的原材料集中地为主导产业提供原材料,木薯产业部门(木薯加工企业)通过中介组织或个体将加工品、深加工品销售到市场。

市场通过消费者的信息反馈到中介组织,然后由中介组织传达给木薯产业生产部门,木薯加工企业对加工要求原材料对生产基地进行基地建设,而生产基地则把种植信息、技术成果回送给农户。

1.2.2“公司+农户+基地”产业化模式

“公司+农户+基地”是一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主要表现为公司作为龙头企业,首先选择原料集中地作为自己的生产基地,通过与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对农产品进行加工、销售,从而稳定农产品生产。

这种产业化模式的特点是:

以经济市场为导向,以一个或几个经济实体为龙头,以众多的农业生产者为基础,以社会化服务为纽带,通过利益吸引,使农工商技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共同体。

其基本模式是:

龙头企业根据市场要求和资源条件,与农户签订合同,建立专业化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把基地作为自己的一个“车间”来经营,在生产基地上进行良种栽培,技术研发;农户按合同进行定向生产,按时按量交收产品;龙头企业按合同收购产品并对其进行系列化加工后销往经济市场。

1.2.3“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化模式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化模式是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导模式之一。

该模式从本质上来讲还是属于龙头企业带动型的产业化模式。

该模式强调龙头企业带动下,农民在能人带领下通过自办合作社,而合作社则以法人地位与龙头企业进行合作谈判。

在这里,合作社作为一个联结农户与企业的纽带,是农民自愿参加的,以发展经济、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的,以农户经营为基础、实行资金、技术、生产、购销等互助合作的经济组织,它为合作社社员农户提供生产资料、资金、信息等各种服务。

这种组织最直接的作用是促进了农民的自由联合,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改变了龙头企业直接面对众多农户难以有效运作的状况。

该模式的主要运作是:

公司与合作社签订供销合同,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按合同运作,使当地的农产品市场规范有序。

在整个产业链中,合作社将生产者、加工者和销售者结合在一起,使他们能够减少风险,取得稳定的收益。

1.3文献综述

1.3.1国内外关于农业产业化理论的研究成果

1.关于农业产业化涵义的提出

农业产业化是在我国当前经济条件下,实现农业增长方式和经营方式根本转变的一种有效形式,是我国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之后中国农民创造出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顺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出现了“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等新的农业经营方式。

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农民的自主选择,逐步上升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导向[1](黄仁好,2007)。

然而,农业产业化从其提出之日起就引起很多争论,尽管对于农业产业化的提法在政府文件和学术文章中都是随处可见的,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农业产业化内涵的论述还没有统一的认识,1995年农业部对农业产业化下的定义为:

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通过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行种养、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发展机制。

在实践中表现为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和管理企业化的特征[2](农业部,1995)。

其他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1997年,王书芳(1997)对农业产业化作了一个全面解释,即“以农户为主体和基础,以各种经济成分和不同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与国内外贸易企业或公司、储运企业或公司、农民企业协会与专业合作社、农村供销社,以及农业科技、金统、保险和信贷咨询等各类中介组织等经济运行方式以及逐步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与市场体系,将农业产业在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和相应的供产加销等各部门联结成一个尽可能完善的市场”[3]。

她对农业产业化各环节的作用作了评述:

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真正处于“龙头地位”起“龙头”作用的是市场,而不是所谓得企业或公司;农户是产业化的主体和基础;中介组实施联结农户与市场的纽带、桥梁,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和关键环节。

张绍焱,梅德平(1999)在总结诸多关于农业产业化内涵从而进行的论述表示,所谓农业产业化,就是旨在保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稳定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区实际,围绕本地的重点产品,实现该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农工商、产供销一体化生产经营,达到产业区域化、经营市场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的目的,从而使农业真正走上城乡优势互补,产业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4]。

而目前对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学术界中比较有影响的是牛若峰。

他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龙头”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在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多方参与主体自愿结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是市场农业的基本经营方式[5](牛若峰,2000)。

本研究所述的产业化经营比较倾向于牛若峰的概述。

2.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的研究

尽管学术界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涵义还存在争议,但是对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的类型基本达成一致。

例如,牛若峰(2000)根据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容、参与主体成分和一体化发育程度,认为“目前已产销合同为纽带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和以产权为纽带的农工商一体化经营,相应地就有松散性何紧密行产业化经营”。

在对这些经营中公司与农户的联结上,牛若峰在总结了我国农业产业经营的一些实践下,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模式进行了归纳,主要有以下五种:

“龙头”企业带动型(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农户)、中介组织带动型(“农产联”+企业+农户)、主导产业带动型(主导产业+农户)、市场带动型(专业市场+农户)[6]。

黄祖辉等(2002)从生产和加工阶段投资决策的角度把农业产业化模式分为三类:

农户支配型(“合作社+农户”模式、“专业协会+农户”模式)、加工者(公司)支配型(公司办农业模式)和各自支配型(“公司+农户”模式)[7]。

刘斌等(2004)认为,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带动作用的性质可将农业产业化模式划分为龙头企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综合开发集团带动型[8]。

张晓山(2006)认为,农业产业化模式主要有“公司+农户”、“合作社(公司)+农户”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三种形式[9]。

在对这些模式的总结中,郭晓鸣等(2007)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联动型和合作社一体化三种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郭晓鸣(2007)认为,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来看,合作社一体化模式是最优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从制度运行的角度来看,农业产业化模式的经济绩效与农业产业化所处的发展阶段紧密联系;从制度演化的角度来看,农业产业化模式呈现出由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向中介组织联动型模式和合作社一体化模式逐次演化的路径[10]。

对于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分析比较,周湘峰(2007)主要从农户组织化程度、交易费用、发展速度、农户受益程度以及抗风险能力来比较分析“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以及“专业市场+农户”。

周湘峰认为,“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是最有效的产业化模式,但发展速度慢;“公司+农户”模式次之;“专业市场+农户”模式交易费用较高,但发展速度最快。

同时,他还从博弈论的角度上分析“公司+农户”产业化模式,认为中公司与农户并不能自发的形成为合作博弈,获得最大的总收益和合理进行分配[11]。

这些研究对本文在木薯产业化模式的分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理论意义。

3.关于农业产业链的研究

关于农业产业链的研究,赵绪福等(2004)认为,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产业关联,而产业关联的实质就是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投入与产出的关系[12]。

农业产业链是指与农业初级产品密切相关的产业群构成的网络结构,包括为农业生产做准备的科研、农资等前期产业部门,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等中间产业准备的科研、农资等前期产业部门,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等中间产业部门,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储蓄、运输、销售等后期产业部门[13](刘金山,2002)。

而农业产业链管理是将生产资料供应、农业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链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对其人、财、物、信息、技术等要素流动进行组织、协调与控制,以期获得产品价值增值的活动过程。

农业产业链的组织模式主要有“龙头”企业带动模式、中介组织带动模式、专业市场带动模式和其它模式[14](王凯,2004)。

从农业产业链管理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涵义中不难看出,二者本质上按市场规律的要求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生产、加工、储运、销售连为一体,通过企业、合同、合作社等组织方式进行农业市场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