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绍琴肾炎.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76900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赵绍琴肾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赵绍琴肾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赵绍琴肾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赵绍琴肾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赵绍琴肾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赵绍琴肾炎.docx

《赵绍琴肾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赵绍琴肾炎.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赵绍琴肾炎.docx

赵绍琴肾炎

赵绍琴辨治慢性肾炎心法

发表者:

赵东奇(访问人次:

293)

      导师赵绍琴(1918—2001)教授,是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出生于北京三代御医之家,幼承庭训,尽得家传。

后又师从御医瞿文楼、韩一斋和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汪逢春等先生,医学造诣颇深,深得数家名医之绝技。

笔者有幸在1985~1988年间随师学习,侍诊左右,聆听教诲,认真学习。

毕业以来,临证近20年,每将老师所传之学术经验运用于临床,收效颇佳,进一步深入认识到老师学识之渊博,经验之宝贵。

笔者随师学习期间,老师通过自己几十年的临床实践,并借鉴前人和其他医家之经验与教训,反复思考揣摩,对慢性肾炎的辨治颇有成效,形成一套很有特色的辨治体系。

笔者验之于临床,也颇奏效,今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对老师辨治慢性肾炎的学术经验作一探析。

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临证辨治疾病,辨别其虚实是最为基本的一步,虚实也是临床常用的八纲辨证的重要一环。

慢性肾炎因为病程长,病机复杂,寒热交夹,气血郁阻,往往出现一些疾病的假象,在辨治时常很难分清证的虚实。

虚实若不分,则施治常要出差错。

故老师一再告诫我们,辨治慢性肾炎,首先要辨清其虚实,千万不能将实证当虚证来治,而犯“实实”之戒,致使病情缠绵不愈,甚至加速病情的发展,危害生命。

从临床上来看,慢性肾炎病人大多虚实夹杂,但以实为多,或因实致虚。

从其临床表现来看,常有面色萎白或苍黯,精神疲软,气短乏力,腰膝酸软等,极易给人造成虚的印象。

但若对症状仔细辨析,不难发现许多病人又有大便干结,咽红且痛,心烦急躁,夜寐欠安或不寐,舌边尖红,脉沉取细弦且滑等实的征象,是典型的虚实夹杂的病证,而且多为因实致虚,这实际上与慢性肾炎的漫长病变过程相关,其中也有不少是因治疗不当所致的。

老师认为,慢性肾炎绝不能当作纯虚证来治,在老师的几十年临床实践中,这方面的教训很深。

故老师经过反思,认为慢性肾炎应当从实的方面去论治,即使出现虚象,也应先辨清其病机变化,然后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或予兼治,或去实邪而复正虚,千万不可蛮补,以免加重病情。

在上世纪80年代早期,老师就十分明确地提出慢性肾炎非单纯肾虚论的观点,并就肾虚与肾炎的证治不同作了详细的分析。

指出:

“治疗慢性肾炎,不知从谁开始,专一补肾,用药不外六味、八味、左归、右归……思想中就是补下元,温命门,究竟这种方法能否解决肾脏的炎症?

一般总认为久病数年,阳气必虚,又有浮肿不退,故用益气补中,填补下元。

故重用参芪桂附,再则二仙汤等。

绍琴每诊此证,脉多细小弦数,或细数有力,舌瘦唇红,苔干质绛,口干心烦,急躁夜寐不安,大便干结。

明明阴伤热郁……临床凡遇此等脉证者,每用甘寒育阴,少佐活血祛瘀通络等法,收效甚捷。

这说明总以印象出发,就难以做到辨证论治。

久病虽有阳虚一面,在临床用药时必须以脉、舌、色、症这些客观表现为依据,切不可凭想象从事。

”[1]

 

       2辨舌脉

       舌诊、脉象是中医诊病的特色所在,中医学认为舌象脉象是疾病及其变化的必然外在表现,常是疾病的本质反映。

同一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的表现形式,具有相对的同一性。

急性病是如此,慢性病更是如此。

但慢性病相对于急性病,其病机变化更为错综复杂,其在舌、脉象方面的表现也更为复杂并多变,因此在辨治慢性病时,对舌脉的辨识则更要细致,以寻求疾病的本质征象,为正确治疗打下基础。

重视舌脉象在疾病辨治中的作用,也是老师诊治疾病的一大特色。

老师在舌诊、脉脉象学上的成就非常大,造诣也非常高深。

老师认为,慢性肾炎症状变化多端,病机十分复杂,要在这繁纷多样的临床表现中,更好地更准确地把握疾病的本质,抓住舌象脉象这两个辨证的重要指标十分重要,也是十分有益的,能起到驾简御繁的作用,是辨证的纲领性部分。

老师提出慢性肾炎非单纯肾虚论的观点,其取证的重要依据即是舌诊与脉象。

辨舌首先要辨清其变化情况,即舌苔有无、厚薄、润燥、剥脱、垢腐、老嫩等,苔色白、黄、灰、黑及滑、腻等,舌质(包括舌四周、舌背部)色红、粉、深红、绛、紫、晦黯、淡等,以及舌体神气的荣枯、凹凸、纹老、纹嫩等,再则是舌形态起点刺、裂纹、强硬、震颤、痿软、卷缩、偏斜、胖瘦等。

至于脉诊,老师更是尽得家学,在前人三部九候的基础上,将举、按、寻的切法,发展为浮、中、按、沉四个层次来切诊,以利于更好地辨别疾病的不同层次,以及功能性改变与实质性变化。

并认为功能性疾病其变化多在浮、中部位,实质性疾病变化则表现在按、沉层次上。

故欲求疾病的本质,尤其是慢性疾病,多从按、沉去切诊。

慢性肾炎病人的舌象,老师认为多质淡而边尖红绛或起点刺,舌背深红或紫黯,舌纹多偏老,舌苔或厚或薄,或腻或垢,但多偏干老。

脉象上浮中取多濡软或濡滑,按沉则多细、弦、数。

结合起来,脉、舌、色、症相参,则表现为脉濡软、腰酸、舌苔白腻,此为湿郁气机不畅;心烦梦多、小便短赤、舌淡边尖红起点刺、脉细弦或数,乃为热郁营血而阴分又伤之征。

综合起来,慢性肾炎的病机为热郁湿浊,阴伤血瘀。

以此为基础,再根据不同病人体质、地域、季节等,以及治疗用药情况,进行具体辨证,就能掌握具体病人的病机本质,从而为立法治疗提供依据.3巧立法    立法是指在辨证与辨病的基础上确立对疾病的治疗法则,用于指导处方,立法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老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十分重视治法的作用,常对我们说,治病应守法则而不可拘泥于方剂,在治法确立的前提下,可以灵活选药组方,不可死守某药某方,应据情灵活变通,以使药证更为合拍。

治其他疾病是如此,治慢性肾炎更是如此。

在对慢性肾炎虚实及舌脉辨证等情况有了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明确了慢性肾炎的基本的共同病机是热郁湿阻、阴伤血瘀,老师为此确立了芳化清透、凉血化瘀的基本治法。

虽然中医对慢性肾炎的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智者见智,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治疗方法,但至今仍缺少统一的认识,疗效也参差不齐,应该说这些治法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其合理性,但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对慢性肾炎的病机论述中,热毒与瘀血的探讨已越来越多[2-3],这也验证老师对慢性肾炎病机认识与治法确立的正确性与超前性。

而老师对慢性肾炎病机认识的形成与治法的确立也存在一个思辨过程,他说:

“由于慢性肾炎最显著的症状就是水肿,治疗方法,《内经》用‘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开鬼门,洁净府’等原则。

《金匮要略》明确指出:

‘治水肿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后来又有八味、六味温补命门等,概言之不外发汗、利小便、滋阴、温补诸法。

我也曾用补土以制水、温肾、祛湿、发汗、利小便之法,药如八味丸、六味丸、参苓白术散、越婢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五皮饮、真武汤,结果患者病情每况愈下……没有在辨证上下功夫,反而在药味上穷追不舍,企望专方专药包治肾炎,故而治之不验。

从70年代起,我抛弃旧说,总结出一整套辨证方法,疗效显著。

在辨证上强调脉、舌、色、症相结合……在治疗上,一定强调热郁者清透;湿郁者芳化;热郁阴伤者,一方面宣透,另一方面注意甘寒养阴;湿热内蕴下焦,日久波及血分,注重清化湿热,凉血化瘀。

滥用温补,无疑是有害无益

  4活用药

       用药是治疗疾病的直接手段,老师治病历来守法则而灵活用药,收效颇佳。

在北京中医学院出版的《赵绍琴临床400法·前言》中,胡定邦等对其用药有如下评价:

“赵教授用药少而精当,疗效颇佳,受到院内外中医界同志和广大患者的赞扬,已故名老中医秦伯未先生曾称道其遣方用药特点为:

‘平正轻灵’。

”老师在治疗慢性肾炎的用药方面也守“平正轻灵”的风格,灵活用药,不守专方专药。

根据病情,在治法的指导下,对热郁者采用清透之法,清透即是清热透邪之法,药用苏叶、防风、荆芥、柴胡、黄芩、川楝子、枳壳、竹茹、焦山栀、独活、桑枝、丝瓜络等;湿郁者芳化,药用藿香、佩兰、白芷、

羌活、杏仁、半夏等;阴伤者在清化的基础上甘寒养阴,药用白茅根、鬼箭羽、芦根、女贞子、旱莲草等;日久波及血分,出现血热血瘀者,在清化湿热的基础上,注重凉血化瘀,药用丹参、丹皮、茜草、紫草、地丁草、大蓟、小蓟、赤芍、生地榆、泽兰、炒槐花、白头翁等;如有积滞,则加用槟榔、大黄、焦三仙、水红花子、大腹皮等;有热毒者,加用蚤休、连翘、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气虚明显者,加用生黄芪、焦白术、党参;浮肿明显者,加茯苓、大腹皮、陈皮、防己、冬瓜皮;阳虚寒湿不化,多见于肾病综合征,可加用淡附片、淡吴萸、淡干姜、肉桂、川椒、桂枝等;肾气不实者,加用川断、桑寄生、楮实子、狗脊、杜仲等。

总之,“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素问·至真要大论》)。

这是《内经》指导用药的一大法则,在此也很适用。

老师治疗慢性肾炎用药的诸多变化,内容非常丰富,很难一一赘述。

     5重摄养

     中医学历来认为疾病的治疗与转归与患者自身的调摄与养护密切相关,因此就出现了与疾病调治相关的许多忌宜学说,其中的科学内涵也正在指导人们的日常调摄与配合疾病治疗的养护。

老师在治疗各种疾病时十分重视病人的自我摄养,内容包括饮食、起居、锻炼、劳逸结合、情志调理等。

医患双方密切配合与协调,是治疗疾病的重要环节。

在治疗慢性肾炎的具体情况中,老师十分重视患者的自我摄养,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

一是坚持运动,以走路为主要方式。

老师常要求患者每日早晚在环境与空气相对较好的地方,坚持走路,或快走如急行军,或慢走如悠闲散步,少则一二小时,多则三四小时,据自身的体力情况而定,循序渐进,长期坚持,收效良好,能加速疾病的康复与疗效的巩固。

并提出了慢性肾病宜动不宜静的论点。

老师认为:

“对于慢性肾病来说,静不如动,静有害而动有益,静则血液瘀滞,对肾脏修复不利;动则血行流畅,能使肾脏血液循环增加,从而促进肾脏功能恢复,并有助于防止肾脏萎缩。

”又说:

“很多肾病患者通过坚持走路锻炼,体质得到改善,症状消失,尿检转阴,较少复发。

在慢性肾衰病人,可使尿素氮下降,肾功能改善,甚至可使已经萎缩的肾脏得以部分恢复。

”[5]二是饮食调养,坚持低蛋白饮食。

认为低蛋白饮食能减轻肾脏的负担,有利于肾脏的康复,而高蛋白饮食,不但不能弥补蛋白的流失,反而加重肾脏的负担,加重蛋白尿,而低蛋白饮食则有利于控制蛋白尿。

“当慢性肾炎时,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大分子的蛋白大量通过肾小球基底膜而形成蛋白尿,当大量进食高蛋白食物时,血浆中游离蛋白质增加,通过肾小球基底膜的蛋白剧增,这无疑增加了肾脏的负担,加重了肾小球的损害,阻碍肾小球的自我修复。

相反,减少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可有效地减少游离蛋白通过肾小球基底膜的绝对数量,从而大大减轻肾脏的负担,为肾小球的修复创造了条件,为中药治疗争取到了时机。

”[6]老师也提出了方法:

“由于肾炎表现为尿蛋白的丢失,因此,肾炎的饮食调养问题非常重要。

现代医学强调补充蛋白,食用一些含蛋白、脂肪等含热量较高的食物,据我多年的临床体会,在中医治疗慢性肾炎过程中,如果采用现代医学补蛋白的观点,或补肾强阳的中医理论,反而疗效不显。

50年的临床告诉我,治疗肾病应当禁食一切辛辣及含蛋白、脂肪之品,同时强调控制饮食的数量,以减轻肾脏的负担。

一般一天不超过250克主食,要求食用新鲜蔬菜。

其原因是甘甜肥厚有助于增湿生痰;辛辣香燥每多化火伤阴,加重郁热生成,阻碍气机通畅……”[5]笔者在饮食控制对肾炎病人的疗效影响上,也有深刻体验,观察到在同样治疗的情况下,能严格遵守上述饮食要求的肾炎病人,都能较好较顺利地得到康复,不能严格遵守上述饮食要求者,往往影响疗效,使病情得不到改善而缠绵难愈,少数病人甚至造成病情恶化,危及生命。

 

罗大伦博士推荐赵绍琴治疗肾炎附临床经验

西医认为,所有的慢性肾炎的患者,最后都要进入肾衰阶段。

但是,中医治疗慢性肾炎,是有一定的办法的,我总是想,如果我们在慢性肾炎的阶段,阻止住疾病的发展,不是可以避免那么多家庭的痛苦吗?

我自己的家里,我的母亲就曾经患过慢性肾炎,经过我用中医一年的治疗,全部康复,现在成为了家里给妹妹带孩子的主力,每天还唱歌跳舞,这是多么幸福啊,但是,如果不用中医治疗,则是另外一个结局,我妹妹也曾经患过此病,我用两个月给治疗好了,后来生了孩子,现在一切正常,每天和小宝宝在一起,也是非常的幸福。

所以,今天我给大家聊聊慢性肾炎。

首先是:

什么时候会得慢性肾炎(我们这里说的慢性肾炎,指的是慢性肾小球肾炎)。

这个答案是很可怕的,慢性肾炎最主要是发生在感冒之后,很多肾病专家甚至建议,每个人在感冒以后,都去做个尿常规检验,来确保自己没有患上肾炎。

估计很少有人这么做的,但是,确实大多数的肾炎,都是在一次感冒之后发生的。

西医认为,这是细菌或者病毒(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在人体内造成了免疫反应,产生了免疫复合物,来到了肾脏,沉积在肾小球的基底膜等部位,引起了局部病变,这就是肾炎。

当然,这是西医的一个主流的学说,还有其他说法,总之,现代医学界也在不断地更新,还有很多不同意此学说的派别存在,很多不懂得医学的人认为现在的西医就是真理了,不对,西医对于一个病常常会有很多种学说,大家都是在做猜测与验证,我们现在采用的只是主流学说的说法。

其实很多西医资料中干脆说此病病因尚不明确。

在西医里面,慢性肾炎分成很多种,我就不给大家多说了。

西医对于慢性肾炎的治疗,一般除了激素之外,基本就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法了。

这是不争的事实,西医检验的非常细致,一个患者,可以通过西医给确诊,这是西医的优势,我们必须承认,但是西医在治疗方面,确实不是足的,我去很多西医医院观察,发现他们给患者开的也常常是一些中成药。

还有一些其他的病因,比如某些毒物的影响,有些人是用了一些有肾毒性的抗生素,还有使用了有肾毒性的中药(比如关木通)。

那么,我们中医是怎么认识慢性肾病的呢?

中医认为,这是外感邪毒,留滞体内,潜伏在肾经,导致的疾病。

这里需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慢性肾炎症状,大家需要了解一下,自己如何判断,如何去检查,检查哪些项目。

一般如果在急性期,叫急性肾小球肾炎,一般发病比较急,小儿比较多见,具体的症状是感冒过后,发烧,浮肿,尤其是眼睑浮肿严重,尿量改变,有时候尿液变成红色,这就是肉眼血尿了,腰酸腰痛。

很多时候血压会升高。

如果孩子出现这些问题,就需要去医院验一个尿常规,很简单,就可以发现问题。

如果尿中红细胞高、尿蛋白高,主要是尿蛋白高,则可以向肾炎方面分析。

现代医学在检验方面比较有优势,一般很快就可以发现问题。

但是如果反复发作,最终容易转变成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的症状比较复杂,不容易被发现,所以很多人都是到了肾衰的阶段才发现的。

一般慢性肾炎的症状表现有:

浮肿、尿液改变、高血压、头晕、腹胀等,这些症状并不同时出现,这是以症状判断为主的中医的盲区,所以,此时西医的检验手段非常关键,尿常规检查、肾功能检查等都很重要。

一般尿中如果出现尿蛋白或者大量变形的红细胞,则高度怀疑此病。

以前,其实以往中医治疗肾病的效果是不好的,很多人认为肾炎就是肾虚,因为患者腰酸腰痛,所以大多采用补肾的方法来治疗,很多还用补土的方法,因为浮肿就是水湿泛滥,补土可以祛湿利水。

但是,这样治疗效果很不好,中医对此一直也很困惑,在古代,这个问题也是一大难题。

这个问题最后的解决者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已故温病学家赵绍琴教授。

赵老的家学渊源很深,他的父亲赵文魁先生是清宫太医院的御医,是清宫太医院最后一任院长(院使),民国时期,赵文魁先生让其他出宫的御医比如瞿文楼先生等御医培养赵绍琴,后来托付民国四大名医之一的汪逢春先生培养赵老。

汪先生的药方那是一绝,当年汪先生指定一家药店叫鹤年堂抓他的药,鹤年堂的老掌柜曾经对我说过,他说汪老当年特别喜欢赵绍琴,“赵绍琴小孩儿特聪明”,所以汪老很愿意传授。

赵老后来成为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元老之一,温病学家。

赵老在治疗肾病过程中,发现了几个问题。

第一:

腰酸腰痛往往不是虚的,而是湿热阻滞了经络,尤其是肾经,是瘀阻的疼痛,实证多,虚证少。

这让赵老开始怀疑,慢性肾炎不应该是虚证,应该是湿热阻滞的实证。

第二:

患者的脉往往越往下按越有力气,这应该是实证的表现,说明病邪潜藏很深。

第三:

患者往往舌质红,舌苔厚腻,这也是湿热的表现。

等等。

总之,赵老开始怀疑传统的治疗慢性肾炎的方式,他认为应该用温病的理论来清透湿热,凉血通络治疗。

首先,是祛湿,赵老采用的是祛风祛湿的方法,用防风、荆芥、白芷、独活、藿香、佩兰等药,一般用量很少,防风和荆芥一般必定用,其他是选用的,荆芥往往用炭,赵老用药量很小,一般六克就够了,多了,他认为是助热了。

然后是凉血,赵老往往用炒槐花、生地榆、芦根、白茅根、小蓟等,这是温病中经常用的药物,用量也不大,一般十克左右。

赵老认为慢性肾炎是湿热留滞肾经,需要祛湿清热凉血才能解决问题,这和以前大家的补肾的思路大有不同。

然后是活血,这是赵老最绝的地方,他认为此时经络阻滞,需要通开,所以要化去瘀血,无独有偶,现代医学在做病理分析的时候,也是发现肾小球局部的瘀血情况严重。

这也是中西医得到同样结论的地方,赵老使用的药物是:

丹参、茜草等药,用量也就十克左右。

对于腰酸腰痛,赵老坚决不补肾,他用的是桑枝和丝瓜络,来通经络,效果非常的好,立竿见影。

然后,赵老认为病人的脾胃最是关键,不能因为治病伤了脾胃,于是在方子里面加入了焦三仙各十克,这是一位医学大家的手笔,时时顾护脾胃,保留正气。

这样的方子十分的简单,但是力道很大。

赵老治疗肾病有三大法宝,第一,他认为,患者的病是湿热导致的实证,所以不能补肾,所以他基本不让患者服用补肾的药物,其他一切补品都不能使用,要以驱邪为主。

同时,赵老还创造了两个思路,比如要走步,以前一般都让患者卧床,要绝对休息,这是现在西医的通常做法,我自己的母亲患病的时候,曾经在西医医院住院,卧床两个月,最后回家上楼是两个人搀着上的,腿部的肌肉一碰像豆腐一样,毫无力量,这是卧床的结果。

但是赵老认为慢性肾炎是局部瘀阻,所以要活血,散步时候两腿运动,直接带动腰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病的康复,所以赵老让患者每天必须坚持散步一个小时左右。

实践证明,走步的患者恢复得就非常的好。

这是赵老以前学习拳法走圈悟出来的道理,他后来自己也每天早晨走步,身体一直非常的好。

第三个法宝,以前的西医认为尿里面有蛋白丢失,我们需要多吃蛋白就能补充上,但是赵老早期在东直门医院治病的时候,发现那些条件好能吃肉的患者最后病情都危重了,而只能吃的起粥的人确恢复得很好,于是悟出了需要控制蛋白的摄入,他举例子说:

肾脏漏蛋白就好比渔网漏了,我们应该拼命往里面放鱼吗?

其实越放渔网会漏洞越大的,我们应该先不放鱼,等把渔网补好了再放鱼。

于是赵老让患者控制吃肉,一般他都让慢性肾炎患者吃素,不能吃豆制品,结果,这样坚持的患者恢复得就好。

后来,西医也开始发现这个问题了,现在很多西医建议控制蛋白的摄入了。

最近,我又看到了西医的临床报告,发现尿蛋白有可能不是病理产物,而可能是病因,就是说,尿蛋白有可能是引起肾病或者加重肾病的原因。

西医实验已经证实了这个观点。

而这些,都远远地滞后于赵老的发现,赵老早已经去世了。

以前大家认为慢性肾炎不遗传,但是赵老认为这是毒邪深入血分,甚至进入髓分,这叫伏邪,会遗传给孩子。

后来,西医也开始发现了很多遗传的现象,后来又研究出了一些遗传基因表达,这也滞后了若干年。

所以,一般我会提醒家里有慢性肾病患者的血缘亲属,要注意防护,及时发现问题。

但是,在所有的这些理论内容之上,我最佩服的是赵老的境界,一般人,我发现了一些方法,我要保密,自己一个人治疗多好啊,自己多赚钱,但是,赵老是大家,中医大家的想法绝对是高出一格的,赵老从来都不保守,他把自己的心得,全部都写出来,在他的《赵绍琴临床经验辑》中,他把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全部写出,一点都不加以保留,而且,他把自己的心得全部传给了中医药大学的弟子们,在这里,我看到了李东垣当年对罗天益说的话:

这些书传给你,不是为了我李东垣,也不是为了你罗天益,而是为了天下后世的人啊,你一定要传下去,不要让它湮灭了!

赵绍琴教授的治疗方法,我的评价是效果非常好的,适用于绝大多数的慢性肾炎,我发现一般女性的效果非常的好,只要坚持治疗,都可以康复,我的母亲就是例子,后来,我母亲又把方子给了一些患者,居然也痊愈了,比如,有一次我母亲在药店,遇到一位妇女,向店员诉说自己的肾病,我母亲就把方子给了她,然后留了电话,告诉她坚持吃,后来,没有多久,这位妇女也康复了。

正因为是这样原因,我母亲一直支持我宣传中医,我母亲常对我念叨一句话,就是“救人啊,比什么都强。

”因为她自己从这种痛苦中经历过,所以她深知救人的重要性。

但是,我在给别人调理过程中发现,男性慢性肾炎患者却往往康复较慢,我很长时间里面都不知道为什么,我隐约感觉到了,但是需要证据充分才能发言,现在我收集了一些病例,基本得出的结论是:

男性的问题往往出在性欲上,要控制性欲,因为性欲一动,相火即生,这种相火导致湿热难清。

所以朱丹溪老人家说的,需要找个安静的地方调养才好。

我有一些这样的例子,有的比较极端,比如有个慢性肾炎的小伙子,整日看黄色网站,甚至参与其中,结果很快导致肾衰,最后换肾。

另外,还有一种肾炎需要注意,就是吃出来的痛风导致的肾炎,这种肾炎需要调理脾胃,去除瘀浊,才能恢复,这是新发现的一个病因,需要治疗痛风的同时,才能恢复。

这种病越来越多了,西医认为这种痛风性肾病最后也都是肾衰,所以要引起重视,现在中医也开始研究这个问题了。

现在这种肾病的治疗效果还不是很明确。

我讲了这么多,主要是希望大家对此引起重视,采用正确的思路治疗,不要一味补肾,不要乱吃偏方,其实有了这些治疗思路,一般中医都可以正确处理的。

只有我们把肾病消灭在肾炎阶段,才不至于发展到肾衰,才不至于最终导致那么多的生离死别、人间悲剧发生。

如果有肾病朋友,可以自己买赵绍琴教授的书研究一下,如果实在有需要咨询的,北京中医药大学门口的国医堂里面,一些老师在出诊,他们是赵绍琴教授的弟子,比如彭建中老师,杨连柱老师等,他们都是赵绍琴老师的入室弟子,可以找他们咨询。

很多年前,我就是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参加了一个学习班,是赵绍琴经验学习班,就是这些老师主讲的,令我耳目一新,至今我仍然感谢他们。

结果巧了,我学习回家,母亲就患了肾病,西医治疗无效,告诉我做好思想准备,最后一定肾衰,我不相信,就现学现用,用一年的时间,给母亲彻底治疗好了肾病,所以,对此感受深刻,才认真地攻读了赵老的很多著作。

也才有信心向大家介绍这些知识的。

至今,我在食堂遇到当年办赵老经验学习班的那位主管老师(当年她在继续教育学院),我都鞠躬致谢。

也正是仰慕赵老的大师风采,我才发誓要考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博士,最后终于如愿以偿。

所以现在,我会努力把更多的中医知识介绍给大家。

赵绍琴教授学术继承人彭建中教授,周二、周五全天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肾病会诊中心出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