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书论》及译文重点讲义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76107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羲之《书论》及译文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王羲之《书论》及译文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王羲之《书论》及译文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王羲之《书论》及译文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王羲之《书论》及译文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羲之《书论》及译文重点讲义资料.docx

《王羲之《书论》及译文重点讲义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羲之《书论》及译文重点讲义资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王羲之《书论》及译文重点讲义资料.docx

王羲之《书论》及译文重点讲义资料

王羲之《书论》及译文

王羲之《书论》载于朱长文《墨池编》等书。

其论既承卫铄,又继蔡邕,重要的是“字居心后”,“意在笔前”之“心”、“意”之说。

“心”、“意”指的是意会、意趣、情韵、情致。

“势”指的是由此“心”、“意”引申而来的对于所书字形的具体审美要求。

“势”的把握,就是字的形体的动态美的创造,就是书法主题个性的充分展示,无论是临摹、构思还是创作都是这样。

王羲之以“意”评书,这是书法艺术走向独立、自觉在理论上的反映。

原文:

夫书者,玄妙之伎也⑴,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⑵。

大抵书须存思,余览李斯等论笔势,及钟繇书,骨甚是不轻,恐子孙不记,故叙而论之⑶。

夫书字贵平正安稳。

先须用笔,有偃有仰,有攲有侧有斜,或小或大,或长或短。

凡作一字,或类篆籀,或似鹄头⑷;或如散隶,或八分;或如虫食木叶,或如水中蝌蚪;或如壮士佩剑,或似妇女纤丽。

欲书先构筋力,然后装束,必注意详雅起发,绵密疏阔相间⑸。

每作一点,必须悬手作之,或作一波,抑而后曳。

每作一字,须用数种意,或横画似八分,而发如篆籀;或竖牵如深林之乔木,而屈折如钢钩;或上尖如枯秆,或下细若针芒⑹;或转侧之势似飞鸟空坠,或棱侧之形如流水激来。

作一字,横竖相向;作一行,明媚相成。

第一须存筋藏锋,灭迹隐端。

用尖笔须落锋混成,无使毫露浮怯,举新笔爽爽若神,即不求于点画瑕玷也⑺。

为一字,数体俱入。

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

若书虚纸,用强笔;若书强纸,用弱笔⑻。

强弱不等,则蹉跌不入⑼。

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新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

仍下笔不用急,故须迟,何也?

笔是将军,故须迟重。

心欲急不宜迟,可也?

心是箭锋,箭不欲迟,迟则中物不入。

夫字有缓急,一字之中,何者有缓者?

至如“乌”字,下手一点,点须急,横直即须迟,欲“乌”三脚急,斯乃取形势也。

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

若直笔急牵裹,此暂视似书,久味无力⑽。

仍须用笔著墨,不过三分,不得深浸,毛弱无力⑾。

墨用松节同研,久久不动弥佳矣⑿。

注释:

⑴玄妙:

深奥微妙。

伎:

通“技”。

⑵通人:

谓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

志士:

有高尚志向和节操的人。

⑶存思:

用心思索。

李斯等论笔势:

相传秦相李斯曾著《笔妙》论势:

“书之微妙与道合,然篆籀之前不可得而闻矣。

”叙:

记述。

⑷篆籀:

篆书及籀文。

籀文,周代文字,即大篆。

鹄头:

大雁的头。

相传古代的一种书体。

⑸详雅起发:

详雅,安详温雅。

详,通祥。

起发,出发。

开始提笔写字。

绵密疏阔相间:

谓稠密开阔相间隔。

指字的结体及章法安排,有疏有密,疏密相间,乃为佳作。

⑹上尖如枯秆:

上头尖锐像枯瘦的秸秆。

下细若针芒:

下边细如针尖。

⑺爽爽若神:

爽爽,俊朗出众的样子。

意为俊朗清新若神明气爽。

瑕玷:

玉上的斑点或裂痕,比喻小毛病。

⑻虚纸:

柔弱的纸。

强笔:

毫毛强硬的笔。

⑼蹉跌:

失势,相差。

不入:

不合。

⑽直笔:

即纵笔,指用笔急率。

⑾著墨不过三分:

著墨不得超过三分。

此意为着墨处不过笔十分之三,当保持笔毫的强力。

⑿松节:

松树结疤。

因其中含有油脂,可使墨色更有光泽。

译文:

书法,是种深奥微妙的技艺,如果不是学识渊博通达且有大志之人,是学不到手的。

大抵作书必须用心思索,我看李斯等人论笔势的文章,及钟繇的书法,很有功力,我担心子孙们不能记取,故作此文,记述并加以讨论。

书法,贵在平正安稳。

首先要会用笔,有偃有仰,有攲有侧有斜,或大或小,或长或短。

大凡写一字,或类似篆籀,或类似鹄头;或有如散隶,或近似八分;或者如虫食木叶,或者如水中蝌蚪;或者如壮士佩剑一样雄健有力,或者如妇女一样婉媚纤丽。

书写要先构筑筋力,然后才可装束,必须注意安详温雅,疏容相间。

作点画须悬手,作横画收笔时要先下按,然后拖笔出锋。

每写一字,要用多用笔意:

有的横画似八分,下笔又如篆籀;有的竖画如深林乔木,屈折之画又如钢钩有力;有的落笔尖如枯秆,竖画收笔细如针芒;有的转侧之势如飞鸟坠空而下,有的棱侧之形如流水转弯激来。

一字中,纵横笔画要相关联;一行中,上下之间要连气通声,最要紧的是注意存筋骨藏锋毫,隐灭笔锋毫端的痕迹。

用尖笔须落锋浑然天成,不使毫露显得漂浮怯弱,用新笔要俊朗出众如有神明,不必过分计较一点一画的瑕疵。

每写一个字都要吸收各种书体的笔法,写整幅字,就要每个字都各有笔意,切忌相互雷同。

纸质柔软的,用硬毫,纸质硬的,则用软毫。

强弱不当就会导致笔法蹉跌,失势不合。

凡作书贵在沉稳庄静,立意在动笔之前,写字在动笔之后,未写之前,构思就已成熟了。

但下笔仍然不要着急,这是为什么呢?

笔是将军,所以须要谨慎稳重。

心要急不宜迟缓,为什么呢?

心是箭锋,箭发出去不要迟缓,迟缓则中物不深。

字有缓急,那么,在一字中,缓急又体现在那里呢?

如“乌”字,下笔一点,就要点得急,接下去的横直笔就要缓慢,最后一钩出锋也要迅疾有力,这种急与缓的安排,也正是为了体现“乌”字的体势形态。

每逢作书要多迟少急,多曲少直,多藏少出,多起少伏,这才是书法。

如果纵笔急忙牵引束裹,乍看好像是书法作品,久一回味就感觉毫无笔力了。

用笔着墨方面,不要超过十分之三,免得浸墨太深使毫弱无力。

墨要和松节一道研磨,越是耐磨的墨当然越好。

《长风帖》临摹本,纸本,纵27.5,厘米,横40.9厘米,11行,102字,草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长风帖》又分称《长风帖》、《贤室委顿帖》、《四纸飞白帖》。

释文:

每念长风,不可居忍。

昨得其书,既毁顿,又复壮谓,深可忧。

知贤室委顿,何以便尔,甚助,耿耿,念劳心。

知得廿四日书,得(叔)虎廿二日书,云新年乃得发。

安石昨必欲克潘家,欲克,廿五日也。

足下以语张令未?

前所经由,足下近如似欲见。

今送致此四纸飞白,以为何似?

能学不?

王羲之章草《寒切帖》,纸本。

天津巿艺术博物馆藏。

《寒切帖》又名《廿七帖》、《谢司马帖》。

唐人勾填本,有乌丝栏。

纵25.6厘米,横21.5厘米,草书五行,五十字。

卷尾有董其昌、娄坚题记。

此帖宋代曾入绍兴内府,明代流入民间,明韩世能、王锡爵,清王时敏等递藏,是一件流传有绪的书法艺术珍品。

其中“谢司马”应为谢安。

谢安为王羲之至友。

谢安于升平四年(公元360年)出山为桓温西司马,时41岁。

此信应写于此年,次年,即升平五年,王羲之逝世。

因此,此书应是王羲之晚年书写。

此帖书体遒勁妍润,沉著流動,写时好像毫不费力,体现王羲之晚年书法高度成熟,水到渠成,极致妙处。

正如唐人孙过庭说:

“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平和,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

”所以能够“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

释文:

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

得十四、十八日书,知问为慰。

寒切,比各佳不?

念忧老久悬情。

吞食甚少,劣劣!

力因谢司马书,不一一。

羲之报。

《上虞帖》草书,唐代摹本,硬黄纸本,纵23.5厘米,黄26纸本。

现藏上海博物馆。

《上虞帖》系唐摹本。

前隔水有北宋徽宗赵佶瘦金书"晋王羲之上虞帖"月白绢签。

钤有南唐"集贤院御书印"半印、“内合同印”,北宋“政和”、“宣和”、双龙、“内府图书之印”,“政""和”、“宣”“和”连珠等朱文鉴藏印记。

曾经南唐内府,北宋宣和内府,明晋王府、韩逢禧,清梁清标等鉴藏。

释文:

得书知问吾夜来腹痛

  不堪见卿甚恨想行复来

  修龄来经日今在上

  虞月未当去重熙旦

  便西与别不可言不知

  安所在未审时意云何

  甚令人耿耿

王羲之《汉时帖》

王羲之《其书帖》

王羲之《旃罽胡桃帖》敦煌石室临本

王羲之《瞻近龙保帖》(唐人临本)

 

延伸阅读

(一)

右军之师:

卫夫人与王廙

世人都知道卫夫人(272-349年)是王羲之的书法启蒙之师最早的文字记载,见南朝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

;晋中书院(郎)李充母卫夫人,善钟法,王逸少之师。

羊欣的“书法早随子敬,最得王体”(庾肩吾《书品》),是王台之的再传弟子;也是传扬"王书"的功臣。

他说卫夫人是王羲之的老师,当然可信。

但是,王羲之的族孙王僧虔的《论书》闭口不提卫夫人和王羲之,说到王廙(276-322年)时涉及到工羲之的书法师承,他说:

王廙右军叔,自过江东,右军之前,惟廙为最。

画为明帝师,书为右军法。

王僧虔明确说到王羲之向王廙学过书法,肯定了王廙在东晋前期的艺术地位。

他不提卫夫人是王羲之的老师,是不是要排卫尊工呢?

好像不是。

他还明明白白地说自己的"亡高祖丞相(王)导,亦甚有楷法,以师钟、卫,好爱无厌。

"他提出王羲之书法学王廙,不过是指出曾经的事实。

那么,壬羲之学书阶段的老师,除卫夫人外,还有他的叔父王廙。

在后来的书法文献中,梁朝庚肩吾《书品》只提"王廙为右军之师",唐朝张怀瓘《书断》提卫夫人而不及王廙。

但世人谈到王羲之的老师,知道卫夫人的多,却忽略了王廙。

卫夫人出自河东安邑卫氏,王廙出自琅琊王氏,都是当时著名的书门。

卫氏书门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三国曹魏的卫觊,他擅长古文、鸟篆、隶、草,与钟繇的书名相当。

西晋时,卫氏有卫瓘、卫恒父子是最有影响力的书法家。

此后的士族书门,比如清河崔氏宗尚卫派,范用卢氏师法钟书,而王导是兼师钟、卫两派。

琅琊王氏成为书门,应该始自东晋的王导、王廙这一辈,晚于卫氏。

有意味的是,王书流派的传人羊欣说,卫夫人"善钟法",这样说会不会是门派的原因,或者以为王羲之的老师理所当然是钟派圈内的人物,我们不得而知。

卫夫人与卫恒同族而不同支则是事实。

她的经历,《书断·中》略有记者:

卫夫人名鑠,字茂猗,延尉(卫)展之女弟,(卫)恒之从女,汝阳太守李矩之妻也。

隶书尤善,规矩钟公。

云:

"碎玉壶之冰,烂遥台之月,婉然芳树,穆若清风。

"右军少常师之。

永明五年卒,年七十八。

子克(充),为中书郎,亦工書。

《晋书·卫恒传》说卫展乃卫恒的"族弟",可见卫展、卫鑠兄妹是河东卫氏的另一支。

《书断》的记载有两处讹误一直相传,需要订正。

其一,既然卫展是卫恒的"族弟",卫夫人应该是卫恒的同族"女弟",而不是"从女"。

其二,卫夫人不是"汝阴太守李矩之妻",这个李矩是平阳人,兵家出身,东晋前期是北方的流民帅;卫夫人的丈夫是出任过江州刺史的李矩,是江夏郡的冠族,《晋书·李充传》有记载,江夏李氏也是书法世家。

卫夫人的书迹,《淳化阁帖》卷五有正书《急就帖》,经来朝的书论家鉴定,是伪作,不足据,我们只能借助"善钟法"的记载和钟繇的传世书迹来揣摩卫夫人的风范了。

王廙的书迹,《淳化阁帖》卷二收刻五帖:

《甘四日帖》是伪作;正书《祥除帖》和《昨表貼》是"传钟法";《七月》字字独立,笔画沉厚,有章草遗意;《嫂如何》行笔流畅,体态与后来的二王草书相近。

这四帖保存了王廙书法的大致模样。

王羲之的书法师承,无论是师法卫夫人,还是向王廙取法,都是钟派。

(刘涛)

延伸阅读

(二)

“书圣”的生平和思想

 晋代王羲之有“书圣”之称,其楷、行、草、隶、八分、飞白、章草俱入神妙之境,成为后世崇拜的名家和学习的楷模。

  王羲之(321—379,一作303—361),字逸少,琅玡临沂人(今山东临沂),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

父王旷,历官淮南丹阳太守、会稽内史。

伯父王导,历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出将入相,官至太傅。

羲之幼时不善于言辞,长大后却辩才出众,且性格耿直,享有美誉。

晋大尉郗鉴选中他为女婿,“坦腹东床”的典故就出于王羲之(见《世说新语·雅量》)。

朝廷公卿着重王羲之的才器,屡屡召举为官,他都辞谢。

后为征西将军瘐亮参军,累迁长史,进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世称“王右军”、“王会稽”。

后与太原王述不和,称病去职,归隐会稽,自适而终。

  王羲之自幼爱习书法,由父王旷、叔父王廙启蒙。

七岁善书,十二岁从父亲枕中窃读前代《笔论》。

王旷善行、隶书;王廙擅长书画,王僧虔《论书》曾评:

“自过江东,右军之前,惟廙为最,画为晋明帝师,书为右军法。

”王羲之从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书学熏陶。

  王羲之早年又从卫夫人学书。

卫烁,师承钟繇,妙传其法。

她给王羲之传授钟繇之法、卫氏数世习书之法以及她自己酿育的书风与法门。

《唐人书评》曰:

“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

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

”今人沈尹默分析说:

“羲之从卫夫人学书,自然受到她的熏染,一遵钟法,姿媚之习尚,亦由之而成,后来博览秦汉以来篆隶淳古之迹,与卫夫人所传钟法新体有异,因而对于师传有所不满,这和后代书人从帖学入手的,一旦看见碑版,发生了兴趣,便欲改学,这是同样可以理解的事。

可以体会到羲之的姿媚风格和变古不尽的地方,是有深厚根源的。

”(《二王法书管窥》)

  王羲之善于转益多师,当他从卫夫人的书学藩篱中脱出时,他己置身于新的历史层而上。

他曾自述这一历史转折:

“羲之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比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爵、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

……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

”从这段话可以看到王羲之不断开拓视野、广闻博取、探源明理的经历和用心。

  王羲之志存高远,富于创造。

他学钟繇,自能融化。

钟书尚翻,真书亦具分势,用笔尚外拓,有飞鸟鶱腾之势,所谓钟家隼尾波。

王羲之心仪手追,但易翻为曲,减去分势。

用笔尚内抵,不折而用转,所谓右军“一搨瓘直下”。

他学张芝也是自出机抒。

唐代张怀耿曾在《书断》中指出这一点:

“剖析张公之草,而浓纤折衷,乃愧其精熟;损益钟君之隶,虽运用增华,而古雅不逮,至研精体势,则无所不工。

”王羲之对张芝草书“剖析”、“折衷”,对钟繇隶书“损益”、“运用”,对这两位书学大师都能“研精体势”。

沈尹默称扬道:

王羲之不曾在前人脚下盘泥,依样画着葫芦,而是要运用自己的心手,使古人为我服务,不泥于古,不背乎今。

他把平生从博览所得秦汉篆隶的各种不同笔法妙用,悉数融入于真行草体中去,遂形成了他那个时代最佳体势,推陈出新,更为后代开辟了新的天地。

这是王羲之“兼撮众法,备成一家”因而受人推崇的缘故。

  与王羲之同时的书法家瘐翼、郗愔都声名卓著,王羲之自谦还赶不上他俩。

传说瘐亮曾向王羲之求书,羲之回答道:

“(瘐)翼在彼,岂复假此!

”瘐翼在荆州时,见人们竟习王羲之书体,不以为然,曾说:

“小儿辈乃贱家鸡,爱野鹜,皆学(王)逸少书,须吾还,当比之。

”但后来瘐翼见到王羲之答瘐亮的章草,才心悦诚服,给王羲之写信道:

“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

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瘐翼态度的改变,正是王书不断从一个层次向更高层次攀登的反映。

王羲之能自拔于流俗,不断超越他人,超越自我;他的创造与发展,伴随着自我生命的发展、价值理想的完成和实现。

如陶弘景说:

“逸少自吴兴以前,诸书犹未称。

凡厥好迹,皆是向会稽时、永和十许年中者。

”(《论书启》)虞(龠禾)也说:

“羲之书,在始末有奇,殊不胜瘐翼、郗愔,迨其末年,乃造其极。

”(《论书表》)

  王羲之既有洒脱漂亮的外在风貌,“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又有富赡的内心世界。

晋代玄学盛行,崇尚老庄哲学,因此,他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思考当然受其影响。

晋室南渡之初,他见会稽有佳山水便有终老之志。

辞官归隐后,山阴道上行,山川相映发,自然有应接不暇之感。

他又泛舟大海,远采药石,在他的心胸中涤除尘虑,接纳自然万物之美,去发现宇宙的深奥精微,印证到书艺上,正如《书断》所说:

“千变万化,得之神功,自非造化发灵,岂能登峰造极!

”。

  王羲之的《兰亭》诗写道:

“仰视碧天际,俯瞰禄水滨。

寥阒无厓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工,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当代美学家宗白华评析道:

真能代表晋人这纯净的胸襟和深厚的感觉所启示的宇宙观。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尤能写出晋人以新鲜活泼自由自在的心灵领悟这世界,使触着的一切呈露新的灵魂、新的生命。

于是“寓目理自陈”,这理不是机械的陈腐的理,乃是活泼泼的宇宙生机中所含至深的理。

王羲之另有诗句:

“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

”宗白华认为“静照”是一切艺术及审美生活的起点。

晋人的文学艺术都浸润着这新鲜活泼的“静照在忘求”和“适我无非新”的哲学精神(《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我们正可从上述的剖析中体会和领悟王羲之的书魂。

延伸阅读(三)

真伪参半的右军书论

  传世王羲之“书论”有《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书论》、《笔势论》、《用笔赋》、《记白云先生书诀》等。

这些“书论”曾载于唐张彦远《法书要录》、韦续《墨薮》,宋朱长文《墨池编》、陈思《书苑菁华》,明汪挺《书法粹言》,清冯武《书法正传》等。

这些“书论”同样是真伪交杂,或谓羲之自撰,或谓他人伪托,后世多有辨析。

比如《笔阵图》撰者是王羲之还是卫夫人,书史上就有不同看法。

孙过庭、朱长文认为系王羲之自撰,而张彦远、陈思则归诸卫夫人。

今人多认为是卫夫人作。

虽然真伪参半,但犹应确认其价值。

如系王羲之真作,其价值自不待言,即使是伪托,时间也甚早,大抵在六朝,而且伪作者对于羲之书法、书论颇有研究。

后人以这些书论衡鉴右军书法,也常得印证。

这些资料揭示了王羲之的“书论”价值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技法揭秘。

如《笔势论》凡十二章:

创临章、启心章、视形章、说点章、处戈章、健壮章、教悟章、观形章、开要章、节制章、察论章、譬成章,论及技法诸多方面。

从用笔言,论及藏锋、侧笔、押笔、结笔、憩笔、息笔、蹙笔、战笔、厥笔、带笔、翻笔、叠笔、起笔、打笔等方法和笔势。

从结体言,若笔画“作丿字不宜迟,\不宜缓”等;若配合“二字合体”,则“并不宜阔,重不宜长,单不宜小,复不宜大,密胜乎疏,短胜乎长”;若大小,则“大字促之贵小,小字宽之贵大,自然宽狭得所,不失其宜”。

从布白言,则论“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

当须递相掩盖”,等等。

和前此的传世书学理论相比较,显然王羲之书论中的技法论内容更为广泛而系统化。

  二、书法创作论。

首先,王羲之多次将书法创作比拟为一场鏖战。

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卜〉》云:

“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稍也,墨者銮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飏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

”在《创临章》中也有相似的说法。

战争是一种多方面的较量:

装备、工事、谋略、士兵之素质、将帅之才能。

书法创作类此,除笔墨纸的精良外重视“心意”、“本领”、“谋略”,用心意操纵“兵法”,才能出奇制胜。

此论对后世影响颇巨。

唐太宗就在其《论书》中以自己布阵击敌之战事悟通书法之理。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揖》中更是将战事与书法连类譬喻。

其次,王羲之强调创作中的“意在笔前”、“书须存思”。

《启心章》云:

“夫欲学书之法,先乾研墨,凝神静虑,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则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其三,书法创作的进阶,《创临章》云:

“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脚手,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通加其遒润,五遍兼加抽拔。

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创临惟须滑健,不得计其遍数也。

”创作在一遍又一遍中艰难跋涉,然又不限于遍数,以终诣美善滑健为胜,其四,书法创作的魔方变化莫测。

《察论章》云:

“临书安帖之方,至妙无穷。

或有回鸾返鹊之饰,变体则于行中:

或有生成临谷之戈,放龙笺于纸上。

彻笔则峰烟云起,如万剑之相成;落纸则椑楯施张,蹙踏江波之锦。

”《书论》云:

“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

”以上所引,都是王羲之的经验之谈。

  三、揭示书法美学原理。

首先,书法讲究意象之美。

王羲之论点画之美,则云:

“夫著点皆磊磊似大石之当衙,或如蹲鸱,或如科斗,或如瓜瓣,或如栗子,存若鹗口,尖如鼠屎。

如斯之类,各禀其仪。

”(《说点章》)论“戈法”,则应“落竿峨峨,如长松之倚溪谷,似欲倒也,复似百钧之弩初张。

”论“屈脚”,当“弯弯如角弓之张”;“立人”,如“鸟之在柱首”;“足宛)脚”,如“壮士之屈臂”;“急引急牵”,如“云中之掣电”。

他又说:

“凡作一字,或类篆籀,或似鹄头”,“或如虫食木叶,或如水中科斗,或如壮士佩剑,或似妇女纤丽”。

而且,“每作一字,须用数种意,或横画似八分,而发如篆籀;或竖牵如深林之乔木,而屈折如钢钩:

或上尖如枯秆,或下细若针芒;或转侧之势似飞鸟空坠,或棱侧之形如流水激来”。

其次,书法讲究“形势”之美。

《节制章》云:

“字之形势不得上宽下窄;不宜伤密,密则似疴瘵缠身;复不宜伤疏,疏则似溺水之禽;不宜伤长,长则似死蛇挂树;不宜伤短,短则似踏死蛤膜。

”“形势”求其郁勃的生气,在健全的形体躯壳中吐露生命的光焰。

他还在《健壮章》云:

“行中廓落,如勇士伸钩,方刚对敌,麒麟斗角,虎凑龙牙,筋节拿拳,勇身精健,放法如此,书进有功也。

牵引深妙,皎在目前,发动精神,提撕志意,(光刂)光剔精思,秘不可传。

”王羲之就是这样,在书法中赞扬壮怀斗志,催人奋发!

四、剖示书法的哲学思辨。

右军书论深入至“道”、“气”、“阴阳”等中国哲学范畴,书法思辨也用这些范畴运思而至玄妙:

《记白云先生书诀》云:

“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

七宝齐贵,万古能名。

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

”这和蔡邕《九势》所言“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

阴阳既生,形势出矣”,相互呼应。

且对阳气、阴气之特征作出了阐释。

王羲之的书论富于哲理思辨,如对内外、盈虚、大小、疏密、长短、缓急、强弱等等对立统一的关系,都有精要的阐述。

曾云:

“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

”用笔则须“有惬有仰,有敬有侧有斜,或小或大,或长或短”(《书论》)。

论草书,则须“缓前急后”,其字体形势钩连不断,但“仍须棱侧起复,用笔亦不得使齐平大小一等”(《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论纸与笔,则云:

“若书虚纸,用强笔;若书强纸,用弱笔。

强弱不等,则磋跌不入。

”(《书论》)书法艺术的高妙正在于其深层始终编织着一张辩证思辨的网络。

因此,继王羲之之后,一千六百多年来书圣之学薪火相传,历代书法家殚思竭虑地从主体内省式的体验、经验中去吐丝组构,显示出惊人的丰富性与深刻性,也可说是继承了这个深层次的思辨方式。

延伸阅读(四)

王羲之其余书论

王羲之《记白云先生书诀》

天台紫真谓予曰“子虽至矣,而未善也。

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

七宝齐贵,万古能名。

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

把笔抵锋,肇乎本性。

刀圆则润,势疾则涩;紧则劲,险则峻;内贵盈,外贵虚;起不孤,伏不寡;回仰非近,背接非远;望之惟逸,发之惟静。

敬兹法也,书妙尽矣。

”言讫,真隐子遂镌石以为陈迹。

维永和九年三月六日右将军王羲之记。

王羲之《自论书》

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

张精熟过人,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若吾耽之若此,未必谢之。

后达解者,知其评之不虚。

吾尽心精作亦久,寻诸旧书,惟钟、张故为绝伦,其馀为是小佳,不足在意。

去此二贤,仆书次之。

顷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

得其妙者,事事皆然。

平南李式论君不谢。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飏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著笔者调和也,顿角者是蹙捺也。

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脚手,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兼加抽拔。

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创临惟须滑健,不得计其遍数也。

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直,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

昔宋翼常作此书,翼是钟繇弟子,繇乃叱之。

翼三年不敢见繇,即潜心改迹。

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每作一点,常隐锋而为之;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驽发;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屈折如钢钩;每作一牵,如万岁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趣骤。

翼先来书恶,晋太康中有人于许下破钟繇墓,遂得《笔势论》,翼读之,依此法学书,名遂大振。

欲真书及行书,皆依此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