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重要大题矿床学最后40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73153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床重要大题矿床学最后40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矿床重要大题矿床学最后40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矿床重要大题矿床学最后40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矿床重要大题矿床学最后40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矿床重要大题矿床学最后40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床重要大题矿床学最后40题.docx

《矿床重要大题矿床学最后40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床重要大题矿床学最后40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床重要大题矿床学最后40题.docx

矿床重要大题矿床学最后40题

矿床重要大题

第1章

1什么是矿产?

其主要属性和类型分别有哪些?

①在自然界(地壳内或地表)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有用矿物资源

②根据产出的物理状态分类

气体,液体,固体矿产

③根据矿产性质及主要工业用途分类

金属矿产(metallic)黑色金属:

Fe、Mn、Cr、V、Ti等

有色金属:

Cu、Pb、Zn、W、Sn、Ni、Sb等

轻金属:

Al、Mg等

贵金属:

Au、Ag、Pt、Os、Ir等

放射性金属:

U、Th、Ra等

稀有、稀土和分散金属

非金属矿产(non-metallic)冶金辅助原料:

萤石、耐火粘土、菱镁矿

化学工业原料:

磷灰石、钾盐、盐岩

工业制造业原料:

石墨、金刚石、云母

压电及光学原料:

压电石英、光电石英

陶瓷及玻璃工业原料:

长石、石英砂

建筑及水泥原料:

砂岩、砾岩、石膏、珍珠岩

宝石及工艺美术原料:

硬玉、软玉、玛瑙

可燃有机矿产(fossilfuel)固体:

煤、石煤、油页岩、地蜡、地沥青等

液体:

石油

气体:

天然气等

水矿产(groundwater)饮用水

技术用水

矿泉医疗水

地下热水以及

含各种元素的卤水

2矿床工业价值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矿床本身的特征和性质

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对矿产的需求

矿区的经济因素

3矿床工业品位由哪些因素决定?

矿床的规模大小

矿石综合利用的可能性

矿石的工艺技术条件

4矿床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矿床学的基本任务:

①深入研究成矿规律,显著提高找矿成效

②研究、开发新型矿产资源,扩大资源领域

③评价矿床环境质量,改善矿区生态环境

研究内容:

1研究矿石中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及其在矿体中的分布和变化,了解矿石的形成条件,确定矿产的质量和加工工艺性质;

2测定矿体的形状、大小、产状及其与围岩的关系,查明矿床的规模、产出位置和开采条件;

3研究矿床与地层、构造、岩石及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生物活动、气候、地貌等因素的关系,查明它们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4研究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和演化过程,阐明矿床的成因;

5研究矿床所在区域的大地构造、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及其对矿床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矿床形成和分布与地壳发展演化的关系,阐明矿床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

5我国金属矿产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相对不足

优劣质矿并存,品位贫富不均,贫矿多,富矿少

共生、伴生矿多,单矿种矿床少

中小型矿床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少

紧缺矿种的资源形势十分严峻

6如何开展矿床学研究?

(一)资料收集

室内:

广泛阅读研究区相关文献,消化前人研究成果(图书馆、网络)

野外:

充分利用地方队伍(地质队、矿山)研究成果,大量收集研究相关地质矿产资料,包括勘探报告、各种相关图件、地、物、化、遥相关资料等

(二)野外(现场)观察

对区域地质和矿床地质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编录,测制各种地质图件,采集需要深入研究的矿物、岩石、矿石及化石、构造现象标本等。

在条件许可时,对这些标本就地进行一些测试和鉴定,以便能及时指导现场工作

(三)实验室研究

为了深入认识矿床,需要将现场采取的标本和样品,在实验室内进行鉴定、测试和分析,以了解矿石与有关岩石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结构构造和形成条件以及确定矿石的质量、品级和类型

(四)成矿模拟实验

为了深化对矿床成因的认识,常应用数学的、物理学的、物理化学的和生物化学的原理,包括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等来分析各种成矿作用。

必要时,还要模拟自然界的类似条件,在实验室内进行成岩、成矿实验研究。

利用所获得的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地壳中成矿的物理化学、生物条件和成矿物质的运移和堆积的

机制,以便深入地认识矿床的成因

(五)综合研究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整理和综合分析,并运用对比方法,透过现象,抓住成矿作用特点,总结出有关矿床成因和分布的规律性认识,用以指导找矿勘探工作和采矿生产,并在进—步工作加以验证

7什么是元素迁移?

如何理解成矿作用?

①元素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含量不是固定不变的,总是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中;运动的结果,或是导致元素的分散,或是导致元素的集中。

元素的这种运动转移现象或过程,称为元素的迁移。

②地球演化过程中,使分散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化学元素和有用物质,在一定地质作用条件下和地质环境中,相对富集而形成矿床的作用

8元素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分布规律表现在哪些方面?

1各种元素在地壳、上地幔和整个地球中的分布量悬殊极大

—地球中:

Fe+O+Mg+Si占90%,S+Ni+Ca+Al+Na+Cr+Mn+P占8.09%,其余元素总和<1.91%

—地壳和上地幔中:

O+Si+Al+Fe+Ca+Na+Mg>99%(造岩元素),其余元素总和<1%

2不同元素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分布量不同,具一定的规律

—上地幔中,铁族元素(Fe,Cr,Co,Ni)、铂族元素(Os,Ir,Pt,Ru,Rh,Pd)和Mg比较集中,是地壳的几倍到十几倍

—地壳中,稀有元素(Li,Be,Nb,Ta)、稀土元素、放射性元素(U,Th,Ra)、挥发性元素(S,P,F,Cl,B)比较集中,是上地幔的几倍到十几倍

—一般把大陆地壳称为硅铝层,大洋地壳称为硅镁层;地幔称为铁镁层

9简述戈尔德施密特的元素地球化学分类。

1亲石元素

具比较大的原子容积,离子结构较简单,与氧(硅酸盐相)有较大的亲和力,常形成氧化物、硅氧酸岩或各类含氧酸岩,主要富集于地球表层(岩石圈和水圈),比较集中于酸性岩和碱性岩中,也称为造岩元素。

2亲铁元素

具有最小的原子容积,离子结构比较复杂,内层有未充满的电子层,与金属熔体相具较大的亲和力,常与铁一起集中,主要存在于基性、超基性岩中。

3亲铜(硫)元素

具有不大的原子容积,介于典型的亲铁元素和亲石元素之间。

离子结构较复杂,与硫(硫化物熔体相)的亲和力较大,常形成硫化物,主要与中性、中酸性岩浆岩有关

4亲气元素

具有比较大的原子容积,挥发性强,主要呈液态或气态存在于水圈和大气圈。

5亲生物元素(Biophileelements)

也叫生命元素,是构成生命有机体的主要元素,与生命活动有关,主要是C,H,O,N,P,S,Cl,Ca,Mg,K,Na等。

10岩浆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

岩浆岩条件

①岩浆是岩浆矿床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和载体,岩浆岩即是成矿母岩。

②含矿岩浆岩的性质和组成,对岩浆矿床的形成(矿床类型、规模、空间分布)有重要影响:

基性、超基性岩:

Cr、Cu、Ni、V、Ti、PGE金伯利岩:

金刚石

碳酸岩:

REE、Fe

大地构造条件

大洋地壳环境

大陆地壳环境

11对比早期岩浆矿床和晚期岩浆矿床的异同点。

1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有用矿物较早或与造岩的硅酸盐矿物几乎同时结晶出来,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沉淀,在岩浆房的下部或底部发生富集,形成早期岩浆矿床。

早期岩浆矿床的特点

矿体形态产状:

矿瘤、矿巢、凸镜状或似层状,位于岩体的底部或边部

与围岩界线:

不明显,呈渐变过渡􀀹

矿石成分:

与母岩基本一致,比重大,少挥发份􀀹

矿石组构:

自形晶-半自形晶结构、包含结构,浸染状构造为主􀀹

主要矿种:

部分铬铁矿矿床,金刚石矿床

2当岩浆中挥发组份含量较高,成矿元素与挥发组份结合形成易溶的化合物,大大降低了自身的结晶温度,它们在岩浆熔融体中一直残留到主要硅酸盐矿物结晶之后沉淀富集,形成晚期岩浆矿床。

晚期岩浆矿床的特点

矿体形态产状:

似层状,位于岩体的底部;贯入式矿体为脉状、透镜状􀀹

与围岩界线:

不明显,呈渐变过渡;贯入式矿体界线清楚􀀹

矿石成分:

与母岩基本一致,含挥发份矿物(铬云母、铬符山石、铬绿泥石等)

矿石组构:

海绵陨铁结构结构,块状、稠密浸染状构造􀀹主要矿种:

铬铁矿、PGE矿床(超基性岩中),V-Ti磁铁矿矿床(基性岩中),工业价值巨大

12影响岩浆熔离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岩浆熔离矿床有哪些特点?

①岩浆的总成分,特别是硫和亲硫元素的浓度和铁、镁、硅的含量

岩浆同化围岩破坏了化学平衡,可促使硅酸盐熔浆和硫化物熔浆发生熔离

②矿体形态产状:

似层状,位于岩体的底部;贯入式矿体为脉状、透镜状􀀹

与围岩界线:

不明显,渐变过渡;贯入式矿体界线清楚􀀹

矿石成分:

与母岩基本一致,硫化物含量高,含磷灰石和挥发份矿物􀀹

矿石组构:

海绵陨铁结构、固熔体分离结构;块状、浸染状构造􀀹

主要矿种:

Cu-Ni硫化物、PGE、磷灰石、Fe矿床,工业价值巨大

13岩浆爆发矿床的主要特点

矿体形态产状:

筒状、管状,少数脉状;产出往往与深大断裂带有关,尤其是断裂交汇处􀀹

与围岩界线:

围岩破碎严重者不清楚,轻微破碎者较为清楚􀀹

矿石成分:

橄榄石、金云母、镁铝榴石、金刚石􀀹

矿石组构:

金刚石多为自形-半自形晶结构,角砾状、浸染状构造􀀹

主要矿种:

金刚石

14伟晶岩矿床的概念和特点

矿物结晶颗粒粗大的,具有一定内部构造特征的,常呈不规则岩墙、岩脉或凸镜状的地质体,称为伟晶岩。

当伟晶岩中的有用组份富集并达到工业要求时,即成为伟晶岩矿床。

①伟晶岩矿床的物质成分特征

化学成分特征

氧和亲氧元素:

Si、Al、Na、K、Ca等

—稀有、稀土、分散、放射性元素:

Li、Be、Nb、Ta、Cs、Rb、Zr、Hf、La、Ce、U、Th

—金属元素:

W、Sn、Mo、Fe、Mn

—挥发份:

F、Cl、B、P

矿物成分特征

—硅酸盐类:

石英(包括水晶)、斜长石、微斜长石、正长石、白云母、黑云母、霞石和辉石等。

长石、石英和云母为主体

—稀有放射性元素矿物:

②伟晶岩矿体的结构、构造特征

结构特征

—巨晶结构(伟晶结构):

是伟晶岩特有的结构,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晶体巨大,颗粒大小一般10cm~几米,大者晶体可达数公斤至上百吨

—文象结构:

长石、石英共结生成

—粗粒结构和似文象结构:

主要由长石和石英组成,颗粒大小1~10cm

—细粒结构:

主要由石英、斜长石和微斜长石组成,颗粒小于1cm

构造特征

带状构造晶洞构造

③伟晶岩矿体的产出特征

大小:

差别很大:

长几米至上千米,厚几厘米至几十米,延深数百米

形态:

多样,脉状、囊状和凸镜状常见

产状:

复杂,有陡有缓

矿化多富集在脉体的上部或顶部

陡立者,对稀有元素矿化富集最有利

15伟晶岩矿床的成因。

①残余岩浆的结晶作用

岩浆结晶作用的末期形成富含挥发分的“残余岩浆”或“伟晶岩熔体”,在相对封闭和高温高压的条件下,通过缓慢的冷却结晶和分异而形成具有完好带状构造的伟晶岩。

②残余气体溶液的重结晶作用和交代作用

任何岩浆在冷凝结晶后,都会残留下“残余的气体溶液”(一种超临界流体),富含挥发分和硅酸盐组分。

它们在封闭的条件下作用于早期形成的矿物,使之发生重结晶,形成粗粒结构的伟晶岩;后由于挥发分的不断聚集,在开放条件下发生进一步的交代作用,形成伟晶岩矿床。

16矽卡岩矿床的形成条件和成矿过程

①岩浆演化过程分异出含矿溶液,是形成矽卡岩矿床的先决条件

②与成矿关系密切主要是各类碳酸盐岩类地层:

石灰岩(大理岩)、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白云岩、泥灰岩、钙质页岩等;其次是火山岩(安山岩、英安岩和凝灰岩等)

围岩的物理性质(节理、裂隙、孔隙率、渗透率等)对矿化富集和矿体形态、产状有重要影响

围岩的化学成分控制了矽卡岩的成分和矿物组合(钙矽卡岩−镁矽卡岩)

③构造控制含矿溶液的通道,也为成矿提供有利的空间

矽卡岩矿床各是在很长的时间和很大的温度变化范围内形成的,成矿过程具多期性和多阶段性,可划分为两个成矿期、五个成矿阶段:

矽卡岩期:

早期矽卡岩阶段晚期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段

石英−硫化物期:

早期硫化物阶段晚期硫化物阶段

17斑岩型矿床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1经济特征

①矿床常成群、成带分布,规模巨大。

②矿床埋藏深度浅,适合于大规模、机械化的露天开采。

③矿石品位较低(Cu一般为0.4−1%),但矿化分布均匀,矿石工艺性能稳定,可选性好。

④矿石中常伴生有多种有用组份可供综合利用,除Cu、Mo、Au、W、Sn、Pb、Zn外,尚可综合回收Ag、Re、Co、S、Se、Te等元素

成因

矿床多位于汇聚板块的边界,与钙碱性岩浆作用密切相关􀁺

含矿斑岩体常与同源火山岩密切共生,在深部往往与大岩基相连,表明斑岩体形成于喷发环境与侵入环境过渡带深度范围内􀁺

矿床附近岩石中铜含量通常很低􀁺

同位素研究表明,S主要来自地幔;含矿流体早期主要为岩浆水,晚期有大气降水的参与

18Sedex型矿床

①SEDEX型矿床的特点:

ⅰ矿床多产在大西洋型被动大陆边缘或克拉通内部的裂陷盆地中,如陆内或陆缘(克拉通内部)裂谷盆地、弧后裂谷盆地等。

ⅱ在时间上,矿床集中分布在中元古代和早-中古生代(€~D),与全球海水缺氧事件和底层海水的富H2S相对应;空间上,矿床常单独出现,区别于成群成串出现的VMS型矿床。

ⅲ含矿岩系多为海相的、远洋至半远洋静水还原条件下沉积的黑色页岩、细碎屑岩(粉砂岩)和碳酸盐岩。

ⅳ矿床的形貌和结构特征取决于距热液通道系统(喷口)的远近和海底的地形

ⅴ矿体围岩具程度不同(不对称)的热液蚀变

ⅵ矿石的矿物组合相对简单,主要硫化物有黄铁矿、磁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及少量的黄铜矿、毒砂、白铁矿和微量的的硫盐矿物;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英(燧石)、重晶石、碳酸盐(菱铁矿、白云石)、电气石、绢云母和绿泥石等。

ⅶ矿体不同部位的矿石具不同的组构特征。

ⅷSEDEX型矿床一般规模巨大,矿石储量通常100万t-2.5亿t(HowardsPass达4.76亿吨),平均3500万t,Zn+Pb金属量平均为300万t;Zn+Pb平均为9-14%,且Zn>Pb,Cu~1%,Ag20-110g/t。

此外,Au等也常具工业价值。

②成因

ⅰ含矿流体的来源

—水主要来自于下渗循环的海水和沉积物压实过程中释放出的同生水(孔隙水、结晶水和结构水)。

—金属组分主要通过下渗海水在沉积柱中循环萃取获得。

—含矿流体的温度范围为100-300℃。

ⅱ含矿流体的迁移

—含矿流体主要在重力(密度差)驱动下沿同生断裂上升,在海底沉积物/海水接触面附近成矿。

—金属以氯化物络合物或硫氢化物络合物形式搬运。

ⅲ矿质沉淀机制

—到达海底的喷发流体与冷海水混合,由于温度和压力的迅速降低、pH值以及流体成分的改变而沉淀出金属硫化物和脉石矿物。

19残积-坡积矿床的特点及主要矿种。

特点

—有用组分是耐腐蚀的在表生带稳定的矿物或岩石碎屑(如自然金、金刚石等),物质组成与原岩相似,仅有用矿物含量较高

—有用矿物或岩石碎屑一般具明显的棱角或保留了原矿物的外形

—有用组分无分选或分选性极差,也无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工业价值较差

主要矿产

残积-坡积的砂金矿床、砂锡矿床、铌钽砂矿床、金刚石砂矿床、水晶砂矿床等

20淋积矿床的特点及主要矿种。

特点

—矿体多产于地表以下、潜水面以上的氧化淋滤带(区别于残坡积矿床和残余矿床)

—矿体的形态多为不规则的脉状、网脉状、囊状、岩溶状等,常切穿地层

—有用组分多为化学性质活泼的成矿元素;矿物结晶好,矿石交代现象明显,各种交代作用的结构和构造发育

主要矿种

Ni,U,Co,V,Cu,Pb,Zn,Fe,Mn等

21金属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发育的影响因素。

—气候:

控制了温度和湿度,发育的氧化带要求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

—地形:

切割不得太大,剥蚀速度不得大于氧化速度,丘陵地区有利于氧化带的形成

—地下水位:

地下水面上升,氧化带变薄(沉溺氧化带);反之,氧化带变厚。

地下水位地下水面缓慢持续下降有利于氧化带的形成

22 次生硫化物富集带形成的必要条件。

—要有一个很发育的氧化带

—氧化带中要缺少沉淀剂(如碳酸盐矿物等)

—原生矿物中要有大量的黄铁矿或易被交代的硫化物

23沉积矿床的一般特点。

1赋存于一定时代的沉积岩系或火山沉积岩系中,受特定的地层层位和岩相古地理控制,属典型的同生矿床。

②矿体呈整合的层状、似层状或大透镜体状,产状与围岩一致,并于围岩同步揉皱。

③矿石物质成分复杂:

氧化物、含水氧化物、含氧盐类、卤化物、自然元素、硫化物等。

④矿石具层状、条带状、层纹状、块状、鲕状、豆状、肾状等典型的沉积构造,矿石结构有粒屑结构、胶状结构、结晶结构、草莓状结构等。

⑤矿床规模一般均较大,单个矿层延长几十甚至上千公里,厚几米至几百米;矿石品位变化小,成分均一。

24机械沉积矿床的特点及形成条件。

特点

—砂矿床多以松散堆积物形式出现,含矿层埋藏浅或直接出露地表,并大致保持与地面平行,因而其产状与地貌关系密切。

—有用组分主要为稳定矿物,如Au、Pt、金刚石、锡石、锆石、铌钽铁矿、刚玉、水晶、金红石和稀土矿物等。

—砂矿不仅本身具工业价值,而且也是寻找原生矿床的主要标志。

形成条件

1物源条件

—原生矿体或矿脉

—火成岩和变质岩中的副矿物或造岩矿物

—古砂矿的再冲刷

②介质条件

—搬运介质有水、风和冰川等,其中水是最有效的搬运介质

—水介质包括河流、湖水和海水,其中以河流的搬运最有效

③分选条件—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机械沉积分异作用是有用物质富集形成砂矿的主要机理

—如果原始碎屑物中矿物成分简单,通过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可形成单矿物的富集堆积

—如果原始碎屑物中矿物成分简单,则比重大、体积小的矿物与比重小、体积大的矿物一起富集堆积

④气候条件

—理想的气候条件是温暖潮湿的热带、亚热带

⑤地貌条件

—高山区河流切割深,流速大,不利于分选和有用矿物的富集

—平原地区,地形平缓,水流缓慢,不利于分选,物质来源也不足

—低山丘陵的河谷地区、滨湖地区和滨海地区,最有利于碎屑物质的分异和沉积富集

25蒸发沉积矿床的特点

①矿床多形成于造山作用之后的山前凹陷、山间凹陷或陆台的内陆凹陷盆地中。

含矿岩系多为红色碎屑岩系或蒸发碳酸盐相(白云岩、灰岩),反映了干燥炎热的气候条件。

②矿体常呈层状、似层状或凸镜体状,也有呈液态的卤水层(四川自贡)。

但在后期构造的影响下,可产生复杂的变形(盐溶崩塌、揉皱变形、盐丘或底辟、盐脉)。

③矿石组分均为溶解度较大的盐类矿物,种类多达100多种,其中工业矿物近40种。

④矿床通常具明显的沉积旋回和沉积韵律,盐类矿物按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结晶。

⑤盐类矿物一般是在过饱和的溶液中结晶沉淀的,因此矿石的结晶结构很发育,多为自形的粒状、板状及他形粒状的集合体;矿石构造多为块状和条带状。

⑥多数盐类矿物呈白色或无色,但也常见或色、褐色和兰色等色调。

26胶体化学矿床的特点和形成条件。

特点

①矿床产于一定地质时代的沉积岩系和火山沉积岩系内,层位稳定。

②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质构造比较稳定的经长期风化的准平原地区,故矿体赋存于沉积间断面之上的海侵岩系中。

③矿体常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体状,产状与围岩一致。

常沿海湾边缘或湖盆边缘展布,从岸边向海方向依次出现铝土矿→铁矿→锰矿。

④矿石成分主要为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和硅酸盐等,且常具明显的矿物分带。

⑤矿床规模大,分布普遍,具很大的经济价值。

形成条件

①成矿物质来源

—大陆岩石长期风化作用的产物是铁、锰、铝等矿床最主要的物质来源

—海底火山喷发物和海底岩石的分解物

②气候和地貌条件

—温暖潮湿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对成矿极有利

—水盆地汇水范围内的成年期地貌(准平原化)发展阶段有利于成矿

③沉积环境条件

—大多数胶体物质的沉积环境是海盆地,特别是构造稳定、海岸线较为曲折的海湾浅海区

—内陆湖泊或富含有机质的沼泽盆地,也是成矿物质聚集的有利场所

—沉积环境的酸碱度和氧化还原电位等物理化学性质,对成矿胶体物质的聚集起重要控制作用

—由于铁、锰、铝化学活动性的差异,在沿岸地带发生分异富集

④地质构造条件

—地壳的升降运动引起海侵或海退,矿床主要形成于海侵阶段,缓慢而持续的地壳下降有利于形成巨厚的矿层

—巨厚矿层的形成,通常只在平衡补偿性沉积作用下(沉降速度与沉积物堆积速度平衡)产生

—长期风化侵蚀的基岩性质对某些矿床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铝土矿多产于基岩为碳酸盐岩的侵蚀面上

27海相沉积铁、锰矿床的主要特征及在我国的主要成矿时代。

1沉积铁特征

①矿床分布于长期隆起的古陆边缘,沿海岸线展布,沉积环境局限性或封闭-半封闭的海盆.

②矿体多为层状,延伸很稳定,厚几十厘米至几十米不等;矿体产于海侵岩系的中下部,特别是砂页岩与灰岩的过渡部位。

③矿石成分主要是氧化物、硅酸盐、碳酸盐和硫化物,并呈规律的矿物相带分布,即向海方向依次出现:

氧化物相→硅酸盐相→碳酸盐相→硫化物相。

④矿石常具胶状结构,具块状、条带状、鲕状、豆状、肾状等构造,可见泥裂、冲沟、槽模等浅海相沉积构造标志。

⑤矿床规模巨大,储量和产量均占世界第二位,储量数亿吨至数十亿吨,个别达上百亿吨;但矿石品位中低(20-50%),并含Mn、V、P、S等杂质元素。

⑥我国有两个主要的成矿时代,北方为震旦纪,称“宣龙式”铁矿;南方为泥盆纪,称“宁乡式”铁矿。

2沉积锰矿床特征

①矿床分布于长期隆起的古陆边缘,沿海岸线展布,沉积环境为局限性陆缘海或浅海陆棚地带,但产出部位较铁矿稍远离海岸线。

②矿体总体呈层状或透镜状,延伸较稳定,由单层或多层矿组成;含矿岩系由粉砂岩、粘土岩、硅质灰岩、灰岩、白云岩等组成。

③矿石成分主要为锰的氧化物和碳酸盐,并呈规律的矿物相带分布,即向海方向依次出现:

高价锰氧化物相(软锰矿、硬锰矿)→高低价锰氧化物相(水锰矿)→低价锰碳酸盐相(菱锰矿、锰方解石)。

④矿石常具胶状结构、结晶结构,具鲕状或块状构造,但不见泥裂、冲沟、交错层理槽模等浅水沉积构造标志。

⑤矿床规模大,世界上大型的锰矿床均属此类;矿石品位较高。

⑥我国有四个主要成矿时代:

震旦纪(辽宁瓦房子、湖南湘潭),泥盆纪(广西木圭、下雷),二叠纪(贵州遵义),三叠纪(云南斗南)。

28沉积铁、锰矿床的矿物相带分布特点及其意义。

①研究铁矿物相带的变化规律,对于:

确定古海岸线的位置和海盆地的深浅寻找和勘探沉积型铁矿床具有重要意义

②研究锰矿物相带的变化规律,对于:

确定古海岸线的位置和海盆地的深浅寻找和勘探沉积型锰矿床具有重要意义

29生物在成矿中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①促使成矿物质的浓集

—海洋中的硅藻虫、放射虫吸收SiO2作为其骨骼,当其死亡后大量堆积可形成硅藻土矿床

—腕足类、珊瑚、海绵、苔藓虫、海藻等吸收钙质构成自己的贝壳、骨骼和格架,其死亡堆积可形成生物灰岩矿床

—软体虫、鱼类和高等动物骨骼中富含磷酸钙,其死亡堆积可形成磷块岩矿床

②改变环境的物理化学条件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呼吸作用改变大气的成分,从而影响成矿作用的过程和方式

—硫酸盐还原细菌可把硫酸盐还原为H2S,因而有利于自然硫矿床和一些金属硫化物矿床的形成

—微生物对氧的消耗所造成的还原环境,对S、Fe、Mn、V、U等变价元素产生深刻的影响

③生物有机体的分解产生有机酸

—有机酸与金属结合形成金属有机络合物或螯合物,从而促使金属的迁移

—腐殖质对Fe、Mn、Al胶体物质的迁移起重要保护作用(护胶剂)

④通过代谢作用把元素从一种价态变为另一种价态(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剂)

30磷块岩矿床化学沉积说(洋流上升成磷理论)的基本内容。

1动物在其生命循环中都要吸收磷以组成其躯体,如骨骼、牙齿、甲壳等􀁺

2脊椎动物的骨骼含P2O5达53.31%,圆货贝的介壳含P2O5达36.5%,生物的粪便也大多含磷􀁺

3磷一般不进入造岩矿物中,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