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面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72638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面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案面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案面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案面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案面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面积.docx

《教案面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面积.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案面积.docx

教案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第一课时70-74页。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

2.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教学难点:

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四、教具、学具:

教具:

多媒体课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两张大小不同的白纸。

学具:

每小组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两张长方形彩色卡纸(绿色16×8 红色12×10);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学具及米尺;水彩笔、方格作业纸。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

咱们班有哪些同学喜欢画画?

(学生举手)这时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白纸,问:

如果要在这两张白纸上进行涂色比赛,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你会选择哪一张白纸?

生:

选小的那张。

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进而归纳出面积的含义。

把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形象化。

]

2、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课件出示:

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

 思考:

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个面积小一些?

为什么?

(学生经过观察、重叠、割补都无法比较,这时激发认知冲突,怎么办?

(2)、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正三角形纸片及绿色长方形、红色长方形卡纸),动手摆一摆,看能不能比较出这两张彩纸的大小?

(3)、课件展示操作要求。

操作要求:

①   四人小组中每两人选一个长方形彩纸,然后任选一种图片,在长方形上拼摆。

②   摆完后小组交流两张彩纸的比较方法

③遇到困难时,可在小组内寻求帮助。

引导后放手的方式进行教学。

让学生在拿一拿、量一量、画一画、找一找、估一估、试一试等活动中,充分感知1平方厘米的大小,然后放手让学生自行研究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智慧大闯关: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一个纽扣的面积大约是1(    )       

(2)、一张邮票的面积是4(      )      

(3)、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    )     

(4)、课桌高7(       )

(5)、教室的面积是80(  ).                  

(6)、一棵大树高12(    )

2、比一比,谁的眼睛亮!

课件出示小马虎写的一篇数学周记“放学回家后,我们一家三口坐在1平方分米的方桌旁吃饭,一不小心一粒沙子把我那颗约1平方米的大门牙磕掉了。

顿时,鲜血直流,妈妈赶紧掏出4平方厘米的手帕,捂住嘴巴往医院跑去……”

谁能帮小马虎找出其中的错误?

3、小小设计师

用水彩笔画出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方格纸中的每个格子是1平方厘米)(发给每人一张方格作业纸)

学生展示三种不同的图形,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一、教学内容: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课程规范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0至74页的内容。

  二、教材简析:

  《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三下第六单元《面积》的教学内容。

这一单元主要包括:

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局部。

作为单元的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同学初步掌握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空间形式上经历了“从线到面”的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更是后面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

为了协助同学建立面积概念,教材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

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布置看,其顺序是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外表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再归纳面积的概念。

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和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同学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同学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同学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同学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同学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

1.使同学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五、教具、学具:

  教具:

多媒体课件;米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

  学具:

两生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学具。

分享转发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班级共49名学生,整体上数学基础好,学习习惯养成较好,上课和老师配合积极,极个别学生精力容易分散。

二、教材分析:

《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三下第六单元《面积》的教学内容。

这一单元主要包括:

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

作为单元的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掌握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空间形式上经历了“从线到面”的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更是后面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及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

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看,其顺序是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再归纳面积的概念。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

1.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五、教具、学具:

教具:

多媒体课件;米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

学具:

两生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学具。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出示米尺和学生尺。

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从而提炼出比的结果:

长短不同,大小不同。

你们所比的长短指尺子的什么?

(长度)大小又指的什么?

(尺子的面)

(2)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

(板书:

物体表面)

[设计意图:

《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从两根尺子的比较中,引发学生已有的旧知“长度”和相关“物体表面”的经验,自然体验由“线”到“面”的空间飞跃,引出对“物体表面”的研究。

观察比较中,学生也初步感知了“长度与面”的区别,为下节学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埋下伏笔。

]

(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

(1)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

   1.指一指:

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比如黑板,幕布、书本、课桌等等,它们的表面在哪?

   2.摸一摸:

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感觉?

   3.比一比:

这些物体的表面,哪个大一些?

哪个小一些呢?

   指出:

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板书:

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4.运用“面积”说一说:

黑板的表面比课桌的表面大,现在还可以怎么说?

(2)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

   1.认一认:

有哪些封闭图形?

   2.指一指:

封闭图形的面积。

   3.比一比:

哪个封闭图形的面积大一些?

(3)归纳面积的概念:

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面积。

谁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说说什么是面积?

小结:

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板书)

[设计意图:

建构主义认为:

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

“面”是什么?

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

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进而归纳出面积的含义。

]

(4)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课件出示:

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

   思考:

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块面积小一些?

为什么?

学生经过观察、重叠、割补都无法比较,激发认知冲突,怎么办?

   2.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正三角形),动手拼摆,合作探究。

   3.提出操作要求:

   ①同桌二人各选一个长方形,然后任选一种图片,在长方形上拼摆。

   ②遇到困难,可在小组内寻求帮助。

   4.学生操作。

   因提供的每种图片均不够摆满整个图形,操作中必然出现矛盾:

图片不够怎么办?

在这里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A小组内合作使用图片,把长方形摆满。

B先用图片摆出长方形的长,再摆出宽,计算大小。

   5.汇报:

选择的图形不同,拼摆的结果也不相同;圆片有缝隙,不准确;长方形长宽不同,不方便;正方形和正三角形能测量出结果,比较起来,正方形更简便。

   6.小结:

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最合适。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中,通过对两个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比较,激发认知冲突后,我提供学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经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过程。

]

(5)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要求自学p73、p74的内容并思考下面问题: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③要求:

把重要的语句用笔勾画出来。

   2.课堂练习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板书:

常见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②拿一拿:

从学具中分别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出示面积单位教具)

       ③画一画:

在草稿本上画一个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你能画出1平方米吗?

为什么?

       ④找一找:

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

1平方米?

       ⑤试一试:

1平方米的地面上能站多少个同学?

[设计意图:

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学生探究。

这一环节的教学,我采用自学辅导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进而在汇报、拿一拿、画一画、找一找等活动中,充分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

]

(三)、实践运用。

   

(1)估计:

教室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

   

(2)小资料:

   ①有关美国首都和我国首都北京的人均绿化面积资料,加拿大人均森林面积和中国人均森林面积的资料。

   ②天水市十年前人均绿化面积资料,和天水市十年后人均绿化资料。

   说一说,你有什么感想?

[设计意图:

练习的设计我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在估、测、说中进一步巩固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并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和环保教育,从而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概念课教学,全课小结时我采用总结式,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对这节课有完整的认识,并加以延伸。

]

七、作业安排:

   

(1)p74页做一做第1题。

   

(2)p76页第2题。

说一说测量邮票、课桌面、黑板和操场的面积,分别选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八、教学回顾: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要和学生的实际紧密结合是教学的关键,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让学生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起面积单位的表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