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实习论文 2.docx
《工程地质实习论文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实习论文 2.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地质实习论文2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学院: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专业:
水利水电工程
班级:
20094012
姓名:
邓晶波
学号:
2009401208
实习时间:
2011.6.30—2011.7.1
指导老师:
白义如
前言
2011年7月,我们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我们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
水利工程地质作为我们水利水电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要求我们学习的不仅仅是理论分析和计算方面的内容,更需要我们深入实地根据现场情况了解地质方面的现象,岩石的构造,以及各种地质环境的分析和岩层走向,倾向,倾角的实地测量方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以后学习和研究以及探讨设计方案打下坚实的基础。
介由以上所考虑到的实践的重要性,由学校安排组织,专业老师带领下我们水利水电专业的学生利用暑假开始的前一段时间到宜昌市秭归县进行了地质实习活动,此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谨以此报告记录本次实习的过程,内容和收获。
2011年9月.
实习目的:
1.巩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教材所学内容,让所获得的相关知识由理性认识层面过渡到感性认识层面,从而两者共通,对水利工程地质方面的的知识有更全面地了解。
2.通过在野外实地学习考察达到锻炼的效果,不仅仅从身体上起到锻炼作用,更加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我们的意志。
3.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对地质科学的兴趣。
4.掌握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了解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
为学习后续课程、从事专业工作、扩大知识面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实习时间:
2011.6.30—2011.7.1共计两天。
实习地点:
宜昌市秭归县
实习时间计划和路线:
(1)6月30日:
秭归县郭家坝采石场,三道拐
(2)7月1日:
秭归县九畹溪秭归县国家地质公园:
链子崖
实习要求:
1,熟练掌握罗盘的使用。
实习过程中首先由老师分小组几种讲解演示,然后随即抽查学生出来演示。
此环节让我了解到如何用罗盘测岩层走向、倾向、以及倾角。
具体方法如下:
罗盘有上下刻度,上刻度从0到360度配合圆形水准器测量走向和倾向,下刻度从0到90度,配合短柱形水准器测量倾角。
(1)测走向:
将罗盘上盖打开到极限位置,放开磁针,将罗盘的长边靠到需要测的岩层面上,调整圆水准泡居中,读出磁针所指的度数,即为走向。
(2)测倾向:
将罗盘上盖打开,放开磁针,将罗盘的上盖靠到需要测的岩层面上,调整圆水准泡居中,读出磁针所指的度数,即为倾向。
也可以由实地确定倾向的大体方位,然后利用走向加上或减去90度来确定倾向。
(3)测倾角:
在测量走向的位置上,将罗盘上盖打开到极限位置,固定磁针,将罗盘侧边垂直走向紧贴到岩层面上,调整长水准泡居中,读出长水准泡下面的白刻度线所指示的读数,即为倾角。
2.认识岩石种类及形成。
我们在采石场,三道拐等地,老师分别找出三类岩石的几种代表性岩石向我们进行讲解。
此环节更加深化了之前从书上了解的几种岩石的特征及判别方式:
(1)沉积岩。
沉积岩是在地表环境中,先前存在的化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的物质、有机物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地址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的结构按其组成物质、颗粒大小及形状等方面的特点,一般分为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及生物结构四种。
沉积岩的构造按其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排列和组合方式等方面的特点,一般分为层理构造、块状构造、鲕状构造、层面构造。
(2)岩浆岩。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岩石。
岩浆岩上升侵入围岩,在地壳深处结晶形成的岩石,称为深成岩。
在地面以下较浅处形成的岩石称为浅成岩。
两者统称为侵入岩。
了解结构和构造可以了解岩浆岩的形成环境。
(3)变质岩。
变质岩是指地壳中已存在的岩石,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等造成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变,处在高温、高压及其他化学因素作用下,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一系列变化所形成的新的岩石。
根据变质作用的地质成因和变质作用因素,将变质作用分为:
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
实习过程和内容:
一.第一天:
6月30号天气晴
目的地:
秭归县郭家坝1号、2号采石场,三道拐
实习第一天,我们班个个带着及其积极愉快的心情于早上7:
50登上专车出发,经过长达三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实习地点——郭家坝一号采石场如图:
由于正值盛夏时节,太阳当头,去的同学一个个都大汗淋漓,但看着实习指导老师也和我们一样汗流浃背依然在那为我们讲解指导的时候,所有人都没有多说什么,看着老师讲解罗盘的用法以及如何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倾角之后,按照老师的安排,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测出十组层面产状,二十组节理产状。
图示为同学正在用罗盘测岩层产状:
以下为我们小组所测数据:
表一:
十组层面产状(单位:
°)
编号
走向
倾角
倾向
1
127.0
55.0
208.0
2
303.0
50.5
225.5
3
54.0
41.0
132.0
4
318.0
64.0
213.0
5
52.0
39.0
154.0
6
253.0
28.0
169.0
7
332.5
36.0
251.0
8
136.0
49.0
234.5
9
124.5
51.5
218.0
10
117.5
54.5
210.5
表二:
二十组节理产状(单位:
°)
编号
走向
倾向
倾角
1
134
224
61
2
135
225
49
3
123
213
47
4
153
243
52
5
143
53
49
6
99
99
73
7
126
216
56
8
6
96
47
9
170
80
35
10
182
95
43
11
187
97
46
12
188
98
44
13
110
200
47
14
137
227
59
15
135
225
48
16
127
37
45
17
152
242
50
18
145
55
47
19
100
10
72
20
97
7
70
在测完岩层产状之后,时间已是下午一点三十分,随后跟着实习指导老师我们徒步走到了郭家坝二号采石场,考虑到某些小组还没有测完数据,就停留了半个小时左右之后继续奔走到三道拐。
在那里,实习指导老师带我们认识了各种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典型代表,并仔细观察了此处志留纪的粗砂岩,观察发现这里的岩石的节理是立起来的,并随后拍下了一组照片。
由于照片被误删,此处无法予以张贴请老师见谅。
二.第二天:
7月1号天气晴
目的地:
秭归县九畹溪链子崖国家地质公园
实习第二天,大家情绪没有第一天那么饱满,但依然一路上有说有笑地度过三个多小时候到达链子崖山脚下。
由于链子崖被开发为风景区,经过简单的装饰显得风景还不错,这也算弥补了大家心里的某种空缺。
在山脚下望着那长长的石阶梯,大家瞬间明白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
在炎热天气的考验下,大家奋力爬上了山顶。
顾不上脸上的汗,然后在山顶点名过后休息了大约半个小时后就下山了。
随后我们乘车到了九畹溪。
九畹溪位于三峡大坝长江上游南岸20公里处,是长江三峡中为数不多的支流大峡谷之一,溪流全长46公里,入江口正对牛肝马肺峡,上游接兵书宝剑峡,下游为崆岭滩,是长江三峡古航道里最为险峻的航段。
九畹溪入江口古名为巨鱼坊,是传说中伟大爱国诗人屈原魂归故里所在地,现在成为高峡平湖的最佳观景点之一。
在那里,实习指导白老师向我们讲解了岩体断层走向以及形成原因等,并指引我们认识了断层。
(图示为九畹溪大桥,对面的山体左侧既有一断层)
随后沿途我们分别对荒口断层进行了地貌观察,其断层类型为平移断层,经测量其走向为14.5°,
主要由二叠系石灰岩和灰岩组成的岩体。
然后是黑岩层逆断层,上盘为二叠系石灰岩,下盘为砾岩。
一路上除了温度的考验,有些累,但感觉所走的路还是值得的。
不然也看不到那么些奇特的或者平常我们不曾留意的地质景观。
可以说是收获不小,正是载着这满满的见闻知识,我们结束了为期两天的实习。
踏上归途。
实习总结:
本次地质实习虽然才进行了短短两天,但所看到的所学到的地质方面的知识是以前都未曾留意和接触到的,这不仅仅是一次锻炼,它实际上也是重要性不亚于课堂的学习。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会了用罗盘测岩层的方法,更学到了怎么样从地质学的角度去分析岩体以及各种地质现象。
同时也了解到地质这门学科对于工程建筑物的重要性。
连续两天,都是灼人的炎热天气,在那样的温度下走路,爬山,是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了自己,其实我们平常不是经不起磨练和考验,只是我们缺乏挑战自我与探索的精神。
实习过程中,我们懂得了怎么样把所学只是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当中,去分析一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
实践出真知,再一次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也会尽量联系实际,去尝试让真正被自己掌握,并灵活地运用。
附:
节理统计表:
走向(°)
条数
走向(°)
条数
走向(°)
条数
走向(°)
条数
0~10
4
51~60
0
281~290
1
331~340
2
11~20
0
61~70
0
291~300
0
341~350
1
21~30
0
71~80
0
301~310
3
351~360
0
31~40
0
81~90
0
311~320
4
41~50
0
271~280
3
321~330
2
节理玫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