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06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68951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06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06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06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06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06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061.docx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06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06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061.docx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061

定远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和第II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上。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题涂黑。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对应的答题区内。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易中天先生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派作了如下的评价①关注社会,留下了平等、互利、博爱的社会理想②关注人物,留下了真实、自由、宽容的人生追求③关注国家,留下了公开、公平、公正的治国理念④关注文化,留下了仁爱、正义、自强的核心价值下列学派与题干中评价对应正确的是

A.道家、儒家、墨家、法家B.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C.墨家、道家、法家、儒家D.法家、墨家、儒家、道家

2.下列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百花齐放是针对文学艺术的不同风格而言

B.百家争鸣是针对科学上的不同学派而言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

D.这一方针在贯彻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

3.将“神七”成功送入太空用的是“长征火箭”,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查阅()

A.《史记》B.《汉书》

C.《唐书》D.《清史稿》

4.《诗刊》1967年1月发表了毛泽东于1965年作的一首词: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该词描述的历史事件是下列哪一理论的实践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理论

C.新民主主义论

D.城市革命中心论

5.“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C.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D.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

云海茫茫无处归,听谁哀鸣急。

6.在18世纪,欧洲某思想家的学说发展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理论,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该学说是

A.天赋人权

B.三权分立

C.社会契约

D.主权在民

7.现珍藏于英伦敦泰特画廊有一副静物画。

它的黄色极其重要跳跃,每朵花就像一团火,细碎的花瓣和叶则像火焰,让人感受到灼热阳光下的灿烂,推断这幅画的作者是

A.塞尚

B.罗丹

C.丹纳

D.凡·高

8.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9.文艺复兴的代表人乔叟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赞美成吉思汗:

他又勇敢、贤明、富有、守信、遇事仁爱、公正、生性稳健、象大地的中心一般;他又年轻、活泼、坚强、善战、如朝廷中任何一个武士。

其根本目的在于

A.弘扬开明君主的统治

B.批判中国传统的文化

C.讴歌人性力量的伟大

D.推崇尚武轻文价值观

10.民国七年,刘大白创作的《红色中华》中写道: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

这是什么?

——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

”其创作背景可能是

A.中华民国成立B.五四运动爆发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D.中国共产党成立

1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

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

A.韩非子、董仲舒B.孔子、董仲舒

C.荀子、孟子D.商鞅、孟子

12.有人说:

“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

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康有为性格对维新运动的重要影响

B.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

C.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

D.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

13.学者余英时认为:

“理学家虽然以政治主体的‘共治者’自待,但毕竟仍旧接受了‘君以制命为职’的大原则”。

其强调宋明理学

A.突出格物致知的目的B.确立三纲五常的地位C.维护专制统治的本质D.弘扬儒家思想的精神

14.阿里巴巴1998年正式注册,随后,卓越、京东、凡客诚品、苏宁易购相继成立.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超过1.2万亿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网购市场.2014年,中国网络零售额已突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10%.这说明

A.信息技术推动了企业经营方式的革新

B.知识经济迅速提高了杜会劳动生产率

C.发展中国家是“新经济”的主要受益者

D.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主流

15.梁启超在1896年给严复的信中自述:

“实则启超生平最恶人引中国古事以证西政,谓彼之所长,皆我所有。

此实吾国虚骄之结习,初不欲蹈之,然在报中为中等人说法,又往往自不免。

”梁启超这一自述旨在

A.批判了严复“中体西用”观点

B.证明中国传统文化是西学源头

C.深刻认识到西方政治的片面性

D.说明宣传维新思想采取的策略

16.史学家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中提到:

“道家之学,实为诸家之纲领。

诸家皆于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总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说“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参天大树的根在道家。

”两者对道家思想高度肯定的主要依据是道家

A.哲学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B.“无为而治”的理念影响深远

C.对世界本原进行了深刻探讨

D.经典著作充满了中国人的智慧

17.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连缀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

观察下图,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甲骨文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B.金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

C.隶书字形规范,是秦朝通行的官方文字

D.楷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笔画平直稳重

18.一些成语和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

“一推六二五”、“二一添作五”、“九九归一”、“三下五除二”。

这些成语来源于

A.商业活动

B.农业生产

C.天文历法

D.珠算

19.之所以说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主要是指

A.由民间艺术或下层知识分子创作,比较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

B.不断融合吸收,博采众长,注意吸收和借鉴其他剧种的长处

C.揭露社会黑暗、表达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D.将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20.苏轼在欣赏王维的画作时说道: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下列作品在绘画风格上与之相似的是

A.

B.

C.

D.

21.19世纪末亨利·乔治在《进步与贫困》中,首次提出单税主义。

作为19世纪末出现的一种社会主义流派,单税主义主张土地国有,征收地价税归公共所有,废除其他一切税收,使社会财富趋于平均,从而达到“大协作”的理想社会。

单税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同点为

A.手段都是阶级革命

B.结果都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目的都是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D.理论上都具有空想性

22.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法治”的名言,如《管子.明法解》“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

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

”现代社会的“法治”是指法律至上,法律对政府权力及对人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

下列各项中对上述两种“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B.前者是“人治”,后者是“民治”

C.两者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前者是“民治”,后者是”法治”

23.北宋学者石介在《中国论》中说:

“闻乃有巨人曰佛,自西来入我中国;有庞眉名曰聃,自胡来入我中国。

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道易中国之道……虽然,中国人犹未肯乐焉而从之也。

”其言论意在

A.通过文化融合缓和民族关系B.反对文化交流.保护华夏文明

C.削弱佛道冲击,意图复兴儒学D.宣扬华夷观念,维护北宋统治

24.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相比。

中国辛亥革命时期出现的人文主义思潮的鲜明特点是

A.更关注个人的人生价值

B.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

C.更注重个人的思想解放

D.个人价值与民族独立解放相结合

25.马克思在《论费尔巴哈纲领》中说:

“哲学家从来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但真正的关键是改变它。

”下列属于“改变世界”的是

A.“世界万物皆有由水生成”

B.“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C.“礼即理也”“格物以致知”

D.“有勇气在公共事务上运用理性”

26.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

A.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B.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

C.南宋的词巾低迷感伤的情绪增多D.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

27.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

“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

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进行工农武装割据

B.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8.《科学的旅程》一书认为:

在科学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说得到了完全的“证明”,当新事实或新的观察结果出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

正是科学这一不断自我纠错的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也最为有效的手段。

下列史实不符合该论述的是

A.从亚里士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

B.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

C.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

D.从量子理论到光电效应的成功解释

29.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逝世,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葬在牛顿的墓旁。

这主要是因为

A.达尔文和牛顿都有着惊人的洞察力

B.达尔文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

C.达尔文是“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D.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牛顿经典力学

30.苏联1957年10月4日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又用火箭将宇航员尤利·加加林送入太空。

很快,美国也在空间领域获得了成功——于1962年发射了探索者I号,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十一号落在了月球上,这使得美国第一次实现了“人类的伟大飞跃”。

材料表明,科技进步的直接动力之一是

A.自然科学发展

B.两极格局形成

C.国际军备竞赛

D.科研成果应用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

31.道德观是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不同,学者对道德观的看法则有了新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注:

不会去享受);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里仁》

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

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

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

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呜呼!

五代之乱极矣……干戈起于骨肉,异类合为父子。

开平、显德五十年间,天下五代而实八姓,其三出于丐养。

盖其大者取天下,其次立功名、位将相,岂非因时之隙,以利合而相资者邪!

——欧阳修《新五代史》

材料三

大凡自正心诚意以及乎天下,则其本领便大。

……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

未有

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

……理者有条理仁义礼智皆有之。

……仁义礼智,性之大目,皆是形而上者,岂可分也!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四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

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

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于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

——顾炎武《日知录》

道无定体,学贵适用,奈何今之人执一以为道,使学道与事功判为两途。

事功而不出于道,则机智用事而流于伪;道不能达之事功,论其学则有,适于用则无,讲一身之行为则似是,救国家之急难则非也,岂真儒哉!

——《黄宗羲全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董仲舒思想的共同点。

指出董仲舒重教化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代时期社会存在什么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材料三中朱熹提出什么观点?

(3)材料四明清进步思想家对理学道德观是如何继承和发展的?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方”在中国历史地理学上是一个含混不定的名称,这一名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迁演变过程。

时期

名称

主要范围

汉武帝

西域

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广大地区,主要指塔里木盆地及其周围地区

东汉

西域

所载范围包括东罗马帝国,印度,波斯等国

唐朝

西域

涵盖之前的西域增“西天”即印度

五代

西洋

马来半岛和印尼苏门答腊周围海域

明代

西洋

东南亚西亚东非或印度洋周围国家

西方

欧洲国家

晚清

西方

西洋

专指欧洲国家

二战后

西方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包括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

结合表格信息与所学知识,围绕“国人对‘西方’认识的变化”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

论题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33.明末清初的反传统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具有反对君主专制体制的色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看法与自由

西汉巨商卓王孙的新寡女儿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两情相悦,雪夜私奔。

对此,宋明理学家认为“逾墙淫奔,无耻之尤”;明末李贽却认为卓文君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两种观点的看法。

问题二主题与原因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

曰:

“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

曰:

“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2)概括指出这段材料的主题。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宗羲提出这一主张的主要原因。

问题三影响与来源

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的“孤秦陋宋”论、唐甄的“凡为帝王者皆贼”论,充分说明了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

(3)有的学者认为,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影响很大,是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来源;也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作用有限,西方民主思想的中国化才是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来源。

你同意哪一种说法?

请说明理由。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宋代时,一个以拥有土地为特征的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发展壮大起来,这些人经济地位高,物质生活优裕,对文化的要求高。

……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宋元时期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提高了。

宋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从《东京梦华录》中可以看到这时期城市繁荣的梗概。

它使宋元社会的许多方面增加了新因素。

……

问题:

(1)依据材料分析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

(2)请结合宋代的史实说明“经济、政治的变化导致宋元时期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3)国内外许多史学家指出,诞生或广泛应用于宋代的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结合所学知识予以佐证。

35.阅读下列两图回答:

图一 《战争与和平》插图 图二

(1)请分别指出上述两部书的作者,两部书属于什么文学流派?

(2)简要分析该文学流派产生的原因。

参考答案

1.C2.C3.C4.A5.B

6.B7.D8.B9.C10.C

11.A12.A13.C14.A15.D

16.C17.D18.D19.D20.B

21.C22.B23.C24.D25.D

26.D27.A28.C29.C30.C

31.

(1)共同点:

认为好义与欲利是人的天性;主张重义轻利;重道德教化。

目的:

提高民众思想素养,用思想统一维护政治的统一与稳定。

(2)问题:

社会动荡;道德沦丧(伦理崩坏)。

观点:

重建道德秩序;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天理就是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3)继承:

重视自身道德修养(用廉耻约束自己行为);道德修养应与家国天下相联系。

发展:

把学术研究、道德修养与解决社会问题的实际效果统一起来。

32.观点一:

“西域”向“西洋”“西方”变化,从陆路交通到达的范围发展到海洋交通到达的范围。

原因:

科技进步;海陆交通发展和畅通;国力强盛;同诸国商贸文化友好往来。

观点二:

“西域”“西洋”从单纯指地理上对外族国家与地区的称呼,到近现代具有综合意义的“西方”。

原因:

古代中国受“中国中心”思想的影响比较大;近代后,伴随同西方国家的交往,将其视为与诸多华夏文明并立的参照国家;反映了中国对外来文明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的变化。

观点三:

经历了地理—政治—文化概念的历程,“西方”的内涵不断丰富。

原因:

伴随生产力水平提高;文化发展;世界整体性增强;中外交往逐渐深入。

(注:

答案只是示例,答案中“原因”只是知识要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能答出两个或以上观点也可酌情加分)

33.

(1)宋明时期,封建专制统治不断强化,理学家极力强调妇女要保持贞节,用“三纲五常”来维系专制统治,压制人的自然欲求,因而理学家反对卓文君的爱情追求。

明朝末期,在商品经济冲击下,蔑视礼教、追求人性解放的“反叛”思想产生。

李贽主张追求幸福的生活,因而他肯定卓文君的爱情追求。

(2)主题:

黄宗羲认为君主为天下之大害,主张“无君”。

原因:

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严重的冲击。

(3)同意第一种说法。

理由:

虽然明清时期的民主思想在当时并未产生太大的社会作用,但是其传承了中国的“民本”意识,将经济上的“民本”发展为政治上的“民本”,具有明显的近代“民权”色彩。

这种民主思想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续到了中国近代,是中国近代将西方的启蒙思想本土化的思想基础,从而成为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重要基础。

同意第二种说法。

理由:

明清之际的思想虽然有了民主的色彩,但是这种思想停留在书院中,并没有同当时的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没有产生现实的社会效益,因此没有持续性。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并不是明清之际思想的发展,而是在西方国家殖民侵略的过程中,西方民主思想的中国化。

34.

(1)土地制度的变化,中小地主发展壮大起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2)①儒学发展成理学,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②宋词(或个性化书法艺术及风俗画)的出现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③文人画或山水画的兴起反映了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

(3)①指南针传入欧洲,推动了新航路开辟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或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②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③火药传入欧洲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摧毁封建骑士阶层提供了必要条件。

35.

(1)图一的作者是托尔斯泰,图二的作者是巴尔扎克。

都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2)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建立,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最高准绳。

资本主义社会日趋尖锐的矛盾,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深刻的审视与批判,在文学领域,批判现实主义兴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