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8章复习精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68333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6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8章复习精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8章复习精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8章复习精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8章复习精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8章复习精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8章复习精要.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8章复习精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8章复习精要.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8章复习精要.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8章复习精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重点: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2、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1)鸦片战争前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

①经济: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小农经济是基本的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常常结合在一起。

②政治:

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③社会结构:

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④文化思想体系: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⑤对外:

封建社会后期,闭关自守,故步自封。

(2)中国封建社会特点的后果:

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到了鸦片战争前夜,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

(3)鸦片战争前的世界

在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之后,资本输出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向东方的殖民扩张,使古老的中国遇到了空前严重的挑战,面临着极其深刻的生存危机。

2.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1)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①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②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接着,1843年10月,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

美国、法国等西方列强趁火打劫,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如1844年7月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10月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2012年真题第26题,多选)。

③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

(2)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注意: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3.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1)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原因。

第一,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并一步一步地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中国已经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

第二,中国名义上还是独立国家,有自己的政府,因此被称作半殖民地。

(2)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第一,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门户,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

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了。

第二,西方列强并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没有也不可能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而在中国农村,地主剥削农民的封建生产关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依然占着显然的优势。

这样,中国的经济既不再是完全的封建经济,也不是完全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了。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6点)

①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一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③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④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⑤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

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⑥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4)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动

①旧的阶级的变化:

第一,地主阶级:

出现了一批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一部分地主转化为资

本家。

第二,农民阶级:

不少自耕农失去土地,向贫农或雇农转化;有些成为产业工人的后备军。

②新的阶级的产生:

第一,诞生了工人阶级,它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第二,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

它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下,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成。

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不同,构成比较复杂:

有一部分是官僚买办资本家,另一部分是民族资本家。

4.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则是最主要的矛盾。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2013年真题第36题——分析题考点之一)

①两大历史任务:

一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②两大任务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前一个任务是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后一个任务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联系: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除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二、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1.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1)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①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②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后期,太平军曾多次重创英、法侵略军和外同侵略者指挥的洋枪队“常胜军”、“常捷军”。

③1867年,高山族人民英勇抵抗,打退了美军的进犯;1874年,迎头痛击侵犯台湾琅峤地区的日军;1895年,台湾人民与总兵刘永福所率领的黑旗军共同抗击日本侵略。

④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义和团及部分清军与之展开殊死战斗。

(2)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如1884年刘铭传、1885年冯子材抗击法国侵略者的斗争,以及在两次鸦片战争中以身殉国的关天培、陈化成、海龄、史荣椿、乐善,中日甲午战争时的邓世昌、林永升等。

2.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1)“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

①19世纪70至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使中国陷入“边疆危机”。

英国侵入西藏、云南,法国侵犯广西,俄国入侵新疆,日本吞并琉球、侵犯中国台湾。

②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

(2)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①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原因:

第一,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是根本原因(2012年真题第9题,单选)。

②义和团运动

局限性:

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存在着笼统的排外主义的错误;不认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以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曾经蒙受封建统治者的欺骗;存在着许多迷信、落后的倾向。

贡献:

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3.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及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

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

第一,社会制度腐败是根本原因,最重要的原因(2011年真题第9题,单选)。

第二,经济技术落后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4.民族意识的觉醒

(1)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

①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成《四洲志》一书)。

②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一书,在书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

方学习的新风。

③早期的维新思想。

19世纪70年代以后,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

其共同特点就是具有比较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希望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以及具有一定程度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郑观应著《盛世危言》)

(2)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①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还只是少数人有朦胧的民族觉醒意识。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时,中国人才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

(梁启超指出: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②中国在甲午战争巾的失败,对中国人的刺激极大。

接踵而来的瓜分狂潮,更使中华民族的各阶级、各阶层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

(康有为:

“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

③1895年,严复写了《救亡决论》一文,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

甲午战争后,他翻译了《天演论》(1898年正式出版)。

《天演论》对中国人无疑是振聋发聩的警世钟。

④1898年有人绘制的一幅《时局图》,更是形象地表现了当时中国面临的瓜分危局。

⑤孙中山1894年11月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由此,他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重点: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2、洋务运动

3、维新运动

随着资本一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和方案。

一、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①农民是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的主要的压迫对象和反抗力量。

②爆发的原因:

第一,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为支付对列强的巨额赔款和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加重了赋税的征收科派。

农民的负担更为加重。

第二,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农业和家庭手下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鸦片贸易在战后进一步泛滥,导致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的现象更加严重,又额外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2)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①1843年,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并利用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②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

③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先后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城外的破围战。

到1856年上半年,达到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3)《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①《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第一,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将土地按亩产高低划分为9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

第二,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都以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两”(每25户为1“两”)来实行管理。

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施行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②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第一,进步意义:

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越。

第二,局限性:

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它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列平均的社会。

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而且,《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平分土地方案即使在太平军占领地区也并未付诸实施。

③《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1859年由洪仁玕提出的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

它的主要内容是:

在政治方面,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

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尤其是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对穷人“宜令作工,以受所值”(这就把向西方的学习,从生产力的领域扩展到生产关系的领域,即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了)。

在思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在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与番人并雄”,但严禁鸦片输入。

对于外国人,强调“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

④对《资政新篇》的评价:

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4)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①在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分散的小生产的基础上,虽然可以建立暂时的劳动者的政权,但它最终还是会向封建专制政权演变的。

②1856年9月,发生了自相残杀的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③1864年6月,洪秀全病故。

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2.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①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②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③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④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⑤是19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起义,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2)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局限性和教训

①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

第一,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第二,拜上帝教教义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第三,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

第四,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如笼统地把信奉天父上帝的西方人都视为“洋兄弟”)。

②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二、洋务运动的兴衰

1.洋务事业的兴办

(1)兴起:

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2)目的:

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首先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同时也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

(3)指导思想:

对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

他在《校邻庐抗议》一书中说: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所谓“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4)目标:

“自强”、“求富”。

(5)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2012年真题第27题,多选)

第一,兴办近代企业。

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后又兴办了一些民用企业。

这些企业除少数采取官办或官商合办外,多数都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虽然受官僚控制,但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第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其中北洋水师是清政府的海军主力。

第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主要有三种:

一为翻译学堂,主要培养翻译人才;一为工艺学堂;一为军事学堂。

还先后派遣赴美幼童及官费赴欧留学生200多人。

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第一,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兴办近代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第二,洋务运动中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期间翻译的一批西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第三,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

这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①洋务运动的失败。

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②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2010年真题第26题,多选)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三、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1.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①背景:

第一,19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第二,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第三,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不但要求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第四,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中,人们逐步形成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的共识,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迅速传播开来,并发展成一场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

②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

③维新派开展的一系列宣传维新的活动,主要有:

第一,向皇帝上书(如“公车上书”)。

第二,著书立说。

第三,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

第四,办学会、设学堂、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2013年真题第9题,单选)

①维新派与守旧派展开的论战所围绕的三个主要问题:

第一,要不要变法;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②论战的实质:

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③结果:

通过论战,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进一步在中国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拉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帷幕。

(3)百日维新

①“百日维新”的内容。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在此后的103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其内容主要有:

政治方面:

改革行政机构,裁撤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提倡廉政;提倡向皇帝上书言事;准许旗人自谋生计,取消他们享受国家供养的特权。

经济方面:

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中央设立农工商总局与铁路矿务总局,各省设立商务局;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注重农业发展,提倡两法垦殖,建立新式农场;广办邮政,修筑铁路;在上海等大城市开办商学、商报,设立商会等各类组织;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决算。

军事方面:

裁减旧式绿营兵,改练新式陆军;采用西洋兵制,练洋操,习洋枪等。

文化教育方面:

创设京师大学堂,各省书院改为高等学堂,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提倡西学,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派人出国留学;奖励新著,奖励创办报刊,准许自由组织学会。

②“百日维新”内容的评价: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的各项政令大多是接受了维新派的建议而制定的,旨在使资产阶级享受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因此,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但是,它并没有采纳维新派多次提出的开国会等政治主张,也未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所要推行的是一种十分温和的改良方案。

③“戊戌政变”。

维新派试图通过光绪皇帝推行的温和的不彻底改革,遭到了封建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他们于1898年9月2l日发动政变,慈禧太后以“训政”的名义,重新“垂帘听政”,将光绪皇帝软禁,并下令搜捕维新人士。

康有为、粱启超被迫逃亡国外。

9月28日,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6人同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④戊戌维新运动宣告失败。

1898年的“百日维新”如同昙花一现,只经历了103天就夭折了。

除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被保留下来以外,其余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

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与教训

(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①失败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具体为:

第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也没有发动群众,只是把自己实行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

第二,维新派的局限性。

一是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二是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三是惧怕人民群众。

②失败的教训:

戊戌维新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不但暴露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而且再次暴露出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与顽固,这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是根本行不通的,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戊戌维新失败后,一部分人放弃了改良主张,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重点:

1、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2、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一、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2012年真题第36题——分析题考点之一)

辛亥革命的爆发,是中国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是当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深切愿望的集中反映,也是当时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前赴后继顽强斗争的集中体现。

(1)民族危机加深

20世纪初。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

外国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铁路、矿山的利权更成为帝国主义掠夺的重要目标。

1904年至1905年,日、俄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清政府却宣称“局外中立”。

(2)社会矛盾激化

为了支付对外巨额赔款,清政府追加税收,巧立名目,各级官吏贪污中饱,致使民怨沸腾。

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遍及全国。

在一些运动中,资产阶级开始成为主要的角色。

(3)清末“新政”的破产

为摆脱《辛丑条约》签订后的国内外困局,清政府于1901年宣布实行“新政”,陆续推行了包括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裁撤绿营、建立新军,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以及下令从1906年起正式废除科举考试等改革措施。

1906年又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并于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了预备立宪期为9年的君主立宪方案。

但所有这些都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

主要原因在于,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反动统治,不断借立宪之名加强皇权(如“皇族内阁”)。

事实表明,清政府已陷入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境地,革命不可避免。

(4)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

一批接触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思想文化、对世界大势与国内民族危机有了更敏锐认识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为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辛亥革命的主观条件)

(1)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①孙中山从尝试采取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