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亡羊补牢》.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64780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亡羊补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亡羊补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亡羊补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亡羊补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亡羊补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亡羊补牢》.docx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亡羊补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亡羊补牢》.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亡羊补牢》.docx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亡羊补牢》

2019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亡羊补牢》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的音、形、义,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和组词,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寓言故事。

3.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这则寓言故事,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感想。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看图猜成语。

2.这些成语都是寓言故事。

(出示“寓言”)

3.今天再学习一则寓言故事:

《亡羊补牢》(板书课题)齐读。

二.理解题意

1.通过预习,你知道这个成语中的“亡”和“牢”分别是什么意思吗?

(亡:

丢失。

牢:

关牲口的圈,课文中指羊圈)

2.你能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吗?

3.(出示幻灯片)学生齐读。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为什么丢羊?

为什么补羊圈?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语:

窟窿、街坊、寓言

羊圈、后悔、劝告、

(1)自由读词

(2)指名读第一行

请同学们看第一行的词,有一个字的读音比较特殊,找到了吗?

(圈:

多音字)

(3)指名带读第二行

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哪几个字的读音需要我们注意?

(坊和窿读轻声)

(4)一起把这几个要注意的词再读一读。

(5)齐读这些词。

3.指导书写

过渡:

窟窿这个词不仅读音特殊,字形也比较复杂。

这两个字是同偏旁同结构的字,它们的偏旁都是“穴”,“窟”的下面是“屈服”的“屈”,“窿”的下面是“隆重”的“隆”。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窿”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1)生观察。

(2)师范写,

(3)生练写并展示。

4.请5位同学站起来读一读这篇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听他们读的怎么样,且边听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读课文,

(2)生评价。

5.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的内容。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

(2次)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养羊人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可以动笔在书上划一划。

(圈破丢羊)

(2)养羊人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了,第二次丢羊又是因为什么呢?

(不听劝告)

(3)街坊知道了这件事,对养羊人说了什么?

谁来读一读?

(出示)

指导朗读:

街坊会用什么样的语气对养羊人说这些话呢?

(劝告)请用劝告的语气复述一遍街坊的话。

(4)养羊人有没有听从街坊的劝告呢?

(板书:

不听劝告)他是怎么说的呢?

(出示)

指导朗读:

羊丢了,养羊人有没有在乎这件事?

(没有)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养羊人的话呢?

(满不在乎)谁再来读一读?

(1-3)

(5)句式练习

这句话是一个什么句?

(反问句)你能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吗?

(羊已经丢了,不用修羊圈了。

)(出示)

(6)同桌练读。

(7)演一演。

2.邻居的好心劝告,养羊人当作了耳边风,让我们来看看不听劝告的结果吧!

(1)请1位同学读一读第4自然段,(出示)其他人找一找养羊人不听劝告的后果是什么?

(羊又少了一只)(板书:

再次丢羊)这里的“又”说明了什么?

(这次丢羊的过程跟上次一样)

(2)由此可见,不听劝告,没有及时补救过失,不好的结果就会重演。

3.学习第5自然段

(1)二次丢羊后养羊人是怎样想的呢?

又是怎样做的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5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

指导朗读:

第二次丢羊,使养羊人感到(非常后悔),谁能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2)他是怎样做的呢?

一起读(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的结结实实的。

)(板书:

修补羊圈)从这里能够看出养羊人(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及时的改正了错误)(板书:

知错就改)

4.拓展

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这个人在修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街坊又会怎么说呢?

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呢?

五.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1.想一想,在丢羊,修羊圈这件事中,养羊人做错了什么,又做对了什么呢?

2.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说一说吗?

3.从亡羊补牢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六.总结与作业

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一则寓言,并且懂得了其中的道理。

今天回去把这则寓言用自己的话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想法

1已经丢

2后悔

为时不晚

做法

1不补

2赶快堵

结果

1又少

2再没丢

 

附送:

2019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太阳是大家的》教案

 

作者:

吴玉菡

单位: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城关小学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面向学生】小学三年级学生

【学科】语文

【课时】第1课时

【教学准备】

1、通读课文,学会并掌握课文的生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利用XX搜集相关的资料,制作《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课件。

二、教学课题

《太阳是大家的》

三、教材分析

《太阳是大家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首儿童诗。

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她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里,和不同国家的孩子游玩。

全世界孩子共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体会只有全世界人民和睦共处,加强信任和理解,人类才有更美好的明天;二是体会诗歌拟人化的写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读准字音,读通诗歌。

(2)通过范读、自由读等方式读准节奏。

(3)通过联系实际,体会只有全世界人民和睦共处,人类才有更美好的明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世界人民是一家”,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歌拟人化的写法,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通过信息技术与语文的有机整合,让学生深入文本对话,体会诗歌的内涵,感受诗歌的快乐。

四、教学方法:

本堂课以品读为手段,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创设情景、朗读品味、自主发现、想象体验等方法,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受到情感熏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入情

1、听歌曲《太阳太阳,你真好》

2、见到太阳,你的脑海中想到了哪些四字词语?

3、揭题,板书,读题。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通过歌曲既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太阳对我们的关爱,又回顾了旧知,唤起学生再学习、再积累的需要。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动情

1、自提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得不满意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生词。

(重点指导“红彤彤”中“彤”的读音,“陪”和“部”的区别)

3、听课文朗读录音。

4、再读诗,纠正字音。

【设计意图: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感悟,在字词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在与文本的初次接触中开始与作者有了第一次情感共鸣,为下一步“移情”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精读品味,积累感悟——移情

A、品读诗歌第一小节,体验太阳落山之景美。

1、指名读诗歌的第一小节,学生想象画面。

(诗中有画)

2、学生交流: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课件展示白云、晚霞图,学生欣赏美景

4、真美啊!

引导学生读出画中的美。

(画中有诗)

5、集体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 

【声情并茂的朗读加上大自然的美景,学生被教师创设的情境深深地吸引。

在学生先读的基础上想象,欣赏画面,朗读中的情感真切而自然得流露出来。

B、品读诗歌第二小节,体验太阳之无私。

1、太阳不仅为我们带来了美景,还为我们做了许多好事,赶快读读第二小节,想想太阳都为我们做了哪些好事?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

鲜花、小树、小朋友

3、你喜欢太阳做的哪件好事你就把它多读几遍。

4、随机指导学生朗读。

(1)创设情境指导朗读,体会动词,拟人用法。

a、“太阳把金光往鲜花上洒”。

结合动画“洒”体会太阳妈妈的无私,你想对太阳说些什么?

读出你的感受。

b、指导朗读“太阳把小树往高处拔”。

理解“拔”的意义。

(指名读、分组读)

C、指导朗读“太阳陪着小朋友在海边戏水,看他们扬起欢乐的浪花……”平时都是谁陪着你玩呀?

体会拟人的用法。

再把这种快乐的心情读出来吧。

(指名读、男女生读)

 【诗歌的教学也要有重点词的理解,但这种理解不是要求作概念上的解释,而是领悟体会。

如对“洒”“拔”等拟人化的动词的理解我就是通过做动作,想像体会,结合动画等形式进行启发,使学生感受到用词的准确生动。

此外,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到:

有这样的金光,鲜花才开的艳丽。

有阳光才能使小树茁壮。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第二小节,可以加上动作表达你对太阳的喜爱之情。

5、其实太阳还做了许多的好事,用上其他的动词,想一想太阳还做了拿些好事?

可以先讨论,再把太阳做的好事记一记吧!

【在教师的引导下,启发学生自由创作,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充分阅读中,自悟自得。

C、品读诗歌三、四小节,体验太阳之情美。

1、引读读读三、四小节。

忙碌了一天的太阳就要从西山落啦!

她会去那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别的国家里,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知道,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里的孩子还都在睡梦中等着太阳,我们可不能把他们吵醒了,所以最后一句要读得——轻一些。

3、让我们追随太阳的足迹,到别的国家去看看吧!

谁愿带着大家看看?

相机读第三、四小节,指名读)

4、指名读,指导读好“等着,盼着”。

太阳走进鲜花、小树、小朋友的梦里了,她又做了什么好事呢?

在学生回答中,师巧妙地串读课文,自然的回归到全诗的第二小节,直至课题。

5、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

(链接《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既可以把静止的文本变成充满情趣与生活气息的立体画面,让学生如临其境,又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

在学生学习中产生疑问时,适当地引入自然科学知识,既满足了一些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又实现了学科之间的巧妙对接。

(四)升华主题,倡导和平——抒情

1、太阳,五洲四海的人们都能享受到太阳的关怀,我们是快乐幸福的。

(和平图)

2、(课件出示战争图)看到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呢?

(自由发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3、(示书中插图)你们看,现在别的国家的小朋友沐浴着阳光和你们做朋友来了,你想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什么?

4、背诵全文,体验太阳和平之美。

太阳是多么的无私呀!

她日夜不停地转着,她眷顾着地球上的每个角落,她把温暖洒遍每一个心灵空间,她把关怀充满每一个心灵花园。

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达成共识:

全世界孩子共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与社会的安宁。

同时,对本课的回顾,激发学生热爱太阳的情感。

鼓励学生乐观向上,和世界上的小朋友共享太阳的温暖,更好地感受太阳普照全球。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作业超市,自主选择

★我要把这首诗背下来。

★★我要把诗中最美丽的景色画下来。

★★★我要去找找自己喜欢的诗读一读。

★★★★我要为世界和平献出自己的爱。

【设计意图:

“作业超市”的设置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发挥自己所长,展露自己的才华,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有能力完成的作业进行积累及拓展。

 

(六)板书设计

小朋友

鲜花小树

 

世界和平

六、教学反思

《太阳是大家的》一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她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里,和不同国家的孩子游玩。

下面,我就把自己在这节课中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到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感悟太阳带给大家的美丽和快乐,体验诗歌所表达的含义和大家交流一下。

  1、学生初读课文基础上,为了给整节课奠定一个情感的基调。

教师及时地配乐诵读全诗,学生被教师的范读深深地吸引住了,让学生一走近课文就有朗读的感性基础了,同时又为整节课奠定了一个情感的基调。

  2、在美读第一节时,启发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日落画面。

然后又利用课件展示夕阳西下的美景,当这些画面以其特有的魅力闯入学生的视野时,刺激着学生的心理,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积累,美景仿佛溢于眼前,不知不觉地走进了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之中。

  3、抓住诗歌中的巧妙词语进行品读。

第二节中的“洒”、“拔”和“陪”字,我引导学生由这几个词想象阳光普照大地景象,让他们领悟到这两个动词含义丰富而又形象生动的表达效果。

学生通过品悟词语的表达效果,不仅加深了课文情感的体会,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的强大功能。

4、诗歌语言精炼含蓄,言简意赅,韵味无穷。

在引导学生朗读时,让他们将词语之间的停顿读得尽可能的小些,声音欲断又连,让学生通过诵读品出诗歌的韵味,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

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

江西省学校:

赣州市赣县城关小学

姓名:

吴玉菡职称:

小学高级教师

邮政编码:

341100通信地址: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城关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