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十分钟不容忽视的课间十分钟我没发现什么问题呀.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63412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间十分钟不容忽视的课间十分钟我没发现什么问题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课间十分钟不容忽视的课间十分钟我没发现什么问题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课间十分钟不容忽视的课间十分钟我没发现什么问题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课间十分钟不容忽视的课间十分钟我没发现什么问题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课间十分钟不容忽视的课间十分钟我没发现什么问题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间十分钟不容忽视的课间十分钟我没发现什么问题呀.docx

《课间十分钟不容忽视的课间十分钟我没发现什么问题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间十分钟不容忽视的课间十分钟我没发现什么问题呀.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间十分钟不容忽视的课间十分钟我没发现什么问题呀.docx

课间十分钟不容忽视的课间十分钟我没发现什么问题呀

5班主任的每一天-课间十分钟-不容忽视的课间十分钟-我没有发现问题呀

[模块一][专题5]1.关于课间十分钟,学习了本节课之后您有什么新认识?

4116

[模块一][专题5]2.学后感想(题目自拟)4117

我没发现什么问题呀

王立华

  “王老师,你赶紧去教室看一看。

”年级管理员刚才报告说,“你们班的同学在玩篮球时打碎了玻璃,很危险。

  王老师刚从教室回到办公室,学生处主任就打来了电话。

放下电话,王老师赶紧向教室冲去。

  “我刚从教室回来,没发现有学生在玩篮球,印象中以前也没发生过这种情况。

”王老师边跑边想。

  等王老师来到教室的时候,一大堆同学正围在那里看热闹,有几个男生还故意从教室的后门里跑过来跑过去的嬉戏,每当一个学生跑过后门时,就有几个学生在那里鼓掌叫好。

  “有什么好玩的,多危险啊,赶紧回自己的座位!

”看到这一幕,王老师对学生的不懂事有些生气。

  疏散了学生,王老师开始用木棍捅后门上方的玻璃残片。

一不留神,王老师的手让一块玻璃碎片划破了,王老师的脸色越发的阴沉了。

  把玻璃碎片打扫干净,王老师开始询问打破玻璃的富强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本来是想把篮球扔到墙上的,一失手,我把球扔到了教室后门上方的大玻璃上了。

”事情就这么简单,几句话就可以解释明白。

  “你什么时候把篮球带来的,我刚才在教室的时候怎么没发现?

”王老师想进一步了解情况。

  “我在一个月以前就把篮球拿到教室里来了。

  “什么,一个月前?

你把他放在了哪里?

”王老师显然对富强的回答有些吃惊。

  “我拿来后就放在桌子底下了,一个多月了,您也没有看见,我就一直放在这里了。

  “这个篮球在教室里放了一个月,就是为了上体育课时玩一会儿?

  “不是的,我把球拿到教室里不是为了体育课上玩,而是为了课间十分钟的时候玩。

  “在哪里玩?

  “就在教室里玩,在地板上拍球,或者是把球往墙上扔。

  “什么?

就这样玩了一个月?

我怎么没发现?

那多危险啊,随时都有可能伤到人、损坏公物!

”王老师对富强的回答已不仅仅感到吃惊了,还有些后怕。

因为在富强说完之后,他赶紧查看了教室的四面墙壁。

墙壁上的球印一个连着一个,难以计数。

“学生每天都有打碎玻璃的危险啊!

”王老师心里想。

  “我怎么没发现你们玩球啊?

再说,你们不知道学校不让在教室里进行这种危险的游戏?

  “您每次来教室的时候我们就不玩了,有几次您不也撞上了吗?

可是您没有管,我们就玩开了!

  听着富强的话语,王老师不停地回想。

想了一会儿,王老师模模糊糊地想起来了,确实有几次他发现了学生在教室里玩球。

而且,他也想起来了,纪律委员也曾好几次向他反映过这件事情。

  “以后不要再在教室里玩球了!

”交代完这句话,马上就要上课了,王老师转身离开了教室。

由于匆忙,王老师忘记了安排相关人员把墙上的球印赶紧擦干净。

  “富强,你真倒霉,让老师逮着了!

”王老师离开教室的时候,听到这样一句话。

尽管听着不舒服,王老师也没有折回来问一问是谁说的。

  “这个月的班级量化分要在全年级倒数了。

唉!

我应该早发现这一问题的。

可话又说回来,学生们要出的问题那么多,我如何能在十分钟之内就发现呢?

再说了,天天如临大敌般地去寻找学生问题,多累啊!

”王老师看着自己受伤的手,有些无奈的自言自语。

  下一节课的课间十分钟时,王老师又来到了教室。

仍然像以往一样,他开始在教室里不停地转悠。

但是,转了几圈后,他也没发现班级中还存在什么其他问题。

预备铃响了,一个个到别的班级借课本的学生快速地跑了回来,准备上下一节课。

看着学生们坐好了,王老师就离开了。

  “我还是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唉,不知道明天又要出什么事情。

以后,我更要经常到教室转一转,总会发现问题的。

”王老师落寞地对自己说。

(案例提供者:

王立华)

我没有发现问题呀

主持人:

王宝祥

班主任:

夏树铭、李媛

王宝祥:

二位老师刚才也看了这个案例了,这位王老师他想发现课间10分钟的问题,总也发现不了。

这件事我想你们二位肯定都有想,夏老师我想请您谈谈,这个课间10分钟,他想去发现问题总也发现不了,您有什么看法?

夏树铭:

是这样的,课间10分钟的这个问题,今天您提的这个问题,我觉得看了案例我觉得那段话,说得挺无奈的。

这个月班级量化评分要在全年级倒数了,我应该早发现这个问题,话又说回来了学生的每天问题那么多,我如何知道,10分钟之内他会发生什么呢?

多累啊。

我觉得他这段话真是班主任日常生活的写照。

其实班主任很辛苦。

但是我觉得恰恰在这个问题中,需要班主任的智慧。

在10分钟之内发现可能出现的智慧,是堵不住的。

这个问题你今天打篮球的给堵住了,明天就会玩扑克了,这个肯定堵是堵不住的。

那么如何预见能发现这些不该发生的问题,我觉得需要本人的智慧,这个智慧体现在哪儿呢,就体现在师生之间的一个距离。

恰当的距离,这就是教育的一个艺术,这个距离不是说咱俩挨多近,我跟您挨多近。

是老师跟学生心里的距离。

就是它能够体现在到一种什么程度呢,不是成天扎在学生堆里就特别好,那个是过近了,过近了就是说问题在你身边发生了,你也制止不了,因为那学生根本不太在乎,不瞒着你就在地眼皮底下做,你怎么办?

过远了你根本想不到,也预知不了可能要出什么事。

所以只有老师,就是班主任和学生保持一个恰当的距离,他能够了解到学生,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在做什么。

他们可能会发生一种什么问题或者是有一种什么样的苗头,所以我觉得这个距离感是最重要的,大家来把握这个火候了。

可是这个事情就是因为人跟人不一样,年龄和年龄不一样,像我这个年龄和李老师这个年龄,我去套进的距离的话,人家说该说装嫩了就不合适了。

王宝祥:

看着您挺年轻的?

夏树铭:

就是说必须有一种心态,能跟学生沟通,能找到咱们共同的说话点,还跟学生们能够交流,探讨,逐步逐步能够贴近他们的生活。

比如说关于上网的问题,比如咱们就是上网聊天,未必说成天泡网上是一律禁止的。

你的QQ号多少,我的QQ号多少,哪天我给你视频一回,咱们试试,他心里说了,老师上嘛,你要是上我就等着了,就觉得没什么距离了,老师你也那儿,你上来都干什么,他其实挺关注的。

跟学生有一点距离的话,他就会有真话给你,真的信息给你。

另外我觉得要给学生空间,如果咱们在10分钟内什么都是堵着的,那么他只要做动作就会犯错误,除了下课以后复习上节课讲的内容,上厕所,喝水。

那你也得给人家能干的事,比如说人家说我这个网上下载了一点歌,这个特好,想交流交流。

我看了什么书带了本杂志,结果老师说不许带杂志进学校,不许带小说进班,都不许他没有空间,只要一抬腿就是犯错误,一张嘴就是说错话,我觉得给他们空间,让他们有一些空间,他们才能够快乐的生活,而且把这10分钟过的有意义。

王宝祥:

我想问一下,你刚才提的这个把握跟学生的距离,这个距离既不要太近,也不要过疏,要进行心灵沟通,我想从这个角度来讲,您能不能说更具体点,就是您在跟学生把握的距离感上,把握几点分寸或者几点自己的要求,我怎么样要求我把握这个距离,有没有这样一个总结呢?

夏树铭:

这个说实话,我觉得人和人肯定是不一样,人与人的性格特点不一样,反正跟您的学生再做的时候,我觉得你既有同时的,像我刚才说大家都去上网都去坐那儿俩天,但是你一定要跟说学生说聊什么,我只关注你聊什么,他会问老师你干什么我就是传接一些文件,有一些靠手写说不清楚的,可能就要通过一些视频说话来说,而且一般上QQ的时候少,一般上MSN的多。

王宝祥:

您是上视频的吗?

夏树铭:

不是上视频的多,就是MSN也是一种,我们觉得大家传文件更好一些,更方便一些。

所以大家看老师跟我们相通的,他们也知道我们的这些东西,但是又跟我们完全部不一样。

另外有一些东西你该接受的接受,我记得有一次我跟学生夏令营到官厅水库的时候,我们学生在宿舍里三个学生正跟那儿大声的聊天,扇着扇子,有一个躺在床上,我对金庸的小说我有是特佩服金庸,他所有的东西,包括人家对他典型的评论我那儿都揍着,后来几个学生看着我在门口,我跟他们摆手别理他,就他接着说,那个学生跟那儿大声的说,后来他发现几个人的眼神不对,回头一看我在那儿了,他当时就愣了,愣一会说夏老师你在这儿了,我就说徐晓康你说挺好的,我原来不听你这个,我对金庸的认识可能飘在那个表面,我觉得他有一点瞎编乱造,那个小说也没什么事情,我听你这么一说,我还得回去看看,他说真的,老师我给你推荐哪本。

他就看老师能够承认他一些东西,不是把所有的东西否定,说你上学的都干嘛呢成天都看这个,你这样的话就没法跟人家沟通了。

但是该说到的时候,比如说跟人家谈流行歌曲,学生谈的是旋律,他们问我你喜欢吗?

我说我有的喜欢,他说你喜欢都是什么样,我喜欢歌词写得好,学生就觉得老师还是跟他有不一样的,虽然老师能接纳我们,但是关注点不一样,因为这是咱们年龄的差距。

王宝祥:

夏老师刚才讲的,我体会是这样的,就是自己有自己的年龄特点,自己还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不管在什么情况就说要从实际出发,在跟学生交流的时候,找那个合适的沟通点。

然后跟学生沟通,然后这样的话心灵就沟通起来的。

夏树铭:

对。

王宝祥:

那李老师我想跟您谈论一下,就我知道的情况,现在小学好多都把这个10分钟看起来。

我不知道你们学校是不是这样?

就是不许学生出去,就是怕出事。

您的那个学校我知道怎么样?

您当班主任这个10分钟您曾经遇到过什么问题?

您怎么发现这个问题?

您就是怎么处理的?

李媛:

刚才王老师您提到把学生看起来,我是这么理解的,我觉得这个课间10分钟,我们班主任是有意识的把它组织起来,作为一项教育活动把它组织成一个教育过程。

我不知道您所谓的看起来,因为小学年龄小,好动。

王宝祥:

我说的是老师,他没有组织起来看成教育过程,他就是看着。

李媛:

坐在前面看着学生。

王宝祥:

看着,这拨学生喝水去,这拨学生上厕所,他是这么着了,怕出去以后伤了人,有告状的,我是说的那种。

像你说这的这种是理想的,把它组织起来,当成一个教育过程。

李媛:

像我们小学是这样的,首先课间10分钟要保证孩子的安全,然后要做到有效的休息,短短的10分钟要在这10分钟内统筹安排,在保证安全的前提既要让他放松大脑,做到正常的心理调节,该上厕所上厕所,该喝水喝水。

同时还要为下节课做好课前准备,然后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要做这样多事,作为班主任我们是要求这10分钟进到班里面和学生共同渡过这10分钟的。

我是这样想的,首先就是作为任课老师保证不拖延,保证给孩子有足够10分钟休息时间。

让这个10分钟让孩子充分的享受。

二就是要重视组织的过程,帮助学生引导学生,让他合理的休息,合理的游戏,让他动静结合,同时帮助学生出谋划策,引导他做能够在短时间内又能够吸引他,又能够放松他的一些游戏。

还有刚才夏老师提到的,作为班主任利用这10分钟和学生做个心灵的沟通,建立起来和谐的师生话题,刚才夏老师应该是教中学,所以谈到的金庸,其实我们小学老师在这方面我觉得做的功课就更多了,我要提前回家去看动画片,看《柯南》、看《精灵宝贝》,然后还要和学生一体探讨他们喜欢看的书籍,比如说我今年教的五年级的学生,非常喜欢看《鬼吹灯》这本书,然后我们班学生喜欢看《狼图腾》,您也去跟做沟通,是要求我们老师事先做好功夫,就是利用这10分钟把他吸引到自己的身边来,和自己进行有效的沟通,来开展互动的话题。

还有我觉得这10分钟,不能说是可丁可卯的看着他,像刚才王老师您说这个男生上厕所,女生去喝水,然后换过来这样。

我不主张这样,其实这样他并没有真正做作精神头脑上的放松,还是应该告诉学生,我们可以这样,可以那样,让他进行有选择的。

我们现在就是给学生树立的,先调节。

先保证你的生理学习,是上厕所是喝水,还是做课前准备,课前准备一开始是由班主任检查,我们下节课是英语课,英语书准备好没有,听写本准备好没有,英语卡片准备好没有,那么时间一长小干部就取代的班主任的角色,小干部来检查。

每一个学生就树立课前准备的意识,所以当他树立这种习惯的时候,这些工作对他来说就不是很难的事情,一两分钟足以准备好,剩下的时间跟老师聊天,跟同学聊天,甚至在班里开展一些看书啊,包括夏老师说到玩扑克,下象棋,下跳棋,学生拿来的围棋不会下,下五子棋都是可以。

王宝祥:

我现在这么理解,小学老师这个时间都下到班里去了。

那很少允许学生上操场呼吸新鲜空气就比较少了?

李媛:

确实是这样。

王宝祥:

为什么会这样呢?

是不是为了安全?

李媛:

肯定保证学生的安全是我们考虑的最主要的方面,在一个10分钟的时间,刚才我谈到了我觉得对于学生休息来说,实在是太少了,像我们的学校是五层的楼。

我们班在三层,有的班级在四层,然后他跑到操场上去玩,然后再跑上来,气喘吁吁的,气喘吁吁没法保证他后面这个正常的上课,而且你说跑下去之后,这三分钟、两分钟他能开展什么样的游戏,现在楼里面应是铺的这种地板砖,非常滑。

然后小孩玩起来也没轻没重的。

其实我们班一开始,包括我们学校很多班级都是这样的,鼓励学生到操场上,可以是慢步轻声,事先嘱咐好学生们,同时有小干部组织管理,但是后来发现时间一长,保证不了学生后面的上课,尽管我们设置了两分钟的预备铃,学生听到预备铃往上跑,在坐到这儿的时候,他真是气喘吁吁,而且他下去之后玩不了什么,你是踢足球,还是打篮球,他利用这短短的几分钟玩不了什么。

王宝祥:

那低年级是这样?

高年级也是这样吗?

李媛:

说到低年级的,因为低年级都是在一楼,反而低年级的学生能往出跑一跑,越是高年级它的楼层就越高,他就越下去越不方便了。

而且在小学,越是高年级的学生他越懒得动,他反而愿意在班里聊聊天,看看书。

低年级小孩愿意跑,愿意动,他们到操场上去的多。

王宝祥:

不过我觉得有一个问题值得研究,像冬天这个屋里头老在里面待着,连着四节课,这个空气质量有问题了,这是值得研究的。

我觉得您说这个,也反映了小学老师的辛苦来。

这个确实是老得到班上,你就是组织也的下功夫?

李媛:

对。

王宝祥:

但是您说的这个我同时,就是说组织是一个教育过程,可以开展各种活动,这是很多的老师都有经验里。

夏老师我还想问您,高中学生或者说中学生这10分钟他们都干什么?

夏树铭:

我刚才忘记说了一点,我有一句话就是,任课老师您慢点走,你下课以后我慢点走,我作班主任肯定跟任课老师说,您多待会成吗,学生有问题你给人家机会问,再一个还得要求班上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小干部。

下课以后,有问题及时去老师那儿问题,我还得鼓励他们去问。

为什么呢?

因为在这个时候,老师能在前面,一下课就有人问问题,刚才提到教育无痕,其实营造一个学校的教学气氛,这一个班级的教学气氛,您想一下课,那么多人问,张三、李四、王五都问都会有一种学习气氛。

或者说他不问老师,两个人一边走一边也商量这个事,我觉得这样才能是一个很好的导向,当然不是说所有学生都让去读书,他还可以去休息。

我主张学生教室里要保持一个状态,课间里就是休息的状态,那么去楼道你去活动活动。

王宝祥:

你们有没有下楼的?

夏树铭:

高中生腿脚比他们麻利点,下楼的人不少,特别是男生有时候还摸摸篮球去,有时候把篮球藏在操场的某一个位置上,就去玩。

或者去乒乓球台子那儿了,女孩子还动的少,女孩子爱两个人唧唧咕咕的聊天。

王宝祥:

夏老师说这个很有意思了,任课老师慢些走,这样有一些问题就问了。

因为任课老师也教别的班,你就抓不着了,这个也是一招了,既能够活跃这个可见的气氛,还跟学习有关系。

当然他愿意下去也可以,我觉得这个挺好。

您还有什么补充?

李媛:

其实在我们的学校的这个课间10分钟,我有都觉得不够用,因为我们学校只有语、数、英、是在教室里上,其他的科任课都分别到其他的教室里去上,然后我们班主任上课前两分钟预备,要把学生整好队拿好课前的东西带到科任课教室给送过去,下了课班主任要到科任教室去接,然后这样一走10分钟就过去两分钟了,然后再回来休息之后,有以前两分钟打预备了,实际上就是8分钟,8分钟就在楼道里面不停的换教室,每个班级都是这样的,整队拿好东西,上科任教室,我记得非典的时候把课间10分钟改成了15分钟,我到觉得这个时间合适挺不错的。

王宝祥:

也可以考虑,你给学校建议建议改成15分钟?

李媛:

对,更充分了。

王宝祥:

刚才两位老师说的特别好,就是这10分钟他也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他也可能出很多问题,关键在于班主任老师是不是关注这10分钟,把这10分钟有效的组织起来,这是很重要的。

这跟班主任老师的教育理念就有关系,就我知道有一些老师他这10分钟是放羊,反正10分钟孩子爱怎么着就怎么着,这个问题就出了。

像案例中提到的这个,实际他10分钟发现不了问题,他实际上是放羊状态,他也没有问题意识,所以他也发现不了问题,而这种现状是应该解决的。

我没有发现问题呀

主持人:

王宝祥

专家:

史静寰、刘翔平、査有梁

王宝祥:

各位老师,我们现在跟专家一起讨论课间10分钟的问题,我把参加谈论专家给大家介绍一下,刘翔平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家。

史静寰教授清华大学教育学专家,査有梁教授这是四川社科院的管理专家方法的的专家。

各位专家咱们一块来讨论一下这个课间10分钟的问题。

班主任讨论的时候也提出了很多亲身经历的一些经验,也提供了一些好的方法,现在参加从这个理性的高度来研究研究这个问题,我想请这个史老师您先讲一讲,从这个教育学角度,这个课间10分钟应该怎么认识?

应该有什么建议?

史静寰:

其实我们搞教育的人常说,就是说学校是一个专门的教育机构,好像在这个专门的教育机构或者教育组织里面,那么所有的活动都应该有是教育意义的。

这个我想大家都认可,但是另一个方面我觉得我们还要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就是在这样的一个专门进行教育活动的这样一个机构里头,这样的一个环境里头,我们怎么样能够更好地去组织我们的教育活动,其实这并不像我们刚提的那么问题那么简单,大家都一致认同。

比如说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其实最简单层面这个课间10分钟应该给学生们安排,他去放松一下,去厕所,去准备一下下节课的东西,等等。

那么我们现在由于强调我们教育活动的这种组织性,那么有一些学校我也注意到了,有一些学校特别是现在强调这个学校整体的环境,那么对课间控制是很严的,学校在走廊里不能大声的喧哗,不能大声的走路,不能影响其他的人,那么孩子的这个天性,他的活跃,他要在一定静坐时间之后,他需要发泄自己这样激情,或者说他发展转换的这样一个空间。

但是我们现在对这个课间10分钟的理解上,在老师这儿和在学生这儿是有差异的。

那么有一些老师是用拖堂的方式,或者是用下课以后大家尽可能没有什么事就不要出去了,楼上楼下的跑,你们跑下去就又上来了,所以就坐在教室里面活动。

那么,实际上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学生越来越不爱动,那么课上不动坐那儿,课下没有新的刺激也不动,所以整个学校生活的这个默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但是如果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学生,的的确确又是一个新的挑战,我们现在的教学环境,学校的环境不允许学生这个大幅度的按照他自己的意愿进行他想要活动,所以在这里我觉得它是管理学生的一个挑战,就是怎么样能够把运用管理的手段,尽可能在我们的课堂转换的这样的优先的时间里,让学生的意愿、学生的需要和学校管理所能够达到这样一个最佳的、有机地结合起来。

我觉得在这个案例当中我们能够看得出来,先从案例的本身我觉得这个案例写的很细,老师把课间10分钟发生的事,包括师生之间的对话,包括他对这个事情从听到想,到进一步要去做什么,是非常细致的描述下来,那么他是交待的过来,但是他并没有给我们的提供他是怎么解决这个的问题的方案。

所以我觉得这个案例比较适合我们用在师资培训上,作为一个启始性的案例,然后让大家来讨论,在这样的情景下我们怎么样能够去处理,采用什么不同的方式来争取它最好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我非常肯定这个案例。

那么,从另一个角度如何处理这个课堂教学之后,课间10分钟的这个问题,我觉得从这个案例本身,这个案例当时给我的题目,他把案例定位在为什么我没有发现问题,定在这儿了,所以他并不是确定在如何更好的利用课间10分钟,所以我觉得它定在这儿,针对这个我为什么没有更好的发现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进行这个分析。

其实学生带球到了学校老师是看见过的,而且老师当时的理解他在体育课上用的,所以他没有特别在意,那么出了事以后,老师像救火队员一样的马上去处理去结果这个问题,从这个反映的过程咱们能看出来是这样的,接下来老师反思自身在这件事上,他要反思的东西。

为什么我没有发现问题?

我觉得这个老师这样提问是非常有道理的,那么发现问题其实反映了一个老师他本身对教育学真实整体的把握,以及对班级整体的了解,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这位老师提出了我为什么没有尽早发现问题,避免打破玻璃的事情。

但是如果你往下看这个案例,在我看来其实案例当中又表现出新的值得老师去关注的问题,但是老师好像并没有及时捕捉到,就是在他最后临近结束的时候,他提到马上就要上课去别的班借书的同学也已经回到的教室,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学生要上课了,没书去别的班借书,这个跟课间10分钟老师没注意学生带了球来,把球打破玻璃了,这样的问题虽然表现形式不一样,但是作为班主任来讲,其实都是他应该及时意识到的,这个问题值得老师和在下一段的工作中采取措施,所以这个老师能够落到我为什么没有发现问题。

那么能不能在进一步思考,我怎么去发现问题,我怎么样能够把熟视无睹的日常的现象,变成一个值得关注,值得研究,能够深入进行研究这样的一个问题,这是学习教师从他的这个日常工作状态,进入一种研究的状态。

我觉得这也是我们校本教研,我们特别提倡的校本行动研究所非常强调。

王宝祥:

现在是这样的这个课间10分钟,有的老师他是管得很严,说组织也好,说管也好,为什么呢?

安全的事故常常出在课间10分钟,特别是学校老师,你现在法律法规也没有那么健全,一出安全事故就告状,一告状就弄的这个老师还有学校都很难应付,所以就把这10分钟给组织起来,有的就是看着,有的把他组织起来做的比较好。

但是也有老师是放,10分钟就还给学生。

像这个老师他就是实际上是让学生自由活动,而学生的问题他又没有发现,结果又带来了一堆毛病,这个我现在想就是这个10分钟,实际上它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发展自己的素质,给他提供的一个时间,而这个时间里面可能学生需要很多的事,比如说上厕所,比如说沟通一下,找找老师都可能,或者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而现在有的学生他做不到,那么这个10分钟要加强管理,能管的好还是管不好,您说这个跟研究有关系,这个怎么研究学生的心理需要,这个老师怎么去考虑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很关键的因素。

刘老师你看看,你说说您的感觉。

刘翔平:

其实我觉得10分钟的问题看着很简单,应该还给学生。

但是咱们现在基本上做不到,尤其是在小学。

我就认识一个班主任,我去过小学去了解去搞调研,他就跟聊了两句话,他赶紧匆匆忙忙他跑了,他说了不行了,下课了我得紧张回去了盯着了。

那么还有的报纸记者专门就这个问题采访了,说有的小学一年级下课了不许动,还在座位上待着,因为老师怕安全的问题出问题,所以就让他们原地不动,就是不许出教室,也不许离开书桌。

我觉得这个有一点过了。

其实如果我们从学生自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