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边缘区问题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62490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边缘区问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城市边缘区问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城市边缘区问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城市边缘区问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城市边缘区问题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边缘区问题研究.docx

《城市边缘区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边缘区问题研究.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边缘区问题研究.docx

城市边缘区问题研究

 城市边缘区是“一种在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等方面发生变化的地带,它位于连片建成区和郊区以及具有几乎完全没有非农业住宅、非农业占地和非农业土地利用的纯农业腹地之间的土地利用转换地区”。

尽管城市边缘区研究已有近20年的时间,但由于我国仍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受外部因素不断变化的影响,城市边缘区的功能、特征以及空间结构等都在变化之中,使城市边缘区还会有种种问题凸显,而未来还会出现地域规模更为广阔的城市边缘区,因此,继续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探索十分重要。

1 国内城市边缘区研究总体进展

1.1 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中期城市边缘区研究进展

1.1.1 大城市边缘区特征研究

  城市边缘区具有与城市和乡村不同的社会、经济以及景观特征间。

顾朝林(1993)等对我国大城市边缘区的人口、社会、经济以及土地等多种组成要素的基本特征的深入研究表明:

①过渡性和动态性是基本的人口特征;②社会空间分异明显;③从经济的角度分析,由于受级差地租及比较收益规律支配,城市边缘区的空间经济活动具有圈层分布的特征;④而城市边缘区的用地具有城乡用地犬牙交错的特点,土地利用性质和利用强度、地域空间结构及地理景观等方面都具有从城市向郊区衰减的特征,基本遵循距离衰减规律。

林炳耀在对大城市边缘区社会经济特征进行理论总结的基础上,从产权、地价以及人口等几个方面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大城市边缘区社会经济特征变动的影响因素。

1.1.2 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研究

  空间结构是城市边缘区研究的重点内容。

顾朝林(1995)等研究发现,北京城市边缘区大致形成三个分异带:

①内环带宽约5km,为城市与农村交错地区,是精细蔬菜、花卉、苗圃等园艺农业分布带;②近郊环带宽10-15km,为蔬菜、畜牧(奶蛋为主)混合农业分布为主;③远郊环带为粮、经、果、牧综合农业分布带;涂人猛(1990)认为可以将城市边缘区划分为内层边缘区、中层边缘区和外层边缘区三个层次,并以武汉市为例研究了城市边缘区的空间结构,认为内边缘区已经形成多种高层住宅区,有比较完善的服务设施和社区组织系统,已经成为城市连绵区的一部分,中层边缘区内有大型企业、经济开发区等,外层边缘区为郊县地带,以农业为主,保留有大片的农田。

1.1.3 城市边缘区演化机理研究

  城市边缘区的空间过程和结构演变是城市经济活动、自然、技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工业活动是边缘区发展的直接动力,工业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决定了大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和用地特征。

崔功豪(1990)等研究发现,苏南地区城市边缘区的空间扩展随着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而变化,经济的扩张一过热一收缩一再扩张导致了边缘区的扩展速度也表现出典型的周期性特征,存在着加速期、减速期和稳定期三种变化状态;武进(1990)认为我国工业用地的扩展是我国大城市边缘区推进的先导因素,他推断,尽管我国城市边缘区的空间过程是经济、自然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但当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定水平后,文化的作用将是影响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

  顾朝林等(1995)结合我国郊区城市化、乡村城市化和卫星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在研究我国大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展形式和扩展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城市边缘区地域分异和职能演化规律、由内基及外渐进推移规律、指状生长——充填——蔓延空间扩展规律和轮形团块——分散组团——带形城市空间演化规律。

1.1.4 城市边缘区的规划与管理的初步研究

  张明(1991)认为由于城市边缘区的动态性和过渡性,它的规划应该有极大的灵活性。

建议在规划时,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方向,建立以基础管网、道路系统、开敞空间为骨架的发展框架,以改变边缘区四处蔓延的局面;张锷(1991)建议由政府成立统一的开发公司,通过规划和公众干预来调整边缘地区的土地利用。

此外,俞兴泉(1989)、褚军(1989)分别探讨了边缘区的管理和规划问题。

1.2 1990年代中期以来城市边缘区研究进展

1.2.1 城市边缘区规划研究

  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大城市空间向四周扩张迅速,因此,城市边缘区的规划与设计以及村镇布局等问题引起了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关注。

  李和平等(2004)认为城市边缘区应采取有秩序的集中和疏散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提出了间隙式用地布局、混合用途的城市用地控制等规划手段;邢忠等(2003)认为城市边缘区的分期拓展的思路,应按照自然资源特定的生态价值和不允许建设的次序进行土地使用与控制,从而使城市边缘区的扩张循序渐进,始终处于城市发展的目标控制之中;郭春娥(2005)对天津中心城区边缘区的空间发展,提出了圈层控制、均衡布局、适度集中的规划策略;徐坚等以昆明市为例,通过城市边缘区的住环境、绿环境和水环境研究,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城市边缘区的生态规划问题。

  大城市的空间扩张不仅涉及城市边缘区的用地性质转换,而且影响周边村镇的发展与农村居民点的规划与改造。

刘韶军(2000)以河南省为例,从区位、农业、用地、人口及社会、工业、第三产业、景观空间等七个方面总结了经济不发达地区城市边缘区村庄发展特征,提出了村庄布局规划的基本思路和设计要点;胡智清等(2003)则以经济发达地区的温州、杭州等大城市为例,提出了分类改造、分区管制、分期实施的规划策略,认为城边村的改造不仅需要规划引导,还需制度和政策的完善;李瑞霞(2004)等针对资源型城市边缘区农村居民点的规划原则与规划策略作了探讨;赵蕾(2005)等探讨了城市边缘区小城镇的规划与发展导向问题。

  如何提高城市边缘区的空间利用效率也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龚兆先(2004)探讨了当有大项日落户区背景下要对城市边缘区的功能进行准确定位,在此基础上把主导功能贯穿于城市边缘区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何彬(2002)探讨了如何利用大型艺术表演节、文化贸易博览会以及综台性体育盛会等大型主题活动推动城市边缘区发展的设想;钱紫华(2005)等总结了我国大城市边缘区发展有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房地产发展模式、大学城发展模式、旅游发展模式模式、大型活动与大型设施引导模式等五种模式。

陈有川(1999)从城市产业转移、就业政策转变及网络化发展三个方面探讨了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对策。

1.2.2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问题研究

  城市边缘区是农业用地转换为非农业用地过渡地带,土地利用转换的机理也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陈浮(2001)等认为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外资大量进入、城镇人口增长等是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主要人文驱动因素;陈晓军(2003)以北京等城市为例,对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转换的动力机制作了研究,认为“市场力”和“政府力”的综合作用是推动城市边缘区土地用途转换的宏观动力。

此外,陈佑启(2000)也就城乡过渡地带土地利用的形成与演变机理做了研究。

  土地利用规划也是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研究的重点内容。

有多位研究者以重庆、福州、北京等城市为例,探讨了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原则、重点与土地利用模式。

陶陶(1999)等认为应通过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为中心城市的扩张提供“保障”、“疏导”与“控制”作用;韦素琼(2000)认为城市边缘区存在着土地利用稳定性差、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矛盾突出等一系列特殊的问题,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应该具有独特性,提出规划编制应遵循供给制约与引导需求、耕地保护、服从城市功能定位等三项基本原则;张侠(2002)就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动态规划管理系统的编制做了探讨。

1.2.3 城市边缘区的产业问题

  城市边缘区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发展问题也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龙开元(1999)提出,城市边缘区工业必须充分利用边缘区的资源,提高结构层次,通过加强规划力度以达到优化城市边缘区工业结构的目的。

有多位研究者探讨了城市边缘区的农业发展问题,韦素琼(2001)认为城市边缘区的农业正向产业化发展,同时又表现出高度集约化的趋势;宋虹(2002)认为,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边缘区具有发展观光农业的独特优势,应通过重点培植观光农业精品、优化布局等多种方式推动城市边缘区的观光农业的发展。

近年来大城市城郊旅游业的发展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吴必虎认为城市边缘区具有观光、度假、娱乐、康体、运动、教育等不同功能,是适合发展“短期游度假模式”的游憩空间;王云才等(2000)提出了城市边缘区旅游业发展的六种模式,即农园观光型、农园采摘型、森林公园型、浴场垂钓型、畜牧观赏狩猎型、乡村民俗文化型和综合观光型。

此外,庞振刚(2001)等多位研究者也都对此做了研究。

 

宜居城市:

城市边缘区发展的理念和目标

提到城市发展的理念和目标定位,近年来人们已经被山水城市、花园城市、生态城市、数字城市等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概念轰炸得云里雾里了,此时,“宜居城市”——一个体现真切人文关怀的城市发展理念,为城市边缘区的发展提供了高度理性的理念基础和目标导向。

  如何才能使城市边缘区成为人们的美好家园?

深刻理解“宜居城市”的丰富内涵并以此作为城市边缘区发展的理念基础,难题将能够破解。

系统的“宜居城市”理念是由生态观、文化观、人文观、公平观、效率观共同构成的、有机的理念系统。

生态观要求城市的开发遵循生态规律,根据当地的生态特性,充分利用生态的自净与自我循环系统。

人文观则要求城市开发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思想:

道路和建筑需采用人文尺度,即兼顾视觉舒适、使用便利和土地的集约利用;居所和社区环境设施的设计需尊重居民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

文化观: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城市特色的基础,城市开发需挖掘、利用并发扬当地有价值的历史文化传统,特别应当为那些民间色彩浓重的文化活动,提供展示的空间。

公平观:

当前应当特别注意防止公共空间的过度私有化,保障全体居民能够平等地享有公共活动空间。

效率观:

居住区与就业区之间需保持合适的距离,以利于居民就近利用城市的就业机会,减少通勤量;建立复合型的城市交通系统以及零换乘平台等等。

  在此理念基础上,城市边缘区的发展目标便十分清晰:

她将是一个实现城市居民多样化生活需求的“第一生活圈”,居住、就业、生活、学习、社交都能够在适度的空间半径内实现;并且,她还将以其优美的环境、适宜的密度使居民舒展忙碌的身心。

一.新城市主义理论的核心理念

  反思批判现代主义,借鉴二战之前城市住区的发展模式,力图使现代生活的各个部分重新成为一个整体,即居住、工作、商业和娱乐设施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紧凑的、适宜步行的、功能混合的新型社区。

 

二.新城市主义可资中国目前城市建设(尤其住区建设)借鉴的理论要点:

  1有限规模

  或者表述为有边界的发展方式

 

  在城市层面,结合中国国情,以下是最有思考意义的几种规划理论与实践模式:

 

  1)“涟漪模式”——其发展形态可以形象地称为“摊大饼模式”或“涟漪模式”:

城市就像投石于水中激起的涟漪,由城市核心区层层向外扩展推进。

这是目前国内城市普遍的城市发展形态,尤以北京市区最为典型。

对于中小规模城市来说,这种模式尚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合理性。

但是如果不顾城市规模的不同而简单滥用,“涟漪模式”将对人口高度密集的特大城市发展带来城市发展极大的破坏和内耗。

 

  2)“卫星城模式”——实践表明:

“卫星城模式”理论对于指导特大城市在扩张发展的同时保持城市结构与运转的良好状态卓有成效。

譬如:

北京远郊县对于北京市区就是一种卫星城关系。

其典型范例如英国伦敦的哈罗新城。

“卫星城模式”的着眼点是城市运转战略问题。

 

  3)“TOD模式”——新城市主义的主要理论构成之一。

由“步行街区”发展而来,强调混合土地用途,并以公共交通为规划原则。

从交通站和商业组成的核心地区到社区边界不超过600米的步行距离,将居住、商业、办公和公共空间组织在一个步行的环境中。

通过公共快速交通组织起来的网络将多个TOD社区组织在一个合理的区域发展框架系统内,各个TOD社区之间保留大面积的绿化开敞空间。

“TOD模式”的着眼点是人性化基础上的城市结构问题。

 

  在住区层面,建立“5分钟”规模规划理念

  新城市主义“TND模式”(TraditionalNeighborhoodDevelopment)提出的传统邻里住区的规模以“5分钟”步行距离——400米为半径确定住区的规模基础。

  对于国内住区建设来说,“5分钟”规模对于大盘开发极有价值,是理解确定住区规划整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的理念。

 

2多样性

  系指城市住区功能的多样性组成。

  功能分区理论自《雅典宪章》发端,经过在世界范围多年来的城市实践,其弊端日渐清晰暴露出来,其后经过《马丘皮克丘宪章》修正,到《北京宪章》成文之时,简单化、教条化的功能分区理论开始受到全面反思。

新城市主义的功能复合——居住、商业、办公和公共空间有机复合——就是人类在城市功能结构方面认识的一大进步。

  对于国内住区建设来说,新城市主义的多样功能复合尚存在很多客观限制,比较普遍可行的方式是:

住区住宅及与其相配套的学校、托幼、会所、商业街在规划设计中进行多样灵活的有机渗透结合,以求成为住区内人性尺度、社区感、生活活力的良好规划结构基础。

 

3人性尺度

  住区规划重新恢复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尺度。

  大到城市单元、住区规划,小至街道宽度、建筑体量,凡此一切都以人的步行舒适度为基础依据。

如:

“TND模式”的“5分钟”规模、400米半径等。

 

4社区感

  社区感是传统小城最具魅力的居住环境因素之一。

  反思:

在北美,“边缘住区”片面崇尚个体与私密性,布局分散,以汽车为基本交通手段与住区空间经纬,多类型的步行空间系统——街道、广场、商业街日渐式微,适宜居民交往环境稀少,邻里关系淡漠,带来公共生活的丧失。

  新城市主义主张公共空间重新成为住区建筑与空间的焦点和邻里活动的中心,重归具有归宿感、领域感的社区。

这对于国内住区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5生活活力

  对于住区建设来讲,主要是利用会所、商业街、景观、步道、建筑等具象元素在布局特征、风格色彩、空间尺度等方面进行整合,尽量为住区生活环境创造生活活力。

 

6有机更新

  主要针对的是旧城改造。

  对于新区建设来讲,主要是对于用地现状地表植被、水塘、湿地等尽量在规划中进行结合利用。

 

三.新城市主义理论中在现状中国难以融入的内容:

  1高建筑密度内涵(居住分异)

  2就业与居住共生

  3公众参与

一、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动力机制

  1.现代生产力发展对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驱动机制。

从内涵上看,生产力发展具有四方面的含义:

一是数量的增加,表现为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数量的增加;二是质量的提高,表现为劳动者知识的丰富、智力的提高、素质的改善和能力的增强,劳动工具的先进性、经济性、可靠性的提高,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的扩展与深化;三是结构的改善,表现为生产力诸要素在地域空间分布上的调整和优化;四是流动性的提高,表现为生产力要素在城乡间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的合理流动。

  从地域上看,生产力发展包括城市生产力发展和乡村生产力发展。

城乡生产力共同发展的结果是,城市要素和乡村要素在城市边缘区的集聚、交叉、渗透和融合,驱动着城市边缘区的形成演变。

  2.科学技术进步对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驱动机制。

现代生产力发展是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驱动力。

根据生产力乘数原理,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科学技术。

可见,科技进步能够产生促进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倍增效果。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发展历程来看,科技进步对它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推动城乡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形成城乡要素在地域空间上的流动与配置这一途径来实现的。

  二、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传导机制

  1.交通对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传导机制。

交通条件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既增加了城市联结郊外的等级公路、高速公路、地铁和轻轨的里程,又增加了公交车、出租车和私家轿车的数量与质量。

便捷的交通网络提高了城乡间的交通可达性,发挥着城乡要素在地域空间上的集聚与扩散的传导作用。

  2.通讯对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传导机制。

根据信息论的基本原理,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信息流驱动着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序流动。

那么,信息的快速传递、有效沟通和共享无疑是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过程中人口、产业、商业等城乡要素集聚与扩散的先决条件,而现代通讯技术的进步和通讯基础设施的完善使这一条件成为现实。

因此,作为信息传输渠道的通讯设施,同交通设施一样,在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过程中发挥集聚与扩散的传导作用。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通讯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电话、传真、手机、计算机网络等在城乡居民中日益普及,缩短了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间的空间距离,许多过去只有在中心城区才能办好的事,如今在郊外足不出户就可办成,在家办公也开始成为可能,住宅不再仅仅是工作之余的生活场所,也可成为工作场所。

  三、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促进机制

  1.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促进机制。

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产业结构不断演变的过程。

在经济发展研究中,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以“配第一克拉克定理”最为有名。

该定理认为:

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

库兹涅茨在继承配第和克拉克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后指出,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即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事实上,无论是“配第一克拉克定理”,还是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其背后都有一个隐含的前提:

即在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中,必须伴有相应的城市化进程。

因为,任何产业都要有自己的空间载体—产业的空间实现方式。

没有产业空间载体的变换,就不可能有产业结构的全面高度化。

反过来讲,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升级过程,必将导致产业空间载体的变换。

在产业结构的低水平期,城市和乡村都可以充当这个空间载体的主角,分别承担着城市和乡村产业的空间实现。

但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高度化,城市和乡村各自的承载能力受到限制,难以适应高度化发展的要求,需要寻求新的产业发展空间载体,从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的角度看,城市和乡村间的过渡地带成为最好的选择。

  城乡产业结构升级使城乡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得以优化,即资本结构、投资结构、劳动力结构、技术结构,以及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和资源供给结构得到调整,政府需求、企业需求、家庭需求和个人需求结构得到调整。

产业结构演进调整的过程同时也是人口与产业空间转移过程,它深刻地改变着产业布局的面貌,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的地域和方式。

  2.居民心理取向变化对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促进机制。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一动机—行为理论,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人们的需求层次将会沿着生理—安全一归属一地位一自我实现的顺序,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演进,并且那些未被满足的需求具有产生动机进而引导人们行为的作用。

  城市居民心理取向变化主要表现为对乡村田园生活方式的向往,对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人和大自然亲近的推崇。

城市规模的扩大带来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城市病”。

当人们不停地奔波在高楼大厦组成的峡谷中时,既离不开城市又对它无可奈何的矛盾心理日益突出。

一些追求绿色空间的人欣赏乡村生活的浪漫情趣,向往那里的葱葱青草和蓝天白云,开始了向城外迁移的行动,寻求新的居住、工作和生活空间。

这表明,大部分城市居民有到城市边缘区居住的意愿。

  城市边缘区,对外来农民而言,可以实现务工、经商、赚钱和体验城市生活的理想;对城市居民而言,既可把握城市的机会,又能享受到乡村生活的温馨。

可见,心理取向变化导致了城市居民由内向外的扩散和农村居民由外向内的集聚,而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就业优势和可达性使城市边缘区成为他们的最佳选择。

  四、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保障机制

  1.政策对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保障机制。

从我国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现实看,对其影响较大的政策主要有人口迁移政策、市镇建制政策和乡镇企业政策。

本节将重点分析人口迁移政策对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保障机制。

  建国初期,政府实行了城乡高度分割政策,严格限制人口流动,城乡界限分明,逐步形成了城乡二元化生活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开始对长期实现严格限制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户口迁移制度进行了逐步调整,为城乡要素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边缘区的集聚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依据。

  农民进城打工,大部分从事建筑、纺织等第二产业和修理、运输等第三产业。

一方面填补了这些行业劳动力空缺,另一方面促进了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民工潮繁荣了城市市场,改善了城市生活,带动了城市经济,进而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推动了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其结果是城市边缘区的形成和逐步有序发展。

  2.制度变革对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保障机制。

  

(1)住房制度改革对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保障机制。

随着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市场机制在住房的供应、分配、流通和消费过程发挥了主导作用,城市居民逐步摆脱了居住上对单位的依赖,拥有了自由选择居住地的权力。

但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是逐步从福利性住房分配过渡到货币住房分配,房价自然成为大多数居民选择居住地时首要考虑的因素。

就目前情况来看,城市市区特别是中心区的商品房售价远超出一般居民的承受能力,即使在分期付款和银行按揭帮助的情况下,大部分居民也只能望楼兴叹。

但在城乡过渡地带的城市边缘区,商品房的售价大大低于市区。

这无疑推动了城市人口向边缘区的流动。

  

(2)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对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保障机制。

城市土地价格的梯度变化和不同产业土地利用的比较利益导致了城市中心区“退二进三”的用地功能置换,大量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的工业、仓库和住宅纷纷外迁,其原有用地被收益率更高的商业、贸易、金融、旅馆、写字楼等第三产业所取代。

随着城市用地结构的变化以及CBD的优化,中心城土地使用价格日趋高涨,而城市边缘区较充裕的后备土地资源和较低的土地价格,以及较方便的通勤条件和较好的区位优势,成为房地产开发商和城市迁出产业寻求新发展空间的首选区域,住房和产业的外迁引致了城市人口的向外扩散。

  (3)投资对城市边缘区发展的保障作用。

资金既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催化剂,又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大量国内外投资为城市旧城改造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保障,加快了城市土地功能置换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导致了城市人口和第二产业向城市边缘区的扩散。

边缘区较低的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使生产力要素可以获得低成本、高收益的组合效果,成为国内外投资者较理想的投资区域。

国内外资金向边缘区的投入,为城市人口和产业外迁提供了配套资金,推动了城市边缘区用地功能的置换,促进了其土地增值和经济发展,增加了该地区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增强了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

  综上所述,国内外投资既促进了城市要素的向外扩散,又为其向边缘区扩散提供了保障,还诱致了外来人口向边缘区的集聚,为城市边缘区的形成和演变提供了资金保障。

  五、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实现机制

  综合可知,在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城市交通条件和通讯设施得以改善,城乡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城乡居民心理取向不断变;而人口迁移政策、住房制度改革和大量国内外资金的注入,引发和保障了城市的旧城改造和用地功能置换、城市边缘地区的土地增值和经济发展。

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城市要素自内向外的扩散和乡村要素自外向内的聚集,城市边缘区逐步形成和发展。

可见,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实现过程是一个城市要素扩散和乡村要素聚集的过程。

   近十几年来,由于经济与城市化的发展,耕地转化为非耕地的速度明显加快,造成了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