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名师教案2下5-《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6147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名师教案2下5-《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名师教案2下5-《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名师教案2下5-《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名师教案2下5-《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名师教案2下5-《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名师教案2下5-《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名师教案2下5-《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名师教案2下5-《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

《观察物体的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

【教学目标】

1.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能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观察物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通过欣赏独特角度拍摄的照片,激发发现美、创造美的热情。

【教学重点】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能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教学难点】辨认从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布老虎、照相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

同学们,老师刚买了相机,想请一位同学当模特,试试好不好用。

教师从前后左右四面为选中的同学照相。

谈话:

猜猜看,这四张照片照出来后一样吗?

为什么?

预设:

生1:

老师站的位置不同,拍出来的照片也不同。

生2:

老师是从前后左右四面拍的,所以拍出来的照片不一样。

小结:

虽然是同一个人,但是因为拍照时站的位置不同,拍出来的照片也就不同。

这节课我们就试着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

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生活入手,创设情境,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初步感知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样子不一样,并顺理成章的揭示课题。

二、直观感受,探究新知

(一)观察情境图,了解观察方位

1.出示情境图。

谈话:

瞧,他们是谁?

在干什么呀?

他们是怎样观察的?

2.学生观察图画,交流观察所得。

预设:

生1:

他们是站在老虎的前面、后面和侧面观察的。

生2:

小红站在老虎的前面,小刚站在老虎的后面,小丽站在老虎的侧面。

3.猜想一下他们看到的老虎可能是什么样子?

【设计意图】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明确三个人观察的角度,初步建立角度不同,结果不同的猜想,接下来的实际观察,是验证猜想,建立科学的认知。

(二)角色扮演,观察体验

1.谈话:

图中的三名同学有的从前面观察、有的从后面观察、还有的从侧面观察,到底看到的老虎是什么样子的呢?

想不想自己亲自瞧瞧?

现在从桌洞里请出布老虎,让它面对黑板坐好。

你能告诉布老虎你坐在他的哪一面吗?

那你看到的它是什么样子的?

观察好了,跟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观察交流,教师巡视)

2.谈话:

谁来告诉大家你观察的结果。

注意要说清楚:

你站在老虎的哪一面,看到的老虎是什么样的?

预设:

生1:

我坐在布老虎的正面,看到了它额头上有一个王字,两只大眼睛、两个大耳朵,鼻子、嘴巴和胡须,还能看见两条前腿和竖着的尾巴。

生2:

我坐在布老虎的后面,看到了它的大屁股,向上翘的尾巴,两条后腿和两只耳朵。

生3:

我坐在布老虎的侧面,看到布老虎的一只耳朵,一只眼睛,一面胡须,一条前腿一条后腿,以及背上的斑纹。

(结合学生发言,课件分别出示在不同面拍摄的布老虎的照片,让学生进行描述)

3.谈话:

为什么观察的是同样的布老虎,大家刚才说的却不一样呢?

预设:

生1:

他们看到的不一样。

生2:

他们站的位置也不一样。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本位观察,即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观察布老虎。

通过第一次尝试观察,让学生学会仔细地观察,准确地表达,并了解学生介绍正面、侧面和后面的知识。

三、实践操作,积累经验

1.谈话:

刚才我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只看到了老虎的其中一面,如果想看清楚每一面,有什么好办法?

小组同学一起想想看。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同学们,你们想到好办法了吗?

说说看。

预设:

生1:

我们转了一圈,换座位观察了布老虎的前面后面和侧面……

生2:

把布老虎转一圈,也可以看到它的每个面。

谈话:

既可以我们围着布老虎转一圈,也可以让布老虎自己转一圈,选一个你们喜欢的方法,从正面后面和侧面去全面的观察一下布老虎。

(学生选择方法进行全位的观察,交流,讨论)

2.谈话:

谁来说说自己看到的布老虎是什么样子的,让其他同学猜猜你是从哪个方向观察的。

(学生根据介绍的者的叙述进行判断是在布老虎的哪个面看到的)

3.谈话: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生1:

从前面、后面、侧面看到的老虎样子不同。

生2:

这只老虎,从不同的方向看,样子不一样。

谈话:

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也不同。

要想全面了解物体的样子,我们有必要进行全方位的观察。

【设计意图】全面观察,让学生想办法如何能观察到布老虎的前、后、侧面?

明确观察物体可以围着物体转一圈,也可以通过转动物体来看到不同的面。

在这一系列的观察动中,我让学生体验一个从静态到动态,从片面到全面的观察方法。

4.刚才我们从前面、后面、侧面亲自观察了,都了解了布老虎的样子,那图中三位小朋友看到的布老虎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请你连连看。

5.谈话:

现在请站在不同角度,为同桌拍照,描述一下你拍出的照片是什么样子的?

同桌互相说拍出照片的样子。

【设计意图】通过亲身感受、小组合作交流,亲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体验观察方位不同,结果也不同。

在此基础上判断三个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使学生很容易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样子,在学生的头脑中进一步加深印象。

在形式多样的知识应用中体验成功。

四、拓展应用,发展思维

1.乐乐和云云正在为熊猫拍照,你猜右面的照片分别是谁拍的?

(连线)

2.他们分别看到的是哪一面?

连一莲。

3.下面的三张照片,都是在小狗的哪一面拍的呢?

预设:

生:

第一张是在前面拍的,第二张是在侧面拍的,第三张是在后面拍的。

4.谈话:

观察图片,小鸟和小猫是在什么位置观察房子的?

预设:

生:

小鸟在上面看,小猫在前面看。

谈话:

除了可以从前面、后面、侧面观察,有时我们还会从上面观察。

判断右面的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5.淘气和兰兰都在茶壶的侧面,他们看到的茶壶样子却不一样,你知道这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

谈话:

虽然都是侧面,但是看到的样子也不一样,而且方向相反。

【设计意图】在练习的设计上,我安排了三个层次。

首先完成课本内容的连线,这是多方位的一种对应练习。

其次设计了观察一个上面和前面的活动,判断小鸟看到的是那幅图。

第三,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位置与所见物体形状的关系,出示了同一杯子不同方位的两幅图片,让学生猜测观察者是在杯子的哪个方向观察的,由此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6.出示欣赏独特角度的图片,谈谈自己看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独特角度的照片,体会到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发现美、创造美的热情。

五、总结收获、积累经验

谈话:

这节课,我们从不同位置观察了物体,说说自己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预设:

生1:

我知道了可以从前面、后面、侧面、上面观察物体。

生2:

我知道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的样子也不同。

生3:

我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图片,感觉很美。

生4:

我们在观察的时候,可以转圈看,也可以让小老虎转圈。

谈话:

生活中我们随时会用到观察,学会观察,你就会对事物了解的更全面,有时还会发现另一种美丽。

课后请大家选择生活中其他的物体,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看看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总结,积累一些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当堂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