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8语言运用之图文讲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60916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8语言运用之图文讲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专题18语言运用之图文讲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专题18语言运用之图文讲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专题18语言运用之图文讲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专题18语言运用之图文讲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18语言运用之图文讲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docx

《专题18语言运用之图文讲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8语言运用之图文讲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18语言运用之图文讲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docx

专题18语言运用之图文讲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

专题18语言运用之图文(讲)

讲目标

1.了解高考语言运用图文转换类试题考纲要求及常见题型。

2.掌握高考语言运用图文转换类试题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

讲考点

★考点一:

画文转换

【真题导航】

1.(2015年高考天津卷)下列三幅劝阻吸烟的手势图,你认为哪一幅最好?

请结合图像说明理由。

要求70字左右。

(5分)

【答案】喜欢第二幅,“不可以”从受众客观感受出发,明确禁止吸烟者的行为,警示效果明显。

第一幅“我介意”以个人不适体验来引起吸烟者的自觉行为克制,太过委婉,不易起到提醒作用;第三幅则太过强硬,让人不乐于接受。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高考语言运用题是高考命题人最煞费苦心的题目,它们贴近教材、贴近生活,既强调回归教材,又重视把握时代脉络,取材现实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

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观点,即哪一幅好,然后分析好的原因,也可以与另外两幅比较分析,注意语言表达的鲜明、连贯、得体。

2.(2015年高考湖北卷)欣赏右边的天鹅戏水图,围绕“早春”,写一首小诗或一则短文。

要求:

①突出景物特征;

②语言表达鲜明、生动;

③不超过80字。

(4分)

【答案】答案示例一:

一池水融融,几丝柳依依。

天鹅知春暖,悠游自在啼。

答案示例二:

东风轻拂,柳条上钻出了片片嫩叶,丝丝柔条,袅袅依依。

几只黑天鹅伸着长长的脖子,如公主般雍容优雅,在一池碧水中自在地嬉戏,悠然地游弋;绿水微漾,泛起圈圈涟漪。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 本题属于图文转换题,要求考生为“天鹅戏水图”写诗或配文。

考生熟悉“早春”,见天鹅戏水、杨柳依依,当记起“曲项向天歌”“春江水暖鸭先知”、“二月春风似剪刀”等佳句。

题干要求写小诗或者短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文体,抓住早春,天鹅戏水的特点,联系熟悉的诗歌内容作答。

【考点解读】

  “画文转换”指的是按要求将画面内容转换成文字。

这类题目从选材来看,包括图片和漫画两种形式,图片一般是关于某一内容的照片,漫画多从生活现象和政治事件中取材,通过变形、夸张、比拟、对比、象征等表现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

高考命题主要考查概括画面的内容,揭示画面寓意、拟标题、谈看法、描写画面、根据画面写对联等。

【规律揭示】

本考点题型一般为主观表达题,分别要求考生描述画面、揭示寓意、根据画面内容谈看法、依据画面内容写文字等。

体现出与“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扩展语句”等考点结合起来考查的特点,综合程度越来越高。

试题选材的应用性、生活性越来越强,比如2015年天津卷发表对“劝阻吸烟的手势”的看法等。

2017年高考会更加突出综合考查的趋势。

【技巧指导】

1.熟悉高考,掌握规律。

历年高考的“画文转换”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

一方面通过复习可以了解高考常考题型及选材范围;另一方面,可以掌握高考试题命制规律,了解常见错误答题类型,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2.关注社会,多思勤练,掌握方法。

这个考点注重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表达能力,与社会现实结合紧密,所以平时复习中应广泛关注社会现实,勤于思考,注意积累,增加材料储备,同时勤于练习,注意总结规律,在训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3.掌握画文转换类题目答题技巧:

(1)画面描述题

①仔细观察整体画面:

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人物的服饰、动作、表情,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

②抓住特征客观描述画面:

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详细描绘,描述时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进行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③注意说明的顺序:

对于漫画的说明,在整体上要做到“总──分──总”,即起笔一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再用一句话点出漫画寓意。

介绍人物时,可按照“穿着(从上到下)──动作──神态”这样的顺序进行说明,自然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2)揭示寓意题

①细看画面构成,明确画面指向。

②找准讽刺、颂扬的对象。

(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③联系现实,运用联想想象,揭示本质。

(画面——社会生活,物——人,人——一类人)

④表达要简洁明了,含义要囊括所有画面,可选用“反映”“讽刺”“揭露”“批评”等词语作为概括寓意谓语中心词。

(3)拟写标题

①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

②可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

③拟题可直接以讽刺主体命名。

(4)编拟公益广告

①内容上:

指向明确,用语恰当。

②表现形式上:

多用修辞,简洁押韵。

【能力热练】

1.【2017届福建龙岩五校“上杭、武平、漳平、长汀、永安一中”高三上半期考】下面是一幅公益广告图片“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孙的井”,请简要介绍图片的主要内容并揭示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5分)

【答案】图片以三口井为主体,每口井都配有一个木桶,而打水的绳子依“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孙的井”的顺序大幅增长。

(2分)寓意:

人们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地下水资源日渐匮乏。

呼吁人们要合理开发、利用和珍惜水资源。

(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典例拓展】对于图形(主旨)寓意,总体思路:

多角度联想,按要求答题。

联想的多个角度:

一、主题。

徽标名称中关键的一个字的汉字或拼音首写字母一般会出现,图形和颜色也会为主题服务。

二、文字。

1.汉字。

如第六届竹文化节节徽中有个写意的汉字“竹”,北京奥运会标志中国印里有个汉字“京”,中国探月工程标志里有个汉字“月”。

2.阿拉伯数字。

如第六届竹文化节节徽总体上形成“6”,还有一个隐含的“6”,就是6片竹叶。

3.英文及首写字母。

如中国中央电视台台标是“CCTV”。

4.汉语拼音首写字母。

如洛阳电视台台标表面是“TV”,实际是变形的“洛阳”的拼音首写字母“LY”;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会徽里有“残疾人”的首写字母“CJR”。

5.汉字的分与合。

如中国公民道德标志里,总体是个“公”字,分开看,上面是“人”字,下面是“心”字形,说明公德心体现人内在的素养。

三、图形。

1.图形的多方面含意。

比如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中,那只手掌又像一条河流,象征滴水成河。

其实那滴水也可以解释为像眼泪,如果不节约用水,我们的最后一滴水,就是自己的眼泪。

只是因为2013年新课标二卷的这个题目中限定不超过70个字,写不下而已。

(那只手放在别的徽标里,也可能表示白鸽或字母“S”。

)2.图形的分与合。

比如2013年新课标卷的中国环境标志的外围是十个环,但不能孤立去看这些环,还要看到它们环环相扣、象征共同保护环境的一面。

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在洛阳举办)标志中间总体有朵牡丹花,分开看是蝙蝠,“蝠”与“福”谐音。

3.图形的阴与阳。

比如全国妇联会徽中间,总体是朵花,而阴处是三个“女”字的旋转重叠,阳处是三个“W”,而“W”是英语“Woman”的首写字母。

四、图与文的结合。

比如北京奥运会标志中国印里的汉字“京”同时也是个跑动的人的形状;中国探月工程标志里的汉字“月”中间两横是两个脚印,表达登月的目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会徽“残疾人”的首写字母“CJR”组

成轮椅形状;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标志的汉字“文”同时是条龙,龙尾上还有长城。

中国环境标志则是由“环”形想到环境、环保。

沈阳全民读书月标志总体是“S”,“S”既是“沈阳”的“沈”字的拼音首写字母,也是“书”字的拼音首写字母;分开看这个“S”,又是打开的两本书,两书中间还有只眼睛。

五、颜色。

高考试卷虽然是黑白的,但颜色在题干中会有提示,所以还是要注意。

比如北京奥运会标志和中国公民道德标志呈红色,总体上都是中国印。

2013年第六届东亚运动会会徽的红绿蓝三条彩带,既是凤尾,又比喻赛场跑道。

第六届竹文化节节徽整体为绿色,意为“绿色环保”、“绿色生活”。

2.【2017届贵州思南中学高三上半期考】下面是一幅名为《拾脚印》的漫画,请概述画面内容,并说明其

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5分)

【答案】(6分)答案示例:

一个人背着箩筐,在捡拾他人留下的“脚印”,因为“脚印”太多,所以累得满头

大汗。

寓意:

对他人的经验要学会选择,否则会成为一种负担。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2017届湖南衡阳八中高三上第四次月考】下面是一则关于2016年美国大选的政治漫画,请把画面的内容及含义用文字表述出来,要求:

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60字(含标点符号)。

(6分)

【答案】该题考查学生描述漫画内容和理解漫画的寓意的能力。

内容:

漫画由一头大象和一个人组成,大

象红身子,蓝脊背,背上有三个白色的五角星,大象的红鼻子正喷水自洗,一位黄头发的人正站在大象旁

边正打着手势不停讲话(发表演讲),口中喷涌出大量的水,淌了一地。

含义:

讽刺了共和党竞选人能“喷”,

毫无顾忌地发表言论,演讲内容水分多,共和党的主张多不切实际,难以兑现。

【解析】

【试题分析】题目有两问,前一问要求描述画面内容,后一问要求回答漫画寓意。

“驴子”是民主党的党徽,

“大象”是共和党的党徽。

画面由喷水的大象和喷水的演讲者组成。

抓住特点,按照一定客观描述即可。

第二

问,含义即寓意,画面很鲜明地讽刺了共和党人和共和党的能“喷”的特点。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如何描述画面?

解题要领:

仔细观察画面。

漫画的构图,辨清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人物的

服饰、动作、表情,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

客观描述画面。

描述漫画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

不可超越漫画所给的图文信息进行浅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注意说明的

顺序。

对于漫画的说明,在整体上要做到总、分、总,即起笔第一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

容。

介绍人物时,可按照穿着(从上到下)、动作、神态这种顺序时行说明,自然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分析画面组成,大象和人,大象的外形特点,色彩图案,喷水的动作;人正地演讲,口中喷水,淌了一地。

理解漫画的寓意,细致观察漫画内容,

(1)找出对象.

(2)思考讽刺或颂扬的原因。

(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

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注意夸张、变形之处,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3)联系现实,由物到人。

想象要合理。

大象是共和党的标志,竞选中代表共和党正在演讲的竞选人演讲

内容水分多,水头大。

4.【2017届浙江慈溪市高三上11月联考】阅读下面的图画,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5分)

(1)读了这幅图画,你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3分)

(2)给图画拟一个标题。

(2分)(不超过6个字)

【答案】

(1)有些担子是生活的必需,唯有坚持背负才能最终到达彼岸;如果投机取巧地欺骗生活,终将要被生活遗弃。

(意思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2)背负/ 懂得背负/ 捷径/ 人生没有捷径……(意思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对于图形寓意,总体思路:

多角度联想,按要求答题。

★考点二:

表文转换

【真题导航】

1.【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下面是某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

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6分)

【答案】示例:

本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开设旗袍、围棋、国画三个讲座,并开展三项活动:

利用体育

课体验太极拳,利用手工课体验中国结和剪纸艺术,年终举行进行太极拳表演和作品展示。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识图表,源信息——分层次,找关联——作归纳,精表达。

2.【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下面是某校团委“中国梦演讲赛”工作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6分)

【答案】示例:

“中国梦演讲赛”拟于5月4日举行,赛事需要组织和宣传。

组织工作需要联系报告厅,选拔20名参赛者,

最后评出6个奖项;宣传工作包括出海报、组稿,并在学校网站和校报报道。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题干要求对所给的框架图进行解说。

首先要把握框架图的结构,这幅框架

主要由四个层次组成,每个层次又分别包括若干内容;分清这些之后,然后按照由上往下的顺序逐层介绍。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要注意如下问题:

1.看清楚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

比如本题,陈述的

对象是“中国梦演讲赛”。

2.把握概念间的关系:

方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流程中的关键环节。

(不能遗漏)带箭头的横线展示着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

横线上的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

间)发生关系的方式,起过渡和连贯作用。

3.分析几个概念在整个事件或行为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分

析其间的关系,看是否属于因果、条件、递进、并列、转折、承接等。

根据此来选定过渡词语或关联词语

实施连缀。

【考点解读】

“表文转换”就是要求考生具备对图表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将图表中包含的信息用适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说到底仍是在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综合能力。

表文转换题中的“表”一般包括四种类型:

表格、坐标曲线图、柱状饼式图、生产流程图。

【规律揭示】

命题方式主要有填充式和结论式,分别要求考生给图表加标题、解说图表内容、针对图表做出合理的分析得出正确结论,有的还要分析得出的的结果所代表的意义。

一般为主观表达题,体现出与“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扩展语句”等考点结合起来考查的特点,综合程度比较高。

试题选材的应用性、生活性越来越强。

2017年高考会更加突出综合考查的趋势。

【技巧指导】

1.熟悉高考,掌握规律。

历年高考的“表文转换”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

一方面通过复习可以了解高考常考题型及选材范围;另一方面,可以掌握高考试题命制规律,了解常见错误答题类型,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2.关注社会,多观察勤思考。

这个考点注重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表达能力,与社会现实结合紧密,所以平时复习中应广泛关注社会现实,勤于思考,注意积累,增加储备,同时勤于练习,注意总结规律,在训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3.掌握表文转换类题目答题技巧:

(1)注重整体阅读。

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找出关键词。

(2)重视数据变化。

正确处理图表中的相关数据,通过恰当的运算,找到数据之间的关联,要特别重视数据变化的细节,注意数据纵横变化。

(3)注意图表细节。

图表中的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

如图表下的“注”或图象中的细微之处,标题和文字等。

(4)把握考题要求。

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

这样,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如“直接表述图表信息”,题干中往往有这样的一些标志性词语:

“用文字表述出来”、“确切表述图表的内容”等。

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要直接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

而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

“该图表表明(说明、证明)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等。

【能力热练】

1.【2017届安徽蚌埠二中高三上期中】下面是对部分幼儿和中小学生就“在网上遇到不良内容,首先和谁说”这一问题开展调查的统计表,请写出该表反映出的两个现象,并据此提出一条建议。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6分)

年级

妈妈

爸爸

同学、朋友

谁也不说

幼儿园

65.6%

24.1%

3.6%

9.4%

小学

54.6%

21.3%

8.7%

14.6%

初中

24.4%

9.9%

35.5%

27.9

现象:

(4分)

建议:

(2分)

【答案】现象(4分)①在网上遇到不良内容时,各个阶段的孩子和母亲的交流都多于和父亲的交流。

②随

着年龄的增长,与父母的交流减少,与同学、朋友的交流增多,甚至谁也不说。

(每点2分)

建议(2分)父母尤其是父亲应多陪伴孩子,了解孩子,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表格分析的题目,注意分析各项的数字,然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结论。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统计表的分析注意标下的说明,然后进行比较,注意数字之间的比较,此题注意题目“在网

上遇到不良内容,首先和谁说”,其中重点注意较大的数值和较小的数值。

2.【2017届甘肃会宁一中高三上第三次月考】下面是我市一所高中创设的一种课堂教学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30个字。

(6分)

【答案】该教学流程分为问题、探究、迁移、拓展和小结五步:

第一步提出问题,包括自主学习、课堂调

查、问题界定三个环节;第二步探究学习,按照合作探究、小组汇报、归纳建构进行;第三步知识迁移:

包括巩固训练、课堂观察、适时补差三个环节;第四步知识与能力拓展,第五步课堂小结。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重点考查流程图。

答题时,注意题目要求,看清楚流程图陈述的对

象;看清箭头指向或事物的发展方向;然后把握各步骤之间的关系,条件、因果或转折等。

根据大箭头的

方向,此教学过程主要有五大步,然后分别又有几个环节,表述时要信息完整,语言通顺。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框架图的图文转换,一定要细心观察框架图的构成要素,看清它由几部分组成,先后顺序是

什么,分清先后主次,然后明确流程图的主题,陈述时注意衔接词。

比如该题要先总说问题、探究、迁移、

拓展和小结五步,然后再对这五步按先后顺序一一分别介绍。

3.【2017届广东广州铁一中高三上10月考】波特尔与罗勒尔曾提出一种激励模式(如图),请你使用简洁语言概括表述这种激励模式(不超过50字)(6分)

【答案】用激励来激发努力;如果又有正确的方向和必备的技能,势必产生绩效;而公平地评价绩效,又

能使人感到满足,进而形成自觉的努力。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的题目主要是概括图文反应的内容,针对反应的内容提

出自己的建议等类型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

用激励来激发努力;如果又有正确

的方向和必备的技能,势必产生绩效。

4.【2017届黑龙江哈六中高三12月考】阅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完成后面的问题。

(5分)

(1)从表中看出该地人口的特点是:

①;②;③。

(2)针对65岁以上人口比率不断攀升的情况,提出你的建议:

【答案】

(1)从表中看出该地人口的特点是:

①人口出生率明显逐年降低;②青壮年人口增加,儿童数量

减少;③老年人口逐年增加。

(2)针对65岁以上人口比率不断攀升的情况,提出你的建议:

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使老有所依、

老有所养;②计划生育政策亟需调整。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的题目主要是概括图文反应的内容,针对反应的内容提出自己的建议等类型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

提出的建议要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有可操作性。

如建议: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使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计划生育政策亟需调整。

★考点三:

徽标转换

【真题导航】

1.(2015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标志整体呈圆形,既体现民族团结、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也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B.标志中的太阳神鸟图案动感很强,既体现中国文化强大的向心B.标志中的太阳神鸟图案动感很强,既体现中国文化强大的向心力,也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C.标志中的神鸟与太阳光芒的数目,暗合中国文化中四季、四方、十二生肖、十二时辰等元素。

D.标志中光芒四射的太阳,既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也象征着我国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象征着我国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不当。

“四鸟绕日”金饰2001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画面是四只神鸟围绕着太阳飞行,专家也将其命名为“太阳神鸟”。

这是本世纪中国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

国家文物局2005年8月16日正式宣布采用金沙“太阳神鸟”金饰图案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既是文化遗产标志,可知,不会象征“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本题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语言简明准确,沿用了14年图文转换类题目的命题形式,并由“选贴切的一项”改为“选不恰当的一项”。

所选材料“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属于徽标。

徽标类题目历来有一定难度,但本题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有效降低了难度。

正确理解徽标的含义,可联系主办地(注意联系特色景观或特产)、活动主题、徽标中含有的图形和文字来分析。

本题所考徽标是“中国文化遗产”标志,考生可以联系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扬来分析其内涵,再对照选项采用排除法可得出答案。

2.(2015年高考新课标1卷)下面进中国邮政为保护地球水环境发行的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耍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6分)

【答案】该图由地球、清流、鱼、手和浊流构成。

地球上的各种鱼在清澈的水流里游动,人类之手正在阻挡排向清流中的污水,整个图形表达了人类保护水环境、拒绝水污染的决心。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本题通过图文转换,来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试题材料也就是图形,几个组成部分简洁明了,稍加注意即能写出构图要素;图形构成的几个部分,以手作为切分点,再结合题干的相关内容,写出寓意也不是很难。

由此看试题材料还是比较好的,如是色彩再鲜明一些,比如彩色图片效果会理好一些。

再就是本题的题干很好,给考生的提示,答题内容,答题要求都具体而明白,尤其是图形的目的说明,对考生说明图形的寓意帮助很大,命题者还是处处为考生着想的。

【考点解读】

徽标,即徽记、标志,指任何被设计成图形的视觉展示,如各类组织的会徽、企业商标等。

它一般采用变形和象征的手法表达固定的意义和内涵。

徽标的特点是寓意于形、言简义丰。

因此解读徽标,一定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

【规律揭示】

该考点题型有客观选择题和主观表达题两种,一般要求考生揭示徽标寓意、描述徽标构成元素,结合徽标写文段。

体现出与“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扩展语句”等考点结合起来考查的特点,综合程度较高。

2017年高考会更加突出综合考查的趋势。

【技巧指导】

1.熟悉高考,掌握规律。

历年高考的“徽标转换”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

一方面通过复习可以了解高考常考题型及选材范围;另一方面,可以掌握高考试题命制规律,了解常见错误答题类型,提高答题的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