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1.docx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1.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1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绪论
1、文化的本质:
自然的人化
2、文化的含义:
(1)广义文化:
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2)狭义文化:
专指语言、文字、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3、文化的分类:
(1)二层次:
内隐文化、外显文化
(2)三层次: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3)四层次:
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4、文化的特征:
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阶级性、统一性
5、中国文化:
中华民族在东亚大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的文化
6、中国传统文化:
1840年以前中华民族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7、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1)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
(2)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
(3)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8、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化因素:
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以人为本的道德理想;贵和尚中的行为准则
简答题
1、广义应把握的要点是什么?
①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足以人为中心的概念;②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③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狭义文化应把握的要点是什么?
①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②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③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4、中国文化形成为一种统一的文化,其原因有哪些?
①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上古的青铜文化,各民族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②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③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5、文化传统具有哪些特点?
答:
文化传统是贯彻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其特点是,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
它是在传承中积淀下来的,是历时的产物,又在每一个时代产生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形式特点;因此,它带有各时代的普遍特性,又综合了不同时代的多方面的内容。
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
6、文化传统对社会发展所起的正面作用和负面作用各是什么?
答:
文化传统既有对社会发展起正面作用(积极作用)的,也有对社会发展起负面作用(消极作用)的。
前者是文化精华,是优秀的传统;后者是糟粕,是不良传统。
对文化传统一律否定,采取虚无的态度是不对的;不加分析,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也不是正确的态度。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1、中国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结构
2、中国传统文化特征:
(梁漱溟)①广土众民;②民族融和;③历史长久;④动力不明;⑤久滞不进;⑥宗教淡薄;⑦家族制度;⑧科学不进;⑨无平等法制;⑩道德浓重;⑪是天下国;⑫无兵文化;⑬孝文化;⑭隐士文化
(季羡林)综合思维
农耕型:
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决定
人伦型:
注重人际关系和道德修养
融合型:
能够求同存异和同化融合
3、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1)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3)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4)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4、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1)优越的地理环境为中国文化的发生、发展和延续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独特多样的地理形势为中国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条件
(3)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性格的关系
5、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影响
(1)促进了工具的进化和科技进步
(2)人的文化观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
6、中西地理环境的比较:
中国:
内陆外海、大河文明、农业文明(血缘关系、群体本位)
西方:
陆海相间、海洋文明、商业文明(利益关系、个体本位)
简答题
1、中国地势和地形的特点是什么?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差悬殊,形成“三级阶梯”。
2、中国五千年气候的变化大势分为几个时期?
五六千年来,中国气候的总趋势是由温暖转向凉爽,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幅度不同。
3、中国地理的整体牲是什么?
(1)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在一起。
(2)地理通道四通八达,形成了便利的交通。
4、中国文化发展的迟滞为什么始开元明清时期?
答:
因为元明清时期南北对峙有了新的变化,已经不是像宋金时期那样,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剧烈的民族融合同时并举,而是统一的国家出现了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的局面。
但处在北方的王朝政治中心,它的立国精神都是陈旧的重小农经济的,因此它从来不懂得在国家策略上保护南方经济的发展势头,从而使南北对峙,变成了政治与经济的对立和矛盾。
所以说,中国文化发展的迟滞是从元明清时期真正开始的。
5、简述中国古代九州的地理划分?
答:
《尚书禹贡》以山川为标志,将天下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
古济水、黄河之间为兖州;渤海、泰山之间为青州、黄海、泰山、淮河之间为徐州;淮河以南、大海以西为扬州;荆山(今湖北南漳县)以南、衡山(在湖南)以北为荆州;荆山以北、黄河以南为豫州;华山以南;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为梁州;西河(陕西、山西之间的黄河)以西、墨水(具体所指不清楚,大致为陕、甘、青交界地带的河流)以东为雍州;西河以东;东河(流经河北平原的黄河)以西为冀州。
6、先秦时期是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是哪些区域文化经过汇集融合,最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基干的?
答:
先秦时期主要有三大区域文化,即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的法家文化和源于南楚的道家及楚辞文学。
它们后来经过汇集融合,最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7、司马迁在《史记》中是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几大基本经济区来论述地域文化习俗的?
答:
司马迁在(《史记》中是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来论述地域文化习俗的。
这四个地区是:
关中地区、山东(大致包括先秦时期秦国以东的六国)地区、龙门一碣石(从山陕交界南端到河北东北部一线)以北农牧交错地带和江南地区。
8、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三大成就是什么?
它体现出劳动人民的什么精神?
答:
土地的开垦、水利的兴修、运河的开凿,是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三大成就。
它是古代“正德、利用、厚生”精神和劳动人民勤劳、智藏的体现。
9、古代起到保护环境作用的措施有哪些?
答:
古代起到保护环境作用的措施主要有:
①农忙季节,不征调百姓服役,以保证粮食的丰收。
②在大池塘捕鱼,不用过密的鱼网,以保护色类繁殖。
而一些大规模的狩猎活动,一般都是安排在秋冬季节进行,也是为了保护兽类的繁殖;
③砍伐树木要按一定的时候砍伐,朝廷甚至禁止擅自砍山林,并把山岭资源归王朝所有,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森林不受滥砍滥伐的伤害。
④皇家大量修建大规模的园囿和灵寝,也对保护环境起了相当的作用。
⑤由政府提倡和领导植树造林运动,使全国进行大面积绿化;
⑥在西北地区广建牧马的场地,使唐朝中期以前的黄土高原地区有良好的植被状态。
六、论述题
1、试述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位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
关中地区及晋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中国显得十分重要。
关中地区是四塞之地,黄河在它的西、北、东三面环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西北有六盘山、贺兰山,北有阴山山脉,东有吕梁山脉及潼关之固,此地还有泾水、渭水流过,真可谓是沃野千里,山河表里。
而且此地南接巴蜀汉中,东连伊洛地区,有富裕的经济后方,有方便的交通,进可攻退可守,所以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历史上的许多王朝都在这里建都,如周、秦、汉、唐等朝代,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
晋北地区坐落在山西高原之上,山西高原的东西两侧是太行和吕梁山,中间夹着一条宽平的汾河谷地。
谷地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南与渭河平原相接,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据说尧舜时期就曾在谷地的偏南地区建立过都城。
而晋北地区又与蒙古高原相连接,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人中原地区的要路、再加上太行山脉中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地区,所以历来就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
总之,正因为关中及晋北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重要,不仅使大量的人群聚集在这里,而且又使便利的交通让各地域之间进行相互的文化交流,因此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为什么说地理通道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
答:
中国的地理通道,虽然地形多样,山岭众多,但不论多么险峻的地势,几乎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发生过人群交流的。
由古地理专家从新石器文化遗址的分布,得出这样的结论:
大致沿渭水、黄河、济水一线,从遥远的古代,就形成了一条联系东西的交通线。
与这条东西线相交,还有三条南北方向的交通线,一条在太行山以东不远,北起河北的曲阳,南至河南的新乡,都有仰韶和龙也两个时期的文化遗址存在。
另一条在太行山西侧的汾水流域,更西的一条,则在今陕西境内,南起西安,向北穿山越岭,北达榆林、府谷一带。
从中原向西南、东北也都有着可能形成交通的便利条件。
这些都形成着中国大陆内在的统一性。
因此我们说,没有交流就没有文化的发展,交流的范围及交流者之间差异越大,则对文化的发展就越有利。
3、中国地域的人群融合为什么不同于西亚古国?
答:
因为中华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着大地城上人口构成多族群的特点。
据说在夏禹的一次朝会上,执玉帛的诸侯有上万之多,商场时这样的诸侯还有三千,到周武王伐纣时,《史记》记载有八百诸侯不期而会。
有专家指出,这些所谓的“诸侯”,实际上都是大大小小的部落族长。
那么,如何将这众多的来源不同文化的人群转化为文化整体呢?
它和西亚古国的人群融合有什么不同呢?
根据历史记裁,在西亚古国,人们经常看到的是族群为争夺沙漠世界的生存地,而进行的一个族群对另一个族群的残酷征服。
但在中国,战争征服是有的,但最终古代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联合与融汇。
西亚文明基本上是消亡了,但中国文明却获得了成功。
它的文明道路既不同于古埃及、巴比伦,更不同于古希腊,独特的地理条件,制约着它独特的文明形态和文化方向。
4、天下一大统的观念是怎样形成的?
答:
天下大一统的观念是由于中国的地域广大,统治者追求统一而逐渐形成的。
在商代甲骨文中,就有“四方”的明确记载。
到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则已十分清晰。
大体从商额开始,王朝就已按着距离的远近,对天下人群采取不同的政治策赂。
周王朝对于那些千里之外的人群,虽不强迫他们服从自己,但要求他们承认自己的合法地位。
以后历朝历代的皇帝,无不以边远的四裔民族的“来朝”为荣耀。
“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统一。
尽管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不在少数,时间也不算短,但追求统一则始终是政治观念中的基调,也是历史的基本倾向。
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意识,是威力持久的中国理念,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曾经起过重要作用。
5、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为什么和地缘牲相关联?
答:
因为自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就一直存在着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这些北方的少数民族从文献记载看,最早的人群是狂狁,之后北狄,秦汉以后裔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党项、金以至蒙古、满族等。
这些民族除满族外,基本上都是在前一个民族迁徙、草原出现“真空”状态时,从原来的居住地大举跃进,充当新的高原主人的。
在中原政治兴旺时,他们逡巡于它的周围,学习着中原文化制度,有的人群还被强大的中原王朝击溃,或远徒或内迁;当中原王朝政治陷于混乱衰弱时,他们便大举进攻,进而人主中原,造成中原固有居民的向南迁移,而他们则成为中原文化的接受者和新的创造者。
在短暂的迟滞后,文明沿着中原固有的文化方向升温、繁荣。
隔一二百年哉更长一点的时间,上述的情况再重复一次。
虽然这样的反复,已经有许多次,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的,这就是中原文化在一直带动着各地域文化的同步发展,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6、为什么说广阔的地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回旋的舞台?
答:
我们知道在中国,中华文化虽然起源于黄河流城,但是它广大的地域却为它准备了潜在的历史舞台。
因为,每当遇到北方边地民族大举南进的时候,中原文化人群都有一个南国作为他们的后方。
因此每当北方进人民族融合的时候,南方则进入开发的高潮期。
实际在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的重心已经移到南方,接着才是经济中心的南移。
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南北对峙:
南方的经济商潮与北方的剧烈的民族融合同时并举,构成南北不同的历史景观。
黄河流城与长江流域,同时充当着这对峙的文化高潮的两大历史舞台。
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
广阔的回旋舞台,是中国文明历史悠久的前提条件之一。
7、形成中国区域文化的因素是什么?
答:
形成中国区域文化主要有四个因素:
①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
因为人得向提供物质的自然讨生计,这是自然环境决定地城人群文化样式的第一个层次,越是人类生活的早期,这一层次的内容起的作用越大。
②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关于地理条件的特殊,可以举古代神仙祟拜浓郁的燕齐地区为例。
何以在那里兴起那样一种信仰?
这是因为它们的海洋环境。
有人认为所谓的神仙之说,可能与东海偶然出现的海市蜃楼有关。
关于得天独厚,可以明清晋商鼎盛一时的原因为例。
晋商在明代兴起的原因很多,但山西北靠蒙古,南接中州,西连陕西,东邻河北的交通,以及境内丰富的食盐资源,不朗不说是两个得天独厚的条件。
不过,任何一个区域的祖天独题.,都最需要外在条件的,所以这样形成的地城文化,往往会因外在条件的丧失而衰落。
③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城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
在这样情况下产生的区域文化最具历史的深度、广度和高度。
典型的例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文化的异彩纷呈。
西周分封了许多国家,一开始或许不能完全照顾每个国家在地域上的相对独立,但是随着害秋战目的互相兼并,七国各自的范围,则都是以一定山川条件为依托的。
如燕国北据燕山,西靠太行,自立一方;韩居黄河、伊水、洛水,即所谓三河之地;秦占据雍州,楚以古荆州为发达的基地,齐则始终居青州。
列国并立,激发出的是竞争意识,几乎每一个国家都依据着各自的地利、人和条件,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的以竞强为目标的建设运动。
如魏国针对自己的耕地条件“尽地力之教”;泰国大量开垦土地,发展小农,来实现”驱农归战”的目标;齐国则以自己的富裕,广招天下的士人,成为文化中心;赵国则进行军事改制,实行所谓有“胡服骑射”。
这个时代,不仅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问题,而是一方的生存经验成就着一方的强大的问题。
没有哪一次成功的变革,不是有效利用了本土条件和本地人的生活经验的。
所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开发是深广的,极具区域特色的。
典型的体现就是各国思想文化鲜明的地方特色。
如三晋之地(韩、赵、魏)多法家人物;齐、鲁多儒学、阴阳之土,南楚则是道家的故乡,而极富地方色彩的楚辞文学,则是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所表现的深深的乡土意识。
而没有竞争,就不会有那么强烈的本地意识,也就不会有那样深入的对本土地利、文化资源的开发,当然也就不会有那么烛烂的文化高潮。
④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
我们知道,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出生地,而且任何人对此都会有所觉知,乡土意识由此而来。
一个地区典范人物的业绩,能持久地感动他的乡亲,中间起重要作用的就是这种乡土意识。
以明清以来安徽桐城为例,那是一个以文章出名的县,即使在今天,那个地方中学生作文水平,也普遍不错。
原因就在那里出过这方面的著名人物方苞、姚须。
所以,这里的文人都以“桐城派”自许。
桐城人以文章扬名,方苞、姚鼐等人物的典范作用不可低估。
以此类推,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通兴盛的局面下,浙东一带重史学,那是因为黄宗羲的影响;徽州一带尚经术,那是由于戴震的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典范人物是一个地区的“民智资源”。
8、试述唐初南方文化状况的概况?
答:
唐朝初年,南方的文化状况已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状况大不相同。
如秦汉时属于“东楚”的丹阳、毗陵、吴郡等荒凉之地,到唐初已经属于“人物本盛,小人资于商贩,君子资于官禄,市厘列肆”和“商贾并凑,其人君子尚礼,庸庶敦庞,故风俗澄清,而道教隆洽”的开化之地。
岭南二十余郡,已经有南海、交趾等荟萃一方人文、物产的都会。
有些地方因为新的文化因素注入而改变习俗,如佛教的大规模传人和道教的发展,都使南方许多地区深深地打上了宗教的烙印。
但有时外在条件的变化,又可以使一个地方的经济及附着在经济之上的文化现象兴衰起落。
如唐高祖李渊时,曾联合儒、道反佛,甚至采用强制措施,使“数盈十万”的“天下僧尼”,都请令匹配”,“产育男女,十年长养,一纪教训,自然益国,可以足兵”。
由此说明地域文化是一直处在不断的变化中的。
尤其是初唐时期儒、道、佛的地位谁先谁后之争,虽然取决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但在争论中却往往产生了意外的学术文化新成果。
由于争论涉及一些根本教义和若干理论问题,诸如天命与自然、有神与无神、人世与出批等等,因此就大大促进了我国古代哲学、伦理学、文化艺术的发展。
可以这样说,唐朝初年南方的文化是在北方文化的影响下繁荣起来的,是多种文化思想不断发展、不断融合、不断创新的综合文化。
再加上南方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海外文化的输入,使得初唐的文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9、正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地域文化对正统文化有什么样的作用?
答:
我们知道,一种社会文明,总有它正统的精神文化主导着该文明的文化方面。
同时,在一个地城广阔的社会里,只不可能没有地域文化的广布。
那么,起主导作用的正统文化与地域文化有什么样的关系?
地域文化又对正统文化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从逻辑上说,一开始没有所谓正统文化,中原文化当初实际只是一个地域文化;它是经过一定的吸收融摄后,才上升为一种正统文化的。
所以,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
“书楚语、作楚声、”的屈原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根基。
而且,正统文化不能离开特定地域人群对它的接受、理解以至发展。
如儒学,有鲁国之儒,有齐国之儒,也有三晋、楚地之儒,所重的儒术各有偏向,正是在这地域性的分派的发展中,儒学走向内涵的丰富。
另外,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则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
历代京城,都是八方荟萃之地,不同地域的人们汇聚京师,互相交流,互相观摩,互相影响,各竞优势;在这样的环境里,特别能产生文化的“国手”。
他们在为同一的文化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影响着本土后人的价值感、荣誊感。
这种情况不仅是京城,任何交通便利的都会、城镇都有这样的文化功能。
10.试述黄河、准河由利变害的原因?
答: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是中国文化的母亲河。
在公元10世纪以前,黄河虽有改道现象,但并不严重,基本上是稳定的、安流的。
所以,人们利用黄河水引进农田,使西北地区良田千里,经济发达,尤其是关中地区,成了当时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但是,从10世纪即唐五代开始,黄河下游迁徒变为常态。
主要原因就是中上游地区森林被大量砍伐,牧场被开垦成耕地,自然植被破坏严重,这样就加重了黄河水土的流失。
而大量的水土流失,使得黄河的泥沙含量越来越大,以致在下游平原地带形成了地上悬河,使得黄河流域的水灾从总体上看,是呈逐渐加深加重的历史趋势。
另外,与黄河的迁徒互为因果的是北方原有的大量湖泊的淤塞以至于消失。
从古代有关文献看,华北地区曾有过不少湖泊,如大陆泽、大野泽、荣泽、雷夏泽等,随着北方气候的干旱,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发展,渐趋淤塞,而最终导致它们淤平的是黄河挟带的大量泥沙。
没有这些湖泊的吞吐作用,黄河的危害更加严重。
到了明清以后,黄河夺淮入海,又造成了淮河流域的大灾难;而淮河在此以前,一直是一条河床很深便于航运的“利河”。
名词解释
1.新石器时代:
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始于距今1万年左右,大约结束于距今4000年左右,延续时间长达
五六千年之久。
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
新石器文化遍布中国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和东南、西南及华北、东北各地。
其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大时期,即仰韶文化以前时期、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
2.仰韶文化:
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因最早发掘的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
时间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间。
以彩陶文化最为著名。
3.龙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首先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而得名。
时间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间。
以黑陶文化最为著名。
4.羲和敬顺昊天:
传说尧曾命羲和到四方去测量一年的四季的至点,将一年确定为366日,并“以润月正四时”,以便“敬授民时”。
5.敬授民时:
在上古时期,人们是按着时节的序列敬奉上天的。
日月星辰运行中任何反常现象,都会引起他们的恐慌。
然而正是在对“天序”的尊奉、恭敬之中,却有着古代天文学科学实践活动。
人们在虔诚的宗教心态下,包含的则是把握农时的努力。
这就是“敬授民时”的本质。
6、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分布于豫西晋南,是夏文化的重要遗址。
遗址中发掘出青铜器、玉器等礼器、祭器,还有大型宫殿的基址;此外还发现了少量非正常死亡者的乱葬境,乱葬者可能是战争俘虏。
这些都显示着夏已初步进入国家阶段。
7.分封制:
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叫分封制。
8,二王之后:
周武王为了巩固周家统治,在分封诸候的同时,还把部分商人的后代封到宋国,把夏朝之后封到杞国,所以称为“二王之后”。
9.西域:
西域分狭义的西域和广义的西域两种。
狭义的西域指新疆地区、天山南北,汉时分布着大小36个国家,文明水准相当高。
广义的西域,除新疆外,还包括中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部分。
10.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交通要道。
从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到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汉朝共用200余年的时间,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
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的文化。
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特别是佛教的东传,更是打通西城最明显的结果之一。
11.察举制:
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
它有许多科目,其中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
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则重学问。
像汉代的晁错、董仲舒、公孙弘等都出于此。
其他科目科学家有明经、明法、尤异、治剧等。
12.征辟:
汉代征集贤士为官的一种方法,也叫“公府辟士”。
朝廷招聘为征;三公以下召布衣人仕为辟,是一种中央地方并行征集贤士为官的方法。
汉代风尚,往往有名望的公卿,身居高位,以能罗致天下名士,充当自己的幕僚为荣,而世间的英才俊士,亦以此途益自奋勉,作为出身捷径。
这种选举取土方法,始于西汉,盛于东汉。
13.孝廉:
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
孝廉即孝子廉吏,为土大夫仕进的主要途径。
被举的人一般是州郡的属吏和经学儒士。
举孝廉后,有的做地方县的令、长、远以至州郡一级的太守、刺史,更多的则是到中央做郎官。
14.茂才:
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
茂才即秀才,后汉时为避。
武帝刘秀名讳,改秀才为茂才,与孝廉同样重要。
15.贤良方正文学:
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
目的是广开言路,每当有天灾时,便多有此科,意在选出那些能“究天人之际’’的读书人,对朝廷有所明示。
16.重本抑末:
重本抑末是重农主义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
“本”指农业,“末”指工商业。
小农是王朝统治的基础,重农主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