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广播电视大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60024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docx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广播电视大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docx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开放本科)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辅导

(2)

第二章

  第二章“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设立,体现了本课程对于这个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方面的重视,也是对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一种呼应,体现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一种积极实施的态度。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

对于这个问题,以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忽略,希望通过本章的学习唤起重视,并促使各位学员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对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加以探索、总结和运用、提高。

  一、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

  理解和掌握这个重点问题,有三个层次:

学习方法;语文学习方法;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前两个问题是第一节中的问题,是掌握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的基础。

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是第二节的重要内容。

  

(一)学习方法

  在这里,应该对几种在现代学习理论指导下出现的、影响很大的学习方法加以认识,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便于结合教学实践对语文学习指导方法问题加以研究。

这些现代学习理论即: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

  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从活动的结果对学习性质作出界定的研究成果,他们将学习的结果看成是行为上的变化,从这里出发,他们把学习定义为:

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以行为变化来定义学习,使学习成为可观察、可测量的科学概念,使课程设计、教学过程遵循一定的顺序和步骤,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知识获取的速度;但没有解决和回答学习的本质,把人的学习机械化、被动化、简单化,忽视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也不能回答学习是否一定会引起行为的变化。

  认知主义 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是立足于从学习者个体内部寻求突破,解决学习的本质问题。

根据认知学派心理学家的一系列实验,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学习的本质在于学习者大脑中的认知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不是行为上的变化。

在很多情况下,个体在外在行为上并没有表现出差异,但内部的思想态度却各有不同,如果他们不表露出来,那么这些内部变化就很难为人所知。

认知学派强调整体,认为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不是彼此孤立的知觉反应,而是集知觉而成意识的整体反应。

认知学派的加涅认为:

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这种变化要能保持一段时期,并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

从这个认识出发,可以明确学习应是行为潜能的持续变化,这种变化发生在内部,人们必须通过外部行为推断出学习是否发生了,并且这种内在变化和外部行为不一定完全同步,要多次观察和测量才能推测出来。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强调了学习是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对外部刺激信息主动选择、加工的过程,重视和突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建立与组织。

  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创始人是马斯洛,继承人是罗杰斯,他们提出的思想核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传统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师生是绝对的命令于服从的关系,损害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复制教师的思想,难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忽视情感的交往,造成知情分离。

因此,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充分尊重学生个体,高度重视学习中的情感因素,主张教学应立足于学生个性发展,强调知识对学生的个人意义,强调亲身体验和自我评价,倡导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提倡“非指导性教学”,即教师应在教学中扮演学习促进者的角色,更多地采用间接的、启发式的、非命令的形式与学生交往,帮助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简单地由教师自然传递给学生,而是需要学生自动地建造到自己的头脑中,学生不是“得到”想法,而是“产生”想法。

学习者需要个别发现复杂的信息,并再自己头脑中加以转换,才能有所收获。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在策略上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即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每位学习者运用现有的知识、兴趣、态度、目标来选择、解释当前的信息,主动建立自身的知识结构,是属于有意义的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具有特别意义。

英国应用语言学家皮特•科德在其著作《应用语言学导论》中指出:

“语言学习不仅仅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结合的过程。

”“语言结构是‘许多系统的系统’,或者说各种相互有关的范畴的‘网络’,其中没有哪个部分是完全独立的,或者完全从属于另一部分的。

就语言来说,在把一切学到手以前,没有哪一部分可以完全学会的。

”我国学者李海林也在《言语教学论》中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语文课的程序是一种非知识论的程序论,它不以语文知识体系为参照背景,而以学生的言语结构为参照背景,它不以知识结构为教学活动的序列,而以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规律为教学活动的序列。

”“语文能力的心理结构是一种无先无后、无主无次的心理图式,但它们组合在一起,最后构成一个整体,它与客观对象存在对应关系。

”也就是说,没有一个现成的简单线型序列模式适合于母语学习。

再结合语文课程的综合性性质,也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规律。

  

(二)语文学习方法

  在教材上把语文学习方法分成了四类,这里着重应该理解“语文学科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学习方法”。

立足于学习过程来研究学习方法,可以从教学环节来进行概括,即制定计划;有效预习;高效听课;优质作业;扎实复习;课外学习;系统小结。

其中每一个环节都会有若干有效的具体方法,教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特长进行行之有效的探索。

  (三)如何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指导方法

  学生对语文学习方法的掌握,是以掌握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培养思想情感为中介的。

也就是说,应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才符合语文学科的学习规律和特点。

要结合现代学习理论的积极因素,深入理解这部分内容,认识清楚在学习过程中,各个阶段究竟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学习指导,如何指导。

  语文学习常规过程中的方法指导。

语文学习的常规过程可以规定为:

“引导——探究——运用”三个阶段。

在引导阶段应该指导预习、介绍学习内容、提供相关信息、交流设计学习目标和方法。

在探究阶段主要指导感知、分析、综合等方法。

运用阶段主要指导知识和经验的构建和迁移。

  2.充分认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对语文学习过程的影响

  建立在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上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给语文教学过程施加了积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语文学习过程的优化,对教师职能的转变,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提出了策略方面的要求。

这几个方面都需要在学习教材时认真细化,并结合实际加深理解。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可以分别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加以认识。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新的学习方式的首要含义,也是学习方式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前提。

它的核心含义是: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这个意思包括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应该着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尤其在母语学习中,学生具有巨大的优势和潜能:

出生即在并伴其终生的天然的母语环境,阅读实践基础上可激发的求知潜能,表达和交流的渴望,探究外部世界的创造性心理潜能,自我完善的潜能等等。

  合作学习 学会合作是当今教育的重大问题之一。

合作学习对于培养学习者的团队精神和交往能力非常重要。

首先是要学会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团结努力;其次是要促进合作学习中的多向交流,培养平等参与的意识;再次是促进教学相长。

  探究学习 探究的基本内涵是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探究是一种心理倾向和行为方式。

提倡探究性学习符合个体的心理基础和潜能。

这里的几个重要特点是:

问题意识,实践能力,开放的视野,个性化的结果。

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探索精神和求实精神,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探究性学习重在过程,并不在于是否真正探到“根底”,而在于不断发现问题、引起独立思考,教师应注意把握评价尺度,保护学生可贵的探索精神,不要用过高标准来评价学生的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是有机联系,整体统一的。

可以这样理解它们的关系:

其中,自主学习是基础,合作学习是过程,探究学习则是新的学习方式的归宿。

  3.在指导语文学习方法时调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指导学习方法要重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

指导智力因素主要包括:

调动学生的语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

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调动学生的动机、兴趣、感情、意志。

教材上有具体论述,请认真理解。

  传统学习和现代学习的一般特征体现在语文学习方法上,表现为语文学习方法的特征,主要特征有:

直接感受体验,不忽视间接知识和经验,在语文学习的各个过程中都有丰富的感情活动,运用各种思维形式,学习具有阶段性,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相等,重视语文学习过程。

  二、难点:

语文学习方法的辩证认识。

  学习方法、语文学习方法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不是一经形成就一成不变的。

而是在语文学习实践中不断探索、思考、总结、归纳的,有着深厚的实践经验基础和现代心理学基础。

尤其是在中国语文教育中,语文学习方法是在传统学习理论和现代学习理论的相互碰撞、渗透、交融中不断发展的。

我国古代学习的概念是:

通过接受、仿效、练习以习得知识、技能。

早就提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教学过程,非常注意志向、注意、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中国传统学习方法具有依赖性、被动性、封闭性、个体性、保守性。

  现代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学习对我国学习理论和学习实践的影响很大。

其内涵在前边已经进行了介绍,教材中也谈得较多,与中国传统学习相比,现代学习理论更注重主动发现,重视学习者的个性、主动性,注重过程。

中国传统学习与现代学习理论各有长短,各有其存在的价值,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二者的辩证统一、矛盾斗争,推动着学习和学习方法的发展。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应运而生。

  传统学习和现代学习的一般特征体现在语文学习方法上,表现为语文学习方法的如下主要特征:

注重直接感受体验,不忽视间接知识和经验,在语文学习的各个过程中都有丰富的感情活动,运用各种思维形式,学习具有阶段性,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相等,重视语文学习过程。

  三、本章其它重要的问题

  其实,通过对本章重点、难点问题的简要梳理,已经基本涉及了本章的大部分内容。

为了帮助大家全面学习,再提出以下应该认真学习的问题。

  中国传统学习方法及特征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语文学习的特点

  语文学习方法的类型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指导方法

  指导语文学习方法要调动智力因素

  指导语文学习方法要调动非智力因素

如何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第五章

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和创造性的复杂的言语活动,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乃至促进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教学实践活动,也是重要的研究内容。

因此,无论从本课程的教学任务的完成,还是从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对担任中学语文教师的本专业学生而言,对作文与作文教学的研究,都是应该认真对待,深入研究的。

本章内容既是课程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从作文的性质和作文教学的任务出发,关于本章的学习,重点应该理解中学生作文心理,这个问题同时也是教学难点。

对此可以多下一些工夫。

还有一个重点是理解并掌握作文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建议大家在学习本章的时候,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注意把学生的作文实际和自己进行作文教学的实际纳入到学习过程中来;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作文教学的能力。

一、重点加难点:

中学生的作文心理

作文必须要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学生得有话想说,还得有话会说。

我们的困难恰恰是:

一到作文,学生没话说,或者有话不会说。

我们可以先来研究一下教材后面的案例《都是课代表惹的祸》。

大家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中学生关于作文的一段心里话。

作者刘晓菲是山东省实验中学98级1班学生,曾任校刊《空间》主编,连续两届获新概念大奖。

可是她并不是天生喜爱作文,而是有一个不喜欢作文—喜欢—取得优异成绩的过程。

刘晓菲和作文的故事,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深思。

1.学生作文的一个重要条件是:

有话想说,也就是有表达的欲望。

刘晓菲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这种欲望的呢?

这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2.刘晓菲说:

“用文字把曾经发生的故事和曾经有过的感受记录下来,拿给别人去欣赏去体味,往往可以有一种释然的感觉,一种平和的感觉,一种想要会心微笑的感觉,总之是一种很美丽的感觉。

”这段话给我们什么启发?

3.刘晓菲的学写作文的过程,对我们教作文有什么启发?

我们从刘晓菲的写作经历中首先可以明确一点:

作文要经历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自主的、能动的、富于创造性的心理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做的工作是为学生创设写作的情境,促使学生有话想说,并帮助学生写有所仿,从模仿别人说话再进步到说自己的话、并把话说好。

(引发对以下问题的思考:

作文的必要前提和动力是什么?

作文教学怎样能让学生有话可说?

从有话可说到能把话说好,其中有什么规律?

可见,研究作文教学,进行作文教学,必须理解作文的心理过程和规律。

(一)作文的性质

作文具有什么样的心理过程,是由作文活动的性质决定的。

写作归根到底是个人化的活动,是个体的言语活动,是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带有个人感情的对于事物的独特认识。

具体说来,对于作文的性质,可以从三方面来加以理解。

1.写作是表达,而表达是人的一种内心要求,一种心理需要。

写作也是一种存在的需要。

所谓“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就恰当地反映了这种要求。

如果我们留心一点,可以从学生的作文里随时找到这种表达内心要求的例子。

从哲学的范畴来说,人本身是一种社会存在。

而人作为人的存在形式,“还是一种语言的或话语的存在。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论是自然、社会、还是意识、文化,其存在都有言语参与其中;因此人对世界的认识,必然要凭借言语。

人还要凭借言语来认识自己;并且在交流中理解别人,也让别人理解自己。

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就不单是交际的工具,而且是我们精神上的家园,是我们的栖息之地。

人作为独特性的存在,“总是孤独地以自己的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

”对于个人而言,孤独,从出生一直伴随到老。

为了走出这种孤独,为了克服由孤独而带来的“无助感、寂寞感和恐惧感,人必须向人开放,必须……与他人交往,从而获得亲密感,归属感和安全感。

”而交往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言语活动,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所以,“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与说话完全一样,作文就是说话,是用笔来说话。

因此,学会写作,是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好地存在于社会所必需的。

2.作文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和心智活动过程。

对每一个个体来说,作文的过程都是一个复杂的情感活动和心智活动过程。

这个过程具有情感活动特征和心智活动特征。

3.作文是一种言语技能。

作文是学生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就语言方面讲,学生需得有对字、词、句、篇、语法、逻辑、修辞等各方面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即要有一定的运用语言的技能。

而这种言语技能主要是通过内部言语来操作的,有一个从内部言语外化为外部言语的复杂的心智运动过程。

所以说,“写作的‘个人性’(或自我性),与生俱来,其鲜明突出的特点,毋庸置疑”。

对作文的性质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够建立正确的作文教学理念。

这些理念集中反映在“课程标准”里。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有兴趣,有乐趣,有自信心。

学生对作文要“有兴趣”,要“乐于书面表达”,要“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有兴趣,有自信,这是作文的前提;没有兴趣,没有自信,学生作文就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2)观察,发现,感受,表达。

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要“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学生的写作素材从哪里来?

一方面来自阅读,另一方面则来自生活;而且年级越低,来自生活的素材就越多。

学生绝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而必须让自己置身于生活当中,养成关心周围事物,“留心”“观察”的习惯。

不但要“观察”,而且要善于“发现”。

每个人的“发现”都不会完全相同,因而每个人才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这种发现和感受,是通过自己的感官而获得的,是抹上了自己个性色彩的,因而特别值得“珍视”。

观察和感受是具有个性化的,那么表达这些内容就不应是众口一词,而应当带着自己的个性,应“力求有创意”。

在提倡这种写作理念的同时,也包含了对写作主体——学生的健康心理、个性发展的尊重和期待。

3)做真人,说真话。

学生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要“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这就是说,要让学生说真话,要让他们在精神上做自由的人,做实实在在的“真人”,这是每一个学生都应当享有的权利。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让他们“不拘形式地写”,不要有太多的规范,不要有太多的限制。

当然,限制还是有的,就是要“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要“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4)重视交流。

学生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并且要逐渐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与人交流是人的精神需要,把“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通过这种交流,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自己习作的价值,并从中享受到写作的快乐。

这样做,就可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使学生更加“乐于写作”;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健全的人格。

(二)中学生作文心理分析

可以从作文心理准备状态和作文心理过程两个重要方面来加以分析。

1.中学生作文准备心理状态分析

根据研究,目前中学生作文准备阶段的心理状态大致呈现以下几种情况:

1)写作欲望强烈,对作文积极趋向

2)没有写作欲望,但有某种实际的心理需要,对作文消极被动但不拒绝

3)完全不想写作,对作文回避对抗

这第二、第三种情况可以说是对于“写作是人的心理需要”的悖论。

既然是心理需要,为什么很多学生没有写作欲望?

没有欲望,意味着无话可说,没的可写,自然就不愿意写,在这种糟糕的心理准备前提下,硬要写,根本没有表达的乐趣和倾吐的快感,自然写不出好文章。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没有写作欲望的呢?

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怎样针对这些原因开展有效的作文教学活动呢?

可以从如下方面来认识这个问题:

①学生没有写作欲望,是因为对生活缺乏观察、感受和体验。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很多,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不够有关,与学校教育、升学压力下繁重单调的学习生活、与家长的严格管教都有关系。

因此,虽然也有一定的见闻,但不一定有观察、有感受、有体验,自然,胸中“积蓄”不多。

②阅读量少,知识和思想贫乏。

这也是造成学生没有写作欲望的重要原因。

如果进行一个小小的调查,就可以发现,喜欢写作的学生往往都是喜爱阅读的学生,比较广泛的、长期的阅读,对于只有十多年生活经历的中学生来说,是丰富思想、启迪情感、扩大见识、积累语言的最佳途径。

尤其是中外名著,其中蕴含的强大精神力量和深厚思想情感内涵,是中学生的良师益友,坚持与名著对话,久而久之,可以开启学生的写作欲望。

③缺乏必要的语文知识基础和能力,写字、造句等感到困难。

写作是个复杂的心智活动和情感活动过程,要把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必须具备起码的一般能力和作文所需的特殊能力,掌握基本的字、词、句等语法知识技能和修辞知识技能,如果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差,写作自然感觉困难,没有积极性。

④屡屡失败,难以尝到成功的快乐,挫伤了写作积极性。

以上几种情况,是造成学生写作心理准备阶段状态不佳的一般性原因,在实际作文教学中,情况可能还要复杂,作一些具体分析,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教学方法,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开启胸中积蓄,产生写作欲望。

2.中学生作文心理过程分析

一般把写作过程分为审题、立意和选材、构思与写作三个阶段。

1)审题阶段

命题作文,是个需要辨证认识的问题,这种作文形式有弊端,因为“命”字,包含有“给”的意思;而“给”的主体当然是教师,这与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教学似乎存在冲突。

但是,如果把命题作文看成一种手段,运用于合理的目的,那么,从教师必须按照一定的教学计划来安排作文教学的角度来说,有的写作训练内容运用命题的手段来实现启发学生作文的目的,也是必要的。

在作文过程中,我们强调学生是主体;从确立什么题目开始,就要同学生一起讨论,有时,教师给一些参考题,最后仍由学生自主选择确定,这样来看,命题可以称为立题。

学生的作文,有许多是没有题目的,大量的日记、随笔,读书笔记等,都没有题目。

这种有感而发的自由练笔,学生获益很多,是应当加以提倡的。

但按题作文的练习,也是必要的。

确定题目的过程,对学生而言,也是明确要求,活跃思维的过程,有时还包含着立意、选材、构思的过程在内,应加以重视。

作文心理的审题阶段,要求学生认真审读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

这个阶段主要需要运用两种思维形式:

分析和联想。

分析,是指明白题目的意思,也就是题目的本质,要求写什么;进而区分出题目对写作的限制,也就是不能写什么。

如果是一组题目,要从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有话可说的一个,完成上述审题过程;如果是给出一段文字,则需要再审读时辨识出关键词句,并加以综合,明白作文要求和限制。

联想,是指在分析并明白了题目要求和限制之后,在这个限制之内,运用丰富的联想,明白“可以写什么”。

这个阶段是学生思维十分活跃的时候,头脑中不停的呈现各种与题目相关或无关的内容,同时不停地筛选、淘汰,完成思维从发散到聚合、从不定向到定向的过渡。

分析和联想,是审题阶段最重要的心理活动,通过这个心理活动过程,了解命题意图,明确写作范围,初步把握选材重点,大致确定体裁,从而顺利进入下一写作阶段。

2)立意和选材阶段

①观察、联想、概括与立意。

立意就是确定写作主旨。

这是决定文章成败的关键。

立意的高下,取决于对事物认识的深浅、正误。

立意离不开观察、联想和概括这几方面的认识能力。

观察是立意的基础,没有观察,无法得出认识。

联想是拓展思路、丰富材料、深化认识所必不可少的,也可以说它是主观认识与材料的客观意义统一的桥梁,它可以使文章的立意得到升华。

概括是一个摈弃对事物的非本质认识,从而准确把握事物本质特征的过程,是一种理性的认识,帮助立意得到深化。

②分析、比较、鉴别与选材。

立意与选材的关系密不可分。

主旨即明,就意味着应对立意过程中呈现并保留在头脑中的材料进行选择,决定取舍,也就是选材。

选材是对材料进行分析——比较——鉴别从而进行取舍的思维过程,是选材过程中最基本的思维活动;也是一个肯定——否定——肯定的辨证认识过程,是一个可能会反复进行的认识活动。

3)安排结构与写作阶段

安排结构主要是一种理性思维过程,以逻辑思维为主,围绕主旨,运用一定的结构形式和语言形式,来组织材料,表现中心意思。

写作则是多种思维活动交织的、复杂的、综合的、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心理过程。

①安排结构,主要包括两件事:

第一,材料归类,区别主次。

这个过程也常常是个直觉思维的过程,也就是对事物整体把握的过程。

直觉思维需要平时大量的阅读练习的积累。

第二,认识材料间的内在联系,并考虑适当的组织材料的方法。

②写作阶段,要经历两个转化:

第一,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转化,这是个思维趋向准确和严密的过程,也是选用语言形式的过程,是发展思维和运用语言的统一。

第二,从模糊思维向具体思维的转化。

对于记叙文、说明文一类文体的写作,学生心理必须要经历从模糊印象向形象化、具体化的转化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丰富的想象、活跃的情感,把心灵的模糊印象再现为清晰、生动、具体的表象,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心理过程。

最后需要认识清楚的是,以上的三个阶段的划分,是为了认识和阐述的方便,实际上,作文是一个完整的、综合的、运动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在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