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59808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物理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物理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物理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物理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

《物理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

物理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三(上)

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汽车向右沿直线运动,原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v2,△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图中所示信息可知(  )

A.汽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B.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同

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反

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的方向相反

2.如图所示,壁虎在竖直玻璃面上斜向上匀速爬行,关于它在此平面内的受力分析,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在韩国仁川亚运会上,中国队韦永丽以11秒48夺得田径项目女子100米金牌.假设通过仪器绘出的韦永丽从起点到终点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

A.图中时间轴上t1=11.00s

B.韦永丽的平均速度为10m/s

C.韦永丽的最大速度可能大于10m/s

D.图象与横轴所围面积一定等于100m

4.以36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4m/s2的加速度,刹车后的第3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  )

A.12.5mB.2mC.10mD.0.5m

5.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倾斜的木板上,已知木板的倾角α分别为30°和45°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同,则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B.

C.

D.

6.有三个力,一个力是12N,一个力是6N,一个力是7N,则关于这三个力的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力的最小值为1NB.合力的最小值为0N

C.合力不可能为20ND.合力可能为30N

7.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8m,由上述条件可知(  )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6m/s2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3m/s2

C.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1m/s

D.第2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3m/s

8.如图所示,两个截面半径均为r、质量均为m的半圆柱体A、B放在粗糙水平面上,A、B截面圆心间的距离为l.在A、B上放一个截面半径为r、质量为2m的光滑圆柱体C,A、B、C始终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

A.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3mg

B.地面对A的作用力沿AC方向

C.l越小,A、C间的弹力越小

D.l越小,地面对A、B的摩擦力越大

9.一物体从地面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初速度为30m/s,当它的位移为25m时,经历时间为(g=10m/s2)(  )

A.1sB.2sC.5sD.3s

10.如图所示,重为G的光滑球在倾角为θ的斜面和竖直墙壁之间处于静止状态.若将斜面换成材料和质量相同,但倾角θ稍小一些的斜面,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球对斜面的压力变小B.球对斜面的压力变大

C.斜面可能向左滑动D.斜面仍将保持静止

11.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时,改为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在匀加速和匀减速运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和所用时间分别为x1、x2和t1、t2,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

B.

=

C.

=

=

D.v=

12.如图所示,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小木块的运动状态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下表分析可知,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0.7N

B.木块受到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0.6N

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

D.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摩擦力大小各不相同

二、实验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3.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

B.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中a、b、c、d等点;

C.测出x1、x2、x3、….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继续完成下列任务:

(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秒表 D.刻度尺 E.天平 F.重锤 G.弹簧秤 H.滑动变阻器

(2)如果小车做匀加速运动,所得纸带如图乙所示,则x1、x2、x3的关系是,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是t,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用x1、x3、t表示小车的加速度为.

14.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先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的另一端到某一点并记下该点的位置;再将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秤的读数相等

E.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必须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用一个弹簧秤拉时记下的位置

其中正确的是(填入相应的字母).

(2)“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1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1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示意图.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

(3)某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2所示的两个已知力F1和F2,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2N,两力的合力用F表示,F1、F2与F的夹角分别为θ1和θ2,关于F1、F2与F、θ1和θ2关系正确的有(填正确答案标号).

A.F1=4NB.F=12NC.θ1=45°D.θ1<θ2.

三、计算题(共2小题,15题16分,16题20分,共36分.)

15.(16分)(2014秋•德阳期末)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杆上穿两个重均为2N的球A、B,在两球之间夹一弹簧,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N/m,用两条等长的线将球C与A、B相连,此时弹簧被压短10cm,两条线的夹角为60°,求:

(1)杆对A球支持力大小;

(2)C球重力大小.

16.(20分)(2014•安徽模拟)高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v0=30m/s,相距s0=100m,t=0时,甲车遇紧急情况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以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

(1)两车在0~9s内何时相距最近?

最近距离是多少?

(2)若要保证t=12s时乙车在甲车后109m,则图乙中a0应是多少?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三(上)月考

物理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汽车向右沿直线运动,原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v2,△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图中所示信息可知(  )

A.汽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B.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同

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反

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的方向相反

考点:

加速度.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速度是矢量,速度的变化量△v=v2﹣v1,用从矢量v1的箭头到矢量v2的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解答:

解:

速度是矢量,速度的变化量△v=v2﹣v1,根据图象可知,△v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而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所以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

C

点评:

矢量相加和矢量相减都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或者三角形定则,△v=v2﹣v1=v2+(﹣v1),即矢量相减可以转化为矢量相加.

2.如图所示,壁虎在竖直玻璃面上斜向上匀速爬行,关于它在此平面内的受力分析,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

受力分析方法专题.

分析:

因为是匀速所以合力为零,受力分析可知重力mg与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解答:

解:

壁虎匀速直线运动

对壁虎进行受力分析:

可知F与m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察基础知识,掌握二力平衡及受力分析即可解决此类问题.

3.在韩国仁川亚运会上,中国队韦永丽以11秒48夺得田径项目女子100米金牌.假设通过仪器绘出的韦永丽从起点到终点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

A.图中时间轴上t1=11.00s

B.韦永丽的平均速度为10m/s

C.韦永丽的最大速度可能大于10m/s

D.图象与横轴所围面积一定等于100m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

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

根据运动员运动过程可明确时间和平均速度;结合图象知识可明确截面积及对应的时间.

解答:

解:

A、由图可知韦永丽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运动;由题意可知,全程的时间为11.48s;故t1对应的时间为11.48s;故A错误;

B、平均速度

=

=8.7ms;故BC错误;

D、位移为100m;故图象与时间轴的面积一定为100m;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图象的性质,要注意明确图象的性质,知道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4.以36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4m/s2的加速度,刹车后的第3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  )

A.12.5mB.2mC.10mD.0.5m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再结合位移公式求出汽车的路程.

解答:

解:

36km/h=10m/s,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

可知第3s内的位移等于最后0.5s内的位移,采用逆向思维,最后0.5s内的路程x=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刹车问题,是道易错题,注意汽车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

5.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倾斜的木板上,已知木板的倾角α分别为30°和45°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同,则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B.

C.

D.

考点:

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

专题:

摩擦力专题.

分析:

木板的倾角不同而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却恰好相同,则可得它们一个静摩擦力,另一个是滑动摩擦力.由静止可列出平衡方程,求出静摩擦力大小与重力的关系;再由运动可由滑动摩擦力的公式,求出滑动摩擦大小与重力的关系,从而算出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解答:

解:

当木板倾角是30°时,物块受到是静摩擦力,其大小等于mgsin30°.

当木板倾角是45°时,物块受到是滑动摩擦力,其大小等于μmgcos45°.

由题意可得:

μmgcos45°=mgsin30°

解之得:

故选:

C

点评:

求摩擦力的大小时,先区别是静摩擦还是滑动摩擦,然后再选择求大小的方法.若是静摩擦力则利用平衡来求出静摩擦力的大小,若是滑动摩擦力则是利用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来计算出大小.

6.有三个力,一个力是12N,一个力是6N,一个力是7N,则关于这三个力的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力的最小值为1NB.合力的最小值为0N

C.合力不可能为20ND.合力可能为30N

考点:

力的合成.

专题:

受力分析方法专题.

分析:

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范围为:

|F1﹣F2|≤F12≤F1+F2;三力合成,可以先合成两个力,再与第三个力合成.

解答:

解:

三个力中,前两个力12N和6N的合力范围是:

6N≤F12≤18N;第三个力为7N,当前两个力的合力为7N,且与F3反向时,三个力的合力为零,故三个力的合力最小为零;

当三个力同向时,合力最大,等于三个力之后,为:

F=F1+F2+F3=25N;

故选B.

点评:

本题涉及到多力的合成,可以先合成两个力,再将第三个力与前两个力的合力相合成.

7.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8m,由上述条件可知(  )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6m/s2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3m/s2

C.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1m/s

D.第2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3m/s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相邻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差为常数,即△x=at2可得出第二次闪光到第三次闪光质点的位移;再由运动学公式分析其他各项能否求出

解答:

解:

A、B设第一次到第二次位移为x1=0.2m;第三次到第四次闪光为x3=0.8m,则有:

x3﹣x1=0.6m=2at2;则at2=0.3m则

则A错误,B正确

C、由

,可求得v1=0.05m/s,则C错误

D、第2次闪光点的速度是v2=v1+at=0.35m/s,则D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对运动学公式的掌握及应用,要注意任意一段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只有知道至少三个量才能求出另外的两个量,即知三求二

8.如图所示,两个截面半径均为r、质量均为m的半圆柱体A、B放在粗糙水平面上,A、B截面圆心间的距离为l.在A、B上放一个截面半径为r、质量为2m的光滑圆柱体C,A、B、C始终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

A.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3mg

B.地面对A的作用力沿AC方向

C.l越小,A、C间的弹力越小

D.l越小,地面对A、B的摩擦力越大

考点: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

以三个物体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求地面对B的支持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即可求出B对地面的压力;

地面对A有支持力和摩擦力两个力作用,地面对A的作用力是它们的合力;

以C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由平衡条件分析A、C间的弹力如何变化;

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分析地面对A的摩擦力如何变化,地面对B的摩擦力与对A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解答:

解:

A、以三个物体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到总重力和地面对A和B支持力,两个支持力大小相等,则由平衡条件得知:

地面对B的支持力为2mg,则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知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也为2mg;故A错误.

B、地面对A有支持力和摩擦力两个力作用,地面对A的作用力是它们的合力;A受到重力mg、地面的支持力N1、摩擦力f、C球的压力N2.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知:

地面的支持力N1和摩擦力f的合力与力mg和压力N2的合力等值、反向,C球对A的压力N2方向沿AC方向,则力mg和压力

N2的合力一定不沿AC方向,故地面对A的作用力不沿AC方向.故B错误.

C、以C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由平衡条件有:

2N2′cosθ=mg,得N2′=

,l越小,θ越小,则得A对C间的弹力N2′越小.故C正确.

D、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知:

地面对A的摩擦力f=N2sinα,而C对A的压力N2=N2′.则得l越小,α越小,f越小.故D错误.故选C

点评:

本题是三个物体的平衡问题,首先要灵活选择研究对象,其次要正确分析受力情况.

9.一物体从地面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初速度为30m/s,当它的位移为25m时,经历时间为(g=10m/s2)(  )

A.1sB.2sC.5sD.3s

考点:

竖直上抛运动.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和下降过程加速度相同,均为g,速度连续变化,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由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列出方程可得出经历的时间,注意有向下和向上两种可能.

解答:

解:

竖直上抛运动的全部过程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由x=v0t+

at2可知h=v0t+

gt2;

即:

25=30t+5t2

解得:

t=1s或t=5s;

当物体向上经25m时,t=1s;当物体向下返回25m时,t=5s;

故选:

AC.

点评:

竖直上抛运动有两个过程,物体到达最高点后不能静止,而是向下继续运动.

10.如图所示,重为G的光滑球在倾角为θ的斜面和竖直墙壁之间处于静止状态.若将斜面换成材料和质量相同,但倾角θ稍小一些的斜面,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球对斜面的压力变小B.球对斜面的压力变大

C.斜面可能向左滑动D.斜面仍将保持静止

考点: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

先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由平衡条件得到斜面对球的支持力与θ的关系式,分析支持力的变化,即可知道球对斜面的压力变化;再对球和斜面整体研究,根据平衡条件,分析地面对斜面的静摩擦力变化,即可判断斜面能否保持静止.

解答:

解:

A、B以球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mg,斜面对它的支持力N1,墙壁对它的弹力F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如右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有:

N1cosθ=mg,N1sinθ=F,解得F=mgtanθ,所以静摩擦力f=F=mgtanθ,N1=

.倾角θ减小时,N1变小,F变小,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球对斜面的压力变小,故A正确,B错误.

C、D选取球(m)和斜面(M)这个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M+m)g,地面支持力N,墙壁的弹力F和地面的静摩擦力f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如左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有:

N﹣(M+m)g=0,F=f.倾角θ减小时,静摩擦力f减小,斜面仍将保持静止,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运用平衡条件列出平衡等式解题.要注意多个物体在一起时,研究对象的选取.

11.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时,改为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在匀加速和匀减速运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和所用时间分别为x1、x2和t1、t2,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

B.

=

C.

=

=

D.v=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物体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末速度为零,两个过程平均速度相等,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与匀减速运动的初速度相同,运用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分别研究位移与时间、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对于整个运动过程,应用平均速度研究总位移与总时间的关系.

解答:

解:

A、由题得到,

,x2=

,则两式相比得到,

.故A正确.B、由v=a1t1,又v=a2t2,得到,

.故B错误.C、对于整个运动过程,x1+x2=

(t1+t2),所以,

,v=

,故CD正确;故选:

ACD

点评:

本题关键对于两个运动过程之间的关系要熟悉,并能将这些关系转变成方程.中等难度,若基本扎实,不会出错.

12.如图所示,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小木块的运动状态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下表分析可知,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0.7N

B.木块受到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0.6N

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

D.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摩擦力大小各不相同

考点:

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专题:

实验题.

分析:

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物体相对于地面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由物体间的动摩擦因素与物体间的压力决定,

在该实验中,物体间的动摩擦因素与物体间的压力保持不变,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

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0﹣﹣最大静摩擦力,且与外力有关,有平衡条件可求静摩擦力的大小,物体即将运动时的摩擦力视为最大静摩擦力,1、2次是静摩擦力不同,3、4、5是滑动摩擦力相同.

解答:

解:

A、木块受到静摩擦力0.6N时不动,0.7N时加速直线运动,而0.5N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0.6N,故A错误,B正确;

C、在五次实验中,在3、4、5三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由于实验过程中物体间的动摩擦因素与物体间的压力不变,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故C正确,D错误;

故选:

B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求摩擦力大小问题,由平衡条件可以求出摩擦力大小,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决定因素即可正确解题.

二、实验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3.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

B.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中a、b、c、d等点;

C.测出x1、x2、x3、….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继续完成下列任务:

(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 AD .(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秒表 D.刻度尺 E.天平 F.重锤 G.弹簧秤 H.滑动变阻器

(2)如果小车做匀加速运动,所得纸带如图乙所示,则x1、x2、x3的关系是 x2﹣x1=x3﹣x2 ,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是t,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 

 .用x1、x3、t表示小车的加速度为 

 .

考点: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专题:

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根据实验的原理确定测量的物理量,从而确定所需的实验器材.

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C点的速度,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加速度.

解答:

解:

(1)打点计时器使用电压合适的交流电源,由于打点计时器可以直接测出时间,不需要秒表,也不需要天平,因为处理纸带时需要测量点迹间的距离,所以必须需要刻度尺.故选:

AD.

(2)因为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所以x2﹣x1=x3﹣x2,C点的速度

,加速度a=

故答案为:

(1)AD,

(2)x2﹣x1=x3﹣x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