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试题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51373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6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试题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试题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试题新人教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试题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试题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试题新人教版

一、请你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

A.计算B.测量C.实验D.推理

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3.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丝弯曲B.香水挥发C.燃放烟花D.瓷碗破碎

4.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发射成功.发射前向运载火箭加注液氧和液氢.其中液氧是(  )

A.燃料B.助燃剂C.冷却剂D.催化剂

5.下列物质对空气不会造成污染的是(  )

A.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C.氮气D.沙尘暴

6.下列物质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氮气:

2NB.氯化钾:

KCl2

C.硫酸铜:

CuSO4D.氢氧化镁:

MgOH

7.实验室中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A.烧杯B.试管C.蒸发皿D.量筒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铝用于制造铝箔B.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C.用天然气作燃料D.用氢气作火箭推进剂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

A.氧B.铝C.硅D.铁

10.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红磷B.木炭C.铁丝D.石蜡

1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B.

往试管加入固体

C.

倾倒液体D.

加热液体

12.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

灭火措施是(  )

A.用水冲灭B.用嘴吹灭

C.用书本扑打扑灭D.用湿抹布扑灭

13.下列选项中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B.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C.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约为2:

1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14.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元素,下列有关该元素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13B.它是非金属元素

C.它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D.相对原子质量是13

15.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需要在水中加入明矾,其作用是(  )

A.把带有杂质的水变成纯净物B.对水进行消毒

C.使悬浮物沉淀D.增加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16.关于钠离子(Na+)和钠原子的认识不正确的(  )

A.它们质子数相同B.Na+的最外层是稳定结构

C.Na比Na+少一个电子D.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17.今年我省多地出现雾霾天气,某校在“世界环境日”这一天发起了“向雾霾宣战”的主题活动,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植树种草,美化校园

B.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出行方式

C.使用清洁能源

D.将废纸、落叶等收集起来一次性焚烧

18.锰酸钾(K2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  )

A.+7价B.+6价C.+5价D.+4价

19.药品说明书上标明:

本产品含碘25mg、镁40mg、锌1.5mg,这里的“碘、镁、锌”指的是(  )

A.分子B.原子C.元素D.无法确定

20.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间隔发生改变

B.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变化

D.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21.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2:

1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D.原子

种类发生了变化

22.在实验室里鉴别下列物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食盐和蔗糖:

取样,分别尝味道

B.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取样,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C.氧气和氮气:

取样,分别闻气

D.二氧化碳和氮气:

取样,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23.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下列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实验中的红磷可用硫来代替

C.该实验能说明N2难溶于水

D.红磷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

2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六个主要操作:

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法

收集氧气⑥将导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④①③⑤⑥②B.①③④⑤⑥②C.④①③⑤②⑥D.③④①⑤⑥②

25.某硫的氧化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该硫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A.SO3B.SO2C.SOD.S2O6

 

二、填空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6.按要求填空:

(1)用化学符号表示两个氧气分子  

(2)+5价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3)NH4NO3下划线的原子团名称是  

(4)“Cu2+”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是  .

27.对下列

物质按要求进行分类(均填序号)

①洁净的海水②液氧③氦气④氯化钠⑤空气⑥冰水混合物⑦氧化铝⑧镁

属于纯净物的有  ;属于氧化物的有  ;属于单质的有  :

28.人类的生活、生产离不开水

(1)取某小区的直饮水,加入肥皂水并搅拌,发现直饮水中有大量泡沫,没有浮渣,说明直饮水的硬度较  (填“大”或“小”).

(2)家庭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

(3)某同学按如图所示做电解水的实验,实验开始后发现两极都有气泡冒出,  试管中收集到的是一种可燃性气体;电解水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通过电解水实验,可以知道水是由  组成.

29.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中①所示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2)X3+与O2﹣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  ,它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它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是  .

 

三、简答题(每个方程式空2分,其余每空一分,共12分)

30.二氧化锰与木炭粉看起来很像,都难溶于水.但木炭粉与浓盐酸不反应,而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可以反应.产物是二氯化锰、氯气和水.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锰的物理性质是  ;其化学性质是  .

(2)二氯化锰的化学式是  .

(3)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是  (填“催化剂或反应物或生成物”).

31.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红磷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  ;

(2)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

32.B、C、D、E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的氧化物(或过氧化物).B、C由相同的元素组成,常温下呈液态,且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B的大;D、E是常见的黑色固体.“→”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C的化学式  

(2)若A→D时的实验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则D的化学式为  .

(3)若A和单质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E,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

33.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气体净化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

b  ;

(2)用装置E收集一瓶O2,如何检验O2已收集满?

(3)在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混合制取干燥的氧气时,所选用的装置为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写出发生反应的表达式  .

34.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寻找新的催化剂”课题时,发现将生锈的铁钉放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也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于是,它们对此展开探究:

(1)提出问题:

什么物质是该反应催化剂?

(2)设猜想与假设:

下面是组内两位同学所作的猜想,请你完成小华的猜想.

【假设一】小芳同学:

铁钉表面的氧化铁是H2O2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假设二】小华同学:

铁钉里的  是H2O2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3)实验与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Ⅰ:

把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加入到装有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假设一成立

实验Ⅱ:

取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

无现象

假设二  

(填“成立”或“不成立”)

(4)讨论交流:

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小芳的“实验I”还不能够确切的说明氧化铁就是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理由是:

  .

(5)反思与评价:

小强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实验Ⅱ”中一直没有现象的试管,过了一段时间后试管中也出现了气体.

 

五、计算题(共6分)

35.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是需要补钙的主要人群,目前市面上有许多补钙的钙片出售,如图是某品牌高钙片的部分说明.(提示:

维生素D中不含钙元素)

(1)CaCO3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计算每片钙片中含钙元素的质量;

(3)某种牛奶中含Ca≥0.10g/100g,若改用该牛奶补钙(假设钙元素在体内完全被吸收),则每天至少喝多少盒牛奶才与该钙片的补钙效果相当?

 

2017-2018学年广西来宾市忻城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请你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

A.计算B.测量C.实验D.推理

【考点】57:

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及学习方法.

【分析】化学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所以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实验.

【解答】解:

学习化学主要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些结论,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锻炼同学们的观察、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物质能否发生反应,都是通过实验来验证的,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实验.

故选C

 

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A.氮气B.

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考点】61: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分析】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及体积分数解答;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多的是氮气,占78%

【解答】解:

空气的组成成分及体积分数如下: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是0.03%

故选A

 

3.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丝弯曲B.香水挥发C.燃放烟花D.瓷碗破碎

【考点】E3: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

A、铁丝弯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香水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燃放烟花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瓷碗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4.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发射成功.发射前向运载火箭加注液氧和液氢.其中液氧是(  )

A.燃料B.助燃剂C.冷却剂D.催化剂

【考点】69:

氧气的用途.

【分析】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常温下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主要用途是支持燃烧和维持呼吸.氧气在降温加压条件下变成淡蓝色液体,称为液氧.

【解答】解:

向运载火箭加注液氧和液氢,点火时发生反应为2H2+O2

2H2O;

发射火箭就是利用液氢在液氧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反应中液氧支持燃烧,为助燃剂.

故选B.

 

5.下列物质对空气不会造成污染的是(  )

A.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C.氮气D.沙尘暴

【考点】64: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分析】空气中的

主要污染物有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等.

【解答】解: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的颗粒物都是主要的空气污染物,能造成空气污染.氮气不被列入空气监测的气体,不属于空气污染气体.

故选:

C

 

6.下列物质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氮气:

2NB.氯化钾:

KCl2

C.硫酸铜:

CuSO4D.氢氧化镁:

MgOH

【考点】D1: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分析】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解答】解:

A.氮气是一种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N2,故错误;

B.氯化钾中,钾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所以氯化钾的化学式为KCl,故错误;

C.硫酸铜中,铜元素显+2价,硫酸根显﹣2价,所以硫酸铜的化学式为CuSO4,故正确;

D.氢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所以氢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H)2,故错误.

故选C.

 

7.实验室中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A.烧杯B.试管C.蒸发皿D.量筒

【考点】41:

用于加热的仪器.

【分析】根据实验室仪器使用规则去做.

【解答】解:

A、烧杯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A错;

B、试管能直接加热,故B正确;

C、蒸发皿不属于玻璃仪器,故C错;

D、量筒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体积,不能用来加热,故D错.

故选:

B.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铝用于制造铝箔B.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C.用天然气作燃料D.用氢气作火箭推进剂

【考点】E4: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

断.

【解答】解:

A、铝用于制造铝箔,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B、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是利用了镁燃烧时能发出耀眼强光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用天然气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用氢气作火箭推进剂,是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

A.氧B.铝C.硅D.铁

【考点】C2:

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C4:

元素的简单分类.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

【解答】解: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观察选项,故选A.

 

10.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红磷B.木炭C.铁丝D.石蜡

【考点】6A: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分析】A、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

D、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1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B.

往试管加入固体

C.

倾倒液体D.

加热液体

【考点】49:

液体药品的取用;48:

固体药品的取用;4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分析】A、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判断,滴管使用时要悬空竖直,不能伸入试管内.

B、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判断.

C、根据倾倒液体的基本操作判断.

D、根据液体的加热分析.

【解答】解:

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能深入试管内,故A错误.

B、取用固体药品时可用镊子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竖直起来,操作错误.

C、倾倒液体试剂瓶口紧贴试管口,标签向着手心,瓶塞要倒放,操作错误.

D、加热液体时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的

,操作正确.

故选D

 

12.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

A.用水冲灭B.用嘴吹灭

C.用书本扑打扑灭D.用湿抹布扑灭

【考点】H4: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可以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酒精着火可以采用隔绝氧气或降低温度的方法灭火.

【解答】解:

酒精着火时最简单的灭火方法是使用湿抹布盖灭,能起到降温和隔绝氧气的作用.

答案:

D

 

13.下列选项中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B.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C.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约为2:

1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考点】71:

电解水实验;77:

硬水与软水;BA: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分析】A、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B、根据水的构成分析;

C、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和结论分析;

D、根据水的构成和分子的定义分析.

【解答】解:

A、活性炭不能减少钙、镁化合物的含量,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不可使其软化,故A错误;

B、水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B错误;

C、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体积比约为2:

1,不是质量比,故C错误;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D错误.

故选D.

 

14.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元素,下列有关该元素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13B.它是非金属元素

C.它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D.相对原子质量是13

【考点】C5: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分析】对于给定的试图信息解读,最上角的数字就是原子序数,右上角的符号是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是元素的名称,最下面的数字是相对原子质量;名称上带金子旁的是金属元素.

【解答】解:

由于给出的信息是关于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所以不要过于延伸和拓展,而是直接与选项结合分析:

A、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铝元素的质子数为13,所以原子序数也是13.该选项正确.

B、铝元素元素类别是金属元素,而非非金属元素.该选项错误.

C、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该选项错误.

D、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该选项错误.

答案:

A.

 

15.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需要在水中加入明矾,其作用是(  )

A.把带有杂质的水变成纯净物B.对水进行消毒

C.使悬浮物沉淀D.增加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考点】76: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

【分析】根据明矾在净水中的作用(对杂质吸附,使杂质沉降),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需要在水中加入明矾,其作用是利用明矾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

A、明矾的作用是对杂质吸附,使杂质沉降,而不是把带有杂质的水变成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B、明矾的作用是对杂质吸附,使杂质沉降,而不是把对水进行消毒,故选项错误.

C、明矾的作用是对杂质吸附,使杂质沉降,故选项正确.

D、明矾的作用是对杂质吸附,使杂质沉降,增加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16.关于钠离子(Na+)和钠原子的认识不正确的(  )

A.它们质子数相同B.Na+的最外层是稳定结构

C.Na比Na+少一个电子D.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考点】B6:

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分析】根据钠原子和钠离子的结构来分析稳定性和化学性质,根据它们的质子和电子来分析它们的转化及是否为同种元素.

【解答】解:

A、Na+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质子数没有改变,故A正确;

B、因Na+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B正确;

C、Na+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Na+比Na少一个电子,故C错误;

D、Na+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质子数没有改变,属于同种元素,故D正确.

故选C.

 

17.今年我省多地出现雾霾天气,某校在“世界环境日”这一天发起了“向雾霾宣战”的主题活动,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植树种草,美化校园

B.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出行方式

C.使用清洁能源

D.将废纸、落叶等收集起来一次性焚烧

【考点】65: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分析】A、根据大力植树造林能够净化空气,防止沙尘暴天气的发生进行解答;

B、根据步行,骑自行车等出行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进行解答;

C、根据推广使用使用清洁

能源太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进行解答;

D、根据露天焚烧秸秆和垃圾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环境进行解答.

【解答】解:

A、大力植树造林能够净化空气,防止沙尘暴天气的发生,符合该主题;

B、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出行方式,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该主题;

C、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该主题;

D、焚烧废纸、落叶等垃圾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环境,不符合该主题;

故选D.

 

18.锰酸钾(K2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  )

A.+7价B.+6价C.+5价D.+4价

【考点】D6: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

【解答】解: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可得锰酸钾(K2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x:

(+1)×2+x+(﹣2)×4=0,解答x=+6;

故选B.

 

19.药品说明书上标明:

本产品含碘25mg、镁40mg、锌1.5mg,这里的“碘、镁、锌”指的是(  )

A.分子B.原子C.元素D.无法确定

【考点】C1:

元素的概念.

【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碘、镁、锌”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解答】解:

某药品说明书上所标的“碘、镁、锌”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镁、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C.

 

20.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间隔发生改变

B.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变化

D.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考点】B1:

物质的微粒性.

【分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

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本身是否发生了变化.

【解答】解:

A、热胀冷缩,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分子大小没变,故A说法合理;

B、花香四溢,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到人的鼻孔刺激嗅觉细胞,人闻到香味,故B说法合理;

C、汽油挥发,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分子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