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山东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49298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山东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山东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山东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山东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山东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山东卷.docx

《高考化学山东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山东卷.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山东卷.docx

高考化学山东卷

2014年高考化学山东卷

7.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CH3CH3+Cl2

CH3CH2Cl+HCl

CH2=CH2+HCl

CH3CH2Cl

均为取代反应

B

由油脂得到甘油

由淀粉得到葡萄糖

均发生了水解反应

C

Cl2+2Br‾=2Cl‾+Br2

Zn+Cu2+=Zn2++Cu

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

D

2Na2O2+2H2O+4NaOH+O2↑

Cl2+H2O=HCl+HClO

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解析】A、CH2=CH2+HCl

CH3CH2Cl为取代反应,A错误;B、由油脂得到甘油,属于酯类的水解反应。

由淀粉得到葡萄糖,属于糖类的水解反应,B正确;C、Zn+Cu2+=Zn2++Cu的单质Zn化合价升高,被氧化,C错误;D、Cl2+H2O=HCl+HClO反应中H2O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D错误。

8.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

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

D.

得电子能力相同

【答案】D

【解析】A、同主族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A错误(没有指明是最高价);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可以是分子、原子或者离子,比如Na+、H2O、Ne、O2-四种微粒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但是他们的化学性质差别较大,B错误;C、Cl‾、S2‾、Ca2+、K+四种微粒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随着核电荷数增大,微粒半径逐渐较小,所以S2‾>Cl‾>K+>Ca2+、C错误;D、

属于同位素,都属于Cl元素,得点子能力相同,D正确。

9.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FeOB.Fe2O3C.FeSO4D、Fe3O4

【答案】A

【解析】放出NO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只有+2价的铁元素才能与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2价铁元素的含量越高,生成的NO就越多,所以FeO中+2价铁元素含量最高,答案选A。

 

10.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正确的是

A.配制溶液B.中和滴定

C.制备乙酸乙酯D.制取收集干燥氨气

【答案】C

【解析】A、该装置图代表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容过程,定容过程中要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蒸馏水,A错误;B、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该实验使用酸标液滴定碱待测液,所以酸标液应为酸式滴定管盛放,而图中的是碱式滴定管,B错误;C、制备乙酸乙酯需要加热,且要用饱和的Na2CO3溶液来处理产品,C正确;D、因为NH3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易和空气形成对流,所以在收集NH3时要把导气管的末端深入到试管底部,且在管口放置一团棉花,D错误。

11.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

B.1mol苹果酸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

C.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生成1molH2

D.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A

【解析】A、苹果酸中含有羧基(-COOH)和羟基(-OH),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A正确;B、1mol苹果酸中含有2mol羧基(-COOH),所以只能和2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羟基(-OH)不和NaOH发生中和反应,B错误;C、羧基(-COOH)和羟基(-OH)都能和活泼金属Na发生反应,所以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生成1.5molH2,C错误;D、HOOC—CH2—CH(OH)—COOH与

互为同一种物质,D错误。

12.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S2‾

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42‾、I‾

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

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42‾

【答案】C

【解析】A、Al3+和S2-能发生双水解反应(2Al3++3S2‾+6H2O=2Al(OH)3↓+3H2S↑)而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在酸性条件下,ClO‾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把I‾氧化而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项可以大量共存;D、中性溶液中,Fe3+能发生水解反应(Fe3++3H2O==Fe(OH)3↓+3H+)生成Fe(OH)3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13.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

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B.c(NH4+)/c(NH3•H2O)先增大再减小

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

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NH4+)=c(CH3COO‾)

【答案】D

【解析】A、醋酸电离:

CH3COOH

CH3COO‾+H+,一水合氨电离:

NH3•H2O

NH4++OH‾,H2O的电离:

H2O

H++OH‾,所以开始滴加氨水时,水的电离程度增大(中和了醋酸电离出的H+),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后,再滴加氨水,会抑制水的电离,使其电离程度减小,A错误;B、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

,所以

=

温度不变,Kb不变,但随着氨水的不断滴加,

逐渐增大,所以

始终减小,B错误;C、随着氨水的不断滴加,溶液的体积增大,c(CH3COOH)与c(CH3COO‾)之和逐渐减小,C错误;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H3COOH和NH3•H2O恰好完全反应。

因为二者的电离常数相等,所以CH3COONH4呈中性,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H4+)=c(CH3COO‾),D正确。

 

29.(17分)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2NO2(g)+NaCl(s)

NaNO3(s)+ClNO(g)K1∆H<0(I)

2NO(g)+Cl2(g)

2ClNO(g)K2∆H<0(II)

(1)4NO2(g)+2NaCl(s)

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用K1、K2表示)。

(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II)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NO和0.1molCl2,10min时反应(II)达到平衡。

测得10min内

(ClNO)=7.5×10-3mol•L-1•min-1,则平衡后n(Cl2)=mol,NO的转化率а1=。

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反应(II)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а2а1(填“>”“<”或“=”),平衡常数K2(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若要使K2减小,可采用的措施是。

(3)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吸收NO2,反应为2NO2+2NaOH=NaNO3+NaNO2+H2O。

含0.2molNaOH的水溶液与0.2molNO2恰好完全反应得1L溶液A,溶液B为0.1mol•L‾1的CH3COONa溶液,则两溶液中c(NO3‾)、c(NO2-)和c(CH3COO‾)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已知HNO2的电离常数Ka=7.1×10-4mol•L‾1,CH3COOH的电离常数Ka=1.7×10-5mol•L‾1,可使溶液A和溶液B的pH相等的方法是。

a.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

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d..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

【答案】

(1)

(2)

(2)2.5×10-2;75%;>;不变;升高温度(3)c(NO3‾)>c(NO2-)>c(CH3COO‾);b、c

【解析】

(1)(I)×2

(II)即可得到4NO2(g)+2NaCl(s)

2NaNO3(s)+2NO(g)+Cl2(g),所以平衡常数K=

(2)ClNO的浓度变化△c(ClNO)=7.5×10-2mol•L,所以ClNO的物质的量变化△n(ClNO)=0.15mol,所以Cl2的物质的量变化率△n(Cl2)=0.075mol,则平衡后n(Cl2)=0.1mol-0.075mol=0.025mol;转化的n(NO)=0.15mol,则NO的转化率а1=

=75%;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反应(II)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则反应(II)的压强大于反应(I)的压强,则平衡有利于向正方向移动,所以平衡时NO的转化率а2>а1;因为温度不变,所以化学平衡常数不变;因为反应(II)的∆H<0,为放热反应,所以要减小化学平衡常数,就要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以采取加热的方法;

(3)根据盐类水解规律,越弱越水解,所以CH3COO‾的水解程度大于NO2-,故离子浓度大小是c(NO3‾)>c(NO2-)>c(CH3COO‾);因为CH3COO‾的水解程度大于NO2-,所以溶液A的PH小于溶液B的PH。

a.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使A的PH减小),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使A的PH增大),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使B的PH减小),d..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使B的PH增大),只有bc满足题意。

30.(16分)离子液体是一种室温熔融盐,为非水体系,由有机阳离子、Al2Cl7—和AlCl4—组成的离子液体作电解液时,可在钢制品上电镀铝。

(1)钢制品应接电源的极,已知电镀过程中不产生其他离子且有机阳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若改用AlCl3水溶液作电解液,则阴极产物为。

(2)为测定镀层厚度,用NaOH溶液溶解钢制品表面的铝镀层,当反应转移6mol电子时,所得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为mol。

(3)用铝粉和Fe2O3做铝热反应实验,需要的试剂还有。

a.KClb.KClO3c.MnO2d.Mg

取少量铝热反应所得到的固体混合物,将其溶于足量稀H2SO4,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填“能”或“不能”)说明固体混合物中无Fe2O3,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答案】

(1)负4Al2Cl7—+3

=Al+7AlCl4—H2

(2)3(3)b、d不能Fe2O3+6H+=2Fe3++3H2O2Fe3++Fe=3Fe2+(或只写Fe+2Fe3+=3Fe2+)

【解析】

(1)在钢制品上电镀铝时,即钢制品为镀件,电镀时作为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在电镀时,阴极生成Al单质,所以电极反应为4Al2Cl7—+3

=Al+7AlCl4—;电镀时若用AlCl3作为电解液,则由水电离出的H+也能在阴极放点生成H2;

(2)用NaOH溶液溶解钢制品表面的铝镀层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H2。

根据H2与转移电子数的关系:

H2~2

,所以H2的物质的量是3mol。

(3)铝热反应常用于冶炼高熔点的金属,并且它是一个放热反应其中镁条为引燃剂,氯酸钾为助燃剂,所以答案选bd;H2SO4与Fe2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铝热反应生成的Fe可将Fe3+还原为Fe2+,所以不能说明固体混合物中无Fe2O3。

31.(20分)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模拟生成过程。

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

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I)

2H2S(aq)+SO2(g)=3S(s)+2H2O(l)(II)

S(s)+Na2SO3(aq)

Na2S2O3(aq)(III)

(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注,若,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

装置D的作用是。

装置E中为溶液。

(2)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

(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

a.蒸馏水b.饱和Na2SO3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d.饱和NaHCO3溶液

实验中,为使SO2缓慢进入烧瓶C,采用的操作是。

已知反应(III)相对较慢,则烧瓶C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反应后期可用酒精灯适当加热烧瓶A,实验室用酒精灯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的仪器含有。

a.烧杯b.蒸发皿c.试管d.锥形瓶

(4)反应终止后,烧瓶C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即可析出Na2S2O3•5H2O,其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杂质。

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已知Na2S2O3•5H2O遇酸易分解:

S2O32‾+2H+=S↓+SO2↑+H2O

供选择的试剂:

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BaCl2溶液、AgNO3溶液

【答案】(20分)

(1)液柱高度保持不变;防止倒吸;NaOH(合理即得分)

(2)2:

1

(3)c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合理即得分)溶液变澄清(或混浊消失);a、d

(4)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清液(或过滤,取滤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Na2SO4杂质。

(合理即得分)

【解析】

(1)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注,若液柱高度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D瓶的作用相当于安全瓶,防止E瓶中的溶液倒吸;装置E放在最后应该起到尾气处理的作用,因为尾气中含有SO2、H2S等酸性有害气体,所以用碱性溶液(比如NaOH溶液、KOH溶液等)来吸收;

(2)根据烧瓶内发生的三个反应:

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2H2S(aq)+SO2(g)=3S(s)+2H2O(l)、S(s)+Na2SO3(aq)

Na2S2O3(aq),可以得出如下关系式:

2Na2S~2H2S~3S~3Na2SO3,2molNa2S完全反应生成2molNa2SO3,所以还需要另外加入1molNa2SO3,则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2:

1;

(3)要观察观察SO2的生成速率,第一不能吸收或溶解SO2,第二不能和SO2发生反应,a.蒸馏水(SO2易溶于水),b.饱和Na2SO3溶液(与SO2发生反应),c.饱和NaHSO3溶液(溶解度较小且不发生反应)d.饱和NaHCO3溶液(与SO2发生反应),所以答案选c;SO2是由70%H2SO4和Na2SO3反应制取,所以为了SO2使缓慢进行烧瓶C,采取的操作是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

蒸发皿和试管,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有烧杯和锥形瓶。

(4)样品中加入盐酸,Na2S2O3与稀盐酸反应(Na2S2O3+2HCl→2NaCl+S↓+SO2↑+H2O),静置,取上层清液(或过滤,取滤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Na2SO4杂质。

【选做部分】

32.(12分)【化学—化学与技术】

工业上用重铬酸钠(Na2Cr2O7)结晶后的母液(含少量杂质Fe3+)生产重铬酸钾(K2Cr2O7)。

工艺流程及相关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

 

(1)由Na2Cr2O7生产K2Cr2O7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冷却结晶析出大量K2Cr2O7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Na2Cr2O7母液中加碱液调PH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体A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固体B主要为________(填化学式)。

(4)用热水洗涤固体A,回收的洗涤液转移到母液______(填“I”“II”或“III”)中,既能提高产率又可使能耗最低。

【答案】(12分)

(1)Na2Cr2O7+2KCl=K2Cr2O7+2NaCl;

低温下K2Cr2O7溶解度远小于其他组分,随温度的降低,K2Cr2O7溶解度明显减小。

(合理即得分)

(2)除去Fe3+

(3)NaCl;K2Cr2O7

(4)II

【解析】

(1)根据流程图可知,生成K2Cr2O7是在Na2Cr2O7母液加入KCl(s)后,所以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r2O7+2KCl=K2Cr2O7+2NaCl;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低温下K2Cr2O7溶解度远小于其他组分,随温度的降低,K2Cr2O7溶解度明显减小,从而析出大量晶体;

(2)调节PH的目的是使母液中的杂质(Fe3+)变成氢氧化铁沉淀而除去;

(3)根据溶解度的大小,

高温浓缩时,NaCl析出,所以固体A主要为NaCl;冷却结晶时,K2Cr2O7析出,所以固体B主要为K2Cr2

O7;

(4)用热水洗涤固体NaCl,洗涤液中

含有NaCl,所以洗涤液转移到母液II中,既能提高产率又能使能耗最低。

33.(12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石墨烯(图甲)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平面结构新型碳材料,石墨烯中部分碳原子被氧化后,其平面结构会发生改变,转化为氧化石墨烯(图乙)

图甲石墨烯结构图乙氧化石墨烯结构

(1)图甲中,1号C与相邻C形成

键的个数为___________。

(2)图乙中,1号C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该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_______(填“>”“<”或“=”)图甲中1号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

(3)若将图乙所示的氧化石墨烯分散到H2O中,则氧化石墨烯可与H2O形成氢键的原子有_______(填元素符号)。

(4)石墨烯可转化为富勒烯(C60),某金属M与C60可制备一种低温超导材料,晶胞如图所示,M原子位于晶胞的棱上与内部,该晶胞中M原子的个数为______,该材料的化学式为______。

图丙

【答案】

(1)3

(2)sp3;<(3)O、H(4)12;M3C60

【解析】

(1)由图可知,甲中,1号C与相邻C形成3个C-C键,形成σ键的个数为3,故答案为:

3;

(2)图乙中,1号C形成3个C-C及1个C-O键,C原子以sp3杂化,为四面体构型,而石墨烯中的C原子杂化方式均为sp2,为平面结构,则图乙中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图甲中1号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故答案为:

sp3;<;、

(3)水中的O电负性较强,吸引电子能力的强,易与氧化石墨烯中的O-H上的H形成氢键,氧化石墨烯中O与水中的H形成氢键,故答案为:

O、H;

(4)M原子位于晶胞的棱上与内部,棱上有12个M,内部有8个M,其个数为12×

+8=12,C60分子位于顶点和面心,C60分子的个数为8×

+6×

=4,M原子和C60分子的个数比为3:

1,则该材料的化学式为M3C60,故答案为:

12;M3C60。

34.(12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3

对甲苯丙烯酸甲酯(E)是一种用于合成抗血栓药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CO

B

E

已知:

HCHO+CH3CHO

CH2=CHCHO+H2O。

(1)遇FeCl3溶液显紫色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

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2)试剂C可选用下列中的_____________。

a、溴水b、银氨溶液c、酸性KMnO4溶液d、新制Cu(OH)2悬浊液

(3)

是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高聚物F,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醛基

(2)b、d

(3)

(配平不作要求)

(4)

【解析】由合成路线可知,甲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对甲基苯甲醛,再与CH3CHO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B,B为

,①中-CHO被弱氧化剂氧化为-COOH,而C=C不能被氧化,再酸化得到D

,D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为

(1)能遇FeCl3溶液显紫色的有机物是酚类,含有酚羟基,将醛基(—CHO)中的氧原子拆分成-OH连接在苯环上,将碳原子与甲基连接形成-CH=CH2,连接在苯环上,二者可以是邻位、间位和对位关系,故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醛基。

(2)运用新信息可以推出B的结构简式是

,B转化为D需要将醛基氧化为羧基,但是碳碳双键易与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故只能选用银氨溶液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故选b、d。

(3)有机物中的酯基是酚酯基,1mol完全反应消耗2molNaOH。

反应方程式为:

(4)E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得到的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