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初中历史新课程案例与评析4.docx
《第二部分初中历史新课程案例与评析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部分初中历史新课程案例与评析4.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部分初中历史新课程案例与评析4
第二部分初中历史新课程案例与评析
一、课堂讨论与辩论
初中历史课程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要求历史教师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列举出十几种历史教学方法,其中第一、二种就是“开展课堂讨论”和“组织辩论会”。
现在,课堂讨论和辩论已经越来越多地走进历史教学活动之中,成为重要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积极性,而且在讨论、辩论中能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讨论的问题从何而来?
一方面是教师设计,一方面是学生提出。
就问题和讨论、辩论的过程而言,要突出开放性和挑战性,还要给学生一定的想象、思维、交流乃至动手实践的时间和机会。
[案例1]
汉与匈奴的“和亲”
案例提供:
镇江市丹徒支显宗中学李文化
丹徒区教研室束鹏芳
一、案例背景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涉及的是民族关系的问题,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战与和。
本课以匈奴的强大为背景,以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为主干内容,以汉初、汉末间汉匈之间的“和亲”为首尾,贯串成西汉与匈奴政权的关系史。
七年级的学生对战争场面是很感兴趣的,同时对为什么要和亲、和亲有什么价值的探讨也很感兴趣,但理解程度浅,而且必须引导。
因此,我在设计这课教学时,紧紧围绕西汉王朝前后两个时期的和亲政策展开讨论。
我拟的教学目标是:
1、初步了解匈奴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作的贡献。
2、引导学生思考西汉前后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和亲”政策及其效果。
3、从大一统国家的高度来理解西汉与匈奴的战与和。
通过以上教学目标的设计,使学生认识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主流。
为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在内容处理上,我们适度淡化汉匈战争,侧重于汉朝对匈奴的“和亲”政策。
二、过程描述
师:
秦汉之际,北方匈奴族逐渐强大,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势力不断壮大,进入了鼎盛时期。
匈奴族是游牧民族,骑在马背上生活,马背上的民族会具有什么特性?
生1:
勇敢膘悍。
生2:
能征善战。
师:
“尚武”是游牧民族的特性,我们能举例说明吗?
请从前面课文学到的知识找起。
(学生翻书查阅,也有学生迅速举手回答,他们说出了秦朝与汉初两个时期匈奴不断进扰的史实)
师:
西汉初年,匈奴频繁挥兵南下的局面何时得到改观,又是如何改观的?
(学生陈述了汉武帝时反击匈奴、匈奴再也不敢南下的史实)
师:
那么,汉武帝对匈奴的几次用兵,产生了哪些影响?
请同学们讨论之后,自由地表达认识,说出的结论越多越好。
生3:
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边郡地区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得以安定。
生4:
扩展了汉朝的疆域,西汉实现了大一统。
生5:
汉朝更加强大,匈奴的一部分人开始西迁。
师:
我给大家提供一段材料,看看汉武帝对匈奴用兵还有没有别的影响?
(教师投影一段材料:
公元前127年,卫青出击北匈奴获其牛羊百万头,公元前124年,卫青击匈奴右贤王,获其牲畜数千百万头。
前121年霍去病夺得河西,为汉通西域提供了重要通道,匈奴人悲伤地唱道:
“失我祁连山,使人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
生6:
匈奴财富损失严重,匈奴人非常悲伤。
师:
再换个角度想想,再看看材料,还有其他影响没被我们发现吗?
生7:
为汉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提供了绿色通道。
师:
很好,我们获得了很多结论,这说明啊,许多问题都不会只有一个答案。
由于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匈奴不敢再南进侵扰,汉朝再也不会采取和亲政策了,是不是?
学生:
是……
师:
是吗?
动动脑筋。
生8:
不对,匈奴善战、好战,实力强起来,还会出兵攻打汉朝边境。
师:
说得有道理,东汉时期汉朝还有与北匈奴的军事战争,一度强悍的匈奴后来逐步退出了中国历史的舞台。
老师前面讲的话还有没有错的?
生9:
公元前1世纪中期,昭君出塞也是和亲,老师说汉武帝以后,汉朝再也不会采取和亲政策了。
师:
关于“和亲”政策,同学们有什么要说的,尽管说。
生10:
西汉初年,对匈奴实行“和亲”,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单于,但匈奴并不满足,仍经常威胁,“和亲”是忍辱退让,往往养虎为患,匈奴越发骄横,所以“和亲”不是好的政策。
生11:
汉初的“和亲”是无奈之下的政策,匈奴人牲畜漫山遍野时,汉朝的将相只能乘牛车,皇帝坐的马车都找不到四匹毛色一样的马,汉初是不得不实行“和亲”政策。
(教师不断鼓励学生继续讲下去,讲出与“和亲”相关的一切)
生12:
汉元帝时,匈奴单于呼韩邪入朝请求和亲,宫女王昭君自请前往,出现了昭君出塞的故事(学生插话,王昭君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众笑,该生继续讲)昭君“和亲”后,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为汉匈的友好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师:
昭君出塞显然也是“和亲”政策的产物,对比西汉初年的“和亲”,大家能发现什么问题呢?
生:
和亲的效果不一样。
这是为什么?
师:
“为什么”三字加得很好,下面请大家讨论一下原因并将结论写成纸条,交给科代表集中表述。
(学生讨论,传递纸条,科代表和老师约请另两个学生一起组成工作组,登录汇总,将重复的去掉,形成以下表述,并由科代表陈述。
)
生13:
匈奴族在历史上一度非常强大,河套地区水草丰美,河西地区在祁连山下也是一片丰富的沃野,他们梦想夺取这些地区,他们还梦想劫掠中原财富,劫掠财富虽不仁义,总比创造财富要容易(学生笑)况且“尚武”也是匈奴的文化特性之一。
“和亲”当然不能满足匈奴贵族的愿望,尤其当西汉政权国力贫弱时,更是如此。
汉武帝时,大规模出击,匈奴受到沉重打击,公元前1世纪,匈奴分裂,进一步削弱了自身的力量。
在地理位置上,与汉朝最接近的南匈奴,已经内迁,并同西汉订立了和好盟约,就如书上引用的史料所说“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不得相诈相攻”。
加上呼韩邪单于主动入朝请求和亲,王昭君又非常美丽,光彩照人,通情达理,温情脉脉,(学生笑)一定深深地影响了单于及其身边的高官,所以效果就不同了。
(掌声热烈)
师:
谢谢科代表的精彩分析,历史环境与历史条件不同,“和亲”的客观效果也就不同。
昭君出塞的历史环境与汉初相比,有很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汉文化的向心力征服了游牧民族的精神世界。
让我们结合教材上“昭君出塞”和“单于和亲砖”两幅图谈谈“和亲”政策的历史作用。
现在我们来想象、体验并思考。
(经过四人学习小组的“添油加醋”,学生表达如下)
生14:
宫女王昭君长期孤独地生活在宫庭深处,她自荐要求远嫁匈奴,汉元帝答应了她的请求,当皇帝见到她美若天仙时后悔已晚。
在某一年的冬天,昭君戎装乘马,怀抱琵琶离开长安,文武百官十里相送,长亭告别。
在塞外,朔风劲吹,沙尘扑面,单于的卫队护送昭君,王昭君带着使命,怀着复杂的心情朝呼和浩特方向前进。
师:
谢谢这位同学极具文采的表述,砖头上的“单于和亲千秋万岁,安乐未央”的篆体汉字成了“胡汉和亲”的历史见证。
和亲政策,不仅推动了民族之间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而且促进了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有谁能用诗句来赞扬一下王昭君的历史贡献?
生15:
课文引言部分有一幅昭君墓的照片,董必武诗: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师:
这位同学说得很好。
老师在此建议大家,有机会看一看曹禺的话剧《王昭君》。
说到和亲的作用,我们当然不能忽视少数民族这一方面,因为这是双方的事。
所以,我们在颂扬王昭君时,也该记住呼韩邪单于,我们在谈论文成公主时,也应该记住松赞干布。
少数民族同样为大一统的多民族同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历史能给我们什么现实启迪?
(学生议论)
生16:
在多民族的祖国大家庭里,各个民族都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
生17: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我们不能相互歧视,而要和平相处。
生18:
历史上有过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但是都不是分裂国家的战争,而是想做最高天子的争夺战。
生19:
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共同发展。
生20:
开发大西北也是这个道理。
师:
你太有想象、联想能力了。
你说得有道理。
………
三、教师反思
本课有三个子目,都是讲的西汉与匈奴的关系,如果一目一目地引导学生学习,不容易突现主题;如果讨论“战”与“和”两个问题,又显得较为困难,学生的学力难以达到我们设想的水准,因此,我决定围绕“和亲”来组织教学,这样,既能有效地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供培养能力的机会。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其实集中讨论了三个主要问题:
汉武对匈奴用兵的影响,“和亲”政策的影响,“和亲”政策产生不同效果的原因。
这几个主要问题都是从多角度进行思考的,涉及价值观教育,体现了本课教学的三维目标。
在学生的发言过程中,我体会到,可以让学生“你一言、我一句”地讲,但往往说的比较分散,教师概括提炼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找一个“代言人”,进行汇总,既能集中不同学生的思想,又能达到“一气呵成”的表达效果。
因此我在讨论和亲政策产生不同效果的原因时,尝试了这样的组织方法。
四、点评讨论
民族关系是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比较敏感的话题,如何在教学中既面对客观史实,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这是组织民族关系史教学时必须处理好的问题,本案例以“和亲”为中心来重组教材,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尚处于七年级水平的学生能接受“和亲”政策的有关观点。
虽然只有讨论、描述等简单形式,但课堂仍然充满活力,师生的双向互动明显,叙事与分析相结合,这是其明显的亮点。
本案例尝试代言人集中陈述(或描述)的做法,能使课堂呈现出教学高潮,也便于学生更好地体验和知晓“历史知识”。
此外教师非常注重人文教育的多维性与感染性,在“如何理解和亲政策”这一开放性问题上,教师不断鼓励学生继续讲下去,只要与“和亲”沾上边,都可以。
然后老师在学生“放射”的基础上,进行收缩,例如汉朝对匈奴用兵的影响等。
教师鼓励学生自由畅谈,还适当补充新的情景性知识,以鼓励学生打开新的视窗,说出的结论越多越好。
有时,教师还有意提出错误命题,以推动学生的质疑,例如,霍去病、卫青大败匈奴后,教师得出了一个简单的结论,不会再有与匈奴的战争了,当然也就用不着和亲政策了,似乎和亲就是笼络匈奴、缓解矛盾的,结果学生表示了反对。
这些例子说明,教师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有着比较清晰的把握,而从王昭君说到呼韩邪,再从呼韩邪说到文成公主,从历史上的“和亲”说到现实启迪,体现了教师的历史意识。
教师的角色定位与历史意识是决定历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并不在于一定要有多少新颖的活动方式,如果能够保持一种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即使形式再单纯,也是有价值的。
本案探讨的是和亲政策,因而关于匈奴与汉的交往、霍去病大破匈奴的战争就“边缘化”处理了。
但是,如果在课堂小结时,能够从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的角度来说明一下,也许主题更加突出。
(点评:
束鹏芳)
[案例2]
如果诸葛亮多活20年……
案例提供:
江苏省仪征中学包生勇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出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一课。
我对这堂课进行小结时问学生:
“你们知道三国中哪一个最终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是晋国。
”有一个学生随后站起来说:
“老师,应该说这三国中没有哪一国完成全国的统一,最终完成全国的统一是后来取代曹魏的西晋政权。
”我立即对这个学生的回答予以了肯定和鼓励。
这时,有一个学生发出了一声感慨:
“要是诸葛亮能多活几十年,最终完成全国的统一肯定是蜀汉政权”。
我顺势引导: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曾写到‘两把大火烧掉了诸葛亮20年寿命’,如果诸葛亮多活了20年,蜀汉就能完成全国的统一吗?
”顿时,全班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同学们反响强烈,有的认为“应该能”,有的认为“不能”,有的认为“说不准”。
由于即将下课,我要求同学们下课后自由组合,观点相同的组成一组,由历史课代表和四个小组长牵头负责,各组分头准备,在下一节课进行讨论。
新课程要求渗透新的教学理念,做到“穿新鞋,走新路”。
“如果诸葛亮多活20年,蜀汉能完成统一吗?
”这一命题是传统历史教学中不可能顾及的。
因此,我抓住这一难得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机遇,及时调整原先设计的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而能够这样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我校是一所重点中学,学生素质相对较高,有三成的学生较完整地看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其二,我在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甚至辩论的经验;其三,学生经过半个多学期时间的训练,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搜集、整理史料并利用史料中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描述
(下一次历史课)
师:
上节课结束前,有位同学提出诸葛亮寿命长短与蜀汉能否统一的问题,大家分组进行了准备,不少同学在这期间与我进行了探讨,本节课上课前李想同学还与我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现在请各位畅所欲言,进行“对话”。
生1:
我们小组的同学认为,如果诸葛亮多活20年,蜀汉应该能完成全国的统一。
一场“隆中对”展示了诸葛亮的远见卓识,一张“出师表”表达了诸葛亮的雄心壮志,“治蜀”时能任人唯贤、开诚布公、集思广益、清廉一生,体现了诸葛亮高超的驾驭和治理国家的能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是诸葛亮一生勤奋的真实写照,“挥泪斩马谡”后自贬三等说明他善于自我批评,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各位请认真想一想,如果你有这么多的优秀素质,你做什么事情难道还会不成功吗?
(鼓掌)
生2:
一个人能否成功不仅仅取决于他的天资和勤奋,有时外部环境也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即是人们常说的“你的运气如何”。
由于诸葛亮辅佐的是一个永远也“扶不起的阿斗”,他本人又不想取而代之,因此蜀汉根本不可能完成全国的统一。
生3:
是啊!
诸葛亮有很多优秀的素质,就是缺乏成大事者的气魄,他只有“宰相之才”,而没有“王者之气”,但是我还是很钦佩他的。
生4:
我觉得诸葛亮不是不想取代“阿斗”,而是刘氏政权在当时属于正统,诸葛亮又是一代“大儒”,传统的伦理道德教育决定了他不可能自立为王。
师:
大家说得有道理。
但运气不好是不是蜀汉不能完成全国统一的根本因素呢?
如果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能不能归纳为运气不好呢?
生5:
其实,各位只要认真看一下课本98页“活动与探究”第2题,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因此,我们小组经过实实在在的探讨与交流,得出的结论是(停顿):
蜀汉根本不可能完成全国的统一!
这个观点和×××(生2)的看法一致,但我们认为这不能简单地归纳为诸葛亮的运气不好,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停顿):
三国中蜀国的实力最弱!
通过三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比较可以得出最终完成统一的只能是北方的统治者。
师:
以史实为依据,注意“论从史出”,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很好(鼓掌),还有没有新的见解?
生6:
那么请问×××(生5),中国共产党靠“小米加步枪”打败了财大气粗并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反动派,这又如何解释呢?
(众笑)
生5:
那是因为在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深得人心,其身后有几亿农民作为他们坚强的后盾!
生7:
请问×××(生5),历史上那么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却又如何解释呢?
生8:
刚才×××(生5)提到共产党打败国民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政策深得民心,因而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我觉得这一点值得推敲,刘氏政权在当时属于正统,应该得民心,但结果还不是逃脱不了被消灭的命运!
生5:
从东汉末年以来,军阀割据纷争,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老百姓吃足了苦头,人心“思汉”已不可能,天下本来就不是刘家的。
(稍停)
师:
同学们“对话”的非常好!
想象力真丰富!
我这里提一个思路,供同学们参考,某个局部战役的胜利和整个全局的成功有什么关系?
各方的实力强弱会不会转化?
同学们暂时不要下结论,课后再讨论交流,注意要以历史事实为依据。
下面请你们就“如果诸葛亮多活20年,蜀汉能完成全国的统一吗?
”继续发表高见。
生9:
我觉得不能。
其一、刘氏政权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不及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的曹魏政权,更何况还有一个东吴政权呢!
其二、常言说得好:
“江山代有才人出,世上今人胜古人,长江后浪推前浪”。
曹魏政权地处我国当时的经济中心北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才辈出;而刘氏政权地处我国当时比较贫瘠的西南地区,人才较少。
诸葛亮在他生命的最后八年里六出祁山,却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主要原因就在于刘氏政权里人才较少,比如“孔明挥泪斩马谡”,马谡这样的人才都要孔明挥泪了,那么可见刘氏政权里人才之少。
其三、后主刘禅无能,而诸葛亮“一心只为酬三顾”,不想取而代之。
俗语说得好“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羊要比一只羊带领一群狮子力量强。
”更何况刘氏政权中将少兵缺。
因此,即使诸葛亮多活40年,蜀汉政权也不能完成全国的统一。
(鼓掌)
生10:
×××(生9)的说法有道理,但中国也有一句古语“事在人为”,我觉得诸葛亮假使真能多活20年,只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蜀汉政权就能完成全国的统一。
首先,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富民强国,如注意都江堰的维护,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做好丝织业的文章,发展对外贸易等等;其次,实行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形式,就像曹操实行的军屯,将士战时打仗,平时种田,这样既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又发展了社会经济,还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再次,实行灵活的外交策略,前15年使本国力争避免战争,最好挑动魏、吴两国之间的厮杀,从而壮大自己的力量,后5年采取先北后东的战略方针,先联合东吴消灭曹魏或者是西晋,然后再消灭东吴,这样,蜀汉政权不就完成全国的统一了吗?
!
(鼓掌)
生11:
我补充一下,诸葛亮还是“天下奇才”,他是气象学家,能“借东风”;是发明家,发明了木牛流马;是心理学家,演绎了“空城计”。
师:
刚才×××(生9)、×××(生10)和×××(生11)三位同学讲得非常精彩,说明同学们课后作了精心的准备,尤其×××(生10)同学还为蜀汉政权的强大和统一开出了一剂“救世良方”,如果诸葛亮活到今天,也会发出“既生亮,何生×××?
”的慨叹。
(众笑)
生12:
我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在变化着的,具有偶然性,就像我们自身的成长一样,具有不确定性,或许这20年里,诸葛亮思维老化,刚愎自用,反而会加速蜀汉政权的灭亡;或许这20年中,由于诸葛亮的存在,采取正确的措施,比如像今天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蜀汉政权最后能完成全国的统一;或许这20年中,诸葛亮思想解放,取后主而代之……
生13:
其实,在历史上虽然诸葛亮确有其人,也有着较高的聪明才智,但是,流传到今天有关他的传奇事迹有许多虚构的成分,我们所了解的主要来源于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而《三国演义》里的内容是“三分真实,七分虚构。
”因此诸葛亮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睿智,其神奇多半是罗贯中给吹捧出来的。
况且,历史也不是个别英雄人物所能创造的,一个人根本不可能改变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只能说“时势造英雄”,不能说“英雄造时势”。
生14:
某个人物、某个事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往往能影响甚至改变历史发展的进程。
古语说得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秦始皇,秦国能在公元前221年就完成统一吗?
邓小平也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也肯定会解放,但我们有可能现在还在黑暗中徘徊。
如果没有诸葛亮,或许曹操在公元208年之后就能完成全国的统一了。
在这里我强调的是,我也不认为“英雄造时势”,但决不能抹杀个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影响。
生15:
我赞成×××(生14)的说法。
我喜欢看篮球比赛,八一队走了王志郅、上海队走了姚明,很快从一支冠军球队沦落为中国男蓝甲级队中的二流球队,而宫鲁明担任中国女蓝主教练不久,中国女蓝很快就成为亚洲老大,世界强队了。
生16:
我觉得我们讨论的不应该是让诸葛亮多活20年,而应该是让蜀国多产生20个类似于诸葛亮甚至超过诸葛亮式的人物,不是说“时势造英雄”吗?
不是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吗?
为什么要让诸葛亮多活20年?
今天在座的各位将来谁会比不上诸葛亮呢?
(鼓掌)
师:
是啊!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天同学们的“对话”非常精彩,很有见地,我希望你们在今后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通过不断的质疑、思考、探讨的方式来完善自己的观点,也预祝各位将来都成为类似于诸葛亮甚至超过诸葛亮式的人物,最后,大家对×××同学(问题提出者)给了我们这个机会表示感谢!
(鼓掌)
三、教师反思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大胆质疑的时候并不多,特别是质疑的问题有一定水平的更少,往往需要教师设计一定的情景,再激发学生思考时才能出现。
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
本问题的设置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初步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的精神,部分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观点来分析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能力,
探讨使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和提高,但部分女生参与性不够,这是在今后的探讨中要着力解决的。
四、点评讨论
本案例的主题很新颖。
包老师选择了诸葛亮这个在历史上一直是风光无限、光彩照人“公众人物”,通过个别学生对诸葛亮发出的感慨,适时地引导学生透过文学塑造的形象背后所隐藏的真实进行探究和展开课堂辩论。
这种设计因势利导地发展了初中学生较为朦胧的历史思维能力,特别是突破千百年来的从众心态,透过文学塑造的虚拟,去寻求历史真实,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本节课最可贵之处在于,老师努力引导学生初步学习了搜集史料、寻找证据、“论从史出”、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个人与历史发展的辩证关系等最基本的认识历史问题观点和方法。
本案例由学生来讨论“诸葛亮寿命长短与蜀汉能否统一国家”的问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师将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讲述、发问,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对于诸葛亮这个光彩照人的“公共人物”,案例中突破了简单的正反两种观点,而且教师在讨论中不时“插话”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使讨论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知识、新问题,这是本案例的亮点。
比如学生12和学生16的发言就极为精彩,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这不是单纯依靠教科书所能得到的信息,这些信息是学生的课外知识、学习体验和其它课程知识整合而形成的。
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既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又给他们带来成就感,促进他们更努力地去学习。
学习历史,不是生硬地去记忆,而是需要教师带着学生去思考历史、明辨是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
初一学生由于年龄和认知能力的局限,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及时的引导分析,不仅能够让学生从引导中感悟事物的本质,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会领悟到一些学习方法。
在让学生去主动探究体验、感悟知识的来龙去脉的时候,学生往往并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这时,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就有可能出现错误的认识,形成不恰当的历史观。
在这方面,本案例中教师做得就很好。
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方法,养成自主学习习惯,避免知识都是由教师教出来的,通过学生主动探究、体验、感悟,把握事物本质;教师起的作用,就是引导和激发学生去学习、思考,帮助学生完成认识的过程,使课堂讨论有序的进行。
本案例也略有不足:
一、学生的问和答有不少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假设性。
历史是不能假设和虚构的,还有些问题是不严谨的。
对于这样的问题包老师并没有做出必要的解释和澄清,这样容易给学生在认识历史问题方面以误导。
二、学生讨论时,如果能紧扣历史事实,而不是单纯地发空想,或者把历史、地理以及其它学科内容进一步有机地结合起来,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点评:
姚国平)
[案例3]
人口迁移和江南的开发
案例提供:
镇江市丹徒高桥中学刘春保
丹徒区教研室束鹏芳
一、案例背景
关于两晋南朝的历史,新课标只列出了“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这一条内容。
依据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第19课有“两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淝水之战”和“江南开发”三个子目,看起来头绪较多,不象有的课文,主题比较集中。
在备课时,我考虑到课标强调的内容,在教材的使用上,决定将前两目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