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广铁路桂平至新肇庆段初测上石塘特大桥桥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41872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广铁路桂平至新肇庆段初测上石塘特大桥桥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南广铁路桂平至新肇庆段初测上石塘特大桥桥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南广铁路桂平至新肇庆段初测上石塘特大桥桥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南广铁路桂平至新肇庆段初测上石塘特大桥桥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南广铁路桂平至新肇庆段初测上石塘特大桥桥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广铁路桂平至新肇庆段初测上石塘特大桥桥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

《南广铁路桂平至新肇庆段初测上石塘特大桥桥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广铁路桂平至新肇庆段初测上石塘特大桥桥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广铁路桂平至新肇庆段初测上石塘特大桥桥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

南广铁路桂平至新肇庆段初测上石塘特大桥桥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新建铁路

南广铁路桂平至新肇庆段初测

 

上塘河特大桥

 

桥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CK285+016.8~CK285+813.6)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2007年 6月北京

新建铁路

南广铁路桂平至新肇庆段初测

 

上塘河特大桥

桥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CK285+016.8~CK285+813.6)

 

文 件 编 制:

文 件 复 核:

审核者:

 

 

目录

一、概况………………………………………………………………1

(一)工程概况………………………………………………………1

(二)勘察概况及工作方法…………………………………………1

(三)完成的勘探工作量……………………………………………1

二、自然地理概况……………………………………………………2

(一)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2

(二)地形地貌………………………………………………………2

(三)气象特征………………………………………………………2

三、工程地质特征……………………………………………………2

(一)地层岩性…………………………………………………………2

(二)地质构造…………………………………………………………3

(三)地震动参数……………………………………………………3

四、水文地质特征……………………………………………………3

(一)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情况及其变化特征………………………3

(二)地下水对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侵蚀性…………………………3

五、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问题………………………………………3

六、岩土工程特征……………………………………………………3

(一)岩土物理力学参数……………………………………………3

(二)岩土工程参数建议值…………………………………………4

七、场地稳定性、适宜性评价………………………………………4

八、基础设计建议……………………………………………………5

九、设计与施工注意事项……………………………………………5

十、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定测注意事项………………………

附件

1工程地质平面图

2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3钻孔柱状图

4土工试验报告

5水分析报告

 

一.概况

(一)、工程概况

拟建的上石塘特大桥,位于广西省梧州市藤县镇上石塘村境内,桥址两墩台分别位于两山坡上,是为跨越一丘间谷地架设的一座特大桥。

线路通过地段为一冲洪积河谷,均已辟为农田。

起讫里程CK285+016.8~CK285+813.6,全长796.8米,桥式结构型式为24-32简支梁桥。

(二)、勘察概况及工作方法

本次勘察工作始于2007年5月10至5月31日。

为初步查明桥址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岩性、地质构造、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条件及不良地质现象,为工程设计提供相关准确的工程地质资料,本次勘察工作主要是在工程地质测绘的基础上,以钻探工作为主,同时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及动力触探试验、原位测试及土工试验、岩石试验、水质分析等工作,取得了准确、完整的工程地质资料。

最后进行资料的综合分析整理。

为可研设计工作提供依据。

(三)、完成的勘探工作量

工作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工程地质测绘

Km

物探

电法

Km

震法

Km

工程地质钻探

陆上

m/孔

98.6m/3孔

水上

m/孔

原位

测试

静力触探

m/孔

粉细、中、粗、砾砂及粉土层、砂质黄土标贯试验

角砾、圆砾土,碎石、卵石土及漂石、块石土动力触探

物性指标

粘性土的常规试验

砂性土的颗粒分析

力学指标

粘性土的快剪试验

包括饱和快剪、三轴剪切等

粘性土的压缩试验

水样试验

侵蚀性分析

二、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

拟建的上石塘特大桥,位于镇上石塘村境内,桥址范围内便道纵横,交通、水利便利。

(二)地形地貌

桥址位于丘陵谷地,相对高差3~15m,自然坡度10~20o,坡上植被发育,植有果树,附近有村舍,建有民房,谷地平缓较开阔,多辟为水田。

大桥在里程CK285+125~CK285+162段与河流相交。

上石塘河河面宽约20m左右,平面水深5~15m,水流较缓,随季节变化较大,水流由西北向东南方径流,流入西江。

河流与线路交角约25~35°。

(三)气象特征

路线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21℃,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4.1℃,,年平均降雨量1470.9mm,降雨最高月月平均降雨量284.5mm,降雨最少月月平均降雨量28.2mm,年平均蒸发量1530.2mm。

三、工程地质特征

(一)地层岩性

根据野外调查及钻孔揭示,桥址区范围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粉质黏土、第四系坡残积粉质黏土、白垩系泥质粉砂岩,地表0.3~0.4m为耕植土,分述如下: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1)粉质黏土(Q4al+pl):

厚1~6.5m,主要分布在桥址区中部的河流阶地上,棕黄色,硬塑,局部含角砾,棱角状,角砾的主要成份为泥质砂岩。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dl+el)

(1)1粉质黏土(Q4dl+el):

厚0.5~3.5m,主要分布在桥址区两侧的坡上,棕黄色,棕红色,硬塑。

白垩系(K)

(2)1、全风化泥质粉砂岩:

厚1.5~24.2m,紫红色,原岩结构已被破坏,岩芯风化呈砂土状,局部为碎块状,手搓易碎。

(2)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厚7.1~12.3m,紫红色,泥质胶结,岩芯多呈碎块状,局部见短柱状。

(2)3、弱风化泥质砂岩:

紫红色,泥质胶结,层状构造,方解石脉呈细条状充填节理裂隙,岩芯较完整,多呈短柱状,锤击声脆。

(二)地质构造

线位及其附近未见区域断层及全新活动断裂。

桥址区岩土体较完整,场地区域稳定性较好。

(三)地震动参数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的划分,沿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6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s。

四、水文地质特征

(一)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情况及其变化特征

桥址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类。

孔隙潜水:

主要赋存第四系黏性土和全风化泥质粉砂岩中,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渗入补给,地下水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地下水埋深约0~15.5m。

基岩裂隙水:

主要分布于白垩系的泥质粉砂岩中,不是很发育,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

(二)地下水对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侵蚀性

本次勘察,桥址区各取得地下水、地表水一组做简易分析,根据《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判定,地表水对混凝土无侵蚀,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详见水质分析报告。

五、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桥址处未发现有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

六、岩土工程特征

(一)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粉质黏土物理力学参数统计表

统计项目

试验项目

单位

最大值

max

最小值

min

平均值

fm

标准差

σf

变异

系数δ

样本个数

备注

含水量(w)

(%)

密度(ρ)

(g/cm3)

干密度(ρd)

(g/cm3)

孔隙比(e)

饱和度(Sr)

(%)

孔隙度(n)

(%)

比重(Gs)

液限(wL)

(%)

塑限(wP)

(%)

塑性指数(Ip)

液性指数(IL)

压缩系数(a1~2)

(MPa-1)

压缩模量(Es1~2)

(MPa)

直剪

试验

内摩擦角(φ)

(°)

凝聚力(C)

(kPa)

岩层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统计项目

标贯(击)

动探(击)

单轴抗压强度(Mpa)

备注

饱和

干燥

岩层代号

统计个数

 

 

 

范围值

 

 

 

平均值

 

 

 

变异系数

 

 

 

标准值

 

 

 

(一)岩土工程参数建议值

岩土名称

岩土状态

岩土施工

工程分级

岩土力学参数的建议取值

侧摩阻力

fs(kPa)

附注

C

φ

压缩模量Es

基本承载力

(kPa)

(度)

(Mpa)

(kPa)

(1)粉质黏土

硬塑

180

(1)1粉质黏土

硬塑

180

(2)1泥质粉砂岩

全风化

300

(2)2泥质粉砂岩

强风化

350

(2)3泥质粉砂岩

弱风化

600

七、场地安全性、稳定性、适宜性评价

1、沿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6度),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现场地质调查表明:

桥址及其附近未见区域断层及全新世活动断裂,坡麓无顺层及滑坡现象,场地第四系覆盖层薄,岩体埋深浅,属简单场地,场地安全性、稳定性较佳,适宜工程的修建。

2、两侧桥台基底,地下水位以下的岩体全风化~强风化层较厚,承载力较低,故基础埋置需有一定的深度,两台丘坡边坡稳定。

八、基础设置建议

根据场区地层结构和岩土工程特性,建议采用桩基础,持力层应选择白垩系弱风化泥质砂岩。

由于上覆第四系冲、洪积黏性土层呈松散状,易受水冲刷,压缩性大,基岩风化层呈巨厚层状,且具有遇水崩解、软化性,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涌水、塌方。

因此在施工时应对基坑边开挖边支护并加强排水措施。

九、设计与施工注意事项

(1)由于地质条件受自然环境、人为因素等方面影响,在空间上变化极其复杂。

在施工开挖验槽、桩基施工过程中,当出现与勘察成果不符的情况,应及时与勘察设计单位沟通,确认是否进一步补充适当的勘察工作,避免对桥址工程的影响。

(2)由于上覆土层易造成坑壁坍滑,应加强施工临时支护措施。

(3)在斜坡上基础设计与施工应考虑斜坡上下墩台基坑施工因土层、风化岩层引起的坑壁斜坡稳定问题。

建议先施工坡脚桥墩,再施工斜坡上的墩台,避免下部桥墩施工引起上部墩台失稳。

(4)由于桥址范围岩体风化层厚,强度低,遇水易软化,设计施工时应加强基坑护壁及基坑防排水措施,同时施工勘察加以验证。

加强验桩等质量检测措施。

(5)斜坡上基础设计与施工均应考虑墩台稳定以及下伏地基因土层厚度、岩层风化引起的不均匀性问题。

(6)根据所取水样的试验分析,场区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不具侵蚀性。

但在工程建设时应加强泥浆及污水的排放管理,尽量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十、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定测注意事项

该桥的的覆盖层较薄,持力层宜选做白垩系的泥质粉砂岩,定测时应当准确查明风化层的厚度,为持力层的选择提供依据,并准确查明地下水的情况。

1、工程地质平面图

2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3钻孔柱状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