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动给水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41686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动给水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汽动给水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汽动给水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汽动给水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汽动给水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动给水泵.docx

《汽动给水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动给水泵.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动给水泵.docx

汽动给水泵

汽动给水泵的发展现状

摘要:

中小热电厂给水泵拖动方式多数采用电动方式,个别也采用汽轮机拖动利用锅炉富余蒸汽或工业抽汽驱动小汽轮机拖动给水泵,排汽入除氧器作加热蒸汽,是可以提高经济效益或节能效益。

本文拟对它进行论述,供参考。

关键词:

中小热电厂电动给水泵汽动给水泵经济分析一、前言近年来,世界能源紧张,我国也备受影响,自2003年开始,我国煤、电、油、运全面紧张制约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

尤其是近年来煤、油价格飚升,使热电厂的热电成本大增,而上网电价,热价增长有限,使热电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甚至造成亏损,难以维继。

为了拓展生存空间,除了政府政策支撑改善外部环境外,主要靠热电企业本身“降本增利”进行“节能改造”,增加热负荷,降低消耗,提高效益、扭亏为盈的策略。

其中行之有效的一项节能技改是改电动给水泵为汽动给水泵,今论析如下,供参考。

二、给水泵拖动方式锅炉给水泵的拖动方式,一般分电动机与汽轮机二种拖动方式。

电动机多采用交流电动机,所以给水泵的转速是定速的,锅炉给水调节经过“节流”调节。

但电动机操作方便、灵活、占地小,而汽轮机拖动,它有蒸汽管路和操作阀件,运行较麻烦,占地也大,但可变速运行,无“节流”损失。

所以,中小热电厂,在电网联接时(上网)一般都采用电动方式,只有孤立热电厂(无电网时)、首期工程,为了首次启动、锅炉上水,必须有一台启动锅炉和配一台蒸汽轮机拖动的给水泵,便于第一次启动用。

电动给水泵耗用的是电厂的发电量(厂用电),是主机从煤经过一系列能量转换而成的,而汽动给水泵是消耗的蒸汽的热能,是由煤经锅炉转换成主蒸汽做功后或不做功入给水泵小汽轮机直接拖动给水泵。

也就是说给水泵小汽轮机的拖动蒸汽有二种可能,一种是锅炉的新汽,一种是入主汽轮机后,作了部分功的抽汽。

后者是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增加了抽汽量。

其排汽有二,一为排入回热系统的除氧器,作为回热用,另为排入供热系统作为供热量的一部分,因此热电厂给水泵汽轮机是背压机组,没有冷源损失,能效很高。

三、利用富余新汽拖动锅炉给水泵1、基本机理在电力供应紧缺的情况下,中小热电厂锅炉容量有富余时,用新汽拖动汽动给水泵,排汽并入外供热网,减少主汽轮机的外供抽汽,同时减少厂用电,增加外供电量。

在外供热电负荷相同时,这种方法不节能,但上网电量增多,增加电厂的经济效益。

2、改造实例

(1)某开发区热电厂概况设计规模:

3×75t/h中温中压CFB锅炉,2×C12-3.43/0.98抽凝机组。

2002年底采暖期负荷100t/h,非采暖期75t/h。

采用常规设计三台锅炉配四台电动给水泵,一台备用,三台运行。

给水泵型号DG85-67×9,Q=85m3/h,P=6.03MPa,电动机YKK355-2,N=250KW。

在采暖期运行时,按汽轮机外供汽100t/h,发电功率24MW计算,汽轮机进汽量190t/h。

三台炉总产汽量225t/h,富余蒸汽35t/h,在非采暖期富余汽量更多。

根据新汽富余量和给水量要求,选用两台汽动给水泵,小背压机做功后的排汽与汽轮机0.98MPa供热抽汽汇合后外供。

由于小背压机补充了一部分外供汽,从而减少了C12机组的抽汽量。

(2)汽动给水泵汽轮机主要参数型号:

B0.25-3.5/0.98额定功率:

250KW进汽压力:

3.5MPa进汽温度:

450℃进汽量:

7t/h排汽压力:

0.98MPa排汽温度:

330℃排汽焓值:

3176Kj/kg额定转速:

3000rpm(3)技术经济分析给水泵驱动方式由电动改汽动时,在冬季采暖期外供热量100t/h,发电功率24MW。

回热系统:

一级高加,用供热抽汽0.98MPa、311℃加热,给水温度150℃;一级大气式除氧器,由0.25MPa、183℃抽汽加热至104℃;一级低加由低压抽汽0.07MPa、111℃加热,出水温度电动与汽动方案分别为60.2℃、64.2℃.经热力计算得出如下表1。

表1主要技术经济计算结果项目电动给水泵系统汽动给水泵系统锅炉产汽量(t/h)190194外供汽量(t/h)100100汽轮机进汽量(t/h)190180发电机发电功率(KW)2400024000汽动给水泵进气量(t/h)/14给水泵电动机功率(KW)500/从表1可见,在外供汽量和发电功率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两台汽水泵后,节省电动机功率500KW。

但锅炉产汽量增加4t/h,两台汽动给水泵500KW全年节电为[设备年运行小时7000,上网电价0.46元/KWh]S=500×700×0.46=161×104元。

每年锅炉多耗煤支出生产运营费用为(当地标煤价420元/t)3.98MPa,450℃,;ηgl=0.88;gs=628kj/kg。

S1=[(194-190)×(3394-628)×7000/0.88/29308]×420=122×104元扣除增加燃料费则每年增收效益为△S=S-S1=161-122=39万元设备价格投资每台8万元,两台汽动给水泵配套的管道及阀门费用约15万元,增加设备投资为S2=[(2×50+15)2×8]×104=99×104元将电动给水泵与汽动给水泵投资费用进行比较,增额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TY=99/39=2.54年。

足见,利用富余新汽,采用汽动给水泵拖动,经济效益是显著的,经过两年半后即可回收投资。

往后每年可为热电企业增益39万元。

从表1中看出,在发电量,供热量不变情况下,锅炉产汽量增加了4t/h,也就是说冷源损失增加约4t/h,发电煤耗略有增加而已,所以有经济效益,并无节能效益。

四、利用抽汽驱动汽动给水泵1、利用供除氧器加热蒸汽的压差做功一般中小热电厂除氧器采用大气式,0.02Mpa压力,加热出水温为104℃。

加热蒸汽采用压力为0.05~0.1Mpa,温度为150℃~170℃比较适宜。

能级比较匹配。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汽轮机抽汽压力不匹配,在相当多的热电厂中,常遇到以供热抽汽0.9Mpa,300℃左右作为热源,经阀门减压到0.1~0.2Mpa,再送往除氧器。

此时,0.9Mpa减压至0.2Mpa的节流压损,存在着明显的能源损失。

为此,0.9Mpa300℃供热抽汽先进入背压小汽轮机,使之拖动给水泵,排汽0.1Mpa入除氧器加热给水。

既回收了节流损失,又节省了给水泵的厂用电。

同时,当建厂初期热负荷不够大,往往热电比达不到四部委[1268]号文要求的100%,(或50%)时,用供热抽汽驱动汽动泵可增加热负荷,提高热电比,争取达标,增加机组利用小时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处。

2、利用供热抽汽驱动汽动泵实例

(1)某热电厂概况装机容量为3万千瓦,两台C12-3.43/0.98抽凝机和一台C6-3.43/0.98抽凝机组,配置四台75t/h中压中温锅炉,除氧器用汽量为12t/h,原采用I级工业抽汽0.98Mpa,310℃,经节流减压送往大气式除氧器。

锅炉给水系统采用功率为320KW的三台电动给水泵和一台带变频调节的功率为300KW的电动给水泵。

(2)技改技经分析经论证分析,将12t/h,0.98Mpa,310℃的工业抽汽先通过小型背压汽轮机其排汽0.05~0.1MPa,170℃左右用以加热除氧器的汽源,则可产生~1000KW的电能。

0.98Mpa、310℃=3076ki/kg;0.1Mpa~170℃=2946kj/kg;ηid=0.9。

估算功率:

1200×(3076-2746)×0.9/3600=990KW≈1000KW。

可节省厂用电功率1000KW左右。

(按1000KW计)上网电价为前0.46元/kWh,年运行小时7000计,S=1000×7000×0.46=322×104元设备价:

每台B1—0.98/0.1热电联产汽轮机100万元。

同时可省去两台320KW电动机,每台9万元,汽动泵配套的管道及阀门费用约13万元,增加设备投资为:

S1=[(100+13)-2×13]×104=87×104=87万元可见,将除氧加热汽节流损失回收,采用汽动泵方案,投资增加87万元而年增加上网电收入达322万元,所以静态投资回收期不到四个月,是一个经济效益十分好的改造项目,而热经济也是很好的,发电标煤耗,和供热标煤耗不变,但多供电1000KWh/h,是热电联产的发电煤耗比热电分供的发电煤耗低得多,所以是节能的。

五、结论中小热电厂给水泵拖动方式,常采用电动机拖动。

建议当采暖期最大热负荷时全厂锅炉蒸发量有富余时,为了节省给水泵的厂用电,可以把电动泵改为汽动泵,利用富余新汽入汽动泵汽轮机,排汽入外供热网系统,可增加外供电量,提高经济效益,但一般不可能有节能效益。

另一种利用供热抽汽驱动给水泵汽轮机,排汽入回热系统除氧器。

如除氧器加热汽源原来就是来自供热抽汽0.98Mpa。

经减压后入除氧器时,则回收的“节流”损失用来驱动小汽轮机,排汽0.1MPa入除氧器加热给水至104℃,其经济效益和节能效益是最大的。

同时,利用供热抽汽驱动给水泵汽轮机,可增加供热量。

提高热电比,使建厂初期热电比达不到四部委[1268]号文标准时,增加了内部供热量,提高了热电比,使之达标,争取增加发电运行小时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节能效益。

上两种电动给水泵改为汽动给水泵在缺电情况下,可增加供电量,缓解电力供需矛盾起一定作用。

 

锅炉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热能,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

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的原义是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是指燃烧燃料的场所。

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提供所需要的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

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又叫蒸汽发生器,常简称为锅炉,是蒸汽动力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

锅炉承受高温高压,安全问题十分重要。

即使是小型锅炉,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也十分严重。

因此,对锅炉的材料选用、设计计算、制造和检验等都制订有严格的法规。

锅炉的发展锅炉的发展分锅和炉两个方面。

18世纪上半叶,英国煤矿使用的蒸汽机,包括瓦特的初期蒸汽机在内,所用的蒸汽压力等于大气压力。

18世纪后半叶改用高于大气压力的蒸汽。

19世纪,常用的蒸汽压力提高到0.8兆帕左右。

与此相适应,最早的蒸汽锅炉是一个盛水的大直径圆筒形立式锅壳,后来改用卧式锅壳,在锅壳下方砖砌炉体中烧火。

随着锅炉越做越大,为了增加受热面积,在锅壳中加装火筒,在火筒前端烧火,烟气从火筒后面出来,通过砖砌的烟道排向烟囱并对锅壳的外部加热,称为火筒锅炉。

开始只装一只火筒,称为单火筒锅炉或康尼许锅炉,后来加到两个火筒,称为双火筒锅炉或兰开夏锅炉。

1830年左右,在掌握了优质钢管的生产和胀管技术之后出现了火管锅炉。

一些火管装在锅壳中,构成锅炉的主要受热面,火(烟气)在管内流过。

在锅壳的存水线以下装上尽量多的火管,称为卧式外燃回火管锅炉。

它的金属耗量较低,但需要很大的砌体。

19世纪中叶,出现了水管锅炉。

锅炉受热面是锅壳外的水管,取代了锅壳本身和锅壳内的火筒、火管。

锅炉的受热面积和蒸汽压力的增加不再受到锅壳直径的限制,有利于提高锅炉蒸发量和蒸汽压力。

这种锅炉中的圆筒形锅壳遂改名为锅筒,或称为汽包。

初期的水管锅炉只用直水管,直水管锅炉的压力和容量都受到限制。

二十世纪初期,汽轮机开始发展,它要求配以容量和蒸汽参数较高的锅炉。

直水管锅炉已不能满足要求。

随着制造工艺和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弯水管式锅炉。

开始是采用多锅筒式。

随着水冷壁、过热器和省煤器的应用,以及锅筒内部汽、水分离元件的改进,锅筒数目逐渐减少,既节约了金属,又有利于提高锅炉的压力、温度、容量和效率。

以前的火筒锅炉、火管锅炉和水管锅炉都属于自然循环锅炉,水汽在上升、下降管路中因受热情况不同,造成密度差而产生自然流动。

在发展自然循环锅炉的同时,从30年代开始应用直流锅炉,40年代开始应用辅助循环锅炉。

辅助循环锅炉又称强制循环锅炉,它是在自然循环锅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下降管系统内加装循环泵,以加强蒸发受热面的水循环。

直流锅炉中没有锅筒,给水由给水泵送入省煤器,经水冷壁和过热器等蒸发受热面,变成过热蒸汽送往汽轮机,各部分流动阻力全由给水泵来克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两种型式的锅炉得到较快发展,因为当时发电机组要求高温高压和大容量。

发展这两种锅炉的目的是缩小或不用锅筒,可以采用小直径管子作受热面,可以比较自由地布置受热面。

随着自动控制和水处理技术的进步,它们渐趋成熟。

在超临界压力时,直流锅炉是唯一可以采用的一种锅炉,70年代最大的单台容量是27兆帕压力配1300兆瓦发电机组。

后来又发展了由辅助循环锅炉和直流锅炉复合而成的复合循环锅炉。

在锅炉的发展过程中,燃料种类对炉膛和燃烧设备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不但要求发展各种炉型来适应不同燃料的燃烧特点,而且还要提高燃烧效率以节约能源。

此外,炉膛和燃烧设备的技术改进还要求尽量减少锅炉排烟中的污染物(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早年的锅壳锅炉采用固定炉排,多燃用优质煤和木柴,加煤和除渣均用手工操作。

直水管锅炉出现后开始采用机械化炉排,其中链条炉排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炉排下送风从不分段的“统仓风”发展成分段送风。

早期炉膛低矮,燃烧效率低。

后来人们认识到炉膛容积和结构在燃烧中的作用,将炉膛造高,并采用炉拱和二次风,从而提高了燃烧效率。

发电机组功率超过6兆瓦时,以上这些层燃炉的炉排尺寸太大,结构复杂,不易布置,所以20年代开始使用室燃炉,室燃炉燃烧煤粉和油。

煤由磨煤机磨成煤粉后用燃烧器喷入炉膛燃烧,发电机组的容量遂不再受燃烧设备的限制。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初起,电站锅炉几乎全部采用室燃炉。

早年制造的煤粉炉采用了U形火焰。

燃烧器喷出的煤粉气流在炉膛中先下降,再转弯上升。

后来又出现了前墙布置的旋流式燃烧器,火焰在炉膛中形成L形火炬。

随着锅炉容量增大,旋流式燃烧器的数目也开始增加,可以布置在两侧墙,也可以布置在前后墙。

1930年左右出现了布置在炉膛四角且大多成切圆燃烧方式的直流燃烧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石油价廉,许多国家开始广泛采用燃油锅炉。

燃油锅炉的自动化程度容易提高。

70年代石油提价后,许多国家又重新转向利用煤炭资源。

这时电站锅炉的容量也越来越大,要求燃烧设备不仅能燃烧完全,着火稳定,运行可靠,低负荷性能好,还必须减少排烟中的污染物质。

在燃煤(特别是燃褐煤)的电站锅炉中采用分级燃烧或低温燃烧技术,即延迟煤粉与空气的混合或在空气中掺烟气以减慢燃烧,或把燃烧器分散开来抑制炉温,不但可抑制氮氧化物生成,还能减少结渣。

沸腾燃烧方式属于一种低温燃烧,除可燃用灰分十分高的固体燃料外,还可在沸腾床中掺入石灰石用以脱硫。

锅炉的工作锅炉参数是表示锅炉性能的主要指标,包括锅炉容量、蒸汽压力、蒸汽温度、给水温度等。

锅炉容量可用额定蒸发量或最大连续蒸发量来表示。

额定蒸发量是在规定的出口压力、温度和效率下,单位时间内连续生产的蒸汽量。

最大连续蒸发量是在规定的出口压力、温度下,单位时间内能最大连续生产的蒸汽量。

蒸汽参数包括锅炉的蒸汽压力和温度,通常是指过热器、再热器出口处的过热蒸汽压力和温度如没有过热器和再热器,即指锅炉出口处的饱和蒸汽压力和温度。

给水温度是指省煤器的进水温度,无省煤器时即指锅筒进水温度。

锅炉可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

锅炉按用途可分为工业锅炉、电站锅炉、船用锅炉和机车锅炉等;按锅炉出口压力可分为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亚临界压力、超临界压力等锅炉;锅炉按水和烟气的流动路径可分为火筒锅炉、火管锅炉和水管锅炉,其中火筒锅炉和火管锅炉又合称为锅壳锅炉;按循环方式可分为自然循环锅炉、辅助循环锅炉(即强制循环锅炉)、直流锅炉和复合循环锅炉;按燃烧方式,锅炉分为室燃炉、层燃炉和沸腾炉等。

在水汽系统方面,给水在加热器中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经给水管道进入省煤器,进一步加热以后送入锅筒,与锅水混合后沿下降管下行至水冷壁进口集箱。

水在水冷壁管内吸收炉膛辐射热形成汽水混合物经上升管到达锅筒中,由汽水分离装置使水、汽分离。

分离出来的饱和蒸汽由锅筒上部流往过热器,继续吸热成为450℃的过热蒸汽,然后送往汽轮机。

在燃烧和烟风系统方面,送风机将空气送入空气预热器加热到一定温度。

在磨煤机中被磨成一定细度的煤粉,由来自空气预热器的一部分热空气携带经燃烧器喷入炉膛。

燃烧器喷出的煤粉与空气混合物在炉膛中与其余的热空气混合燃烧,放出大量热量。

燃烧后的热烟气顺序流经炉膛、凝渣管束、过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后,再经过除尘装置,除去其中的飞灰,最后由引风机送往烟囱排向大气。

锅炉的结构锅炉整体的结构包括锅炉本体和辅助设备两大部分。

锅炉中的炉膛、锅筒、燃烧器、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构架和炉墙等主要部件构成生产蒸汽的核心部分,称为锅炉本体。

锅炉本体中两个最主要的部件是炉膛和锅筒。

炉膛又称燃烧室,是供燃料燃烧的空间。

将固体燃料放在炉排上,进行火床燃烧的炉膛称为层燃炉,又称火床炉;将液体、气体或磨成粉状的固体燃料,喷入火室燃烧的炉膛称为室燃炉,又称火室炉;空气将煤粒托起使其呈沸腾状态燃烧,并适于燃烧劣质燃料的炉膛称为沸腾炉,又称流化床炉;利用空气流使煤粒高速旋转,并强烈火烧的圆筒形炉膛称为旋风炉。

炉膛的横截面一般为正方形或矩形。

燃料在炉膛内燃烧形成火焰和高温烟气,所以炉膛四周的炉墙由耐高温材料和保温材料构成。

在炉墙的内表面上常敷设水冷壁管,它既保护炉墙不致烧坏,又吸收火焰和高温烟气的大量辐射热。

炉膛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使用燃料的特性。

每台锅炉应尽量燃用原设计的燃料。

燃用特性差别较大的燃料时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都可能降低。

锅筒是自然循环和多次强制循环锅炉中,接受省煤器来的给水、联接循环回路,并向过热器输送饱和蒸汽的圆筒形容器。

锅筒简体由优质厚钢板制成,是锅炉中最重的部件之一。

锅筒的主要功能是储水,进行汽水分离,在运行中排除锅水中的盐水和泥渣,避免含有高浓度盐分和杂质的锅水随蒸汽进入过热器和汽轮机中。

锅筒内部装置包括汽水分离和蒸汽清洗装置、给水分配管、排污和加药设备等。

其中汽水分离装置的作用是将从水冷壁来的饱和蒸汽与水分离开来,并尽量减少蒸汽中携带的细小水滴。

中、低压锅炉常用挡板和缝隙挡板作为粗分离元件;中压以上的锅炉除广泛采用多种型式的旋风分离器进行粗分离外,还用百页窗、钢丝网或均汽板等进行进一步分离。

锅筒上还装有水位表、安全阀等监测和保护设施。

为了考核性能和改进设计,锅炉常要经过热平衡试验。

直接从有效利用能量来计算锅炉热效率的方法叫正平衡,从各种热损失来反算效率的方法叫反平衡。

考虑锅炉房的实际效益时,不仅要看锅炉热效率,还要计及锅炉辅机所消耗的能量。

单位质量或单位容积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按化学反应计算出的空气需求量称为理论空气量。

为了使燃料在炉膛内有更多的机会与氧气接触而燃烧,实际送入炉内的空气量总要大于理论空气量。

虽然多送入空气可以减少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但排烟热损失会增大,还会加剧硫氧化物腐蚀和氮氧化物生成。

因此应设法改进燃烧技术,争取以尽量小的过量空气系数使炉膛内燃烧完全。

锅炉烟气中所含粉尘(包括飞灰和炭黑)、硫和氮的氧化物都是污染大气的物质,未经净化时其排放指标可达到环境保护规定指标的几倍到数十倍。

控制这些物质排放的措施有燃烧前处理、改进燃烧技术、除尘、脱硫和脱硝等。

借助高烟囱只能降低烟囱附近地区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

烟气除尘所使用的作用力有重力、离心力、惯性力附着力以及声波、静电等。

对粗颗粒一般采用重力沉降和惯性力的分离,在较高容量下常采用离心力分离除尘静电除尘器和布袋过滤器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

湿式和文氏—水膜除尘器中水滴水膜能粘附飞灰,除尘效率很高还能吸收气态污染物。

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努力发展灰渣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如用灰渣制造水泥、砖和混凝土骨料等建筑材料。

70年代起又从粉煤灰中提取空心微珠,作为耐火保温等材料。

锅炉未来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锅炉和电站热效率;降低锅炉和电站的单位功率的设备造价;提高锅炉机组的运行灵活性和自动化水平;发展更多锅炉品种以适应不同的燃料;提高锅炉机组及其辅助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系统下达指令由变频器自动启动第一台泵运行,系统检测给水管的水压,当变频器频率上升到工频时,如水压未达到设定的压力值,系统自动将第一台电机切换至工频直供电,并由变频器拖动第二台水泵运行,如变频器运行到工频状态时供水母管压力仍未达到设定压力值系统自动将第二台水泵切换至工频直供电,再由变频器拖动第三台运行,依次类推,直至压力达到设定值。

若锅炉需要的给水量减少,变频控制系统可自动降低变频器的运行频率,如变频器的频率到零仍不能满足要求,则变频器自动切换至前一台水泵进行变频运行,依次类推。

变频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实质是:

始终利用一台变频器自动调整水泵的转速,切换时间以管网的实际压力和设定压力的差值决定,同时保证管网的压力动态恒定。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防止变频器报警停机或其他故障造成水泵不转会引起锅炉缺水,所以应该加反馈装置确保变频器正常工作。

除此之外锅炉的供水系统中还包括除氧器压力控制和除氧器水位控制,除氧器压力控制主要是为了保证除氧器口有足够的蒸汽压力用于将软化水除氧,这是一个单闭环控制回路,输入参数是除氧器压力输出参数控制除氧器进汽阀。

除氧器水位控制主要是为了保证除氧器内有足够的水提供给锅炉,这是一个单闭环控制回路输入参数,是除氧器水位输出参数控制除氧器进水阀。

3.2锅炉燃烧调节系统燃烧过程自动调节系统的选择虽然与燃烧的种类和供给系统、燃烧方式以及锅炉与负荷的联结方式都有关系,但是燃烧过程自动调节的任务都是一样的。

归纳起来,燃烧过程自动调节系统有三大任务:

①维持汽压恒定。

汽压的变化表示锅炉蒸汽量和负荷的耗汽量不相适应,必须相应地改变燃料量,以改变锅炉的蒸汽量。

②保证燃烧过程的经济性。

当燃料量改变时,必须相应地调节送风量,使它与燃料量相配合,保证燃烧过程有较高的经济性。

③调节引风量与送风量相配合,以保证炉膛压力不变。

燃烧调节系统一般有三个被调参数,汽压p、烟气含氧量a和炉膛负压pt。

一般有3个调节量,他们是燃料量M,送风量F和引风量Y。

燃烧调节系统的调节对象对于燃料量,根据燃料种类的不同可能是炉排电机,也可能是燃料阀。

对于送风量和引风量一般是挡板执行机构或变频器。

燃烧调节系统是一个多参数变量调节系统。

这种调节系统通常把它简化成互相联系,密切配合但又相对独立的3个单变量系统来实现。

为便于分析,下面我们按3个系统来分别分析。

这三个系统分别是以燃料量维持锅炉压力恒定的蒸汽压力调节系统,以送风量维持锅炉经济燃烧的送风调节系统,以引风量维持炉膛负压稳定的炉膛负压调节系统。

3.2.1蒸汽压力调节对象的特性引起蒸汽压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燃料量和用汽负荷发生变化。

其动态特性如下。

①燃料量扰动下的汽压变化特性在用汽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如锅炉燃料量(B)发生△B的阶跃扰动,此时汽压的飞升曲线如图4(a)所示。

此时对象没有自平衡能力,具有较大的迟滞和惯性。

但如果锅炉出口的用汽阀门开度不变,那么由于汽压因燃料量扰动而发生变化时,蒸汽流量也将发生变化。

由于汽压变化时,蒸汽流量增大自发地限制了汽压的变化,因此对象有平衡能力。

此时汽压的飞升曲线如图4(b)所示。

②用汽负荷扰动下的汽压变化特性负荷阶跃扰动下,汽压变化的动态特性也有下列两种情况:

当用汽阀门阶跃扰动时,对象表现出具有自平衡能力,没有延迟,但有较大的惯性,并有一个与阀门变化成比例的启始飞跃,飞升曲线如图4(c)所示;当用汽量阶跃扰动时,其飞升曲线如图4(d)所示,此时对象没有自平衡能力,如果不及时增加进入锅炉的燃料量,那么,汽压将一直下降。

3.2.2送风自动调节对象的特性送风调节系统的工作好坏,直接影响炉膛的空气过剩系数的变化也就是排出烟气的含氧量。

引起空气过剩系数变化的主要扰动是燃料量和送风量配比。

风量扰动下对象的动态特性具有较大的自平衡能力,几乎没有延迟和惯性,近似为一比例环节。

而燃料量扰动时,需经过输送和燃烧过程而略有延迟。

由于送风系统几乎没有延迟和惯性。

所以在燃料充足的情况下送风量的大小将比较直接的反应在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