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高级中学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39816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惠阳高级中学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惠阳高级中学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惠阳高级中学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惠阳高级中学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惠阳高级中学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惠阳高级中学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

《惠阳高级中学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惠阳高级中学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惠阳高级中学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

惠阳高级中学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

惠阳高级中学高一语文第二学期

第二次段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词语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绮丽(qǐ)忏悔(chàn)扑朔迷离(shuò)拾级而登(shè)

B、浣女(wán)采撷(xié)面面相觑(qù)丛冢(zhǒng)

C草菅人命(guān)龇牙(zī)终年不涸(hé)翩然起舞(piān)

D谪居(zhé)崔嵬(wéi)羌笛(jiāng)猿猱(náo)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股市风云,投资者一定要慎重。

(2)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

(3)对于校规校纪的行为,学校将严肃处理。

A、变换法制违犯B、变幻法制违犯

C、变换法治违反D、变幻法治违反

3、下列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顺他们,一家相敬如宾,生活幸福美满。

B、他们虽然分手了,但藕断丝连,还偶有书信往来。

C、学术研究是一种高度规范性的行为,一旦缺少规范或执行规范不力,再加上社会风气的熏陶,就很有可能败坏学风,带来严重后果。

D、这种污染多数是无法救治的,由它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可非议的。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如何才能富起来呢?

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是以知识的充足为前提的。

B.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能不能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C.睡眠三忌:

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D.失业不能失志,只要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

二、古诗文阅读(本大题6小题,5-8每小题3分,9-11题25分,共37分)

(1)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人也。

体貌魁伟,身长九尺,美须豪眉,望之甚伟。

而恃才倨傲,为乡党所摈,乃作《解摈》……

(2)光和元年,举郡上计①到京师。

是时司徒袁逢受计吏,计吏数百人皆拜伏庭中,莫敢仰视,壹独长揖而已。

逢望而异之,令左右往让之,曰:

“下郡计吏而揖三公,何也?

”对曰:

“昔郦食其②长揖汉王,何遽怪哉?

’’逢则敛衽下堂,执其手,延置上坐,因问西方事,大悦,顾谓坐中曰:

“此人汉阳赵元叔也,朝臣莫有过之者,吾请为诸君分坐。

”坐者皆属观。

(3)既出,往造河南尹羊陟,不得见。

壹以公卿中非陟无足以托名者,乃日往到门,陟强许通,尚卧未起,壹径入上堂,遂前临之,曰:

“窃伏西州,承高风久矣,乃今方遇而忽然③,奈何命也?

”因举声哭门下惊皆奔入满侧陟知其非常人乃起延入语大奇之谓曰子出矣

(4)陟明旦大从车骑奉谒造壹。

时诸计吏多盛饰车马帷幕,而壹独柴车草屏,露宿其旁,延陟前坐于车下,左右莫不叹愕。

陟返与言谈,至熏夕④,极欢而去,执其手曰:

“良璞不剖,必有泣血以相明者矣!

”陟乃与袁逢共称荐之。

名动京师,士大夫仰望其风采。

(5)州郡争致礼命,十辟公府,并不就,终于家。

(选自《后汉书·赵壹列传》)

[注]①郡上计:

向朝廷报告一郡税收会计的官员,也叫上计吏。

②郦食其:

秦汉之际的策士,后归汉王刘邦。

他拜见刘邦,只作揖,不跪拜,刘邦知其不是平常的人,把他请到上座。

③忽然:

指死亡。

④熏:

通“曛”,黄昏。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逢望而异之,令左右往让之异:

奇怪

B、坐者皆属观属:

通“瞩”,注视

C、壹径入上堂,遂前临之临:

俯视

D、陟明旦大从车骑奉谒造壹明旦:

第二天早晨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人也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B.执其手,延置上坐其曲中规,不复挺者

C.乃今方遇而忽然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并不就,终于家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7.下列各句都表现赵壹倨傲特异的品性行为的一项是()

①光和元年,举郡上计到京师

②壹独长揖而已

③既出,往造河南尹羊陟

④壹径入上堂,遂前临之……因举声哭

⑤壹独柴车草屏

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

8.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叙了赵壹的几件事,表现出他的倨傲不驯、玩世不恭的性格和无所作为的结果。

B、本文通过对赵壹的倨傲特异的品性行为的描述,表现他既要借权势显扬名声,又不甘心屈颜仕途的特有气质。

C、本文通过对赵壹恃才倨傲的描述,反衬袁逢、羊陟不计私嫌,爱才荐才的高尚品格。

D、本文记叙了赵壹的几件事,表现他故作倨傲,是为了巧借权势显扬名声,目的不在于做官。

9、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3分)

因举声哭门下惊皆奔入满侧陟知其非常人乃起延入语大奇之谓曰子出矣

10.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⑴.而恃才倨傲,为乡党所摈。

(3分)

译文:

⑵.计吏数百人皆拜伏庭中,莫敢仰视。

(4分)

译文: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归雁

钱起①

潇湘②何事等闲回?

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③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注]①钱起:

唐朝吴兴(今属浙江)人,入仕后,一直在长安(今属陕西)作官。

此诗作于任官期间。

②潇湘:

此处指湘江。

③二十五弦:

指瑟,传说湘江女神湘灵善鼓瑟。

《楚辞·远游》:

“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1)联系诗句简答:

诗人看见归雁产生了哪些想象和联想?

(3分)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4分)

12、默写(任选四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闻道龙标过五溪。

,随风直到夜郎西。

(2)君问归期未有期,。

何当共剪西窗烛,。

(3)几处早莺争暖树,。

乱花渐欲迷人眼,。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最难将息。

(5)雕兰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三、必考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小题。

⑴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龙无疑是古人的一种艺术创造。

它是从鱼、鳄、蛇和云、电、虹等一个个具体物象而来,经过由众多人参与的模糊集合,形成一个建立在各个具体物象之上,又涵蕴着各个具体物象的新的形象。

它的形成过程,是“美”的因素集纳的过程,用一句人们常说的话,就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间渗透着、灌注着古人的神话猜想、宗教体味、审美快感和艺术情趣。

⑵图腾(Totem),原为美洲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词汇,意思是“他的亲族”。

图腾崇拜的核心是认为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缘关系,是本氏族的始祖和亲人,从而将其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

世界各国不少学者,都对图腾崇拜这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现象做过考察和研究,普遍认为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经有过图腾崇拜,其残余在近现代一些民族中还可以看到。

⑶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闻氏一多。

闻先生在他的一篇专门谈论龙凤的文章中这样说道:

“就最早的意义说,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为在‘鲧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和‘天命玄鸟(即凤),降而生商'两个神话中,人们依稀看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我说原始夏人和原始殷人,因为历史上夏殷两个朝代,已经离开图腾文化时期很远,而所谓图腾者,乃是远在夏代和殷代以前的夏人和殷人的一种制度兼信仰),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

⑷那么,龙图腾是如何形成的呢?

闻先生在他的名篇《伏羲考》说:

龙这种图腾,“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

⑸龙图腾说由20世纪40年代起步,至今流衍不衰,一度还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观点。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开始质疑龙图腾说,并出现一些否定性观点。

如:

“无论如何,图腾物总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物体。

因为说到底,图腾制体现的也正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因此,如果依据通行的理论和被学界接受的材料,龙作为一种图腾同时又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难以令人接受的。

”(阎云翔)“迄今为止,考古学、历史学均无可信资料证明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强大的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至于兼并与融合其他以马、狗、鱼、鸟、鹿为图腾的氏族部落的说法更是完全出于臆想。

⑹学者们还指出,将中国古文物上出现的动物造型或纹饰视作图腾的表现形式,也是非常错误的。

因为考古学中的某一类型文化与社会学中某一氏族部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从时空范围上讲,前者比后者大得多。

因此,某一类型文化中的某种纹饰与某一氏族的图腾划等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还有的学者从图腾文化的基本特征提出悖论,如:

图腾是氏族群体成员崇敬的对象,是不得损伤、杀害和食用的,而在中国的古代典籍和神话传说中,不乏贬龙、辱龙、斗龙、斩龙以及食龙的载述。

(节选自《中华文艺·龙文化》)

13、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5分)(   )()

A.龙图腾是建立在鱼、鳄等具体物象之上,又涵蕴着各个具体物象的一种艺术创造,它的形成渗透着古人的神话猜想、宗教体味、审美快感和艺术情趣。

B.图腾崇拜这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现象曾经存在于世界上许多民族,其残余在近现代一些民族中还可以看到。

C.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闻一多,他认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龙同凤一样是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

D.一般来说,图腾物总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物体,图腾制体现的也正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E.龙图腾说由20世纪40年代起步,一度成为主流观点,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被学术界否定。

14、下面对龙图腾的形成过程的猜测,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人从鱼、鳄、蛇和云、电、虹等一个个具体物象形成一些图腾崇拜,如蛇图腾。

 B.蛇图腾逐渐兼并与融合了许多其它弱小图腾,如马、狗、鱼、鸟、鹿等。

 C.在蛇等图腾基础上形成的龙成为原始夏人的图腾。

  D.龙这种图腾,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

15.请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图腾崇拜”这一文化现象的本质特征。

(4分)

 

16.龙图腾说受到一些学者质疑的原因是什么?

(4分)

 

四、选考题:

文学类、实用类选做一篇,作答前填上所选文本序号

(一)或

(二)。

(共15分)。

(一)文学类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7-19小题。

 玛莎

(俄)屠格涅夫

⑴许多年以前,我住在彼得堡时,每次雇街头马车,总要和马车夫聊聊天。

⑵我特别喜欢和夜间的马车夫谈话,他们都是近郊的贫苦的农人,赶着拉着上过赭色油漆的小雪撬的羸弱的瘦马,来到京城,希望挣些糊口的费用,凑些钱还地主们的代役租。

⑶那一天,我就雇了一个这样的马车夫……他是个20岁光景的小伙子,身体高大,体格匀称,仪表堂堂。

他有一对蓝色的眼睛,红润的面颊,他那一直戴在眼眉边的带补丁的帽子下边,露出卷成一个个小圈圈的淡黄色头发。

而且,他那魁伟的肩膀怎么能穿得上这么一件褴褛的厚呢上衣!

⑷然而,马车夫那漂亮的、没有胡须的脸上,露出悲伤和郁闷的神情。

⑸我和他攀谈起来。

从他的话语里,也听得出他的悲伤。

⑹“怎么啦,兄弟!

”我问他,“为什么不愉快?

难道有什么不幸吗?

⑺小伙子没有马上回答我。

⑻“是的,老爷,是的,”他终于说道,“再没有什么比这更不幸的了。

我死了妻子。

⑼“你爱她……爱自己的妻子吗?

⑽小伙子没有回过头来看我,他只是低下头。

⑾“我爱她,老爷。

已经过去7个多月了……但我还不能忘掉。

我心里难过死了呢!

她年轻,健壮!

仅仅一天功夫,她就给霍乱病夺走了。

⑿“她待你好吗?

⒀“唉,老爷!

”贫苦的农人沉重地叹了口气,“我和她在一起儿生活得多么和睦啊!

她死时我不在家,所以,我突然在这儿听到这个消息时,人们已经把她埋掉了我立刻赶回村里去,赶回家里去。

等到我回来,已经是半夜啦。

我跨进自己的小木屋,站在屋子中间,就这样小声地说:

‘玛莎!

玛莎呀!

’只有蟪蛄的吱吱叫。

我不觉哭起来,坐在小木屋的地板上还用手掌拍了一下地板!

我说:

‘你这贪得无厌的东西……你吞噬了她……也把我吞噬掉吧!

唉,玛莎!

’”

⒁“玛莎!

”他突然压低嗓子又叫了一声。

他没有放松手里的缰绳,用手套揩了揩眼泪,抖了抖它,放到一边,耸了耸肩膀,就再没有说一句话了。

⒂我跳下雪撬时,多给了他15戈比。

他深深地向我鞠了一躬,双手抓着帽子随后踏着街上空荡荡的雪地,在严寒的灰白色的雾里,小步慢慢地挣扎着走去。

17、小说第二段开头写道:

“我特别喜欢和夜间的马车夫谈话。

”试根据上下文及你所掌握的有关知识分析概括“夜间的马车夫”的两个特点。

(4分)

18、小说着重写出了“夜间的马车夫”因死了妻子而产生的悲伤情绪。

哪些方面写出了马车夫的悲伤情绪?

(5分)

19、透过小说的侧面描写,你能看出玛莎的什么特点?

请结合原文分析。

(6分)

(二)、实用类

阅读下面的科普文,完成17-19小题。

花朵的生命秘密

⑴你知道吗?

花朵鲜艳的色彩不是为了魅力,扑鼻的幽香也不是为了让满室芬芳,这是它的生存之道。

你能想象吗?

花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波长,尝出传粉者的唾液,甚至还能自行调节体温。

……花有弹性,也有主见。

⑵互利共生——我们常常就是这样看待传粉者和花之间的关系的。

所谓的互利共生,例如蝴蝶吸食忍冬,并以代为传粉来交换,两物种渐渐演化出相依存的关系。

然而这样的互利共生既不是对等的,亦非互助。

事实上,传粉是由完全敌对的关系逐渐衍生而来。

植物和传粉者的互利共生不像婚姻关系,反而比较像军事竞赛的双方。

⑶植物学家用“占便宜者”来形容从互利共生关系得到好处,却完全不予以回报的动物。

正牌的传粉者也可能会变成占便宜者。

蜜蜂有时不从花的前方碰触满载花粉的花药,反而从背面靠近,把舌头偷偷插入萼片和花瓣间,盗取花蜜。

照植物学家的行话来说,这样的“偷窃”行为就叫做“底下的那条舌头”。

 ⑷碰到那些花冠已经并合成管状的花,要偷花蜜的昆虫不得已,只好硬是咬开纤维,舌头短的熊蜂就因为用上颚刺破柳穿鱼、洋水仙、耧斗菜的花冠,而恶名昭彰。

不比偷窃,闯入抢劫花蜜者更是张狂,还会伤害到花。

有了这个破洞,继之而来的偷儿就可肆无忌惮地盗取花蜜。

 ⑸这可不是一个但凭良心的世界,花尽可能地保护自己,有些有皮革般坚硬、难以穿透的花萼,或是在基部长着坚实、层叠的叶片或苞片,使偷儿知难而退,排列紧密的花序也是一个办法。

⑹因为植物不会动,我们就以为它们比动物善良,这真是天大的误会。

正如一位研究者写的:

“会存心欺骗的传粉者似乎比行骗的植物少。

  ⑺很多花都有过分夸大自己长处的坏习惯。

也许是雄蕊上有浓密的毛或是带了一抹艳黄色,使雄蕊的花粉看起来比实际上多,要不然就是把细小的花药顶在引人注目、看起来倒像是花药的粗大花丝上。

有些花则会把花药不育的部分弄得涨鼓鼓的,制造富含营养的假象。

  ⑻即使最“善良”的花也会耍狠。

以马利筋来说,它的花粉会牢牢粘上来访的蜜蜂,有时在挣脱的过程中,蜜蜂被缠住的脚就这样活生生被扯下来了。

  ⑼有些植物甚至会去跟敌人结盟。

叶螨吃皇帝豆时,植物会释放出数种挥发物,这些化学物质会引来另一种肉食性的叶螨,把之前的访客吃掉。

经由结盟,不相干的物种成了亲密战友。

⑽蚂蚁喜欢偷取花蜜,但是大部分的蚂蚁带有一种天然杀菌剂,会杀死花粉里的精子,显然蚂蚁并非好心的传粉者。

针对这点,植物有时会在地面和花之间竖立路障,在茎的上方布置一块具黏性的区域,或在茎的四周围起一圈液体,让蚂蚁这类昆虫爬不上来。

  ⑾植物也会在远离花的地方,设置作为诱饵的花蜜。

某些开花植物提供的这些花蜜就成了交换条件,它让一群会叮咬的蚂蚁充做卫队,帮花儿抵挡会产卵的昆虫或会刺破花冠的熊蜂。

17.为什么说“植物和传粉者的互利共生不像婚姻关系,反而比较像军事竞赛的双方”?

(4分)

 

18、如何理解“会存心欺骗的传粉者似乎比行骗的植物少”这句话的含义?

(5分)

 

19、既有合作又有竞争,这是自然的法则。

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一法则的看法。

(6分)

 

五.语言运用:

(每小题5分,共10分)

20.(5分)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

要求:

内容不能遗漏,原意不能改变,可以增删个别词语。

建于公元前2700年—前2300年间的位于埃及首都开罗西郊的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答:

21.分析下面表格的内容,按要求回答问题。

(5分)

2010年大学生求职去向调查统计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求职区域选择上的两个特点分别是(不得使用数字):

由此会导致两类地区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

六.作文:

(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世界似画笔下缤纷的色彩,世界如琴弦上跳动的音符;世界因创新而进步,世界缘和谐而温馨;世界可以存在于神奇虚拟的网络,世界更演绎着平凡真实的人生;世界说起来很大,世界其实又很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个人都生活在世界之中。

请你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以“我生活的世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800字。

(4)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5)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到8题每个小题3分,共24分)

1、A(B项,浣女(huàn);C项,草菅人命(jiān);D项,羌笛(qiāng)

2、D(

(1)无序改变用变幻,由此变彼用变换;

(2)法律条文是法制,依法治国用法治;(3)违背触犯是用违犯,不遵纪律用违反)

3、B(A、“相敬如宾”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孩子和父母之间;C、“熏陶”多指好的影响,用于此处不合语境;D、“无可非议”指没有什么可以批评、指责的,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4、B(A、应改为"关键在于知识"或改为"知识起决定性作用";C项"一忌"和"不可"双重否定等于肯定,这等于说睡前要恼怒。

应去掉三个"不可";D、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聪明”与“手”搭配不当,可将“聪明”改为“灵巧”)

5、A(A项异:

意动用法,认为…奇怪,感到惊奇。

6、C(A、第一个句末语气词,表判断语气,第二个句中语气词,表短暂的停顿。

B、都是代词,第一个是他的,指羊陟的,第二个是它的,指车轮的。

C、两个都表示转折关系。

D、两个都是介词,第一个是在,第二个是比。

7、D(第①句和③句所叙内容都是一般行为,没有反映出他倨傲特异的性格特征)

8、B(A项“玩世不恭”不当,这不是他的性格特征,“无所作为”在文中也无明确信息。

C项“反衬袁逢、羊陟不计私嫌、爱才荐才的高尚品格”不当,写袁逢、羊陟是为了衬托传主赵壹。

D项中“故作倨傲“不当,这是他固有的性格特征,不是装出来的。

9、因举声哭/门下惊/皆奔入满侧/陟知其非常人/乃起/延入语/大奇之/谓曰/子出矣(每错断、漏断、多断三处扣1分,扣完为止)(3分)

10、⑴.译文:

(赵壹)依仗有才能而对人傲慢,被乡里人排斥。

(恃,为,各1分;句意1分。

共3分)

⑵.译文:

几百个主计吏都叩头伏在庭院中,没有谁敢向上看一眼。

(定语前置,补出介词“在”,莫,各1分;句意1分。

共4分)

【参考译文】

赵壹字元叔,是汉阳郡西县人。

体态魁梧,身高九尺,胡须美,眉毛浓,看上去非常高大俊美。

为人自恃有才而傲慢,被乡里人排斥,于是写了《解摈》一文。

……

汉武帝光和元年,赵壹被荐举为郡上计官员来到京城。

这时司徒受理上计吏事务,几百个上计吏都叩头伏在庭院中,没有谁敢向上看一眼,只有赵壹拱手作揖而不叩拜。

袁逢见此颇感诧异,就让身边官吏去责问他,说:

“地方郡里来的上计吏对三公行揖礼,这是为什么?

”赵壹答道:

“从前郦食其拜见汉王刘邦,只作揖,现在我对三公作揖,为什么竞感到奇怪呢?

”袁逢就恭敬地提起衣襟掖在衣带间走下堂来,拉着赵壹的手,请他坐在上座,于是向他询问西县的事情,袁逢非常高兴,回头对在座的考绩官员说:

“这位是汉阳人赵元叔,朝中大臣没有超过他的,我请求在诸位中为他设一个座位。

”满座官员都注意看他。

赵壹从袁逢那里出来后,就去拜访河南尹羊陟,没有能够见到。

赵壹认为公卿中除羊陟外都不足以借势显扬名声,就每日到羊陟门上求见,羊陟勉强允许通报接见,但他还没有起床,赵壹径直来到上堂,就走到他跟前俯视他说:

“我远居西州,仰慕您高尚品格已很久了,直到今日才得相见,而您却死去了,命运的安排有什么办法呢?

”便放声大哭,羊陟门下的人闻声大惊,都跑进来在旁边站满了。

羊陟知道他不是一般人,于是起床,请赵壹谈话,对他的才华深感惊奇。

告诉他说:

“你就要出人头地了。

羊陟第二天早晨带领许多车骑随从到赵壹的住处通名拜访。

当时各郡的上计吏大多把车马帷幕装饰得很阔气,而只有赵壹是破柴车,稻草屏,自己露宿车旁。

他请羊陟一同坐在车下,左右的人没有不慨叹惊愕的。

羊陟就与赵壹交谈起来,一直谈到黄昏,尽欢而去。

羊陟拉着赵壹的手说:

“含有美玉的石头,如果不剖开,必定会有像卞和那样哭出血泪来辩明它的事情!

”羊陟就和袁逢一起举荐赵壹,赵壹的名声震动了京城,士大夫们都仰慕他的风采。

州郡都争相给赵壹送去封官的册命,朝廷三公府征召十次,他都没有就任,最后死在家乡。

11、

(1)(3分,不必细致区分“联想”“想像”的概念)诗人从归雁联想了它们归来前的栖息地环境优美、水草丰盛的湘江(1分),从湘江联想湘江女神并想像了她在月夜下鼓瑟(1分),由瑟声联想到凄凉哀怨的乡思,想像到大雁不忍再听下去,飞回北方(1分)。

(2)(4分)诗人借写充满客愁、羁思难耐(1分),而毅然离开优美富足的湘江,向北方飞回的旅雁(1分),寄托了宦游他乡的羁旅之思(或思乡之情)(2分)

诗歌大意:

  诗人问大雁:

潇湘下游,水碧沙明,风景秀丽,食物丰美,你为什么随便离开这么好的地方,回到北方来呢?

大雁回答:

潇湘一带风景秀丽,食物丰美,本来是可以常住下去的。

可是,湘灵在月夜鼓瑟,从那二十五弦上弹出的音调,实在太凄清、太哀怨了!

我的感情,简直承受不住,只好飞回北方。

12、

(1)杨花落尽子规啼;我寄愁心与明月

(2)巴山夜雨涨秋池;却话巴山夜雨时

(3)谁家新燕啄春泥;浅草才能没马蹄

(4)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错一字扣1分,共8分)

13、(5分)AE(A原文是"龙"而不是"龙图腾";E龙图腾说遭到一些学者开始质疑并出现一些否定性观点并不等于被学术界否定。

)(答对1个得2分)

14、(3分)D(D是龙图腾特点的说明,不是龙图腾形成过程的说明)

15、(4分)

(1)认为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缘关系,是本氏族的始祖和亲人;

(2)将其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1,2点共3分)(3)是一种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现象。

(1分)

(学生共分几点可以灵活处理,不必统一。

16、(4分)①图腾物总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物体,龙作为一种图腾同时却又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难以令人接受的。

②考古学、历史学均无可信资料证明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强大的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

③将中国古文物上出现的动物造型或纹饰视作图腾的表现形式,也是非常错误的。

④图腾是氏族群体成员崇敬的对象,是不得损伤、杀害和食用的,而在中国的古代典籍和神话传说中,不乏贬龙、辱龙、斗龙、斩龙以及食龙的载述。

(答对1点给1分 ,4点得满分)

(一)文学类文本

17、(4分)解析:

本题考查对原文信息的提取整合能力。

注意联系上下文,不难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①都是近郊的贫苦的农人。

②破的雪撬,瘦瘦的马,因当局禁止或自惭形秽而不在白天出来。

(1点2分)第2点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