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大气的运动.docx
《高考地理复习大气的运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复习大气的运动.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复习大气的运动
大气的运动含答案
目标定位
1.运用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分析气温的变化、太阳辐射的强弱等实际问题;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实际现象;
3.根据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解释大陆西岸气候类型的分布;
4.根据季风环流分布规律解释大陆东岸气候类型的分布。
知识梳理
一、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1.概念:
由于地面a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
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
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受热
3.表现
A.山谷风:
白天山顶的气温高于谷地,在山顶和谷地间形成热力环流,近地面的风向是由山谷刮向山顶的;到了夜晚山顶的热量散失的快,山顶气温低于山谷,热力环流的方向改变,近地面风向由山顶刮向山谷。
(如右图A所示为白天的山谷风)
B.海陆风:
由于海陆热力差异的原因,白天陆地
的气温较高,海洋的气温低,形成热力环流,近地面风向由海洋刮向陆地;而夜晚海洋的气温较高,陆地的气温较低,近地面风向由陆地刮向海洋。
(如右图B所示为夜晚的海陆风)
C.城市风:
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城区的气温要高于郊区,所以在城区和郊区之间也会产生热力环流,近地面风向由郊区刮向城区。
这种环流对于工业的合理布局有一定的影响,工业区应布局在城市风以外的区域,否则污染的空气会随热力环流进人城市(如右图C所示)
二、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
是形成风的b原因,方向c等压线,并指低气压。
2.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向d偏,南半球向e偏;方向始终f风向,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的大小.
3.摩擦力:
方向与风向g,既改变风速,又改变风向.
三、大气的运动形式
1.高空风:
受h和i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2.近地风:
受j、k和l影响,风向与等压线m。
3.气旋: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北球n时针辐合,南半球o时针辐合。
4.反气旋:
在三个力的作用下,北半球p时针辐散,南半球q时针辐散。
课堂互动
知识点1 气压梯度力与热力环流
1.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表受热不均,使同一水平面上产生了气压差异。
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
只要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出了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这个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作水平运动,这就形成了风。
因此,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形成风的原动力,直接影响风力强弱。
其方向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
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
2.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切,引起空气的上升或下沉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气压差异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
3.城市热岛效应:
由于城市热岛环流存在,城区工厂排放出来的污染物随上升气流而上升,笼罩在城市的上空,并从高空流向郊区,到郊区后下沉,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流向城市中心并将郊区工厂的污染物带入城市,致使城市的空气污染更加严重。
为了减轻城市的大气污染,在城市规划时,一定要注意研究城区上升气流到郊区下沉的距离:
A:
一方面将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布局在下沉距离之外,避免这些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区;B:
另一方面应将卫星城建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以避免相互污染。
例1.假定我国某地地势平坦,且此时该地中部为一个低压中心。
中心地区气压为1008.0hPa,气压梯度为2hPa/100km。
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在右框中绘出该地等压线(至少2条),在相应等压线上标出其气压值;并绘出该地气压梯度力(用虚线箭头表示)方向和风向(用实线箭头表示)
(2)一般情况下,该地此时的天气状况如何?
在特定情况下,该天气系统能发展为哪种气象灾害?
(3)若右图为南半球某地等压线图,且a
【分析】由题意可知低气压是中心低往外递增,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风在三个力的作用下北半球右偏45度,南半球大约左偏45度。
台风是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
风力的大小关键看单位距离的气压差异大小,在同一图上等线越密气压差异越大则风力大。
【答案】1.
(1)图略
(2)一般情况下,该地此时的天气状况是阴雨天气,该天气系统能发展成台风这种自然灾害.(3)东北风(或偏北风),南风(或偏南风)甲地风力大于乙地风力原因是甲地的等压线比乙地的密集,甲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于乙地.
【点评】本题则重考查了风与各种力这间的关系以及表示的方法;风力大小的判断。
巩固练习
1.右图是某地区气压及相关天气系统分布情况,若图示天气系统向正东方向移动,48小时后北京的气压下降到1015hpa,判断这段时间北京风向和风力发生了什么变化?
右图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900hpa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
图5中数值表示等压面高度,回答2-3题。
2.沿图中XY方向所作的900hpa等压面剖面图,与下图中四幅等压面剖面图最接近的是
3.下列关于图5中A、D两处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A.A吹偏北风,D吹偏南风B.A吹偏南风,D吹偏北风
C.A、D均吹偏北风D.A、D均吹偏南风
例2.读某城市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四条曲线,正确表示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的是()
A.① B.②C.③D.④
2.市区夏季午后气温明显不同于郊区和近郊农村的主要原因是()
A.市区的绿化程度比郊区和近郊农村高
B.市区的人口、工厂密度比郊区和近郊农村大
C.市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没有郊区与近郊农村突出
D.市区的气流以下沉为主,郊区与近郊农村的气流以上升为主
【分析】根据城市热岛效应可知市中心气温高于郊区,可排除③④。
林区的温度一般低于居住区,可排除②。
【答案】1.A 2.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城市热效应的形成机制,植被在不同的情况下的具体作用不同。
巩固练习
1.下图是某城市及郊区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回答:
(1)图中现象被称作,该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该现象对城市大气质量的影响是。
(2)城市上空多云和雾的原因是、。
(3)图中A和B处气压值高的是,属于高气压的是。
(4)a和b两地的最大温差不会超过℃,如果b地的空气能流向a,那么位于最小风频上风地带的c地能否布局水泥厂,原因是
(5)试分析在城市近郊建设环境绿地的意义是。
同时针对城市环境问题,大力提倡增加城市绿化面积,请分析市内绿化对城市环境的作用。
(6)与林木绿化相比城市绿化中修建大型草坪有哪些不足
(7)如果某天该市的烟囱烟都向下飘,则可能出现了现象,此时图示环流
会。
(1)热岛效应工矿企业和家庭炉灶、交通工具等排放的热量,城市绿地面积的减少,建筑物高度集中等有利于城市污染物的扩散
(2)凝结核增多气流上升运动
(3)A,B(4)2.5不能,因为水泥厂是有大气污染的企业,而C在城市下沉气流到城市之内,通过城市热力环流会严重污染城市大气环境(5)可以通过城市热力环流来增加城市湿度,降低城市温度绿化地热容量大于裸地,绿化能改变城市小气候,降低白天气温,增加大气湿度、净化空气、吸烟滞尘(6)环境效益不如林木,维护费用大,易造成土壤污染(7)逆温现象会减弱或消失
2.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2米、1米和1米且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盆冰块。
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下图所示)。
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
(1)以上实验要验证的是 地理原理。
(2)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 (填左或右)偏,纸片B向
(填左或右)偏。
(3)试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解析这一现象。
(4)在下图用实线画出电炉和冰块附近高处和低处等压线的弯曲情况,并用箭头画出空气的运动方向。
知识点2 气压带和风带与三圈环流
1.地面表现——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①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中间为风带,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
②相邻高低气压带之间形成风带,由高压指向低压
③近地面风向与高空风向一般相反,但中纬环流圈中高层为西风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①原因: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②夏季向高纬移,冬季向低纬移,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一致
③春秋分日气压带中心位置通常分别在0°、30°、60°、90°纬线上 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④移动幅度:
约5——10个纬度
⑤结果:
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形成热带季风气候。
⑥应用:
判定季节,气压带和风带确定,纬度分析,天气分析,气流性质,分析气候类型及特征
例3.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
【分析】由图可知60度附近形成的锋面为极锋,暖气团一般锋面上,冷气团在锋面下,故①是从低纬度来的气流,甲为北纬30度,乙为北纬90度附近.
【答案】1.A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了读图能力、图像的类比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巩固练习
图中abcd的组成了中纬度大气环流圈,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c处的气流运动方向和形成的气压带分别是()
A.下沉副热带高压带 B.下沉副极地低压带
C.上升极地高压带 D.上升副极地低压带
2.在风带b吹拂下形成的洋流,其类型和方向分别是()
A.密度流自西向东流B.风海流自东北向西南
C.风海流自西向东D.补偿流自西南向东北
知识点3 海陆分布与季风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中心
夏季 陆地比海洋吸热快陆地气温高,气压低形成陆地热低压
冬季 陆地比海洋放热快陆地气温低,气压高形成陆地冷高压
2.南北半球气压带分布
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
北半球气压带被陆地上的气压中心切割,断裂成块状分布:
夏季:
冬季:
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夏季,副高的强弱和位置,对我国夏季降水及雨带的分布有重要的影响;五月,副高势力开始增强,其西部的偏南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形成的锋面和雨带常位于华面。
夏初(6月)副高西伸北进,形成长江中下游直到日本南部的梅雨天气;盛夏(七、八月),副高进一步北进,雨带北移到华北东北;九月,副高高撤,雨带也随之南移。
副高位置和强弱一旦异常,就会引起旱涝灾害。
一般来说副高势力强,位置偏北时,我国北涝南旱,反之则可能出现南涝北旱。
另一方面,副高位置一方面有规律的移动也决定了我国南方雨季长,降水多;北方雨季短,降水少这一基本气候特征
4.亚洲季风比较:
5.亚洲东部的季风气候最为典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明显——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
6.季风性气候世界分布——东亚、南亚、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
例4.右图为某月份海平面分布图,回答:
(1)此图表示(1、7月)等压线分布情况。
(2)图中被断裂成块状的高压带的全称叫。
(3)图中气压中心A的名称是:
。
(4)画出图中D、E两点的风向。
(5)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但并非惟一原因,的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
【分析】从图上可以看出,亚欧大陆上存在一低压,太平洋上为一高压,说明此时为7月等压线分布图。
副热带高压带被陆地上的低压切断,只存在海洋上。
季风成因有两种。
【答案】
(1)7月
(2)副热带高气压带(3)印度低压(或亚洲低压)(4)D为东南风,E为西南风(5)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读图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具体考查了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巩固练习
1.北半球某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是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判断理由是:
(2)填出图中A、B气压中心名称:
A:
B:
。
(3)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4)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风,D点盛行风,我国的天气以为主的特征。
(5)D地7月盛行风,其形成原因是:
,由此可见,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外,还有等。
2.读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回答。
⑴等压线P的值为。
⑵画出C、D、E三处风向并写上名称。
⑶形成A、B两处气压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⑷C、D两处风在成因上的差异是什么?
小试身手
【考题再现】
(02天津)读右图1回答1~2题。
1.N处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
A.南风B.西风
C.西南风D.东北风
2.M处的气压值可能为()
A.10201012.5 B.1017.51020
C.1017.51015 D.10151012.5
3.(01年上海)甲图是“世界主要农业生产地域类型(部分)”示意图,乙图是“地球上的行星风带(部分)”示意图,读图回答。
(1)风带②的名称是______带,A地区所属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B地区受气压带、风带影响,气候特点是_______,该地区种植业除麦类外,_______等种植非常广泛。
(3)气压带③的名称是_______,C地区在其控制下盛行_______气流,农业的主体是_______业,气候类型属_______。
(4)D地区受_______气压带、风带(写出图上的数字代号)控制,其自然植被是_______。
(06年天津高考)读某日某时海平面天气图(单位:
百帕),回答4~5题。
4.上图中,此时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地区是
A.山东半岛 B.长江三角洲
C.云贵高原 D.台湾岛
5.下列城市中,月平均气温和相应月降水量符合上图所示季节的是
A.巴 黎——3℃,35mm
B.旧金山——14℃,51mm
C.莫斯科——20℃,75mm
D.孟 买——28℃,6mm
(06江苏)图7是“北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圈”,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7.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
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D.温和湿润
【模拟训练】
(海淀区05年期末练习)读右图“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与上图所示气压分布状态相符的是( )
2.关于“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 B.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C.①处气压比②处高 D.甲地可能形成台风
(04年湖北模拟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林地,空白部分表示均质裸地。
若此时反映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冬季情况,据图分析完成3—5题。
3.图中B、D两处的风向分别是
A.西北风和东南风B.西风和东风
C.东南风和西北风D.西南风和东北风
4.下图是上图中A、B、C、D四点对应的四种等压面的画法,正确的是
5.目前,某些城市在城郊建设人工生态林,此举的意义在于
①减少风沙对城市的侵袭②避免郊区工厂的污染物带入城市③避免城市的污染物带
到郊区④避免城市出现“热岛效应”
A.③④B.①②C.①②④D.①③④
(05年福建四校联考试卷)读右图,完成下面6-7题。
6.根据图中等温度线的走向,可分析出该区域现已进入_____月份。
A.1月B.3月
C.7月D.10月
7.当图中A地东北风风势强盛时,下列地理现象不会发生的是:
()
A.美国旧金山是温和多雨B.澳大利亚的西北沿海地区盛行西北风
C.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逆时方向流动D.南非高原的赞北西河已进入枯水期
(东城区05模拟)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图1),做8-10题。
8.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A.下沉干燥B.上升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D.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
9.图示月份,下列河流中最有可能处于枯水期的是()
A.巴拉那河B.刚果河C.湄公河D.莱茵河
10.受①、②之间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有()
A.东非高原 B.巴西高原
C.撒哈拉沙漠 D.马达加斯加岛
(06江西模拟)读世界某局部区域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四点的海平面气压值大小关系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
C.④>③>②>①D.④>③>①>②8.
12.气压中心④的形成原因是:
A.海洋比大陆气温高,形成的热低压
B.海洋比大陆气温低,形成的冷高压
C.近地面南北气流辐合上升形成
D.高空南北气流辐合下成形成
教考链接
1.根据垂直剖面气压变化判定热力环流方向
①同一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越低。
②作一辅助线即可判定同一水平面(同一高度)上的气压高低,如图1一23中C处比D处气压高;同理,A处气压低于B处。
③A处气压低,则说明该地受热,空气膨胀,气流上升;而B处气压高,则B处空气流向A处。
B处上空气流下沉补充。
④高空气压与近地面相反。
⑤同一水平面,气流总是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2.用一句话来说:
厄尔尼诺是热带大气和海洋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原是指赤道海面的一种异常增温,现在其定义为在全球范围内,海气相互作用下造成的气候异常。
厄尔尼诺(ELNINO)在西班牙语中是“孩子”之意,由于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年末圣诞节前后,所以当地人成为“圣婴”(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南美洲西海岸冷洋流区的海水表层温度在圣诞节前后异常升高的现象,它就象一口“暖池”,通过表层温度的变化对大气加热场产生变化进而给各地的天气带来变化,使原来干旱少雨的地方产生洪涝,而通常多雨的地方易出现长时间的干旱少雨。
厄尔尼诺发生时,由于水温高、浮游生物减少,鱼得不到食物而大量死亡,所以以鱼为食的海鸟也将死亡或迁徒。
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遍及整个中、东以及太平洋海域,表面水温正距平高达3℃以上,海温的强烈上升造成水中浮游生物大量减少,秘鲁的渔业生产受到打击,同时造成厄瓜多尔等赤道太平洋地区发生洪涝或干旱灾害,这样的厄尔尼诺现象称为厄尔尼诺事件。
一般认为海温连续三个月正距平在0.5℃以上,即可认为是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相反,如果南
美沿岸海温连续三个月负距平在0.5℃以上,则认为是反厄尔尼诺事件,又称拉尼娜事件。
当前据气象学家的研究普遍认为:
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对全球不少地区的气候灾害有预兆意义,所以对它的监测已成为气候监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厄尔尼诺现象,在全球范围交互影响的实例
在正常年份,南美洲的西海岸有一条冷洋流——秘鲁洋流——环绕着。
洋流里含有丰富的浮游生物,因而鱼量很大(鱼以浮游生物为食)。
在东太平洋上空存在着一个反气旋(即高气压区域),热带信风于是在太平洋从东向西吹,风中包含大量水汽,使澳洲和印度尼西亚普降大雨。
但是,有时候反气旋向西太平洋移动,从而导致信风由西向东吹,并推动海水上层的暖洋流覆盖秘鲁冷洋流,使后者的温度猛升3℃—6℃。
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
这种反常现象可持续几个月,它严重扰乱正常气候,并危害沿岸有关国家的生活条件。
譬如,在1982—1983年的冬季,生活在秘鲁沿海太平洋中的鳀鱼纷纷逃向大海深处,使原本丰富的渔业资源一落千丈,该国的捕鱼业顿时破产。
同样,在1983年,澳洲和印度尼西亚备遭干旱和沙暴的折磨。
飓风恣意袭击玻利尼西亚,而在平常年份该群岛并无这种灾祸。
那一年全球范围气候异常:
它清楚地表明地球系统各因素的相互影响。
成因:
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之间的强耦合事件的例子。
大气环流(风)施加于海洋的应力是海洋环流的主要驱动力,同时,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来自海洋的热量,特别是蒸发作用对大气环流有极大的影响。
如果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出现大范围异常偏暖现象,且持续6个月以上,就称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目前,科学家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厄尔尼诺”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但比较一致的认识是,“厄尔尼诺”并非是孤立的海洋现象,它是热带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一种纯粹的自然现象。
专家指出,气候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是各种气候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
人们最关心“厄尔尼诺”对我们的影响,简单地说,“厄尔尼诺”将会对大气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从而导致气候变化:
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甚至出现洪涝灾害;热带西太平洋降水减少,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发生严重干旱。
“厄尔尼诺”也会影响到热带以外的中高纬度地区,甚至给全球气候带来异常。
就我国来讲,“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我国有可能出现暖冬气候;夏季,东北地区温度容易偏低,主要降雨带位置偏南,华北雨季偏弱的可能性大;登陆我国的台风也比常年减少。
在热带地区,尤其是热带太平洋地区,“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最为直接和强烈;在热带以外地区,对气候的影响则是间接的。
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1.a.冷热2.b.直接c.垂直d.右e.左f.垂直g.相反3.h.水平气压梯度力i.地转偏向力j.水平气压梯度力k.地转偏向力l.摩擦力m.斜交n.逆o.顺p.顺q.逆
例题1巩固练习
1.解析:
由图可知开始时北京在高压脊前方,48小时后在高压脊的后方且等压变密,故风向、风力都会发生变化。
答:
风向由西北转向东北,风力加大。
解析:
在等压面分布图中海拔高的区域为高压区,故2.A3.B
例题2巩固练习
1.解析:
由图可知此区中心气温高于四周,为城市热岛效应,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及工业布局原则可得。
(1)热岛效应工矿企业和家庭炉灶、交通工具等排放的热量,城市绿地面积的减少,建筑物高度集中等有利于城市污染物的扩散
(2)凝结核增多气流上升运动(3)A,B(4)2.5不能,因为水泥厂是有大气污染的企业,而C在城市下沉气流到城市之内,通过城市热力环流会严重污染城市大气环境(5)可以通过城市热力环流来增加城市湿度,降低城市温度绿化地热容量大于裸地,绿化能改变城市小气候,降低白天气温,增加大气湿度、净化空气、吸烟滞尘(6)环境效益不如林木,维护费用大,易造成土壤污染(7)逆温现象会减弱或消失
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冷热不均形成的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
(2)右、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