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与圆锥》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36728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柱与圆锥》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圆柱与圆锥》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圆柱与圆锥》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圆柱与圆锥》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圆柱与圆锥》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圆柱与圆锥》教案.docx

《《圆柱与圆锥》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柱与圆锥》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圆柱与圆锥》教案.docx

《圆柱与圆锥》教案

妥甸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数学科目集体备课表

第三单元

主备教师:

杨昌武参备教师:

尹存学、自晓燕、赖万斌、李荣华、尹强、姚淑萍、王凤玲、代稣、罗开文、苏前生、张存方

教学内容

圆柱的认识课本第17-20页例1、例2及练习三。

教学

目标

1、认识圆柱,掌握其特征。

知道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2、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间的关联。

3、经历圆柱侧面展开的操作过程,体验比较、抽象、发现、归纳的学习方法。

4、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的物征和各部份的名称。

 

教学难点

认识圆柱展开图与各部分的对应关系。

教(学)

具准备

圆柱形的各种实物、长方形硬纸板、圆柱形教具、剪刀。

教学时间

2课时

个人修改情况

 

 

 

第一课时

(一)以旧入新,思维联动。

师:

(出示长方体的模型),谁能说说长方体的特征?

生:

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师:

这两句话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你能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吗?

生:

长方体的组成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师:

我们在认识一种几何图形时,通常研究它的两个方面:

即它的组成和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这种方式研究一种新的立体图形。

(二)、实践操作,自主探索。

1.提出问题。

师:

屏幕上的这些物体都是什么形状的?

(课件出示:

茶叶桶、纸筒、电池…...)

(课件抽出圆柱的几何模型)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圆柱的认识。

(板书课题)

2.初步探索圆柱的组成与特征。

师:

想知道圆柱的组成吗?

请大家用手摸一摸,看一看你们手中的圆柱体,看年有哪几部分组成的?

(学生独立观察、操作)

生1:

圆柱有三部分组成,两个圆和一个周围的面。

生2:

两个圆是平的,还有一个面是弯曲的面

师:

这些部分间有什么联系,观察下下,发现了什么?

生:

上下两个面一样。

生:

上下两个面相等。

生:

上下两个面相同。

师:

数学上把上下两个面叫底面,刚才大家观察得很仔细,这两个面用数学上的语言来规纳叫“上下两个面完全相同”。

(板书)你们是怎么理解“完全相同”的?

生:

两个面的面积相等。

生:

两个面的周长相等。

师:

同小组的同学比一比,看看你们手中的圆柱谁的高,谁的矮?

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

师:

你认为圆柱有多高要怎样量?

引导:

从上底面到下底面垂直量。

师:

这条线就是圆柱的高,想一想,圆柱能画出几条高?

生:

圆柱有无数条高。

师:

你能给大家指一指圆柱的高在哪里吗?

(学生指)

质疑:

教师划一条侧面上的斜线,这是圆柱的高吗?

为什么?

两个底面圆心的连线是高吗?

师:

大家的观察很仔细,确实圆柱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两个圆和一个曲面,并且两个圆的面积相等,在圆柱中,两个圆叫圆柱的底面,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圆柱有无数条高。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

完成18页做一做,第1、2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研究圆柱的特征

1.设置问题障碍,逐步深入研究圆柱的特征。

师:

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

圆柱是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一个侧面组成的,是不是任意两个完全相等的圆和一个侧面就一定能组成圆柱呢?

我这里有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圆和一个侧面,他们能不能组成一个圆柱呢?

圆柱的底面和侧面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手中的学具进行研究。

小组汇报:

生:

两个完全相等的圆和一个侧面不一定能组成圆柱。

生:

有的能组成圆柱。

师:

谁有办法知道怎么样的一种情况的两个圆与一个侧面能组成圆柱?

引导回答:

圆的周长与圆柱筒的上下两个面的周长相等时就可以。

师:

圆柱筒用什么方法可以得到?

生:

用一个长方形纸卷起来就是一个圆柱筒。

师:

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把圆柱筒沿高剪下看看就知。

师:

请同学们剪下看看。

小组操作并汇报:

组1:

我们把圆柱的侧面剪开,把它展开后就变成了一个长方形

组2:

我们把圆柱的侧面剪开,把它展开后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

师:

下面老师想和你们合作来制作一个圆柱。

我们来进行分工,老师做两个一样大的圆,你们做一个圆柱筒(侧面)好吗?

师:

想想你们要准备一张怎样的长方形纸?

小组讨论。

生:

并不是每个长方形都能与老师的圆匹配。

生:

长方形的宽可大可小。

生:

长不能太长,不能太短。

生:

卷起后正好要配上老师的圆。

生:

这个长方形的长正好要等于老师做的圆的周长。

师:

说得太好了!

“这个长方形的长正好要等于老师做的圆的周长“(板书)

长方形的长要等于圆的周长。

师:

大家的想法很有创造力,下面我们反过来想想,把整个圆柱展开后能得到什么图形呢?

各部分有什么关系?

引导总结:

圆柱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

长方形的长正好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正好等于圆柱的高。

2.课件演示,建构圆柱的特征。

把展形的过程课件展示给学生。

(三)、运用特征,解决问题。

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圆柱?

请标注来。

2.折一折,想一想,能得到什么图形,写到括号中

3、师:

刚才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发现了圆柱的基本特征。

现在每个小组都有一张长方形纸(长31.4厘米、宽15.7厘米),你能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做一个以这张长方形纸为侧面的圆柱吗?

请大家先讨论应该怎样去做,有了想法后动手操作。

指导小组合作,并汇报结果。

师:

请大家把做成的圆柱举起来互相欣赏一下。

虽然两个小组做成的圆柱形状不同,但他们都用到了今天所学的圆柱的基本特征:

圆柱由两个完全相等的圆和一个侧面围成的,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

大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教材第20页练习三第2、4题。

 

让学生课前收集一些圆柱形的物体。

课堂上,多媒体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几何图形,帮助学生建立圆柱的表象。

 

结合问题,让学生通过操作和观察,探究圆柱的特点。

 

通过自主探索,不断加深对圆柱特征的理解和把握。

板书

设计

圆柱的认识

底面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底面

侧面周围的面叫侧面

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高

长方形长等于底面周长

宽等于高

 

教学

反思

 

 

妥甸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数学科目集体备课表

第三单元

主备教师:

杨昌武参备教师:

尹存学、自晓燕、赖万斌、李荣华、尹强、姚淑萍、王凤玲、代稣、罗开文、苏前生、张存方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1-P22中的例3、例4,完成练习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进一步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培养热爱数学、学好学生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来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具准备

圆柱形的物体,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教学时间

二课时

个人修改情况

 

 

 

第一课时

(一)探索侧面积计算方法

1、创设情境

同学们在生活中发现了许多圆柱体的食品罐,侧面都贴满了商标纸

(出示实物),你能算出商标纸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吗(板书例3的问题)?

先猜一猜这张商标纸是什么形状的?

怎样证明你的想法?

2、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预设:

(1)沿着圆柱的高剪开后展开,就是一张长方形的纸。

(展示学生的展开图)(补充:

有的罐头的高很好找,就是接缝)

(2)斜着剪开后展开,就是平行四边形。

(展示学生的展开图)(补充:

斜线要直)

3.提问:

那么要计算这个长方形的面积,需要测量哪些数据?

(学生回答)

4.问:

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请你用手头的材料比一比、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

5.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6.汇报交流。

预设:

(1)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

(2)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

(3)就算圆柱的侧面积,可以用底面周长乘高。

(相机板书: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7.小结:

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了如果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就能算出它的侧面积。

8.如果我们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你也能计算它的侧面积吗?

(出示例3,学生独立解题,集体订正。

)(板书计算过程,并指出问题里之所以有“大约”,是因为有测量误差和接头处等)

(二)探索圆柱便面积的计算方法

1.出示例3第一个问题。

学生应用前面得出的结论,独立计算。

对学生的错误找典型分析评论。

2.出示例3第二个问题。

(直径2厘米或半径1厘米)

3.出示例3第二个要求。

师:

动手画之前,你需要注意些什么?

预设:

(1)要画几个面?

分别是怎样的形状?

怎样的大小?

(2)利用方格纸的特点怎样布局比较合理?

学生独立操作完成,汇报交流。

4.认识圆柱的表面积。

师:

刚才同学们在方格纸上画的这三个面的大小就是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想一想,什么叫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怎样计算?

学生口答(板书:

圆柱的表面积=底面圆的面积×2+圆柱侧面积),然后独立完成计算,集体订正。

(三)巩固提高,掌握。

1.完成21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计算过程和结果。

想一想:

如果知道的是圆的周长呢?

说说计算过程遇到的困难和自己的计算经验等。

2.课堂作业。

练习四的第1、2题。

(四)全课小结

(1)师: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不清楚的问题?

(完成课题的板书)

(2)生活中的圆柱体表面都是一个侧面加两个底面吗?

哪些不是?

又该怎样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呢?

第二课时

一、读题导入

1.齐读课题。

师:

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想到了哪些与之相关的知识。

生: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圆柱的底面和侧面。

2.复习相关知识

(1)什么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它们是怎么计算的?

二、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圆柱,揭示圆柱的表面积公式

师:

根据刚才的讨论,你能说说应该要求出圆住的表面积,必须哪些条件吗?

并说说理由。

生:

因为圆柱的表面有一个侧面和两个底面。

所以用一个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

2.教学圆柱的表面积

(1)师:

(课件出示上堂课中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上堂课,我们研究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以及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来进一步讨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谁还记得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学生: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3)拿一个圆柱形的纸盒,指出它的侧面和两个底面。

然后展开,使学生直观看到圆柱展开图是两个同样大的圆和一个长方形。

(4)议一议:

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

学生讨论。

学生:

圆柱的表面积就是用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

(4)教学例题4:

出示教材中圆柱示意图,让学生了解圆柱的高和半径,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计算。

(5)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

如果出现列综合算式的,要给予表扬。

如果没有。

提出兔博士的话,鼓励学生尝试,老师可进行必要的指导。

三、练习

(1)提出"试一试"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计算。

(2)交流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重点说说计算的过程和方法,注意本题中给出已知条件是圆柱的底直径。

四、巩固

练习四3、4、5、6题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再让学生自己来完成自主解答。

五、家庭作业

1、自己找一个圆柱体的物体,来测量它的数据并计算出它的表面积。

2、完成练习四的第7—13题。

 

自主探索,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

探索侧面展开的长方形与圆柱相对应部分的关系时,可以用水彩笔在相应的边上进行标识,帮助学生理解。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推导出表面积计算公式

 

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侧面展开后是正方形,这一点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

 

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例4时,可以让学生读题,注意题中提供了哪些有用信息,使用这些信息时要注意些什么···之后让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返现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宽(圆柱的高)

长(底面圆的周长)

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教学

反思

 

妥甸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数学科目集体备课表

第三单元

主备教师:

杨昌武参备教师:

尹存学、自晓燕、赖万斌、李荣华、尹强、姚淑萍、王凤玲、代稣、罗开文、苏前生、张存方

教学内容

教材第25—27页例5、例6和练习五。

教学

目标

1.经历认识圆柱体积,探索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及简单应用的过程。

2.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公式,能计算圆柱的体积。

3.在探索圆柱体积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点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灵活运用。

教(学)具准备

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的模型、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个人修改情况

 

 

 

第一课时

一、复习铺垫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物体的体积。

2.(出示幻灯片长方体)这是什么体?

怎样计算它的体积?

同样的方法复习正方体。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可以用一个统一的公式来表示是怎样的?

  [复习旧知,为后面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做铺垫]

二、情境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自己的生日吗?

你们都喜欢过生日吗?

  生:

喜欢。

  师:

为什么?

  生:

有礼物,还有生日蛋糕。

  师:

今天是亮亮和爷爷的生日,你们观察一下书的图片,发现了什么?

  生:

亮亮的一家在一起过生日,亮亮和爷爷都有一个生日蛋糕,而且爷爷的生日蛋糕大,亮亮的生日蛋糕小。

  生:

亮亮和爷爷的生日蛋糕都是圆柱形的。

  师:

同学们观察得都很仔细,那么你们说说,爷爷的生日蛋糕,意味着什么?

联系我们刚学过的知识来说。

  生:

生日蛋糕大,就意味着它的体积大,生日蛋糕小,就是它的体积小。

  师:

你们真棒!

那么想不想知道两个生日蛋糕的具体大小吗?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个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三、推导、论证

1.拿出两个不易分辨体积大小的茶叶筒。

  师:

你们能说出哪个茶叶筒体积大吗?

怎样比较两个茶叶筒体积的大小呢?

让学生思考和交流。

2.大家看圆柱的底面是一个圆形,在学习圆面积计算时,我们是把圆转化成哪种图形来计算的?

(演示课件:

圆转化成长方形)

3.引发思考:

我们能否把圆柱体也转化成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呢?

如果能,猜一猜能转化成哪种立体图形?

4.师生合作。

用教具把圆柱等分成16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再把圆柱等分32份同样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

观察两次等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

相同点:

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不同点:

等分的份数越多,就起接近一个长方体。

5.同学们观察一下,拼成的长方体和圆柱体有什么关系?

你们发现了什么?

6.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同时板书。

  生:

近似长方体的底面就是圆柱的底面积;近似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近似长方体的体积就是圆柱的体积。

7.根据学生的发现引导学生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Sh。

四、实际应用

1.要求圆柱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生:

底面积和高)

2.如果已知底面积和高,你们会求圆柱的体积吗?

出示书中的例题:

一根圆柱形的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1.5米。

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学生读题,特别提示统一单位。

学生自主计算后全班交流。

4.反馈练习。

P31页练一练1。

  练一练2:

理解题意,使学生理解方钢的体积与锻造后的圆柱形体积相等,再自主解答。

五、家庭作业

1、测量你身边的圆柱的体积并向大家汇报你是怎样测量的?

比一比看谁的方法最好?

2、完成练习五的第1、2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求下列圆柱的体积(口答列式)。

(1)底面积3平方分米,高4分米;

(2)底面半径2厘米,高2厘米;

(3)底面直径2分米,高3分米。

追问:

圆柱的体积是怎样计算的?

(板书:

V=Sh)

2.复习容积。

提问:

什么是容积?

它与物体的体积有什么区别?

我们是按什么方法计算容积的?

3.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过圆柱的体积计算,知道了容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

这节课,就在计算圆柱体积的基础上,学习圆柱的容积计算。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4、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

下面这个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

并让学生思考:

要知道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得先知道什么?

(应先知道杯子的容积)

(2)学生尝试完成例题。

5、比较一下例题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是都要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不同的是第一例题已给出底面积,可直接应用公式计算;第二例题只知道底面直径,要先求底面积,再求体积.

三、巩固练习

1、做第28页练习五的第1~2题.

这两道题分别是已知底面半径(或直径)和高,求圆柱体积的习题.要求学生审题后,知道要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圆柱的体积。

四、布置作业

完成第28、29页练习五。

 

 

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把圆柱底面转化成长方形,圆柱就可以相应的转化成长方体。

 

观察转化前后各部分对应关系,自主推到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例6时,要引导学生思考:

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计算什么?

 

反馈时,要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步骤,并对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交流和沟通。

板书

设计

圆柱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X高

V=sh

 

教学

反思

 

妥甸中心小学2015至2016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科目集体备课

第三单元

主备教师:

张存方参备教师:

尹存学、自晓燕、赖万斌、李荣华、尹强、姚淑萍、王凤玲、代稣、罗开文、苏前生、杨昌武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P31——P32页内容《圆锥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圆锥,圆锥的高和侧面,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能根据实验材料正确制作圆锥。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制作圆锥和测量圆锥的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

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圆锥的组成。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锥模型

教学时间

1课时

本课时属以上教学内容第1课时

个人修改情况

 

一、温故互查

1、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圆柱的特征是什么?

二、设问导读

教学例1

1、圆锥的认识

(1)让学生拿着圆锥模型观察和摆弄后,指定几名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圆锥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的,等等。

(2)圆锥有一个顶点,它的底面是一个圆、(在图上标出顶点,底面及其圆心O)

(3)圆锥有一个曲面,圆锥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

(在图上标出侧面)

(4)让学生看着教具,指出: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

2、小结

圆锥的特征(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强调底面和高的特点,使学生弄清圆锥的特征是:

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3、测量圆锥的高

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一块平板来测量。

(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

(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4、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

(1)学生猜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图形呢?

(2)实验来得出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5、虚拟的圆锥

(1)先让学生猜测:

一个长方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

那么将三角形制片绕着一条直角边旋转,会形成什么形状?

(2)通过操作,使学生发现转动出来的是圆锥,并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锥(沿着曲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由于圆锥只有一个顶点,所以圆锥只有一条高)

三、自学检测

做第32页“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模型纸样,先做成圆锥,然后让学生试着独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径

四、巩固训练

1、练习六的第1题。

(1)让学生自由地观察,只要是接近于圆柱、圆锥的都可以指出。

(2)让学生说说自己周围还有哪些物体是由圆柱、圆锥组成的。

2.完成练习六的第2题。

五、拓展延伸

有一个底面直径为20厘米的圆柱体玻璃杯中装有一些水,山清水秀离杯口3厘米,若将一个圆锥形的铅锤浸没到水中,水会溢出20毫升,则铅锤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六、课堂小结

关于圆锥你知道了些什么?

你能向同学介绍你手中的圆锥吗?

 

加强直观演示,巩固图形的表象。

 

教学例1时,可以先复习圆柱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测量圆锥的高时,让学生通过操作直观感受什么是“平行平面间的距离”,掌握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板书设计

圆锥的特征:

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展开是一个扇形

一个顶点一个高

教学反思

 

 

妥甸中心小学2015至2016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科目集体备课

第三单元

主备教师:

张存方参备教师:

尹存学、自晓燕、赖万斌、李荣华、尹强、姚淑萍、王凤玲、代稣、罗开文、苏前生、杨昌武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P33——P36页内容《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分小组倒水实验,使学生自主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圆锥体积计算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小组活动,实验操作,巧妙设置探索障碍,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正确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

教学时间

1课时

本课时属以上教学内容第1课时

个人修改情况

 

一、温故互查

1、圆锥有什么特征?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圆锥的特征:

底面、侧面、高和顶点)

2、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小组交流汇报预习情况,并板书公式: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二、设问导读共同探究

1、教学例2。

(1)回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确求圆柱的体积是通过切拼成长方体来求得的.

(2)圆锥的体积该怎样求呢?

能不能也通过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呢?

(指出: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

(3)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通过演示,使学生发现“这个圆锥和圆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看看它们之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4)先在圆锥里装满水,然后倒入圆柱。

让学生注意观察,倒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5)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

板书:

圆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