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大数据发展应用与展望.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33324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法大数据发展应用与展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司法大数据发展应用与展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司法大数据发展应用与展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司法大数据发展应用与展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司法大数据发展应用与展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司法大数据发展应用与展望.docx

《司法大数据发展应用与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大数据发展应用与展望.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司法大数据发展应用与展望.docx

司法大数据发展应用与展望

  

 

  

司法大数据

发展、应用与展望()

 

  

 

 

 

 

 

 

 

   

 

 

 

 

 

一司法大数据的发展

2017年中国法院拓宽了数据来源,提高了数据质量,加强了数据整合,强化了数据分析。

在横向上,法院基本实现了从整合内部数据到吸收外部数据;在纵向上,法院基本完成了从积累地方数据到连接全国数据;在效果上,法院经历了从简单数据统计到复杂应用分析的飞跃。

这些变化一方面有赖于国内“互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也在于法院内部积极推动大数据的积累和应用。

总体而言,司法大数据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内部数据到外部数据

以往建立司法大数据的基础来源于法院内部信息,既包括全国各地上传的裁判文书,也包括法院内部报送的信息,还包括法院内部管理信息。

从掌握的全国立案数量,到案件涉及标的总量,以及一审执结率、二审执结率等内容均属于法院内部信息。

上述内容构成了司法大数据的基础,也是司法大数据建设在初期完成的工作。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互联网+”的兴起,包括各级行政职能部门、机构、企业都纷纷重视数据的价值,广泛搜集并整合数据资源。

法院在应用司法大数据过程中发现很多数据均由政府、企业甚至机构所掌握,单独依靠法院信息无法正常发挥大数据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法院逐步走上了数据拓展的道路。

以基本解决执行难为例,失信被执行人的房产信息由地方国土、住建部门掌握,存款信息由商业银行掌握,车辆信息由车管所掌握等,为实现方便快捷地查人找物,法院逐步将司法大数据的范围从内部数据拓展到外部数据,收集包括银行存款、车辆、住房、个人信用信息在内的相关信息。

上述外部数据的收集有些是通过协议的方式,相关部门帮助法院查找相关信息,如法院通过“总对总”和“点对点”系统查找失信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信息;而有的信息则是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

例如,浙江法院突破司法审判数据的范畴,通过购买第三方数据的方式,将当事人的工商企业登记、个人信用等信息进行收集,并与法官的业务信息、案件流程节点信息等内容一并纳入数据中心。

从内部数据到外部数据不仅仅是数据量的增加,更是司法权威的强化和司法公信力的提高。

在司法大数据推动工作中,法院不仅掌握了审判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信息,而且还成为继政府之后的第二大数据汇聚机构。

拥有这些数据不仅能够辅助法官审判执行,还能够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托大数据生态圈,汇集公安、交通、房产、银行、出入境等15个部门的重要信息,将婚姻、信用、电商、社交、金融、交通、房产等45个维度近千种数据纳入大数据库中,全方位评价当事人的身份特质、行为偏好、资产状况、信用历史,实现了多维度、全方位展现当事人的信息状况,不仅成为法官办案的重要依据,而且成为当地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参考。

(二)从地方数据到全国数据

在司法大数据建设初期,全国各地分别委托不同的软件公司开发各自的系统和平台,如河北的智审系统、浙江的信用画像系统等,上述系统或者平台都能够保障数据的搜集和汇总,还能为审判执行提供重要参考。

例如:

北京探索构建了服务统一裁判尺度的大数据研究平台,帮助北京实现统一裁判;天津构建了大数据应用平台,利用该平台天津实现数据分析、智能查询和预测推荐三大类应用。

在全国层面,最高人民法院打破四级法院的技术壁垒,摆脱软件公司对法院的限制,逐步推动法院之间的业务交流和数据互联共享。

截至2017年12月,全国3500余家法院及1万余个派出法庭全面实现了网络互联互通与数据共联共享,业务交流、信息分享一键可达。

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可视化数据集中管理平台汇集了1.33亿件案件数据,每5分钟自动更新全国各级法院的收案和结案情况,实现了对全国四级法院案件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审判态势的实时生成。

汇总全国数据可以实现法院内部的精细化管理。

首先,全国范围内的司法资源调配成为可能。

目前“案多人少”成为学术界和理论界的共识,有的法院甚至出现了“白加黑”“五加二”的情况。

仅北京市朝阳区一年的收案量便接近10万件,平均每位法官每年办结300多件案件。

但是从信息化角度来看,法官的审判能力仍然有待挖掘,随着法院信息化的建设,今后“案少人多”可能成为全国大部分法院的常态。

通过汇总全国数据,综合分析人员和案件数量比例,动态调配各种司法资源。

其次,全国范围内的法官业绩考核一目了然。

通过运用审判动态、统计分析、人员绩效和司法事务等大数据,全国法官的业绩情况均可以实现网上自动生成,一览无余,通过汇聚全国数据,能够横向比较、纵向了解每一位法官的业务能力,这些数据能够为法官遴选、法官评优、各级法院培训教育、司法保障等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最后,司法责任落实更为便捷。

目前全国司法文件全部网上流转,全要素网上公开,无纸化、公开化、可追溯的信息流,为司法责任制的落实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三)从数据统计到应用分析

中国司法大数据的应用分为三个阶段:

数据统计、简单分析、复杂应用。

目前全国法院已经基本达到了第二阶段,部分法院已经在复杂应用的道路上不断尝试。

第一,数据统计阶段。

主要汇集全国、全省、各市各种类型案件的数量,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例如,吉林省通过统计发现本省排名前五位的刑事犯罪分别是:

盗窃、诈骗、危险驾驶、故意伤害、交通肇事,占刑事案件总量的38%。

排名前五位的民事案件分别是民间借贷纠纷、离婚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占民事案件总量的30%。

从上述简单的统计可知,吉林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应当加强对特定犯罪的打击力度,预防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强化对民间借贷、金融贷款的监管,加大对婚姻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

第二,简单分析阶段。

随着大数据算法的改进,对于数据的挖掘进一步加深,法院不仅能够得到某区域的宏观情况,而且还可以就某一特定案件进行详细分析。

例如,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2013~2015年三年的离婚案件进行了大数据分析,发现女性提起离婚纠纷的数量普遍高于男性,女性提起诉讼的比例分别为56.18%、57.30%、58.31%,男性提起诉讼的比例分别为43.82%、42.70%、41.69%,也就是说女性主动提起离婚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

此外,无论原告是男性还是女性,进行离婚诉讼的年龄相对集中的是25~35岁(含25岁,不含35岁),占当事人总数的40.47%,居其次的集中年龄段是35~45岁,占比为30.52%。

离婚当事人45岁以上的数量明显减少。

通过大数据对离婚纠纷当事人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婚姻矛盾纠纷的多发点在中青年人群。

对这一阶段的分析,主要将案件和诸如地域、年龄、性别、职业等特殊要素结合,寻找要素和案件之间的关联,得出各个要素对于案件结果的影响。

第三,复杂应用阶段。

大数据不仅能够对要素和案件进行分析,还可以成为修改法律法规的重要参考、制定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依据、筛查社会管理漏洞的重要参照。

目前全国仅有部分法院能够做到复杂应用。

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在中国司法大数据网中公开了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涉诉纠纷、电信网络诈骗、信用卡诈骗等分析报告。

这些成果关乎民生大计和经济社会发展,多项成果摘要上报中央有关部门,并成为中央领导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例如,自2015年9月1日起全国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来,截至2017年7月31日,共汇聚民间借贷一审判决书31.79万份,其中,6.6万份文书引用了此司法解释,占比为20.7%,而在引用此司法解释的案件判决中,关于明确借贷利率的第29条引用次数最多,共4.41万份,占比66.8%。

这些具体数字有力说明了该司法解释施行以来的效果,可为相关法律规定的颁布、修订等司法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二司法大数据的应用

(一)避免冤假错案

制度设计和技术防范有助于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

法院利用司法大数据,在避免冤假错案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

第一,推送类似案件,实现类案同判。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最好的实现方式便是尽量做到“相似案件相似处理”,尽量消除“同案异判”现象。

通过大数据辅助系统,可以向每一位法官推送类似的案件,为法官判决提供参考。

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还可以为每一类案件设置警戒值,当判决可能出现严重偏离时便会予以提醒。

例如,江苏法院运用大数据辅助法官办案。

构建智能检索分析系统,收录案件裁判文书、审判信息、电子档案以及法律法规、社会热点等信息数据,进行全数据关联、全网络打通,构建江苏法院基础案例资源库。

通过同类案例推荐、热点信息发送和智能搜索引擎检索等功能,实现案例比对分析、类案专题分析和案件基础指标展示对比等关键业务辅助,开发涵盖各审判条线的数据分析系统,包括40多个审判业务类数据分析模型,为法官办案提供参考。

第二,建立辅助系统,寻找案件瑕疵。

有的法院将案件的关键节点信息作为重点审查对象,通过系统审查可以发现案件的瑕疵,从源头上杜绝冤假错案。

2017年5月3日,“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正式试运行(法院6家、检察院6家、公安机关13家,共计25家试点单位上线)。

试点单位于5月1日起立案的故意杀人罪、盗窃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诈骗罪(电信网络诈骗)4个罪名案件,均进入该系统试运行。

截至2017年10月,系统录入案件共计451件,包括故意杀人案件127件,盗窃案件291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3件;录入证据60150份;提供证据指引11509次;发现证据瑕疵点317个,其中证据收集程序瑕疵52个、证据形式瑕疵51个、证据内容瑕疵214个;提供知识索引查询1387次;总点击量达9.1万余次。

(二)实现精准管理

司法大数据在法院立案、审判、执行等各个方面都能够帮助法官提高司法效率,减少司法资源浪费,并最终实现精准管理。

第一,案件繁简分流,提高立案效率。

北京法院整合网上立案的数据,通过回溯历史案件数据、当事人历次来院数据等内容,在立案法官登记案件信息前,通过内外网数据共享、历史数据对比等方式,为立案法官呈现当前案件的“案件画像”。

立案法官可通过此“案件画像”判断案件管辖问题、判断案件是否重案、标记案件重大敏感信息、核实当事人身份信息,实现案件的分流,提高立案质量。

目前,通过“案件画像”的风险预警与自动拦截,已经成功预警案件2528件、分流民事及行政案件218357件。

根据大数据分析平台的统计分析,2528件预警案件中,涉及当事人261名,同一个预警信息有效预警案件235件,同一名当事人被预警次数高达72次,同一名当事人最多被6家法院预警。

被预警的案件中,2129件经法官处理并审理完毕,399件经法官确认确有瑕疵,无法立案。

218352件民事及行政分流案件中,274件被认定起诉材料不全,需当事人补充补正后再次来院;218078件被认定为符合化解调解,分流至多元调解组织,案件分流率高达35%。

分流至多元调解组织的案件,从调解结果上看,45290件调解成功,121477件未调解成功,51298件正在进行调解,13件调解中止,调解成功率为20.77%,较好地化解了社会矛盾,减少了司法资源浪费。

第二,评价执行能力,提升执行质效。

无锡法院依托海量数据,以数据可视化动态描述被执行人社会关系、资产信息、资金往来、流转情况、消费信息、出行记录、涉案债务等综合状况;从多个维度对文件、网络的海量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并辅以多种图表形式,对同一数据进行描述;使各项应用共享同一数据通道,将不同平台、不同架构和不同功能的各职能部门的业务数据连接起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业务数据整合;建立动态模型,评估被执行人偿债能力、隐形可支配资产、分析财产转移概率等系列关键性指标,为执行法院对被执行人真实履行能力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分析参考;同时对被执行人进行动态聚类分析、自动特征提取以及异常预警,对被执行人财产隐匿、转移可能性进行分析以及线索提示;基于偿债能力评估模型,多维度评估和计算被执行人偿债能力。

“大数据分析系统”运行以来,无锡市两级法院已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对17557个被执行人的信息进行分析,对相关被执行人的财产及时采取查封、扣押等执行措施38256次,执结案件9154件。

对被执行人采取罚款、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人数增加357%,移送和判处“拒执罪”的被执行人同比上升150%,被执行人自觉履行率上升45%。

(三)化解矛盾纠纷

运用大数据减少涉诉纠纷。

依托司法数据支撑,开发诉讼风险智能评估系统,精准评估案件要素,准确引用案例,引导当事人理性诉讼,从源头上减少涉诉矛盾纠纷。

第一,实现信息对称,促进服判息讼。

司法信息不对称是当事人对判决结果不满意的原因之一。

对于大多数当事人而言,案件适用的法律是否正确他们不知道,案件所采纳的证据是否合法他们不清楚,案件审理过程中的必经程序他们不关心。

在司法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当事人对于案件结果可能存在不合理的心理预期。

一旦判决结果与不合理的心理预期不一致,他们就会认定司法不公,便会开始上诉、申诉甚至上访。

通过司法大数据的应用,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选择案情描述,匹配案由模型,精准推送相关判决依据和法律法规,帮助当事人对案件审判结果形成预期,实现司法信息对称,维护司法公平正义,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促进当事人服判息讼。

例如,2016年10月,贵州开发完成了刑事四类案由证据大数据分析平台,选择了贵阳花溪、毕节织金等4地基层法院作为刑事案件大数据试点法院,向被告及被害人推送生效的类似案件。

截至2017年9月30日4家试点法院通过大数据系统共办结试点案件734件,结案率高达100%,平均审理时间18天,当庭裁判率为81.60%,服判息诉率为85.30%,案件质效明显提升。

第二,锁定滥诉群体,规制滥诉行为。

2017年印发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保护和规范当事人依法行使行政诉权的若干意见》规定,“正确引导当事人依法行使诉权,严格规制恶意诉讼和无理缠诉等滥诉行为”。

制造恶意诉讼和无理缠诉的目的不是为了向法院寻求公平公正,而是通过诉讼向政府施压,达到超出法律规定之外的某种利益。

法院依据滥诉的行为特征,通过司法大数据分析可以划定部分滥诉群体。

例如,天津高级人民法院信息办开发的关联案件查询系统依托司法大数据,为有效规制滥诉提供了有力武器。

通过该系统,查询到胡某从2011年至2017年在全市范围内关联案件有92件,引起立案部门的重视。

(四)助力社会治理

通过智能统计分析案件的数量、类型、内容等当地党委政府关注的案件信息,可以生成表现直观的柱状图、地图分布等,以此充分发挥司法诉讼“社会矛盾晴雨表”的功能。

通过司法大数据可以分析诉讼中折射和反映的突出问题,法院据此提出司法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参考提供服务支撑。

第一,为精准扶贫提供佐证。

2017年是精准扶贫的深化之年,随着扶贫攻坚战的深入推进,原有特困地区的经济活动量逐渐增多,民商事案件诉讼量也同比增长。

例如,2016年安徽12个国家连片特困地区大别山片区县新收民商事案件51658件,同比增长11.80%,标的额达99.59亿元,同比增长23.89%;8个大别山片区外国家重点贫困县(区)新收民商事案件31084件,同比增长5.59%,标的额达75.06亿元,同比增长36.11%;11个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市、区)新收民商事案件65683件,同比增长12.68%,标的额达196.69亿元,同比增长46.72%。

三类贫困地区民商事案件增幅均高于全省民商事案件增幅,金寨、太湖、颍州等县区案件增幅更为明显,分别同比增长65.36%、60.52%和39.01%。

上述数据不仅能够折射出安徽省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的成效,而且还可以显现精准扶贫过程中的漏洞。

例如,在安徽省特困区、国家重点贫困县(区)新收民商事案件中,农民工维权、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成为涉农案件的主要案件类型,这些案件的激增影响了精准扶贫的效果,今后应当增强对特定问题的工作力度。

第二,发现食品安全监管漏洞。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一直是各级政府常抓不懈的重点领域。

司法大数据在打击食品安全类犯罪方面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能够为食品安全执法指明方向、为食品安全监管划定重点。

例如,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对2013~2016年的食品安全犯罪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食品安全类犯罪主要集中在“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这两个罪名分别占全部食品安全类犯罪的63.48%和35.96%。

在具体食材上,肉类安全案件约占60.77%,其中涉及用非食品原料对禽类进行褪毛、卤肉类进行上色等非法加工肉制品的案件较多,同时也涉及销售掺入有害物质或死因不明的动物肉类,销售国家禁止进口的巴西、印度牛肉制品等。

蔬菜类安全犯罪案件占23.56%,多为豆芽问题。

同时,分析还发现,以“小、散、低”为主的食品企业格局是案件多发的内在原因,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滞后是案件多发的外在原因。

三司法大数据面临的困难

(一)数据质量有待提高

全面、准确以及高质量的数据是司法大数据分析的基础,若数据不全面,则司法大数据的结论可能有失偏颇;若数据不准确,则司法大数据的结论便可能失真;若数据质量不高,则司法大数据得出的结论无法被运用。

当前四级法院在推动司法大数据建设过程中发现,数据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一,数据不全面。

大数据分析以全量样本为基数,若结论是由部分样本或者抽样运算得出,则不能称之为大数据运算。

当前司法大数据并不全面,很多数据处于缺失状态。

以裁判文书为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凡是涉及“国家秘密”“未成年人犯罪”“调解结案”“离婚诉讼”以及“其他不宜在互联网公布的”案件,经过主管副院长的审定,便可以不上网。

事实上,各级法院对于是否符合上述五种情形判定不一,大量不涉及这五类情形的案件被签发了不上网审批单,没有进入裁判文书网。

若以裁判文书网作为基数,则可能存在分析结论有失偏颇的问题。

第二,数据不准确。

大数据的采样过程以及计算过程依托某种电子数据系统,其最终呈现载体大多为电子数据。

如果数据系统处于非正常运算状态、电子设备的清洁性存在隐患(如被植入木马),采样过程和计算公式的输入存在人为偏差(如故意漏掉某部分样本数据)等,均会导致结论的不客观与不真实,尤其在大数据分析结论系由一方当事人提出,由非官方机构进行收集和计算的情况下,该结论的客观真实性更难以保障。

第三,数据有杂质。

造成数据有杂质的原因一般包括以下两种:

其一,存在冤假错案;其二,新法出台。

虽然冤假错案为数不多,但一旦被改判之后,原有的错案不应当继续作为案件来源,同样一旦法律法规修改,新司法解释出台,依照原有依据作出的判决也不宜继续作为数据来源。

目前在构建司法大数据过程中,数据质量还不高,数据中包含了错误和虚假的信息分析系统无法识别,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对数据进行“清洗”,舍弃那些可能会影响大数据分析的碎片化数据以及不宜数据。

(二)三大壁垒有待破除

从目前的司法实践来看,大数据建设仍然存在专业壁垒、投入壁垒以及融合壁垒。

这三个壁垒限缩了司法大数据的发展空间。

第一,数据分析存在专业壁垒。

大数据分析以及基于大数据开发的各类审判辅助系统均是基于历史数据产生,这些系统暂时无法从新的案例、新的数据中学习新知识,无法做到像AlphaGo一样可以自我学习、自我更新。

而法律的修改、司法解释的更新速度极快,可能几年之内同样的案件审判依据就会发生变化,之前的数据库很快就会被淘汰出局,而新形成的数据还很难迅速发挥作用,这就为司法大数据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要么提高系统的数据分析能力,让其能够自我进化、自我学习,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法官助理”,要么就通过人工方法不厌其烦地筛查数据、更新数据、替换数据。

第二,深度挖掘存在投入壁垒。

司法大数据建设本身需要硬件、软件、人力等多方面的投入,从硬件来讲,需要购买或租借大量服务器储存数据;从软件来讲,需要研发大量的应用平台和系统;从人力来说,需要一些专业人才进行建设和维护。

且不说未来司法大数据产生的效益能否弥补现有的投入,仅数据搜集一项就占了法院经费的大部分支出。

例如,基层人民法院每年需要花费上百万元租借服务器用以存储庭审录音录像、裁判文书、司法数据等内容。

在数据积累的基础上,数据的深度挖掘还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对于某些人力物力财力不足的法院来说,发展大数据已经面临重要障碍。

第三,业务技术存在融合壁垒。

当前中国缺少大数据人才,更缺乏懂法律、懂数据、懂技术的人才。

从地方法院反馈的情况来看,业务精纯、能力极强的老法官往往很少接触智能审判系统,更无法为大数据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而初出茅庐、刚毕业不久的法官助理则对法院信息化系统、大数据分析有浓厚的兴趣,但他们不接触一线审判,不了解法官的办案体会,无法真正改进系统本身。

目前司法大数据的发展,面临着法律人员不理解技术思维和技术路径,技术人员不了解法律知识和司法规律,出现了业务和系统“两张皮”,大数据分析系统不能用、不好用、不想用的结果。

(三)信息孤岛有待打破

目前,法院已经积累了海量的数据,可以有效地了解审判管理的各种情况,但信息孤岛现象仍然存在,无论是法院系统内部还是法院系统外部都存在数据无法彻底互联互通的问题。

第一,内部数据衔接不畅。

在司法大数据建设过程中,各地都开发了自己的系统。

例如,天津建立了“刑事速裁案件管理系统”,重庆开发了“类案智能专审平台”。

这些系统为审判管理提供了强大支撑。

但由于各地平台和系统相互独立,委托的开发公司各不相同,直接导致系统与系统之间、平台与平台之间的数据无法直接互联互通。

最高人民法院为统筹协调全国数据,建立了全国通用的管理平台,但该平台在运行过程中仍然会出现数据无法调取、信息无法汇总的情况。

第二,外部数据很难获得。

司法大数据建设不仅涉及法院内部信息,很多情况下需要整合来自检察院、司法行政部门、公安、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的业务信息。

只有将与审判执行相关联的信息最大限度地进行整合,才能真正发挥司法大数据的功效。

从目前各地反馈的情况来看,法院的外部信息整合难度较大,尤其是涉及公安、检察院等部门的信息,很难顺利获得。

有些地方法院依托地方党委支持,与公安部门、检察院、监狱管理局实现了信息互联互通。

例如,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湖南省委的支持下,与省公安厅经过多年协商谈判,终于实现了与公安居民身份系统的数据共享。

一方面,将湖南法院刑事案件判决的当事人信息提供给公安部门,帮助公安部门建立涉案人员库;另一方面,通过调用居民身份系统,为民事案件立案提供被告人模糊查询接口,帮助执行法官查询被执行人信息,尽可能降低群众诉讼难度,提高审判执行效率。

但除了湖南之外,全国其他地区机关与机关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仍然需要一家一家地谈、一家一家地商议,有些部门以涉密为由阻碍信息共享,导致法院外围数据收集步履维艰。

四司法大数据的展望

(一)狠抓数据质量,提升数据应用效果

数据是司法大数据的前提和基础,数据质量是司法大数据的生命线。

今后建议法院狠抓数据质量,扩大数据采集范围,推进数据分析项目建设,提升数据应用效果。

首先,广泛采集数据。

在采集内容上,不仅要采集传统的案件信息数据,还应采集案件稳定风险、当事人对判决意见、公众对法院判决认同度、司法热点等与审判执行有关的数据信息。

其次,认真筛查数据。

建议各级法院将信息筛查作为工作的常态,一旦出现改判、修法等特殊情况,就要分析研判对数据库信息的影响,及时将杂质信息、错误信息剔除出数据库。

及时更新数据库的资料来源,将最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指导案例等内容纳入系统中。

最后,充分利用数据。

加大对海量数据的自动挖掘和分析开发,运用大数据分析原理对法院各类案件的审判工作建构裁判模型,为法官裁判案件提供参考。

此外,各级法院还应当牢固树立大数据分析思维,总结各地推广的经验和做法,巩固和发展现有成果。

(二)破除三大壁垒,保障健康全面发展

面对三大壁垒,建议法院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提供专业支持,提高系统学习适应能力,打破专业壁垒。

打破专业壁垒,不仅要求在锁定争议焦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