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说课稿.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3294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说课稿.doc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说课稿.doc

《10的认识》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10的认识》。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

《10的认识》这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8、9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课本先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写数和10的组成。

由于我们采用的计数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因此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

在10的认识这一课中,我选用了教材上的主题图,让学生自己动手找出其中的数学信息,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情不自禁地试着去数一数共有几个人,几只鸽子。

并让他们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的事物。

这就很好地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中,我给了10根小木棍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10的组成,这既锻炼了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学生分析:

由于本课的教学与前面8、9的认识基本相同,学生学起来困难不会很大。

但是10的组成这一知识点对于以后的教学非常重要,在教学10的组成时,通过自己动手,分组读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根据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年龄特点,采取丰富的教学手段,活跃学习气氛,使学生乐于学习,让知识的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

3.教学目标:

⑴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⑵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⑶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的情感。

4.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会独立认、写10,并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

5.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数的组成和分解

6.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图、卡片、10支铅笔、学具10根小棒。

二、说教法

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他们的思维往住还要借助于形象直观的实物图象或实践操作的体验活动作为认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运用直观教学法,操作发现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准确把握概念内涵。

本节课我利用启发式教学方式,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

把整个学习过程放给学生,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10,建立数感。

无论是课题的引入还是教学内容的展开,都力求创设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体现知识形成过程,体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让学生全员参与,共同探究,使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去,使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个结果,更重要的是参与了结果的生成过程,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学法渗透

注意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交流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中,让学生数一数、摆一摆、比一比、分一分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课的教学活动,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抢答游戏,直接导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

我在导入时我设计了这几个问题,通过抢答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1、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它是谁?

2、7的相邻数是谁?

3、8再添上1是几?

4、9再添上1是几?

真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字“10”。

(板书课题:

10的认识)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数一数、说一说

出示课本主题图,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并指名学生说一说。

然后让小朋友说说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哪些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的事物?

同学们举了很多例子,象这样:

人的手指、脚趾,10个苹果等等,都可以用10来表示。

从主题图中抽象出数字10,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举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

这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来源于生活理念。

2、10以内的数序

在这一环节中,我就把教学直尺图这一枯燥的内容改为小朋友非常喜爱的“数字娃娃找家”。

这里出示直尺图“0——8”各数字,到了回家时,其它数字娃娃都回到了家,只有数字娃“9、10”不会回家。

然后,我就请小朋友帮这些数字娃找到自己的家,数字娃娃都找到家以后,我就让小朋友说10以内数的顺序,如:

9相邻的前面一个数是谁?

这一教学形式新颖,富有趣味性,深受学生的喜爱,同时也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落实。

为了巩固学生10以内数的顺序,我还让学生数数从0——10再倒着从10——0。

3、比较10和9的大小。

我出示点子图的,让学生点子图中有几个小圆点。

着重强调9添上1就是10,让学生比较10与9的大小时,我要求学生说出为什么要填大于号、为什么要填小于号?

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概括能力和有序思维。

4、10的书写

在教学10的书写时,我先让学生说说10是由哪两个数组成的,而且左边的1和右边的0与我们以前学过的“1”和“0”写法一样,然后教师范写数字“10”,最后让学生练写。

这样设计是遵循了儿童的认识规律,因为写数是一年级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之一,教师的示范十分重要。

尤其是10是由1和0两个数字符号组成的,跟前面写的0——9有不同之处。

5、10的组成

这一环节我准备了一些铅笔,请一个小朋友随便抽几支,老师能猜出他抽了几支?

谁想来试试。

老师厉害吧?

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猜出来呢?

其实老师手里一共有10支铅笔,老师是根据10的分成想出来的,如果你们学了10的分成一定也能猜出来的,想不想学10的分成?

积极性调动起来后布置任务请小朋友拿出10根小棒,分成两堆,看10可以分成几和几?

让他们边摆边记。

再根据学生汇报板书10的组成。

提问:

当你看到10分成1和9时你还能想到什么?

(10分成9和1)这样安排,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同时还给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提升了本节课学习的思维性,达到了知识的内化。

为了巩固学生们对10的组成的学习,我分别设计了男生女生对读和对口令游戏。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体。

并出示凑十歌,来加深学生对10的组成的记忆。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练习是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所以我出示卡片上的两道题目。

1、火车开了。

让学生用开火车的方式回答10的组成。

2、看看那两朵花上的数字合起来等于10。

(四)课堂总结

通过老师的提问:

今天你认识了哪位数字朋友呢?

你学会了哪些新知识?

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收获,既能引导学生理顺知识,又体现了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延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