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演讲辞经典阅读与语文教育的智慧鲍鹏山.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31481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演讲辞经典阅读与语文教育的智慧鲍鹏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品演讲辞经典阅读与语文教育的智慧鲍鹏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品演讲辞经典阅读与语文教育的智慧鲍鹏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品演讲辞经典阅读与语文教育的智慧鲍鹏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品演讲辞经典阅读与语文教育的智慧鲍鹏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演讲辞经典阅读与语文教育的智慧鲍鹏山.docx

《精品演讲辞经典阅读与语文教育的智慧鲍鹏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演讲辞经典阅读与语文教育的智慧鲍鹏山.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演讲辞经典阅读与语文教育的智慧鲍鹏山.docx

精品演讲辞经典阅读与语文教育的智慧鲍鹏山

精品演讲辞:

经典阅读与语文教育的智慧(鲍鹏山)

经典阅读与语文教育的智慧

鲍鹏山

【鲍鹏山,中国现代学者、作家。

著有《寂寞圣哲》《〈论语〉导读》和文化历史散文系列《天纵圣贤》《彀中英雄》《绝地生灵》等。

其《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庄子,永恒的乡愁》,被选入高中教材。

大家在百忙之中听我唠叨一两个小时,我深感惭愧。

在讲座中我不敢断言能讲出很有价值的内容,只希望在相互交流之中彼此能有一些收获。

我一向对中学教师有很高的敬意。

我在大学里教书,知道大学教师是可以混的。

我见过一对大学文科教师夫妇,家里的藏书没有他们上幼儿园的儿子的书多,其中一人给人留便条就有多个错别字,这样的人却可以在大学里混下去,因为大学生不会给课上得不好的教师提意见,只要考试给过关就行。

但是中学教师不能混。

中学教师课讲不好,学生不同意,学生家长更不同意,所以中学老师的压力非常大。

在这样的压力之下,能取得很好的成绩,很了不起。

在国际上,中国的大学教育不能和别人相比,但基础教育很有自己的一套,这就是中学教师的伟大的功绩。

所以我对中学教师很崇敬。

江苏就教育资源、教育传统而言,是教育重镇。

历史上江苏的教育就很发达,就清代状元数目而言,快占总数目的一半了。

今天在教育盛地和各位老师交流,我诚惶诚恐。

虽然我作为一个大学教师,对中学的语文教育一直很关注,但是我毕竟没有真正在中学待过,谈中学教育多少有隔靴搔痒之感,讲得不好的地方,请老师们多多批评。

一、读书

(一)读书的原因

谈到读书,就要探讨为什么要读书。

就中学语文教师而言,读书首先是职业要求。

不知是否可以这样说,如果中学的教材不变的话,中学理科的教师在大学里学的知识完全够用,但对语文教师而言,是远远不够的。

语文学科的内涵和外延都非常广大,不能肯定地说一个人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中学教书就不成问题。

中学语文教师读书一刻也不能停止。

今天我和一些中学语文教师接触后,发现他们的读书都非常多,读得也很精细,我很佩服。

试想想,读书关系着一个教师的职业要求,关系着个人的工作能力,一个不读书的教师肯定不是一个好教师。

像我刚才提到的那对大学教师夫妇,我对他们不读书的行为感觉很义愤,是完全出于道义上的一种愤怒感,是对他们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感的一种义愤。

中学教师,要求比大学更严格,读书就不仅仅指涉道德要求,更关乎教学质量。

课上得不好,学生、家长不认可,在事业上就是一种失败。

其次,读书关系到个人的修养。

现代社会读书比古代更具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国古代的封建经济是一种小农的自给自足的经济,个人和社会的公共事务联系不大。

现代社会则不然,个人和公共事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打电话和电信局有联系,买东西和商场有联系,商场的服务质量如何,是否人性化,都关系个人的利益。

如此而言,如果不提高个人修养,不会判断事物的利弊,就不懂得在社会公共事务中维护自己的利益。

而读书,是提高个人修养的最重要的途径。

作为公民,我们要多读书,在遇到职业以外的选择和判断的时候,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读书的目的

接下来谈谈读书的目的。

读书的目的在于判断力的培养。

人对事物的判断分两种:

一种是事实判断,另一种是价值判断。

读书是提高判断力的重要途径。

首先,事实判断指对事物真伪的判断,包括判断事物是否存在、对事物本质特征的了解等,知识性学习一般属于事实判断。

如学会电脑知识,懂得如何使用电脑,是学一门技术,是对事物的理解以及使用方法的掌握。

传统观念一般强调知识尽可能多的习得,知识掌握得越多,事实判断的能力越高。

在今天则不然。

当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对知识的选择能力很重要。

人们拥有某一领域的知识已足够,要心安理得于对绝大多数领域无知的状态。

“一物不知,学者之耻”的观念已经过时。

古人能做到这点是因为书籍数量不多,他们能够把书读完,可以做到学富五车。

当今社会知识纷繁多样,人们不可能全学完。

如此看来,选择书来读就很重要。

在知识海洋中,要选择重要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内容来学习。

学习不重要的知识有一定的好处,却有可能耽误我们学习重要知识的时间。

那种“学了总有用,会了总有好处”的观点是似是而非的。

擦皮鞋会了有好处,拍马屁学了也有用处,鸡鸣狗盗学了也有用处,孟尝君不是留了这样的人并从中受益吗?

这些我们都去学吗?

社会上很多培训机构,让人去学习这种那种技术,说学会了总有用,并举一些成功者的例子吸引人们去报名学习,这种个别的经验是偶然的,是不足为据的,人们不能去迷信。

我们要选择对自身发展起重要作用的知识。

比如中学科目的安排,是经过论证切实可行的、科学的,语文是语言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数学是最高的科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历史是人类的发展史;物理是世界万物的道理,万物的规律;化学是万物变化之学,这些知识构成人类根本性的东西,是很重要的内容,作为中学教育的内容,是很合理的。

对知识的选择性学习,要倾向于价值丰富的内容。

学习小的技巧、小的技艺行不行呢?

有些具体的知识在某种意义上只是小道。

庄子曾告诫说“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是说学了一门独有的技术并对其沾沾自喜,容易使大道遮蔽。

子夏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但他接着说,“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先秦诸子深知小道的局限性,一致认为对小技巧、小知识的无限追求有损于对大道的追求。

不仅道家的庄子这样认为,儒家的孔子也如此。

孔子说“君子不器”,器物是形而下的东西,而“道”是形而上的,孔子教育学生侧重的是道而不是器。

孔子学识渊博却不愿意向人展示。

他的学生樊迟曾向他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很生气,让学生去问农民,并骂“小人哉,樊须也”。

出身低贱的孔子自然会种庄稼,他却拒绝了学生,为何?

孔子会赶马车,难道就让他开一个驾校?

有人批评“大哉孔子!

博学而无所成名”,孔子一笑了之。

孔子认为,君子作为国家的精英阶层身负重要的社会责任,代表国家、人民作选择,故应该学习大的东西,小事自有小人来做。

孔子从不以某一方面的技巧立身,他的教育重在教人对事物的判断力。

翻翻《论语》,没有一条是纯知识的东西,主要内容是世道人心,是培养学生的判断力。

可见,我们要选择能够对我们知识体系、框架产生根本性作用的东西,能提高我们判断力的东西。

有些知识整体上了解即可,比如,文科生学习自然科学,不在于掌握多少科学知识,需要的是一种科学的观念,一种对科学的敬意,能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眼光看事物足矣。

再如,政府耗费很大的精力做普法工作,劳心费力却吃力不讨好。

法律条文本身的复杂性使法律工作者都不得不用条块分割的方式去研究,普通老百姓怎么能弄清楚呢?

政府的责任不是让百姓懂得法律条文,而是让其尊重法律,对国家的司法有信心,遇到麻烦去找法律,而不是去找权力。

中国百姓向来对权力有信仰,对法律没有信仰。

中国自古是一个权力社会,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麻烦,首先想到的是去找关系,找人帮忙摆平。

对权力的信仰问题不解决,中国的现代化不会实现。

所以说对于法律知识,有法律观念才至关重要。

我想,语文老师不需要教给学生多少具体的知识,但是要教学生学会判断,这是语文教师的职责。

在人类知识面前,庄子说“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他充分认识到人类生命的有限和知识的无穷无尽,用有限的时间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不可能的。

庄子在《庖丁解牛》中说“道胜于技”,这里的“道”具有哲学意义,是一种对事物的整体把握能力,是一种判断力。

庄子用牛来比喻有自身规律性的世界,人类就像那刀,“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然后做到“恢恢乎游刃有余”。

梁惠王听后就说:

“善哉!

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庄子的语言具有跳跃性,语文教师讲解到这里,就该给学生阐释清楚为什么由解牛跳跃到养生上去了。

由解牛到养生,是人对客体世界的整体把握和对主体个人的修养的提升,这种整体把握就是一种对事物的判断力,拥有了判断力,生命质量更加厚重了。

可见,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要有选择性地学习,学习不在于知识的丰富与否,更在于一种判断力的培养。

其二,既然如上所述,人们不必要也不可能去对众多的事物都做出事实判断,但要有价值判断的能力。

如克隆技术,技术的掌握是专家的事情,但普通人要具有对克隆技术作价值判断的能力,这是公共事务,在公共事务和公民利益日益密切的今天,公民不明确立场,可能导致重大的社会问题。

价值判断不仅关涉公民的利益,更关系人的道德建构问题。

在现行教育中,一方面,技术崇拜、工具崇拜思想盛行,人们对人文素养和道德价值追求的忽视已经到了危险的境地,我本想说到了危险的边缘,现已不是在边缘,人们已深受其害了。

知识、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在造假、造孽。

目前假冒伪劣手段已经技术化,用假鸡蛋、用烂皮鞋造牛奶不是农民工能造出来的。

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大陆的食品在国际上的形象。

不仅有些普通技术人员对事物不能很好地做出价值判断,很多专家也如此。

专家的可怕之处是他身为专家却不能做正确的价值判断,以至于带来严重的伦理后果。

比如,有位营养学专家在电视上强调,“要孩子健康成长,一定要制定食谱”,她没有意识到中国很多贫困的孩子饭都吃不饱,她的指导对象只是社会的中上阶层!

有比这严重的,伊拉克战争期间,我国有位军事专家在电视上预言战势,居然不能判断萨达姆百分之百的支持率是假的,连普通网民都说:

“萨达姆真会搞笑!

上帝也不会有百分之百的支持率”!

军事专家却相信,这是很可笑的事情,他缺少基本的判断力,却在电视上胡说八道。

北京一大学国际法的教授给北京市政府提交的解决北京交通拥挤问题的提案,竟然是对进京人员进行甄别制。

消息一传出,网上讨伐声连连,铺天盖地。

任何一个具有良知的公民都不会提出这样的观点,这种荒谬的言辞违背基本的国际法准则,违背基本的人权准则,违背中国的《宪法》。

把人分等第在西方是中世纪的观点,在当今社会由知识精英提出,真让人愤怒。

知识精英应该代表人类的文明成果,但中国的一些所谓专家对人类文明成果缺少起码的了解和尊敬,如何让人不愤怒?

我在“苏浙沪皖新语文圆桌论坛”上演讲时提到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向狗熊泼流酸事件。

刘海洋是理工科的学生,他想测试狗熊是否聪明而泼流酸,是在做事实判断,却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违背起码的道义。

但偏偏有人从犯罪心理学角度来解释说,刘海洋出自单亲家庭,故有此事发生。

难道单亲家庭的孩子就一定不能成材吗?

中国历史上很多优秀的人物都是出自单亲家庭,孔子、孟子都是,这两人成为圣人和亚圣,范仲淹、欧阳修也是出自单亲家庭。

单亲家庭对孩子的成长不利,这可以是科学观点,但在社会上如此宣传,会产生严重的伦理后果,会造成对一部分人的歧视,这和希特勒有何不同?

希特勒在德国就是先宣传歧视一部分犹太人,然后引起全民对犹太人的迫害,人类历史上很多悲剧就是这样发生的。

这里的专家和刘海洋犯同样的毛病——人文知识缺乏症、价值判断缺乏症。

所以说,专家的观点可能有科学的根据,但是要注意伦理后果。

举一个正面的例子。

孔子是从不谈死的,“子不语怪、力、乱、神”。

有人问孔子,人死了之后有没有鬼,孔子不作答。

为何?

孔子说,如果说有,孝子贤孙会竭尽所能厚葬父母,从而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若说没有,后人可能做出不尊敬、孝敬父母的事情。

有无鬼是事实判断,但宣传这些,都能带来相应的伦理后果。

可见,专家讲话要负责任。

再举一例。

关于人的本性问题,孟子说人性善,荀子说人性恶,郜子说人性无善恶,还有人说人性有善有恶——有人性善,有人性恶。

就价值判断而言,哪一种后果是最糟糕的?

应该是第四种。

前三种都坚持了一个原则——众生平等。

而最后一个观点会带来严重伦理后果:

怎么样确定善恶?

强势群体会说自己生来就是善的,把弱势群体定位在恶的地位上,造成对一部分人的歧视,给人类的不平等提供一种人性学上的理论前提,故第四种是不能说的。

前三位思想家的前提是人的本性是一样的,这就是他们的伟大之处。

性善论后来成为中国古代伦理学的思想基础,西方则强调性恶论,针对这样差异,黑格尔说,性善论是一个很伟大的思想,性恶论是更伟大的思想。

原因何在呢?

在于二者的伦理后果不一样。

性善论说人有向善的趋势,人只要不断地努力保持自己的善,可成为一个善人,给人一种道德鼓励、道德自信。

而性恶论之所以被黑格尔称为更伟大的思想,是因为,建立在人性恶的基础上的政治制度有可能成为一种民主制度。

西方的分权学说、以权力制衡权力的思想,美国建国后的历届总统制定的民主制度,即建立在此基础上。

所以科学结论重要,价值判断更重要。

很多人有知识没有良知,没有道义感,有做事的能力,却没有选择该不该做的能力。

孔子讲“有所不为”,人们要有一定的价值判断的能力,做到“有所不为”。

(三)读什么:

读经典

为了提高价值判断能力,就要读经典,读古今中外的思想经典。

当年《申报》记者请求鲁迅推荐阅读书目,鲁迅说“不读中国书”,理由是中国书是教人怎么样去死,外国书教人怎么样去活。

这话在“五四”的社会语境中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当今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学教师是文化的传承者,义不容辞,要学习中国的经典文化。

但要读懂中国的经典,需要西方思想经典作参照系。

不了解中国的现实,不能够读经典,不了解西方的思想,也不太容易读懂读透经典。

读书不能读死书,要立足现实,要有选择地读。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都可有所涉猎。

读一读马克思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就会发现,马克思主义者从来不对人做道德判断,他们认为人的所有的行为都是符合他自身的发展要求的。

读一读黑格尔的《逻辑学》,作为一种方法论了解一下。

读经典,可让人直接进入文化的核心,使人底气十足。

我父亲只读了两年的私塾,读的是四书五经,但他一辈子行为气质像一个文化人。

现在理工科的大学生毕业后,像文化人吗?

中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像一个文化人,言谈举止要有文化人的个性和气质,才有魅力。

我了解到江苏的高中语文教材有《〈史记〉选读》《论孟选读》,文化含量很重,这种教材非常好。

目前有的中小学教材文化含量太少,教这样的教材教师能力也很难有所提高。

好的教材不仅能教好学生,也能提高教师水平。

江苏教育这方面做得很好,在座的各位教师也许刚开始教《〈史记〉选读》《论孟选读》很艰难,但是对教师个人学养的增长,影响深远。

所以说读经典很重要,语文教师要先成为一个文化人,进入文化核心,再做一个文化的传承者。

中国古代教育教四书五经,本身就是文化教育。

当今是有语文没有文化,在这一方面中学教师的确任重道远。

二、教书

接下来我就教书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我知道,在中学,高考像一座大山压在师生的心头,围绕着高考这一目标教书会很难受,所以能做一个成功的中学语文教师很了不起。

在座的都很不容易,很了不起。

我来谈中学语文教学的确有隔靴搔痒之嫌,我就姑妄言之,大家姑妄听之。

首先我认为教师分为技术型的教师与魅力型的教师。

技术型教师有可能成为一种教书匠,教得很琐碎,教得很痛苦。

我在中学也上过课,给一家中学的高考复读班代了一年的语文课。

我在教的过程中发现,可能因为高考的缘故,很多知识很琐碎很无聊。

比如教材里有一篇课文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书后练习题有“苏轼为何称周瑜为周郎?

辛弃疾为何称刘裕为寄奴,称廉颇为廉颇而不称廉将军?

”教这样的题目,我哭笑不得。

这种问题有什么意义呢?

为何称周郎,且不探究平仄问题,唐朝就有人称周瑜为周郎了,“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苏轼信手捻来,不成吗?

看看书后给的答案也很荒唐:

称刘裕为寄奴是表示“蔑视”,完全错误!

称廉颇为廉颇而不称廉将军是表示“尊敬”,匪夷所思!

如此教书,把语文的魅力都给教没了。

教书不是技术,是一种艺术。

有的大学里有教师开《课堂教学技术》这门课,我感觉很怪。

试想,既然你教这门课,你的课堂应该是最好的课堂,你教这门技术嘛,你如果做不到,这课就没有意义,但你能做到吗?

大学甚至有评德育教授的,难道他们的德育水平比别人高吗?

这能比吗?

这都是教育的怪胎。

语文课可不能上成技术课。

还有一种现象,有些学校要求教师上课一定要用课件。

语文是文学课堂,要求教师一定用PPT,我认为很不合理。

语文课堂上情绪的感染很重要,教师写板书,写字的神态、力度都给学生一种刺激。

这种情绪的渲染是呆板的PPT做不到的。

语文教师讲课是需要灵感的,灵感的迸发才使得人激情四溢。

PPT一般都程式化,看起来省事,但是由于教学过程被PPT框死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缺少创新、发挥与灵感。

我敢断言,年轻的教师一开始就依赖于PPT,几年后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但是注定成不了一个一流的教师。

一流的教师一定是随机应变的,妙语连珠灵感迭出的,花样翻新推陈出新的,不是永远按照既定的顺序来的。

文学课堂不能技术化,语文教师应该做一个魅力型的教师。

什么样的教师有魅力呢?

我认为,第一,写文章必须比学生好;第二,教书不依赖教学参考书。

人家说最差的教师不备课,我说最好的教师也不用备课,他有足够的智慧足够的魅力,有很强的理解能力,在课堂上讲着讲着灵感就来了,智慧就流出来了。

语文课上不需要教师教给学生多少技术,需要的是一种情感的感染,是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熏陶。

学生在语文课上学的东西必须是学生自己感受到的东西,是在教师的引领下,结合学生自身的人生经验,对文学世界中其他经验的体悟,课堂上学生被感动了,被感染了,就有收获了。

被感动和一个人的艺术鉴赏力有很大关系。

我有次在复旦大学召开的全国性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研讨会上发言说,本科生可能还有艺术感受能力,读了一首诗歌,说真好真好;但是硕士生、博士生们则会说这是首七言诗,用一种解剖的眼光鉴赏艺术,把艺术给技术化了,这是教育的失败。

一个好的艺术鉴赏者应该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要随时被艺术激活。

这里的激活更多的是被感动。

孔子对音乐的感知,“三月不知肉味”,他是真正地被音乐感动。

文学鉴赏力就是被文学感动的能力,教语文也要这样,让学生去感知美,被感染,被感动,然后喜欢上语文课。

希望老师们都能做一个魅力型教师,展现自己的个性。

其次,教师还分为知识型的教师与激情型的教师。

语文课自然涉及到知识,需要细致的严密的分析,但是中学课文有很多文学作品,要有感性的体验。

教师教文学要有自身的经验,包括艺术的感受体验、自身见解的体验、价值判断的体验,不能一切听从参考书和标准答案。

我在教高复班的时候,接触到一篇模拟题中的例文,写作背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位在法国留过学的人回来后写文章谈法国人养狗,说法国人和狗的感情很深,有狗的墓园,墓碑上写着很感人的话。

他作结论说,感觉很压抑,他说“在这样一个人心只能和狗心相通的地方(巴黎),我感觉很压抑”。

我和学生讨论说,法国人都能和狗沟通,他们人与人之间就不沟通吗?

从文中看,法国人人都需要别人了解,也愿意去了解别人,不可能像作者想象的那样。

选者可能是希望人们知道,中国比西方国家要好,但是也不能不讲道理。

教语文不能唯教参是从,只要你态度严谨,是科学的,学生会受到感染并认可。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激情,各行各业做得好的,大凡都是有激情的;语文老师更需要激情。

面对众多的学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臧否人物,语文教师怎么能没有激情呢?

要让学生感动首先要感动自己。

我大学毕业后去青海支边,之所以选择去大学教书,主要原因在于我有想法和观点,可以和学生交流。

我认识的中学特级教师有共同的特征:

富有激情,在讲台上口若悬河,侃侃而谈。

他们之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他们拥有三点:

有话说,有观点,有自信。

他们读书多,可以旁征博引,站在讲台上,这些书在背后无形中支撑着他;读书多,并且有自己的判断,自己的价值立场。

有人对我说,我看你的书,觉得骂人的地方很精彩,我说是呀,我骂人的时候有自己的立场,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很有激情,当然精彩。

教师还要有自信。

这种自信来源于思考。

一个人在思考,有一定的思维高度,可以俯瞰问题,看到别人不能看到的问题,就不会在突如其来的事情面前手足无措。

好的教师基本如此,当然也有其他的个性。

我们需要魅力型、激情型的教师,跟语文课程特性有关。

我认为语文课程整体而言不是一个知识型的学科,它包括相应的基本知识,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能力。

中学教师千万不能把语文课上成由概念、名词、定义组成的知识课。

虽然有部分学生学成后会从事语言的研究工作,但绝大多数学生需要的是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给学生一篇文章,让其指出哪是句子哪是段落,就够了,为何要教学生背关于句子的定义呢?

语言学研究可以很精细很复杂,但是中学生不需要这些繁琐的知识。

知识这样繁琐,不但知识变得无用,知识的研究者和学习者也会变得无聊。

主体的无聊和客体的无用,会使语文课变得无趣。

写作文也不能仅仅是一种技术,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判断力。

学生面对世界有无观点和判断力,是培养写作能力的关键所在。

学生不需要教师讲的正确观点,那不是他自己的想法,写起来很痛苦。

学生有自己的判断力,并形成独特的观点,这观点和别人不同,自然产生一种强烈的表达欲望。

其次要培养学生写作文的性情,要培养学生的情怀。

学生在生活中要善于体验自己的喜怒哀乐,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学生在生活中要陶冶自己的情操,要有被大自然、社会感动的情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理智上有观点,感性上有情怀,就会有表达的冲动。

学生有感动力、感受力、判断力,何愁写不出好作文来?

教师的激情能激起学生的激情,教师对世道人心有深刻的洞察力,有知识的自信和道德上的自信,就会成为一个魅力型的、激情型的教师,成为一个成功的教师。

我要讲的就这些,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