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31456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1、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

那么,它的特色究竟“特”在哪里?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思想文化本源?

客观地说,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共同体、世界主义的政治思想,例如西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久和平论、印度思想中的“不害”、伊斯兰世界“天下一家”、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等观念。

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

其中,历史上不少共同体思想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它们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一个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

事实上,直到今天,这种思想还在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值得我们去辨别和防范。

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

所谓传统,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在今天需要创造性转化。

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

同时,这些思想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学理上区别于既往及现在流行的一些共同体理论如各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联盟、大西洋共同体、“民主”价值观联盟等的重要依据。

以往绝大多数国际秩序思想和实践,要么服务于强者,要么用来结成一个国家联盟以反对另一个国家联盟,要么是一种宗教秩序的外在表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中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它们的区别在于,其并不是从排他性国家联盟的角度来狭隘地理解共同体,而是从世界范围不平等经济秩序的变革、大多数人实现自身解放从而结成联盟的高度来理解共同体。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天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

这个概念将随着全球人、财、物、智互联互通的发展,拥有越来越大的世界基础,具有较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

我们说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意味着当今世界就是一片祥和了。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一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矛盾、阻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因素仍然广泛存在。

维护和平的综合力量与进行战争的力量之间的对比,大多数国家及其人民要求发展的愿望与国际经济秩序不平等现实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对抗的矛盾因素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题。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一个开放进取的中国,将自身命运和前途同世界命运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自我定位。

中国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在呼吁世界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还要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

B.直到今天,以一个敌人为目标构建共同体的思想还在影响着大国间的外交政策,这值得辨别和警惕。

C.马克思主义中包含着“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资源,即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

D.作为一个开放的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排斥其他文明,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理解自己的位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自然地引出了下文对其特色和思想文化本源的分析。

B.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反复提到其他的共同体观念和国际秩序思想,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优越性,令人更易理解和接受。

C.本文重在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拥有强大的世界基础、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并顺势提出了实现这一理念的基本途径。

D.文末强调当今世界充满矛盾和冲突,意在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任重而道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的政治思想,但它们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且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

B.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有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统本源。

C.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负责任的大国的共同目标,这一理想终将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

D.今天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但具有新意义。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8年1月2日,支付宝发布2017年全民账单。

数据显示,去年全国2.2亿支付宝用户移动支付占比为82%。

据统计,2017年,全国超过30个城市的公交、地铁先后支持支付宝;2亿多市民通过支付宝城市服务“窗口”共办理社保、交通、民政等12大类100多种服务;4000多万户小商家利用二维码贴纸实现收银数字化。

移动支付城镇市场空间广阔。

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3.6%,省会城市占比为3.0%,农村地区占比为1.0%。

(摘编自新华网2018年1月3日报道)

材料二

2014一2020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

材料三 

所谓的条码支付,是指银行或支付机构应用条码技术,实现收款人、付款人之间货币资金转移的业务活动。

出门打车,掏出手机扫一扫车上的二维码,轻松支付车费;下馆子吃饭,手机上的二维码被收银员扫码枪扫了后,立马买单走人……扫码支付手段,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条码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在小额、便民支付领域显现出门槛低、使用便捷的优势,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

同时,条码支付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业务风险相对传统银行卡支付具有其特殊性,部分市场机构在业务开展中也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支付风险防范不到位等问题。

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并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摘编自新浪网2017年12月28日报道)

材料四 

据介绍,我们进行扫码支付时,手机或者商户的收银机每次生成的条码都是不同的,对于这种动态条码支付,人民银行规定,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其中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可以自主约定每天的累计交易限额;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但其中不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5000元;采用一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1000元。

而对静态条码支付,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商户贴在墙上或者打印好的二维码支付,无论采取什么交易验证方式,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

若个人客户需更多条码支付额度,可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方式对交易进行验证。

在不少移动支付用户看来,国家出台针对二维码支付的相关管理规范,在对日常使用影响降到最低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无疑是一件从用户角度出发的“大好事”。

(摘编自《南方日报》2018年1月4日报道)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据材料一可知,移动支付在大众中应用广泛,市民坐在家中也能享受多种便利服务。

B.据材料二可知,从移动支付用户同比增长走势来看,2020年将是2015年的两倍多。

C.条码支付在促进移动支付普及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现象。

D.新规无疑让条码支付更安全了,但对于部分消费的支付模式将会有一定的影响。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材料二图表中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可知,随着移动支付的逐渐普及和应用场景拓展,预计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持续稳定增长。

B.近年来,移动支付的方式已悄然涉及城乡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移动支付与以往新事物的发展局面一样,在我国表现出巨大的城乡差异。

C.新要求实施后,如果在饭店里吃了顿600元的大餐,消费者可以扫饭店的静态条码付款,也可以让收银员扫消费者手机上生成的动态条码。

D.央行《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对扫码支付进行限额管理,采用动态条码支付时,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

6.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请概括说明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志摩在回忆里

郁达夫

大约是在宣统二年的春季,我离开故乡的小市,转入当时的杭府中学读书,当时的我是初出茅庐的一个十四岁未满的乡下少年,突然间闯入了省府的中心,周围万事看起来都觉得新异怕人。

所以在宿舍里,在课堂上,我只是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同蜗牛似地蜷伏着,连头都不敢伸出壳来。

但是同我的这一种畏缩态度正相反的,在同一级同一宿舍里,却有两位奇人在跳跃活动。

一个是身体生得很小,而脸面却是很长,头也生得特别大的小孩子。

还有一个日夜和他在一块,他们俩最爱做种种淘气的把戏,为同学中间的爱戴集中点。

他们俩,无论在课堂上或在宿舍里,总在交头接耳地密谈着,高笑着,跳来跳去,和这个那个闹闹,结果却终于会出其不意地做出一件很轻快很可笑很奇特的事情来吸引大家的注意的。

而尤其使我惊异的,是那个头大尾巴小,戴着金边近视眼镜的顽皮小孩,平时那样的不用功,那样的爱看小说——他平时拿在手里的总是一卷有光纸上印着石印细字的小本子——而考起来或作起文来却总是分数得的最多的一个。

从此之后,一别十余年,我和这两位奇人终于没有遇到的机会。

民国十三四年之交,我忽而在石虎胡同的松坡图书馆里遇见了志摩。

他的那种轻快磊落的态度,还是和孩时一样,不过因为历尽了欧美的游程之故,无形中已经锻炼成了一个长于社交的人了。

笑起来的时候,可还是同十几年前的那个顽皮小孩一色无二。

从这年后,和他就时时往来,差不多每礼拜要见好几次面。

他的善于座谈,敏于交际,长于吟诗的种种美德,自然而然地使他成了一个社交的中心。

当时的文人学者,达官丽姝,以及中学时候的倒霉同学,不论长幼,不分贵贱,都在他的客座上可以看得到。

不管你是如何心神不快的时候,只教经他用了他那种浊中带清的洪亮的声音一问,你就自然会把一切的心事丢开,被他的那种快乐的光耀同化了过去。

其后他又去欧洲,去印度,交游之广,从中国的社交中心扩大而成为国际的。

于是美丽宏博的诗句和清新绝俗的散文,也一年年的积多了起来。

一九二七年的革命之后,北京变了北平,当时的许多中间阶级者就四散成了秋后的落叶。

在这一种状态之下,有一天在上海的街头,我又忽而遇见志摩,“喂,这几年来你躲在什么地方?

兜头的一喝,听起来仍旧是他那一种洪亮快活的声气。

在路上略谈了片刻,一同到了他的寓里坐了一会,他就拉我一道到了大赉公司的轮船码头。

因为午前他刚接到了无线电报,诗人太果尔①回印度的船系定在午后五时左右靠岸,他是要上船去看看这老诗人的病状的。

当船还没有靠岸,他在码头上的寒风里立着——这时候似乎已经是秋季了——静静地呆呆地对我说:

“诗人老去,又遭了新时代的摈斥,他老人家的悲哀,正是孔子的悲哀。

因为太果尔这一回是新从美国日本去讲演回来,在日本在美国都受了一部分新人的排斥,所以心里是不十分快活的;并且又因年老之故,在路上更染了一场重病。

志摩对我说这几句话的时候,双眼呆看着远处,脸色变得青灰,声音也特别的低。

我和志摩来往了这许多年,在他脸上看出悲哀的表情来的事情,这实在是最初也便是最后的一次。

从这一回之后,两人又同在北京的时候一样,时时来往了。

可是一则因为我的疏懒无聊,二则因为他跑来跑去的教书忙,这一两年间,和他聚谈时候也并不多。

今年的暑假后,他于去北平之先曾大宴了三日客。

在他遇难之前,从北平飞回来的第二天晚上,我也偶然的,真真是偶然的,闯到了他的寓里。

那一天晚上,因为有许多朋友会聚在那里的缘故,谈谈说说,竟说到了十二点过。

临走的时候,还约好了第二天晚上的后会才兹分散。

但第二天我没有去,于是就永久失去了见他的机会了。

男人之中,有两种人最可以羡慕。

一种是像高尔基一样,活到了六七十岁,而能写许多有声有色的回忆文的老寿星,其他的一种是如叶赛宁一样的光芒还没有吐尽的天才夭折者。

前者可以写许多文学史上所不载的文坛起伏的经历,他个人就是一部纵的文学史。

后者则可以要求每个同时代的文人都写一篇吊他哀他或评他骂他的文字,而成一部横的放大的文苑传。

现在志摩是死了,但是他的诗文是不死的,他的音容状貌可也是不死的,除非要等到认识他的人老老少少一个个都死完的时候为止。

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一日

【注】①太果尔:

指印度诗人泰戈尔。

7.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作者在杭府中学读书时徐志摩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写起,通过写自己的畏缩,在对比中突出志摩的形象。

B.徐志摩出国游历,结识了太果尔等诗人,既扩大了社交圈,也为诗文创作创造了条件,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期。

C.徐志摩探望诗人太果尔,一方面对文坛前辈身体的担忧,另一方面也流露出了他对太果尔被时代和社会排斥感到悲哀和无奈。

D.作者为他偶然的与徐志摩的会谈而欣慰,也为后来的未赴约感到长久的悲哀。

在作者心目中,他不仅是文人,也是友人。

8.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徐志摩的形象特点。

(6分)

 

9.简析最后一段的含意及表达效果。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江翰,字吉安,会稽人。

父桓,邠州知州。

翰登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徽州推官,擢礼科给事中。

时大学士严嵩擅政。

大同总兵官周尚文卒,请恤典,严嵩格不予。

翰言:

“尚文为将,忠义自许。

曹家庄之役,奇功也,宜赠封爵延子孙。

他如董旸、江瀚,力抗强敌,继之以死。

虽已庙祀,宜赐祭,以彰死事忠。

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

”疏奏,嵩大恚,激帝怒,下吏部都察院议。

闻渊、屠侨等言翰无他肠,唯疏狂当治。

帝愈怒,夺渊、侨俸,下翰诏狱。

已,刑部坐翰奏事不实,输赎还职。

特命杖于廷,仍锢诏狱。

时翰入谏垣①未半岁也。

逾年,俺答②薄都城。

司业赵贞吉以请宽翰得罪,自是无敢言者。

翰系久,衣食屡绝,惟日读《周易》为疏解。

后同邑江练劾嵩,嵩疑与翰同族为报复,令狱吏械其手足。

徐阶劝,得免。

迨嵩去位,翰在狱十六年矣,妻张氏上书言:

“臣夫家有老亲,年八十有九,衰病侵寻,朝不计夕。

往臣因翰无子,为置妾潘氏。

比至京师,翰已系狱,潘矢志不他适。

乃相与寄居旅舍,纺织以供夫衣食。

岁月积深,凄楚万状。

欲归奉舅

,则夫之饘粥无资。

欲留养夫,则舅又旦暮待尽。

辗转思维,进退无策。

臣愿代夫系狱,令夫得送父终年,仍还赴系,实陛下莫大之德也。

”法司亦为请,帝终不许。

帝深疾言官,以廷杖遣戍未足遏其言,乃长系以困之。

而日令狱卒奏其语言食息,谓之监帖。

或无所得,虽谐语亦以闻。

一日,鹊噪于翰前,翰谩曰:

“岂有喜及罪人耶?

”卒以奏,帝心动。

会户部司务何以尚疏救主事海瑞,帝大怒,杖之,锢诏狱,而释翰还其家。

翰还父已前卒翰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

丧除,召为都给事中。

旋擢南京右通政。

复辞疾。

布衣蔬食,终老于家。

翰系狱凡十八年,比出,竟无子。

(《明史》列传第九十七)

注:

①谏垣:

指谏官官署,即专职进谏官吏的办公场所。

②俺答:

明朝时的蒙古土默特部落。

舅:

古义指丈夫的父亲。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大学士严嵩擅政”中的“擅政”是“擅长政事”的意思。

B.“司业赵贞吉以请宽翰得罪”中的“得罪”应理解为“获罪”。

C.“除徽州推官”和“丧除,召为都给事中”两句中的“除”意思相同。

D.“衰病侵寻”中的“侵寻”应解释为“侵扰、折磨”。

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翰还/父已前/卒翰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

B.翰还/父已前卒/翰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

C.翰还/父已前卒/翰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

D.翰还父/已前卒/翰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江练弹劾严嵩,严嵩怀疑江练是江翰的同族在报复他,于是命令狱官将他的手脚铐起来。

B.江翰要求表彰周尚文、董旸、江瀚等这些忠臣,赐予他们爵位,充分表现了他的直言敢谏。

C.江翰的妻子上书请求,希望能够代夫坐牢,相关部门也替他请求,但皇帝依然没有同意赦免江翰。

D.江翰被释放回家后,拒绝了朝廷的征召,过着清贫的生活,终老于家。

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已,刑部坐翰奏事不实,输赎还职。

特命杖于廷,仍锢诏狱。

 

(2)帝深疾言官,以廷杖遣戍未足遏其言,乃长系以困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拟行路难(其六)

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①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注】①蹀躞:

小步走路或裹足不前的样子。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第三、四句运用借代和反问表现作者辞官前的生存状态和感受。

B.诗的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精确传神地刻画出主人公内心的惆怅。

C.第五至第十句描绘了家庭日常生活的场景,与之前诗句内容构成反差。

D.这首诗内容有张有弛,波澜顿挫,写法上较《拟行路难》(其四)直露。

15.比较本诗与李白《行路难》在表达的情感方面有何异同。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蜀相》 中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的庄严肃穆气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

(2)《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

_____和_____。

(3)《越中览古》表达作者对勾践的嘲讽和以地盛衰无常的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17-19题。

教育的普及、出版的繁荣、互联网的兴盛,使得知识获取的成本大大下降。

“学好数理化”不再成为求知边界,通识教育正不断打开知识视野。

因此,若以知识宽度论,今天学子可以完胜过去。

然而,广度之外,同样需要有深度。

书不多,反能精读以致“”;诱惑少,所以不断钻研。

将有限的注意力资源用到最有效的地方,才会有“”的成就。

因此,既要重视知识的宽度,也要重视学习的深度,在努力扩大知识半径的同时,避免陷入平面化的“知识焦虑”,落入的学习路径。

既有知识的宽度,又有知识的深度,才能在积累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卓越的见识。

当前,许多领域深入发展,创新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芯片技术如何突破?

人工智能领域如何推进?

东西方文化如何更好交融?

这有赖于“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传授高深知识的使命尽管往往在高等教育,但是培养钻研精神却需要从小抓起。

面对全球化竞争,教育者需要引导学生,摆脱简单的记诵,在慎思明辨上下功夫;关注知识的积累,更注重思维的锤炼。

换句话说,一种好的教育,既教会学生如何数清掉落的苹果,更激发学生思考为何苹果是掉下来而非飞上天。

同时,知识传承很重要,见识的培育更关键。

在古汉语中,“知”与“识”相连又有别。

知是获取信息,是第一层级;识是具备见解,是更高层级。

由知而识,方为智慧。

一方面,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才算得上学懂弄通;(________)。

从路径上说,培养见识,离不开课堂,但也不能囿于课堂,既需要言传,更需要鼓励学生在敏于求知、勤于学习、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过程中去主动领悟与把握。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而另一方面,具备粗中取精的信息筛选力、去伪存真的知识鉴别力、把握时代大势的洞察力,方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从容不迫。

B.而另一方面,具备把握时代大势的洞察力、去伪存真的知识鉴别力、粗中取精的信息筛选力,方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从容不迫。

C.一方面,具备粗中取精的信息筛选、去伪存真的知识鉴别、把握时代大势的洞察,就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从容不迫。

D.一方面,只有具备去伪存真的知识鉴别力、粗中取精的信息筛选力、把握时代大势的洞察力,就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从容不迫。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韦编三绝心无羁绊替古人担忧细大不捐

B.韦编三绝心无旁骛铁杵磨成针浅尝辄止

C.丹书铁券心无羁绊铁杵磨成针细大不捐

D.丹书铁券心无旁骛替古人担忧浅尝辄止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传授高深知识的使命虽然往往在高等教育,但是培养钻研精神却需要从小抓起

B.传授高深知识的使命尽管常常在高等教育,但是培养钻研精神却需要从小抓起

C.只要传授高深知识的使命常常在高等教育,那么培养钻研精神就需要从小抓起

D.尽管传授高深知识的使命往往在高等教育,但是培养钻研精神却需要从小抓起

20.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用四字短语概括成都茶文化的五个特点。

(5分)

成都是泡在茶缸里的城市。

早在公元前59年,资中人王褒的《僮约》里就记载了在西蜀人家里烹茶的情景:

“舍中有客,提壶行酤。

烹茶尽具,已而盖藏。

”成都的茶馆,民国时期就有400多家,时至今日,已发展到3000多家,从豪华时尚的高档茶楼到街边老树下的露天小茶馆一应俱全,消费少至两三元多到数百元,一年四季生意兴隆。

茶倌掺茶有许多绝活,他们可以把装满开水、有一米长壶嘴的大铜壶玩得风车斗转,表演的花样有“蛟龙探海”“飞天仙女”“童子拜观音”……普通花茶和绿茶一般都是用盖碗茶具来喝。

茶盖谓天,茶船谓地,茶杯喻人,茶水冲上,盖子一盖,意思就是天地人和,您说多有讲究。

 

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25个字。

(5分)

当前我国环保维权运动盛行,一些反对垃圾焚烧的人士认为:

垃圾分类可以替代垃圾焚烧,搞垃圾分类就不用建垃圾焚烧厂,搞垃圾焚烧就是否认垃圾分类。

如何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影响到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方向,事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其实,生活垃圾“分类”和“焚烧发电”是生活垃圾处置的两个方面。

“垃圾分类”揭示的是其中一部分具备“资源属性”的垃圾所具备的循环再利用价值;“垃圾焚烧发电”揭示的是大部分无用垃圾通过贡献其热值转换成电能后的“能源价值和剩余价值”。

正是基于生活垃圾中的一部分物品具备上述描述的“资源属性”,在世界上没有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之前,“垃圾分类”也是人们首要提倡并大力推行的做法。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近来,武汉市发生的严重疫情牵动着广大人民的心。

在除夕的前几天,身处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