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笔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521189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哲学史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哲学史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哲学史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哲学史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哲学史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史笔记.docx

《中国哲学史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哲学史笔记.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哲学史笔记.docx

中国哲学史笔记

中国哲学史笔记

绪论

一,什么是哲学

1,哲学的本意由“爱”和“智慧组成”,来源于古希腊,它有两层含义:

1)爱智慧的本身是珍惜自我思考的结果

2)对爱智慧的追求,珍惜过程

2,哲学界对哲学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

哲学就是爱智慧;

狭义有四种说法:

1)是科学的科学

2)对科学的反思批判(孙正聿:

它是一种游戏的多种玩法,哲学是引起人们头痛的一种办法)

3)人类精神的反思(冯友兰)

4)是讲道理的科学(陈嘉映)

3,哲学的定义最重要的就是反思,人反过来以人为对象进行的思考就是反思

二,哲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社会,个人的事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哲学与哲学史

冯友兰认为:

哲学不是哲学史,哲学史只是哲学发展的历史,它不等于哲学,他把哲学史分为本来的哲学史分为本来的哲学史和写的哲学史。

四,哲学的作用:

教人如何成为圣人

独立思考,客观判断,有系统的推理,根据某一证据相信某一事件的习惯

1,锻炼发展人的理论思维能力(钱钟书说:

”哲学教授的目的就是造出几个不受诱惑的人”)

2,丰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冯友兰把人生分为四个境界:

自然世界,功利世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五,中国哲学发展过程与基本特点

“九流十家”: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哲学四家),名家(律师鼻祖),小说家(不入流),纵横家,阴阳家,农家,杂家(西汉时期).

发展过程:

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近代新学.

基本特点:

1)封建社会的哲学具有典型性;2)以儒学哲学为主干;3)具有悠久而持续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传统;4)对伦理道德的重视;5)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和融合性.

六,中国有没有哲学

有:

先秦诸子形成了中国的哲学,重人伦

没有:

中国没有像西方那样的纯思辨哲学。

第一章

第一节夏殷周时期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夏殷时期哲学思想的萌芽

自然力量-----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王权至上。

哲学,宗教和科学的关系:

哲学起源于宗教,哲学起源于科学和宗教之间。

哲学一方面像科学一样属于理论思维,所以诉诸理性,哲学的对象是具体的,有限的,现实的;另一方面它又像宗教一样起源于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追求热爱的是永恒无限的智慧境界。

哲学处于一个两难境地,哲学既缺少宗教单纯诉诸信仰的便利条件,同时又无法达到科学知识所特有的确定性,所以哲学的问题都是永恒无解的难题,痛苦是哲学之源。

二,治水平土------大禹

《尚书*洪范》“汩(gu,三声)陈其五行”

金铜木曲直水润下火崖下土稼穑

五行所包含的哲学思想(初期的唯物论思想):

1)包含有差异思想的萌芽;2)包含有联系思想的萌芽;3)包含有能动性思想的萌芽。

鲧鱼(母系氏族)禹虫(父系氏族)

三,殷周时期,哲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周易》的哲学辩证法思想)

《易》为《六经》之首,《周易》由《易经》《易传》组成。

(一)《周易》的宇宙生成论

1,“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即宇宙产生于“道“

2,“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即宇宙产生于太极

(二)朴素辨证法思想

1,关于矛盾对立的观念

2,关于变化发展的观念

1)认为事物是运动变化的2)认为事物运动变化总是好的3)认为事物的变化都是从微小的变化开始的,通过逐步的积累,形成巨大的变化。

“善不积,不足成名,恶不积,不足于灭身”

3,关于矛盾转化的观念(否极泰来)

第二节孔子的哲学思想

儒:

1)儒学出于官学,源于周礼,孔子是相礼之人

2)是董礼的上层建筑的官

一,孔子的天命观------对古代宗教生活的反思

<论语>:

君子有三命,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1,对天命鬼神的怀疑

当孔子的学生问他事鬼,生死时,他回答: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对天命鬼神怀疑,敬鬼神而远之)

2,对人事的重视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认为用做好事来提升自己的地位,不依赖天命,重视人,不重视结果)

二,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对古代道德生活的反思

全部政治核心:

“仁”和“礼”

1,“仁”: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的核心是爱

孔子对“仁”的分类:

1)仁的基础是真性情,真情实感

2)为仁的方法是博施济众

3)仁的内容是仁者爱人,爱是仁的最主要内容

4)为仁的成就是个人和社会相适应,相协调,即和谐

和谐社会与社会和谐:

和谐社会是目标,社会和谐是基础

人与自然的关系:

顺与逆

顺:

宗教逆:

科学,科技

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忠对自己的需求”与“恕推己及人”

2,“礼”:

孔子强调“周礼”,克己复礼为仁

在《左传》当中,“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指“礼”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礼对个人行为的规范:

“四勿“。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是孔子提出的,指的是礼是个人行为的准则,仁的一举一动不能超过礼的界限。

3,“名正言顺“------孔子提出的正名思想,具体内容就是他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处在君这个地位的人,应该具备君应有的品行,得到君所应有的待遇,臣,父子也是如此。

主要目的是人人要严格遵守应有的名份,不能僭越,否则就是不仁。

目的是维护儒家的纲常伦理不被破坏。

“中庸“孔子提出来的,中庸不是折中主义,中庸是指做事要有灵活性,要恰到好处,既不能过,也不能及。

3,“礼“与”仁“关系

“克己复礼为仁,人而不仁如礼何”

二者相辅相成,仁的品质是遵守礼的前提,仁是最终的道德境界,仁是目的,礼是实现人的途经手段

”十有五至于学(学礼),三十而立(有自己确定的事业),四十不惑(不被诱惑),五十而知天命(事物发展的规律),六十而耳顺(听从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对事物洞察明了)“孔子的人格理想

三,孔子的人格理想

孟子的人性善

四端:

人天生具有:

恻隐之心,是非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

儒:

”义与利“的关系:

”君子欲于义(做事情要恰当),小人欲于利“孔子

中国古代政治:

家国同构:

国是家的扩大,君是百姓的父

墨家:

“兼爱”,无等级差别

儒家:

“仁爱”,有等级差别,有血缘亲殊

第三节墨子哲学思想

一,“非命“与”天志“的宇宙观

“非命”:

针对儒家的天命论。

“天志”:

认为天是有意志的

二,“兼爱”“非攻”墨子思想的核心

有利相营,有道相分

攻:

讨伐无罪之国诛:

讨伐有罪之君

三,功利主义的道德观和经验主义的真理观

“义利志功统一起来“:

人有追求物质利益的本性

利是衡量善恶的主要标准,义也是和劳动果实有联系的

志:

行为的动机功:

行为的效果

“三表法”判断真理的标准

1,上本者,本于古者圣王之事注重经验

2,有原者,原察于百姓耳目之实强调感官体验

3,有用者,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强调结果

墨子的“三表法“是判断真伪是非的一个标准,(上面三点)“三表法”是一个注重经验,注重实践的唯物主义方法论,一方面,这个系统相对忽视了理性的作用,片面夸大感性的作用,可是作为一种方法,它在论证许多问题上仍然具有说服力,另一方面,它还有狭隘的经验主义的片面性。

但在当时有一定的合理成分,具有科学性和唯物性。

儒家和墨家并称显学,道家是隐学

第四节老子的哲学思想

一,道生万物,道法自然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生一(阴阳混沌状态),一生二(阴阳两气),二生三(阴阳和和之气),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

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产生2)分化

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二,认识论

(一)正面:

1,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反对主观臆断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人要知人知己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痛矣”

3,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摆脱情感,欲望的影响

“为学者,曰益;为道者,曰损”

(二)反面认识论

1,反对感官接触事物,从而取消感情认识

2,主张搞神密主义的玄览(人内心无尘埃的境界)

三,老子的辩证思想

1,世间万物都是变动不居的

2,肯定天下万物都有矛盾着的两方面

3,认识到矛盾的对立面是互相转化的

4,接示量的积累引起质的变化

5,接触到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6,辩证法在军事上的表现

1)在战术上主张以奇用兵“善战者不努”

2)在战略上主张柔弱胜刚强,欲擒故纵.

7,辩证法的局限性

1)认为对立面的转化是无条件的。

2)反对战争,主张调和矛盾,柔弱胜刚强是绝对的。

3)把矛盾运动看做是周而复始的循环“无误半作,无以观赋”

四,理想社会-------小国寡民

“使民有十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承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老子所说的小国寡民不是原始社会的回归

1,原始社会没有阶级,没有国家,而“小国寡民”有国家

2,原始社会是物质缺乏,而“小国寡民“是物质丰富但不用

3,原始社会是生产力低下,而老子的是物质丰富

第五节荀子的哲学思想

荀子明于天人之分,制于天命而用之

第六节韩非的哲学思想

一,韩非的历史观

老子:

倒退主义韩非:

进步主义,继承了商鞅的思想

上古(禽兽多而人少),中古(洪荒时期),近古(征伐暴乱)

圣人不法古

历史变动需要人口增长

利用人性:

古代争于智利,今代争于智谋,人性自私

二,韩非的法治思想-------法,术,势

1,法:

编者之图籍,设之于官府,布之于百姓者也

2,术:

一种谋略,手段

3,势:

权势,威慑力,自然之势和人为之势

三,韩非的辩证法思想

1,矛盾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2,事物的变化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二章两汉哲学

第一节董仲舒的哲学思想

一,天人感应说

1,天人相类

2,天人感应:

寒温说,招致说,遣告说,灾异说

二,人性论

1,性人二情贪

2,性三品说:

上:

圣人之性中:

中民之性下:

斗智之性

第三章魏晋玄学

一,什么是玄学

玄学又称形而上学:

用老庄思想去柔和儒家经义以挽救两汉时期的哲学。

三玄:

《周易》《老子》《庄子》

主题:

名教与自然的关系

玄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人物

主题

何晏,王弼

贵无(天地万物以无为本)

名教本于自然

阮籍

嵇康

乐广

裴危页

完有

名教不合自然------越名教而任自然

向秀,郭象

独化于玄冥之境

名教即自然

郭象独化论的主要内容:

每一事物都是独立的生存和变化

1,万物自生而没有造物主

2,事物独立生灭而互不联系

3,事物都是独立的实体,无前因后果,是以突变的方式从不存在状态进入到存在状态

4,世间万物只有一个统一性,统一于差别

第四章隋唐时期佛教哲学思想的发展

一,佛教或佛学的主题------神不灭论

二,佛学的方法:

止观(观:

观察一切事物)

三,佛学在中国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格义(连类)代表人物:

僧肇代表作<宗本义>:

1)物不迁论2)不真空论3)般若无知论4)涅磐无名论

第二阶段-----教门:

1)空宗2)唯识宗3)华伊宗

第三阶段-----宗门(神宗)

1,四法界:

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

2,将客观世界一切事物的存在和运动都由心生或心动而起(不是风动,不是帆动,是人的心在动-----慧能)

3,人的本性是空性,是纯粹无染,是清静的,通过动物可以达到最高的理想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万物尽在子心,何不从心中顿见真知,一切般若至,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物)

4,为什么"人人皆可成佛,事事皆可得物”

1)佛法与世间的统一

2)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3)禅修与伦常的统一

5,神宗所关注的问题

1)人觉悟解脱成佛的德可能性,人人皆可成佛,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成佛与否是由人心所决定的

2)修行的方法:

不修之修,无法之法,因为事事都可得悟,不必拘泥于任何形式

3)得解脱的途径:

顿悟成佛,无所得,对任何事物都无挂碍

6,插秧:

手执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大根清静方成稻,退后原来是向前

反映了:

事物存在着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是互相包含,相互转化的

7,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反映了人生三境界:

1)表面的世俗的东西2)摆脱了世俗,谜于佛法3)彻底自由

隋唐佛学向宋明理学的过渡

一,三教合流-----儒,释,到

孔疑达,颜师专著<五经正义>:

标志着儒家经典的权威性和统治地位

二,韩愈思想

1,创立道统对抗佛家的法统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文以是传之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其道不可传也

意思是:

韩愈虚构的一个对抗佛家法统的道德,即儒家的孔孟之道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承系统

2,性三品说

上品:

性善,生来就具有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是清晰的

中品:

五种道德有所欠缺,或颠倒模糊

下品:

人性恶,不具备五种道德

上下都不可改变,只有中品人可以改变

与董仲舒人性论的关系:

韩愈的人性论是对董仲舒人性论的继承和深化,其阶段色彩很浓

三,秦汉以后中国哲学的两大主流和基本价值导向是:

孔子的人文主义和老子的自然主义

第五章玄明理学

第一节理学概况

一,理学的称谓

理学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汉末以来中国社会最为严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

二,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

1,思辨化的儒学

2,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儒学

3,融合佛老的儒学

表现:

1)借鉴吸收佛道二教的宇宙观和本体论,以建构儒家的哲学理论基础

2)借鉴佛老传达的法统,创立儒家学说的道德体系,即儒家的道德

3)把佛老的禁欲主义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基本思想.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论主张.

三,宋明理学形成的历史条件

1,理学是唐中叶以来复兴儒学的延续

2,理学是北宋初期开始的思想解放的产物

3,理学是儒士道三教长期论证和融合的果实

4,理学适应了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

四,宋明理学发展的线索

1,按地位和影响分主流派和非主流派

主流派:

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张王气学

非主流派:

司马光速水派,二苏属学,乡学,王安石新学

2,三大学派所要解决的问题

1)理学侧重从哲学上论证儒家伦理纲常的永恒性和至上性,在实践上强调对儒家伦理的内化和教化

2)心学侧重于说明道德的内在根据与道德主体性,在实践上强调道德的内化于践履.

3)气学的立场接近于道学,但在哲学论证的方式上有自己的特点

北宋五子:

周敦颐,郡雍,张载,程颐,程颢

第二节程朱理学

一,程朱简介

程颐,程颢,朱熹

朱熹的代表作:

<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

二程以洛阳为中心创立学派,所以他们创立的学派又称洛学

朱熹的学术源出于二程,朱子学继承了二程的学说,也有张载的学生,朱子学在朱熹活着的时候被称为伪学,在他死后成为官学

二,天理本体论

1"天理"是程朱一派最为核心的内容."天理"作为哲学本体概念是由程颢最先提出的,程颐具体论证,而朱熹进一步论证.

2"天理"体现在理与气的关系上,认为天理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根源,先有理后有气

程朱理学关于理与气的关系:

1)本体上讲有理而后有气,即理是气存在的必须前提

2)理气一致而理终为主

3)理气混论,又分际甚明,理气二者不是内在的有机结合,而是外在的临时凑合

3"理一分殊":

原是程颐概括张载<西铭>当中的伦理思想时提出的命题,"理一"本源是一理,"分殊"是现实的万里

1)"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月阴万川)

是朱熹引禅师玄觉的话,所要表达的是礼仪分殊的思想,即世界上的事物虽然千差万别,但最终又不得不受同一个宇宙本体天理的支配

2)用"理一分殊"的思想解释儒家"仁"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关系

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即天理,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都是仁这一天理在不同条件下的反映.:

理一分殊"的思想解释了天理的唯一性与儒家伦理规范和道德德目的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三,人性论-----二分的

把人性二分的有:

二程,朱熹,张载(四人)

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

二程对以前人性论的评价:

"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

主要讲的是只立足于先天的性善,理论上的不备在于不能说明后天之恶是如何来的,因而无法证明道德的必要;而只从后天之性上讲性善恶,理论上的不明在于难以说明人心如何会向善,因而无法说明道德之可能,也就不明白道德的终极目的何在.

四,格物穷理的道德认识论

八条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齐,治,平(《大学》)

格物与致知的关系:

格物就是与具体事物接触,超越具体事物。

致知是格物的目的和深化,一事上穷尽属于格物,而其他可以类推属于致知,格物要求认识的深度,致知要求认识的广度。

格物致知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真知。

真知分为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

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的关系:

闻见之知又叫做见闻之知,是感官与外物接触而产生的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属于经验范畴,相当于感性认识。

而德性之知属于道德良知的范畴,不依赖于人得耳目器官,他源于天赋,他是依赖于人内在的自觉和体悟。

二者的区别是认识对象和认识过程不同。

闻见之知的认识对象是我们眼前能看到的形而下现象世界。

德性之知的认识对象是天理。

闻见之知的认识过程是通过感官获得的,而德性之知的认识过程是通过心性体验获得的。

五知行关系论

1知本行次:

知是主导,行是辅助

1)正确的知能够主导正确的行,在不知的情况下,贸然于行就会很危险

2)只知不行

2知先行后

3真知必能行而又依赖于行。

程朱认为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知的深,行就会达到很深的高度,知而不能行只是知的浅。

4知行相须:

二者是缺一不可的相互依赖的关系。

5知行两难与行重知轻

知易行难是先秦儒家的理论思想,但是二程既倡导知为本,又认为知行两难,对真知的认识难,知虽然是行的指导,但行毕竟是知的完成和实现,并能取得实际功效,所以行的功效又大于知。

六,“存天理,灭人欲”的修养论

他是程朱理学所宣传的道德修养论。

所谓的天理是指人必须努力追求并用以自律的普遍道德法则,天理是至善的。

人欲是指个体为保持生命存在和延续而产生的物质生活欲求。

程朱理学家们并不反对人得正当物质需求,但主动追求和希求,享受便是人欲。

人欲的特点是私,天理的特点是公,因此二者是根本对立的。

所以存天理灭人欲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第三节陆王心学

代表人物:

陆九渊,王守仁

心学的主题:

本心和良知

本心:

是不随时空变化,永恒存在的道德之心。

一,心本体论

1,心就是理,同心同理。

心只是一个心,宇宙之间只有这个心。

2,心外无物

岩中花树:

是心学一派的学说,说明的是心外无物的理论,代表人物是王守仁。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寂;你看此花时,此花颜色鲜活起来”

二,本心的修养------存心去欲

陆九渊讲人得本心是至善的,后天的不善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是物欲对于本心的污染;二是本心的放失:

即对利欲的追求。

所以在某种角度讲,二者又是统一的。

三,知行关系-----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1知行本体:

知即为行

2知行双方本相互发明。

知是行的注意,行是知的工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查处即是知。

3“一念发动处便是行”:

主张把恶念消灭在萌芽状态的社会政治思想。

缺陷是过分夸大心在道德修养中的作用,注重了自律而忽略了他律的作用。

四,王门“四句教”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守仁)

这是王守仁晚年总结的。

是心体未发之时,静而不动的,便不能以善恶断之。

善恶是心体动而为意念之后的产物。

而知善知恶本是良知的先天判断能力,为善去恶则是在良知指导下的格物工夫。

反映了王守仁对于本体与善恶问题的思考,这里的本体是超越性的,不能混同于意念层面的善恶观念。

第四节张王气学

代表人物:

张载,王廷相

张载之学又称官学;王安石之学又称新学;二程之学又称洛学

一,气本体论

1,太虚即气

(1)太虚只是气的本体状态,而非在气之外有个太虚

(2)太虚与气化互不相离,二者是相互发明的(气化只是现象的表现),气聚则凝聚成雾,气散则回归太虚,太虚是永恒的,而聚散变化的世间万物是气存在的暂时形态.

2.太虚至实(太虚的特点是实)

(1)外物从太虚中取得各自所用绝无匮乏

(2)人心能够体验到由太虚而成的天性仁体

二,人性论与修养观

1.人性论:

人性之分:

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

气质之性:

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禀受后天的不同

天地之性:

又称义理之性,本然之性,天命之性,是至真,至善,至纯的,是天理的表现.

2.修养观

(1)民胞物与:

天下万物都是我的朋友

(2)学者的使命:

由张载提出

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子语录中>)

意思:

以圣人之心为心,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由独善其身,修身齐家发展为天下万世太平的宏伟事业

三,气学的知行关系

最主要:

主张实践出真知

1,接物为知之始:

知识只能从外物接触而来,接物接习是人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不论是对待自然事物,还是人文应用都应该如此.

2,知得于思与见闻会

见闻所获取的只是材料,要上升成为理论知识,必须要通过思维加工,如果否定思维的作用,见闻就不仅不能增进和扩充人的知识,反而会束缚人的心胸,所以人的智慧是在见闻与心灵双方的互动中的以长进的.

3,实践处用工功

强调亲身经历和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检验认识的标准,真知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